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综述栓剂的研究进展[1]

药剂学综述栓剂的研究进展[1]
药剂学综述栓剂的研究进展[1]

栓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栓剂是古老剂型之一,栓剂不仅可以起局部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全身治疗作用。近年来栓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应用筒单方便,效果明显可靠。对近年来栓刺的特点、处方组成、制备工艺、新型栓剂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随着新制药技术和新基质的不断出现,国内外对栓剂的研究及使用也显著增加,出现了很多新型栓剂,如中空栓剂、双层栓剂、泡腾栓剂等,中药栓剂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关键词】栓剂;研究概况;综述;新剂型;

引言:栓剂是古老的外用固体制剂。在我国,汉代时期就已有对栓剂的记载。栓剂系将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随着栓剂新基质的不断出现和栓剂生产自动化的实现,栓剂现已生产的品种和数量都显著增加,如中空栓、泡腾栓、微囊栓、海绵栓、凝胶栓等新型栓剂,尤其中药栓剂不断涌现,栓剂的研发热潮仍在进行中。

1 .栓剂概述[1]

栓剂系指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

体状外用制剂。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人人体腔道后,在体温下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栓剂因使用腔道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肛门栓、阴道栓、尿道栓、喉道栓、耳用栓和鼻用栓等。目前,常用的栓剂有直肠栓和阴道栓。这两种栓剂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肛门栓的形状有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形等;阴道栓的形状有球形、卵形、鸭嘴形等;尿道栓呈笔形,一端稍尖。

2.栓剂分类

2.1按作用

分局部作用栓剂和全身作用栓剂。

2.2按应用部位

分直肠栓、阴道栓、尿道栓、脐栓、耳栓等,其中直肠栓和阴

道栓最为常见.Kyong-Hoon Eun等【2】曾用家兔做过栓剂直肠实验。2.3按形状大小

有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形和球形、卵形、鸭嘴形等,前者多为肛门栓,塞人肛门后,由于括约肌的收缩容易压人直肠内。后者多为阴道栓,亦称阴道弹剂,因相同重量的栓剂,鸭嘴形的表面积较大,因此以鸭嘴形较好。

2.4按基质

1.脂肪性基质,包括可可豆油、半合成甘油脂肪酸酯类、乌桕油和氢化油等。

2.水溶性及亲水性基质,包括甘油明胶、聚乙二醇类、吐温一6l等。

2.5按剂型

分双层栓剂、泡腾栓剂、微囊栓剂、中空栓剂、海绵栓剂、渗透泵栓剂、不溶性栓剂、凝胶栓剂等。【3】

3.栓剂作用特点【4】

栓剂给药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栓剂在腔道内起局部作用;其二为栓剂中的药物经由腔道吸收进入血液而发挥全身作用。局部作用主要为润滑抗菌、消炎、收敛、止痒、止痛局麻等作用,例如甘油栓,紫珠草栓及苯佐卡因栓等。这类局部作用是栓剂的特色和长处之所在,因其能够将药物直接送达病所。所以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全

身作用主药由腔道吸收至血液起全身作用,如起镇痛、镇静、兴奋、扩张支气管和血管、抗菌等作用,例如吗啡栓、苯巴比妥钠栓及氨哮素栓等。

4.栓剂的一般质量要求

药物与基质应混合均匀,栓剂外形应完整光滑;塞入腔道后应无刺激性,应能融化、软化或溶解,并与分泌液混合,逐步释放出药物,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并应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贮藏或使用时变形。【5】

5.栓剂的处方组成

栓剂的处方设计首先要根据所选择主药的药理作用,考虑用药目的,即确定用于局部作用还是全身作用以及用于何种疾病的治疗。而且,根据体内的作用特点的不同可以设计各种类型的栓剂。还须考虑药物的性质、基质和添加剂的性质以及对药物的释放、吸收的影响。

5.1 药物栓剂中药物加入后可溶于基质中,也可混悬于基质中。供制栓剂用的固体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应预先用适宜方法制成细粉,并全部通过六号筛。根据施用腔道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制成各种适宜的形状。

5.2 基质【6】药物从基质里释放到直肠液中的速度将会影响吸收的过程,选用易于溶解或溶化、释放速度快的基质在药物吸收中起重要作用,故对基质要求有:(1)体外室温时具有适宜硬度与韧性,熔点应接近体温,进入腔道后能在体温和腔道体液中软化,融化或溶解,逐渐释放出药物而产生治疗作用。(2)能与多种药物配合,不妨碍主药

的作用与含量测定,其释药速度能符合医疗要求。(3)对敏感组织和炎症,组织无刺激无毒,无过敏性。(4)制备贮存和使用中稳定,物理化学性质、释药性能均无变化,不霉变,不酸败。(5)具有润湿或乳化能力,水值较高。(6)不因晶形的软化而影响栓剂的成型。(7)基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的间距不宜过大,油脂性基质的酸价在2.0以下,皂化值应在200—245问,碘价低于7。(8)应用于冷压法及热熔法制备栓剂,且易于脱模。基质不仅赋予药物成型,且影响药物的作用。局部作用要求释放缓慢而持久,全身作用要求引入腔道后迅速释药。基质主要分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两大类。

5.2.1 油溶性基质 (1)可可豆脂【7】:熔化迅速,无刺激,是较好的栓剂基质。但国内生产少,价格昂贵,应用不多。(2)香果脂:熔点较低,抗热性能差,较不稳定,国内生产亦少,较少应用。类似的还有乌桕脂。(3)半合成脂肪酸甘油脂类:是目前较理想的栓剂基质,生产中使用量达到80%~90%,已基本取代了天然油脂。该类基质具有不同的熔点,熔距较短,抗热性能好,贮存较稳定。我国从1976年开始试剂,目前主要有半合成椰油脂、半合成脂肪酸酯和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硬脂酸丙二醇酯、单酸甘油酯【8】等。(4)氢化植物油类如花生油、棉子油等,较稳定,但释药能力较差。

5.2.2 水溶性基质【9】(1)甘油明胶类:主要用于阴道栓。有弹性、不易折服,溶出速度随甘油、水的含量升高而增加。甘油能防止栓剂干燥,但与蛋白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不能用本类基质。较易滋长霉菌等微生物,需加入防腐剂。(2)聚乙二醇类(PEG):是环氧乙烷聚合而

成的杂链聚合物。通常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熔融混合,可得到理想稠度及特性的基质。本类基质不需冷藏,贮存方便。但吸湿性强,受潮易变形,对直肠黏膜有刺激性,需加水润湿使用或涂一层鲸蜡醇、硬脂醇膜改善【10】(3)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是环氧乙烷与硬脂酸的加成聚合物。国内代号$240,国外代号Myrj52,无明显毒性和刺激性。(4)吐温261:系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有油滑性,可形成稳定的水包油型乳剂基质。无毒无刺激,不易酸败,易保存。

