美味牛肝菌菌丝体营养特性分析
美味牛肝菌

美味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发展前景分析(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36)摘要: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美味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例举了美味牛肝菌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产业价值。
资料表明:新型食用菌发酵技术表现出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等特点。
该技术的成熟带动了相应产业的发展,如制药、制保健果饮、提取多糖,发酵液制酱油等。
得出美味牛肝菌的应用前景广。
关键词:美味牛肝菌;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食用价值;产业价值;前景0 引言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又称大脚菇、白牛肝菌,是一种大型食用菌。
属真菌界Fungi,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牛肝菌科Boletineae,牛肝菌属Boletus[1-3]。
因其鲜美如味精、清香醇真而得名。
美味牛肝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丰富。
据统计,每百克干菇中含蛋白质20.0g、脂肪4.0g,含有全部20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P、Na、K、Fe等)和维生素。
同时,美味牛肝菌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除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外,还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热、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等功效 [4]。
本文对美味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阐述,并从其药用、食用以及产业价值来预测美味牛肝菌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美味牛肝菌的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美味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型。
菌盖扁半球形或稍平展,不粘,光滑,边缘纯,黄褐色、土褐色或赤褐色。
菌肉白色,厚,受伤后不变色。
菌管初期白色,后呈淡色,直生或近孪生,或在柄之周围凹陷。
管口圆形,基部稍膨大淡褐色或淡黄褐色,内实。
1.2 生态分布1.2.1共生美味牛肝菌是一种与高等植物共生的菌根真菌,它对寄生植物的选择有一定的特异性[5]。
主要与松属[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黄山松(P. hwangshanensis)、云南松( P.yunnanensis)等]、桦木属[桦树(Betula platyphylla) ]、栎属[白栎(Quercus fabri)、麻栎(Q. acutissima )、栓皮栎(Q. variabilis)、蒙古栎(Q. mongolica)、辽东栎(Q.liaotungensis)和槲栎(Q. aliena)等]、栗属[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杨属[ 山杨(Populus davidiana)、Cistus ladanif -er ]、冷杉属( Abies spp. )、云杉属(Piceaspp. )、铁杉属( Tsuga spp.)、铁尖杉属( Keteleeria spp. )、鹅耳枥属( Carpinus spp.)、水青冈属( Fagus spp.)、白蜡树属( Fraxinus spp.)、锥属( Castanopsis spp.)、柯属( Lithocarpus)、榆属(Ulmus spp.)的树种形成外生菌根[ 1, 6- 9]。
牛肝菌

牛肝菌的研究摘要: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
本文主要从牛肝菌的生态特性、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以及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菌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牛肝菌;生态特性;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Research Advance in BoletusAbstract:Boletus was Boletaceae and pine Boletus section fungi collectively, which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ew species of toxic or bitter and inedible, most species are edibl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Boletu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bioactive components and value three respects undertook an analysis, with period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bacteria to provide a certain basis.Key words: Boletus;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iological active substances; nutritional value牛肝菌类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
牛肝菌科Boletaceae 是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的重要一科。
下分11-20属,多数可食用。
中国牛肝菌科种类有397种和变种,其中有毒牛肝菌33种,占总数8.3%,如粘盖牛肝菌属、牛肝菌属、粉孢牛肝菌属。
牛肝菌有不少优良的可食品种,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
牛肝菌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F 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圆园19年10月第40卷第19期DOI :10.12161/j.issn.1005-6521.2019.19.040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FD045、2017FG001(-047))作者简介:郭磊(1981—),男(汉),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化学。
