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农资市场调研情况报告[Word稿]

合集下载

农资调研报告

农资调研报告

农资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业生产中农资使用现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支持。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对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进行了调查,并与当地农户和农资销售商进行了交流。

三、调研结果
1.化肥:从调查结果来看,化肥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农资,占比超过70%。

但是,有近一半的农户反映化肥的质量存在问题,导致作物长势不佳或产量下降。

2.农药:农药使用占比约25%,农户对选择农药品牌的意识比较淡薄,导致使用效果不佳,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种子:种子使用占比约5%,大部分农户在选择种子品种时过于注重价格,导致种植效果不佳,产量低下。

四、建议与措施
1.加强农资安全监管,促进化肥质量和农药使用的安全性。

2.加强农户农技培训,提升农户农业生产技能水平,培养良好的农业生产习惯。

3.加强种子品种推广,引入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推动农业生产模式转变。

五、结论
本次调研发现,当前农资使用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只有加强农资安全监管,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水平,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才能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高效发展。

农资市场情况汇报

农资市场情况汇报

农资市场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农资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农资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品牌纷纷加大了对市场的投入,推出了更多的新产品,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农资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民对于农资产品的需求更加注重品质和效果,对绿色、环保、高效的农资产品需求量逐渐增加。

再次,农资市场的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传统的农资销售模式逐渐被互联网、电商等新兴销售渠道所取代。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农资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市场情况,把握市场动向,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发展方向,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因此,我们对农资市场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和汇报,以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首先,从农资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看,绿色、环保、高效的农资产品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有机肥料、生物农药、节水灌溉设备等产品受到了农民的青睐。

而传统的化肥、农药产品需求略有下降,农民对于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企业在产品研发和推广上需要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理念,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其次,农资市场的销售渠道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逐渐被互联网、电商销售渠道所取代,农资产品的线上销售量逐渐增加。

农民更加倾向于在网上购买农资产品,方便快捷,且价格更具竞争力。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电商渠道的投入和开发,提高线上销售的竞争力,拓展销售市场。

最后,农资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加大了对市场的投入,推出了更多的新产品。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当前农资市场呈现出竞争激烈、需求结构变化、销售渠道拓展等特点。

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市场情况,调整营销策略,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保持竞争力。

希望我们的汇报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谢谢!。

农资市场调研报告

农资市场调研报告

农资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农资市场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农民们的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资市场也日渐兴盛。

针对目前农资市场的情况,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二、市场需求在农资市场上,各种农药、化肥、种子、农机具等农业用品层出不穷,供应丰富多样。

然而,在需求方面,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最受农民关注的还是农药和化肥。

农民普遍表示,农药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化肥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的营养吸收。

因此,在市场上,农药和化肥需求量相对较高,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品牌和企业的竞争。

三、市场现状在农药市场方面,我国拥有众多农药生产企业,产品种类繁多。

农民购买农药时,会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和病虫害的防治需求做出选择。

在化肥市场方面,化肥品牌众多,而有机肥市场也逐渐兴起。

农民在选择化肥时,会考虑到土壤的性质、作物的需求以及环保因素等,因此有机肥作为一种环保、营养丰富的肥料,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

四、市场难题尽管农资市场的供应相对充足,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的农民在购买农资时,缺乏科学知识和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不合格产品的误导。

其次,农资市场的价格波动较大,有的农民在价格波动大的情况下,存在购买农资难度较大的问题。

再者,有的农民对于农资的质量问题十分关注,希望能够获得可靠的农资品牌和产品。

五、市场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广,农资市场也正朝着更加高效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在农药方面,生物农药作为一种环保的农药新选择,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欢迎。

在化肥方面,有机肥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扩大,消费者对于环保、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精准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也将给农资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六、市场建议针对农资市场的现状和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农民的科学培训,提高其农资选择的能力和辨别能力,减少被不合格产品误导的情况发生。

农资价格市场检查情况汇报

农资价格市场检查情况汇报

农资价格市场检查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农资价格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就此情况进行了汇报。

经过
调研和实地走访,我们得出了以下的情况汇报。

首先,我们对农资价格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在此次的市场检查中,
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现象。

首先是农资价格的波动较大,尤其是化肥和农药的价格波动最为明显。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段,价格差异较大,给农民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是一些地方存在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情况,导致了农资价格的不合理上涨,给农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其次,我们对农资价格市场的监管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
些问题。

首先是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对于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没有进行有效的打击,导致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其次是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和手段有待加强,需要加大对农资价格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们对农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和建议。