(5)水溶性壳聚糖:无毒无刺激,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柔韧性、成膜性,兼有抗菌、消炎、止血作用 j。(6)泊洛沙姆(Poloxamer):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的嵌断聚合物,有多种常用Poloxamer2188,有促进吸收及缓释延效作用。

5.3 附加剂【11】

5.3.1 吸收促进剂水杨酸钠及其衍生物,对酸性、碱性、中性、两性及高分子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促进作用;月桂氮酮类,是新型高效无毒的吸收促进剂,可促进扑热息痛、苯巴比妥、头孢西丁的直肠吸收;乙酰乙酸甘油酯类,低于CMC(临界胶粒浓度)的表面活性剂能改善对表皮的润湿及药物的分布;聚乙烯吡咯烷酮,吩噻

嗪类,N2酰氨基酸、B2环糊精,脂肪酸衍生物、EDTA22Na等,某些混合胶囊、碳酸氢钠、己二酸等发泡剂均能增加栓剂的释药速度。5.3.2 吸收阻滞剂卡巴普尔(carbopo1)、天然或氢化大豆磷脂、海藻酸、HPMC4000、Aerosil R972、硬脂酸和蜂蜡、超过CMC(临界胶粒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等可以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5.3.3 增塑剂及其他少量吐温280、吐温285、脂肪酸甘油酯、蓖麻油、甘油或丙二醇,能降低脂肪的脆性,增加弹性,防止栓剂破裂。脂肪性基质的栓剂常加入抗氧剂,如间苯二酚等酚类及没食子酸、抗坏血酸等;鲸蜡醇、硬脂醇等能改善基质的粘性。

6.栓剂新剂型

普通栓剂存在峰谷现象,血药浓度不稳定,药物暴露部分易氧化、潮解影响疗效等缺点,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医药工作者利用新技术新基质进行了研究改进,出现了一些新型栓剂,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12】

6.1 中空栓剂

1984年渡道善照等研制成功中空栓。中空栓外壳为空白或含药基质,中空部分填充液体药物,药物以溶液形式释放,生物利用度高,如填充聚维酮、环糊精可使栓剂具有缓释作用而增加稳定性。姚荧等将半合成脂肪酸酯融化制成空腔,再用以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混悬液注入空腔熔封制得复方甲硝唑栓。近年来出现了专门用于制备中空栓的模具。如董爱梅等研制的中空栓模具使用方便,可自动生产。潘海宇等研制的尼美舒利中空栓外壳为空白基质,栓芯部分分上下两层,能较长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13】

6.2 双层栓剂

6.2.1 上下双层栓剂

此种栓剂为上下两层,分别用脂溶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达到速释和缓释作用;也有将上半部分用空白基质填充,以阻止药物经上直肠静脉

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丁晨光研制的双氯芬酸双层栓前端为空白基质,后端为含药基质,兔体试验表明明显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6.2.2 内外双层栓剂

此类栓剂为内外两层形成,其中含有不同的药物。由于外层首先熔融,释放出药物,然后内层熔融,故栓剂给药后,可以先后发挥两种药物的作用,也可以避免发生配伍禁忌。杨劫等研制的异烟肼双层

栓,免体试验研究表明该双层栓AUC明显高于普通栓。

6.3 泡腾栓剂

又叫产气栓,是在栓剂中加入发泡剂,使用时释放CO,来增加药物与用药部位接触面积,加速药物的释放,尤其适于制备阴道栓。张秀珍等将聚维酮碘加入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制成泡腾栓,用药后在体内产生大量泡沫,使药物能渗入黏膜皱褶深部,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姜俊勇制备的达那唑泡腾栓产生的泡沫可延长药物与粘膜作用时间,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进而增强治疗效果。

6.4 微囊栓剂

微囊栓剂时将药物预先制备成微囊,然后再将其与基质混合而制成的栓剂。微囊栓剂特点是血药浓度稳定,维持时间长,可起到控释和缓释作用。刘运德等将麦迪霉素制成微囊栓,与普通栓、混悬剂比较家兔体内血药浓度,表明微囊拴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最大血药浓度,效果优于其他栓剂。

6.5海绵栓剂

系指海绵状栓剂,多为阴道用。海绵栓的特点为:可持久分散于黏膜

表面,维持药效,增强疗效。孟胜男等将明胶加热溶解,加入37%的甲醛溶液,高速搅拌发泡,冰浴搅拌下加入替硝唑使之成为黏稠状,于一20~一4o℃冷冻24h后于室温鼓风干燥,加工成栓。在pH4.5±0.5的模拟阴道环境,替硝唑海绵阴道栓中药物4 h内释放48.86%,具有缓释特性。【14】

6.6凝胶栓剂

凝胶栓是利用凝胶为载体的栓剂,遇水后吸收水分,体积膨胀,柔软而富弹性。在体内缓慢释放,具有缓释作用。申献玲等制备吡喹酮凝胶栓对家兔进行直肠给药,并与口服给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凝胶栓生物利用度优于口服给药。

6.7 渗透泵栓剂

渗透泵栓剂是美国Alza公司研制的控释型长效栓剂。其外层为一层不溶性微孔膜,药物从微孔中缓慢渗出,可以较长时间维持疗效,达到控释目的。

6.8 缓释栓剂【15】

缓释栓剂(Sustained release suppositories)是将药物包合于可塑性不溶性高分子材料中制成栓剂,由于骨架材料在体内不溶解,故对药物的溶出和释放起了物理屏障作用。骨架表面的药物在介质中迅速溶解、扩散,起到速释作用,骨架内部的药物是通过外部介质渗入骨架的过程而缓慢释放,起到缓释作用。所选用的骨架材料应具有亲水性、分子量大、化学惰性等特性。如甲基纤维素、羧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7.中药中空栓剂【16】

7.1 中空栓剂的基质

7.1.1 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目前应用于HTS的基质有多种,但绝大多数的HTS仍采用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

7.1.2 其他基质潘海宇等以栓剂硬度及成形时间为考查指标,用配比为聚乙二醇400一聚乙二醇4000一甘油=6:8:6的基质,制备尼美舒利HTS;詹文强等用160g聚乙二醇1000、6 g聚乙二醇400o和16 g 十六醇加热熔融后作为栓剂基质,制成/bJL解热HTS,得到满意效果。

7.2 中空栓中药物的填充方式

HTS外层为基质制成的壳,空心可填充固态、液态等各种状态的药物。

7.2.1 溶液药物溶液是HTS最普遍的填充方式。对水溶性药物,国内学者现多以丙二醇、聚乙二醇300为溶剂。水难溶性药物溶出及吸收不良时,也可将其溶于适当的两性溶媒中,可获得良好吸收效果,且药物浓度越低吸收越好。中药的提取液也可以填充于HTS中。于西全等将大黄、丹参、川芎3味中药的提取浓缩液制成前列中空栓直肠给药,药物几乎直接作用于前列腺,局部浓度高、起效快。

