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电子教案3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授课教师:张小龙授课班级:11建筑建筑材料电子教案教学课题:普通混凝土课程导入:(1)回顾水泥的特性(2)复习材料的分析方法和特性教学目标:(1)掌握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特性。

(2)理解和掌握混凝土材料的优缺点。

(3)理解和掌握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4)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强度及强度的表示方法。

(5)理解和掌握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6)掌握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7)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常用的外加剂及其使用。

(8)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2)混凝土的强度及强度的表示方法。

(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4)混凝土的常用的外加剂及其使用。

(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难点:(1)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3)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归纳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见各小结教案)作业、小结:(见各小结教案)建筑材料第五章混凝土● 5.1 概述● 5.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5.3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5.4 硬化混凝土的强度● 5.5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5.6 混凝土的耐久性● 5.7 混凝土的外加剂● 5.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5.9 本章小结● 5.10 复习思考题5.3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是指由水泥、砂、石及水拌制的混合料(水泥砼在尚未凝结硬化以前)称为砼拌合物,又称新拌砼(Fresh concrete)。

如图5.3.1。

图5.3.1 混凝土拌合物一、和易性的概念和易性:是指砼拌合物能保持其组成成分均匀,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适于运输、浇筑、捣实成型等施工作业,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砼的性能。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

1.流动性:指砼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力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充满模型的性能。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建筑材料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重要性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物展示、图片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建筑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建筑物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

1.4.2 讲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建筑材料的定义,介绍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1.4.3 强调建筑材料的重要性解释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作用,强调其在工程质量和安全中的重要性。

1.4.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建筑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建筑材料的应用和效果。

1.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列举出常见的建筑材料,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应用。

第二章:混凝土的性质与应用2.1 教学目标了解混凝土的定义、组成和性质,掌握混凝土的应用和施工要求。

2.2 教学内容混凝土的定义、组成、性质、应用和施工要求。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演示、图片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混凝土的特性和应用。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建筑材料内容,引入混凝土的讨论。

2.4.2 讲解混凝土的定义和组成讲解混凝土的定义,介绍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如水泥、砂、石子等。

2.4.3 讲解混凝土的性质介绍混凝土的力学性质、耐久性和其他相关性质。

2.4.4 讲解混凝土的应用和施工要求讲解混凝土在建筑中的应用领域,介绍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

2.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分析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第三章:钢材的性质与应用3.1 教学目标了解钢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掌握钢材的应用和施工要求。

3.2 教学内容钢材的定义、分类、性质、应用和施工要求。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演示、图片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钢材的特性和应用。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为建筑材料课程提供全面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以及应用建筑材料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

2. 教学目标- 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掌握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学会使用建筑材料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

3. 教学内容3.1 建筑材料分类- 金属材料:钢材、铁材;- 无机非金属材料:混凝土、砖石、陶瓷等;- 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等;- 复合材料:玻璃钢、纤维增强材料等。

3.2 建筑材料特性- 强度和硬度;- 导热性和隔热性;- 耐腐蚀性;- 耐久性和稳定性。

3.3 建筑材料选用原则和方法- 功能性需求:结构、保温、防水等;- 经济性考虑:成本、维护费用等;- 环境影响:可持续性、环保性等。

3.4 建筑材料应用示例- 土木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材料应用;- 建筑施工中的建筑材料应用。

4.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建筑材料的分类、特性和选用原则;-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建筑材料的观察和测试,加深对建筑材料的理解;-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建筑材料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评估- 课堂小测验:通过问答或选择题形式检测学生对建筑材料知识的理解;- 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建筑设计或施工项目,评估其对建筑材料的运用能力;- 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对整个建筑材料课程的掌握程度。

6. 教学资源- 教科书:建筑材料教材,如《建筑材料导论》;- 网络资源:相关建筑材料视频、论文等;- 实验设备:建筑材料测试仪器、模型等。

7. 教学团队本课程将由建筑材料专业教师团队承担,确保教学内容科学、全面。

8. 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0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讲授1-2周,具体安排如下:- 单元一:建筑材料分类与特性- 单元二:建筑材料选用原则与方法- ...- 单元十:建筑材料应用示例与实践9. 教学考核方式- 课堂表现评分:注意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项目评估成绩:对学生的建筑设计或施工项目进行评估;- 期末考试占比:确定期末考试的考核比例。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混凝土)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授课教师:张小龙授课班级:11建筑教学课题:普通混凝土课程导入:(1)回顾水泥的特性(2)复习材料的分析方法和特性教学目标:(1)掌握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特性。

(2)理解和掌握混凝土材料的优缺点。

(3)理解和掌握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4)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强度及强度的表示方法。

