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九年级化学全册1.2化学研究些什么(1)导学案沪教版讲解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及反思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化学研究些什么》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的开篇章节,具有开启学生化学学习之旅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启蒙性,为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3.能识别常见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判断。
【教学难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化学现象,但对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还比较模糊,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理解。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1.讲授法:讲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概念。
2.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学法】:1.观察法:观察实验现象,获取有关信息。
2.归纳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和区别。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化学实验的图片或视频,如镁条燃烧、铁生锈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这些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那么化学到底研究些什么呢?从而引入课题。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研究些

化学研究些什么班级姓名备课组长【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 了解什么是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能进行区别;【重点、难点】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的形成【课前预习】1.化学研究的内容是:①物质的_______与_______,②物质的_______和_______,③物质的_______与_______。
2. 纯净物由组成,如。
混合物由组成,如。
【学习过程】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交流与讨论:空气、盐水、氧气中有哪些物质?2.物质分类交流与讨论:生活中常用的加碘盐、矿泉水、可乐等都属于什么类别?为什么?水、二氧化碳、氮气等都属于什么类别?为什么?思考:燃着的火柴熄灭后在火柴梗上看到黑色物质;在蜡烛火焰上放置玻璃片,在玻璃片上可看到黑色物质;烧烤会导致食物表面变焦……为什么上述过程都会产生黑色物质呢?【活动与探究】加热葡萄糖、砂糖、面粉(1)实验现象:。
(2)实验结论: 。
阅读:P15最后两段和P16第一段交流小结:1.物质由组成。
例如氧气由组成;金刚石由组成;水由组成;铁由组成;二氧化碳由组成;碳酸氢铵由组成。
2.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
(填“相同”或“不同”) 3.物质由构成。
物质和的不同,导致了物质性质的差异。
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释疑: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1.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资源是有限的。
2.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矿物能源。
交流与讨论: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课本p16)小结:分类标准:性质用途释疑:阅读:P17~18,将左边科学家与他们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直线连接。
a.门捷列夫⑴放射性的钋和镭b.居里夫人⑵元素周期表c.诺贝尔⑶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d.拉瓦锡⑷研究空气成分【当堂训练】4.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B.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C.居里夫妇通过长期的化学实验制造出了具有放射性元素——镭和钋D.干电池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5.用“性质”和“用途”填空。
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沪教版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本质特征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
2.自主学习,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概念及定律;合作探究,学会运用实
验和推理处理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自学导航】阅读教材9~12页,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蜡烛的燃烧
1.点燃蜡烛,可以看到的火焰。
在蜡烛上方罩上小烧杯,可以看到烧杯内壁有,说明蜡烛燃烧有生成;
小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说明蜡烛燃烧
有、生成。
2.将粗铜管置于火焰中,可以从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温馨
提示:该白烟可以燃烧,且冷却后呈白色固体)说明白烟中存在着的蒸汽。
探究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
化:。
2. 化学变
化:。
3. 判断依
据:。
4. 两种变化的相同点是:不同点
是:。
1、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萝卜风干
B.凉水冻冰
C.葡萄酿酒
D.辣椒剁碎。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1.2.2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新版)沪教版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1.2.2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新版)沪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的第一章第二节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化学研究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对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明确。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对象,理解化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对化学研究的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对象。
2.化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小组合作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2.准备教学PPT,包括相关的图片、文字和动画,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小组合作的活动材料,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引发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对象,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让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内容有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如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化学研究的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研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保护、医药健康等。
九年级化学全册 1.2.4 化学研究些什么 精品导学案 沪教版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4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使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学习重、难点】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 碳酸氢铵分解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2、空气中含、、、、水蒸气等物质,其中氧气约占、氮气约占。
3. 请将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化学变化酒精容易挥发天然气燃烧化学性质植物的光合作用物理变化石蜡熔化加热碳酸氢铵物理性质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水结成冰【新知导学】:1. 铜可用来制导线,说明铜具有哪些性质?酒精具有可燃性,酒精可用来干什么?二、思考、交流与点拨活动一、(一)混合物和纯净物:阅读课本P14,了解什么是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现有石灰水、酱油、加碘盐、氮气、水、二氧化碳、空气、碳酸氢铵八种物质,请判断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活动二、(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化学不仅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还研究物质的结构,请阅读课本P15-16,完成下列内容:1.从宏观看,物质是由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组成的,如氧气由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由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和元素组成,碳酸氢铵由、、、四种元素组成。
2.取少量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_________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现象说明了葡萄糖、砂糖、面粉中都含有元素。
3.从微观看,任何物质都由构成的。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但由于不同,所以属于(填写“同种”或“不同种”)物质。
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决定。
活动三、(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阅读课本P16-181.下列用途哪些是金刚石用途,哪些是石墨用途?(1)制作钻石(2)作电池的电极(3)制作铅笔的笔芯(4)切割玻璃思考:上述用途与物质那些性质有关2.历史上几项重要的化学研究成果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请把左栏与右栏相关的项目用短线连结起来。
九年级化学全册 1.2.2 化学研究些什么 精品导学案 沪教版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描写物质性质的方法;3.能正确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学习重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性质与变化的判断方法。
【学习难点】性质和变化的判断(关键词)。