7.2.2 混悬液混悬液也是HTS中药物填充的常见方式。姚荧等用以丙二醇为分散媒的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混悬液制备成HTS,其主要理化指标符合栓剂的质量标准。杜青云等用提取的姜黄挥发油与联苯苄唑制成混悬液,填充于中空栓壳中制成HTS,并试用于56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1.07%)

7.3 固体

7.3.1 粉末韩翠艳等将盐酸洛美沙星粉直接填充于空壳中制成HTS,重点考查性状、融变时限、含量、有关物质检测等项目,结果均合格。另外,李金伟等用奥硝唑粉制成HTS,韩飞飞等用对乙酰氨基酚【17】粉制成HTS,并对HTS进行了质量控制考查,结果符合规定。

7.3.2B一环糊精包裹物王虎军用B一环糊精包裹水合氯醛,然后将包裹物制成HTS,避免了水合氯醛同基质接触所发生的共融现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3.3 微囊曾仁杰等以乙基纤维素为囊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成吲哚美辛微囊,加适当吲哚美辛粉剂制成控释HTS,其生物利用度优于CTS,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也明显减轻。

8.结语

近年来栓剂的特殊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医药界和患者对栓剂新剂型优点的进一步了解,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随着新型栓剂的研究、生产及临床应用的更进一步发展,栓剂作为一个

重要角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古老的剂型将再现其青春的活力。

【参考文献】

药剂学综述缓控释微丸制剂

缓控释微丸制剂 摘要:目前市面上涌现出多种缓控释制剂,其中微丸凭借其载药范围宽、流动性好、体积小等优点受到青睐。本文通过对缓控释制剂中微丸的定义、特点、在缓控释制剂类型中应用的原类型、释药机理及其制备工艺和辅料应用的介绍,让初次接触药剂学中缓控释微丸制剂的人对其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微丸制剂铺垫坚实的药剂学基础。 引言:近几年药物剂型不断出新,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透皮制剂、脉冲式和自调式给药制剂,其中缓控释制剂最为成熟、临床应用最广泛。缓控释微丸是缓控释制剂中最受青睐的剂型之一。药物的作用与其在作用部位的浓度有关,通过使药物定速释放来控制药物在作用部位浓度从而使血药浓度平稳,作用时间长,从而减少药物给药剂量和次数。因此微丸释药基于药物释放模式,包括以零级或慢一级释药、有一快速释放剂量再以零级或慢一级释药,注意确定释药模式前应先确定药物有效浓度范围,治疗指数小或半衰期短者均制为缓控释制剂。[1]微丸作为多单元型给药系统的代表,具有传统单剂量型缓释制剂不可比拟的诸多优点,如吸收个体差异小、剂量突释效应低以及释药速率稳定等,现已逐渐成为缓控释制剂研究的热点之一。 [2] 历史 我国古代就有中药微丸制剂,如“六神丸”、“喉炎丸”、“王

氏保赤丸

”、“牛黄消炎丸等。最早的是手工泛丸(中药水泛丸),将微丸装入胶囊内给药最早出现在50年代初。1949年Smith Kline和French等认识了微丸在缓释制剂方面的潜力,把微丸装入胶囊开发成适合于临床的缓释型胶囊制剂,使得微丸制剂得到了较大发展。1999年度全球此类产品销售额接近100亿美元,并有持续上升的趋势。[13]目前,许多缓释、控释胶囊剂如“Theo-24”(茶碱)、“扑尔敏胶囊”“苯巴比妥”等都有微丸制剂,一些普通制剂也在逐步采用微丸制剂技术,如“伤风感冒胶囊”等。随着制剂设备、工艺及辅料的发展,微丸有了很大发展,生产由手工制造发展到半机械化和全自动化制备。 现状 1、定义:微丸剂是指直径小于215mm的丸状口服制剂。是一种剂量分散型制剂, 通常一个剂量由几十乃至一百多个小丸组成。[4]其应用方式包括将均一的小丸或不同粒径、不同包衣厚度的小丸混合装入空胶囊制成胶囊剂, 或者压制成片剂。按处方组成、结构及释药机制的不同, 微丸剂可分为膜控小丸、骨架型小丸及混合型小丸几种类型。[2]微丸通过改变辅料结合药物溶解、扩散的性质来控制释药速度,其辅料主要有聚丙烯酸树脂及纤维素衍生物类等。 2、优点: 2.1 改变微丸组合来改变释药速度 2.2 复方制剂配伍克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 2.3 在体内多个小丸广泛均匀地分布可防止局部药物浓度太大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剂型的基础理论、制剂的生产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合理的临床应用,研究、设计和开发药物新剂型及新制剂是其核心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特别是数理、生命、材料、电子和信息等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造,极大地推动了药剂学的发展,使药剂学从经验探索阶段步入了科学研究阶段。 现代药剂学的核心内容是:在现代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技术开展药物剂型及制剂的研究,在完善和提高现有普通剂型及制剂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的同时,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的出现是药剂学领域中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大量新型药物剂型及制剂的问世是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药剂学总体发展方向: ?基本理论(缓控释、透皮、靶向理论) ?新剂型、新制剂、新辅料(高分子胶束等) ?新技术、新机械和设备(粉末直接压片等) ?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剂型重要性(作用特点): 1)剂量准确、给药方便 2)改变药理作用 3)降低毒副作用(“三小”:毒、副作用、剂量小) 4)增加稳定性 5)调节给药速度(“三效”:高、速、长效) 6)提高疗效(“三定”:定量、定时、定位) 药物制剂或剂型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使用方便综合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主要成果,概括为:快速起效、缓控释和靶向性新技术、新制剂与新剂型。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新进展。 1.快速起效新技术、新制剂与新剂型 根据某些需及时治疗的疾病(如心绞痛等),尽管临床首选方案是采用注射给药,但该用药方案必须在医疗机构中实施,对处理远离医疗机构的突发性病例无能为力,虽然散剂、颗粒剂、泡腾制剂的冲服固然有快速起效作用,但携带和使用极为不便,因此,研制具有快速起效、携带方便的药物制剂及剂型是其主要研究方向,口腔、鼻腔和肺部给药系统为研究热点1.1 速释型口腔给药系统药物经口腔粘膜吸收直接入血,具有快速起效,生物利用度高(避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现代化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 阅有关资料,对我国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现代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文就我国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现代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结论:中药通过充分发挥其药物制剂的特点,改进制剂剂型及技术,从整体上提高了中药制药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中药新剂型;缓释制剂;研究进展 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祖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生产应用的中药,为人类的健康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药在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方面显示出的独特优势和魅力,其所产生的特有疗效与作用,受到国内外医药学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研究针对临床中药最常用制剂类型,并结合在中药剂型改进方面的一些经验,简述现代药剂学中的新剂型和新技术在中药新剂型开发中的应用,以期对中药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1经皮给药制剂 1.1巴布剂:载药量大、透皮效果好、药量成分可控、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巴布剂广泛应用于内外科疾病,具有良好开发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研究表明,一些活血化瘀和芳香开窍类中药,如当归、乳香、没药、丹参、红花、川芎、血竭、冰片等,都能提高皮肤细胞的通透性,刺激皮肤腺体开口增大,改善微循环及机体血流动力学朱鲲鹏等将辣椒碱和蟾酥制成复方辣椒碱巴布剂,以粘着力等指标考察优选了巴布剂的处方[1]。优选巴布剂的最优配比组成为胶粘剂:赋形剂:填充剂:软化剂:保湿剂=8:8:4:3:5。该制剂应用方便,刺激性较小。 1.2气雾剂:具有奏效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外用可避免对创面的刺激性,吸入时则可减少胃肠道副作用,用于心绞痛、哮喘等中、急症如复方丹参气雾剂对心绞痛速效作用显著,总有效率94.12%(片剂组仅8%),平均起效时(3.461±1.352)min。救心气雾剂经临床201例观察,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2%,大多数病例3min内起效5min内止痛,其药效止痛作用与硝酸甘油相似[2] 1.3微乳:能同时改变皮肤角质层脂性和极性,并促进药物渗透和吸收,有很强的促吸收。辣椒碱乳中辣椒碱的累积经皮渗透量远远高于辣椒碱乳膏和辣椒碱水凝胶。蛇床子素微乳中蛇床子素的稳态渗透为蛇床子饱和溶液的25.5倍,说明微乳对蛇床子有很强的促透能力。 2滴丸 滴丸是在中药丸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丸剂所没有的多种特点。与传统的片剂相比,滴丸具有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胃肠刺激作用小、服用方便等优点,且对其主要成分的研究与质量控制已达分子水平。由于滴丸是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固体分散体,药物以极小的晶粒存在,故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舌下含服经舌粘膜迅速吸收进入血循环,因而起效快。复方丹参滴丸中由

