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综述--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栓剂的药剂学研究进展_综述_

栓剂的药剂学研究进展_综述_
参 1 2 3 4 5 6 7 8 9 考 文 献
范碧亭 . 中药药剂学 . 上海 : 上海 科学技术出 版社 , 1997. 333~ 334 杨 敏 华, 钱 金 粉, 范 良 问, 等. 雷 公 藤 双 层 栓 的 研 制. 1993, 15( 4) : 2 杜青云 , 彭永富 , 贾 桂芝 , 等 . 儿童用 镇静 中空栓 的研 制 及临床观察 . 中国药房 , 1994, 5( 4) : 15 高振强 , 刘国强 , 刘 保良 , 等 . 吲哚美 辛缓 释栓的 实验 研 究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1993, 24( 3) : 14 游一中 , 关建国 , 朱宇清 . 阴道泡腾栓的研究 . 药学通报 , 1983, 18( 1) : 10~ 12 冯志毅 , 张瑞芝 , 魏 昌明 , 等 . 甲硝唑 阴道 海绵的 实验 研 究 . 中国药学杂志 , 1989, 24( 11) : 657~ 659 徐子献 , 陈纪岳 , 李 巧云 , 等 . 甲硝唑 明胶 海绵阴 道栓 剂 的实验研究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1994, 11( 9) : 387~ 389 Black CD: Programm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US Pharmacist 1983, ( 11) : 55 Byrne G A and Aylott RI: US Pat 4265875, 1981 彬 . 药物新剂 型与 新技术 . 北 京 : 人民 卫生出 版社 , 1998. 467~ 469
2000 年 12 月第 23 卷增刊 December 2000, Vol. 23, Supp.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131
栓剂的药剂学研究进展( 综述)

药剂学综述--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

药剂学综述--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

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药学2班万国运 2010071202【摘要】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制剂,具有适宜的硬度和韧性,无刺激性,引入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熔融、软化或溶解,且易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药物。

栓剂既可起局部作用,也可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起全身作用。

栓剂用于局部治疗时,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并逐渐释放药物,与其他药物相比,作用时间长、作用强。

用于全身治疗时,由于药物在直肠吸收,药物避免了首过效应和胃中酶的破坏,不但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起效快,并可免去打针吃药之痛苦。

由于栓剂疗效确切,且不易受其他条件影响疗效的发挥,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想把更多的药物制成栓剂。

但传统的普通栓剂又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所以各国相继开发了一些新型栓剂,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就几种常用的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关键词】新型栓剂;中空栓剂;双层栓剂;缓释栓剂;微囊栓剂;泡腾栓剂;凝胶栓剂栓剂亦称塞药或坐药,是一种传统剂型,在国内外都有悠久的历史。

我国用栓剂治疗疾病最早可上溯至《史记》,后汉《伤寒论》中有载有蜜煎导方,就是用于通便的肛门栓,晋代《肘后备急方》载有鼻用栓剂和耳用栓剂。

国外公元前1550年埃及的《伊伯氏纸草本》中也有栓剂的记载[1]。

栓剂的发展很迅速,近年来,随着制药新技术、新基质的出现,栓剂的研究及使用显著增加,出现了中空栓、双层栓、缓释栓、微囊栓、泡腾栓、凝胶栓等新型栓剂。

1. 中空栓剂中空栓剂以空白或含药基质为外壳,中空部分填充液体或固体药物的一种栓剂。

是1984年渡道善照等研制的新型栓剂,与普通栓相比,中空栓剂的栓壁薄,在2分钟内软化释放,起效远快,表明中空栓剂有释药速度快的优点;中空栓剂药量可以调整,在临床上预先制备中空栓剂外壳,据临床需要临时填充药物;对于治疗窗窄的药物,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调整住院患者的用药方案,以确保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便于个体化用药;中空栓剂还可增加制剂稳定性[2]。

