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剂产品知识简况

合集下载

橡胶抗静电剂E-XCB

橡胶抗静电剂E-XCB

橡胶抗静电剂
E-XCB基本参数:
1、主要成份:聚氧乙烯类高分子聚合物
2、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3、产品用途:E-XCB永久性抗静电剂可运用于丁晴橡胶、天然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等产品.
4、产品特点:E-XCB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当抗静电剂在聚合物中形成网
络,制品才能有最佳的抗静电性。

通常需要添加1-3%的浓度,永久性抗静
电剂对环境的湿度不存在依赖性,能确保在苛刻的条件下使用,无迁移的抗
静电剂,不影响制品的物性。

5、使用方法及抗静电参数:E-XCB永久性抗静电剂一般添加到橡胶内与各种
助剂混炼均匀即可。

★配合导电碳黑使用,抗静电剂E-XCB 5份,导电碳黑8~12份.导电效果在2.2×103
6、产品包装及储存:塑胶桶包装,每桶净重25/200kg。

室温储存,存放于干爽、阴凉的地方,在不使用时应将容器密封好。

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抗静电剂英文名称是Antistatic agent,简称ASA。

由于聚合物的体积电阻率一般高达1010~1020Ω·cm,易积蓄静电而发生危险,而抗静电剂多系表面活性剂,可使塑料表面亲合水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有导电作用,因而可以使静电及时泄漏。

概念任何物体都带有本身的静电荷,这种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静电荷的聚集使到生活或者工业生产受到影响甚至危害,将聚集的有害电荷导引/消除使其不对生产/生活造成不便或危害的化学品称为抗静电剂。

英文:Antistatic agent, ASA结构特征抗静电剂一般都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征,结构上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兼而有之。

常用的极性基团(即亲水基)有:羧酸、磺酸、硫酸、磷酸的阴离子,胺盐、季铵盐的阳离子,以及-OH、-O-等基团,常用的非极性基团(即亲油基或疏水基)有:烷基、烷芳基等,从而形成了纤维工业常用的五种基本类型的ASA,即胺的衍生物,季铵盐,硫酸酯、磷酸酯以及聚乙二醇的衍生物。

ASA 当涂层用时,疏水基团吸附于材料表面,最外层形成一层ASA 的分子层;当采用共聚方法形成双组分纤维时,外部的ASA 分子层受到破坏,内部的ASA 便可以渗透到材料表面;材料表面有一个平滑的ASA 分子层,表面摩擦系数的降低使静电产生几率减少,但外用ASA 耐洗牢度不好,可考虑用反应性化合物与纤维在高温下形成共价键结合[11]。

抗静电机理外用ASA 一般以水、醇或其它有机溶剂作为溶剂或分散剂,进行涂覆疏水基团附着于材料表面,向外排列的亲水基团吸收环境中的微量水分,因为水是高介电常数的液体而形成导电层,并且纤维中所含的微量电解质也一定程度地降低表面电阻;用于织物的ASA 多为饱和长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纤维表面呈负电性而容易被吸附形成湿气膜,这样材料摩擦间隙的介电常数也明显提高;如果ASA 为离子化合物时,本身便具有离子导电作用[12]。

内用ASA 在聚合物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当添加到一定数量时,复合材料的表面会形成一层亲水基团向外排列的膜,同时内部的ASA 能向表面渗透以补充膜层的缺损;因此ASA 与聚合物的相容程度便形成了矛盾的两方面,相容性好会使向外表渗透速度放慢,难以及时补充表层ASA 损失,反之又会使材料过早地丧失抗静电性能。

导电剂 抗静电剂

导电剂 抗静电剂

导电剂抗静电剂
导电剂和抗静电剂是两种不同的添加剂,它们在材料科学和电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这两种添加剂都能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但它们的原理和使用有所不同。

导电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材料导电性能的添加剂。

它通过在材料中形成导电通道,使得电子可以更容易地在材料中传输。

这使得导电剂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能源器件中,以及在电子器件和电线电缆等电学器件中。

与导电剂不同,抗静电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材料表面电阻的添加剂,从而防止静电荷的积累。

抗静电剂通常由具有导电性的物质组成,如碳黑或金属微粒。

当这些物质被添加到材料中时,它们会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导电层,从而使得电荷能够更快地逸散。