药剂学综述栓剂的研究进展[1]

栓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栓剂是古老剂型之一,栓剂不仅可以起局部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全身治疗作用。近年来栓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应用筒单方便,效果明显可靠。对近年来栓刺的特点、处方组成、制备工艺、新型栓剂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随着新制药技术和新基质的不断出现,国内外对栓剂的研究及使用也显著增加,出现了很多新型栓剂,如中空栓剂、双层栓剂、泡腾栓剂等,中药栓剂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关键词】栓剂;研究概况;综述;新剂型; 引言:栓剂是古老的外用固体制剂。在我国,汉代时期就已有对栓剂的记载。栓剂系将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随着栓剂新基质的不断出现和栓剂生产自动化的实现,栓剂现已生产的品种和数量都显著增加,如中空栓、泡腾栓、微囊栓、海绵栓、凝胶栓等新型栓剂,尤其中药栓剂不断涌现,栓剂的研发热潮仍在进行中。 1 .栓剂概述[1] 栓剂系指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 体状外用制剂。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人人体腔道后,在体温下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栓剂因使用腔道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肛门栓、阴道栓、尿道栓、喉道栓、耳用栓和鼻用栓等。目前,常用的栓剂有直肠栓和阴道栓。这两种栓剂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肛门栓的形状有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形等;阴道栓的形状有球形、卵形、鸭嘴形等;尿道栓呈笔形,一端稍尖。 2.栓剂分类 2.1按作用

分局部作用栓剂和全身作用栓剂。 2.2按应用部位 分直肠栓、阴道栓、尿道栓、脐栓、耳栓等,其中直肠栓和阴 道栓最为常见.Kyong-Hoon Eun等【2】曾用家兔做过栓剂直肠实验。2.3按形状大小 有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形和球形、卵形、鸭嘴形等,前者多为肛门栓,塞人肛门后,由于括约肌的收缩容易压人直肠内。后者多为阴道栓,亦称阴道弹剂,因相同重量的栓剂,鸭嘴形的表面积较大,因此以鸭嘴形较好。 2.4按基质 1.脂肪性基质,包括可可豆油、半合成甘油脂肪酸酯类、乌桕油和氢化油等。 2.水溶性及亲水性基质,包括甘油明胶、聚乙二醇类、吐温一6l等。 2.5按剂型 分双层栓剂、泡腾栓剂、微囊栓剂、中空栓剂、海绵栓剂、渗透泵栓剂、不溶性栓剂、凝胶栓剂等。【3】 3.栓剂作用特点【4】 栓剂给药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栓剂在腔道内起局部作用;其二为栓剂中的药物经由腔道吸收进入血液而发挥全身作用。局部作用主要为润滑抗菌、消炎、收敛、止痒、止痛局麻等作用,例如甘油栓,紫珠草栓及苯佐卡因栓等。这类局部作用是栓剂的特色和长处之所在,因其能够将药物直接送达病所。所以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全

药剂学综述--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

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 药学2班万国运 2010071202【摘要】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制剂,具有适宜的硬度和韧性,无刺激性,引入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熔融、软化或溶解,且易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药物。栓剂既可起局部作用,也可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起全身作用。栓剂用于局部治疗时,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并逐渐释放药物,与其他药物相比,作用时间长、作用强。用于全身治疗时,由于药物在直肠吸收,药物避免了首过效应和胃中酶的破坏,不但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起效快,并可免去打针吃药之痛苦。由于栓剂疗效确切,且不易受其他条件影响疗效的发挥,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想把更多的药物制成栓剂。但传统的普通栓剂又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所以各国相继开发了一些新型栓剂,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就几种常用的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关键词】新型栓剂;中空栓剂;双层栓剂;缓释栓剂;微囊栓剂;泡腾栓剂;凝胶栓剂 栓剂亦称塞药或坐药,是一种传统剂型,在国内外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用栓剂治疗疾病最早可上溯至《史记》,后汉《伤寒论》中有载有蜜煎导方,就是用于通便的肛门栓,晋代《肘后备急方》载有鼻用栓剂和耳用栓剂。国外公元前1550年埃及的《伊伯氏纸草本》中也有栓剂的记载[1]。栓剂的发展很迅速,近年来,随着制药新技术、新基质的出现,栓剂的研究及使用显著增加,出现了中空栓、双层栓、缓释栓、微囊栓、泡腾栓、凝胶栓等新型栓剂。 1. 中空栓剂

