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有机合成

合集下载

2022版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节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学案鲁科版

2022版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节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学案鲁科版

第4节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考试评价解读1.能对单体和高分子进行相互推断,能分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能写出典型的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反应式。

2.能举例说明塑料、橡胶、纤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能列举重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核心素养达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官能团角度认识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并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能分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通过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等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以练带忆]1.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HOCH2COOH,需要经历的反应类型有( )A.氧化——氧化——取代——水解B.加成——水解——氧化——氧化C.氧化——取代——氧化——水解D.水解——氧化——氧化——取代A 解析:由乙烯CH2===CH2合成HOCH2COOH的步骤:CH2===CH2→CH3CHO→CH3COOH→Cl—CH2COOH→HOCH2COOH。

故反应类型有氧化——氧化——取代——水解。

2.从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 )A.先与Cl2加成反应后,再与Br2加成反应B.先与Cl2加成反应后,再与HBr加成反应C.先与HCl加成反应后,再与HBr加成反应D.先与HCl加成反应后,再与Br2加成反应D 解析:A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BrCl—CHBrCl,不符合题意;B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2Cl—CHBrCl,不符合题意;C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3—CHBrCl或CH2BrCH2Cl,不符合题意;D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2Br—CHBrCl,符合题意。

3.由烃A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的示意图如下所示(部分反应条件没有列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过程中有一个取代反应和两个氧化反应B.若C、E的最简式相同,则1 mol C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可生成4 mol AgC.一定条件下,和D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E的分子式为C4H4O4A 解析:反应②为BrCH2—CH2Br的水解,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⑤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因此A错误。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
②1mol-CHO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Ag↓或1molCu2O
③2mol-OH或2mol-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1molH2。
④1mol-COOH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molCO2
⑤1mol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1mol酯时,其相对分子 质量将增加42,1mol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 对分子质量将增加84。
解析:由题意可知,C不是甲酸,E为酮(分子中含碳原子数≥3),
故A可能为


• 答案:B
25
解有机物综合推断类试题的常用方法 (1)逆推法。由产物推断未知反应物或中间产物时叫逆推法。 (2)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在有机合成中,可以根据一些特定反应的 条件,推出未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N―aO― △H→/醇”是卤代烃消去的条 件;“ N―aO△―H→/水 ”是卤代烃水解的条件,“ 浓― 17―硫0 →℃酸 ”是乙醇消去的条 件,“浓硫酸,△”是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条件。
(1).碳骨架构建:构建方法会以信息形式给出。 包括碳链增长和缩短 、成环和开环等。
(2.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 (1)官能团的引入:
思考与交流
1、引入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 卤代烃的消去;醇的消去;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2、引入卤原子的三种方法:
醇(或酚)的取代;烯烃(或炔烃)的加成;
烷烃(或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2020/2/14 ⑩遇浓硝酸变黄的有机物为: 蛋白质
1717
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物·条件】
①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②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 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③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时,通常为

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_第四节有机合成 第一课时

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_第四节有机合成 第一课时
通式 类 官能 别 团 醇 -OH R-OH CnH2n+2 O 代表物 主要化学性质
CH3CH2 (1)与钠反应 (2) OH 取代反应(3)消去 反应 (4)分子间 脱水(5)氧化反应 (6)酯化反应 酚 -OH CnH2n-6O C6H5-OH (1)有弱酸性 (2) 取代反应(3)显色 反应 (4)缩聚反 应
二、有机合成的基本知识 (一)官能团的性质
通式 类 官能团 别 醛 -CHO RCHO CnH2nO 代表物 主要化学性质
CH3CHO
(1)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
(1)具有酸性 (2)酯化反应
羧 -COOH R-COOH CH3COO H 酸 CnH2nO2
酯 -COO- RCOOR` CnH2nO2
• 9)缩聚反应
由小分子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同时, 又有小分子生成的反应。如氨基酸聚合生 成蛋白质。
(三)主要有机物之间转化 烷烃
加成 烯烃 加成
炔烃
水 消 取 化 去 代 水解 氧化 氧化 卤代烃 醇 醛 羧酸 取代 还原
酯 水 化 解 酯
(四)有机物间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归纳 【思考】看到下列反应条件时,你会想到是 什么物质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 (1)Br2/CCl4 Cl2/光照 Cl2/Fe Br2 (2)浓硫酸,△ (3)NaOH/H2O (4)H+/H2O (5)[Ag(NH3)2]+、OH-、△ (6)O2、Cu、△ (7)H2、Ni、△ (8)NaHCO3 (9)A氧化B氧化C
5)消去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 脱去一个小分子 ( 如 HX 、 H 2 O), 而形成不饱 和化合物的反应。如卤代烃、乙醇。 6)酯化反应 醇和含氧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 做酯化反应。 7)水解反应 ①酯的水解反应:酯与水发生作用生 成相应的醇和羧酸(或羧酸盐)的反应。 ②卤代烃在NaOH的水溶液中水解。 8)加聚反应 由小分子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 反应。如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

