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试题___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练习题
最新初二历史寒假作业: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最新初二历史寒假作业: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周朝创立的礼乐文明包括制度,这些制度起到什么作用? 。
2、周朝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的制度是。
3、我国有文字考察的历史,就是从开始的。
4、公元前年,周武王在与商军展开大战,最终消灭商朝。
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史称。
公元前年,西周灭亡。
5、公元前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朝。
禹死后,启继位。
从此,制代替制。
6、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遵守的制度是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封建制二、重点研讨(一)简述夏的兴衰(时间、人物)(二)简述商朝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时间、人物、主要成就)(三)简述西周的兴衰(时间、人物)及巩固统治的措施第2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一、课前预习1.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2.“春秋五霸”:3.最先称霸的是。
4.“战国七雄”:5.公元前356年,开始实行变法。
6.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始于农业生产的是在( )A.商朝B.春秋C.战国D.秦朝7、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并已使用,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
8、公元前年,周平王建立东周,定都,东周分为和。
9、齐桓公采用管仲的建设,打出的旗号,在诸侯中树立威信。
后来,在会盟,正式确立霸主地位10、公元前年到前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二、重点研讨(一)、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谁?1、齐桓公首先称霸的条件?2、确立了霸主地位3、争霸的作用4、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最新初二历史寒假作业: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2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作业设计人教版

第2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的发展B.争霸的需要C.分封制衰落D.人民的愿望2.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A.商朝B.春秋C.战国D.秦朝3.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A.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D.东汉4.一个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古代文人尊为“克己复礼,万世师表”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5.庄子代表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6.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主张“仁爱”,他的思想被西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利用。
这个人物是()A.老子B.孟子C.墨子D.孔子7.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闻讯赶回家。
他首先关心的是仆人有没有烧伤,而不是询问马的损失情况。
这一事例体现的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倡的观念相吻合的是:()A.依法治国B.以人为本C.竞争创新D.效益原则8.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A.《孙膑兵法》B.《孙子兵法》C.《春秋》D.《尚书》9.战国时,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孟子B.孔子C.庄子D.墨子10.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标准的思想家是孟子()A.孟子B.孔子C.庄子D.墨子11.代表韩非子提出“法治”,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的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二.问答题1.简要分析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CCBC 6-11 DBBDAD二.问答题1.①齐国盛产食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②管仲改革。
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
③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
④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攻灭一些小国。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1.2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1.2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2.“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这句话属于孔子的()A.礼治思想B.教育思想C.仁政思想D.法治思想4.被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都城灭亡的国家是()A.东周B.西周C.商朝D.夏朝5.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者爱人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D.为政以德6.“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
”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宋襄公D.楚庄王7.小智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
”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8.-战国――西汉―-三国--东晋-,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9.某地出土一些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图案,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字属于甲骨文,这些文物最有可能属于的朝代是()10.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A.要重视教育,奖励科技发明B.要任用贤能,勤政爱民C.要加强国防军备建设D.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1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铁制农具的使用B.牛耕的推广C.水利工程的兴修D.商鞅变法比较彻底12.中国象棋被誉为“纵横之智慧,浓缩之历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一框早期国家与社会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一框早期国家与社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世界文明中,延绵不绝,生生不息,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是( )A.印度文明B.希腊文明C.阿拉伯文明D.中华文明2.具有“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文明成就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3.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我们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伯益建立了夏朝B.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建立的政权应该是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5.夏朝作为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一个有力的史料证据是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A.新石器B.司母戊鼎C.宫殿遗址D.甲骨文6.西周礼乐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
下列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身份地位B.礼乐制度便于调节社会矛盾C.礼乐制度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礼乐制度倡导人人平等7.根据下面《西周等级示意图》所示进行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从上往下,第四层起是劳动者B.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广大平民C.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像金字塔一样压在广大平民和奴隶身上D.卿大夫的地位属于最低一层的统治者8.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可以受封的有( )①周天子的亲属②功臣③先代的贵族④外国来访的使臣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9.出于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的需要,夏、商、西周都建立和制定了( )①强大的军队②严酷的刑法③分封制④禅让制A.①④B.②④C.①②D.③④10.“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1.2《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含答案) (1)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总分 100 分,共 2 大题 18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80.0分)1.下列选项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出自同一人之口的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自然乱”C.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2.“商鞅虽死, 秦法未败。
”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得到秦孝公支持B.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 人民的大力拥护D. 商鞅的改革精神和决心3.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下列年代尺中“?”处对应的事件是( )A. 盘庚迁殷B. 西周灭亡C. 武王伐纣D. 平王东迁4.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 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
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A. 世袭制B. 禅让制C. 分封制D. 县制5.以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命名的“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