首先是农民普遍反映农资价格的波动给他们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稳定农资价格,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其次是农民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加大对农资价格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我们对农资价格市场的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
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农资价格市场的动态,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农资市场的调研报告

农资市场的调研报告

农资市场的调研报告农资市场的调研报告篇1农资商品事关农业生产效益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切实抓好保障服务工作。

目前,我县登记注册农资经营者117户,其中经营化肥93户,种子3户,农药9户,农机具及配件11户。

近日,我们工商局组织调研组,对全县农资市场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当前农资市场存在问题(一)违法经营现象仍有发生。

化肥经营渠道多样,有厂家直供,有二级代理商批发,也有经销商向小厂家定制,再加上有些经营者专业素质较低,违法经营现象仍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少数不法经营户以次充好,经销劣质化肥、农药、种子坑农害农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把浓度低的农药和浓度高的农药同价销售;种子销售中大小包装同价销售,短斤少两,蒙骗消费者。

(二)农资价格猛涨难以抑制。

近几年来,农资价格的飞速暴涨,冲抵了国家惠农政策给农民的各项补贴,影响了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据农业部门四月下旬的调查数据显示,氮肥上涨了60%,钾肥上涨了131%,磷肥上涨了93.4%,复合肥上涨了62.9%,农药、农膜等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近期还在上涨。

农民种田成本逐年增加,农业效益不断下降,出现了局部抛荒现象,种粮亏本的现象又重新抬头,“谷贱伤农”转变为“本高损农”,同样导致农业不稳,农民不富。

(三)行政综合执法氛围不浓。

农资市场是一个需要多部门管理的市场,由于职责不同,重复执法现象较多,加重了被执法者的负担,增加了国家的执法成本,同时还影响了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形象,有时还会造成有利就互争案源、有责相互推诿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执法效果,使得不法经营户有空可钻。

(四)执法人员经费相对不足。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工商部门担负农资市场监管责任,全县农资市场经营点多面广,而全县工商执法人员平均年龄超46岁,现行的执法体系、机构设置、人员年龄均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

农药、肥料、种子、农产品质量等又很难从直观上判别产品质量优劣,质量抽样检测需要较大的化验费用,加之缺乏相应的交通、取证等工具,执法工作难度大,农资市场管理工作急需改善。

2021年农资市场的调研报告

2021年农资市场的调研报告

If you insist, you will shine. Time is an invincible weapon. It can gather arms and sand into towers, making the impossible in life possible.通用参考模板(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农资市场的调研报告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必需物资,是农村流通的重要商品。

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稳定农资价格,搞好农资供应,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事。

本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现代农资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对东城坊镇农资市场供应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全镇农资市场基本情况(一)农业生产资料供需状况某镇位于某市西部,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47273人。

耕地面积59450亩。

粮食生产历来是本镇的支柱产业,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较大。

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民种粮积极性逐步提高,农资需求量呈现增长的态势。

据调查统计,全镇农业生产每年共需化肥7500吨,其中尿素20__吨、碳铵20__吨、磷肥1000吨、钾肥600吨、各种混合肥1900吨;共需农药490吨、农膜1550吨;种子1086吨。

(二)农资经营基本情况目前,全镇具有农资经营资格的单位共有5家,各行政村均有农资销售点1—3个,从事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经营和技术咨询服务。

二、农资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经营渠道纷杂,市场秩序混乱由于农资经营网点数量多、规模小、承担经营风险能力低,造成市场经营混乱,无序竞争加剧,市场管理难度增大。

特别是近几年,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农资进货渠道复杂,经营行为极不规范,一些不合格的劣质农资产品,流入市场,坑农害农。

(二)价格控制体系欠缺,随意涨价现象普遍去年以来,受各种影响,农资价格涨势加剧,涨幅惊人。

如尿素近期的零售价格每吨已达21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远远超过农民的心理预期。

最新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3篇

最新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3篇

最新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3篇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第1篇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深化改革的大局。

农资商品质量关系到农夫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红盾护农行动的重中之重,更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所在。

我局对从去年起先至今,对农资市场监管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县农资市场现状共有农资经营户217户,其中,按经营品种分:种子经营户51户、化肥经营户63户、农药经营户84户、农膜经营户19户;按经营类别分:企业127户、个体户90户。

