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肠外营养的支持护理

合集下载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鼻空肠管喂养
口服营养补充
通过鼻腔插入胃管,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 胃内,适用于短期无法进食但胃功能正常 的患者。
将营养液输送到空肠,适用于胃功能受损 或胃排空障碍的患者。
对于能够少量进食的患者,可以在正常进 食的同时补充营养液或营养食品。
肠外营养
01
02
03
静脉注射营养液
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提 供所需的营养素,适用于 无法进食或肠内营养不足 的患者。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 理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4-01-11
目录
•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 •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法 •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重 要性
维持生命功能
01
02
危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或创伤,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大量的能量 和营养素来维持生命功能。营养支持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于需要大量蛋白质的患 者,提供高蛋白质的营养 液。
代谢调整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代谢状况和需 求,调整营养液的成分和 比例,以满足患者的特殊 需求。
04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监测与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实验室检查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 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期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等 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内环境状况。
病情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包括意识 状态、营养状况、排泄情况等,以便 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基础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 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窒息和吸入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摘要肠外营养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输送营养物质来支持患者的营养需求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包括评估患者适宜性、护理配合、血糖监测、感染防控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背景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输入营养物质,绕过胃肠道,直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消化道功能受损、不能正常摄取或消化吸收的患者。

肠外营养的有效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并正确应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评估患者适宜性在给予肠外营养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宜性评估。

主要包括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营养需求、静脉通路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了解患者的胃肠道情况、是否需要断食、是否有肠梗阻等情况,可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肠外营养治疗。

护理配合在给予肠外营养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完成以下工作: 1. 确定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2. 定期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避免发生漏液、渗透或堵塞等问题。

3. 观察患者的肠外营养配方是否适合,如有必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

血糖监测肠外营养患者常常伴随有血糖升高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方法,包括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糖异常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感染防控肠外营养患者由于经过静脉输液,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内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

2. 定期更换肠外营养配方,避免穿刺口感染。

3. 观察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并及时处理。

结果通过合理的肠外营养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并解决患者在肠外营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关注度是成功实施肠外营养治疗的关键。

结论肠外营养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评估患者适宜性、护理配合、血糖监测、感染防控等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肠外营养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ICU患者的肠内外营养支持技巧

ICU患者的肠内外营养支持技巧

ICU患者的肠内外营养支持技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肠内外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室(ICU)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ICU患者,合理的肠内外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减少感染风险,以及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的肠内外营养支持技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肠内营养支持技巧1. 早期初始肠内营养支持对于ICU患者,早期初始肠内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初始肠内营养可以在ICU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时开始进行。

首选的肠内营养方式是通过鼻饲或口服的方式提供营养支持。

2. 渐进性增加肠内营养摄入量ICU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能受到损伤或病理改变,因此,在肠内营养支持中需要进行渐进性增加营养摄入量的策略。

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胃肠功能,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摄入量。

3. 选择适宜的肠内营养配方在肠内营养支持中,选择适宜的肠内营养配方非常重要。

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选择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肠内营养配方。

同时,根据患者的肠道健康情况,选择适合的肠内营养配方。

4. 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调整在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胃肠道功能。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营养摄入量、排便次数等指标,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案。

二、肠外营养支持技巧除了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也是ICU患者的重要营养补充方式。

以下是一些肠外营养支持技巧。

1. 选择适宜的肠外营养方式肠外营养支持可以通过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途径进行。

选择合适的肠外营养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决策。

2. 营养成分的合理配比在肠外营养支持中,合理配比营养成分非常重要。

通常肠外营养液配方应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成分,以满足ICU患者的全面营养需求。

3. 肠外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对于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ICU患者,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

