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在药学方面的研究综述
药学专业的综述和研究成果

药学专业的综述和研究成果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质量控制、药理学、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学科。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药学专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综述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一些研究成果,以期为读者提供对药学专业的全面了解。
一、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药学专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许多国家纷纷设立了药学学院和研究机构,培养和引进更多的药学人才。
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体系完善:药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管理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这些学科相互交叉,共同推动着药学的发展。
2. 研究领域广泛:药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药物的研发、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同时,药学也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化学、生物学、医学等。
3. 技术手段先进:随着科技的进步,药学研究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高通量筛选技术、基因工程技术、药物传递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为药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药学专业的研究成果药学专业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多个领域,以下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1. 新药研发:药学专业致力于新药的研发,通过对药物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开发出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
例如,抗癌药物的研发一直是药学领域的热点之一,许多抗癌药物的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2. 药物治疗优化:药学专业还致力于对药物治疗的优化研究。
通过对药物的代谢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药学专业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3. 药物质量控制:药学专业也关注药物的质量控制问题。
药学专业通过研究药物的分析方法、质量标准等方面,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4. 药物安全评价:药学专业还关注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通过对药物的毒理学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药学专业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药物使用指导。
药学科研综述报告范文

药学科研综述报告范文引言:药学作为一门复杂而广泛的学科,涵盖着药物的发现、研发、制备、质量控制以及药效评价等多个方面。
科研综述旨在对药学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总结,为药学研究者提供参考,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本篇报告将对药学科研综述进行范文示例,主要围绕药物发现、药物研发与制备、药物质量控制以及药效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药物发现药物发现是药学科研的首要环节,其核心是寻找具有疗效的化合物。
近年来,药物发现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新颖、高效的筛选方法。
其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和高通量筛选(HTS)技术是热门研究方向。
CADD凭借计算机模拟和化学计算等手段,提供了新的药物分子设计思路,为药物发现提供了有效工具。
HTS则通过快速且大规模地筛选样本,使得研究人员可以从海量的化合物中迅速发现具有潜在药效的化合物。
二、药物研发与制备药物研发与制备是药学科研的核心环节,关乎药品的质量与效果。
在近年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投入到绿色、环保、高效的制备方法上。
例如,微波辅助合成、超声波辅助合成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缩短了合成时间,提高了产品纯度,还降低了环境污染。
此外,纳米技术在药物研发中也展示出巨大的潜力。
纳米颗粒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可控性,从而提升药物疗效。
三、药物质量控制药物质量控制是确保药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质量控制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上。
传统的药物质量检测方法繁琐且耗时,难以满足快速检测与实时监测的需求。
因此,新型的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技术(LC-MS/MS)等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与质控。
此外,分子印迹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等新兴领域也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为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更多选择。
四、药效评价药效评价是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估,针对不同性质的药物,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近年来,药物的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综述

•文献综述• 197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综述魏红娟任尚申于红霞(大庆油田总医院儿科,黑龙江大庆 163453)【摘要】医学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人体生老病死的机制,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规律,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以达到增强人体健康。
它是综合的学科,必须吸收或利用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使之不断提高和发展。
而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各项成果、课题当然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医学;发展;关系中图分类号:R32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1)09-0197-031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2003年的危害全球的疾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该病是由一种人类从未发现过的新型冠状病毒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疾病。
WHO已将该病原体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 SARS-CoV)。
该病突出特点是来势凶猛,可爆发流行,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的非典型肺炎。
SARS病毒是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
