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
武则天简介

(1)武则天的政绩:首先,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第二,重视发展农业 生产。这是武则天对历史最重要的贡献。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国势仍在 持续上升,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的时代,既使唐太宗 政策得以继续贯彻执行,又为“开元盛世”做了铺垫。 (2) 对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杰 出的政治家.她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重视选拔人才,创立武举,殿试和自荐求官 等,打击士族残余,设置西域都护府,实行开明的宗教政策.在她统治时期,唐朝 经济发展,国力不断上升,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但她也是一个有负面 影响的人物,如她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修建寺庙,晚年奢侈腐化等,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她功大于过。
武则天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其次,是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这并没有改变门阀观念,只是武则天为了提高武的地位的一个表现。
再次,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向举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武后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柳州刺史,唐初元勋徐世绩之后徐敬业,召十数万兵马率先于扬州发难,骆宾王写下名著一时的《讨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伐。则天武后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

三一文库()〔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导语: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名人,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别名:武则天、武媚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广元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享年:82岁在位时间:690年―705年陵寝:乾陵生平简介: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简介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别名:武则天、武媚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广元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享年:82岁在位时间:690年―705年陵寝:乾陵生平简介: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
武则天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又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yuē)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她14岁入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赐号“武媚”。
后为高宗立为皇后。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武则天统治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
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原为山西木材商人,从军结识唐高祖李渊,官路享通,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
武则天童年时期跟随父亲在各地生活,少而好学,喜读文史诗集,颇有才气。
武则天12岁时父亲去世,她和母亲受到族兄的虐待。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即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武则天被召还入宫,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排斥异己,使高宗实现了君主集权。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初患风疾,开始让武后处理部分政务。
从此,武后参与朝政,处事也都符合高宗旨意。
在此期间,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朝政十分顺利,特别是在隋末唐初屡屡受挫的高丽战场,自显庆五年后频频告捷,唐朝疆域也得到扩大。
随着唐高宗病情的加重,武则天独自处理朝政的机会越来越多,在朝廷上就慢慢有了公开的势力,引起了唐高宗的不满。
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和宰相上官仪商议对策,决定废掉武则天,这个阴谋却最终因武则天反应敏捷、处理得法而流产了。
唐周女帝武则天