第四节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学案与教案)

第四节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学案与教案)

第四节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车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有机合成的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常见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和衍变及碳骨架增减的方法。

(2)、了解有机合成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3)、能根据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及衍变关系,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2、过程与方法经过合成路线的设计,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习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精神。

深刻体验有机合成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增强学生对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的认识。

教学重点:常见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和衍变及碳骨架增减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及衍变关系,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教学策略:引导多向分析、启发思考、练习强化教学进程【课前研读】(提示:请同学课前务必完成!)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的概念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2.有机合成的任务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各种转化3.有机合成的过程4.有机合成的原则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便、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成本低二、有机合成的方法核心工作:①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和衍变②碳链的增长或缩短1.官能团的引入①双键的引入a、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反应b、炔烃的部分加成c、醇的氧化(羰基)②卤原子的引入a、烃与X2的取代反应b、不饱和烃与HX或者X2的加成c、醇被HX中的X取代了羟基③羟基的引入a、烯烃与水的加成b、醛、酮与氢气的加成c、卤代烃的碱性水解d、酯的水解2.官能团的消除①加成反应消除不饱和键②消去、氧化或者酯化反应消除羟基③加成或氧化反应消除醛基④水解或者消去反应消除卤原子3.官能团的衍变①利用官能团的衍生关系进行衍变醇→醛→羧酸-OH → -CHO → -COOH②通过某种化学途径使官能团数目发生改变CH3CH2OH → CH2=CH2→ CH2OHCH2OH③通过某种手段,改变官能团的位置等CH3CH2CH2Cl → CH3CH=CH2→ CH3CHClCH34.碳链的增减①增长:有机合成题中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形式给出。

人教版选修5化学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知识点练习含复习资料

人教版选修5化学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知识点练习含复习资料

第四节 有机合成人教版选修5化学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学问点练习含答案学问点一 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是指利用简洁、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响,生成具有特定构造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目的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过程4.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 (1)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①卤代烃的消去,②醇的消去,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2)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①醇(酚)的取代,②烯烃(炔烃)的加成,③烷烃、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3)引入羟基的方法①烯烃、炔烃及水的加成,②卤代烃的水解,③酯的水解,④醛的复原。

1.推断正误(1)乙醇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响都生成乙烯,且反响条件也一样。

( )(2)制取氯乙烷时,可以用乙烷和氯气在光照时反响,也可以利用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响。

( )(3)乙烯及氯化氢、水能发生加成反响,说明可以利用烯烃引入卤素原子和羟基。

( ) (4)加聚反响可以使有机物碳链增长,取代反响不能。

( ) 答案:(1)× (2)× (3)√ (4)×2.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响得到:C 4H 10O ――→浓硫酸,△C 4H 8――→Br 2溶剂CCl4丙(C 4H 8Br 2),丙的构造简式不行能是( )A .CH 3CH(CH 2Br)2B .(CH 3)2CBrCH 2BrC .CH 3CH 2CHBrCH 2BrD .CH 3(CHBr)2CH 3答案:A3.以H 2O 、H 218O 、空气、乙烯为原料制取,写出相关反响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有机合成中常见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1.卤素原子的引入方法(1)烃及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响。