抗静电剂主要用于防止静电引起的各种问题,例如火灾和爆炸等安全问题,以及电子器件中的故障和损坏等。

总的来说,导电剂和抗静电剂虽然都能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但它们的原理和应用有所不同。

导电剂主要用于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而抗静电剂则主要用于防止静电荷的积累。

在选择使用哪种添加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考虑。

为了确保选择合适的添加剂,我们首先要了解材料的用途。

例如,对于需要高导电性能的材料,我们可以考虑添加导电剂。

而对于需要防止静电荷积累的材料,我们可以考虑添加抗静电剂。

另外,还需要注意添加剂的浓度和添加方式,以确保它们能够在材料中均匀分布并发挥最佳效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添加了添加剂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其满足预期的应用要求。

有机硅抗静电剂

有机硅抗静电剂

有机硅抗静电剂有机硅抗静电剂是指一种采用有机硅材料制造的防静电剂,多用于电子、半导体、化学纤维、塑料、橡胶、涂料、油墨等行业的生产领域。

有机硅抗静电剂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表面的导电性能,降低静电阻抗,减少产品抽气、异味等静电统计电荷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一、有机硅抗静电剂的定义有机硅抗静电剂是一种能够调节产品静电阻抗、导电性能的防静电剂。

它采用有机硅材料作为主要成分,同时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等,以提高涂料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二、有机硅抗静电剂的特点1.抗静电阻抗高:有机硅抗静电剂可以调节产品的静电阻抗,提高产品表面的导电性能,防止静电电荷的积累。

2.耐高温性好:有机硅抗静电剂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可适用于高温条件下的生产操作。

3.极性小:由于有机硅抗静电剂的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非极性基团,因此其极性很小,对环境的污染极低。

4.增稠作用好:有机硅抗静电剂具有很好的增稠作用,可增加涂料粘度,提高其流体性,便于涂料的制造和使用。

三、有机硅抗静电剂的应用有机硅抗静电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半导体、化工纤维、塑料、橡胶、油墨、涂料等行业。

在电子、半导体制造中,有机硅抗静电剂主要用于集成电路芯片的封装、印刷板的生产,以及各种电子零部件等的保护。

在塑料、橡胶、化工纤维等行业中,有机硅抗静电剂可以添加在各种纤维材料和塑料中,以提高其导电性能和防静电能力。

四、有机硅抗静电剂的生产与制备目前,有机硅抗静电剂的生产技艺已经十分成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按配方比例将各种原料准备好,包括有机硅材料、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等。

2.混合:将准备好的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3.加料:将混合料依次加入制备设备中,控制加料速度和搅拌强度,混合成预期的产品。

4.包装:对制备好的产品进行包装,并进行质量检测,将合格产品送入库房等候销售。

综上所述,有机硅抗静电剂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和导电性能,适用范围广泛,是一种十分实用的防静电材料。

第三章 抗静电剂综述

第三章  抗静电剂综述

2静电的危害 ①油品是易燃化学品,它与空气的混合物在很宽比 例范围处于爆炸极限内(0.7-8%) ②当静电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放电,造成火灾或爆 炸事故 ③实例: A:50年代荷兰Shell公司发生油罐爆炸事故 B:70年代发生波音飞机油箱爆炸 C:工作经历
3.消除静电的措施 1)空气增湿 2)用放射源照射发生静电的物体使空气电离后导电 3)在管道内安装消电器以中和电荷 4)降低油品流速 5)加入抗静电剂 在上述方法中,最简便可行的是加入抗静电剂,其作 用是使油品在流动过程中避免产生静电荷,提高电荷 的泄露速度,防止电荷的聚集,达到安全目的 用量一般为1-3mg/L
第三章 抗静电剂
化学工程学院
1燃料油静电产生的原因 静电产生的原因可以用双电层理论解释,固体和液 体界面的双电层相当于板状电容器.当液体通过管道 流动时,油品中一种符号的离子吸附在管壁上,而与 其平衡的反号离子则留在液体中,管壁上的电荷通过 接地导出,而油品中的电荷随流体进入储罐,导致发 生电荷分离.由于油品是一种绝缘体,它所带的电荷 不能在短期内消失,造成电荷的聚集,产生静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0 ℃水溶液 CaCl2水溶液
CH2-COOR NaSO3-CH-COOR 钙盐产品
3)含氮共聚物 有机铬盐和钙盐配合使用能使油品的导电率明显 提高,但在油品储存过程中油中的游离水能萃取出导 电组分使抗静电效果下降,再加入一种含氮共聚物, 不但能防止水分对有机铬盐和有机钙盐的萃取,还能 增加有机液体的电导率 含氮共聚物: A: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吡啶共聚物 B: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胺基乙酯共 聚物 分子量为:5000-250万
4.抗静电剂(T1501) 抗静电剂T1501是我国研制和生产的产品,广泛 用于汽油、喷气燃料、柴油等燃料. 其组成包括:有机铬盐 有机钙盐 含氮共聚物 1).烷基水扬酸铬 将烷基水扬酸钠的二甲苯溶液与乙酸铬或氯化铬 的甲醇溶液反应得到.