(5)理解和掌握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6)掌握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7)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常用的外加剂及其使用。

(8)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2)混凝土的强度及强度的表示方法。

(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4)混凝土的常用的外加剂及其使用。

(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难点:(1)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3)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归纳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见各小结教案)作业、小结:(见各小结教案)建筑材料第五章混凝土∙ 5.1 概述∙ 5.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5.3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5.4 硬化混凝土的强度∙ 5.5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5.6 混凝土的耐久性∙ 5.7 混凝土的外加剂∙ 5.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5.9 本章小结∙ 5.10 复习思考题5.1 概述一、混凝土( Concrete )的含义凡由胶凝材料(胶结料)、粗细骨料和水及其它材料,按适当的比例配合、拌合配制并硬化而成的具有所需的形体、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叫做砼,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即:胶凝材料+粒状材料+水+其它外加材料(外加剂、混合材料)→ 硬化得人工石材水泥砼(Cement Concrete)简称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石为骨料拌制而成的混凝土,即: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混合材料)→砼(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现代土木工程最主要的结构材料,本章主要介绍水泥混凝土。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及在建筑中的作用。

(2)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特点及适用范围。

(3)学会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途径,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材料的适用范围和选用原则。

(3)培养学生运用建筑材料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强调建筑材料在建筑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1)建筑材料的定义(2)建筑材料的分类: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2.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特点及适用范围(1)水泥(2)石材(3)砂浆(4)砌体材料(5)钢材(6)木材(7)玻璃(8)建筑涂料(9)防水材料3.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1)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2)建筑材料的应用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特点及适用范围。

(2)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

2.教学难点:(1)建筑材料的分类和性能指标的理解。

(2)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及选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特点等基本知识。

2.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建筑材料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

3.案例分析法:分析建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和适用范围。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调查等活动中的表现。

2.结果评价:检查学生对建筑材料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作业、测试等。

3.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建议1.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建筑材料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建筑材料相关的竞赛和活动,拓宽视野。

4.强化建筑材料在建筑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教育。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第一章:建筑材料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3. 熟悉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内容:1.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3. 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活动:1. 引入建筑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建筑材料的分类,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各种建筑材料。

3. 分析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作业与练习:1. 学生课后总结所学的建筑材料及其性质和用途。

2. 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建筑,记录所使用的建筑材料。

第二章:混凝土教学目标:1. 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混凝土的组成和制备方法。

3. 熟悉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

2. 混凝土的组成和制备方法。

3. 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混凝土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2. 讲解混凝土的组成和制备方法,通过实验或视频演示混凝土的制作过程。

3. 分析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作业与练习:1. 学生课后总结所学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和应用。

2. 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混凝土结构,记录其特点和用途。

第三章:钢材教学目标:1. 了解钢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钢材的性质和用途。

3. 熟悉钢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钢材的定义和分类。

2. 钢材的性质和用途。

3. 钢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钢材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钢材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2. 讲解钢材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或实物展示钢材的特点。

3. 分析钢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作业与练习:1. 学生课后总结所学的钢材性质和用途。

2. 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钢结构,记录其特点和应用。

第四章:木材教学目标:1. 了解木材的定义和分类。

(推荐)建筑材料电子教案(3)

(推荐)建筑材料电子教案(3)
高级优 质 0.0 ~ 钢 0 2.0 ( 0 , % 3含 0 含 % 0硫 磷 .0 ~ 0 2 量 量 .70 ) %
(6)按用途 结 工分构 具钢 钢 建 机: 筑 械用 工 制于 程 造制 用 用 、作 结 结 量刀 构 构 具具 钢 钢 、模具等 特殊钢:不锈钢 钢、 、耐 耐酸 热钢、耐 磁磨 钢钢
性韧 性
1. 低合金钢
2. 合金钢
2. 中合金钢 3. 高合金钢
塑性 韧性
➢按脱氧程度 1. 沸腾钢F——一般工程
2. 镇静钢Z——预应力砼
3. 半镇静钢B
4. 特殊镇静钢TZ——特别重要工程
➢按有害物质含量 1. 普通钢
2. 优质钢
3. 高级优质钢
➢按冶炼方法
4. 特级优质钢
平炉、转炉、电炉
➢按用途
电炉钢
沸腾钢
(2)按脱氧程度半 分镇静钢
镇静钢
12
(3)按压力加工方 冷Hale Waihona Puke 热式 加 加分 工 工钢 钢材 材
低碳钢(含碳0量.2% < 5 )
碳素钢 中碳钢(含碳 0.2量5% ~0.60) %
(4)按化学成分 分
高碳钢(含碳0量.6% > 0 )
低合金钢(合金元 量素 <5总 %)
合金钢 中合金钢(合金元 量5素%~ 总10%)
钢的生产过程 炼钢——生铁+氧
钢的生产方法
铸锭 脱氧处理 化学偏析
1. 氧气转炉法 2. 空气转炉法 3. 平炉炼钢法 4. 电炉炼钢法
➢钢的压力加工 热加工
冷加工
8
生铁矿
Fe2O3
生铁
加 氧
FeO、Fe2O3

