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建筑材料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重要性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物展示、图片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建筑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建筑物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
1.4.2 讲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建筑材料的定义,介绍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1.4.3 强调建筑材料的重要性解释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作用,强调其在工程质量和安全中的重要性。
1.4.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建筑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建筑材料的应用和效果。
1.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列举出常见的建筑材料,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应用。
第二章:混凝土的性质与应用2.1 教学目标了解混凝土的定义、组成和性质,掌握混凝土的应用和施工要求。
2.2 教学内容混凝土的定义、组成、性质、应用和施工要求。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演示、图片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混凝土的特性和应用。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建筑材料内容,引入混凝土的讨论。
2.4.2 讲解混凝土的定义和组成讲解混凝土的定义,介绍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如水泥、砂、石子等。
2.4.3 讲解混凝土的性质介绍混凝土的力学性质、耐久性和其他相关性质。
2.4.4 讲解混凝土的应用和施工要求讲解混凝土在建筑中的应用领域,介绍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
2.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分析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第三章:钢材的性质与应用3.1 教学目标了解钢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掌握钢材的应用和施工要求。
3.2 教学内容钢材的定义、分类、性质、应用和施工要求。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演示、图片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钢材的特性和应用。
建筑材料教案完整版.doc

建筑材料教案完整版.doc 范本一:实用风格章节一:引言1.1 研究目的和背景1.2 文档结构和组织章节二:基本概念2.1 建筑材料的定义2.2 建筑材料的分类2.3 建筑材料的性能指标章节三:常见建筑材料3.1 混凝土3.1.1 混凝土的成分和制备方法3.1.2 混凝土的性能及测试方法3.2 钢筋3.2.1 钢筋的种类和用途3.2.2 钢筋的性能及测试方法3.3 砖块3.3.1 砖块的种类和制造工艺3.3.2 砖块的性能及测试方法3.4 玻璃3.4.1 玻璃的制备和加工方法3.4.2 玻璃的性能及测试方法3.5 木材3.5.1 木材的分类和加工方法3.5.2 木材的性能及测试方法章节四:建筑材料的选用与使用4.1 建筑材料选用的原则和考虑因素4.2 建筑材料的设计和施工要求4.3 建筑材料的维护和保养章节五: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5.1 现有建筑材料的改进与创新5.2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前景5.3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附件:相关表格、图表、实验数据等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规范建筑活动的法律法规,包括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的法律法规有《建筑法》、《城乡规划法》等。
2. 建筑材料质量标准:建筑材料质量标准是指对建筑材料的品质、性能、使用要求等方面所制定的标准。
常用的建筑材料质量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范本二:正式风格章节一:引言1.1 研究目的和背景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建筑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筑材料的性能、选用及使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建筑领域相关从业人员、学术研究者和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文档结构和组织本文档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介绍基本概念、常见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选用与使用、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每个章节下设多个小节,详细解析相关知识点。
章节二:基本概念2.1 建筑材料的定义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结构和装饰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砖块、玻璃、木材等多种材料。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授课教师:张小龙授课班级:11建筑教学课题:普通混凝土课程导入:(1)回顾水泥的特性(2)复习材料的分析方法和特性教学目标:(1)掌握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特性。
(2)理解和掌握混凝土材料的优缺点。
(3)理解和掌握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4)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强度及强度的表示方法。
(5)理解和掌握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6)掌握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7)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常用的外加剂及其使用。
(8)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2)混凝土的强度及强度的表示方法。
(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4)混凝土的常用的外加剂及其使用。
(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难点:(1)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3)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归纳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见各小结教案)作业、小结:(见各小结教案)建筑材料第五章混凝土∙ 5.1 概述∙ 5.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5.3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5.4 硬化混凝土的强度∙ 5.5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5.6 混凝土的耐久性∙ 5.7 混凝土的外加剂∙ 5.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5.9 本章小结∙ 5.10 复习思考题5.1 概述一、混凝土( Concrete )的含义凡由胶凝材料(胶结料)、粗细骨料和水及其它材料,按适当的比例配合、拌合配制并硬化而成的具有所需的形体、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叫做砼,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即:胶凝材料+粒状材料+水+其它外加材料(外加剂、混合材料)→ 硬化得人工石材水泥砼(Cement Concrete)简称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石为骨料拌制而成的混凝土,即: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混合材料)→砼(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现代土木工程最主要的结构材料,本章主要介绍水泥混凝土。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第一章:建筑材料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3. 熟悉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内容:1.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3. 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活动:1. 引入建筑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建筑材料的分类,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各种建筑材料。
3. 分析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作业与练习:1. 学生课后总结所学的建筑材料及其性质和用途。
2. 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建筑,记录所使用的建筑材料。
第二章:混凝土教学目标:1. 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混凝土的组成和制备方法。
3. 熟悉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
2. 混凝土的组成和制备方法。
3. 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混凝土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2. 讲解混凝土的组成和制备方法,通过实验或视频演示混凝土的制作过程。
3. 分析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作业与练习:1. 学生课后总结所学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和应用。
2. 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混凝土结构,记录其特点和用途。
第三章:钢材教学目标:1. 了解钢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钢材的性质和用途。
3. 熟悉钢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钢材的定义和分类。
2. 钢材的性质和用途。
3. 钢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钢材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钢材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2. 讲解钢材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或实物展示钢材的特点。
3. 分析钢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作业与练习:1. 学生课后总结所学的钢材性质和用途。
2. 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钢结构,记录其特点和应用。
第四章:木材教学目标:1. 了解木材的定义和分类。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1. 简介本教案旨在介绍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和特性,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建筑材料对于建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特点、分类、应用以及相关的科学原理。
2.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了解不同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建筑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测试方法和标准;•能够评价和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3. 教学内容3.1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建筑材料的概念和作用;•建筑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等。