【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判断变化类型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还可由哪些经验上的方法进行判断?2、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3、蜡烛燃烧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您判断的依据分别是什么?【新知导学】: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料,,而体现这一性质时,他们都会因燃烧而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变化,说明这些燃料都具有性,该性质是煤、石油、天然气的性质。
2、衣服洗净之后都要凉干。
其中的水份会蒸发而就成水蒸汽,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该变化是变化,体现水受热易蒸发。
是水的性质。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都属于。
金刚石硬度大,加工成钻石很困难,这是金刚石的性质;灼热的金刚石可以在液态氧中燃烧是金刚石的性质。
例题:1.水是大家熟悉的物质请你说出水的物理性质(至少说5点)。
2.如何鉴别下列物质?写出鉴别的依据(方法、操作、现象、结论)。
(1)食盐和白糖比较熔点取样同时加热先融化的是白糖;您将食盐和白糖鉴别开来的方法是:;(2)蒸馏水和酒精;(3)铁片和锌片;(4)澄清石灰水和自来水;(5)二氧化碳和氮气;(一)化学研究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活动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1、大量事实表明,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1.2化学研究些什么?(3)导学案——2024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

1.2化学研究些什么?(3)主备人:备课时间:月日上课时间:月日总课数:【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空气的组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理解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能区分简单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3、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理解观察与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4、了解物质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习重点】1、空气成分的探究。
2、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课前准备】1、空气是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成分的气体,2、纯净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物质组成,如____________等;混合物是由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物质混合而成,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灼烧,都会得到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教与学】一、情境导入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你知道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吗?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板书)二、活动探究(P13)(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点)(2)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氧气21% 大约1/5;氮气78%大约4/5 稀有气体及其他气体和杂质1%(3)发现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三、交流讨论: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活动探究:葡萄糖、砂糖、面粉的加热现象: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的残渣结论:这几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五、交流讨论世间万物仅仅由100多种元素组成,有些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例如氧气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金刚石、石墨均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
九年级化学全册 1.2.1 化学研究些什么 精品导学案 沪教版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2、知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3、正确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变化所属类型【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并依此判断变化类型【学习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铵加热后变成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伴随哪些现象?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教材P5铁生锈的实验中铁变成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有哪些?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新知导学】: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与、与、与等基础自然科学。
2、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的工具是,研究内容是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化学研究物质的变化活动一、1.蜡烛燃烧实验阅读教材P9“活动与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课本中的表格。
思考:(1)火焰上压白瓷板观察出现现象,分析原因是什么?(2)吹灭火焰后出现的白烟是什么?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3)“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灰”中含有哪些物质?2.物理变化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例如、都属于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例如、都属于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如等等,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但有上述现象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请举例说明?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例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A.汽油挥发; B.木材做成课桌; C.食物腐败;D.钢铁生锈; E.樟脑丸逐渐消失; F.烧制陶器;G.汽油去油污; H.植物的光合作用; L.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6.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是。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 怎样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的现象。
(3)理解观察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知识提要】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时产生的白烟
小结:蜡烛燃烧时先有状态转变成状态,再,而后燃烧生成和。
这是发生了变化。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镁带燃烧
C、石蜡熔化
D、加热铜丝变黑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共同点是()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B、产生光和热
C、有气体和沉淀生成
D、有其它物质生成
3、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酒精挥发
B、火药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
C、电灯发光、食物腐败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湿衣服晾干。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灯泡发光
B 冰融化
C 酒精挥发
D 铁生锈
5、石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 发光
B 放热
C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蜡烛变短
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湿衣服晾干
B 植物光合作用
C 食物腐败
D 水结成冰
E 木条折断
F 葡萄酿酒
G 汽油燃烧
H 酒精挥发
7、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发光、发热
B 有颜色的变化
C 有其他物质产生
D 有气体或沉淀产生
8、下列是镁条燃烧的现象,其中哪个是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依据
A 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B 燃烧后产生白色固体
C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
D 镁条燃烧后最终消失
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长期放置的樟脑丸变小了
B 铁生锈
C 白炽灯发光
D 黑火药爆炸
E 汽车轮胎爆炸
10、下列变化中,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A、熔化
B、锈蚀
C、爆炸
D、升华
1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发光;
B、煤燃烧;
C、酒精燃烧;
D、白糖熔化;
E、白糖受热变成炭;
F、铜铸成铜器;
G、酒精挥发;
H、卫生球消失;E、磁碗破碎;F、食物腐败
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化学变化中一定是放热的。
()
(2)只要生成气体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
()
(4)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
13、下列是关于水的一些描述(1)常温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2)在1atm下,水在0℃结冰,在100℃沸腾(3)4℃时水的密度为1g/cm3(4)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5)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6)水能溶解食盐、糖等许多物质(7)少量的水泼到炽热的炭火上,水能与炭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
请回答: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14请利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区分下列物质
(1)白酒和白醋(2)铁和铜
(3)澄清的石灰水和水(4)汽油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