Mn、
Si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3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3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3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建筑材料学的电子教案,旨在介绍建筑材料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建筑材料的特性、应用以及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相关的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及其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日后从事建筑行业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建筑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工程性能的影响; 3. 熟悉不同建筑材料的特性、优缺点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 了解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5. 能够在实际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进行材料性能评估; 6. 了解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建筑材料问题,并能够正确处理。

三、教学内容1. 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建筑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建筑材料的功能要求2. 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其对工程影响•强度性能和稳定性•耐久性能和防水性能•绝热和隔音性能•施工性能和加工性能3. 建筑材料的应用和优缺点分析•水泥和混凝土材料•钢材和木材•砖瓦和石材•塑料和玻璃材料4. 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5.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评估•基于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评估方法•建筑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6. 工程施工中的建筑材料问题及其处理•施工现场常见建筑材料问题•建筑材料问题的评估和处理方法•建筑材料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课件、案例分析等方式,介绍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及应用。

2.实验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实验,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特性。

3.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问,并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参观建筑工地和建筑材料厂,了解实际施工中的建筑材料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石灰的应用 3.配制三合土和灰土 三合土:生石灰粉(或消石灰粉)、粘土和砂子 比例:1:2:3 加水——拌合、夯实作基础垫层 灰土:生石灰粉、粘土 比例:1:2 ~ 1:4 加水——拌合、夯实 用于建筑物的基础、路面或地面的垫层 4.加固软土地基 如:石灰桩——生石灰块灌入软土(高含水 量、高孔隙比土)中,形成石灰桩。
三、石灰的硬化
由2个同时进行的过程完成。 1.结晶作用 游离水分蒸发——Ca(OH)2逐渐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2.碳化作用 Ca OH Ca(OH)2与空气中的CO2和H 2O化合成CaCO3 结晶。 CO H O CaCO
Ca(OH)2 + CO2 + nH2O → CaCO + (n + 1)H2O 3
第二节
建筑石膏
一、建筑石膏的原料与生产: 建筑石膏的原料与生产:
(一)建筑石膏的原料 1、天然二水石膏 天然二水石膏 CaSO4.2H2O(生石膏)
一等 含量>95% 二等 94~85% 三等 84~75% 四等 74~65% 五等 64~55%
2、化工石膏:含有二水硫酸钙或CaSO4.2H2O和CaSO4的 、化工石膏 混合物。
第三章气Βιβλιοθήκη 性胶凝材料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指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后,由液态或半固 胶凝材料 态变成坚硬的固态状态,并能将散粒材料(如砂、石等) 或块状材料(如砖、石块等)粘结成为整体的材料,统称 为胶凝材料。 气硬性:石灰、石 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 胶凝材料 膏、水玻璃等。 水硬性:水泥等。
一、石灰的生产、化学成分与品种 石灰的生产、
(4)石灰膏:将块状生石灰用过量水(约为生石灰体 积的3—4倍)消化,或将消石灰粉和水拌 合,所得的具一定稠度的膏状物。 主要成分为Ca(OH)2和水。
二、生石灰的水化
又称熟化或消化。 是指生石灰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Ca(OH) 是指生石灰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Ca(OH)2的过程。 其水化反应式如下:
CaSO
4