3.2 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应用3.2.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特点:导电性、导热性、力学性能等;•常见金属材料的应用:钢材、铝合金、铜等。
3.2.2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特点:绝缘性、化学稳定性等;•常见非金属材料的应用:混凝土、玻璃、石材等。
3.2.3 有机材料•有机材料的特点:可塑性、可再生性等;•常见有机材料的应用:木材、塑料等。
3.3 建筑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建筑材料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3.4 建筑材料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建筑材料的物理测试方法:强度测试、密度测试等;•建筑材料的化学测试方法:酸碱度测试、氧化反应等;•建筑材料的相关标准。
3.5 建筑材料的评价和选择•根据不同建筑需求评价建筑材料性能;•根据建筑材料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
•讲授:通过讲解建筑材料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不同建筑材料的应用和特点,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建筑材料的性能和测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 教学资源•教材:建筑材料教材、建筑材料测试方法手册等;•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实验设备:建筑材料测试设备、实验样品等。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于建筑材料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项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建筑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撰写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3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3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建筑材料学的电子教案,旨在介绍建筑材料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建筑材料的特性、应用以及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相关的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及其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日后从事建筑行业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建筑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工程性能的影响; 3. 熟悉不同建筑材料的特性、优缺点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 了解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5. 能够在实际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进行材料性能评估; 6. 了解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建筑材料问题,并能够正确处理。
三、教学内容1. 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建筑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建筑材料的功能要求2. 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其对工程影响•强度性能和稳定性•耐久性能和防水性能•绝热和隔音性能•施工性能和加工性能3. 建筑材料的应用和优缺点分析•水泥和混凝土材料•钢材和木材•砖瓦和石材•塑料和玻璃材料4. 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5.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评估•基于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评估方法•建筑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6. 工程施工中的建筑材料问题及其处理•施工现场常见建筑材料问题•建筑材料问题的评估和处理方法•建筑材料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课件、案例分析等方式,介绍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及应用。
2.实验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实验,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特性。
3.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问,并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参观建筑工地和建筑材料厂,了解实际施工中的建筑材料应用。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第一章:建筑材料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作用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势互动法:讨论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1.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材料的相关文章和视频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材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材料分类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第二章:混凝土2.1 教学目标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和组成掌握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了解混凝土的施工工艺2.2 教学内容混凝土的定义和组成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混凝土的施工工艺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混凝土的定义、组成和性质实践法:参观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现场2.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混凝土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实践资源: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现场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混凝土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报告:学生对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观察和分析第三章:钢材3.1 教学目标了解钢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钢材的性质和应用了解钢材的连接方式3.2 教学内容钢材的定义和分类钢材的性质和应用钢材的连接方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钢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钢材的应用和连接方式3.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钢材的相关文章和视频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钢材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钢材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四章:木材4.1 教学目标了解木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木材的性质和应用了解木材的加工工艺4.2 教学内容木材的定义和分类木材的性质和应用木材的加工工艺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木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实践法:参观木材加工厂和施工现场4.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木材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实践资源:木材加工厂和施工现场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木材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报告:学生对木材加工工艺的观察和分析第五章:建筑玻璃5.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玻璃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玻璃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玻璃的选择和安装5.2 教学内容建筑玻璃的定义和分类建筑玻璃的性质和应用建筑玻璃的选择和安装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玻璃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建筑玻璃的应用和选择5.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玻璃的相关文章和视频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玻璃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玻璃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六章:砌体材料6.1 教学目标了解砌体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砌体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6.2 教学内容砌体材料的定义和分类砌体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砌体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实践法:参观砌体施工现场6.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砌体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实践资源:砌体施工现场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砌体材料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报告:学生对砌体结构施工工艺的观察和分析第七章:防水材料7.1 教学目标了解防水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防水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防水施工的基本方法7.2 教学内容防水材料的定义和分类防水材料的性质和应用防水施工的基本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防水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防水材料的选用和施工方法7.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防水的相关文章和视频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防水材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防水材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八章:保温隔热材料8.1 教学目标了解保温隔热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保温隔热施工的基本方法8.2 教学内容保温隔热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保温隔热施工的基本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保温隔热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保温隔热材料的选用和施工方法8.