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合集下载

06第六节 自然资源

06第六节 自然资源

第六节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教学重点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难点①自然资源的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自然资源概况1、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海洋资源等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相对短缺,不应有的破坏、浪费严重二、水资源1、主要类型:海洋水占91%,淡水资源占2.5%,冰川、深层地下水占淡水资源的98%,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0.3%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低(2)地区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南丰北缺,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3)时间分布不均,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3、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1)兴修水库,解决时间分布不均(2)跨流域调水,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4、华北地区(1)供水紧张的原因:①工农业发达,用水量较大;②人口稠密,人均占有量小;③河流径流量小,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2)解决办法:①合理用水(喷灌、打机井、种旱粮等),节约用水;②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③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5、南水北调工程(1)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逐级提水,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顺势而下,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2)中线: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流向北京、天津。

全线利用自然落差,直流输水(3)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三、水能资源1、数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可开发3.8亿千瓦2、分布(1)70%在西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2)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较大(3)可开发地区在西南、中南(三峡、西江中上游)、西北(黄河上游)(4)目前已开发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的上游水系3、主要的水电站(1)黄河干流:龙羊峡(青)、李家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豫、晋)、小浪底(豫)(2)长江水系:二滩(川、雅砻江)、龚嘴(川、大渡河)、隔河岩(鄂、清江)、三峡(鄂、长江)、葛洲坝(鄂、长江)、丹江口(鄂、汉江)、安康(陕、汉江)、五强溪(湘、沅江)、东江(湘、湘江)(3)珠江水系:天生桥(桂、贵,南盘江)、龙滩(桂、红水河)、岩滩(桂、红水河)(4)松花江水系:丰满(吉、第二松花江)、白山(吉、第二松花江)(5)钱塘江水系:新安江(浙、富春江)(6)闽江水系:水口(闽、闽江)四、土地资源1、分类:(1)农业用地:如耕地、林地、草地(2)非农业用地:如建设用地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1)耕地: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2)林地: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北、西南边远地区和东南(3)草地:分布在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 的西部内陆地区4、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土地次生盐碱化(不合理灌溉);③草场资源普遍超载;④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日益减少(2)措施: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应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五、矿产资源1、分布特点(1)分布广泛,相对集中(2)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利用集中开采,运输负担加重2、能源矿产(1)煤:产量世界第一 鸡西、大同、阳开滦、煤矿平顶山河南淮北安徽徐州鹤岗阜新泉、西山峰峰名称江苏黑龙江辽宁山西河北所在省(2)石油:产量世界第四中原胜利大庆辽河华北油田名称山东和河南之间山东黑龙江辽宁河北所在省3、金属矿产(1)铁:冀、辽、川储量最多攀枝花四川石碌海南大冶马鞍山鞍山、本溪白云鄂博迁安主要铁矿名湖北安徽辽宁内蒙古河北所在省(2)有色金属4、问题和对策(1)煤炭、石油、电力不足→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2)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依法护矿,综合利用六、海洋资源1、类型:化学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等2、特点:条件优越,类型丰富白云鄂博内蒙古稀土金昌甘肃镍水口山湖南铅锌招远平果个旧德兴铜仁大余锡矿山矿产名山东金广西铝云南江西贵州江西湖南所在省锡铜汞钨锑矿产种类3、分布(1)鱼类:集中于东海(舟山渔场)(2)海盐:集中于渤海(长芦盐场)(3)石油:集中于渤海、东海、南海4、存在的问题(1)海洋生态破坏(过度捕捞等)(2)环境污染(石油污染等)5、解决措施:捕养结合、防治污染等【重难点解析】1.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是华北平原而不是干旱的西北地区。

初中七年级科学上册物种的多样性课件

初中七年级科学上册物种的多样性课件

• 3.我国现在已建成许多(

和 保护生态系统类型
的自然保护区)
• ( 保护珍稀动植物的 )

自然保护区
• 4.目前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主要 原因( C )
• A水土流失
B气候变暖
• C生存环境被破坏
D自然灾害
• 5.下面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的是( ) • A人A参 B银杉 C大熊猫 D珙桐
多样性破坏
• 3.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 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大肆捕杀;环境 的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
•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最为有效的措施
节节清
• 1.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物种灭绝加速、基因多样性减少、生态系 统多样性破坏
• 2.建立(自然保护区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 为有效的措施
• 6.有人把水葫芦引入到一个热带雨林,结果它 在短期内大量繁殖,称为优势种,不仅航道阻
塞,而且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其原因可能是 ()
• A没D有天敌
B气候适宜
• C繁殖率高
D以上都对
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你来描述一下。 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但是古代人们眼中的地球又是怎样的呢?
2、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 球体。 3、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 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
5、下列现象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A) A、日食现象 B、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C、海面上驶来的船只,先出现桅杆 D、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地球照片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 《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发展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绿色植物能吸收CO2,放出氧气,还有吸收有害 气体、泄尘除埃、减弱噪音、杀死细菌,净化大气、 防治空气污染的功能,维持城市的碳氧平衡、降低热 岛效应、减少风沙危害,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通过绿化,还有美化环境,调节心理状态,有益 于人体的身心健康,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生态农业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力的限制和石油农业的弊 端的充分暴露,世界各国先后提出有机农业, 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等替代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 具有良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集约经营管 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例1:菲律宾马雅农场
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联成整体,形成了一个完 整而协调的农,林,副,渔和加工业的生态系统,不仅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带 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组分,结 构和功能等都发生了本质变化,因此具有一 系列不同的特点。
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的, 除了大气候和大地 貌外,城市的一切都是 人工创造和调控并为人 类生存服务的。 而且,系统中的生 物量常具有倒金字塔形 的结构。
2.食物链简化 3.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 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 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 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使城市具有不同于郊外的气候,例如热岛效应; ·对城市进行生态调控; ·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
集约型的工业化农业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1.生物成分显著变化 2.系统结构明显变化 3.是一个能量和物质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 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 5.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因地制宜

