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结合免疫治疗

合集下载

放射医学的放射治疗中的免疫疗法

放射医学的放射治疗中的免疫疗法

放射医学的放射治疗中的免疫疗法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癌症的方法,它通过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以达到减少或消灭肿瘤的目的。

然而,传统的放射治疗可能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副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并减轻其不良影响,科学家们引入了免疫疗法于放射治疗中。

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调节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放射治疗中的免疫疗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一、放射治疗和免疫疗法的背景放射治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射线的能量杀死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然而,放射治疗并不完全针对癌细胞,正常细胞也会受到损伤。

这种不可避免的损伤导致了放射治疗常见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疲劳等。

此外,一些肿瘤对放射治疗有抵抗力,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将免疫疗法引入放射治疗,以提高疗效和减轻副作用。

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通过激活T细胞、抑制免疫抑制剂和增强免疫效应等方式实现。

免疫疗法相对于传统的放射治疗有许多优势,如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

因此,将免疫疗法与放射治疗结合使用,有望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副作用。

二、放射治疗中的免疫疗法1. 辅助放射治疗辅助放射治疗是将免疫疗法与放射治疗相结合,以增强放射治疗的效果。

其中一种常见的辅助放射治疗方法是使用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对肿瘤细胞有更强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辅助放射治疗可以增强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从而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

2. 逆转免疫耐受逆转免疫耐受是指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在放射治疗中,逆转免疫耐受可以通过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实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阻断癌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弱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

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

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在肿瘤治疗领域中逐渐得到重视。

质子重离子放疗作为一种精准放疗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放射治疗对健康组织的伤害,而免疫治疗则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力,两种治疗方式的结合旨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一、质子重离子放疗的优势质子重离子放疗是一种利用质子和重离子来治疗肿瘤的放疗技术。

与传统的X射线放疗相比,质子重离子放疗具有以下优势:1. 精准定位:质子重离子放疗能够通过三维成像系统精确定位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从而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控制放射剂量的投放。

2. 剂量分布均匀:质子重离子放疗所释放的能量在进入患者体内后迅速减小,使得质子束能够在肿瘤内部集中释放,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剂量,减少了放疗对健康组织的伤害。

3. 治疗效果显著:质子重离子放疗适用于大部分实体肿瘤,包括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并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治疗效果。

二、免疫治疗的原理与优势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肿瘤的治疗方式。

免疫治疗具有以下原理与优势:1. 免疫激活:免疫治疗能够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足够的抗体和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从而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 长效治疗:免疫治疗具有长效性,能够使免疫系统长时间保持高度活跃状态,对肿瘤形成的细胞进行即时监测和清除。

3. 适应范围广:免疫治疗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特别是对那些对传统放射治疗、化疗等治疗方式产生抵抗的肿瘤有效。

三、质子重离子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质子重离子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可以发挥两种疗法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1. 放疗与免疫的协同效应:质子重离子放疗可通过杀死肿瘤细胞释放出一系列的抗原,激活免疫系统的T细胞,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力。

免疫治疗则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其对放疗后细胞残余和转移瘤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

肝癌的免疫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治疗

肝癌的免疫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治疗

肝癌的免疫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治疗肝癌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在肝癌的治疗中,免疫治疗和放射治疗是两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肝癌的免疫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治疗的优势、方法及临床应用。

一、肝癌的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在肝癌的免疫治疗中,常用的手段包括:1. 肿瘤微环境调节:通过改变肿瘤周围的免疫环境,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能力,例如使用靶向免疫分子抑制剂等。

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是免疫治疗的核心手段之一,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恢复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3. 细胞免疫治疗:包括肿瘤相关抗原(TAA)特异性T细胞疫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等,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攻击。

二、肝癌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的直接杀伤作用或通过放射线间接杀伤机体内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手段。

对于肝癌的放射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1. 传统放疗:是指使用X射线或伽玛射线等高能量辐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使其失去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2. 重粒子放射治疗:包括质子和重离子治疗,它们相对于传统的放射治疗而言,在治疗肝癌方面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更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的能力。

3. 放射性微球栓塞治疗:将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微球注入肝动脉,并通过肝动脉供血的特性,使微球沉积于肝癌内部,释放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

