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机电学院第一章牛头刨床总体设计(作图法)任务书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其基本目的在于:(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1设计题目:牛头刨床1.)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空回程时刨刀快速退回,即要有急会运动,行程速比系数在1.4左右。
2.)为了提高刨刀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在工作行程时,刨刀要速度平稳,切削阶段刨刀应近似匀速运动。
2、牛头刨床机构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4-1。
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
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
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系统设计画出系统原理图;确定各构件尺寸,机械部分画出机构运动简图,并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受力分析
3、写出产品设计思路、产品特色介绍、产品说明书。。
4、可选项:产品CAD图纸、三维模型等。
上交要求:
写明班级、学号、姓名、设计题目、页码。各种文件打印A4纸(图纸按需要可打印A3),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方案比较与确定、系统原理图、机构运动简图、运动分析(速度、加速度分析)、受力分析、产品特色介绍、产品说明书”的顺序,左侧装订,电子版与纸质版同时上交,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同学的电子版在一个文件夹内。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校
专业
年级班级Biblioteka 姓名学号设计题目
设计要求:
1、原创。
2、分析设计题目与应用场合,提炼出与题目相称的详细设计参数要求。
3、合理运用所学的各种机构。
4、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尽可能考虑环境影响与资源效益。
5、人性化设计,提高服务意识,考虑人机交互问题。
6、自动系统尽量提高智能化。
设计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一、蜂窝煤成型机 l.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是我国城镇蜂窝煤(通常又称煤饼,在圆柱形饼状煤中冲出若干通孔)生产厂的主要生产设备。
它将粉煤加入转盘上的模筒内,经冲头冲压成蜂窝煤。
为了实现蜂窝煤冲压成型,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必须完成五个动作: 1)粉煤加料:2)冲头将蜂窝煤压制成型;3)清除冲头和出煤盘的积屑的扫屑运动;4)将在模筒内的冲压后的蜂窝煤脱模; 5)将冲压成型的蜂窝煤输送装箱。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蜂窝煤形状为圆柱体,成品尺寸:¢100 mm×60 mm; 2)蜂窝煤成型机的生产能力:50次/min。
3)驱动电机:转速n=1440r/min。
4)冲压成型时的生产阻力达到100000N;5)为了改善蜂窝煤冲压成型的质量,希望在冲压后有一短暂的保压时间。
6)由于冲头要产生较大压力,希望冲压机构具有增力功能,以增大有效力作用,减小原动机的功率。
3.设计方案提示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应考虑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冲压和脱模机构、扫屑机构和模筒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
为了减小机器的速度波动和选择较小功率的驱动电机,可以附加飞轮。
4.设计任务1)按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冲压脱模机构、扫屑刷机构、模筒转盘间歇运动机构的选型。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进行飞轮设计。
5)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6)图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7)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二、剥豆机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将干蚕豆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头尾相接,进豆到切位置,将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挤压方法将豆挤出。
剥豆机的主要工艺动作是送料、压豆切皮、挤压脱皮。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蚕豆长度。
20~25mm。
2)蚕豆宽度。
15~20mm。
3)蚕豆厚度。
6~8mm。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实例7.1 薄板冲床7.1.l设计要求设计专用冲床,用于金属薄板的冲孔或落料。
7.1.2功能分解显然,为完成冲压工艺过程,需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1)冲头作上下往复运动,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冲压机构。
(2)板料作纵向步进运动,因此需要设计板料纵向送料机构。
(3)为了节约原材料,工厂往往采用交错冲切方法,这样可以用同样数量的原材料加工出较多的工件,且减少边角余料。
因此,板料在作纵向步进运动的同时,还应作横向停歇往复运动,以实现冲切孔位的交错排列,为此需设计板料横向送料机构。
对这一个机构的运动功能作进一步分析,可知它们分别应该实现下列基本运动:(1)冲压机构有三个基本运动:运动轴线的变换、运动形式的变换、运动方向的交替变换。
(2)板料纵向送料机构也有三个基本运动:运动轴线变换、运动缩小、运动停歇。
(3)板料横向送料机构有四个基本运动:运动形式变换、运动缩小、运动方向的交替变换、运动停歇。
7.3 铆钉冷镦机7.3.1设计要求设计铆钉自动冷镦机,把成卷的线材通过校直、送料、切料、转送、镦锻、起模等工序,制成铆钉。
7.3.2功能分解本机器的功能是自动生产铆钉。
其原理为冷态(室温)镦锻。
它的运动功能可分解为四种工动作:l. 进料金属线材经进料机构校直后,被自动、定时地送入模具。