及时调整肠外营养支持的速度和配方,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和安全性。

重症患者的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

重症患者的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 治疗旳意义
降低损伤旳 分解代谢反应
降低并发症率
改善临床成果 缩短住院期
降低有关花费
评估:NRS-2023
Risk>3;High risk≥5
评估:NUTRIC评分
Without IL-6≥5;IL-6≥6
营养支持旳原则
重症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予以营养 支持。
重症患者旳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发生应激后24~ 48小时开始予以合适旳营养支持,而后期旳营养支持 则是增进患者康复。
肠外营养优缺陷
优点 轻易满足多种营养需求 发挥作用迅速,不受消化道功能旳限制 缺陷 非生理性直接向血液中灌注营养液 肠道细菌移位,增长感染并发症 免疫功能受克制
肠外营养适应证
不能从胃肠道正常进食,如高位肠瘘,小肠过 短等。癌症患者在放疗或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 道需要休息,如溃疡性结肠炎,
3、体位保持上胸部抬高30-45° ;
4、监测胃残余量(Q4h):2次以上>200ml,或1次以 上>250ml,或>喂养旳50%,应予减量,加用促胃排 空药物,如胃复安等,仍不改善则应停输;
5、喂养管末端夹加温器,有利于病人肠内营养旳耐受;
6、警惕高血糖;
7、保持肠道通畅,定时灌肠,确保定时排便加紧肠内
• 使第一周内肠内营养能到达目旳能量旳50-65%;假如7-10天后单 纯EN不能满足100%能量需求,考虑开启PN。
营养素及其需要量
1、碳水化合物类(葡萄糖)(每天需要量>100g)
供给量一般从100-150g/d开始,占非蛋白质热量(NPC)旳50%-60%,葡 萄糖:脂肪百分比60:40~50:50,注意输注速率,早期限制在2.54mg/(kg•min),强调联合应用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以防止或减轻病情恶化,并促进康复。

危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手术治疗或医疗操作等因素,常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代谢速度加快,容易导致营养不足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剧,从而影响恢复和康复。

因此,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 早期开始营养支持危重症患者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以促进早期康复。

一般情况下,应在72小时内开始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变化,调整营养支持方式和营养成分比例。

2. 营养成分的选择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应选择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低盐等营养成分,以满足患者高能量消耗和营养需要。

3.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能够耐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是优先的选择。

肠内营养包括胃肠道的吸收和利用营养成分。

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和感染,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4. 肠外营养支持对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需要使用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可以通过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注,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5. 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危重症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

监测包括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主要包括早期开始营养支持、营养成分的选择、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恢复和康复。

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

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

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肠外营养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来说,肠外营养是一种补充营养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相关概念、适应症、实施方法以及护理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重要挑战。

一、概述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营养物质,以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元素和能量。

它通常适用于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如消化道功能障碍、管路阻塞、严重腹泻等情况。

ICU患者常常处于严重疾病状态,其代谢水平和能量消耗较高,因此肠外营养对于维持其营养平衡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二、适应症1. 消化道功能障碍:包括肠梗阻、肠瘘、胃肠瘘等情况,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摄取足够营养的情况下,肠外营养支持是必需的。

2. 重大手术或创伤:手术后的恢复期以及严重创伤后,患者往往需要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营养支持,肠外营养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素。

3.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在MODS患者中,晚期肠功能障碍常常出现,肠外营养支持可以维持患者营养状态的稳定。

4. 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患者往往伴有消化道功能紊乱,肠道静脉营养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胰腺负担。

5. 严重腹泻:长时间的严重腹泻导致体液和营养的大量丧失,肠外营养可以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

三、实施方法1. 营养评估:在决定是否使用肠外营养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营养状况以及预测能量和营养需求等方面。

2. 静脉通路插管:在选择静脉通路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常见的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导管。

3. 营养配方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和营养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营养配方,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 营养输注控制:在开始肠外营养支持之前,需要明确输注的速度、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监控相关的指标,如血糖、电解质、肝功能等,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

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

利用氮平衡来评价蛋白质营养状 况及蛋白质的需要量。若氮摄入 量大于排出量,为正氮平衡,反 之为负氮平衡。
第二节 营养支持方法

主讲人:李新娥
分类
经口营养不足 or 不可能
肠内营养(EN)
短期 (< 30 天) or 期限未定
长期 (>30 天)
内窥镜可能
需要剖腹手术 or 内窥镜不允许
(3)蛋白质:构成机体的主要成分,供热占总能量的15%~20%,成人蛋白 质的需要量约为1.0g/(kg・d),一般外科手术病人体内分解代谢增强,营 养支持时蛋白质供给量可增加至1.2~1.5g/(kg・d)
三、营养状况评估
(一)营养状态的测定方法 1. 人体测量 包括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的测量。
初步诊断: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拟行完全胃肠外营养。
请思考:
1.何谓完全胃肠外营养(TPN)? 2.试述TPN营养制剂的种类及其输注方式? 3.TPN支持期间的护理要点有哪些?可能发生哪些并发症?如何预防?
第一节 概述

