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
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征文

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征文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理念,受到了广泛关注。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探讨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并分析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首先,绿色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绿色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节能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可以显著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绿色建筑还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雨水收集和灰水回收系统,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同时,绿色建筑还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倡导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通过这些措施,绿色建筑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绿色建筑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忽视。
尽管绿色建筑的初期投资较高,但长期来看,其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绿色建筑可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减少相关的运营成本。
例如,采用节能灯具和高效隔热材料可以降低能耗,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开支。
其次,绿色建筑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绿色建筑,愿意为具有环保和节能特点的建筑物支付更高的价格。
因此,投资于绿色建筑不仅可以为业主带来经济回报,还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绿色建筑还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绿色建筑可以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绿色建筑注重室内空气质量和采光条件的改善,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和健康建筑设计,可以减少室内有害物质的释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健康的居住环境。
同时,绿色建筑还注重人们的舒适感受,通过合理的采光和通风设计,可以提高室内的舒适度,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优秀建筑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本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评估

优秀建筑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本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评估优秀建筑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本: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评估一、引言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重要议题,而建筑行业作为消耗资源最多的行业之一,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可持续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评估来减少环境影响、提升建筑质量,成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评估的关键问题,并以范例论文的形式展示优秀的研究成果。
二、可持续建筑设计1. 能源效率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能源效率。
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范例论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以一座办公楼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改进建筑外墙、采用高效照明系统等手段实现节能效果的详细研究成果。
2. 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范例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提出了一套材料选择指南。
该指南考虑了材料的资源消耗、生命周期分析等因素,旨在帮助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做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选择。
三、绿色建筑评估1. 评估指标为了评估建筑项目是否符合绿色建筑要求,需要确定一系列评估指标。
范例论文中,研究人员基于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当地环境和文化的评估指标。
通过对不同建筑项目进行评估,并结合实地调研和用户满意度调查,得出了一系列评估结果。
2. 绿色建筑设计指南范例论文还提供了一套绿色建筑设计指南,旨在帮助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考虑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
该指南包括建筑布局优化、室内环境舒适性、水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为建筑师提供了具体的设计思路和参考。
四、结论通过对范例论文的研究,可见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评估在提高建筑质量、减少环境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仍然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如何在设计过程中权衡多个因素、如何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特点等。
因此,建筑学专业的未来工作是不断探索和研究,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可持续建筑需求。
经济其它相关毕业论文绿色建筑与我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X X 大学毕业论文绿色建筑与我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姓名:__________2014年6月25日绿色建筑与我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摘要】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指出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建筑和建筑环境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之所到今天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快乐和舒服的同时,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也摆在人类的面前: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建筑活动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等。
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于是绿色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
对于我国而言,人口数量巨大,年新增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人居环境发展现状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用能大户。
据统计,每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
全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8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在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
照此计算,未来15—20年我国将有几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不仅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过程。
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还将新增约300亿平方米,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每年建筑用能将消耗1.2万亿度电和4.1亿吨标准煤,几乎是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
然而,我国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又严重短缺。
从能源供求看,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
节能低碳绿色建筑论文(4篇)

节能低碳绿色建筑论文(4篇)绿色建筑论文篇一欧洲门窗看纽伦堡,中国门窗看高碑店河北与浙江显然都是建筑节能工作走在前列的省份,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两个建筑节能大省的着力点和发展路径却有所不同。
“河北版”的建筑节能依靠的是市场力量,所以才有“欧洲门窗看纽伦堡,中国门窗看高碑店”的说法。
依靠市场的动力推动建筑节能,对河北来说实属无奈之举。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谁也不愿意看到全国空气质量预报时,排名靠后的几个城市都是河北的“专利”。
”由于前者沉重的环保欠账和令人诟病的雾霾天气,而不得不在转型中加速而艰难地与建筑节能赛跑。
而“浙江版“的建筑节能则不同,虽然不能说浙江的空气质量就是“天生丽质”,也不能说江南水乡依然是那么小桥流水,但节能减排和碳排放的压力毕竟还是要小于河北。
因此,依靠政府的号召和推力是浙江的特色。
这样的文字显然还交代得不够,首先让我们看看“河北版”建筑节能的市场推动力和吸引力。
9月16日,中德建筑节能领域系列合作项目在中国国际门窗城签约。
德国驻华大使馆大使柯慕贤、德国能源署署长斯蒂芬#8226;科勒到场。
本来这样一个商业活动不太可能惊动省领导,但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却亲自来到签约现场。
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是:为企业站台。
记者发现,这次“河北版“的建筑节能,依靠市场的力量共签订了六个大项目。
分别是德国能源署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合作建设被动式门窗博物馆项目;德国威玛生物质燃料公司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合作生产生物质燃料项目;德国梅森伯格商贸无限责任公司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共同在中国国际门窗城建设德国绿色家居建材展览中心项目;德国诺托。
弗兰克五金集团、德国格屋五金集团、德国雷诺科涂料公司入驻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项目。
签约的主角,是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这个我国最大的节能门窗生产企业,2004年就通过市场谈判与德国合资,将欧洲节能门窗理念技术引入中国。
零碳绿色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大学论文