执行构件作直线停歇运动。
2. 切断转送进料停止后,切断转送机构将棒料切断并把它送至镦料工位。
执行构件作直线停歇等速运动及停歇急回运动。
3. 镦锻成形由镦锻机构镦出铆钉,执行构件作直线往复急回运动。
4. 起模顶料由起模机构将铆钉从定模中推出,执行构件作直线往复停歇运动。
7.4 蜂窝煤成型机7.4.1设计要求蜂窝煤在我国城镇广泛使用。
现要求设计蜂窝煤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煤定量送入模腔成形,生产出煤饼。
设计参数为:蜂窝煤形状为圆柱体,成品尺寸:¢100 mm³60 mm;生产能力:40次/min。
7.4.2功能分解为实现蜂窝煤成形,该机应具有下列功能:输入煤粉、煤粉成形、清除煤屑、型煤起模、输出成品。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编写设计说明书:详细描述设 计思路、设计方案、设计过程 等
准备答辩:准备答辩PPT,熟 悉设计内容,准备答辩问题
完成设计说明书:提交设计说 明书,等待老师审核
参加答辩:参加答辩,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展示设计成果
第四周:答辩,修改完善设计
答辩时间:第四周
答辩地点:学校报告厅
答辩内容:介绍设计思路、 设计方案、设计成果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产品的可维护 性和可升级性
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产品的使用寿 命和耐久性
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保证装置的强度和刚度
设计合理的结构,避免应力集中和疲劳破坏 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螺栓、焊接等,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成果展示:展示 设计成果,包括 图纸、模型、实 验数据等
问题分析:分析 设计中遇到的问 题和解决方案, 以及改进措施等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
认真听取老师的问题和意见,保持谦虚的态度 回答问题时,要清晰、准确、有条理 对于老师的意见,要虚心接受,并提出改进措施 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团队协作:通 过团队合作, 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沟通能力:通 过团队沟通, 提高表达和倾
听的能力
领导能力:通 过团队领导, 提高组织和协
调的能力
创新能力:通 过团队创新, 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创新
能力
02
课程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
确定机械装置的功能和用途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设计机械装置的草图和结构 制作机械装置的零件和组件 组装机械装置并进行测试 修改和完善机械装置,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搅拌机机构设计与分析1.机构简介搅拌机常应用于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中对拌料进行搅拌工作如附图1(a)所示,电动机经过齿轮减速,通过联轴节(电动机与联轴节图中未画)带动曲柄2顺时针旋转,驱使曲柄摇杆机构1-2-3-4运动,同时通过蜗轮蜗杆带动容器绕垂直轴缓慢旋转。
当连杆3运动时,固联在其上的拌勺E即沿图中虚线所示轨迹运动而将容器中的拌料均匀拨动。
工作时,假定拌料对拌勺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即产生的阻力按直线变化,如附图1(b)所示。
附图1 搅拌机构(a)阻力线图(b)机构简图2.设计数据设计数据如附表1-1所示。
附表1-1 设计数据3. 设计内容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已知:各构件尺寸及重心位置,中心距x,y,曲柄2每分钟转速n 2。
要求:做构件两个位置(见附表1-2)的运动简图、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拌勺E 的运动轨迹。
以上内容画在2号图纸上。
附表1-2 机构位置分配图曲柄位置图的做法,如图1-2所示:取摇杆在左极限位置时所对应的曲柄作为起始位置1,按转向将曲柄圆周作十二等分,得12个位置。
并找出连杆上拌勺E 的各对应点E 1,E 2…E 12,绘出正点轨迹。
按拌勺的运动轨迹的最低点向下量40mm 定出容器地面位置,再根据容器高度定出容积顶面位置。
并求出拌勺E 离开及进入容积所对应两个曲柄位置8’和11’。
附图1-2 曲柄位置目 录1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1.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参考数据1.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3.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1.3.2、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与机构组成(设计三个方案并选出其中最合适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每一小组成员最终设计方案允许一致,但每个人的尺寸参数需不一致)2课程设计的机构2.1原动件设计2.1.1电机选型2.1.2减速器设计(选择好传动比,画出轮系即可)2.2运动循环图2.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2.4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2.5齿轮机构设计2.6凸轮机构设计2.7飞轮设计3设计小结4参考文献心得体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应用所学过的机械原理知识,进行机构的选型、组合、分析与综合,并绘制相应的机构运动简图,以培养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本课程设计提供了A、 B两类题目。
A为综合类设计题目,B为创新类题目,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在规定的时间里按题目任务要求完成设计工作,并上交设计说明书一份。
(注:设计说明书统一用本校设计用纸手写并装订,20页以上;说明书应有封面及标题(题目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和学号。
说明书封面自行设计。