《药剂学》栓剂

《药剂学》栓剂

优点
适用于不能或不愿口 服给药的患者
栓剂通过直肠给药,可以避免口 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药 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吸收快
栓剂在直肠内溶解后,可以直接 被直肠黏膜吸收,避免了肝脏的 首过效应,药物吸收快且作用迅 速。
药物作用时间持久
栓剂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 以缓慢释放药物,使药物作用时 间更持久。
04
栓剂的常见应用
内痔用药
常见痔疮栓剂成分
包括利多卡因、苯甲醇等,可 有效缓解疼痛和瘙痒症状。
痔疮栓剂使用方法
患者采用侧卧位,将栓剂尖端 蘸水后轻轻塞入肛门,深度约 3~5厘米,静卧5~10分钟等待
药物溶解。
痔疮栓剂注意事项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防止病情加重;若出现药物 未完全溶解等情况,可用手指 轻压肛门,帮助药物溶解。
孕妇、儿童和过敏体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栓剂。
使用栓剂时需要保持肛门清洁干燥,以免影响药物的 吸收效果。
栓剂一般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互相影响。
06
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进展
栓剂基质的研究
研究人员对栓剂的基质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出多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新型基质材料,如脂肪酸甘油酯、 聚乙二醇等。这些新型基质材料的出现,提高了栓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处方与疗效
栓剂的处方包括药物成分、基质组成和工艺条件等。合理的处方组成可以保证栓 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栓剂的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性质、制剂工艺、给药部位和个体差异 等。为了提高疗效,可以采取多种设计策略,如选用高效药物、优化制剂工艺等 。同时,需要注意个体差异对疗效的影响,开展个体化治疗。
缺点
生产成本高
栓剂需要使用特殊的生产设备,如栓剂模具 等,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栓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栓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栓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孙敏哲;赵健铤;李修琴;李贵轲;巫秀美;张成桂;高鹏飞;何苗【摘要】栓剂为原料药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外用固体制剂,已经有千余年的使用历史,按其作用可分为两类:在腔道内起局部作用,由腔道吸收至血液起全身作用。

随着近年来栓剂的不断发展,和其具有的使用方便简单,效果明显可靠等特点,栓剂在临床领域的应用也越加广泛。

本文主要对栓剂的种类、基质种类及要求、制备方法、临床应用、新型栓剂及栓剂在天然药物中的应用等进行简单综述。

%Suppository , solid preparation for external using , is made of active ingredient and suppository base , which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 years .It has a therapeutic effect on local , or plays a role of systemic absorption into the bloodstream.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uppository in recent years , suppository widely appli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nient use , obvious effect and the like . The suppository for its type ,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application, the new dosage form and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in natural medication was mainly generalized.【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6(044)013【总页数】4页(P1-3,28)【关键词】栓剂;种类;基质;制备方法;应用;新型栓;天然药物【作者】孙敏哲;赵健铤;李修琴;李贵轲;巫秀美;张成桂;高鹏飞;何苗【作者单位】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 671000; 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中国西南药用昆虫及蛛形类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 671000; 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中国西南药用昆虫及蛛形类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 671000; 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中国西南药用昆虫及蛛形类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671000; 中国西南药用昆虫及蛛形类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大理671000; 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 671000; 中国西南药用昆虫及蛛形类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 671000; 中国西南药用昆虫及蛛形类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大理671000; 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 671000; 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中国西南药用昆虫及蛛形类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 671000; 中国西南药用昆虫及蛛形类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4.2+3栓剂(Suppositories)系指将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人体肛门、阴道、鼻腔等腔道使用的固体制剂。

栓剂的研究进展

栓剂的研究进展

栓剂的研究进展
刘淑华;刘大有;周鸿立;高妃;赵博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1)003
【摘要】栓剂是一种传统剂型,亦称塞药或坐药,是专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剂型。

公元前1550年埃及《伊伯氏本草》及我国《史记·仓公列传》中已有记载,《伤寒杂病论》载有肛门栓,《肘后备急方》载有鼻用栓剂和耳用栓剂。

栓剂传统应用主要起局部作用,1954年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并开始了栓剂全身作用的研究,开发了以速释、缓释或控释为目的的新型栓剂,大大拓展了栓剂的应用范围。

本文仅就其最新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刘淑华;刘大有;周鸿立;高妃;赵博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学院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长春中医学院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长春中医学院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长春中医学院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长春中医学院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6
【相关文献】
1.中药中空栓剂的研究进展 [J], 程晓华;姜华
2.溶栓剂的研究进展 [J], 刘雪
3.清热解毒栓剂在儿童用药中的研究进展 [J], 贾寒;李超英;王书丹;李萍;张大方
4.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 [J], 程慧玲;童麒蓉;肖尧;何淑旺;翟光喜
5.溃疡性结肠炎栓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J], 杨坤;唐志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剂学综述栓剂的研究进展