生态环境调查

生态环境调查

生态环境调查一、调查目的生态环境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其进行评估和监测。

通过调查可以获取到关于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数据,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生态环境调查的意义、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的应用。

二、调查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多样性调查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调查物种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调查内容包括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类群的调查和监测。

2. 生态系统功能调查生态系统功能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通过调查地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可以判断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调查内容包括对土壤、水体、大气等不同环境组成部分的监测和评估。

3. 环境污染调查环境污染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种类、来源和浓度,可以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进行评估。

调查内容包括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

三、调查方法生态环境调查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取准确的数据,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生态环境调查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田野观察、样本收集等方式来获取数据。

调查人员需要根据调查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地点和调查时机,并严格按照调查方案进行工作。

2. 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是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以获取更详细的数据。

调查人员需要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数据统计和分析调查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调查人员可以使用统计软件或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以便更好地理解调查结果并提取有用的信息。

四、调查结果的应用生态环境调查的结果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调查结果可以用于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和政策,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ppt课件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ppt课件
8
二、热力学定律
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符合两大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 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 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衰变定律或能量逸散定律) 生态系统的能量在转化、流转过程中总存在衰变、逸散的现象, 即总有一部分从浓缩的有效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状态。 能量沿食物链方向流动,逐级递减。 每经一个营养级的剩余能 量为原有能量的1/10,其余的都消耗了。
食物链中每一个生物成员称为营养级。 食物链类型 1)捕食食物链:指一种活的生物取食另一种活的生物所构
成的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腐生性食物链:以动、植物的遗体或粪便为食物链起点,
也称分解链。 如动植物遗体或粪便→ 真菌、细菌→ 原生动物→ 土壤动
物→ 节肢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寄生性食物链:生物间以寄生物与寄主的关系而构成食
(3)补加能源的作用。 添加太阳能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辅助能,可提高作物对光能的
利用,从而增加初级生产力。
24
二、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
次级生产量的概念及生产 次级生产量: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生产,
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 同化作用形成异类生物自身物质的生产量,称为次 级生产量,亦称第二性生产量。 I = FU+R+P P = I-FU-R 同化效率 = A / I ; 生长效率 = P / A I- 摄取量; A-同化量; R-呼吸量; P-生产量; FU-粪尿能量。
密不可分的。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被消耗、单向流动,不可逆的。
而物质循环是可逆多向的,可返回原来的化学形态, 并可逃循、脱离生态系统。
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1)气相型:其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气相循环把大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现有的区划方法有经验法、指标法、类型法、 叠置法、聚类分析法等,根据分区的 原则与 指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生态分区,并画出生态分区图。
6、环境生态工程 、
1)环境生态工程定义和原则 2)环境生态工程特点 3)环境生态工程规划与评价
课程目的: 课程目的:
本课程主要有四个目的:1)介绍处理环境问题 所需之基本生态观念念及原则;2)了解当前 全球与中国的重要的环境生态问题;3)熟悉 环境生态学相关文献及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能 力;4)培养同学critical thinking 能力分析环境 生态问题。
2)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内 容和体系尚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B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C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D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 E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 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 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 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 . 了解我国现行的环境生态质量评价体系。 2. 调查吉安市农村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危 害。
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
1. 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工程的系统调控? 2. 我国在西北地区所进行的环境生态工程所 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人类能承受的污染压力到底有多大?
3、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 、
1)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土壤污染及防治 3)固体废物的处理及资源化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污染
土壤污染
水污染
吉安某造纸厂---污水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水土保持PPT优秀课件

