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98_工业贮仓内的漏斗轻骨料砼及漏斗表面积的计算

合集下载

漏斗计算

漏斗计算

部位上口边长A(米)上口边长B(米)下口边长a(米)下口边长b(米)漏斗高度(m )板厚mm侧面积钢漏斗一漏斗斜壁4 3.3 1.50.6 2.51226.53漏斗环板板外边A(m)板外边B(m)板宽(m)板厚(mm)面积4.4 3.70.216 3.084.4 3.70.316 4.51.70.80.1120.46钢漏斗矩形壁长A(m)宽B(m)板宽(m)板厚mm面积1.50.60.088120.37加劲肋长A(m)宽B(m)块数板厚mm面积0.30.25212 3.120.20.124120.48导向板长A(m)宽B(m)块数板厚mm面积0.10.18480.84角铁长A(m)宽B(m)长度M板厚块数面积2-20.10.1 5.52682 2.21 1-10.10.17.9581 1.59 1-10.10.17.9581 1.59小计21.426 5.39部位梯形上底A(米)梯形下底B(米)另一边(上底-下底)/2块数漏斗高度(m )板厚mm侧面积矿渣混合材配料及输送钢漏斗计钢漏斗梯形板4 1.5 1.51 2.5128.018一梯形板4 1.5 1.21 2.5127.626梯形板 3.30.6 1.252 2.51210.9小计26.54总计重量(kg)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SQRT(((D3-F3)/2)^2+G3^2)SQRT(((C3-E3)/2)^2+G3^2)2498.8937496.67579.5832.841214529 2.795084972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386.84831160.5449.24 565.231695.613.5 43.3323129.996 1.38重量(kg)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34.81633104.449 1.1088重量(kg)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293.9043881.7129.36 45.2163135.648 1.44重量(kg)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52.7523158.256 2.52重量(kg)138.8133416.4394 6.6312 99.8523299.556 4.77 99.8523299.556 4.77 338.5171015.55116.171重量(kg)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漏斗计算755.25432265.76224.0532.915475947718.36832155.10322.8782.773084925 1026.8633080.57532.7022.795084972 2500.487501.4479.6334261.0712783.2。

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

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

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
【实用版】
目录
1.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
2.漏斗的结构和原理
3.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4.公式的应用示例
正文
一、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
漏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的容器,主要用于输送颗粒状物质、粉状物质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计算漏斗的体积,以便更好地设计和使用它。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漏斗的结构和原理
漏斗由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圆锥形容器组成。

其原理是利用重力将物质从上部倒入,通过下部的狭窄通道,使物质逐渐流出。

在设计漏斗时,我们需要考虑其尺寸、形状以及材质等因素,以满足不同的输送需求。

三、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为了计算漏斗的体积,我们可以借助数学中的圆锥体积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漏斗的高度和上口半径。

假设漏斗的高度为 h,上口半径为R,那么漏斗的体积 V 可以表示为:
V = (1/3)πRh
其中,π表示圆周率,约为 3.14159。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漏斗的体积。

四、公式的应用示例
假设一个漏斗的高度为 5 米,上口半径为 2 米,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其体积:
V = (1/3) × 3.14159 × 2 × 5 ≈ 41.88(立方米)
因此,这个漏斗的体积约为 41.88 立方米。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漏斗的尺寸和形状,从而满足不同的输送任务。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

漏斗支撑架计算-修改

漏斗支撑架计算-修改

部位支撑名称材质间距规格立杆板下立柱(mm) 钢管500×500 Ф48.3×3.6 步距(mm) 钢管1000 Ф48.3×3.6 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400 Ф48.3×3.6板底模板底模板(mm) 覆面木胶合板15板底支撑小楞(mm) 木枋250 90×90(圆弧垂直)板底支撑大楞(mm) 钢管(双)700 Ф48.3×3.6(圆弧)对拉螺栓500×700 M161.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振捣荷载标准值(kN/m2):3.000;施工荷载在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撑结构时取1KN/㎡,对水平模板为2KN/㎡,对垂直模板取4KN/㎡,漏斗为倾角θ时,振捣荷载为2/cosθ(θ≤45°时)或4sin θ(θ≥45°时)。