S蛋白是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膜蛋白,通过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介导病毒的侵入,被认为与病毒侵犯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中,释放大量的细胞/趋化因子,一方面这些因子可以参与抗病毒的反应,另一方面也能造成细胞的损伤和组织功能障碍[1,2]。
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来说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构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
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3]。
再如艾滋病(acquired unodef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免疫力系统的淋巴细胞所致,主要侵犯CD4+T 细胞,淋巴细胞被大量的破坏,艾滋病病毒以核糖核酸(RNA)为其遗传方式,而人类细胞是以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遗传方式。
细胞生物学中的研究新进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细胞生物学中的研究新进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第一章:细胞生物学的新进展细胞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形态发生的科学,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细胞生物学的新进展也不断呈现出来。
1.细胞成像技术的发展细胞成像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光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综合性技术,使得科学家们可以在活细胞状态下对细胞的活动进行实时观察和记录。
近年来,随着传统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高级显微镜技术的出现,细胞成像技术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像技术不仅仅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还能够捕捉到细胞内各种分子的运动、交互和反应,并对细胞的着色和标记进行扩展和升级。
2.基因组学的发展基因是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基因组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将生物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到可以处理的方式,就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NGS或“下一代测序技术”。
高通量信息处理和更好的卡路里意味着高通量的低成本生成,使科学家们在对单个细胞甚至是整个组织进行分析时,获得了从前无所不有的信息。
3.细胞信号通路的探索细胞的信号传递通路是指细胞内信号分子之间的信息传递网络。
近年来,细胞信号通路的探索已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通过对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基于信号传递机制的新型治疗手段,这些手段使得人们的疾病得到更好地治愈。
第二章:细胞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细胞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多,以下是一些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1.癌症治疗癌症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细胞信号通路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很多基于信号传递机制的癌症治疗手段,使得疾病得到更好地治愈。
2.组织工程修复组织工程学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跨学科领域,致力于在体外培养身体的三维结构,并将其重新植入到体内以进行组织修复和再生。
药学总结文献汇报范文

一、引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药学作为一门涉及药物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报告对近期药学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二、文献综述1. 药物研发近年来,药物研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项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报道,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该药物通过靶向肿瘤细胞中的特定蛋白,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打击,降低了毒副作用。
2. 药物生产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在药物生产领域崭露头角。
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的研究表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蛋白药物具有高效、低毒、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此外,绿色制药也成为研究热点,旨在减少药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3. 药物流通为了提高药物流通效率,降低患者用药成本,我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项发表在《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的研究显示,通过建立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可以有效降低药品价格,提高药品流通效率。
4. 药物使用药物使用安全问题一直是药学领域的关注焦点。
一项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的研究指出,药师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作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5. 药物政策药物政策对药物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一项发表在《Pharmaceutical Policy and Management》的研究分析了我国药物政策的演变过程,为今后制定更加完善的药物政策提供了参考。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对近期药学相关文献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药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未来,药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研发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药物研发水平,开发更多疗效好、毒副作用低的新药。
细胞生物学与现代药学

细胞生物学与现代药学细胞生物学和现代药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而现代药学则利用这些知识来开发药物,从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本文将探讨细胞生物学和现代药学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现代药物如何与细胞相互作用。
一、细胞生物学基础概念1.细胞结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构成组织、器官和生物体。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以及各种细胞器。
其中,细胞膜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将细胞内和细胞外环境分隔开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包含着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来控制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等,它们承担着许多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功能。