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保温隔热的相关文章和视频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保温隔热材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保温隔热材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九章:装饰材料9.1 教学目标了解装饰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装饰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9.2 教学内容装饰材料的定义和分类装饰材料的性质和应用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装饰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装饰材料的选用和设计原则9.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装饰的相关文章和视频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装饰材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装饰材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十章:建筑涂料10.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涂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涂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涂料的施工工艺10.2 教学内容建筑涂料的定义和分类建筑涂料的性质和应用建筑涂料的施工工艺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涂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建筑涂料的应用和施工工艺10.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涂料的相关文章和视频10.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涂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涂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十一章:建筑塑料1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塑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塑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塑料的环保特性11.2 教学内容建筑塑料的定义和分类建筑塑料的性质和应用建筑塑料的环保特性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塑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建筑塑料的应用和环保特性11.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塑料的相关文章和视频1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塑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塑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十二章:建筑陶瓷12.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陶瓷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陶瓷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陶瓷的加工工艺12.2 教学内容建筑陶瓷的定义和分类建筑陶瓷的性质和应用建筑陶瓷的加工工艺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陶瓷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实践法:参观陶瓷生产和施工现场12.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陶瓷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实践资源:陶瓷生产和施工现场1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陶瓷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报告:学生对建筑陶瓷加工工艺的观察和分析第十三章:建筑石材13.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石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石材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石材的加工和雕刻工艺13.2 教学内容建筑石材的定义和分类建筑石材的性质和应用建筑石材的加工和雕刻工艺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石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实践法:参观石材加工和雕刻现场13.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石材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实践资源:石材加工和雕刻现场1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石材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报告:学生对建筑石材加工和雕刻工艺的观察和分析第十四章:建筑五金14.1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五金的作用和应用了解建筑五金的选择和安装方法14.2 教学内容建筑五金的定义和分类建筑五金的作用和应用建筑五金的选择和安装方法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五金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互动法:讨论建筑五金的应用和选择14.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五金的相关文章和视频1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五金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五金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十五章:建筑节能材料15.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节能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节能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节能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15.2 教学内容建筑节能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建筑节能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节能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和重要性15.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节能的相关文章和视频1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节能材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节能材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各章节的建筑材料定义、分类、性质和应用。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课件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建筑材料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2.1 建筑材料的定义: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物质材料。
1.2.2 建筑材料的分类:按照材料性质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1.2.3 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美观。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建筑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建筑材料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混凝土2.1 教学目标: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2 教学内容:2.2.1 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2.2.2 混凝土的分类:按照掺合料的不同,可分为普通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等。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混凝土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钢材3.1 教学目标:了解钢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3.2 教学内容:3.2.1 钢材的定义:钢材是铁的合金,主要由铁和碳组成。
3.2.2 钢材的分类:按照碳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钢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钢材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木材4.1 教学目标:了解木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4.2 教学内容:4.2.1 木材的定义:木材是树木的干部分,用于建筑和其他用途。
4.2.2 木材的分类:按照树种的不同,可分为硬木和软木。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木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木材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玻璃5.1 教学目标:了解玻璃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建筑石膏
一、建筑石膏的原料与生产:
(一)建筑石膏的原料
1、天然二水石膏
CaSO4.2H2O(生石膏)
一等 含量>95% 二等 94~85% 三等 84~75% 四等 74~65%
五等 64~55%
•2、化工石膏:含有二水硫酸钙或CaSO4.2H2O和CaSO4 的混合物。
•(二)建筑石膏的生产
Ca(OH)2与空气中的CO2和H 2O化合成CaCO3 结晶。
四、石灰的技术性质
1.可塑性好 2.硬化缓慢 3.硬化后强度低 4.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5.耐水性差
•五、石灰的应用 •1.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粉刷——石灰乳 •2.大量用于拌制建筑砂浆 • ——石灰砂浆:石灰膏+砂+水 • ——混合砂浆:石灰砂浆+水泥 • 用于抹灰、砌筑
膏、水玻璃等。
水硬性:水泥等。
有机胶凝材料:沥青、树脂、橡胶(天然或合成高分子)
•1.气硬性胶凝材料
• 指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 •其强度的胶凝材料。适合:地上和干燥环境。
2.水硬性胶凝材料
指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 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适宜:既适宜于地上,也可用于地下和水中环境。
•陈伏:为保证石灰完全熟化,石
灰必须放入坑中以水覆盖保存两星 期以上,这个过程称为 “陈伏”。否 则,未水化的石灰颗粒将混砂浆中 ,在砂浆应用之后熟化,体积膨胀 ,致使已硬化的砂浆产生“崩裂”或 “鼓包”现象,影响工程质量。
•石灰的陈伏
三、石灰的硬化
由2个同时进行的过程完成。 1.结晶作用 游离水分蒸发——Ca(OH)2逐渐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2.碳化作用
(4)石灰膏:将块状生石灰用过量水(约为生石灰体 积的3—4倍)消化,或将消石灰粉和水拌 合,所得的具一定稠度的膏状物。 主要成分为Ca(OH)2和水。
•二、生石灰的水化
•
又称熟化或消化。
• 是指生石灰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Ca(OH)2的过程。 •其水化反应式如下:
•二、生石灰的水化
特点: •1.反应可逆。 •2.水化热大、水化速度快。 •3.水生产、化学成分与品种
1.生产: 石灰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白云质石灰岩
、白垩等为原料,在一定烧结温度下,煅烧所得的产物。 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aO).