*通信作者:华燕,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牛肝菌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郭磊,华燕*,王军民(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云南昆明650224)摘要:牛肝菌种类多、分布广,营养物质丰富,含有多糖、黄酮、多酚、甾体及萜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等多种生理功效,有着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该文综述牛肝菌的生物活性成分及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为牛肝菌深加工及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牛肝菌;生物活性成分;食药用价值;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search Advances in Bioactivity Components of BoletusGUO Lei ,HUA Yan *,WANG Jun-min(Yunnan Forest Resources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Yunnan ,China )Abstract :Boletus has many species and distributes widely.It riches in nutrients and also contains manychemical components ,such as polysaccharides ,flavonoids ,polyphones ,steroids and terpenes ,which haveantioxidant ,antitumo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nd so on.Boletus has high edible and medicinal value.In thispaper ,the bioactive components and their latest research advance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ummarized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oletus resources.Key words :Bolutes ;bioactivity components ;edible and medicinal value ;mechanism ;research advances引文格式:郭磊,华燕,王军民.牛肝菌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19):220-224GUO Lei ,HUA Yan ,WANG Junmin.Research Advances in Bioactivity Components of Boletus [J].Food Research and De 原velopment ,2019,40(19):220-224牛肝菌科真菌属真菌界(Fungi )、担子菌亚门(Ba -sidiomycotina )、层菌纲(Hymenomycetes )、伞菌目(Agar -icates )[1],不仅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还能够改善机体免疫系统、预防和抑制癌细胞繁殖,是一种很好的药用资源[2]。
七种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用和药用价值 , 加强食用 菌深加工产品开发和研 制 , 笔者对香
菇 、 针菇 、 鲍 菇 、 菇 、 牛肝 菌 、 荪 、 乳 菇 七 种 食 用 菌 金 杏 平 黑 竹 松
营 养 成 分 分 析 进 行 了 系 统研 究 和 比较 。
1 材 料 与 方 法
养 . 11
供 试 材 料
不到 1 %;而 杏 鲍 菇 和 黑 牛 肝 菌 的粗 脂 肪 含 量 相 近 ,分 别 为
食 用 菌 是 一 类 营 养 丰 富 、可 供 食用 兼药 用 的大 型 真 菌 的 总称 1 “ 。食 用 菌 不 仅 富 含 蛋 白 质 、 肪 、 维 素 、 脂 纤 多糖 等 营养 成
5 % ,.% , 互 之 间 差 不 到 2 . 40 相 5 %。粗 纤 维 含 量 最 高 的是 松 乳 菇 ( 8 %)黑 牛 肝 菌 次 之 (5 , 最低 的是 金 针 菇 (. ) 2. , 4 1%) 而 37 , %
相 对 较 高 , 是 食 用 菌 味 道 鲜 美 的 主 要原 因 。 这 各 种 不 同食 物 的 蛋 白 质 中 ,所 含 氨 基 酸 种 类 和 数 量都 是
不 同 的 。一 般 来 说 , 食 物 所 含 必 需 氨 基 酸 的 种类 齐 全 , 且 若 并 含 量 高 , 其 蛋 白质 的营 养 价 值 也 高 。 由于 人 体 对 各 种 氨 基 则 但
11 .. 实验 仪 器 电 热 恒 温 干 燥 箱 、精 密 p 计 、旋 转 蒸 发 2 H 仪、 日立 L 80 - 9 0氨 基 酸 自动分 析仪 等 。 11 .. 实验 试 剂 3 无 水 乙醇 、 油 醚 、 一 氨 酸 、 氧 化 钠 、 石 L丙 氢
牛肝菌

营养基质p H5.0~6.0较适合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
美味牛肝菌的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而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一定散射光的刺激。美味牛肝菌多发生于七阴三 阳或半阴半阳有散射光的林地。植被茂密、荫蔽度大、深沟边、杂草丛生地很少发生;日照长、植被少,子实体 也很少发生。森林内郁闭度不同,其子实体的发生有明显区别。郁闭度在0.6~0.9之间均有美味牛肝菌的生长, 郁闭度低于0.5或大于0.9时,几乎没有生长或发生量很少。在0.7~0.9郁闭度的林下,美味牛肝菌的发生量最大。 不同郁闭度下的光照、湿度有明显差异,而美味牛肝菌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所以在郁闭度较. dictyotus(Boed.) Wolf.-粤,琼.台 2.梭孢南方牛肝菌A. fusisporus(Kawan. apud Imaz. &Hongo)Wolfe.-闽,黔,港,川,滇. 3.细南方牛肝菌A. gracilis(Pk.)Wolf.-闽,藏.台,滇 4.新柔南方牛肝菌A. malaccensis(Pat. & Bak.)Wolf.-粤,琼. 5.小南方牛肝菌A. shichianus(Teng& Ling)Hk.-粤,黔,藏,滇,浙. 6.近绿南方牛肝菌A. subvirens(Hongo) Wolf.-闽,黔,台,滇. 7.台湾南方牛肝菌A. taiwanensis Zang& Chen-台.条孢牛肝菌属Boletellus Murr. 8.凤梨条孢牛肝菌B. ananas(C.)Murr.-闽,粤,桂,黔,川,藏,台,滇. 9.凤梨盖条孢牛肝菌B. ananiceps(B.)Sing.-粤,琼.〔 B. annamiticus(Pat.) Gilbert-台,滇.〕 = Stro-bilomyces annamiticus Pat. 10.红褐条孢牛肝菌B. badiovinosus Hk.-黔.