药剂学综述栓剂的研究进展

药剂学综述栓剂的研究进展栓剂是一种剂型,通常用于局部治疗直肠或阴道等黏膜表面的疾病,具有易于使用和高生物利用度的优点。

在药剂学领域,制备制剂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均衡考虑药理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栓剂的制备工艺和各种因素对其性能和质量的影响。

制备工艺和成分栓剂是由基质和药物组成的,基质可以通过混合多种水溶性和不水溶的聚合物并加入各种辅料制备得到。

药物作为负荷剂,由于在栓剂中的分散性和渗透性需要考虑,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是制备栓剂的重要因素之一。

制剂过程包括熔融法、干燥法、压制法和滴注法等。

其中,熔融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混合物加热至熔点后冷却成型。

栓剂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基质成分、药物溶解度、熔点、尺寸、致密度和药物释放等。

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栓剂制备中需要进行的质量控制包括:准确称量药物和基质、正确选择辅料、充分混合药物和基质、将混合物充分挤压制成正确尺寸的栓剂、评估栓剂的质量以及确定是否满足产品质量标准。

对于栓剂的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质量外观、极端值检验、保偏对称性、尺寸、致密度、稳定性和药物释放等。

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栓剂的制备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最近的研究重点是提高栓剂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以及降低栓剂与黏膜的接触时间和频率,旨在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针对栓剂的制备方法和辅料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满足制备栓剂的要求。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栓剂吸收、代谢和排泄等方面,以进一步拓展栓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制备栓剂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是成功制备栓剂的重要步骤。

随着时间的推移,栓剂制备方法和应用不断改进和发展,为实现更好的局部治疗效果提供更多的选择。

栓剂剂型的研究状况

栓剂剂型的研究状况

栓剂剂型的研究状况栓剂(suppository)是一种古老的剂型,其名称最早使用大约在17世纪。

在我国,很早就有类似栓剂的记载,如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的蛇床子散坐药方,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的坐导药方等,主要起导泻和治疗痔疮等局部作用。

1945年以后,由于生物药剂学的发展和大量新药的涌现,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栓剂不仅起局部作用,而且能通过直肠吸收发挥全身性作用,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用药途径。

目前,栓剂应用的品种和数量正日益增多,已成为了应用最广的四大剂型(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栓剂)之一。

2 栓剂的特点栓剂应用的历史悠久,普遍认为是一种局部用药起局部作用的制剂。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

逐渐发现栓剂不仅能起局部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直肠等吸收起全身作用,以治疗各种疾病。

栓剂与口服制剂比较,有如下特点:(1)药物不经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

(2)直肠吸收避免了胃肠道消化液及酶类对药效影响,以及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

(3)作用的时间比一般的片剂长,通常给药1~2次/d,适用于某些慢性病的治疗。

(4)对于婴幼儿及神志障碍的患者,使用栓剂较口服或注射给药更容易、更安全。

(5)对伴有呕吐患者的治疗为一有效途径。

(6)用法简单,便于携带和储存。

栓剂给药的主要缺点是使用不如口服方便,生产成本比片剂、胶囊剂高,生产效率低。

3 栓剂的种类栓剂种类繁多,按其作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腔道起局部作用,如起滑润、收敛、抗菌消炎、杀虫、止痒、局麻等作用;另一种是药物由腔道吸收至血液起全身作用,如起镇痛、镇静、兴奋、扩张支气管和血管、抗菌等作用,。

按其应用部位可分肛门栓与阴道栓两种,其形状和大小也各不相同。

除了常用的普通栓剂外,尚有以速释或缓释为目的的中空栓剂、双层栓剂、微囊栓剂、不溶栓剂、渗透栓剂以及在普通栓剂中加入吸收促进剂或阻滞剂等多种形式的栓剂。

栓剂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医疗和市场前景,下文将对上述各种栓剂的最近发展及各自特点做简要的概述。

药物制剂中栓剂剂型的研究与改进

药物制剂中栓剂剂型的研究与改进

药物制剂中栓剂剂型的研究与改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药物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

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伍,并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制成可供临床使用的剂型。

而栓剂剂型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剂型形式,广泛应用于治疗肛门疾病和妇科疾病等。

本文将围绕药物制剂中栓剂剂型的研究与改进展开讨论。

一、栓剂的定义与应用栓剂是一种在体外制备成形后,直接插入体腔中供药物释放的制剂。

由于其使用方便、药效持久、副作用小等特点,栓剂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的栓剂主要由基础油、药物和辅料组成,但其存在药效不稳定、附着性差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二、栓剂研究的方向和内容1. 栓剂基质的选择与优化栓剂的基质对药物的释放和吸收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基质,并进行优化设计。