2.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按照特定程序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每个新的细胞都会获得一份相同的染色体。
无丝分裂是指细胞在不分裂染色体的情况下,将细胞质均分给两个新的细胞,这种分裂常见于单细胞有核生物的繁殖。
3.基因表达基因是细胞内的DNA序列,它们包含蛋白质编码和非编码区域。
基因表达是指DNA被复制成RNA,然后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则在细胞质中发生。
基因表达是细胞分化和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以及许多药物作用的基础。
二、现代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1.药物的吸收和转运许多药物需要通过细胞膜来进入细胞。
这个过程取决于生物膜的通透性和药物化学特性。
例如,一些药物可能需要特定的转运蛋白才能被细胞摄取,而另一些药物可以通过简单扩散进入细胞。
此外,一些细胞已经发展出耐药机制,以应对长期接触药物的情况。
2.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通常涉及对蛋白质的调节,例如受体激动剂、激酶抑制剂和酶促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与蛋白质特定区域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例如,许多调节细胞生长的药物会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激活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内的下游蛋白质。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综述

•文献综述• 197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综述魏红娟任尚申于红霞(大庆油田总医院儿科,黑龙江大庆 163453)【摘要】医学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人体生老病死的机制,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规律,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以达到增强人体健康。
它是综合的学科,必须吸收或利用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使之不断提高和发展。
而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各项成果、课题当然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医学;发展;关系中图分类号:R32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1)09-0197-031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2003年的危害全球的疾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该病是由一种人类从未发现过的新型冠状病毒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疾病。
WHO已将该病原体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 SARS-CoV)。
该病突出特点是来势凶猛,可爆发流行,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的非典型肺炎。
SARS病毒是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
S蛋白是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膜蛋白,通过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介导病毒的侵入,被认为与病毒侵犯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中,释放大量的细胞/趋化因子,一方面这些因子可以参与抗病毒的反应,另一方面也能造成细胞的损伤和组织功能障碍[1,2]。
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来说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构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
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3]。
再如艾滋病(acquired unodef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免疫力系统的淋巴细胞所致,主要侵犯CD4+T 细胞,淋巴细胞被大量的破坏,艾滋病病毒以核糖核酸(RNA)为其遗传方式,而人类细胞是以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遗传方式。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2)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2)生物药学论文篇3浅谈生物制药技术摘要: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是一项与制药产业结合极为密切的高新技术,不断为医药行业提供新产品、新剂型,为制药界开创一条崭新之路,正在改变生物制药业的面貌,为解决人类医药难题提供最有希望的途径。
文章分析了几项生物制药技术,并对生物制药的展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一、生物制药技术简介1。
基因工程技术:激素和许多活性因子是调节人体生理代谢与机能的重要物质,其活性强,临床疗效明显,但这些物质自然界甚为稀少,从人体及动物中提取难度大,来源有限,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而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却为临床提供了这类廉价、高效的药品。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激素类药物,一般从动物中提取,其资源缺乏,价格昂贵,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人或动物胰岛素合成基因分离后移植到微生物细胞中,并实现基因表达,这样用基因工程手段得到基因重组微生物被称为基因工程菌,利用基因工程菌在200L发酵灌中产生10克胰岛素相当于450千克胰脏中提取的产量。
人生长激素(简称HGH)是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由191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类激素,分子量为22000D。
以前,人生长激素只能从人脑垂体前叶中分离纯化,应用深受限制,而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动物细胞工艺可得到,并且与人生长激素相同,临床用于治疗垂体前叶HGH分泌障碍引起的侏儒症,促进烧伤及骨折等创伤性组织的恢复,也用于改善老年性肾萎缩的症状及治疗胃溃疡。
2. 酶及细胞固定化技术:微生物转化及酶催化工艺早已在制药工业中广泛应用。
酶与固定化技术结合弥补酶的不足,在制药界取得显著发展,如用大肠杆菌酞化酶生产6一APA、犁头霉素生产氢化可的松、乳酸菌转化蔗糖制备右旋糖醉等。
原西德BeohringerNannhein公司在青霉素酞化酶固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们用聚丙酞胺凝胶包埋法制成微型小球状固定化酶已投人生产,其表面活性为100一150U/g,1kg固定化酶可生产500kg6一APA,能连续反应300次,他们用第二代工程菌的固定化酶转化率达到85%一90%,反应次数达900次,有人用固定化后活力可维持100天以上,固定化细胞、特别微生物细胞在抗生素、激素、氨基酸等药物的合成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在药学方面的研究综述
摘要:细胞是生命的基础,一切生命问题的真正解决都必须在细胞中得到真正解决。
细胞生物学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药物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理解新的药物靶标的细胞学基础。
细胞生物学采用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原理与技术,通过揭示细胞生命活动的本质,在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药物的吸收、转运与作用机制,来解决新药筛选,细胞工程制药等方面的难题。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药物筛选制药