2.材料参数钢管(Ф48.3×3.6,Q235,A级),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f=205;钢管每米长质量(kg/m):3.97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10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3.楼板参数楼板的计算厚度(mm):800.00~600.00;(计算最重厚度)4.支撑架体设计及稳定性验算计算过程1)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不考虑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3.97×19 = 0.7543kN;-模板的自重(kN):NG2 = 0.5×0.5×0.7 = 0.175 kN;-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0.8×0.5×0.7 = 7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7.9293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活荷载标准值 NQ = (1+3) ×0.5×0.5 = 1 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G + 1.4NQ = 1.2 x 7.9293 + 1.4 x 1 = 10.92 kN;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 =N/(φA)≤[f]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0.92 kN;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5.06;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26;σ--------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L0---- 计算长度 (m);按下式计算:(h+2a)=1.155 x 1.3 x 1800 = 2702.7 (顶部立杆)I0= kμ1h = 1.155 x 2.6 x 1000 = 3003 (非顶部立杆)I0= kμ2l0/i = 2702.7 / 15.9 = 170 < 210 (顶部立杆长细比满足要求)l0/i = 3003 / 15.9 = 189 < 210 (非顶部立杆长细比满足要求);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184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0920 /(0.184×506) = 117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117 N/mm2 < [f] = 205 N/mm2,满足要求!5. 模板面板设计及稳定性的验算1)荷载设计值荷载组合为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考虑泵送混凝土为6 KN/m2)、施工荷载(2.5KN/m2)、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A (G为漏斗自重,A为漏斗水平投影面积,重力密度25KN/m3)、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3KN/m2)、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1KN/m2)。

双曲线钢漏斗表面积计算公式

双曲线钢漏斗表面积计算公式

双曲线钢漏斗表面积计算公式
双曲线钢漏斗表面积计算公式涉及到漏斗形状的定义以及双曲线的数学性质。

在这里,我们将会用标准的双曲线定义来定义漏斗
形状,然后使用双曲线的表面积公式来计算表面积。

首先,让我们假设双曲线钢漏斗是一个圆柱体内挖去一个圆锥体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漏斗的形状可以定义为在圆柱体的顶面
和侧面挖去一个圆锥形的部分。

为了满足这个定义,我们需要知道
漏斗的几何参数,如直径、高和圆锥的角等。

基于上述参数,我们可以使用标准的双曲线表面积公式来计算双曲线钢漏斗的表面积。

具体来说,表面积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
是围绕圆柱体的圆的周长,二是围绕圆柱体顶部的圆的周长加上圆
锥体的表面积。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表面积= π(直径) + π(高)(1/2(直径 - 底面直径)) + 圆
锥侧面积
其中,π是圆周率,约为3.14。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双曲线钢漏斗的表面积,从而更好地理解其构造和优化其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公式适
用于标准的双曲线钢漏斗,对于其他形状或大小的漏斗可能需要调
整公式中的参数。

总结来说,双曲线钢漏斗的表面积可以通过上述公式精确计算,这对于理解和优化漏斗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双曲线
钢漏斗表面积计算公式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漏斗计算