牛肝菌的功效和作用

牛肝菌的功效和作用牛肝菌的功效和作用1.增强免疫力牛肝菌是珍稀菌类,香味独特、营养丰富,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功能。
2.抗菌抗癌牛肝菌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90%,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是我国远销欧美的著名食用菌。
3.补血益气中医认为对贫血、体虚、头晕、耳鸣有功效。
牛肝菌的营养价值该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又是妇科良药,可治妇女白带症及不孕症。
此外,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90%。
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
牛肝菌类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
牛肝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膘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
可药用,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还可用以治妇女白带异常。
它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等功效。
另外,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
可见美味牛肝菌确是林中菌类中功能齐全、食药兼用的珍品。
经常食用牛肝菌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微循环。
牛肝菌的注意事项食用野生菌一定要炒熟煮透,若发现因食用野生菌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站立不稳、幻觉等症状,要立即到附近的医院洗胃,进行救治,同时不要乱服药物,以免延误病情;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予以保存,以备检验;如果离医院较远,应及时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用手指、鸡毛等刺激喉咙反复催吐、洗胃,再及时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
牛肝菌的菌类加工烘烤脱水菌片烘烤可用烘干机或烘房,量少也可用红外线灯或无烟木炭进行烘烤。
烘烤起始温度为35℃,以后每小时升高1℃,升到60℃持续1小时后,又逐渐将温度降至50℃。
乳牛肝菌菌种的分离、鉴定及培养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乳牛肝菌菌种的分离、鉴定及培养姓名:佟丽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微生物指导教师:连宾20060428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乳牛肝菌菌种的分离、鉴定及培养1.4菌丝体扫描电镜观察切取乳牛肝菌菌丝一段,除掉培养基,分别置于铜质样品台上。
固定。
然后置于镀金装置,抽真空,喷镀铂金。
镀金成功后便可进行观察。
2实验结果2.1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及分离菌丝体生长特征2.1.1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图2.1示乳牛肝菌子实体.乳牛肝菌子实体中等,菌盖直径3—10cm,半球形,后平展,边缘薄,初内卷,后波状,土黄色,淡黄褐色,干后呈肉桂色,表面光滑,湿时很粘,干时有光泽。
菌肉淡黄色。
菌管延生,不易与菌肉分离,淡黄褐色。
管口复式,角形或常常放射状排列,常呈齿状,宽0.7 ̄1.3毫米。
菌柄长2.5~7cm,粗0.5—1.2cm,近圆柱形,有时基部稍细,光滑。
无腺点,通常上部比菌盖色浅,下部呈黄褐色。
图2.1乳牛肝菌子实体Fig.2.1fruitbodyof&bovinus2.1.2分离菌丝体生长特征从分离结果来看,多数试管受到污染,但我们仍然成功的获得3支以上的纯菌种。
根据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体直接从接种块上长出、生长较慢及同种真菌形成的菌落形态一致等特点,初步确定所分离是否为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物,对其生长特征进行详细观察(见2.2和2.3)。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乳牛肝菌菌种的分离、鉴定及培养图2.2乳牛肝菌菌丝体Fig.2.2pureculturedmyceliums.bovinua2.3乳牛肝菌菌丝体Fig.2.3pureculturedmycelium&bovinua以上菌种是否确实为乳牛肝菌纯培养菌丝体还需要进一步确证。
为此我们采用扫描电镜对纯培养菌丝体进行初步观察,其超显微结构见图2.4。
乳牛肝菌的菌丝宽度约2.5.3pm,无横隔,无分支,表面光滑,管状,内部中空,因制备样品时抽真空而呈扁平状。
美味牛肝菌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风味成分研究

3材料与方法3.1原料来源美味牛肝菌(Boletused=lis)干品购自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
3.2供试菌株及其来源活化美昧牛肝菌菌株(Boletusedulis50559)购自中国菌种保藏中心。
菌种的活化:将4"0冰箱保存的试管菌株重新接种于新鲜PDA斜面培养基上,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6天,多次转接活化后备用。
3.3培养基3.3.1固体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9(去皮,切片,煮沸20min,用4层纱布过滤,取滤液)、葡萄糖209、琼脂粉209,蒸馏水1000ml,pH自然。