中空栓剂以空白或含药基质为外壳,中空部分填充液体或固体药物的一种栓剂。是1984年渡道善照等研制的新型栓剂,与普通栓相比,中空栓剂的栓壁薄,在2分钟内软化释放,起效远快,表明中空栓剂有释药速度快的优点;中空栓剂药量可以调整,在临床上预先制备中空栓剂外壳,据临床需要临时填充药物;对于治疗窗窄的药物,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调整住院患者的用药方案,以确保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便于个体化用药;中空栓剂还可增加制剂稳定性[2]。 Shegokar等[3]在研究扑热息痛中空栓中加入辅料对药物在体内释放的影响时得出当加入硫代琥珀酸二辛钠和微分硅胶可以延长扑热息痛释放时间,甘油酯和Capryol PGMC可作为佐剂来加快扑热息痛的释放,增加疗效。李维等[4]制备环丙沙星中空栓时,先配置PVP不同浓度溶液待用,将半合成脂肪酸脂 (基质 ) 适量, 置合适容器中, 于 60 ℃水浴中融化后搅匀。采用内加辅料法将融化好的基质迅速注入涂有液体石蜡的栓模中, (栓模中心部分有一空心管) , 于室温 20 ℃静置两分钟, 形成空腔, 于空腔内定量注入 0.3 ml PVP液和环丙沙星原料药, 尾部封基质并刮平, 启模即得。外加辅料法: 融化好的基质按定量加入0.3 ml/粒 PVP液, 搅匀, 迅速注入中心有一空心管栓模中, 室温静置两分钟, 空腔内加环丙沙星,尾部封基质并刮平, 启模即得。研究结果显示该中空栓的制备对提高在胃内易受消化液影响的药物及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吴德敏等[5]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适量于60℃水浴中融化,加入4%的吐温80,再加入过100 目筛的氨基葡萄糖细粉,搅拌均匀,注入事先消毒灭菌并涂抹甘油的栓模中,冷凝后

中药制剂纳米技术研究进展

中药制剂纳米技术研究进展 中药学:张生杰 104753091411 摘要: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小于100nm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药及其复方制剂,具有增加药物对血脑屏障或生物膜的穿透性等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纳米中药的定义、特点,同时介绍了纳米中药制剂技术方面的进展。指出了纳米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并作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技术;中药制剂;中药现代化 1.前言 纳米即十亿分之一米,相当于10个氢原子排成直线的长度。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指在纳米尺度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以及利用纳米尺度物质进行交叉研究和工业化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体。纳米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电子学、生物学、医药学、显微学等多个领域,并起着重要的作用。1998年,徐辉碧教授等[2]率先提出了“纳米中药”的概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小于lOOnm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药及其复方制剂。因纳米材料和纳米产品在性质上的奇特性和优越性,将增加药物吸收度,建立新的药物控释系统,改善药物的输送,替代病毒载体,催化药物化学反应和辅助设计药物等研究引入了微型、微观领域,为寻找和开发医药材料、合成理想药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运用纳米技术的药物克服了传统药 物许多缺陷以及无法解决的问题。将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来自于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可能是某单一化合物(即有效成份),也有可能是所提取的某一有效部位或有效部位群,有些中药甚至以全药入药。对于从中药中提取的单一有效成份如紫杉醇、喜树碱等而言,其纳米化制备类似于合成药,因而其研究在技术上相对较易实现。纳米载药系统在这方面的应用已有一些报道,目前这类药物已有多种制剂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大量获得单一有效成份的中药并不多,这就意味着纳米载药系统在这一层次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中药有效部位为主要活性成份的制剂占有相当比例,这一方面体现了中药多成份、多靶点的特点,同时具有原料较有效成份容易获得,成本相对低廉的特点。因此,以有效部位作为纳米载药系统在中药研究中的切入点无疑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对于中药有效部位,由于其组成的多样性其纳米化制备是较复杂的,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利用其结构或性质相近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辅料和工艺,使其多组分同时实现纳米化,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对于中药(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全药,由于组成复杂且性质差异较大,实现纳米化的方法除超细粉碎以外有待进一步开发。总之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前景是很好的。 2.纳米中药的制备 2.1超细粉碎 粉碎是中药材加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粉碎机械不断涌现,粉碎所能达到的粒度越来越小,使中药粉末的粒度由细粉的尺度10μm-1000μm进入到超细粉的尺度0.1μm-10μm。经过超细粉碎的中药材,最直接的效应就是由于表面积增大而导致的药物吸收增加,相应地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服用剂量减小,资源的利用率提高。 但是,超细粉碎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中药材的超细粉碎虽然

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

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 一、学习指导 1.学习代谢组学的概念及内涵,掌握代谢组学的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 2.熟悉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技术手段 3.了解代谢组学优势特点 4.了解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5.了解代谢组学发展趋势 二、正文 基因组功能解析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基因功能的复杂性和生物系统的完整性,必然要从“整体”层面上来理解构成生物体系的各个模块功能。随着新的测量技术、高通量的分析方法、先进的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新理论的发展,加上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生物信息的大量积累,使得在系统水平上研究由分子生物学发现的组件所构成的生命体系成为可能[1]。系统生物学家们认为,将生命科学上升为“综合”科学的时机已经成熟,生命科学再次回到整合性研究的新高度,逐步由分子生物学时代进入到系统生物学时代[2]。系统生物学不同以往的实验生物学仅关注个别基因和蛋白质,它要研究所有基因、蛋白质,代谢物等组分间的所有相互关系,通过整合各组成成分的信息,以数学方法建立模型描述系统结构[3,4]。 (一)代谢组学的概念及内涵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组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代谢组学术语在国际上有两个英文名,即metabolomics 和metabonomics。Metabolomics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Fiehn等通过对植物代谢物研究提出来的,认为代谢组学(metabolomics)是定性和定量分析单个细胞或单一类型细胞的代谢调控和代谢流中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从而监测机体或活细胞中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5]。英国Nicholson研究小组从毒理学角度分析大鼠尿液成份时提出了代谢组学(Metabonomics)的概念,认为代谢组学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扰动或刺激后(如某个特定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代谢产物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途径的一种技术[6]。国内的代谢组学研究小组基本用metabonomics一词来表示“代谢组学”。严格地说,代谢组学所研究的对象应该包括生物系统中所有的代谢产物。但由于实际分析手段的局限性,只对各种代谢路径底物和产物的小分子物质(MW<1Kd)进行测定和分析。 (二)代谢组学优势特点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可以更好地反映体系表型生物机体是一个动态的、多因素综合调控的复杂体系,在从基因到性状的生物信息传递链中,机体需通过不断调节自身复杂的代谢网络来维持系统内部以及与外界环境的正常动态平衡[7]。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综述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探讨 姓名:郭欣欣学号:22009283 导师:刘慧荣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 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关于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 其代谢产物(内源代谢物质) 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是生物整体、系统或器官的内源性代谢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其所受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是检测和量化一个生物整体代谢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下,代谢整体的变化轨迹,反映某种病理(生理) 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物事件。 1 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平台 代谢组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前期的样品制备,中期的代谢产物检测、分析与鉴定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 前期代谢组学研究常用的检测技术,一般不需要对标本行特别的分离、纯化等。但离体条件下,细胞或组织内的代谢状态可迅速改变,代谢物的质与量亦随之变化,为正确反映在体的真实信息,须立即阻断内在酶的活性。最为常用的是冰冻/液氮降温法及冷冻、干燥的保存技术,尽管如此,细胞间仍始终有一低水平的代谢活动,需尽量避免氧化等活化因素。 中期代谢产物的检测、分析与鉴定是代谢组学技术的核心部分,最常用的是NMR及质谱(MS)两种。 核磁共振技术是利用高磁场中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吸收光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技术,生命科学领域中常用的是氢谱( 1H NMR ) 、碳谱(13C NMR)及磷谱(31P NMR)三种。可用于体液或组织提取液和活体分析两大类。 NMR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如下优点: ①无损伤性,不破坏样品的结构和性质; ②可在一定的温度和缓冲范围内进行生理条件或接近生理条件的实验; ③与外界特定干预相结合,研究动态系统中机体化学交换、运动等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 ④实验方法灵活多样。但仪器价格及维护费用昂贵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普及。 质谱技术是将离子化的原子、分子或是分子碎片按质量或是质荷比(m/e)大小顺序排列成图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无机物、有机物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新的离子化技术则使质谱技术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NMR技术与MS技术相比,各有其优缺点,需要在研究中灵活选用。总体而言,NMR技术应用的更为广泛。此外,根据代谢组学的研究需要,还常用于其他的一些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GC)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等。它们往往与NMR或MS技术联用,进一步增加其灵敏性。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分析手段更新,敏感性及分辨率提高,“假阳性”的概率也就越大,可能是仪器技术方法固有的,亦或是数据分析过程中产生的。 后期代谢组学研究的后期需借助于生物信息学平台。它往往借助于一定的软件,联合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将多维、分散的数据进行总结、分类及判别分析,发现数据间的定性、定量关系,解读数据中蕴藏的生物学意义,阐述其与机体代谢的关系。如果说分析技术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门”,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模型建立便是“找到宝藏”的钥匙。 主成分分析法( PCA) 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其将分散于一组变量上的信息集中于几个综合指标(PC)上,如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利用主成分描述机体代谢的变化情况,发挥了降维分析的作用,避免淹没于大量数据中。其他的模式识别技术,如聚类分析、辨别式功能分析、最小二乘法投影法等在代谢组学研究中亦有其重要的地位。 现实情况下,代谢组学的数据更为复杂,特别是NMR对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将代谢物的表达谱与时间相联系,分析时更加困难,需要借助复杂的模型或是专家系统进行分析(在应用