三、肝癌的免疫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治疗肝癌的免疫治疗和放射治疗在单独应用时,各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联合治疗可以将两种治疗手段的优势互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 免疫治疗增强放射疗效:免疫治疗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能力,提高放射治疗的杀伤效果。

2. 放射治疗增强免疫效应:放射治疗可以引发肿瘤细胞的死亡,释放肿瘤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3. 联合治疗的应用范围:联合治疗可用于肝癌的根治治疗、姑息治疗和术前辅助治疗等不同阶段。

肝癌的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

肝癌的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

肝癌的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被广泛运用于肝癌的治疗中,并且联合应用这两种治疗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的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的具体方法和优势,以及联合应用的潜在效果。

首先,放射治疗作为一种经典的肿瘤治疗方式,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证明了其治疗肝癌的效果。

放射治疗通过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使其失去分裂和生存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放射治疗有多种形式,包括外部放疗和内部放疗。

外部放疗是指通过机器从体外照射高能射线到肝癌部位,实现肿瘤细胞的杀伤。

内部放疗则是将放射性物质通过手术或介入手段植入到肿瘤附近,直接杀灭肿瘤细胞。

然而,放射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放射治疗对于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对于肝脏这样一个重要的器官。

其次,放射治疗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放射性耐药性,从而减弱治疗的效果。

这些问题促使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其他治疗方式,例如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免疫治疗可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抗击能力。

免疫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癌症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癌症疫苗通过注射病毒、细菌或其他物质,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对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攻击的能力,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效果。

与放射治疗相比,免疫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免疫治疗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其次,免疫治疗可以避免肿瘤细胞的放射性耐药性产生,提高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此外,免疫治疗还具有较长的持续作用时间,可以在治疗结束后继续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

既然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那么联合应用这两种治疗方式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杀灭肿瘤细胞释放出的抗原,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
鼻咽癌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降低远处转移率,提高 局部控制率。
喉癌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提高肿瘤退缩程度,降 低并发症发生率。
胸部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提高 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风险。
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提高肿 瘤退缩率,降低耐药性。
食管癌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提高患者 生存率,减轻痛苦。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概述 •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法 •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 •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与副作用 •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是指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同时 通过免疫调节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治疗方法。
该联合治疗策略具有独特的优势,可针对不同肿瘤类型 和患者人群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有望为更多肿瘤患者 带来福音。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放射治疗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免疫治疗可能引起免疫 相关不良反应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同时,该联 合治疗策略在某些肿瘤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
02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法
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的时机
同步联合
01
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同时进行,通过相互促进,提高治疗效果

序贯联合
02
先进行放射治疗,再进行免疫治疗,以减轻放射治疗引起的免
疫抑制。
放疗增敏
03
利用放射治疗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使肿瘤更易被免疫系统识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应用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应用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应用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医学界不断探索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在这些方法中,免疫治疗和放疗联合应用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应用的优势,并介绍目前该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

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使免疫系统更加有力地攻击癌细胞。

在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细胞免疫治疗、免疫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达到增强免疫系统的效果,从而对乳腺癌进行治疗。

放疗是一种使用高能射线来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通过定向照射乳腺癌区域,放疗可以破坏癌细胞的DNA,从而阻止其生长和分裂。

在乳腺癌的放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外部束放射治疗和内部束放射治疗。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定位和控制放射剂量,最大程度地杀灭癌细胞,同时最小化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和放疗联合应用的优势在于两者的互补作用。

免疫治疗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而放疗可以直接杀灭癌细胞。

因此,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同时发挥抗癌的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此外,放疗还可以导致肿瘤细胞死亡释放一些抗原,促进免疫治疗的效果。

因此,该联合治疗策略可以进一步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目前,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应用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

一项名为IMpassion130的临床试验发现,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和化疗联合方案时,与仅使用化疗方案相比,其生存期有所延长。

类似地,一项名为PRESERVE的临床试验发现,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放疗后,再进行免疫治疗,也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尽管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应用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潜在的优势,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该联合治疗策略在不同患者之间的疗效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PPT课件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PPT课件