武则天:从宫女到女皇的传奇人生武则天,原名武曌,又被称为武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一个重视男性的时代中,却以非凡的才华、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权力,实现了女性在政治上的崛起和文化的繁荣。
本文将从武则天的出生、成长、统治时期和影响等方面,来揭示这个传奇女皇的一生。
一、出生与成长武则天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官僚家庭中,从小就展现出了聪明才智和不凡的气质。
她的父亲武士彟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凭借智慧和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在家庭的熏陶下,武则天从小就对政治和权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她的性别并没有得到家庭的重视,相反,她的才华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二、入宫与崛起在唐太宗时期,武则天以宫女的身份进入了皇宫。
虽然一开始她的地位并不高,但是凭借着才智和聪明,她逐渐获得了太宗的宠爱。
在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展现出了敏锐的政治触觉,与当时的皇太子李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唐太宗逝世后,李治即位为唐高宗,武则天也因此成为了皇后。
作为皇后,武则天展现出了强烈的权力欲望和政治手腕。
她积极参与到政治决策中,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协助丈夫处理国事。
然而,高宗的懦弱个性使得武则天逐渐掌握了实际的权力。
在唐高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再次展现出了果断和冷酷的一面,通过宫廷政变废除了太子,掌握了国家大权。
三、武周王朝公元690年,武则天废唐睿宗,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作为女皇,武则天展现出了非常高的治国才华和军事才能。
她任用贤能之士,打击贪污腐败,整顿财政和军事制度,使国家的实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统治期间,武则天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她重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积极推动商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同时,她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推广儒家思想和文化艺术,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此外,她还对兵制进行了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军事力量。
四、评价与影响武则天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
虽然她的一些措施如“酷吏政治”等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她的治国才华和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无疑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
人称“武媚娘”,性巧慧,多权术。
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
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
690—705年在位,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诚如宋庆龄对她的中肯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氏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以皇后身份参政时,“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因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便正式委托武氏掌管国家大事,裁决一切。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亦号天后,天下之人谓之…二圣‟”。
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
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
出身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首都长安,即今陕西西安。
其父武士彠以经营木材为业,家境殷实,富有钱财。
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
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元从功臣”历官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都督等职。
武则天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红,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礼,深谙政事。
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入宫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则天长得明媚娇艳,楚楚动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故称武媚娘。
武则天入宫之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有一次,当她听说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狮子骢”的烈马,无人能够驯服,便主动对唐太宗说:“妾能制之,然须三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重视用人:骆宾王《讨武曌檄》
•
3、开创“殿试”制度,皇帝亲自考试。
•
4、“武举”
•
5、鼓励人才推荐和自荐,“北门学士”
• 过:1、重用武氏家族。
•
2、广建寺院,大肆崇佛,百姓受苦。
•
3、“请君入瓮”(周兴、来俊臣)
请君入瓮
周兴残害无辜被举发,武则天命来俊臣审理,来俊臣于是请 周兴吃饭,来俊臣问; “囚犯如果硬是不认罪,该怎么办才好?”周兴大笑说: “这太容易了,把犯人放到瓮里,四周燃起炭火。”来俊臣 派人找来一口大瓮,按照他出的主意用火围着烤,然后站起 来说:“来某奉陛下圣旨审查于你,请君入瓮吧!”周兴见 大事不妙,磕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成语“请君入瓮”由 此而来,比喻用某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其一,名门之后。武则天母亲 姓杨隋宗室杨达之女,因为和 皇帝同族,因此地位很高。 其二,结婚较晚,据说四十岁 才嫁给武则天的父亲武士护 其三,很有才气。据资料记载: 武则天5岁能文,9岁作诗,12 岁就可以引用历史典故讲故事。 这样的女人可能是靠母亲的遗 传。毕竟武则天14岁就入宫了, 前期只能是母亲的辛苦教授 其四,年龄高寿。武则天活了 八十四岁,她的母亲更高寿, 活了九十二岁
狮子骢事件
武则天需要一 个靠山,能在 李世民死后保 她周全,而刚 刚入主东宫的 太子李治无疑 是不二人选。
唐太宗驾崩后, 武则天按照当时 的规矩在感业寺 出家为尼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她在等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她终于等到了。永徽元年 (650年)五月,李治携一众妃嫔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 入感业寺进香,武则天、李治二人得以重见。李治看着眼前 的武媚娘,虽然削去头发、身披袈裟,但依然妩媚动人,别 有一番韵味,再回想起曾经的种种情谊,更是感从心生,泪 如雨下。二人互诉衷肠,互道思念,激情的火焰再次燃烧。 这一切,被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她主动向李治 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想借武则天的力量打击情敌萧淑妃。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 中国唐代初年, 文学家王勃、 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的合称, 简称“王杨卢 骆”。
评价武则天
• 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 能在高宗去世后的动荡岁月中稳定统
治并发展生产,客观上起到了稳定统 一,保持社会安定的作用 • 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 政绩并不比男人差
女 武皇
武
zhào
曌则 天
武则天
• 自幼聪明好学,通晓文史,14岁入宫。 • 唐高宗时,武则天得宠,被立为皇后。
高宗体弱多病,武则天代为处理政事, 逐渐掌握了国家大权。 • 690年,67岁的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 周。
武士彟
早年时期
武士彟生于并州 青年时期, 武士彟卖过豆腐,又曾经营 些木材生意,“因致大富” 武士彟“才器详敏,少有大 节,及长,深沉多大略,每 读书,见扶主立忠之事,未 尝不三复研寻,尝以慷慨扬 名为志”。隋朝末年,由于 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爆 发了农民起义。就在这样的 形势下,“深沉行人略”的 武士彟,弃商从戎
起初,他娶相里氏 为妻,生子武元庆、 武元爽。第一任妻 子死后,在唐高祖 李渊的劝说下,又 娶杨氏为妻,生有 三女,长女武顺, 次女即女皇武则天 以及三女郭孝慎夫 人武氏。
袁天罡
在武则天年幼之时,有一次,一个叫袁天 罡的人路过她家,此人是当时的占卜相面 大师,刚好看见武则天的母亲,袁天罡瞧 见端详片刻便说,夫人你是富贵之相,膝 下儿女必为贵人。杨夫人听见以后好生欢 喜,就请袁天罡进屋里坐,然后带自己的 两个儿子出来,一个是武元庆,一个是武 元爽,袁说:“你这两个儿子如此俊秀, 眉清目秀,气宇不凡,将来必是保家之 子。”杨夫人又把大女儿带出来,袁瞧了 瞧说:“你这女儿也是贵人之相,只是会 克夫而不旺夫。”这时候,奶娘把还在咿 呀学语的小则天抱出来了,她一副郎君打 扮,袁大师又瞧,这不瞧不打紧,一瞧啊, 大师的脸色都变了,他让小孩下地走了几 步,看着小孩明亮闪烁的眼睛,身体为之 一震,他说:“了不起啊!这小男孩长得 是龙一般的眼睛凤凰似的脖颈,这是大富 大贵之相啊,只可惜是个男孩,要是女孩, 他日必为一朝君主啊!”
母亲的辛苦教授
据资料记载:武则天5 岁能文,9岁作诗,12 岁就可以引用历史典 故讲故事。
“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 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 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四妃(一品) 九嫔(二品) 九婕妤(三品) 九美人(四品) 九才人(五品) 二十七宝林(六品) 二十七御女(七品) 二十七采女(八品)
天授元年(690年), 武则天自立为帝,宣 布改唐为周,定洛阳 为都,称“神都”, 建立武周。武则天在 位前后,肆杀唐宗室, 兴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断”, 多权略,能用人,所 以使得贤才辈出。又 奖励农桑,改革吏治, 重视选拔人材。晚年 逐渐豪奢专断,颇多 弊政。
武则天的功与过
• 功:1、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
士农工商
士农工商,是古代四种 民众的总称,古代所谓 四民,经指做官的、从 农的、百工、经商的。
追随李渊
隋炀帝命李渊让他镇压叛军。李 渊初来之时,暂时起居在武士彟 的家里,于是和武士彟增进了感 情,遂任他为行军司铠参军。 大业十三年(617年)初,李渊、 李世民父子,见隋朝大势已去, 决定乘乱起兵,夺取天下。其中 武士彟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力劝 李渊起事,别再犹豫,并假托听 到空中:有称唐公为天子者。还 说自己曾经梦见李渊骑马而登天, 俱以手扪日月,并将自己所撰的 兵书献给李渊阅读,李渊大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