若采用手工绘图,用档案袋将说明书与图纸一起交上。
若采用电脑绘图,请将图插入说明书中,并作必要说明。
)设计任务: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手写稿一份,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包括:设计题目及参数和要求;功能分解图;机械系统运动循环图;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拟定;方案比较与评价;机构运动简图;动力机选择;用数据和线图表达的计算结果;收获与建议及参考资料目录。
各图请自选图纸绘制。
三、课程设计内容与时间安排时间安排:1.即日起可根据本任务选择自己的题目,查阅资料,构思设计。
2. 课程设计周第1~4天老师到教室答疑式辅导,有问题的学生可以来问。
3.课程设计周第5天小答辩方式,老师在教室检查设计。
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结果,并做说明。
4.课程设计周第5天学生上交课程设计资料。
具体内容安排:1)查阅资料、熟悉题目(0.5天)采用多媒体授课,以典型机械的运动方案为例讲解课程设计的过程,下达任务书。
同学根据任务书查阅资料、熟悉题目的具体内容。
2)功能分解(0.5天)按照给定的机械总功能要求,分解成分功能,进行机构的选型与组合。
3)拟定运动循环图(0.5天)确定各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和动作的先后顺序、相位,按照它们的协调要求拟定出机械运动循环图,以协调各分支机构的设计、装配和调试。
4)构思和确定方案,方案分析比较、绘制方案图(1天)针对给定的设计要求,构思各种能够实现执行构件运动形式的机构或机械系统,形成多种可能的机械运动方案,然后对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选,确定出最佳方案。
2019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共12页文档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7月10 日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
2.给定的设计条件、数据及要求。
3.设计内容:目录第1章原动机的选择;第2章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第3章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第4章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和比较;第5章机械系统的运动循环图;第6章所选机构的设计与分析;第7章(画出)机械运动方案布置图及机械运动简图;第8章(完成)设计所用方法及其原理的简要说明;第9章列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及所调用的子程序名;第10章写出自编的主程序、子程序及编程框图,打印出自编的全部程序,对程序中的符号变量作出说明,并列出数学模型中的符号与程序中符号的对照表;第11章用表格列出计算结果,用计算机或人工画出必要的曲线图;第12章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主要参考资料。
佳木斯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组别设计题目一:平压模切机设计1、功能要求及工作原理⑴总功能要求实现对各种规格的白纸板,厚度在4mm以下的瓦楞纸板,以及各种高级精细的印刷品进行压痕、切线、压凹凸,沿着压出的压痕可折叠成各种纸盒、纸箱或制造凹凸的商标。
⑵工作原理平压模切机的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如图1.1所示,压制纸板的工艺过程分“走纸”和“模切”两部分。
“走纸”部分由图中所示的1、2、3组成,“模切”部分由5、6组成,4为工作台面。
工作时,工作台面下方的控制机构操纵7向上运动,推动与双列链1固联的走纸横块上的夹紧装置,使夹紧片张开,操作者可将纸板8喂入。
夹紧后,1、2开始运动,将纸板送到具有上模5(装调后固定不动)和下模6的位置后,1、2停歇,此时,在工作台面下部的主传动系统中的执行构件——滑块6和下模为一体向上移动,实现纸板的压痕,切线,完成模切。
此后链条再次运行,当夹有纸板的横块走到某一位置,受另一机构(图中未表示)作用,使夹紧片张开,纸板落到收纸台上,此时,后一个走纸模块进入第二个运动循环,连续不断地完成上述的动作。
邹慧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
邹慧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一、设计目的和意义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机械产品研发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设计手册旨在通过实际设计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设计内容1.设计任务:实现一个四杆机构的运动传动机构设计。
2.设计原理:通过运用机械原理中的平面连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的知识,设计一个满足给定要求的四杆机构。
3.设计步骤:根据学习的机械原理知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计:a.分析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明确设计目标。
b.选择合适的机构类型,确定机构中各个连杆的长度比例。
c.根据运动要求和传动要求,确定曲柄的转动角度和速度。
d.设计连杆的长度,满足运动要求和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
e.绘制机构的设计图纸,包括各个连杆和曲柄的位置、尺寸和运动轨迹。
f.进行机构的力学性能分析,检验机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g.制作实物模型,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三、设计要求1.机构设计要符合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设计结果要满足给定的运动和传动要求。
3.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保证机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设计图纸和实物模型要清晰、准确,能够展示设计思路和实际效果。
5.设计报告要详细记录设计过程、设计思路和设计结果,并包括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四、设计材料1.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机械原理》、《机构学与机械学》等。