Th17
Treg
TGF-β, IL-10, βGBP
CCL22
TAM
PD-L1, IL-10, B7-H4
IL-10, TGF-β, Arginase 1 精氨酸酶 1;
作为一个尿素循环的关键酶
CTLA-4 PD-1
CD8+ T cell NK cell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CTLs, cancer cells
APCs/T cells
3. 活化
Anti-CTLA4 Anti-CD137 Anti-CX40 Anti-CD27 IL-2、IL-12
6. T细胞识别 肿瘤细胞
CARs
CTLs,endothelial cells
5. T细胞侵润肿瘤
Anti-VEGF
-
4. T细胞向肿瘤迁移
抵抗细胞 死亡
复制的永 新增4个特征 生化
肿瘤微环境
逃避免疫
诱导血管 侵袭和转
形成

细胞能量 异常
促肿瘤的 炎症
The hallmarks of cancer. Cell. 2000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Cell. 2011
Douglas Hanahan, Robert A. Weinberg
CTLA4/B7 Anti-CTLA4: ipilimumab
PD1/PD-L1 Anti-PD-1: nivolumab
Anti-PD-L1: MPDL3280A
7. 杀伤肿 瘤细胞
Anti-PD-L1 Anti-PD1 IDO inhibitors
cancer cell death Dendritic cells/APCs Immune and cancer cells

放射医学的放射治疗中的免疫治疗

放射医学的放射治疗中的免疫治疗

放射医学的放射治疗中的免疫治疗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然而,传统的放射治疗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并被整合到放射治疗的实践中。

本文将探讨放射医学的放射治疗中的免疫治疗,包括其原理、应用、优势和挑战。

一、免疫治疗的原理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其主要机制包括: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抑制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的活化,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杀伤能力。

2. 免疫细胞治疗:将患者自身免疫细胞(如T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获取、修饰后再输回体内,以增强其杀伤效果。

3. 肿瘤疫苗疗法:通过注射肿瘤抗原或其它刺激剂激活机体免疫应答,以促进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

二、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结合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结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具体来说,这种结合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促进免疫原性:放射治疗可以增加肿瘤细胞释放肿瘤抗原,提高免疫原性,使免疫治疗更具有效性。

2. 靶向肿瘤微环境:放射治疗能够改变肿瘤微环境,减少免疫抑制因子的产生,增加免疫细胞的渗透,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3. 增强免疫应答:放射治疗可以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释放出T细胞激活所需的信号分子,从而增强免疫应答。

4. 防止肿瘤复发:放射治疗可以通过诱导免疫记忆效应,避免肿瘤的复发,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三、放射治疗中的免疫治疗应用放射治疗中的免疫治疗可以应用于多种肿瘤类型,包括但不限于:1. 非小细胞肺癌: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放疗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

2. 乳腺癌:联合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放疗,可以有效消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3. 恶性黑色素瘤:通过联合应用放疗和肿瘤疫苗疗法,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