漏斗计算

部位上口边长A(米)上口边长B(米)下口边长a(米)下口边长b(米)漏斗高度(m )板厚mm侧面积钢漏斗一漏斗斜壁4 3.3 1.50.6 2.51226.53漏斗环板板外边A(m)板外边B(m)板宽(m)板厚(mm)面积4.4 3.70.216 3.084.4 3.70.316 4.51.70.80.1120.46钢漏斗矩形壁长A(m)宽B(m)板宽(m)板厚mm面积1.50.60.088120.37加劲肋长A(m)宽B(m)块数板厚mm面积0.30.25212 3.120.20.124120.48导向板长A(m)宽B(m)块数板厚mm面积0.10.18480.84角铁长A(m)宽B(m)长度M板厚块数面积2-20.10.1 5.52682 2.21 1-10.10.17.9581 1.59 1-10.10.17.9581 1.59小计21.426 5.39部位梯形上底A(米)梯形下底B(米)另一边(上底-下底)/2块数漏斗高度(m )板厚mm侧面积矿渣混合材配料及输送钢漏斗计钢漏斗梯形板4 1.5 1.51 2.5128.018一梯形板4 1.5 1.21 2.5127.626梯形板 3.30.6 1.252 2.51210.9小计26.54总计重量(kg)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SQRT(((D3-F3)/2)^2+G3^2)SQRT(((C3-E3)/2)^2+G3^2)2498.8937496.67579.5832.841214529 2.795084972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386.84831160.5449.24 565.231695.613.5 43.3323129.996 1.38重量(kg)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34.81633104.449 1.1088重量(kg)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293.9043881.7129.36 45.2163135.648 1.44重量(kg)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52.7523158.256 2.52重量(kg)138.8133416.4394 6.6312 99.8523299.556 4.77 99.8523299.556 4.77 338.5171015.55116.171重量(kg)构件个数总重量(KG)总面积漏斗计算755.25432265.76224.0532.915475947718.36832155.10322.8782.773084925 1026.8633080.57532.7022.795084972 2500.487501.4479.6334261.0712783.2。

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

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

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
(最新版)
目录
1.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概述
2.漏斗体积计算公式推导
3.实际应用中的漏斗体积计算
4.总结
正文
【1.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概述】
漏斗是一种常见的三维图形,其顶部是一个圆形,底部是一个较小的圆形,中间部分呈锥形。

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漏斗的体积,以便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

【2.漏斗体积计算公式推导】
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积分来推导。

首先,我们将漏斗沿垂直于底部圆形的轴线切成无数个横截面,每个横截面都是一个圆形。

然后,我们将这些圆形的面积加起来,最后再乘以漏斗的高度,就可以得到漏斗的体积。

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
V = π∫(r + z·dr)
其中,V 表示漏斗的体积,r 表示横截面上圆形的半径,z 表示圆形中心的高度,π表示圆周率,积分是对 r 从 0 到 z 进行的。

【3.实际应用中的漏斗体积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漏斗常常被用来进行液体的传输和分配。

例如,在化工厂中,需要将一种液体从大容器倒入小容器,就可以通过漏斗来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漏斗的体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液体传输的速度和效率。

另外,漏斗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4.总结】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得出漏斗的体积计算公式是:V = π∫(r + z·dr),其中 r 表示横截面上圆形的半径,z 表示圆形中心的高度。

第1页共1页。

筒仓漏斗施工方案剖析

筒仓漏斗施工方案剖析

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150万吨/年甲醇项目首期60万吨/年甲醇工程/煤储运系统/筒仓内壁及漏斗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2011年11月06 日目次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仓底漏斗及内壁的施工 (4)3.1脚手架施工 (4)3.2模板施工 (7)3.3钢筋工程 (8)3.4预埋件制作安装 (10)3.5砼工程 (10)四.施工进度计划 (11)五.质量保证措施 (11)六.冬、雨季施工措施及工期保证措施 (11)七.HSE保证措施 (12)一、工程概况每个筒仓内自2.95m标高以上至16.438m标高以下设有两道角度为68°的出煤漏斗。

在仓底自-1.30m至16.438m标高之间设有壁厚为280mm的内仓筒壁,内仓筒壁与外仓筒壁之间间隙为30mm,采用3公分厚的高密度聚乙烯泡沫板填充。

内仓底筒壁在遇到○A、○B、○C轴的输煤廊道洞口尺寸时同外筒壁的洞口尺寸。

中间漏斗板为:DB-1,分别由4个Z-1、2个Z-2、8个DL-4、2个DL-2、1个DL-1、2个DB-1组成中间漏斗。

柱标高为:-1.3---15.358m,板标高为:2.95---15.358m。

自仓底中心DL-2与DB-1背后沿DL-2和DB-1纵向自标高4.5m起,由筒○B轴两侧向外4948水平距离止,○B轴与⑤、⑥、⑦、⑧轴相交处均设有支承68°漏斗底板1000mm厚钢筋砼墙(梁)四处;在仓底下位于○B轴与⑤、⑥、⑦、⑧轴相交处均设有Z-1仓底中心支柱,每个仓内共4个,Z-1每个支承柱断面为长1600mm(沿○B轴方向)×宽1400mm;在○B轴沿○B轴方向,自标高11m至13.625 m为DL-1。

