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四节 台湾省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梳理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梳理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1、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地质: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

(2)人文: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留着乡音。

台湾和福建等省都信奉妈祖。

(3)历史:台湾,在我国史书中记载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来侵略。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诗句抒发了台湾同胞对大陆浓浓的思念。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内同胞。

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是海峡丙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位置:(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跨越热带和北温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2)海陆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范围: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主体,以及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 多个岛屿。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地形:山地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即南北走向,东北—西南),其主峰玉山(海拔 3952 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

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地势东高西低。

故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入台湾海峡。

2、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北回归线从台湾岛的中南部穿过。

受纬度影响,气温南高北低。

受地势影响,气温中间低,四周高(这是影响台湾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年平均气温约 22℃(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 2000mm 以上,每年 6-10 月常受台风侵袭。

3、河流:河流湍急短促,大多自东向西注入台湾海峡,水能丰富(受山地地形、面积狭窄、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图降水丰富的影响)。

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4、风景:日月潭(最大的湖泊)、野柳地质公园5、矿产: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
什么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河流组:阅读图7.41,找出台湾最长的河流,从长度和水能资源、流速、流向等方面分析河流有何特点?台湾最长的河流、最大的湖泊是什么?
植被组:以阿里山为例,思考台湾植被的特点。

(承转)“云旅游”到了台湾,我们发现台湾和福建一样都有妈祖庙,太神奇啦,有和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文化。

三、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活动)阅读课本66页,收集史实资料和证据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提示:从文化关系、历史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方面分析。


【课堂练习】
(2021陕西中考28题改编)“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台湾和福建的两所中学开展“云交流”学习活动。

根据台湾同学制作的互动卡,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东临________洋,地处________带和亚热带。

(2)台湾岛气候湿热,地形以________、平原主。

(3)卡片中A处为________岛。

(4)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请从台湾岛的地
【板书设计】
7.4.1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地形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气候
海陆位置
( 岛屿,环海 )
河流
范围
植被。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课题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7周第2课时编号14-15 课型二型课导学目标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2.识记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掌握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3. 理解台湾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

重点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2.识记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掌握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难点外向型经济主备人郑锴研讨人张茜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步骤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环节步骤、时间预习展示课印象杂说导入情境(1-2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四段文字资料,让学生谈谈感受学生阅读文字资料,得出结论——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把学生带入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情境中,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预习交流独立预习组内互助组间交流在预习提纲的指导下了解重点的基础知识。

使学生对教材有进一步的认识。

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任务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出示预习提纲,完成下列任务:要求学生按照预习提纲的指导独立或者组内交流完成相关内容:(其中关于台湾河流的内容是对教材的有效拓展,也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结合预习提纲,自己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组内交流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留待交流解决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某区域在地图上的位置、范围及利用地图归纳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

合作解疑明确任务组内交流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交流各组在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任务1:读图7.42,说出台湾岛人口的分布特征及原因;任务2: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有哪些?任务3:几种地貌的成因?组内同学互相学习交流对于自己有疑难的问题,小组间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出最终的结果(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问题的分析)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别人的学习成果,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关于几种地貌的成因,属于教材的拓展领域,学生可能对此感到吃力,但是结合相关知识和教师的点拨应该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学生交流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PPT课件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PPT课件

.
13
.
14
台北
A.台北------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 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
.
返15 回
高雄
高雄市左营莲花潭
高雄国际航空港
B.高雄------第二大城市, 全省最大的港口,
南部最大工业中心,也是新. 兴的重化工业基地。
16
台南
赤嵌楼
台湾孔庙
C.台南------是台湾最早兴起的城市,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
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
海城市。
西部地形平坦,开发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交通便利。
台湾岛主要的工业中心
.
56
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园简介
号称“台湾硅谷”的新竹 科学园,世界IT业的亮点, 面积605公顷。2000年区 内的制造业总产值达280 亿美元,约占全台湾的 10%,园区全年进出口贸 易额超过290亿美元,占 全台湾的13.1% 。在台湾, 新竹科学园已成了“高科
海陆位置:北临东海、南邻南海、东临太平洋、 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
9
2.范围: 台湾岛 澎湖列岛
钓鱼岛
3.面积: 包括________和附近的_________、 __共_3__6___0__0__0__等平方许千多米小。岛是。我国面积 _最__大_的岛屿
.
10
找出台北、基隆、高雄。
台北
台 湾 岛
纺织、电子电器、
出口加工工业
食品加工、石油化工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