水土保持PPT优秀课件

境建设息息相关的思想理念,
将课程理论与城市规划实践
结合起来,将城市水土保持
的具体内容及保障措施贯彻
进城市规划中
13
第一章 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国内外水保生态环境现状
第一节 水土保持的定义 第二节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水土保持的特点和意义 第四节 水土保持的对象 第五节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第六节 国内外水保生态环境现状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是人们在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活动中所应遵循的 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2021/5/26
23
第一章 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国内外水保生态环境现状
国内外水土保持工作现状
水土生态保持好比一个国家的脸面 ,水土生态保持做 得好 ,国家就山川秀美 ,人与自然就和谐 ; 水土生态良 好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与进步 。
2021/5/26
14
第一章 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国内外水保生态环境现状
水土保持的定义:
对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 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有植物措施(如水保造林、 水保种草、水保耕作等)和工程措施(如坡面工程、 沟道工程、挡墙工程等)。
2021/5/26
15
第一章 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国内外水保生态环境现状
2021/5/26
8
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符合人与 自然和谐
发展的 要求
保持水土 的景观生
态模式
协调人与 环境、人
与自然 的关系
美化生活 环境、提
高生活 质量
实现环境建 设的社会经 济自然生态
系统统一
2021/5/26
9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第一节:引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自然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压力的增加,许多自然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保护和管理,以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保护的重要性自然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如空气净化、水资源调节、土壤保持和气候调节等。

此外,自然生态系统还是许多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保护的挑战然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和过度捕捞等。

这些活动导致了土地退化、水源枯竭和物种灭绝等问题。

其次,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导致保护工作的力度不足。

此外,公众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认识和意识还不够,缺乏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尊重和保护。

第四节:保护管理的策略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自然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保护管理体系。

其次,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及时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变化,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培养人们的环境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第五节:保护管理的案例世界各地已经实施了许多成功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项目。

例如,中国的长江保护和恢复工程,通过限制工业排放和治理农业污染,有效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保护项目,通过建立保护区和限制旅游活动,有效保护了大堡礁的生态系统。

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其他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借鉴。

第六节:结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生态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环保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严把环评关,从源头做好环保准入工作。

加强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在农业源方面督促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沼气池,使粪便尿液充分有效利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压力。

同时我县十分重视村镇、农田及自然生态保护建设和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资源的保护工作,加快生态示范村、文明村的建设,使我县自然保护区面积明显增加,耕地、森林、地下水等资源保护得到大大加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一、生态污染状况
(一)化肥、农药污染
表2-6-1 遂溪县“十二五”期间化肥、农药使用情况
表2-6-1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农药使用强度为3.44-4.07公斤/亩,化肥使用强度为47.61-50.14公斤/亩。

根据常用耕地面积与农药的利用率(一般在10-30%)和各种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氮40-50%、磷
10-20%、钾30-40%)折算,平均每年560.34-1681.02吨农药和21907.9-29111.0吨化肥残留在环境中,必然对环境造成污染。

“十二五”期间,我县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2015年农药使用强度有所下降。

(二)规模化禽畜养殖
我县规范化禽畜养殖场主要有养猪场、蛋鸡场、肉鸡场、养鸭场等。

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我县共有规范化禽畜养殖场227家,养殖小区18个,共养殖生猪99万头及2205万肉鸡,全县的畜禽养殖业排放化学需氧量17789.47吨,氨氮2240.26吨。

从2011年开始,我县每年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农业源减排项目。

到2015年止,已顺利完成了化学需氧量623.18吨,氨氮97.34吨的减排目标。

我县现阶段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方面,主要还是采用直接将畜禽粪尿还田与制售花肥两种处置方式。

还有部分养殖场尝试开挖鱼塘或利用小型水库养鱼,畜禽粪尿用作养鱼养料,污水经治理设施处理后农灌和部分养殖场的污水入塘入库调节养鱼水质两种。

总体来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虽然基本都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容积小,处理能力弱,与污水产生量不配套;养殖散户都没有污染防治设施,污水直接排入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

(三)水产养殖污染
根据2011年水产养殖污染源统计数据,全县有海水养殖面积120015亩,淡水养殖面积30854亩。

海水养殖污水主要排入沿岸海域,淡水养殖污水主要排放近邻河流和附近农田,最终流入海。

污染问题最严重还是高
位池海水养殖。

因其防渗技术低,管道滴漏或选址不当,随意排放等因素影响,使部分地区和地下水受到污染。

其次海滩涂养殖的大面积增长,如管理不到位,则势必影响了近岸海域的质量。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状况
1、自然保护区建设
我县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原有8个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新建了3个自然保护区,分别是遂溪中国鲎自然保护区、遂溪真鲷和二长棘鲷幼鱼自然保护区、遂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遂溪县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具体见表2-6-2。

表2-6-2 遂溪县自然保护区情况统计表
续表2-6-2
2、自然保护区管理
为了加强我县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切实贯彻执行《遂溪县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和《遂溪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遂溪县人民政府成立了遂溪县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各级都非常重视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切实贯彻执行
国家关于保护、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规定,搞好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加强综合管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把我县自然保护区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

三、造林绿化状况
遂溪县林、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全县拥有树木面积63.85万亩,森林覆盖率22.71%,林木绿化率86%。

主要用材林有桉树和木麻黄树。

遂溪桉林闻名国内外,是全国最大桉林基地。

数年来,国内外专家曾先后前来考察、论证,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县城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运河休闲带、文化广场和烈士公园的建设,大大增加了绿化面积,县城生活环境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