1.新药筛选
1.1细胞周期与抗肿瘤药物
癌症的进展涉及无休止的基因突变,并通过进化选择成为最具侵袭性的肿瘤表型。
这些基因突变形成了癌症的几种特质:漠视增殖、分化停止信号的存在;具备无限增殖的能力;逃避凋亡;侵袭性;新生血管生成的能力。
其中前三种特质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并为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
[1] 林晓钢等人据Hela 细胞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嘌呤以及嘧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应变化引起的光谱变化建立Hela细胞的紫外吸收光谱模型,并且可以通过该光谱模型判读出Hela 群体大致处于细胞周期的哪一时相。
[2]通过此项研究可以从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来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规律。
研究细胞周期的规律与调控机制对于探索肿瘤发生机制、抗癌药物的设计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DNA与靶向药物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许多分子能与DNA结合,破坏DNA的模板作用,影响基因调控和表达功能,从而诱发很多生物效应。
因此DNA与靶向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重要领域。
DNA与靶向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可以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过程机理、疾病的致病机制,而且可以引导药物的设计与合成、药物体外筛选以及探讨药物的治病机理。
另外,对双链DNA(或单链DNA)具有选择性结合或具有序列特异性结合的靶向药物分子可以作为DNA分子杂交与否或识别特定序列
DNA的指示剂,这是DNA生物传感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3]
王素芬等人在对DNA与靶向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推导了两类电化学公式:第一类是适用于研究具有不可逆电活性的靶向药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理论公式;第二类是复杂体系DNA与靶向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新方程。
分别以该两类公式为模型函数,通过简便的电化学实验获得数据及对数据基于最小二乘思想的非线性拟合,可以直接获得DNA与靶向药物分子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s等参数。
运用第一类公式研究具有不可逆电活性的靶向药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时,除了获得靶向药物分子与DNA结合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之外,还可以同时获得靶向药物分子与DNA结合前后的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的获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靶向药物分子在生化体系中的传质过程。
该理论侧重于研究靶向药物分子与DNA结合前后状态所具有的性质。
运用第二类公式研究复杂体系DNA与靶向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以直接获得DNA 与靶向药物分子的结合常数足、结合位点数S以及靶向药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ω等。
此研究为靶向药物分子的设计与筛选,以及手性靶向药物分子与DNA的立体选择性结合提供了相对全面、简便、快捷而可靠的研究手段。
[3]
2.细胞工程制药
2.1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细胞工程技术在制药工业方面的应用。
所谓动物细胞工程,就是以动物细胞为单位,按人们的意志,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有目的地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操作,使细胞的某些遗传特性发生改变,达到改良或产生新品种的目的,以及使细胞增加或重新获得产生某种特定产物的能力,从而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大量培养、增殖,并提取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的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
[4]
目前用于生物制药的动物细胞有4类,即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系,融合的或重组的工程细胞系和转化细胞系。
原代细胞增殖能力有限,需要大量动物才能增加产量,费钱费力,限制了它的应用。
二倍体细胞系一般从动物胚胎组织中获取,有明显的贴壁和接触抑制特性,有正常细胞的核型,一般可传代培养50代。
且无致瘤性,现在CCL已被广泛用于人用治疗性药物的生产,但仍不是理想的生产细胞系。
(原代细胞经过传代筛选克隆,从多种细胞成分中挑选并纯化出
某种具有一定特征的细胞株称为CCL)。
目前用重组DNA技术改造工程的细胞生产干扰素、白介素、EPO、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以及其它各种蛋白质类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但这些产品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
转化细胞系具有长期培养,倍增时间短,对培养条件和生长因子等要求较低的特点,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我国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虽然目前可生产多种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但大部分还处于实验和临床阶段。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细胞工程技术研究的深入,将会有更多的细胞工程药物出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
2.2植物细胞工程制药
植物细胞技术在当今的医药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体系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手段进行工业规模生产上人类从植物中得到药物已有很长的历史。
随着植物细胞培养、植物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它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直接提取有用化合物或者以植物提取物为底物合成其结构类似物成为人们治疗疾病重要方法。
研究植物次级代谢,进一步提高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的速率及选育出稳定高产的优良细胞系,是提高植物细胞生产目标化合物的效率的重要途径。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现已发展成为一门精细的实验科学,在材料消毒、接种培养、继代保存、分离鉴定等方面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操作程序。
[6]
参考文献
[1] 桑至剑. 细胞周期G1一S的调控与癌症[J]. 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年9月第14卷第3期:1-2
[2] 林晓钢. 基于紫外吸收光谱的癌细胞模型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第29卷,第9期:2549-2550
[3] 王素芬. 脱氧核糖核酸(DNA)与靶向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D] 浙江大学2003:1-2 125-126
[4] 李刚. 我国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2年8月第19卷第
4 期:278-279
[5] 马瑞丽.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J] 科技资讯2007年14期:28-29
[6] 赵玉平. 植物细胞制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6月第10卷第12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