例如: CH 3CH 3+Cl 2――→光照HCl +CH 3CH 2Cl(还有其他的氯代苯甲烷)CH 2===CH —CH 3+Cl 2――→△CH 2===CH —CH 2Cl +HCl (2)不饱和烃及卤素单质、卤化氢的加成反响。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教案)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教案)

练习 4 从溴乙烷制取 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
A. CH 3CH 2Br
NaOH水溶液
Δ
CH 3CH 2OH
浓H 2SO4 170 C
CH 2
CH2 Br2 CH 2BrCH 2Br
B. CH3CH2Br Br2 CH2Br CH2Br
C. CH3CH2Br
NaOH 醇溶液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的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2、通过有梯度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 能力
3、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 2、通过对新闻资料的分析,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 机物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 3、通过逆合成分析法的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二 教学形式 新授课
教 师 杨荣芳单位 Nhomakorabea台山一中
课题名称
第三章第四节 有机合成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不能灵活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2、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 3、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思考与交流二 1、有机合成的关键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化合物的分子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要的官 能团。你能利用所学的有机反应,列出下列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吗? 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 <1>官能团的引入 引入的 C=C 方法: 引入卤原子方法: 引入的-OH 方法: 引入的-CHO 的方法有: 引入-COOH 的方法有: 有机物成环的方法有: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第四节有机合成(第二课时)一、新课程标准要求⑴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1.研究内容分析: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

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研究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同时对本节第一课时有机合成的过程要有初步掌握。

本节课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研究本模块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及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学生已有的研究能力学生研究心理的期待群体中的个体差异三、本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研究逆合成基本原则及其应用2.进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有机物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物的合成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新物质的不断合成是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科学魅力,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的教育。

②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糊口实践的意识。

③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进修能力;以化学主人翁的身份体会化学学科在生产、糊口中的实用价值,激起进修化学的兴趣。

四、讲授设计流程与讲授设计(一)讲授设计实际依据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研究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高三化学复习:有机合成 学案1

高三化学复习:有机合成 学案1

第三章 第四节 有机合成【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重要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逆推法合成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初步了解有机合成题型的思维方法 【学习重点】运用逆推法合成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合成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 【活动方案】活动一:了解有机合成19世纪20年代以来人类就开始了有机合成的研究,化学家们不断合成出功能各异、性能卓越的各种有机物。

从而使得有机合成成为有机化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现在,每年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有机物被合成,其中很多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大家阅读课本P64内容,了解下列相关内容: (1)什么是有机合成? (2)有机合成的过程?(3)有机合成的任务和思路:(a )碳骨架的构建(b )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活动二:掌握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请大家回忆所学知识,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有机反应物,并与同伴交流、讨论、归纳相关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

(1)制取乙烯引入碳碳双键的三种常用方法: 、 、 。

(2)制取氯乙烷和溴苯催化剂△ △H 2引入卤原子的三种常用方法: 、 、 。

(3)制取乙醇引入羟基的四种常用方法是: 、 、 、 。

(4)制取乙醛CH 3CH 2C l△CH 3CH 2OHH 2O ,催化剂NaOH催化剂△ △Cl 2,光HCl HClBr 2,FeH 2NaOH/ H 2O△O 2/Cu 或引入醛基的一种常用方法:。

(5)制取乙酸和苯甲酸引入羧基的三种常用方法:、、。

练习:试以2-丁烯为原料制备(1)2 - 氯丁烷(2)2 - 丁醇(3)2,3 - 二氯丁烷活动三:初步学习运用逆推法合成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美国化学家科里(Elias J. Corey)创建了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使有机合成方案系统化并符合逻辑。