主讲人:李新娥
一、危重症患者的代谢特点
在物质代谢方面可能出现以下影响:
鼻肠管
PEG(PEJ)
经皮内窥镜胃造口术
FKJ
空肠细针穿刺造口术
肠外营养(PN)
长期 周围静脉
长期 中心静脉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座右铭
如果肠道有功能,就可以使用肠道,如果可以有 效地使用肠内营养,这个重危病人就有救了。
一、肠内营养(EN)
1. 适应证 胃肠功能恢复、能耐受肠内营养且实施肠内营养不会加重病情者 2.禁忌证 肠梗阻、肠道缺血或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患者;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 治疗无改善的患者 3.肠内营养液输入途径 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有口服、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 鼻空肠管、胃造口、空肠造口等多种,具体投给途径的选择则取决于疾病情况、 喂养时间长短、患者精神状态及胃肠道功能。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与护理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与护理

神 经 外 科 危 重 病 人 早 期 肠 内 营 养 支 持 的 实 施 与 护 理
张 敏 王 芳 艳 ,
( . 都 军 区 昆 明 疗 养 院 48疗 养 区 , 明 官 渡 区 600 ;. 都 军 区峨 眉疗 养 院 都 江 堰 疗 养 区 , 1成 7 昆 520 2 成 四川 都 江 堰 6 13 ) 180 【 要 】 目的 评 价 早 期 肠 内营 养 支持 在 神 经 外 科 危 重 病 人 的 实 施 方 法及 其 护 理 。方 法 将 神 经 外 科 2 1 危 重 摘 8例 患者 进 行 早 期 肠 内营 养 支持 , 据 患者 胃肠 道 功 能 情 况 决 定 肠 内 营 养 支持 的 实施 进 程 , 点 维持 患 者 液 体 平 衡 、 解 质 、 根 重 电
( D ) 治疗 中, MO S 的 人们 对 肠 道 功 能 有 了 进 一 步 的 认 识 , 动 功 能 。 胃肠 功 能 部 分 不 全 患 者 可 以采 逐
用E N+P N的 营 养 方 式 , 肠 外 营 养 ( a n r u i n P ) 从 pr t a n tt , N 补 e e l ri o 充 不 足热 量 。输 注 营养 液 期 问 , 助 并 鼓 励 病 人 多 活 动 , 帮 以促
糖 代 谢 平衡 , 察 每 日排 便 次 数 和 量 、 蠕动 、 无 腹 痛 、 胀 、 心 、 吐 等 不 良反 应 , 时 检 查 胃液 残 留 量 视 情 况 决 定 观 肠 有 腹 恶 呕 定
是 否 继 续 施 行 肠 内营 养 。结 果
早 期 肠 内营 养 支 持 临 床 实施 简 单 易行 , 察 指 标 患 者 预 后 恢 复 快 , 良反 应 少 。 结 论 观 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 , 5 6 3 0 0 3 )
【 摘 要】 目的 : 将危重症 患者的肠 内营养 支持护理和肠外 营养 支持护理 的效果进行 对比分析。方法 : 选取我 院危重症 患者 , 分 肠 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 每组 3 4 例, 对比两组患者 营养状 况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 肠 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患者的血红蛋 白、 转铁蛋 白、 总蛋 白和 白蛋 白等营养状况相比差异很 小,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o . 0 5 ) 。肠 内营养组的腹 泻、 腹胀、 肠麻痹、 胃肠道 出血、 肝功 能损 害和 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 于肠 外营养组 , 且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P<0 . 0 5 ) 。结论 : 和 肠外营养支持相比 , 肠 内营养支持 可 以更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 S P S S 1 3 .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 计数资料进行卡
方检验 , 计量 资料进行 t 检验, 当P <0 . 0 5时 , 则表 明每组数据 之间 的差
异具 有统计 学意义 。
营养支持的不 同方式分成肠 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 其中肠内营养共 3 4 例, 男 1 8 例, 女 1 6 例, 年 龄为 1 6 — 8 6 岁, 平均年 龄为( 5 9 . 3 2 ±6 . 7 8 ) 岁; 其 中9 例重症颅脑外伤 , 1 0 例脑血栓患者 , 9 例重症感染 , 6 例M O D S 。 肠外 营养共 3 4 例, 男 1 9例 , 女 l 5 例, 年龄为 1 7 — 8 8 岁, 平均年龄 为( 6 0 . 1 9 ±