抗静电剂原理

抗静电剂原理

抗静电剂原理引言静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它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不便,还可能引起危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研发出了抗静电剂。

本文将介绍抗静电剂的原理和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静电的危害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会对人体和设备带来不良影响。

首先,静电会引起人体的不适,如皮肤干燥、刺痛感等。

其次,静电可能对电子设备和敏感仪器造成损害,导致数据丢失、设备故障等问题。

此外,静电还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对工业生产和生活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二、抗静电剂的原理抗静电剂是一种能够中和和消除静电的物质。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电性抗静电剂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电性。

导电性是指物质能够传导电流的能力。

当物体带有静电荷时,抗静电剂中的导电性物质可以吸收和传导这些电荷,降低静电的累积程度。

2.界面活性剂抗静电剂中常含有界面活性剂。

界面活性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

它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3.湿润性抗静电剂通常具有较高的湿润性。

湿润性是指物质与液体接触时能够迅速扩散和渗透的能力。

抗静电剂的高湿润性可以使其迅速覆盖在物体表面,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

4.电中性抗静电剂一般具有中性或接近中性的电性。

中性是指物质的电荷量接近于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电场。

抗静电剂的电中性特性可以降低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三、抗静电剂的应用抗静电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子、纺织、化工、医疗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电子行业在电子设备制造过程中,抗静电剂可以防止静电对电子元器件的损害。

它可以降低电路板上的静电荷积累,保护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

2.纺织业纺织品常常会因为摩擦而带电,给人体带来不适。

抗静电剂可以被添加到纺织品中,中和纤维表面的静电荷,使其具有抗静电功能。

3.化工业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静电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

抗静电剂可以被添加到化工原料中,消除静电的累积,提高生产安全。

抗静电剂的介绍和发展现状

抗静电剂的介绍和发展现状

(烷氧基聚氧乙烯基硫酸酯)三乙醇胺 特点:硫酸酯盐的水溶性比较大,除用作抗静电剂外,还 是 良好的乳化剂、纤维处理剂,但不耐酸和热。

磷酸酯及磷酸酯盐
OR O P OH ONa OR O P ONa ONa OR O P OR ONa
O (C12H25O)2PONa
O OH NH(CH2CH2OH)2 RO P OH NH(CH2CH2OH)2
树脂加工中混和后再进行成型加工外部磨损内部迁移树脂加工中混和后再进行成型加工外部磨损内部迁移相有迁移性与树脂的相容性有关树脂的极性结构有关树脂的有关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关tg室温tg室温树脂的室温树脂的结晶度有关?抗静电剂的使用效果
抗静电剂
静电现象 静电危害 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逸散 抗静电剂的类型与合成
CH 3
CH3SO4
-
R N
R
X
-
CH 3

脂肪胺、胺盐及其衍生物
O NH O O N CH2(CH2)6CH3 O
+ 2 +
O CH3(CH2)6CH2Br
KOH
N CH2(CH2)6CH3 + HBr O COOH
H2O COOH
+
CH3(CH2)6CH2NH2
C12H25OH
+
CH2 CH CH2Cl O
摩擦产生的静电的大小与摩擦力、摩擦速度有关。 聚合物与其他物体接触和摩擦时,一方面不断产 生静电,另一方面又不断泄漏,因此电荷的积聚 是两个过程的动态平衡,最终达到某一稳定带电 状态。