20世纪90年代后
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工业
软件、晶板、 集成电路板
.
54
台 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

人教版地理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课件 (共48张PPT)

人教版地理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课件 (共48张PPT)
☆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哪?
台湾多发什么气象灾害? 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其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试从地形、气候、河流、开发历史、交通等方面分析。)
a、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气候温暖湿润 c、水源充足 d、开发历史悠久、
海陆交通便利 ……
自然资源 台湾“富饶的宝岛”
台湾岛资源丰富, 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玉山
玉山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 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 台湾南部的屏东县周围),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 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97米,不仅为台湾岛最高山峰,也 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森林分布, 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河流 ①河流流向:
自中部向四周流
河流
②河流短小湍急, 水流量大, 水能丰富
③主要河流: 日月潭(最大湖泊)、 浊水溪(最长的河流)
它是台湾省最大的天 然湖泊,也是台湾最 负盛名的风景区。潭 中有一小岛,把湖面 分成南北两部分,北 半部形似日轮,南半 部状如月钩,故名为
日月潭。Leabharlann 气候气候类型及特点
☆台湾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在 2000毫米以上;年平均 气温在 20ºC 以上。 ☆气候特征:温暖湿润。
(樟树、红桧) ??
盛产海盐 ??
----- -----
广泛种植兰花,种 类多、产量大
----- -----
植物种类多,数量大
“亚洲天然植物园”
----- -----
(请参考书P68图7.46“农矿产品分布图”回答)
“ 东 方 甜 岛甘 ”蔗
台湾岛水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于种植甘蔗 等作物,蔗田遍及全岛。甘蔗是全台湾最重要的经济 作物,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蔗糖工业也较发达,制 糖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蔗糖产量位居世界第 四位,并大量出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考点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一)位置与范围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海陆位置: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2、范围包括A台湾岛以及附近的B澎湖列岛、C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二)自然环境1、地形:以山地为主。

台湾岛山地面积约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地势:①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②东高西低(东部山地,西部平原)2、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南部,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受地形因素影响,台湾岛气温由四周向中部降低,降水分布东多西少。

3、河流: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4、人口:集中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主要城市:台北【考点二】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之最”台湾的最高峰:玉山(3952米);台湾最长的河流——浊水溪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少数民族高山族台湾的美誉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森林、矿产和水资源丰富;亚洲天然植物园岛上森林面积广阔,一半以上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东方甜岛盛产甘蔗,自然条件: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海上米仓盛产稻米,自然条件:水热充足、土壤肥沃水果之乡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自然条件: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低悬殊,植物、水果资源丰富。

植物王国兰花之乡盛产兰花,自然条件:纬度较低、气候湿热温泉之岛温泉总数100多个,自然条件: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考点三】外向型经济1、经济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台湾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时间主要出口产品特征主导产业类型20世纪50年代初级产品原料密集型产业20世纪60-90年代普通工业产品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产业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附加值越来越高;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少。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东南盐库”
台湾西部沿海,沙滩平布,地势平坦,干湿季明显,全年日照长,气温高, 蒸发快,发展晒盐业十分便利。这里的海盐产量高,而且成本低,色泽纯白, 品质优良,是东南亚著名的盐仓。
鲁教版--第七章--第四节
浊水溪
曾文溪
河流-湖泊
大汉溪
“短”: 河流流程短
“小”:流域面积小
“急”:河流流速急
思考:你能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说出 台湾水能丰富的原因吗?
打卡4:火烧寮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409 毫米的记录。
中国“雨极”
分析
火烧寮为何会成为中国“雨极”?
历史关系
历史关系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侵略者,收复台湾。
血缘关系
2009年全省人 口约2300多万
全省约80%的 人口祖籍为福 建、广东省
汉族人口约占 97%
少数民族主要 是----高山族
血缘关系 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信奉妈祖。
神圣领土
从战略地位方面分析, 台湾是中国进入太平洋的 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通道。 因此,台湾对于中国战略 安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台 湾是我国沿海港口城市重 要屏障,是保护国家安全 的“皮肤”,而沿海港口 城市多是我国的核心区域。 要保护中国核心区域的安 全,台湾是最重点的区域。