1 1 H 2O + 1 H 2 O → CaSO 2 2
4
⋅ 2 H 2O
三、建筑石膏的特性
1.凝结硬化快 初凝时间:不小于6min 终凝时间:不大于30min 1星期左右完全硬化,实际应用中加适量缓凝剂 2.硬化后孔隙率大(达50%~60%),水化的理论需水量 为18.6%,实际用水量为60%~80%,多余水分蒸发形 成孔隙。故其强度较低。 硬化后强度3~5MPa——隔墙、饰面 存放三个月强度下降30%。 3.建筑石膏硬化隔热性和吸音性能良好,但耐水性较差。 4.防火性能良好,着火温度下,石膏脱水,水分蒸发,火 与板之间形成蒸汽带,阻止火蔓延。 5.建筑石膏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能充满模型。 6.装饰性好。可作吊顶和天花板。
有机胶凝材料:沥青、树脂、橡胶(天然或合成高分子)
1.气硬性胶凝材料 1.气硬性胶凝材料
指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 其强度的胶凝材料。适合:地上和干燥环境。
2.水硬性胶凝材料 2.水硬性胶凝材料
指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 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适宜:既适宜于地上,也可用于地下和水中环境。
(二)建筑石膏的生产
建筑石膏是以β型半水石膏为主要成分,不加任何外加剂的白色粉状胶结 料。由天然二水石膏经低温煅烧、脱水、磨细而成。
CaSO
4
⋅ 2 H 2O
107 ~ 170 o C
CaSO
4
1 1 ⋅ H 2O + 1 H 2O 2 2
二、建筑石膏的水化与硬化
建筑石膏与适量的水相混合—二水石膏生成量增加,水分减小—可塑浆 体——浆体开始失去塑性(初凝,约6min)——继续变稠,产生 凝结硬化(颗粒之间的摩擦力、粘结力增加,并开始产生强度, 即终凝1/2h)——固体 水化反应式: 水化反应式:
四、建筑石膏的应用
1.用于室内抹灰、粉刷,做为装饰材料,并可调节室内温 1.用于室内抹灰、粉刷,做为装饰材料,并可调节室内温 度和湿度。 2.石膏制品:纸面石膏板:内墙、隔墙、天花板 2.石膏制品:纸面石膏板:内墙、隔墙、天花板 石膏空心条板 纤维石膏板 装饰石膏制品等
各 种 装 饰 石 膏 板
The end of this Part.
一、石灰的生产、化学成分与品种 石灰的生产、
正火石灰:煅烧正常,质量轻,无裂缝,密度3.1-3.4g/cm3, 正火石灰:煅烧正常,质量轻,无裂缝,密度3.1-3.4g/cm3, 表观密度800-1000kg/m3。 表观密度800-1000kg/m3。 MgO含量 5%时称为钙质石灰 含量≤ 时称为钙质石灰。 当MgO含量≤5%时称为钙质石灰。 MgO含量 5%时称为镁质石灰 含量> 时称为镁质石灰。 当MgO含量> 5%时称为镁质石灰。 2.品种 根据成品的加工方法的不同,有四种成品: (1)块状生石灰:由石灰石煅烧成的白色疏松结构的块状物 主要成分CaO (2)生石灰粉:由块状生石灰磨细而成。 (3)消石灰粉:将生石灰用适量的水经消化和干燥而成 的粉末,主要成分为Ca(OH)2。 亦称为熟石灰。
CaO + H 2O → Ca (OH
)2 + 64 .9 kJ
二、生石灰的水化
特点: 1.反应可逆。 1.反应可逆。 2.水化热大、水化速度快。 2.水化热大、水化速度快。 3.水化过程体积增大。 3.水化过程体积增大。
陈伏:为保证石灰完全熟化,石
灰必须放入坑中以水覆盖保存两星 期以上,这个过程称为 “陈伏”。 否则,未水化的石灰颗粒将混砂浆 中,在砂浆应用之后熟化,体积膨 胀,致使已硬化的砂浆产生“崩裂” 或“鼓包”现象,影响工程质量。 石灰的陈伏
第一节
石灰
一、石灰的生产、化学成分与品种 石灰的生产、
1.生产: 石灰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白云质石灰岩、 白垩等为原料,在一定烧结温度下,煅烧所得的产物。其 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aO). 煅烧 CaCO3——CaO+CO2 煅烧 MgCO3——MgO+CO2 过火石灰:灰黑色,表面出现裂纹,有玻璃体的外壳。 过火石灰:灰黑色,表面出现裂纹,有玻璃体的外壳。 SiO2、Al2O3杂质 块体容重大,熟化慢。 杂质, 含SiO2、Al2O3杂质,块体容重大,熟化慢。 欠火石灰:未分解的石灰石,废品,利用率很低, 欠火石灰:未分解的石灰石,废品,利用率很低,不能 消化,降低石灰浆的产量。 消化,降低石灰浆的产量。
Thanks !
四、石灰的技术性质
1.可塑性好 2.硬化缓慢 3.硬化后强度低 4.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5.耐水性差 五、石灰的应用 1.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粉刷——石灰乳 1.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粉刷——石灰乳 2.大量用于拌制建筑砂浆 2.大量用于拌制建筑砂浆 ——石灰砂浆:石灰膏+ ——石灰砂浆:石灰膏+砂+水 ——混合砂浆:石灰砂浆+ ——混合砂浆:石灰砂浆+水泥 用于抹灰、砌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