返回
4 静电的逸散

聚合物一般有优良的电绝缘性 由于主链一般由共价键组成,既不能电离,又不 能传递电子,在其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当同其他 物体相接触和摩擦时,会有电子的得失,很难通 过传导而消失。 电荷泄漏的快慢取决于材料的介电常数ε和电阻率 ρ的乘积,而一般聚合物ε 和ρ 很大,因此泄漏 很慢。 ∴电荷会不断聚积。

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核心知识详解

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核心知识详解

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核心知识详解1、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替代了抗静电剂SN,解决了SN用量大、易黄变、不可同浴等不足。

2、抗静电剂按离子属性可分为三种:阳离子型:表面电阻小(109左右)、半衰期长(9S左右),相容性差,黄变明显。

非离子型:表面电阻小(109左右)、半衰期短(1S以内),相容性好,黄变小。

阴离子型:表面电阻大(1012)、半衰期长、相容性差,黄变小。

3、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需要通过定型机来完成,直接喷洒有客户使用过,效果不理想。

4、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吸附性没有阳离子性的好,需要定型机操作才能将有效成分带到纺织面料上面。

5、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只针对面料,丝状织物效果不佳,不建议使用。

6、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建议在涤纶面料上面特别是做防水时同浴最合适.7、目前面料抗静电整理方法通常由三种:一种是:通过后整理来抑制或消除织物表面的静电;(使用最广泛)一种是:通过对织物改性来制造抗静电纤维,一种是:在织物中混纺或嵌织导电纤维来导电消除静电。

8、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唯一的不足就是吸附性不好。

不像阳离子,通过浸泡、喷涂就能轻易达到抗静电效果。

9、丝类、散毛等纺织品可以使用SN喷涂去静电,单不适合用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10、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只针对纺织品面料。

11、假如对纺织品黄变没要求,单独操作并且是丝类、散毛等纺织品,SN是不错的选择。

12、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吸附性差非定型机不可操作。

13、SN的吸附性好,在操作工艺中喷涂有效。

14、非离子性和阴离子性黄变小,但是阴离子性相容性差.15、面料抗静电剂LD-9400H可以1开12的超强开稀比例,他适用于丝绸、羊毛、涤纶、腈纶等。

16、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比例1开3、1开6、1开12等开稀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静电剂知识简介一.静电:静电(Electrostatic)就是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电荷。

静电是一种电能,它留存于物体表面:静电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静电是通过电子或离子的转移而形成的。

静电现象已为人们所熟悉,当天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产生放电声;用毛皮磨擦后的钢笔杆可吸引小纸屑(当电荷密度达到106C/m2);脱下合成纤维衣服时产生的劈啪声;夜间还可以看到火花(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0KV/cm);日光灯、电视机屏幕、录音机磁头等易附着灰尘现象,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是电荷的产生和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电现象的总称.静电具有以下特点:1.从防静电危害的角度考虑,当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超过1010Ω.m时,材料耗散静电的能力明显减弱。

从消除静电角度考虑,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不应高于1010Ω.m;2、在一般工业生产中,静电具有高电位、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设备数万伏以至数十万伏;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也常达数百伏至数千伏;这要比市用低电压220V,380V高得多,但积累的静电量却很低,通常为毫微库仑(nC,10-9C)级;静电电流多为微安(μA,10-6A)级,作用时间多为微秒(μS,10-6S)级。

3、静电较之流电,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湿度的影响比较大,静电测量时复现性差,瞬态现象多。

静电同世上任何事物一样具有双重性:即既能为人类造福,如静电复印、静电喷漆、静电除尘等应用技术;也会带来许多危害,如石化、电子及电工等领域。

就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及电子设备的装联、调试作业而言,因接触、磨擦起电、人体电荷与接地问题就能造成很大损失。

磨擦起电和人体静电乃是电子、微电子工业中之两大危害源。

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静电危害正在日益表露出来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抗静电剂组成和分类:塑料具有很高的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率。

这种高电阻性能,使其在应用过程中会携带大量来自其他介质的静电荷,从而干扰加工过程的进行,或因放电影响产品的美观和卫生,或损坏产品的性能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

或人体上的静电位最高可达添加抗静电剂可降低聚合物材料的带电能力,解决上述静电给塑料制品带来的问题。

抗静电剂具有吸湿性,它迁移至塑料表面,吸收大气中的水分而形成一层很薄的导电薄膜,使静电迅速消除。

抗静电剂一般都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征,结构上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兼而有之。