与化学家们早先的做法不同,逆合成分析法是从目标分子的结构入手,分析其中哪些化学键可以断掉,从而将复杂大分子拆成一些更小的部分,而这些小部分通常已经存在或容易得到,再用这些已经存在或容易得到物质来合成复杂有机物就会非常容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原料
中间体
中间体
目标化合物
正向合成分析法示意图
1、有机合成的关键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化合物的 分子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要的官能团。 分子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要的官能团。你能利用 所学的有机反应, 所学的有机反应,列出下列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 吗? 1)引入的C=C的方法有哪些? 1)引入的C=C的方法有哪些? 引入 的方法有哪些 2)引入卤原子的方法有哪些? 2)引入卤原子的方法有哪些? 引入卤原子的方法有哪些 3)引入 引入的 OH的方法有哪些 的方法有哪些? 3)引入的-OH的方法有哪些? 引入的 的方法有哪些? 4)引入 4)引入的-CHO的方法有哪些? 5)引入 引入的 COOH的方法有哪些 的方法有哪些? 5)引入的-COOH的方法有哪些? 6)有机物成环的方法有哪些 有机物成环的方法有哪些? 6)有机物成环的方法有哪些?
1.已知下列两个有机反应 已知下列两个有机反应 RCl +NaCN →RCN +NaCl RCN +2H2O +HCl →RCOOH +NH4Cl 现以乙烯为惟一有机原料( 现以乙烯为惟一有机原料(无机试剂及催化剂可 任选),经过6步化学反应 ),经过 步化学反应, 任选),经过 步化学反应,合成二丙酸乙二醇酯 (CH3CH2COOCH2CH2OOCCH2CH3),设计正 ),设计正 确的合成路线,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确的合成路线,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 已知
OH R-C=O +HCN H+ RCOOH R-C-CN , RCN R' R' 试写出下图中A→F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试写出下图中 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HBr A NaOH H2O B [O] C HCN D H2O H+ E
浓H
2SO4
F C14H20O4
CH3CHCHCH3+2NaOH CH Cl Cl

CH3CHCHCH3+2NaCl CH OH OH
1,35) 1,3-丁二烯
CH3CH=CHCH3+Cl2 CH

CH3CHCHCH3 CH Cl Cl CH2=CHCH=CH2+2NaCl CH
CH3CHCHCH3+2NaOH CH Cl Cl
1.以乙醇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乙二 以乙醇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选) 以乙醇为主要原料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醇,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反应中出现了几种有机物?它们在整个合 上述反应中出现了几种有机物? 上述反应中出现了几种有机物 成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成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CH3CH2OH
C
HI (2)
设计1 两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问:设计1、2两步的目的是什么?
科里(E.J.Corey):编制了第一个计算机 计算机辅 计算机
助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程序,于1990年获诺贝尔 奖。
二》逆向合成分析法
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 中间体, 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 化合物。 化合物。 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 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其反应条件 必须比较温和 并具有较高的产率 温和, 较高的产率, 必须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率,所使用物基 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 低污染、 低毒性、 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易得 廉价的 和廉价的。
目标化合物 中间体 中间体 基础原料
逆向合成分析法示意图
例如:乙二酸 草酸 草酸)二乙酯的合成 例如:乙二酸(草酸 二乙酯的合成
O O
C— OC2H5 C— OC2H5 C— OH C— OH
[O]
4
H2C— OH H2C— OH

O +CH3CH2OH 1 +H2O
CH2 CH2 +Cl2
3
解O 石油裂ຫໍສະໝຸດ 气2、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1>官能团的引入 <1>官能团的引入 卤原子消去、- 、-OH消去、 C≡C 消去、 ≡ 消去 三法: 引入的 引入的C=C三法: 三法 卤原子消去、- 部分加氢 引入卤原子三法: 引入卤原子三法: 卤原子三法 烷基卤代、C=C加卤、- 烷基卤代、 加卤、- 加卤、-OH卤代 卤代
课本P 习题1 课本P67习题1
催化剂
CH 1)21)2-氯丁烷 CH3CH=CHCH3+HCl
2)22)2-丁醇
CH3CH=CHCH3+H2O CH
催化剂
CH3CHCH2CH3 Cl CH3CHCH2CH3 OH CH3CHCHCH3 CH Cl Cl CH3CHCHCH3 CH Cl Cl
3)2,3-二氯丁烷 CH3CH=CHCH3+Cl2 3)2,3CH 4)2,34)2,3-丁二醇 CH3CH=CHCH3+Cl2 CH
三》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
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低污染 )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 2)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 ) 3)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实现 )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 4)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 )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
思路 关键
课堂小结
明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设计合成路线
二.有机合成的过程
一》正合成分析法
副产物 基础原料 辅助原料 中间体 辅助原料 副产物 中间体 辅助原料 目标化合物
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 已知原料入手, 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手, 入手 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可间接的中间产物 中间产物, 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可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 推向目标合成有机物 目标合成有机物。 推向目标合成有机物。
消去
CH3-COOH CH2Br-CH2Br -
加HBr
CH3CH2-Br CH2=CH2 c.官能团位置变化 官能团位置变化: c.官能团位置变化:
消去
加Br2
CH3CH2CH2-Br
CH3CH=CH2
CH3CH-CH3 Br
官能团的衍变 主要有机物之间转化关系图 烷 烯 炔
卤代烃
水解