好的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 况 , 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率, 值得 在危重症 的临床 治疗和护理 中进行应 用。
【 关键词 】 危重症
肠 内营养 支持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I L 4 7 3 .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1 6 0 ( 2 0 1 4 ) 0 7 — 0 1 7 o — O 1
蛋白等营养状况相比差异很小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肠内 营养组 的腹泻 、 腹胀 、 肠麻痹 、 胃肠道 出血 、 肝功能 损害和高 血糖的 发生 率明显低于肠外 营养组 , 且差 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P <O . 0 5 ) 。肠内营养组 合肠外 营养组 的恶心 、 呕吐 、 反流分别 为 6 例和 1 0例 ; 腹胀 、 腹泻、 肠 麻 痹分别为 6 组和 9 组; 胃肠道 出血 为 2 例和 l 4例 ; 二次感染分别 为 3 例 和1 3 例; 肝功能损 害为 4 例和 1 4 例; 高血糖分别为 3 例和 1 0 例。 肠内营养组所有的发生率和肠外营养组相 比 ,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量。 ③肠 内营养组 的患者 以输注泵的方式进行持续匀速输注, 患者可以保 持半坐卧位, 输注速度以病人的承受能力 为主。 肠外营养组的患者以输 液泵或简易调速器的方式进行匀速输注。 ④在进行肠 内营养输注的过程
中, 营 养 液 可 以加 温 到 3 8 ℃。 l _ 3 观察指标
通 常情 况 下 ,危 重 症 患 者 的身 体 技 能都 会 处 于 全 身 的 代谢反
0 . 2 — 0 . 2 4克左右 。后期患者 每天摄人的热量可 以达到 3 0 — 3 5卡路 里 , 每 天摄入 的氮量则 为 0 . 2 4 - o . 4 8克左右 。 今 日健康 ・来自2 0 1 4年 7月
第 l 3卷 第 7期
1 7 0・
J 1 N RI J I AN KANG
J ul y 2 01 4 Vo 1 . 1 3 No . 7
危重症 患者 早期肠 内、 肠外营养 的支持 护理
卢大荣 卢 晏
( 贵州 省遵义 医学 院附属 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 贵州
( P<O . 0 5 ) 。
1 . 2 . 1 两组患者 的营养支持措施
肠 内营养组患者 在进 人重症监护室 2 天之后进行 营养支持 , 主要的
方法是实施鼻 胃管 1 1 例, 鼻空肠管 1 2 例, 皮 内镜下 胃造 口 l l 例。在营
养支 持的初期 , 患者需要进 行肠 内营养输 注泵 的持续 输注 , 速度不 能太 快。 患者 每天需 要摄人 的热量大约为 2 O卡路里左右 , 每天摄人 的氮量为
应状态f 】 之下 , 就是 机体会 出现 比较强烈 的应激反应 , 还会 发生高分解 的
代谢情 况 , 很难进 行营养 成分的摄入 , 还会伴 随着 免疫 功能紊乱的发生 。 有 相关 的研究 表明 ,这类 危重症患者 营养不 良的发 生率很高 ,达到 了 4 0 % 一 1 0 0 %  ̄ 。对这类危 重症 患者 进行早期 的营养支持 和护理 , 有助于改 善患者的机体代谢 情况 , 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 我院对 6 8 例危 重症患者 进行 了早期的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研究 , 现进行如下报告 。
5 . 6 2 ) 岁; 其 中 8例重 症颅脑外伤 , l 1例脑血栓 患者 , 8例重 症感染 , 7例 NO DS 。 两组患者在性别 、 年龄和危重症的类型上 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
义, 即 P>0 . 0 5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 方 法
2 结果
肠内营养组 和肠 外营养组 患者的血红 蛋白、 转铁蛋 白 、 总 蛋 白和 白
对两组患者 的血红蛋 白、 转铁 蛋白 、 总蛋 白、 白蛋 白等 营养指标和恶
心 呕吐、 反流误 吸、 腹泻 、 腹胀 、 肠 麻痹 、 胃肠道 出血 、 肝功 能损害 、 高血糖
等并发症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 。 1 . 4 统计学方法
1 资 料 和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 院 2 0 1 3年 3月 一 2 0 1 4年 4月收治 的 6 8例危重 症患者按 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