零碳绿色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绿色建筑是友好环境的诉求,是节约型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关键词: 零碳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Abstract: Green building is the appeal for friendly for environment and the b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al society. Also green building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uilding industry, and it is the direction of building development in today’s word.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building in《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it is the architecture which can impro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 energy , land, water and materials) and cut down the emission in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building. It can als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reduce pollution to provide people with healthy, applicable and efficient use of space, coexisting with nature in harmony.Key words: Zero carbo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零碳绿色建筑总论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不同表述,但其基本内涵是表示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和技术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
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可持续性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建筑行业产生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建筑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成为了建筑界的一大趋势。
本文将探讨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可持续性,并分析其在环境、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指的是使用环境友好材料、节能技术和可持续设计原则来兴建和运营建筑物的方法。
它不仅考虑到建筑的耐久性和美观性,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消除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为目标,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使用,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并改善室内环境的质量。
绿色建筑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设备来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例如,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热泵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电力和燃气的需求。
其次,绿色建筑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低流量水龙头等措施,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
这些措施不仅减少了饮用水的使用,还能够降低污水处理的负担。
此外,绿色建筑还注重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并倡导使用可回收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以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从经济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对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尽管建造绿色建筑可能会增加一些初期成本,但它可以通过降低能源和水资源开支来实现经济上的回报。
绿色建筑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价值和吸引力,因为它们常常被认为是一种负责任和可持续的投资。
此外,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也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例如太阳能、节能灯具和环保材料等产业得到了推广与发展。
除环境和经济利益外,绿色建筑对社会也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绿色建筑创造了更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通过提供良好的通风、充足的自然采光和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改善了居住和办公环境。
研究表明,这些环境条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其次,绿色建筑也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的发展。
例如,绿色建筑项目通常会提供就业机会,并鼓励当地经济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论文绿色建筑设计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绿色建筑设计论文摘要:当今时代,能源危机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
绿色建筑设计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绿色建筑设计基于建筑消耗最小的能源而进行优化设计。
1 概述绿色建筑是利用较少的外部能源产生预期可用于本身的足够的能源,而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被称为能源高效的建筑或生态友好型建筑。
这些建筑被称为绿色由于他们与树木相似。
如同树木一样仅利用光和空气就可以舒适的居住和使用。
绿色建筑在其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自然资源是最少的。
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在施工和操作过程中使能源消耗降到最低,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使这些资源被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使其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
绿色建筑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的建设材料及施工做法;优化使用现场的资源并由生物气候建筑实践;用最小的能量来维持本身;采用高效的设备,以满足其照明、空调等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使用最小能量维持本身;采用高效废弃物和水管理措施;并提供舒适,卫生的室内工作条件。
绿色建筑设计通过全过程设计把所有有关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空调、电气、给排水、能源设计等结合在一起,使其溶为一体。
2 优化施工网络设计从绿色建筑设计的观点来看,施工网络设计是最重要的。
即在施工期间,施工网络设计应采用更加科学的技术,保存和保护景观,保护土壤,减少空气污染。
由于采取适当的施工网络计划技术中的绿色建筑设计,包括通过储存工地表土、防止暴雨冲刷、防止扬尘的产生。
进而保持施工现场的土壤肥力。
3 节约用水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节约用水是绿色建筑重要的设计原则。
应采取更多的节水技术来节约用水:①通过滴灌、喷灌减少景观用水的需求;②通过建筑物循环用水来降低用水量;③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用水。
由于节水技术将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物内的用水效率,减轻市政供水和废水系统的负担,从而避免浪费水,进而有助于促进绿色建筑一体化设计。
4 采取被动式设计被动式设计是不需要机械的加热或制冷的设计。
土共建筑工程系毕业论文的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探索