赤尾屿
福建省
东海
台湾海峡
南海
地理位置
太平洋

湾 海陆位置
南湾海峡

湾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 亚热带
热带
Part Four
Part Four
神圣领土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例2】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 C.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D.外向型经济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 加工工业,形成外向型经济特点。 答案:D
1.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台湾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B.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省是湖南 C.台湾岛东部是肥沃的平原 D.日月潭是台湾岛的风景名胜
三、外向型经济
1.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1)20世纪50年代:以 农业 和 农产品加工业 为主,主要
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 樟脑 ,属于 初级 产品。
(2)20世纪60~90年代:以 出口加工工业 为主,形成
“ 进口—加工—出口 ”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
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
二、台湾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1.台湾经济的发展特点: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 品加工为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 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20 世纪9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台湾旅游业发达,也是经济的重要支柱。
5.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 B )。 A.稻谷 B.甘蔗C.茶叶 D.香蕉
6.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台湾的部分资料,你认为下 列选项中与台湾无关的是( D )。 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盛产香蕉、菠萝等水果 C.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 D.东部地区人口稠密
【例1】 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约有1/2的山地 B.台湾岛上多火山、地震 C.台湾山脉为东西走向 D.台湾岛东部为平原 解析: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上约2/3为山地;台湾山脉 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台湾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所以多火山、地震;台湾岛西部有较宽阔的平原,东部山岭直抵太 平洋沿岸。 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四节台湾省
第1课时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能够从地图上准确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台湾省的地形特征。

2.使学生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3.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台湾、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三、教学方法
读图、讲授、分析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播放歌曲《高山青》片断,然后提问: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哪个省?
(二)新课教学:
1.地理位置:
(1)读图说出台湾省位置: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2)台湾省的范围: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及周围众多岛屿组成
2.地形与气候
(1)读《台湾地形图》,思考以下问题:
①台湾岛有哪几种主要地形?
②台湾山脉的分布、走向及台湾平原的分布如何?
③台湾河流有何特征?主要分布在哪里?
(2)归纳台湾省的地形特征。

(3)分组活动:完成课本58页读图练习。

(4)台湾省的气候
3.结合史实材料,举例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三)课堂练习:(另发)
(四)小结:(结合板书进行)
(
第2课时台湾省的经济与人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台湾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掌握主要的农产品和矿产的分布地区。

2、了解台湾经济的发展过程,理解其经济特点和工业城市的分布。

3、了解台湾居民和城市的分布,理解其和大陆的关系。

4、理解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台湾经济的特点和城市的分布。

2、教学难点:台湾和大陆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台湾日月潭美丽风光。

上节我们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今天继续走进台湾,感受其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

展示台湾岛主要的农作物和矿产分布
学生活动:(1)找出台湾主要的动植物资源。

(2)找出台湾的主要农作物和分布。

(3)找出台湾的矿产和分布地区。

(4)在图上指出台湾的主要旅游景点:日月潭,阿里山等。

总结讲述: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

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其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

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

板书:一、丰富的物产
1、动植物:樟树(樟脑)
2、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甘蔗
3、矿产
4、旅游资源:日月潭,阿里山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展示台湾交通及工业中心的分布图
讲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大家看图,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比例远大于工业产品,但从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

大家从图 6.28上可以明显看出60年代后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直线上升,而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下降很快,到90年代,农产品及其加工
品在台湾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

台湾还大力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如“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园。

请大家阅读61页材料。

承转:在以上优势条件的推动下,台湾经济发展很快,那么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9.5,回答以下问题
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提问,学生回答。

略。

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板书: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工业
1、分布:西部平原
2、城市:台北,高雄,基隆,新竹
转承:台湾的居民和城市分布很有特点,我们了解一下他们的分布
学生活动:(1)找出台湾主要城市。

(2)找出台湾的主要民族,阅读63页材料分析其和大陆的关系
讲述: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北,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是高雄。

人口以汉族为主,主要来自中国的福建和广东,分布在西部平原,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板书:三、城市与居民
1、城市
2、居民
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视频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同学们阅读课本63页找出几个证据。

讲述:台湾在东汉开始进入我们国家的视线,清朝正式设立台湾省,居民,语言和文字和大陆一脉相承,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板书:四、期盼祖国统一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

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

1、城市
2、居民
四、期盼祖国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