4.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可以增加肿瘤抗原的释放,充分激活T细胞,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总结:RT可以对肿瘤微环境的基质 细胞具有启动效应,以及对肿瘤细胞 本身的直接促炎作用,其一起促进针 对免疫介导的肿瘤排斥的允许微环境 的建立
三种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的 模式:
• 1.大分割放疗+免疫治疗
• 2. 联合放化疗+免疫治疗 • 3. 免疫治疗+放疗
大分割放疗+免疫治疗
• 治疗寡转移肿瘤病灶。利用放疗的原位肿 瘤疫苗效应结合免疫治疗的局部及全身作 用,降低远处失败率 包括激活APCs的药物CD40 、TLRs激 动剂 释放T细胞抑制信号:比如放疗期间短 暂应用抗CTLA-4抗体,以增强、增加、 维持记忆CD8+T细胞免疫应答
• 放疗具有触发抗原特异性,适应 性免疫的潜力,这种现象被称为 “原位”接种
放疗诱导原位免疫
• 放疗的肿瘤细胞有效暴露肿瘤抗原并 触发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细胞死亡 •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标志之一是摄取 由死亡细胞释放的抗原的APCs的成 熟度增加 • CD47表达的减少和细胞表面钙网蛋 白的增多促进APCs摄取
• 这可能与在有功能性p53的存在下由放射 激活细胞的死亡或者细胞应激的机制有关 • 实际上,p53缺陷减弱了通常由高剂量照 射诱导的和加强免疫激活的危险信号 • p53参与NKG2D配体的调节,其在细胞应 激时上调并诱导NK细胞的有效活化,此 外还对细胞溶解性CD8+T细胞提供强共刺 激物
放疗为肿瘤微环境“洗牌”
RT还可以使肿瘤细胞 对T细胞攻击更敏感
• 在小鼠模型中,以高剂量(即> 7Gy,不 超过5个连续天)施用的大分割RT增加了 type 1 IFN以及IFNγ的局部产生,其增强 了肿瘤细胞中的MHC-1和抗原呈递
• 此外,RT诱导肿瘤细胞中的死亡受体Fas 的上调,使得它们对表达Fas配体的活化T 细胞的杀伤敏感
• 1.肿瘤和基质来源的免疫抑制性因子(如 TGFβ,10 [IL-10],PGE2)使肿瘤内皮 上调抑制性配体(TIM-3,PDL-1和/或 PDL-2)和免疫抑制分子(如IDO1或 PGE2),限制效应T细胞活化 • 2.即使是那些顺利进入肿瘤基质的T细胞 仍有可能会遇到抑制性免疫细胞,如活化 的2型巨噬细胞(M2),髓系衍生抑制性 细胞(MDSC),以及调节性T细胞 (Treg),继而发生缺失、耗竭或凋亡
肿瘤的下一个实践: 放疗结合免疫治疗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毛绩伟
放射治疗的简史
• 1895年伦琴发现X线 • 1898年居里夫发现放射性镭 • 1899年报道了第1例经放疗治愈的皮 肤癌病人
• 1913年 X线管问世 • 1920年Coolidge使用了放射线量的 测量方法,定出了剂量单位即伦琴 • 1922年 深部X线机产生,报导放 射治疗可治愈晚期喉癌且无严重的 合并症
1.应激凋亡状 态下癌细胞的 内质网蛋白复 合体(由钙网 蛋白和二硫键 蛋白异构酶 ERp57组成)
异位到 质膜
促进进吞噬细胞的吞 噬作用 调节吞噬细胞的活性
钙网蛋白提 供“吃我” 信号
促进DCs和巨噬细胞摄取该细胞
2.CD47的表达减少增加小鼠肿瘤的放射敏 感性,同时赋予对正常组织的放射防护作用。 3.钙网蛋白也激活APCs中促炎症细胞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产生。
4.RT诱导的 IgM 有助于DCs募集和 成熟,并最终导致 T细胞免疫
结合坏死肿瘤细胞 释放补体 过敏毒素 补体激 活
5.RT 诱导的环鸟苷单磷酸腺苷单磷酸合酶( cGAS ) 依赖的和“干扰素(IFN)基因的刺激物”(STING) 依赖的细胞溶质核酸感测途径触发 DCs 上的 I 型 IFN信号 传导,其调节RT诱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6.放射损伤 的肿瘤细胞 释放 DAMPs 与PRR结合
现代的放射治疗系统
Siemens
Varian
Elakta
Brainlab
Accuray
Tomotherapy
放疗的作用机制
• 历史上,放疗的临床功效归 因于其 诱导DNA 损伤的能力,其可导致肿 瘤细胞直接死亡 • 然而在肿瘤放疗, 进一步研究发现 放疗具有“远位效 应”,其与放 疗诱 发的免疫反应有关
• 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表型主要为M2 型 • 有助于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以及血管 生成,生长和转移