两边漏斗板:在仓底沿○B轴两侧水平距离5648外,自标高-1.3m起向上至DB-2底,到外筒壁内侧,每仓⑤、⑥、⑦、⑧轴处设有Z-3、Z-4底仓内钢筋混凝土长条柱,其每个仓内共有4个Z-3与4个Z-4,其厚均为800mm。

混凝土骨料比表面积的测定与计算

混凝土骨料比表面积的测定与计算

混凝土骨料比表面积的测定与计算混凝土骨料比表面积是指骨料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

骨料比表面积是判断骨料性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工程质量。

因此,正确地测定和计算混凝土骨料比表面积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测定混凝土骨料比表面积的方法测定混凝土骨料比表面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比表面积仪法和气固体比表面积计法。

比表面积仪法指的是利用精密仪器测定骨料的比表面积,其具体实施步骤是:1、取适量干燥的骨料样品,记录其质量 m1,用磨粉机粉碎成颗粒径小于 0.075mm 的粉末。

2、将粉末样品放入比表面积仪中,进行比表面积的测定。

仪器启动时,钟表同时启动。

3、待仪器读数时,用干布布票轻轻地擦拭骨料粉末,使粉末颗粒间隙中的气体排出,以提高比表面积的测定精度。

4、仪器测定完成后,记录其读数,计算出比表面积 S,即 S =k(m2-m1) / m1。

其中,k为仪器定标系数,m1为骨料的质量,m2为测定后样品质量。

气固体比表面积计法则是将粒径为0.1mm~5mm之间的骨料样品放入气固体比表面积计中,利用对气相和固相浓度分布的测定,计算出比表面积S。

二、计算混凝土骨料比表面积的公式计算混凝土骨料比表面积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S = Sw / V,其中S为骨料比表面积,Sw为骨料表面积,V为骨料体积。

骨料体积V的计算方法为:V = (1 - Hb/Ha) * Wb / γb,其中Hb为骨料平均高度,Ha为筛网孔径,Wb为骨料质量,γb为骨料密度。

骨料表面积Sw的计算方法因测定方法不同而不同,用比表面积仪法测定得到的值可以直接作为Sw,而使用气固体比表面积计法测定得到的值需要进行转化,计算公式为:Sw=θS′,其中θ为质量转换系数,一般取1.0~1.2;S′为气固体比表面积计法测定的值。

三、骨料比表面积对混凝土技术性能的影响骨料比表面积是衡量骨料粗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同体积下,粗骨料比表面积小,其表面形态规则,与水泥胶结的力大,具有良好的配合性和抗剪切性;细骨料比表面积大,其表面容易被吸附水泥浆中的大分子胶束,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致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贮仓内的漏斗轻骨料砼的计算
概况:圆贮仓内有四个实体漏斗,贮仓内径18.1米,漏斗与仓壁相交处顶均为一个标高5.244,圆中心十字交点标高为3米。

求:实体砼的体积,漏斗斜壁表面积,漏斗斜壁表面配筋。

处理难点:漏斗与仓壁,圆心相交处标高不同,漏斗4个斜壁角度各不相同,与仓壁相交处漏斗面为曲面
处理方法:软件——广联达GCL2008
1.画辅轴,(分割伐板基础用,分割份数越多,所求结果越精确)
2.利用伐板基础按辅轴画出漏斗一个面
3.分割伐板基础
4.量出漏斗口与内壁相交的距离,将漏斗口边设定边坡(边坡的边与分割线垂直)
5.将分割的每个伐板基础均按漏斗口边设定边坡
6.其余三个面依此步骤画完。

7.十字相交处的斜面利用建辅轴,量出分割位置的长度、高度,设边坡
然后利用镜像功能完成其余三个漏斗
最后结果:体积即为伐板基础的体积(TJ),漏斗表面积为伐板基础的斜面面积(XMMJ),漏斗斜壁表面配筋为伐板基础的斜面面积(XMMJ)
*1平米钢筋的重量。

虽然此方法比较麻烦,但解决了手工无法计算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