药剂学综述靶向制剂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靶向制剂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摘要靶向制剂可以高效提高血药浓度,减少毒副作用。此文简要介绍靶向制剂的分类,剂型及其应用。 关键词靶向制剂;微球;纳米粒;脂质体;应用 靶向制剂的概念起始于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Paul Ehrlich于20世纪初提出[1]。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物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开始针对特定疾病的相关靶点,设计和构建靶向制剂,靶向制剂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药剂学研究的热门之一。 靶向制剂的主要优势是可以提高靶组织的药理作用,增强药物疗效,同时减小全身的不良反应,为第四代给药系统(DDs)。由于癌症为世界上较为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而放射性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对患者的正常细胞损伤太大,毒副作用强。所以目前,靶向制剂被认为是抗癌药的最适宜的剂型。 1.概述 靶向药物可以通过特异性识别肿瘤组织、肿瘤细胞的特定结构和靶点,将治疗药物最大限度地运送到靶区,使治疗药物在靶区浓集超出传统制剂的数倍乃至数百倍,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杀伤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而且便于控制给药的速度和方式,达到高效低毒的治疗效果[2]。靶向制剂的作用特点[3]主要有:①提高药物对靶组织的指向型;②降低药物对于正常细胞的毒性减少剂量;③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④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1.1靶向制剂的分类 靶向制剂的特点是定位浓度、高效、低毒、控制释药、血浓恒定、顺应性提高。靶向制剂通过作用机制上分类,可分为:①被动靶向制剂,药物以微粒(乳剂、脂质体、微囊、微球等)为载体通过正常的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肺等器官;②主动靶向制剂,是指表面经修饰后的药物微粒,不被单核吞噬系统识别,或其上连接有特殊的配体,是其能够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等;③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是应用温度、pH或磁场等外力将微粒导向特定部位。靶向制剂目前常用的药物载体有乳剂、脂质体、微囊、微球、纳米囊、纳米球、磁性导向微粒,也有

中药药剂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路探讨

中药药剂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路探讨 中药药剂学是现代中药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中药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较好,很多临床治疗中都应用到了中药药剂学的理论。本文探讨的主要观点是我国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发展的思路。 标签:中药药剂学;研究进展;发展思路;探讨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作为指导,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主要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的控制与运用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学科。目前,在我国的中药药剂学研究中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包括理论上以及技术上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需解决。 1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现状有以下几点。 1.1建立了中药药剂学的创新平台。创新是每一个领域都需要的科学精神,在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中也需要创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以国家工程为中心的重点实验室,并且发展前景相当的乐观。 1.2构建了中药特性的新技术体系,根据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以及成分的复杂性,构建了基于中药特性的新的释药技术,例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技术,经皮给药技术等。把这种复方制剂的中药运用在临床上的现象很多,而且临床效果不错。 1.3中药制剂成型的关键技术,与传统的中药制成剂的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制成剂的水平大有提高,像中药注射剂、经皮和黏膜给药制剂等都是现代中药制成剂中的关键技术。中药成分本身就比较复杂,再制作成药剂的难度就更加困难,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生产的控制技术,包括对中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控制和在线监测的控制技术,对这些技术都要加大使用力度,提高制药工程的技术水平,提高中药制剂的产品质量和效果。 1.4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中成药的二次开发,针对临床上的一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已经重点开展在临床上效果不错的技术生产;加强现代中药的研发与产业化,开发一批疗效高、药效好的中药制剂[1]。 2 中药药剂学的学科发展成就 2.1中药药剂学的新理论首先是对中药粒子的设计研究成果。中药粒子的设计理念是”药辅合一”,是对特定工艺设计相关技术的总称。目前,在临床主要运用的是采用粒子的设计,制成了口腔溃疡散,这种药物与普通的制成剂相比,颜色更加的均匀,酸味降低,粒子表面的设计更加的人性化,减少了冰片的味道;