常用的极性基团(即亲水基)有:羧酸、磺酸、硫酸、磷酸的阴离子,胺盐、季铵盐的阳离子,以及-OH、-O-等基团,常用的非极性基团(即亲油基或疏水基)有:烷基、烷芳基等。

按结构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高分子型等;按使用方法可分为外涂型和内添加型两大类。

抗静电剂或其组分应具备以下条件:用量小但抗静电作用大,抗静电效果持久,对光、热稳定、与聚合物相容性良好,不降低聚合物的性能,不影响成型加工性能,耐化学品,无毒,廉价。

抗静电剂的选用和最佳添加量取决于聚合物的性质、加工方式、加工条件、其他助剂的种类和多少、相对湿度和聚合物的最终用途。

抗静电剂的分类:抗静电剂的种类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即按使用方法和结构分类。

1.按使用方法分类普通抗静电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按照使用方法分为表面涂覆型和内添加型两种。

(1)表面涂覆型抗静电剂是将抗静电剂组分溶解于水、醇等合适溶剂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抗静电剂溶液,通过刷涂、喷涂和浸涂等方法涂覆于高分子材料制品表面,随后干燥蒸发除溶剂得到表面被抗静电剂分子包覆的高分子制品。

表面为涂覆型抗静电剂多选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抗静电效果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阴离子型>非离子型。

表面涂覆型抗静电剂优点是操作简便,用量较少,速效且适用面广,不影响高分子材料制品的成型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缺点是容易因摩擦、洗涤而从材料表面脱离,从而失去抗静电效果,因此只能提供暂时的或短期的抗静电效果。

为了改善抗静电效果的持久性,要提高抗静电和聚合物制品表面的黏附力。

近年来国外采用高分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抗静电涂层,即所谓的分子涂覆技术体系。

(2)内添加型抗静电剂在成型加工前,将抗静电剂和聚合物树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成型加工制备高分子抗静电制品的方法叫内部混炼法,所用的表面活性剂被成为内添加型抗静电剂,均匀分布在整个聚合物本体。

由于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链的相容性较差,加工后经过一段时间,表面活性剂分子会由高分子材料本体向表面迁移,沿着垂直于制品表面的方向形成一定浓度的梯度,在表面形成稳定的具有一定浓度的、均匀的、具有取向特征的且浓度大于聚合物本体的抗静电剂分子层。

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子和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之间具有较大的亲和性,使得表面活性剂层分子的亲水基伸向空气一侧,亲油基植于树脂内部。

此类抗静电剂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同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有一定的使用。

(3)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能离解出具有表面活性的阴离子的一类表面活性剂叫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按其亲水基一般分为:羧酸盐型、磺酸盐型、硫酸盐型和磷酸盐型。

其中磺酸盐型产量最大,应用最广,其次是硫酸盐型。

在水中能离解出具有表面活性的阳离子的一类表面活性剂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就其结构而言,它至少含有一个长链疏水基,通常是由脂肪酸或石油化学品衍生而来的。

大多数商品的表面活性剂都是由复杂的混合物组成。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按其结构可分为开链脂肪胺盐,亲油基通过中间键与N相连的胺盐,最重要的是季胺盐。

在水中不离解成离子状态,表面活性由中性分子体现的表面活性剂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其亲水基的结构不同,可分为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醇胺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醚型及氧化胺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环氧乙烷供应量增加,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一族。

2.根据结构分类:(1)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吸附在相界面上,从而能大大降低两相界面之间表面能(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分子。

表面活性剂分子一般是一端带有一个或者多个极性基团的碳氢化合物。

根据抗静电剂分子中的亲水基能否电离,可以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如果亲水基电离后带负电荷即为阴离子型,反之则为阳离子型。

如果抗静电剂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的亲水基,而电离后又分别带有正负不同电荷时,则为两性型抗静电剂。

含羟基、醚键、酯键等抗静电剂不电离,所以被称为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2)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它是一种分子内含有聚环氧乙烷、聚季铵盐结构等导电性单元的高分子聚合物,不同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因为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与基础树脂不兼容,普通共混方法不可能得到满意结果。