CaCO3•—煅—烧CaO+CO2 •煅烧
MgCO3——MgO+CO2
•过火石灰:灰黑色,表面出现裂纹,有玻璃体的外壳。
• 建筑石膏是以β型半水石膏为主要成分,不加任何外加剂的白色粉状胶 结料。由天然二水石膏经低温煅烧、脱水、磨细而成。
•二、建筑石膏的水化与硬化
• 建筑石膏与适量的水相混合—二水石膏生成量增加,水分减小—可塑浆 体——浆体开始失去塑性(初凝,约6min)——继续变稠,产生 凝结硬化(颗粒之间的摩擦力、粘结力增加,并开始产生强度, 即终凝1/2h)——固体 水化反应式: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指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后,由液态或半固 态变成坚硬的固态状态,并能将散粒材料(如砂、石等)
或块状材料(如砖、石块等)粘结成为整体的材料,统称 为胶凝材料。
•
•
••胶凝材 •料
•
气硬性:石灰、石
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
三、建筑石膏的特性
1.凝结硬化快 l 初凝时间:不小于6min l 终凝时间:不大于30min l 1星期左右完全硬化,实际应用中加适量缓凝剂 2.硬化后孔隙率大(达50%~60%),水化的理论需水量
为18.6%,实际用水量为60%~80%,多余水分蒸发形 成孔隙。故其强度较低。
l 硬化后强度3~5MPa——隔墙、饰面 l 存放三个月强度下降30%。 3.建筑石膏硬化隔热性和吸音性能良好,但耐水性较差。 4.防火性能良好,着火温度下,石膏脱水,水分蒸发,火
•
当MgO含量> 5%时称为镁质石灰。
2.品种 根据成品的加工方法的不同,有四种成品:
(1)块状生石灰:由石灰石煅烧成的白色疏松结构的块状物 主要成分CaO
(2)生石灰粉:由块状生石灰磨细而成。 (3)消石灰粉:将生石灰用适量的水经消化和干燥而成
的粉末,主要成分为Ca(OH)2。 亦称为熟石灰。
一、石灰的生产、化学成分与品种
•五、石灰的应用
3.配制三合土和灰土 l 三合土:生石灰粉(或消石灰粉)、粘土和砂子
比例:1:2:3 加水——拌合、夯实作基础垫层 l 灰土:生石灰粉、粘土
比例:1:2 ~ 1:4 加水——拌合、夯实 用于建筑物的基础、路面或地面的垫层 4.加固软土地基
如:石灰桩——生石灰块灌入软土(高含水 量、高孔隙比土)中,形成石灰桩。
•
含SiO2、Al2O3杂质,块体容重大,熟化慢
。
•欠火石灰:未分解的石灰石,废品,利用率很低,不能
•
消化,降低石灰浆的产量。
一、石灰的生产、化学成分与品种
•正火石灰:煅烧正常,质量轻,无裂缝,密度3.1-3.4g/cm3,
•
表观密度800-1000kg/m3。
•
当MgO含量≤5%时称为钙质石灰。
与板之间形成蒸汽带,阻止火蔓延。
5.建筑石膏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能充满模型。 6.装饰性好。可作吊顶和天花板。
四、建筑石膏的应用
1.用于室内抹灰、粉刷,做为装饰材料,并可调节室内温 度和湿度。
2.石膏制品:纸面石膏板:内墙、隔墙、天花板 石膏空心条板 纤维石膏板 装饰石膏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