药用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摘要】从技术步骤、分析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对当前药用植物代谢组学研究领域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中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关键词】药用植物;代谢组学;功能基因组学 代谢组学是对生物体内代谢物进行大规模分析的一项技术[1],它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药用植物代谢组学主要研究外界因素变化对植物所造成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营养胁迫、生物胁迫,以及基因的突变和重组等引起的微小变化,是物种表型分析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在现代中药研究中,代谢组学在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资源和质量控制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另外,在对模式植物突变体文库或转基因文库进行分析之前,代谢组学往往是首先考虑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目前,国外已有成功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拟南芥突变株进行大规模基因筛选的例子,这为与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功能的阐明和选育可供商业化利用的转基因作物奠定了基础 目前,还有许多经济作物的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尚未完成,由于代谢组学研究并不要求对基因组信息的了解,所以在与这些作物有关的研究领域具有更大的利用价值,这也是其与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相比的优势之一。代谢组学研究涉及与生物技术、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化学计量学和信息学相关的大量知识,Fiehn[2]对代谢组学有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类(见表1)。 1代谢组学研究的技术步骤 代谢组学研究涉及的技术步骤主要包括植物栽培、样本制备、衍生化、分离纯化和数据分析5个方面(见图2)。 1.1植物栽培 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育的目的是为了对样本的稳定性进行控制,相对于微生物和动物而言,植物的人工栽培需要考 表1代谢组学的分类及定义略 虑更多的问题,如中药材在不同年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以及光照、水肥、耕作等环境因素的微小差异都可引起生理状态的变化,而这些非可控及可控双重因素的影响很难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影响药用植物代谢组研究的重复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推荐使用大容量的培养箱[3],定时更换培养箱中栽培对象的位置,以及使用无土栽培技术等,Fukusaki E[4]利用无土栽培系统将水和养分直接引入植物根部,并且对供给量进行精确地控制,大大提高了实验的重复性。 1.2样本制备 为了获得稳定的实验结果,样本制备需要考虑样本的生长、取样的时间和地点、取样量以及样本的处理方法等问题,并根据分析对象的分子结构、溶解性、极性等理化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大小对提取和分离的方法进行选择,逐一优化试验方案。Maharjan RP等[5]用6种方法分别对大肠杆菌中代谢产物进行提取,发现用-40℃甲醇进行提取的效果最好。现阶段代谢组学的分析对象主要集中在亲水性小分子,尤其是初级代谢产物,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S)和毛细管电泳 质谱(CE MS)联用都是分析亲水小分子的重要技术。Fiehn O等[6]使用GC MS 对拟南芥叶片中的亲水小分子进行了分析,发现酒石酸半缩醛、柠苹酸、别苏氨酸、羟基乙酸等15种植物代谢物。 1.3衍生化处理 对目标代谢产物的衍生化处理取决于所使用的分析设备,GC MS系统只适

中药软胶囊的研究进展

中药软胶囊的研究进展 摘要:针对中药软胶囊的特点、制法、组成以及制剂常见问题加以综述,说明了中药软胶囊的优点、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药软胶囊;明胶;崩解迟缓 软胶囊是指将油状药物、药物溶液或药物混悬液、糊状物甚至药物粉末定量压注并包封于弹性软质胶膜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目前,软胶囊制剂在国外发展很快,在发达国家已有广阔的市场。我国软胶囊研制起步较晚,随着先进设备的引进和研制,软胶囊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产范围亦从单纯西药制剂向中成药制剂发展,目前已研制开发出多个中药软胶囊品种,如月见草油软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六味地黄软胶囊、复方丹参软胶囊和麻仁软胶囊等。现将中药软胶囊的发展状况综述如下。 1 适宜制成中药软胶囊剂的药物 1.1 黏稠性强的中药浸膏 中药制剂多为浸膏制剂,中药浸膏与空气接触时容易吸湿,受热易软化。此类药物若制成固体制剂如硬胶囊,需要加入较多填充剂,在贮存过程中,常出现内容物黏结现象,若制成软胶囊,可得到改进。如清感软胶囊[1]系将14味中药提取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50℃热测)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植物油及所得挥发油,混匀,制成软胶囊。 1.2 油性药物与低熔点药物 这类药物在常温下是液体或半固体,加工时常采用吸收、固化等技术处理。软胶囊剂是将油性药物与低熔点药物用脂溶性溶剂溶解或制成乳浊液进行填充,省去了吸收辅料,使制剂剂型体积缩小,同时避免了药物渗出等问题,且能提高生物利用度,故对于这类药物,软胶囊剂是最合适的剂型[2]。 1.3 具有挥发性成分或不良气味的中药 中药制剂在制备和贮藏中,挥发性成分容易挥发损失且具有特殊气味,将其制成软胶囊剂,密封在胶囊壳内,由于密封严密,不易挥发损失,有效地提高了药品的质量。如藿香正气软胶囊、十滴水软胶囊等[3]。 1.4 生物利用度差的药物 某些中药制成常规制剂时生物利用度差,若将其制成软胶囊,可获得良好的生物利用度。李庭富[4]通过实验证明银杏叶软胶囊剂型易吸收、生物利用度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宗文君 2008357771967 摘要 通过回顾生物药剂学研究进展的几个方面的进程,加深生物药剂学的学习,进而对生物药剂学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生物药剂学研究进展、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展望、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苷类天然药物的生物药剂学研究进展。 药剂学与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从1847年德国药师莫尔的第一本药剂学教科书《药剂工艺学》的问世,宣告药剂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药剂学成为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合成化学、微生物学、实验药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发展和渗入,使药剂学进入了用化学和物理化学基础来设计、生产和评价剂型,并用客观体外科学指标评定质量的时代,称为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eutics)时代。20世纪60-70年代,药品质量的评定从体外论证扩展到体内,把药剂学推进到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的新时代。20世纪80年代,由于合成和半合成化学药物的大量出现和应用,结果发现不少药物有毒副作用,以及致敏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等,药剂学又向临床质量评定方向前进而进入临床药学时代(clinical pharmacy)。临床药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阐明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与相互作用及指导合理用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分子药理学、生物药物分析、细胞药物化学、药物分子传递学及系统工程学等科学的发展、渗入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药物剂型和制剂研究已进入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时代,药物制剂设计和生产,体外的溶出与释放与体内药物在吸收、分布、排泄过程中的变化和影响都要用数据和图象来阐述,还要结合患者、病因、器官组织细胞的生理特点与药物分子的关系来反映剂型的结构与有效性,逐渐解决剂型与病变细胞亲和性的问题,所以21世纪的药剂学是药物制剂向系统工程制品发展的DDS 新时代。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群体药物动力学群体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动力学群体参数的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群体值不仅是临床用药所必需,而且有可能成为新药评价的一个必备参数。药物动力学参数群体值的估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二步法,另一种是近年来发展的一步法。后者亦名Nonmen程序法,它把药物动力学参数在患者身上的自身变异及患者间的变异全估算在内。根据变异值的大小也可预估一些生理、病理因素对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而更具优越性,在个体化给药中,Nonmen常与Bayesian反馈法结合使用。 时辰药物动力学时辰药物动力学是指同一剂量在l天内不同时间给予时药物处置出现显著变异。如多数脂溶性药物的吸收,清晨比傍晚吸收更佳,另外象单硝酸异山梨酯在清晨服用时所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最为明显,同时达峰时间也较其他时间给药为短。一些疾病并非1天24小时机体均需要同等水平的药物,如心脏病患者在凌晨发病较多,若制成脉冲式给药,可产生预防作用;相反,如药物浓度始终维持在同一水平却容易带来耐药性,例如硝酸甘油和许多抗菌素类药物;再如只有当血浆中糖分较高时才需要较高的胰岛素。人们开始研究能够自动感知血糖水平,以调节胰岛素释放速率的智能给药装置。