因此,利用聚合物合金化技术是保证改性制品具有优异抗静电性、耐热性、抗冲击技术的关键。

由于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与基础树脂之间以合金形式共混,均匀而细微地分散成线状或网状“导电通道”。

亲水性聚合物在特殊相容剂存在下,经较低的剪切力拉伸后,在基体高分子表面呈微细的筋状,即层状分散结构,而中心部分则接近球状分布。

这种“蕊壳”结构中的亲水性聚合物的层状分散状态能有效地降低共混物表面电阻,并且具有永久抗静电性能。

主要特点如下:具有持久的抗静电效果;不受摩擦、洗涤等应用条件的影响;对空气的相对湿度依赖性小;带电压低,且衰减速度快;热稳定性好,不影响制品的耐热性;适用的树脂面较广等优点。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主要品种有:聚醚型、季氨盐型、磺酸型、酸的接枝共聚物、离子型。

主要生产厂家有日本的三洋化成、住友精化、住友科学工业、第一工业制药,瑞士的汽巴精化、科莱恩,美国的威科、大湖等。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添加量是低分子型抗静电剂的5-15倍,此外,永久性抗静电剂的相容剂和加工条件的选择等关键技术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也制约着它的应用。

三.抗静电剂的选择和用量:热塑性塑料的加工主要采用复合型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的不断迁移可使塑料制品保持长期持续的抗静电效果。

添加型抗静电剂品种和用量的确定和选择一般凭试验或经验作调整。

几类最重要的常用内添加型抗静电剂及常用用量见表1。

表1几种添加型抗静电剂的用量塑料加工过程中,抗静电剂必须承受160~300℃的加工温度。

在此热历程中,抗静电剂挥发性不能过大,不能和聚合物或其降解产物或其他的添加剂发生副反应。

在很多情况下,含氮物质不适用于PVC,因其碱性部分可促进PVC的降解,生成黑色产物。

使用磺化烷烃时,正确选择PVC的热稳定剂非常重要。

它们之间可能发生反应,例如,铅、钡/镉和磺化烷烃反应变成红色或棕色。

通常在塑料加工过程中,抗静电剂和其他添加剂、颜料一起在混合设备中进行共混。

采用预混(如在转鼓式混合器)的方法可以先将添加剂均匀地分散在塑料颗粒中。

由于它们部分不相容,具有一定的滑脱效应,给挤出造粒带来困难。

少量的增摩填料(如SiO2)的加入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液体抗静电剂也可以通过进料泵直接进入挤出机的熔融段。

抗静电剂的添加量要根据抗静电剂本身的品质、树脂种类、加工条件、制品形态以及对制品抗静电效果要求的程度来确定。

添加量一般为0。

3%-3%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抗静电效果,抗静电功能母料可以将抗静电剂和其他的助剂的添加量增大到10-100倍左右,即为3%-30%左右。

四.我司抗静电剂相关产品简介:1. 抗静电剂AM:熔点40℃-50℃,属于酯+胺复配型,缺点,颜色容易变黄.加工过程螺杆易打滑。

评估选用抗静电剂产品时候主要是看1)静电性能2)加工是否顺利3)对成品其他性能方面的影响。

AM在有填充料体系中加工,要适当提高抗静电剂添加比例。

如果是用AM做成的抗静电母料,推荐使用在新料当中。

2. 抗静电剂A V-400(乙氧基化胺):液体状态适用于PP、PE做母料的产品体系。

A V-400产品可以应用于除PC、PVC以外的所有塑料制品,抗静电性能一般,极性一般。

3. 抗静电剂129(单甘酯):分子式C21H42O4,相对分子量:358.0 分子结构式:C17H35COO CH2CH OHCH2OHC16 60%棕榈油C1840% 40℃-45℃C16 40%牛羊油C1860% 45℃-50℃天然油脂C1250%椰子油15℃以下变固态长链椰子油PS(C12-C14)C1850%C2210% 芥酸酰胺菜籽油C1840%C1650%4. 我司A8-95G颗粒产品,是山嵛胺+EO 合成体系,熔点有所提高,约70℃-80℃。

A8-95产品主要应用在BOPP抗静电领域,为氢化牛脂胺聚氧乙烯醚类。

化学结构式:C17H35CH2N CH2CH2OHCH2CH2OH5. 胺类抗静电剂特性:在相对湿度高时,容易形成网状结构,抗静电效果比酯类要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