3.3.2基础培养基l(}12PoI59/1,Mgso,・7tt2039/1,Cat0329/1,VBtlOmg/13.4主要试剂试剂名称级别产地或生产厂家葡萄糖分析纯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乳糖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麦芽糖生化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蔗糖分析纯无锡市亚盛化工有限公司酵母膏分析纯杭州微生物试剂厂磷酸二氢钾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仪器供应站硫酸镁分析纯金山区兴塔美兴化工厂碳酸钙化学纯北京市红星化工厂维生素B1生化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蜂蜜市售葵花籽油市售黄豆粉市售乙醚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无水硫酸钠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蛋白胨分析纯杭州微生物试剂厂食品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公司/ /c17248//\///\//、\\/iI\\/\\\、\黄豆粉图4-11酵母膏和黄豆粉对菌丝体生物量交互影响效应的曲面图及其等高线图Fig.4-11Three-dimensionalplotandcorrespondingcontourplotofmycellablomassVS.yeastextractandsoybeanpowder由图4-9可知,麦芽糖和酵母膏的含量对菌丝体的生物量都有较大影响,在麦芽糖含量25~35胡之间,在酵母膏含量在5~79/1之间,菌丝体生物量较大最高可达41.269,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味牛肝菌菌丝体营养特性分析
摘要:研究了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bull.:fr)菌丝体的营养特性。
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无机盐是kh2po4,最适维生素是vb1,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3.0%、蛋白胨0.20%、kh2po4 0.60%、mgso4·7h2o 0.20%和vb1 0.000 5%,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28 ℃,此时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最好。
关键词: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bull.:fr);菌丝体;生长速度;生长势
中图分类号:s6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3-0607-03
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bull.:fr)属牛肝菌科(boletaceae)牛肝菌属(boletus)[1]。
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二十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多糖和碱性蛋白质等[2]。
美味牛肝菌可预防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等症;其多糖、碱性蛋白可抗肿瘤和病毒,并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3]。
目前对美味牛肝菌的液体培养研究较多[4-6],而对美味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菌丝体在不同基质上的生长速度的报道不多。
因此,对美味牛肝菌菌丝体在不同基质中的生长速度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美味牛肝菌由长江师范学院生物技术实验室分离
保存。
1.1.2 母种培养基 pda加富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葡萄糖
2.0%,mgso4·7h2o 0.20%,kh2po4 0.40%,维生素b1(vb1)
0.001 0%,琼脂2.0%。
1.1.3 碳源、氮源基本培养基葡萄糖
2.0%,酵母膏0.20%,
kh2po4 0.40%,mgso4·7h2o 0.20%,vb1 0.001 0%,ph自然[6]。
1.2 方法
1.2.1 单因素试验将0.5 cm2美味牛肝菌菌丝体接种于母种培养基中央,28 ℃恒温培养,4 d后每隔1 d观测一次菌丝长势和菌落直径,计算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每个处理3次重复。
试验结果用lsd法进行统计分析[7]。
1.2.2 正交试验以葡萄糖、蛋白胨、kh2po4/mgso4·7h2o和vb1设计l9(34)正交试验,28 ℃恒温培养,筛选最佳培养条件。
以正交试验得出的最适培养基分别进行ph、温度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生长单因素试验结果
1)碳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用蔗糖、麦芽糖、乳糖、甘露醇和可溶性淀粉(在培养基中含量均为2.0%)代替碳源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进行试验。
从表2可以看出,葡萄糖为碳源时美味牛肝菌菌丝体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其菌丝体生长速度与其他碳源培养基中的菌丝体生长速度之间差异极显著;乳糖为碳源时菌丝体长势最
差、生长速度最慢。
因此葡萄糖是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
2)氮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用牛肉膏、蛋白胨、硝酸铵、尿素和甘氨酸(在培养基中含量均为0.20%)代替氮源培养基中的酵母膏。
从表3可以看出,蛋白胨为氮源时菌丝体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其菌丝体生长速度与其他氮源培养基中的菌丝体生长速度之间差异极显著;硝酸铵为氮源时菌丝体长势最差、生长速度最慢。