如针对一些易插入困难的部位,可以采用溶胀型栓剂,通过基质内部的溶胀来解决插入困难的问题。

2. 药物的负载与释放控制在栓剂中负载药物是核心问题,研究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药物以及探索药物的负载方法。

同时,为了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还需要通过改变栓剂的结构或添加控释剂来控制释放速度。

3. 栓剂的剂型改进与创新除了基质和药物的改进外,栓剂的整体剂型也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

例如,可以研究开发具有深层渗透能力的栓剂,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另外,也可以研究开发多功能栓剂,同一栓剂中包含多种药物,实现联合治疗的效果。

4. 栓剂的稳定性研究栓剂的稳定性是制剂成功的关键,研究人员需要研究不同条件下栓剂的稳定性问题,包括温度、湿度以及长期贮存等因素对栓剂的影响,以保障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三、栓剂剂型的改进案例1. 溶胀型栓剂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选用溶胀型基质,成功制备出可在体温下迅速溶胀的栓剂。

该栓剂可以缓解传统栓剂插入困难的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便利性。

2. 控释型栓剂的研发通过调整栓剂的结构或添加控释剂,成功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

该栓剂在治疗肛门疾病时,能够维持药物浓度的稳定,减少药物使用次数,提高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药学2班万国运 2010071202【摘要】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制剂,具有适宜的硬度和韧性,无刺激性,引入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熔融、软化或溶解,且易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药物。

栓剂既可起局部作用,也可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起全身作用。

栓剂用于局部治疗时,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并逐渐释放药物,与其他药物相比,作用时间长、作用强。

用于全身治疗时,由于药物在直肠吸收,药物避免了首过效应和胃中酶的破坏,不但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起效快,并可免去打针吃药之痛苦。

由于栓剂疗效确切,且不易受其他条件影响疗效的发挥,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想把更多的药物制成栓剂。

但传统的普通栓剂又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所以各国相继开发了一些新型栓剂,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就几种常用的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关键词】新型栓剂;中空栓剂;双层栓剂;缓释栓剂;微囊栓剂;泡腾栓剂;凝胶栓剂栓剂亦称塞药或坐药,是一种传统剂型,在国内外都有悠久的历史。

我国用栓剂治疗疾病最早可上溯至《史记》,后汉《伤寒论》中有载有蜜煎导方,就是用于通便的肛门栓,晋代《肘后备急方》载有鼻用栓剂和耳用栓剂。

国外公元前1550年埃及的《伊伯氏纸草本》中也有栓剂的记载[1]。

栓剂的发展很迅速,近年来,随着制药新技术、新基质的出现,栓剂的研究及使用显著增加,出现了中空栓、双层栓、缓释栓、微囊栓、泡腾栓、凝胶栓等新型栓剂。

1. 中空栓剂中空栓剂以空白或含药基质为外壳,中空部分填充液体或固体药物的一种栓剂。

是1984年渡道善照等研制的新型栓剂,与普通栓相比,中空栓剂的栓壁薄,在2分钟内软化释放,起效远快,表明中空栓剂有释药速度快的优点;中空栓剂药量可以调整,在临床上预先制备中空栓剂外壳,据临床需要临时填充药物;对于治疗窗窄的药物,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调整住院患者的用药方案,以确保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便于个体化用药;中空栓剂还可增加制剂稳定性[2]。

Shegokar等[3]在研究扑热息痛中空栓中加入辅料对药物在体内释放的影响时得出当加入硫代琥珀酸二辛钠和微分硅胶可以延长扑热息痛释放时间,甘油酯和Capryol PGMC可作为佐剂来加快扑热息痛的释放,增加疗效。

李维等[4]制备环丙沙星中空栓时,先配置PVP不同浓度溶液待用,将半合成脂肪酸脂 (基质 ) 适量, 置合适容器中, 于 60 ℃水浴中融化后搅匀。

采用内加辅料法将融化好的基质迅速注入涂有液体石蜡的栓模中, (栓模中心部分有一空心管) , 于室温 20 ℃静置两分钟, 形成空腔, 于空腔内定量注入 0.3 ml PVP液和环丙沙星原料药, 尾部封基质并刮平, 启模即得。