• 低剂量的RT(≤2Gy)将TAM重编程 为M1表型,这又导致肿瘤血管系统 的正常化,CD31+血管减少和在肿 瘤内皮细胞中血管细胞粘附蛋白上调 -1(VCAM-1) • 低剂量RT增强了过继性免疫治疗的 功效,因为增强了T细胞的肿瘤归巢 • RT对Treg细胞的影响尚未很好的被 证实,可能与放疗剂量有关
免疫沙漠:当肿瘤缺乏适当的炎症介质 时,则无法进行有效的抗原呈递和产生 肿瘤反应性T细胞;若T细胞募集趋化因 子减少,则无法将T细胞聚集到肿瘤;肿 瘤血管还可以通过表达T细胞免疫抑制配 体或诱导凋亡的死亡配体,进一步建立 对肿瘤反应性T细胞的屏障,产生缺乏炎 症细胞的肿瘤,我们称之为“免疫沙漠”
肿瘤通过多途径抑制宿主的抗肿 瘤免疫应答
免疫治疗+放疗
• 将放疗作为免疫应答调节剂,最大限 度提高免疫治疗对特定肿瘤病灶的疗 效。
单分割低剂量照射(LDI)(即0.52Gy)可以重编肿瘤微环境,诱导巨 噬细胞向M1型极化。诱导一氧化氮 合酶阳性(iNOS1)M1巨噬细胞又 产生适当的趋化因子以募集效应T细 胞并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和炎症反应, 从而允许T细胞浸润肿瘤。
诱导树突状细胞(DCs)的成熟, 其获得有效地呈递抗原并调动适应 性免疫的能力
DAMPs包括由临终的和应激细胞释放 的ATP和 HMGB1蛋白
• 胞外ATP作为单核细胞和DCs的“寻找” 信号,并由嘌呤能受体P2X7感测,其作 为炎症小体的关键调节元件,导致促炎症 细胞因子如IL-1β和IL-18的分泌 • APCs在体外用ATP刺激导致表面共刺激 配体CD80和CD86的表达增加; 并在体内 引起级联的事件,包括信号转导和转录激 活因子1(STAT1)磷酸化,IFNγ产生, T细胞扩增和调节性T(Treg)细胞的减少? • 自噬增加肿瘤细胞对体外和体内放疗的细 胞毒性作用的敏感性
• 3.T细胞最终与靶肿瘤细胞相遇时, 由于MHC或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的 下调,以及肿瘤细胞表面免疫抑制性 蛋白(如PD-1)表达增加,也无法 进行有效抗肿瘤免疫应答
放疗是如何重编肿瘤微环境的
• 放疗使得肿瘤微环境有利于效应T细胞募 集和发挥功能 • 电离辐射具有诱导涉及效应T细胞募集的 趋化因子的能力,有效地将肿瘤转化为对 T细胞攻击敏感的“发炎”组织 • RT可以通过局部血管内皮炎症增强肿瘤中 的T细胞运输
巨噬细胞可以极化 为不同的功能表型
• 经典活化的(M1型)巨噬细胞表达促炎 细胞因子,例如IL-12,IL-23和TNFα,以 及一氧化氮(NO)和高水平的主要组织 相容性复合物(MHC)I类和MHC-II类
• 替代性活化的(M2)巨噬细胞表达抗炎 细胞因子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以及精氨酸酶-1,其有助于消耗细胞外L精氨酸并驱动T细胞抑制
联合放化疗+免疫治疗
• 增加放化疗的局部效应,并通过放疗 和免疫治疗的局部和系统协同作用, 降低远处失败率,最终提高无复发生 存率及治愈率。
1.已经证明,特定的化疗剂可以发挥多 效免疫调节效应,这个或许是剂量依赖 性的和时间表依赖性的 2.疫苗应用与放化疗结合增加放化疗的 益处
结语
•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仍处于初级 阶段,期望随着对其机制的更深入理 解和I/II期临床试验的开展,这个目 前看来具有巨大潜力的联合治疗模式 可以为肿瘤治疗带来下一个春天。
HMGB1是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另一个关键标志, 是从受应激或死亡的的细胞释放的组蛋白 - 染色 质结合蛋白,特别是在暴露于放疗后的坏死细胞
HMGB1
结合TLR4 和TLR9
激活骨髓分化初 级应答蛋白88 (MyD88)途径
核因子κB(NF-κB)的活 化和下游炎症细胞因子应 答
放射的“远位效应”不会发生在肿瘤 蛋白53(p53)缺陷的动物
X线成像设备结构和原理
• 1934年 分割照射的发明并沿用至 今 • 二战后60钴、137铯、192铱不断得 到应用 • 20世纪70年代后CT、模拟定位机、 TPS的投入使用为提高治疗效果起 到重要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 随着放射物理学、分子生物学、计算 机、电子技术的进步,影像学的发展, 放射治疗已经成为肿瘤的三大治疗方 法之一 如: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三维适形 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 的放射治疗及自适应放射治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