代谢组学综述

代谢组学综述 摘要: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简要介绍了代谢组学的含义、代谢组学研究的历史沿革、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分析技术、数据解析方法,综述了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学研究、疾病诊断、植物和中药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代谢组学研究技术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科学项目的实施,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在研究人类生命科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并迅速地发展起来, 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共同组成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各种组学0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分别从调控生命过程的不同层面进行研究, 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 探讨生命的本质, 逐步系统地认识生命发展的规律。这些组学手段加上生物信息学, 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谢组学的出现和发展是必要的, 同时也是必须的。对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缺点和不足, 代谢组学正好可以进行弥补。代谢组学研究的是生命个体对外源性物质(药物或毒物)的刺激、环境变化或遗传修饰所做出的所有代谢应答, 并且检测这种应答的全貌及其动态变化。代谢组学方法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现代化实验技术手段, 同时也为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1 代谢组学的概念及发展 代谢组学最初是由英国帝国理工大学Jeremy N icholson教授提出的, 他认为代谢组学是将人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来研究, 并且将代谢组学定义为生物体对病理生理或基因修饰等刺激产生的代谢物质动态应答的定量测定。2000年, 德国马普所的Fiehn等提出了代谢组学的概念, 但是与N icholson提出的代谢组学不同, 他是将代谢组学定位为一个静态的过程, 也可以称为/代谢物组学, 即对限定条件下的特定生物样品中所有代

代谢组学研究技术进展

·综述· 代谢组学研究技术进展 胡正青a,林夏珍a,郭明b*(浙江林学院,a. 园林学院;b. 理学院化学系,浙江临安 311300) 摘要:目的介绍代谢组学研究技术的最新进展。方法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介绍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样品制备、仪器分析技术、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分析的最新研究概况。结果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取得了一定进步,拓宽了代谢组学的应用范围。结论自动化、标准化、整合化和完整化将是代谢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代谢组学;研究进展;系统生物学;分析技术;综述 中图分类号:Q5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693(2010)06-0485-06 Advances in Research Techniques of Metabonomics HU Zhengqing a, LIN Xiazhen a, GUO Ming b*(Zhejiang Forestry University, a.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Lin’an 31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new advances in research techniques of metabonomics. METHODS Make a summary of both national and overseas papers about matabonomics, and introduce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sample preparation, instrument analytical techniques, data processing and results analysis. RESULTS Research techniques of metabonomics have made certain progress and extend applied fields of metabonomics. CONCLUSION Automation, standardization,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and completeness will be the orient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etabonomic techniques. KEY WORDS: metabonomics; research evolution; systems biology; analytical technique; review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生物系统中的代谢产物(由于实际分析手段的局限性,目前主要针对相对分子质量1 000以下的小分子)为分析对象,以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为手段,结合模式识别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英文文献中,早期的代谢组学研究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术语:metabolomics和metabonomics。前者侧重以单个细胞作为研究对象,Fiehn等[1]将其定义为定性和定量分析单个细胞或单一类型细胞的代谢调控和代谢流中所有低分子量的代谢产物。后者一般以动物的体液和组织为研究对象,Nicholson等[2]将其定义为生物体对病理生理或基因修饰等刺激产生代谢物质动态应答的定量测定。随着代谢组学的研究发展,不管是在植物和微生物研究领域,还是在病理生理研究领域,这两个名词已经基本等同使用。目前国内的代谢组学研究小组达成共识,以metabonomics来表示“代谢组学”。 在代谢组学的研究过程中,代谢组学的一些相关概念也不断被提出来,目前已获得广泛认同的研究层次有:①代谢物靶标分析;②代谢轮廓(谱)分析;③代谢指纹分析;④代谢组学。严格地说,只有第4层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代谢组学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发展出一种可以涵盖所有代谢物而不管分子大小和性质的代谢组学技术。 代谢组学相对于其他组学更能反映生物体的整体信息,这是因为代谢物处于生物系统生化活动调控的末端,反映的是已经发生了的生物学事件,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的变化对系统产生的影响都可在代谢物水平上得到体现,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代谢组学分析所提供的信息更能够揭示生物体系生理和生化功能状态,对进行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和蛋

药剂学综述浅谈阿莫西林类药物的研究发展

浅谈阿莫西林类药物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首先讲述的是阿莫西林类药物的不同剂型及不同剂型的作用机理、优势。阿莫西林的制剂有阿莫西林胶囊、颗粒、分散剂、片剂、注射剂等,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可见剂型对一个药物的药理作用的影响是重要,充分证明的药剂学的重要性,阿莫西林类药物虽为光谱抗生药,但它们的不良反应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简略的介绍了各种剂型的常见不良反应,阿莫西林类药物性质相对稳定,与其他药物联用可以发挥不同的疗效,也能在原有功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近几年的阿莫西林类药物在市场上应用广泛,各界人士也在积极开发研究它们的新工效及不良反应,本文结合近期的期刊等文献做出了小结,简单介绍阿莫西林类药物发展近况, 【关键词】阿莫西林类;不同剂型;临床应用;联合用药 引言阿莫西林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用以治疗伤寒、其他沙门菌感染和伤寒带菌者可获得满意疗效。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阿莫西林可以说是伴随着我们这一代长大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法区分自身和家人是否患有伤寒、其他沙门菌等引起的疾病,有些患者只要感冒咳嗽就会自己去药店自行购买阿莫西林,甚至有时周围的诊所也会随便开给患者阿莫西林。在这个抗生素乱用滥用的时代,虽然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呼吁医生和患者慎重使用这类药品,但我想公民自身真正了解这类药物的正确使用情况才能真正减少阿莫西林这类药物的乱用。

阿莫西林,也称之为羟氨苄青霉素,由于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20世纪70年代推广应用的一种抗菌类药物,这个药物具有广泛性和耐酸性,并且疗效显著[1],阿西莫林其化学结构中含有氨基侧链,与氨苄西林相比,在其侧链苯环上多一个羟基,所以二者性质较为相似。阿莫西林性状为类白色或白色粉末、呈结晶状、味微苦、不溶于乙醇、微溶于水。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壁的能力也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青霉素之一,其制剂有胶囊、片剂、颗粒剂、分散片等等。阿莫西林适用于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并用于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急性单纯性淋病,等等。在阿莫西林被用为治疗支气管和慢性肺阻塞性疾病的抗生素后,在之后几年已有人开始呼吁这类药的使用应该被控制,由于嗜血杆菌属和肺炎双球菌的耐受性、阿莫西林联用价格较贵、其他广谱抗生素较高的耐受菌株,对于轻微到中等疾病的治疗在使用阿莫西林类抗生素时要仔细考虑[2]。 一、不同剂型不同作用 1、阿莫西林胶囊 口服后迅速吸收,约75~90%可自胃肠道吸收。使其在体内抗菌作用明显优于氨芐青霉素(约为氨苄西林的2 倍)。在临床上,口服本品0.5g 的高峰血清浓度于1 小时达到,为10.0 g/ml,约为口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