可见蛋白胨为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氮源。
3)无机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kh2po4、caso4·0.5h2o、nacl、mgso4·7h2o、mnso4·h2o和znso4·7h2o (在培养基中含量均为0.60%)进行试验。
从表4可以看出,添加kh2po4的菌丝体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菌丝体生长速度与添加其他无机盐的菌丝体生长速度之间差异极显著;添加mgso4·7h2o 的菌丝体长势次之,生长速度也较快,菌丝体生长速度与添加其他无机盐的菌丝体生长速度之间差异极显著,添加nacl时菌丝体长势最差、生长速度最慢。
所以,kh2po4是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无机盐,但mg、s、k和p是微生物生长的必需大量元素,因此在正交试验中将kh2po4/mgso4·7h2o结合作为一个因子进行试验,探索菌丝体生长的最适培养基配方。
4)维生素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在培养基中加入叶酸、vb1、vb2、vb6和vc(在培养基中含量均为0.001 0%),菌丝体生长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添加vb1时菌丝体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与添加其他维生素的菌丝体生长速度之间差异极显著;添加
vb6时菌丝体长势最差、生长速度最慢。
因此,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维生素为vb1。
2.2 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生长正交试验结果
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生长正交试验结果如表6。
从表6可以看出,葡萄糖是菌丝体生长的关键因子,其次是蛋白胨和
kh2po4/mgso4·7h2o,vb1影响最小。
最佳组合为a3b2c2d1。
因此,菌丝体生长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蛋白胨0.20%、kh2po4 0.60%、mgso4·7h2o 0.20%和vb1 0.000 5%。
2.3 ph对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ph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ph 5.0时菌丝体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ph 6.5时菌丝体长势最差,生长速度最慢。
因此,菌丝体生长的最适ph为5.0。
2.4 温度对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在22、24、26、28和30 ℃下培养,菌丝体生长结果见表8。
从表8可以看出,28 ℃时菌丝体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其菌丝体生长速度与其他温度下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22 ℃时菌丝体长势最差、生长速度最慢。
故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8 ℃。
3 小结
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无机盐是kh2po4,最适维生素是vb1。
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蛋白胨0.20%、kh2po4 0.60%、mgso4·7h2o 0.20%和vb1
0.000 5%。
最适ph 5.0,最适温度28 ℃,此时菌丝体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
美味牛肝菌菌丝体无论是蛋白质、多糖、氨基酸还是维生素含量均与子实体类似,有的甚至超过了子实体[8,9]。
试验中筛选出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条件可用于生产美味牛肝菌菌丝体,以菌丝体为原料可生产食品、药品和保健品;或者通过培养菌丝体来提取所需要的美味牛肝菌蛋白质、多糖等代谢产物。
参考文献:
[1] 矫丽曼,纪纯阳,阚国仕,等.美味牛肝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分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0,31(5):164-166.
[2] 张华山,许剑秋.美味牛肝菌液体深层培养工艺条件的探索[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9(3):23-25.
[3] 王成彬,林久志.中国外生菌根资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林副特产,2006(4):105-106.
[4] 冮洁,张茜.美味牛肝菌液体培养及其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09,30(7):223-226.
[5] 王广耀,栾晓娟,董立华. 美味牛肝菌液体菌种工艺研究[j].食用菌,2008(5):11-13.
[6] 陈文强,邓百万. 美味牛肝菌深层发酵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2(4):368-372.
[7] 陈今朝,王剑锋,王慧超,等.美味牛肝菌合成漆酶的发酵条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543-6544.
[8] 张学岳. 食用菌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
[9] 邓百万,陈文强. 美味牛肝菌营养菌丝体与野生子实体品质分析[j].中国食用菌,2004,23(5):4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