外加辅料法: 融化好的基质按定量加入0.3 ml/粒 PVP液, 搅匀, 迅速注入中心有一空心管栓模中, 室温静置两分钟, 空腔内加环丙沙星,尾部封基质并刮平, 启模即得。

研究结果显示该中空栓的制备对提高在胃内易受消化液影响的药物及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吴德敏等[5]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适量于60℃水浴中融化,加入4%的吐温80,再加入过100 目筛的氨基葡萄糖细粉,搅拌均匀,注入事先消毒灭菌并涂抹甘油的栓模中,冷凝后削去多余部分,启模制得氨基葡萄糖中空栓剂,并通过溶出度测定得出本处方制备的中空栓剂,在20 min左右已经释放98.51%,其释放速度明显快于普通栓剂。

氨基葡萄糖中空栓剂在骨关节炎治疗中通过直肠给药,可以有效的避免口服给药造成的肝脏的首过消除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

2. 双层栓剂双层栓剂由两层组成,可分为上下双层栓剂和内外双层栓剂。

前者由上下两层构成,又可分为 3 种形式: ( 1)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理化性质不同的药物分别分散于脂溶性基质或水溶性基质中,制成含有上下两层的栓剂,以便于药物的吸收或避免药物发生配伍禁忌。

( 2) 用空白基质和含药基质制成上下两层,利用上层空白基质阻止药物的向上扩散,以减少药物自直肠上静脉吸收,此法不但可以提高栓剂的生物利用度,还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 3) 将一种药物分别分散于脂溶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中,制备成上下两层,使栓剂在使用时同时具有速释和缓释的作用。

后者是由内外两层组成,其中含有不同的药物。

因外层首先熔融,释放出药物,然后再到内层熔融,故此栓剂给药后,可以先后发挥两种药物的作用。

Chicco 等以释药速率快的Witepsol H-15和释药速率慢 Witepsol W35 为基质制备双层扑热息痛栓剂 ( 二者重量比为 1: 1) ,通过在8 位健康志愿者体内进行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双层栓剂在人体内代谢呈一室模型,同时以单纯Witepsol H-15 为基质制备的普通栓剂作对照,发现使用该双层栓的志愿者比普通栓的体内药物量增加。

提示Witepsol W35 具有促进药物吸收作用。

此外,Witepsol W35 具有较大黏度,能使栓剂在血流量大的直肠下端停留较长时间[6]。

Ramadan[7]以卡波普934和蜂蜡为基质制成了双氯酚酸双层栓剂,并在老鼠体内进行实验,研究药物在老鼠体内的吸收,得出双层栓剂在体内能够缓慢地释放药物,提高了疗效和生物利用度。

杨劼等以聚乙二醇400( PEG400)制备异烟肼高熔点和低熔点双层栓, 体外溶出度说明双层栓释药缓慢, 兔体内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普通栓,较片剂更快达到最大血药浓度, 能在药时曲线峰顶形成一平台, 栓剂给药后, 约一半药物不经肝脏代谢,减少了由于异烟肼在肝脏乙酰化而导致的肝损害。

Wu等制备了异烟肼-利福平控释植入剂,呈多孔性,含2种药物, 细胞毒性低, 还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 孔率为( 61.76±2.53)% ,微孔直径为50~100微米,体外释药在 50天以上,可有效定位、浓集治疗骨结核病[8]。

3. 缓释栓剂缓释栓剂为英国Inversesk研究所研制的一种长效栓剂,是将药物包合于可塑性不溶性高分子材料中制成栓剂,由于骨架材料在体内不溶解,故对药物的溶出和释放起了物理屏障作用。

骨架表面的药物在介质中迅速溶解、扩散,起到速释作用,骨架内部的药物是通过外部介质渗入骨架的过程而缓慢释放,起到缓释作用。

所选用的骨架材料应具有亲水性、分子量大、化学惰性等特性。

如甲基纤维素、羧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Baria等[9]研究醋氯芬酸缓释栓中基质对药物释放速度的影响,在研究的第一部分,用乙基纤维素作为形成聚合物微球的溶剂用蒸发方法制成醋氯芬酸微球。

研究了聚合物与药物比例和搅拌速率对微球形成、平均粒径、纳入效率、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醋氯芬酸释放的影响。