以下思想主张为墨子的是( )A. “以法治国”B. “无为而治”C. “兼爱”“非攻”D. “以德治国”6.关于下图所示的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没有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B.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C. 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D. 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7.后人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主要是因为( )A. 夏朝距离现在比商朝更久远B. 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C. 迄今还没有夏朝的遗址发现D. 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8.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②农业产量大幅度降低③各诸侯国实行变法改革④人口数量的迅速锐减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9.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1.2《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含答案)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总分 100 分,共 2 大题 18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80.0分)1.电视剧《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你由此回忆起的历史事件是()A. 涿鹿之战B. 商汤灭夏C. 牧野之战D. 阪泉之战2.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
下列奠定了后来汉字象形、表意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B.C. D.3.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A. 治理了黄河水患B. 编著了《道德经》C. 修建了都江堰D. 开凿了大运河4.战国初期,一些因实施改革新政而强大的卿大夫逐渐瓜分、取代原诸侯权位,执掌国政。
其中韩、赵、魏瓜分的诸侯国是()A. 晋B. 秦C. 齐D. 楚5.春秋时期,一位思想家鼓励他的弟子以较高的道德规范要求自我,强调对人要和善、仁慈,这位思想家是()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6.“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上述文字出自《三字经》。
下列不属于春秋霸主的是()A. 晋文公B. 齐桓公C. 楚庄王D. 秦孝公7.《荀子•议兵》中提到“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商鞅变法中直接导致上述现象的措施是()A. 承认土地私有B. 奖励军功C. 奖励耕织D. 建立县制8.《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这就是历史上“楚王问鼎”和“问鼎中原”的由来。
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A. 尊王攘夷,大国争霸不断B. 王室衰微,分封制遭破坏C. 诸侯争霸,国家趋向统一D. 周朝内乱,大国兼并小国9.“失败乃成功之母”指的是无论什么失败,只要你跌倒后能马上爬起来,跌倒的教训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助你取得未来的成功。
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商汤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君主,他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使中国以后的历史变得多彩多姿,打破了天子是不可变的定律,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
下列关于这位古代伟大君主的表述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B.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C.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D.商汤因为水患影响而把都城迁往殷2. 夏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A.通过“禅让制”登上王位B.自己建立了夏朝C.凭借家庭特殊地位继承父位D.牧野之战取胜,推翻上一个朝代3. 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
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A. 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4. 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①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②王陵区的存在;③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④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5. 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6. 下列关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B.他编订《诗》《书》和《春秋》等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C.他坚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D. 他晚年编订的《论语》为后人研究孔子提供了宝贵资料7. “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奖赏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D.大力垦荒而得到政府的奖赏8. 据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1.2《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含答案)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总分 100 分,共 2 大题 18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80.0分)1.七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了如下内容:夏商周的更替、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甲骨青铜与百家争鸣。
如果要给这些笔记添加一个主题,应该是( )A.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左传》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这里的“鼎”的用途是()A. 生产工具B. 生活器皿C. 祭祀礼器D. 权力象征3.某班同学拟定了以下历史演讲的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B. 《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精神》C. 《老子创道:提倡节俭兼爱非攻》D. 《韩非说法:建立中央集权统治》4.“塞翁失马”、“无中生有”、“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所倚”等类似的成语中包含着一种辩证思想,这种思想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通过以下诸子百家人物的言论推断其学派及思想主张,对应正确的是()A. AB. BC. CD. D6.某班同学拟定了以下历史演讲的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 《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B. 《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精神》C. 《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 《春秋争霸:加强周天子的王权》7.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魏晋时期8.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下面能证明此观点的是商代()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③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9.“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1课时早期国家与社会
1、周朝创立的礼乐文明包括制度,这些制度起到什么作用?。
2、周朝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的制度是。
3、我国有文字考察的历史,就是从开始的。
4、公元前年,周武王在与商军展开大战,最终消灭商朝。
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史称。
公元前年,西周灭亡。
5、公元前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朝。
禹死后,启继位。
从此,制代替制。
6、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遵守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封建制
7、简述夏的兴衰(时间、人物)
8、简述商朝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时间、人物、主要成就)
9、简述西周的兴衰(时间、人物)及巩固统治的措施
第2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1.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2.“春秋五霸”:
3.最先称霸的是。
4.“战国七雄”:
5.公元前356年,开始实行变法。
6.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始于农业生产的是在()
A.商朝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7、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并已使用,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
8、公元前年,周平王建立东周,定都,东周分为和。
9、齐桓公采用管仲的建设,打出的旗号,在诸侯中树立威信。
后来,在
会盟,正式确立霸主地位
10、公元前年到前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谁?
(1)、齐桓公首先称霸的条件?
(2)、确立了霸主地位
(3)、争霸的作用
(4)、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影响?
12、商鞅变法
(1)、时间:
(2)、主要内容:/
(3)、历史作用:
(4)、成功原因
第3课时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3.郭沫若说:“由秦朝到现在俩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这个“黄金时代”的主要表现是()
A.诸侯争霸
B.礼乐文明
C.百家争鸣
D.各国变法
4、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
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的局面。
5、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的是
他主张实行。
6、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主张教育公平。
7、老子是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一书也称《》。
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是。
8、墨家的创始人是,主张是和。
9、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1).百家争鸣发生在什么时期?
(2).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历史背景)
10、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1)、诸子百家简表
学派代表人物时代主要主张或著作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可借鉴的意义吗?
(3)、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