二、农村农资市场及监管工作中的问题1.农资经营行为乱。

主要是进货渠道乱、价格乱、品种乱、管理乱,无序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

主要是一些经营户,在农资销售旺季时经销农资,多以杂货店、百货店的形式出现。

极少数经营户对食品、服装、化肥、农药等混和经营,未能严格分开,危及食品平安与生命健康,存在着二次污染的可能。

2.农资经营主体弱。

调查发觉,农资市场经营主体有三种类型,一是个体工商户,这是当前农资市场经营的主要力气;二是农技人员自己承包经营,有肯定的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原供销社解体后,原职工个人经营。

多数农资经营主体实力较弱,一旦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无赔偿实力。

3、农资经营秩序混乱,准入制度形同虚设。

据对我县一些农资销售单位的调查统计,他们中有合法经营资质的经营户占30%左右,有近30%无经营资质,存在大量的”挂靠”、”假集体”现象,经营资质严峻不规范。

甚至有少数小贩走村串户销售各种农药、种子、肥料等,擅自从事农资产品经营;有的村干部、种田大户或农夫专业合作社也以服务农夫为借口,组织大批农资干脆在田间地头进行摊派销售;还有一些化肥公司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在乡镇进行垄断经营;超范围销售状况也存在,一些农村集镇经营其他商品的店面未经许可也在从事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

4.农资经营布局散。

由于农村存在着自然村落和农村地域广博,无论交通是否便利,农资经营户都会在各个村落中存在。

农资价格调查情况汇报

农资价格调查情况汇报

农资价格调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农资价格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我们的汇报情况:首先,我们对农业化肥的价格进行了调查。

经过实地走访和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化肥价格整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主要原因是化肥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

尤其是在化肥生产原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化肥价格也随之上涨。

在一些地区,由于天气影响,化肥供应量不足,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

对于农民来说,化肥价格的上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我们对农药价格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农药价格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政策趋严等因素导致的。

另外,一些新型农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这也是导致农药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农药价格的上涨对农民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再者,我们对种子价格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种子价格整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种子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成本增加所导致的。

另外,一些优质种子的供应量不足也导致了种子价格的上涨。

种子价格的上涨对农民的种植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农户来说,种子价格的上涨给他们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农资价格调查显示出化肥、农药和种子价格整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这对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

我们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监管,适时出台政策,稳定农资价格,减轻农民的生产压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同时,农资生产企业也应该加强成本管理,合理控制价格,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合理的农资产品。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汇报,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资市场调研情况报告Research Report Objective Basis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

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

因此,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准确分析调研结果,明确给出调研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

以下调研报告内容欢迎参考借鉴!
一、基本情况
(一)市场供应货源充足。

今年,全市全年化肥总需求量120884吨,可供应总量121971吨。

其中:氮肥需求量56095吨,可供应量60360吨;磷肥需求量22592,可供应量28004.2;钾肥需求量9868,可供应量12202.2;复合肥需求量22329,可供应量21405。

全市市场化肥可供应货源充足。

(二)农资质量整体较好,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在市政府的强力领导下,农委、质监、科技、供销社等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活动,联合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

一是在销售旺季进行抽样检测,不断增加抽样的覆盖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进货、销售台账,从正规渠道进货,提供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保证产品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

(三)农资经营网络日趋完善,群众购肥方便。

近年来,供销社积极推动“新网工程”建设,全市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得到较快| Objective basis
| 客观依据- 1 -
发展。

目前,全市运行中的农资配送中心5个,连锁经营店234个,75%以上的村有农资店或加盟的农资连锁经营店,各配送中心和部分经营店配备了送肥下乡专用车辆,送肥进村,农民购肥方便。

(四)经营主体较多,供销社优势突出。

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原有的经营格局逐步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个体经商户等多渠道经营格局。

我市有各种类型农资经营网点619家,其中供销社网点292家,农业“三站”网点37家,个体工商户290家。

龙头企业主要是供销社系统的辉隆集团分公司、东升农资有限公司、东农农资有限公司等;供销社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占市场份51.4%,其中化肥经营市场份额达到65.1%,超出全市市场份额的一半以
(五)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总体平稳。

进入XX年春季,农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非常理性,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合理引导了市场;商家在采购中也没有盲目跟风,避免尿素价格出现虚高。

市场在有需求拉动时价格平稳上涨,预计在用肥结束后,价格才出现回落。

二、存在问题
(一)市场供大于求,农资市场完全进入买方市场。

由于农资生产行业管理缺乏前瞻性,管理制度没有规范化,使得农资产业进入极为容易,再加之改革开放初期农资行业有着较高利润空间,大量行业外资本流| Objective basis
| 客观依据-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