2.设计软件:AutoCAD、SolidWorks等。
3.绘图工具:铅笔、直尺、圆规等。
4.实验设备:滑块曲柄机构实验装置、数字力学性能测试仪器等。
五、设计流程1.设计任务分析:仔细阅读设计要求,明确设计目标和约束条件。
2.设计原理分析:回顾机械原理课程学习的内容,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设计方案确定:选择合适的机构类型,并根据给定要求确定机构中各部分的参数。
4.设计图纸绘制:使用设计软件或手绘工具,绘制机构的设计图纸,并标明各个部分的尺寸和运动轨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
经验总结
分享团队成员在课程设计中的经 验和教训。
实际应用
解释为何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重要。
设计目标
设计和开发
性能优化
确定要设计和开发的物品或系统。 阐述优化性能的具体目标。
可持续性
说明设计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 考虑。
设计方案
1
研究和分析
开展研究,分析设计要求和约束。
概念设计
2
生成多个概念设计,并进行评估和选择。
3
详细设计
制定详细设计并创建相应的图纸和模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课程设计任务简介
背景
解释为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必 要的。
团队合作
讨论小组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
学习工具
介绍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将使用的 工具。
问题陈述
挑战性问题
提出一个挑战性的机械原理问题。
解答方法
概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相关设计要素
1 材料选择
2 结构设计
选择适合设计需
解释如何控制设计中的运 动。
性能测试计划
测试目标
明确测试的目标和指标。
测试方法
阐述测试所需的步骤和方法。
数据分析
解释如何分析测试数据以评估 设计性能。
结论
团队成果
展示团队完成设计任务的成果。
证书颁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二00八年五月
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目的、任务与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机构的类型、正确地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构方案设计及运动分析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以后从事机械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选择一般用途的机构为题目,根据已知的工作要求,对机构进行选型与组合,设计出几种机构方案,并对其加以比较和确定,然后对所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确定出最优的机构参数,绘制从动件运动线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原理课程完成后集中进行的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每个学生应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拟定设计计划,保证设计进度及设计质量,按时完成课程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集思广义,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工作。
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反对不求甚解,确保课程设计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即在设计思想、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得到一定的训练和提高。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大类
1 图解法
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列出机构运动分析的矢量关系式,通过图解的方法求其结果,并绘制出运动线图。
图解法具有直观、简单、便于检查解析结果是否正确的特点,尤其在解决简单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时较为方便。
利用图解法进行课程设计,能培养学生工程图算能力,要求计算准确、作图精确,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2 解析法
列出机构运动方程式后,借助计算机编程求解未知量,计算精度高,并可避免大量重复人工劳动,可以迅速得到结果,能够方便地计算机构在一个运动循环中的运动线图。
用解析法进行课程设计,能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解法和解析法各有优
点,互为补充。
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骤
l 设计准备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图纸,复习有关课程知识;准备设计所需的用具,拟定设计计划。
2 机构方案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绘制各种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构的选型和组合,研究运动形式的变换,并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比较,绘制出传动系统示意图。
3 机构运动设计对所选定的机构方案进行运动综合,要求既满足机械的用途、功能和工艺要求,又满足机构运动规律及机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要求,绘制机构运动简图、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图等运动线图。
4 整理说明书将与课程设计有关的内容编写成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学生证明自己设计正确合理并供有关人员参考的文件,它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逐步形成,课程设计结束时,再作必要的补充和整理。