土共建筑工程系毕业论文的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探索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探索近年来,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
作为土共建筑工程系的毕业论文,我们有责任深入探索绿色建筑的实践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绿色建筑的背景与原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绿色建筑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土共建筑工程系在推动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贡献。
一、绿色建筑的背景与原理1.1 绿色建筑的背景如今,人类社会面临着日益紧迫的环境危机,如全球变暖、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
建筑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能源、水源、土地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贡献巨大。
因此,开展绿色建筑实践,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绿色建筑的原理绿色建筑的原理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整合环境、社会和经济利益,追求对自然环境的最小影响并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其基本原理包括:高效能源利用、水资源节约与回收利用、土壤保护与生态护理、环境友好与健康、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削弱满足后代需求的能力。
这种开发方式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2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政府、企业和个人层面进行合作与努力。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企业应提高环境意识,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个人应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三、绿色建筑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3.1 能源节约与减排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材料、优化建筑设计和引入新能源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3.2 资源循环与回收利用绿色建筑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废弃物的处理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
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设计师在项目前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希望对开发商如何借助设计师的帮助实现绿色建筑有所启迪。
任何一个绿色建筑的实施离不开绿色建筑的策划,科学、合理、有序的策划有助于绿色建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建筑设计;策划;目标
1 绿色建筑目标的确定
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世界上不少国家都相继推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特别是一系列评估标准的出台,对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英国的BREEM、美国的LEED、日本的CASBEE 评估体系等等。
这些标准一方面对绿色建筑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同时也对绿色建筑进行了等级划分,使用者可以根据标准的要求,根据自身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绿色建筑的目标。
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人、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气候、资源、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绿色建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存在差异,即绿色建筑要根据具体国情来考虑实施方案。
相对而言,中国面临着资源短缺、发展速度快、粗放型发展的特点,其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应采用有中国特色的标准。
1.1 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推动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在2006 年3 月颁布了《绿
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 (以下简称《标准》) ,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有关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
《标准》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类: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
标准的条文按上述六大指标展开,其中住宅建筑的分项指标共76项,公共建筑的分项指标共83 项。
1.2 绿色建筑的评定
《标准》中每类指标下的具体分项指标可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
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一般项和优选项为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项,其中优选项是指实现难度较大、绿色度较高的可选项。
绿色建筑应满足《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全部控制项要求,且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将其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1.3 绿色建筑的目标
确定绿色建筑的目标,是开发商和设计师们面临的首要环节,是实现绿色建筑的第一步。
绿色建筑并没有一个绝对一致的标准要求。
绿色建筑相对普通建筑而言,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关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不同绿色建筑之间可以存在差异,并不苛求所有绿色建筑都达到一致的标准,根据绿色建筑的“绿色度”,可以使用《标准》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和分级。
因此不同的绿色建筑可以根据自身
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绿色建筑目标。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建设绿色建筑时,应注重地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一般而言,开发商和设计师可以对照《标准》中各条款的要求,确定绿色建筑目标,而当《标准》中某些条文的要求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这些要求可以不列入目标。
1.3.1基础目标绿色建筑的评价过程,《标准》中的控制项是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是必须满足的目标,因此可以将控制项作为绿色建筑的基础目标。
1.3.2 定级目标
《标准》根据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满足程度,对绿色建筑进行等级划分,开发商项目的定位对绿色建筑目标的选择至关重要,设计师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有可能满足的一般项和优选项,作为定级目标。
1.3.3 目标的筛选
初选目标(包括基础目标和定级目标) 形成后,设计师应与开发商一起,充分研讨各个目标的内涵,了解目标对项目的影响,综合分析项目的情况,进行目标的筛选。
筛选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应尽量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确定项目绿色建筑目标的工作,以避免对项目投资定位的影响和造成后续工作的返工;二是确定的实施目标
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保证在实施过程中避免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三是基础目标是必须满足的,因此应确保基础目标的实现,而定级目标可以随着工作的开展,进行比选,以确定性价比最好的目标组合。
1.3.4 目标的技术路线
研究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就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确定项目目标是否可行的过程。
可按以下步骤来确立绿色建筑目标的技术路线:
(1) 提出目标;
(2) 针对目标提出设计思路(应提出一个以上的设计思路) ;
(3) 区分设计思路的优先次序;
(4) 确定目标实施的技术路线。
2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21 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建筑业正由传统高消耗、高污染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表达出一种共识,即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需求”和对需要的“限制”。
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建筑是人类改变和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开发行为,建筑行为包含了以不同形式大量消耗、改变和转化自然资源的过程,显然这些行为在各方面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也将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吸引着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始研究和评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设计师们已经意识到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手段是可以减轻这种负面影响的。
例如研究表明,在概念设计阶段就关注建筑节能,把建筑作为整体系统设计,并注重与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可以比一般建筑节省50 %~70 %的能量。
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流行着一些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念,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健康建筑”等等,这些概念中多少都蕴涵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些概念正逐渐被建筑师、特别是业主所接受。
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相比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更注重于事先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尊重与适应,考虑如何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更高效地使用可再生资源,同时营造出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基于高效使用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设计,而不仅仅是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资源利用效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 多亿m2 ,预计到2020 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 亿m2 。
如果仍维持现在的发展模式,资源和环境的瓶颈作用将使得建筑业的发展难以为继,因此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的任务。
3 绿色建筑策划的工作模式
3.1 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特点
绿色建筑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某种技术的运用或某几种技术的迭加,绿色建筑需要各专业之间综合考虑、整体协调才能得以实现。
3.2 团队的建立
绿色建筑的策划需要采取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通过组建“绿色团队”确立项目目标,是实现绿色10 建筑科学第22 卷建筑最基础的步骤之一。
“绿色团队”的组成可包括业主、建筑师、工程师、咨询顾问、承包商等。
传统的设计流程,是由每个成员完成他们的职责然后传递给下一家,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焦点应从分阶段、划区块工作模式,转换到多学科融合的工作模式。
“绿色团队”成员要在充分理解绿色建筑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整实现。
4 结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表达出一种共识,即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需求”和对需要的“限制”。
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建筑是人类改变和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开发行为,建筑行为包含了以不同形式大量消耗、改变和转化自然资源的过程,显然这些行为在各方面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也将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