当药物-聚合物比为1:1时搅拌速度对药物装载能力造成的影响最小,发现了装载能力最高的药物。

在第二部分,缓释栓纳入醋氯芬酸微球具有加载的最高的药物。

基质使用了聚乙二醇 4000、聚乙二醇 6000和硬脂酸。

对释放的药物进行体外溶出测试表明包含有常规醋氯芬酸微球的缓释栓剂比一般栓剂有更持久的疗效。

凌敏[10]探讨双氯芬酸钠栓剂联合布托啡诺静脉术后镇痛的效果实验中,将5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行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布托啡诺+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配至100 ml。

Ⅰ组用布托啡诺12 mg;Ⅱ组用布托啡诺6mg,并于术毕即刻将双氯芬酸钠栓剂100 mg轻轻塞入肛门内2 cm。

记录术后48 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布托啡诺用药总量和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两组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均满意,术后6-36h内Ⅰ组的镇静评分高于Ⅱ组,48h内Ⅰ组用药总量高于Ⅱ组,Ⅰ组出现的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也明显高于Ⅱ组。

因此,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全麻后实施双氯芬酸钠缓释栓联合布托啡诺的效果比较好。

耿琴等[11]以泊洛沙姆407 和泊洛沙姆 188 为组合基质添加生物黏附剂卡波姆和促渗剂氮酮制备温敏型吗啡缓释液体栓极大减轻阿片类镇痛药引起患者的严重胃肠道刺激和呕吐反应并且药物在直肠粘膜滞留时间长达10-20小时,大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何心等[12]以甲硝唑和硝酸咪康唑为主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利用热熔法制备缓释栓剂同时采用篮法,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介质,硝酸咪康唑为对象,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所制栓剂外观、性状良好,可持续12 h释药,延长了药物在阴道局部作用时间,并且克服了由于口服治疗时间长且普通栓剂维持药物有效浓度时间短,导致病情易反复的缺点。

4. 微囊栓剂微囊栓剂是1981年日本Chemrphar株氏会社研制的一种长效栓剂,系先将栓芯药物制成微囊,再与基质混合制成的栓剂。

刘运德等考察了口服用麦迪霉素混悬剂、直肠用普通栓及微囊栓在兔体内的血药浓度。

结果表明,麦迪霉素微囊栓可在较短的时间(1 h)达到最高血药浓度,且可在9 h内维持血药浓度在最低抑菌浓度以上,疗效优于另2种剂型;贺国芳等研制了环孢素的普通栓、双层栓、阻滞栓和微囊栓。

通过体内外释药比较研究表明,微囊栓缓释效果较好[13]。

微囊栓剂具有血药浓度稳定,维持时间长的特点。

杨宜华等[14]取1 g阿拉伯胶溶于50 ml的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制成浓度为2%的阿拉伯胶溶液。

将1 g明胶溶于50 ml的蒸馏水中浸泡,40 ℃水浴溶解制成浓度为2%的明胶溶液。

称取过100目筛的萘普生1 g置于研钵中,用阿拉伯胶溶液研磨成混悬液,加入明胶溶液于50 ℃水浴恒温搅拌,再加10%醋酸溶液调节pH至3,显微镜下观察成囊后,加入与体系等温的1倍量的蒸馏水,搅拌至10 ℃以下(冰浴),加入37%甲醛固化,静置,抽滤,用醇洗至无醛味,干燥,制得萘普生微囊栓。

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考察,微囊栓在48 h时体外累积释药率为90.87%,微囊36 h达到91.02%,普通栓3 h达到94.51%。

萘普生微囊栓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郭万亮等[15]研究用土贝母皂甙制成微囊栓塞剂栓塞兔 VX2肝癌,观察栓塞后 VEGF、FGF2表达情况,评价其栓塞效果和栓塞后侧枝循环形成状况。

研究得出兔 VX2瘤行土贝母皂甙微囊栓塞后 VEGF及 FGF2表达未见明显增高,但肿瘤生长得到抑制,可以作为理想的末梢栓塞剂。

5. 泡腾栓剂泡腾栓剂是在栓剂中加入发泡剂,使用时产生泡腾作用,加速药物的释放,并有利于药物分布和渗入粘膜皱壁,尤其适于制备阴道栓。

赵树臣等[16]以柠檬酸、碳酸氢钠、酒石酸为泡腾基质制成溶菌酶泡腾栓,研究用此种栓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现菌酶泡腾栓与子宫分泌物接触后,能迅速崩解,产生的泡沫能够深入子宫黏膜皱褶部位,刺激性小,大量的泡沫把溶菌酶迅速广泛地分布至细菌可到之处,同时子宫内液体较少的内环境,增加了泡沫的持续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