1)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 1 )设计题目(包括设计条件和要求)及原始数据。
( 2 )拟定机构运动方案,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 3 )建立设计所需的数学模型并列出必要的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及说明,写出设计计算结果。
( 4 )解析法需自编的程序,绘出计算机程序框图,打印全部程序,并对程序中的符号、变量作出说明。
( 5 )用表格列出计算结果并画出运动线图。
( 6 )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写出课程设计的体会。
(7 )列出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2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要求:
( 1 )说明书要求步骤清楚、叙述简明、文句通顺、书写端正。
( 2 )对每一自成单元的内容,都应有大小标题,使其醒目突出。
( 3 )对所用公式和数据,应标明来源——参考资料的编号和页次。
( 4 )说明书应加上封面装订成册,封面的格式见图1。
图1
四、课程设计考核
课程设计答辩要求如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设计后,要进行课程设计的答辩,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所涉及的有关理论、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及应用情况,进一步掌握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程度。
答辩过程也可以融入课程设计过程中,随时对设计的某些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设计态度、创新意识及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课程设计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根据学生的设计态度、设计质量、创新性及答辩情况综合评定学生课程设计的成绩等级。
五、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裘建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邹慧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罗洪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六、课程设计题目
1 试设计由电机驱动的冷床运输机,用于将热轧的钢料在运输过程中逐渐冷却。
如图,拨杆上装有可单向摆动的拨块,拨块前移时推动在轨道上的钢料向前移动H=760mm,然后返回原处,往复循环运动。
给定的参数:电机转速n=680r/min,拨杆往复次数30次/min,行程速比系数K=1.5。
设计内容及要求:1)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方案;
2)绘制机构运动示意图;
3)确定运动尺寸;
4)绘制一个运动循环内拨杆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第1题图
2 试设计圆钢剪切机,用于将冷却的钢材在静止状态下剪断。
给定的参数:电机转速n=1450r/min,剪切次数为15次/min,行程速比系数K=1.5,刀的摆角φ=30°,剪刀杆长度L CD=420mm。
设计内容及要求:1)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方案;
2)绘制机构运动示意图;
3)确定运动尺寸;
4)绘制切刀一个运动循环的角速度、角加速度线图。
第2题图
3 试设计由电机驱动的推焦机上炉门移动机构,炉门要求水平往复直线运动
给定的参数:电机转速n=870r/min,移门拉杆的行程H=2000 mm ,其平均速度V=15.2m/min ,行程速比系数K=1。
设计内容及要求:1)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方案;
2)绘制机构运动示意图;
3)确定运动尺寸;
4)绘制一个运动循环内移门拉杆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第3题图
4 试设计由电机驱动的轧机升降台。
给定的参数:电机转速n=256r/min,升降台台面长度L=7.2m,升降台最高位置时的斜度为1:10,摆动次数为20次/min,行程速比系数K=1。
设计内容及要求:1)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方案;
2)绘制机构运动示意图;
3)确定运动尺寸;
4)绘制一个运动循环内升降台面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线图。
第4题图
6 试设计由电机驱动的惯性筛。
给定的参数:电机转速n=960r/min,筛网往复次数为320次/min,筛网的行程H=1050mm。
设计内容及要求:1)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方案;
2)绘制机构运动示意图;
3)确定运动尺寸;
4)绘制一个运动循环内筛网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第6题图
7 试设计由电机驱动的往复式给煤机。
给定的参数:电机转速n=1440r/min,托板往复次数30次/min,行程H=550mm,行程速比系数K=2。
设计内容及要求:1)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方案;
2)绘制机构运动示意图;
3)确定运动尺寸;
4)绘制一个运动循环内托板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第7题图
8试设计由电机驱动的上切式钢坯剪切机。
给定的参数:电机转速n=1220r/min,剪刀的最大开口度H=360mm,剪切次数12次/min,行程速比系数K=1.5。
设计内容及要求:1)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方案;
2)绘制机构运动示意图;
3)确定运动尺寸;
4)绘制上刀片一个运动循环的速度、加速度线图。
第8题图
9试设计由电机驱动的专用插床。
给定的参数:电机转速n=1450r/min,插刀的行程H=45mm,切削过程中刀的平均速度V=24mm/s,行程速比系数K=1.5。
设计内容及要求:1)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方案;
2)绘制机构运动示意图;
3)确定运动尺寸;
4)绘制插刀一个运动循环的速度、加速度线图。
第9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