氧化 还原
碳架 官能团
合成目标化合物
对样品进行结构测定 试验其性质或功 或功能 试验其性质或功能
大量合成
有机合成的思维结构
合成目标 审题 新旧知识 分析 突破
设计合成路线 确定方法 推断过程和方向 思维求异, 思维求异,解法求优
结构简式 准确表达 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例1 Cl为原料合成 以CH3CH2Cl为原料合成 CH 2
HBr
OH [O] B C
O HCN D
OH CN
H2O H+
OH COOH E
浓H
2SO4
例5:已知 RCH2COOH
RCH-COOH Br 写出下图中A 写出下图中A、B、C、D四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Br2
C3H5O2Br C3H6O3 C3H10O3
红 磷
C6H8O4
例6:选择适宜的合成路线
可以制备天然有机物,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 可以制备天然有机物 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 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 可以对天然有机物进行局部的结构改造和修 饰,使其性能更加完美 使其性能更加完美 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 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自然界并不存在 的有机物,以满足人类的特殊需要 的有机物 以满足人类的特殊需要
2
H2C— Cl H2C— Cl
思考与交流3
1.以乙烯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乙酸 以乙烯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选) 以乙烯为主要原料 乙酯,分析有几种合成路线? 乙酯,分析有几种合成路线? 2.若上述每步反应的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 若上述每步反应的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 80%,各合成路线的总产率分别是多少? %,各合成路线的总产率分别是多少? %,各合成路线的总产率分别是多少 3.在选择合成路线时除了要考虑产率的高低外, 在选择合成路线时除了要考虑产率的高低外, 在选择合成路线时除了要考虑产率的高低外 还要考虑原料的来源、反应步骤、 还要考虑原料的来源、反应步骤、反应条件和环 保等问题。 保等问题。

氧化
羧酸
酯 化
水 解

3、官能团的保护 官能团的
CH=CH- Br为原料合成药物 例1:以BrCH2-CH=CH-CH2Br为原料合成药物 OOC-CH=CH的路线为: CH3OOC-CH=CH-COOCH3的路线为: CH=CHBrCH2-CH=CH-CH2Br A HOCH2-CH=CH-CH2OH CH=CHB
<2>官能团的转化:包括官能团种类变化、数目变化、 <2>官能团的转化:包括官能团种类变化、数目变化、位置变 官能团的转化 a.官能团种类变化: a.官能团种类变化: 官能团种类变化 CH3CH2
水解 -Br 化等。 化等。 氧化 酯化
CH3CH2-OH
CH3-CHO
氧化
CH3-COOCH3 b.官能团数目变化: b.官能团数目变化: 官能团数目变化
O C=O CO =
CH2 O
其它无机原料自选,写出合成路线。 其它无机原料自选,写出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
焦炭、食盐、 石灰石为原 例2. 以焦炭、食盐、水、石灰石为原 料制聚氯乙烯 写出合成路线 聚氯乙烯, 路线。 料制聚氯乙烯,写出合成路线。
例3: 黄铁矿、空气、 为原料制TNT 以煤、黄铁矿、空气、水为原料制TNT
工业上以甲苯为原料生产对羟基苯甲 甲苯为原料生产 例2:工业上以甲苯为原料生产对羟基苯甲 酸乙酯(一种常用的化妆品防霉剂), 化妆品防霉剂 酸乙酯(一种常用的化妆品防霉剂), 其生产流程如下: 其生产流程如下: CH3-C6H5
Cl2
A
CH3-C6H4-OH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