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精品练习第5章第1节训练巩固Word版含解析
2019版人教生物必修一同步精品练习:第5章 第2节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第五章第2节一、选择题1.(2018·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中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末端的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这现象能够说明的是(B)①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②32P标记的ATP是新合成的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水解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实验发现A TP的末端P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①正确;放射性标记来自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说明32P标志的ATP是重新合成的,②正确;本实验不能证明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③错误;在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细胞,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这说明这段时间内,既有ATP的水解,也有ATP的合成,④正确。
因此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B。
2.(2018·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D)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②—腺苷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④—腺嘌呤[解析]因为ATP是由腺苷和3个磷酸分子构成的,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构成,①图中圈出的是ATP中的一分子腺苷,A 错误;②图代表DNA,构成DNA的含有A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错误;③图代表的是RNA,构成RNA的单位之一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 错误;④图指的是核苷酸,一分子的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五碳糖、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所以④图指的是腺嘌呤,D正确。
3.(2018·河北省承德市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图是ATP的结构简式,其中能作为RNA的组成单位是(C)A.①B.②C.③D.④[解析]本题考查A TP结构简式和化学组成,解题要点是识记相关知识点。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学典: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学典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在过氧化氢酶和Fe 3+的催化效率比较实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A.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B.保护过氧化氢酶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D.以上说法都不对2、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同一生物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3、在常温下22H O 溶液几乎不分解,但加入肝脏研磨液后,会快速分解成2 H O 和2O 。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活化能的是( )A. 2EB. 3EC. 32E E -D. 21E E - 4、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在这些汁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冒出气泡,糖液居然变成了酒。
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葡萄糖变成酒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将糖变成酒的物质是汁液中的酿酶C.研磨有利于酵母细胞内酿酶的释放D.该实验证明酿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5、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促进脂肪细胞生成的本质为蛋白质的酶。
这一发现有望为治疗肥胖症开辟新途径。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酶与脂肪的共有元素有C 、H 、OB.在适宜条件下,蛋白酶可以将该酶水解C.该酶遇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D.理论上可以通过促进该酶的功能来治疗肥胖症6、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有些酶是核酸B.酶的数量不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C.酶的活性与pH有关D.酶由活细胞产生,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7、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以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的酶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8、如图是在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率曲线,其中1、2和3代表的反应条件是( )A.无机催化剂酶未知催化剂B.酶无机催化剂未知催化剂C.未知催化剂酶无机催化剂D.酶未知催化剂无机催化剂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酸、过碱、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使酶永久失活B.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能够影响酶促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前后,酶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D.过氧化氢酶溶液的温度由100 ℃变为20 ℃的过程中,酶活性不变10、乳糖酶能催化乳糖水解。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同步练习(含答案)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体内酶的种类具有特异性B.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和提供能量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在细胞内、外都能起催化作用D.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具有催化和调节功能2、下列有关酶的发现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发现了化学消化B.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C.毕希纳认为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D.萨姆纳得到脲酶结晶后,认为酶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3、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多肽、水C.胃蛋白酶、麦芽糖、唾液淀粉酶、多肽、水D.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水4、某同学为了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设计以下三种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方案一不可行的原因是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C.方案三中将碘液换成斐林试剂可以证明淀粉酶具有专一性D.方案二可行的原因是斐林试剂既可以证明淀粉是否被分解,也能证明蔗糖是否被分解5、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中,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和底物充分混合后再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梯度B.探究底物浓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时,各实验组的pH应控制在7左右C.可用麦芽糖酶、麦芽糖、淀粉和斐林试剂等来验证酶具有专一性D.探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加入碘液以检测各组淀粉的剩余量6、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其中曲线b是正常的酶促反应曲线。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5章 5.1 植物生长素 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教材)生物高中选修第一册 5.1 植物生长素一.选择题1.将迎春花嫩枝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其中甲保留顶芽,乙、丙、丁切去顶芽,丁的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丙、丁三个枝条的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B.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4C.表现为弯曲生长的是甲、丙、丁D.若此实验在黑暗中进行,甲、丙、丁将直立生长2.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可“双向”进行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肌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缩手反射时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3.下列有关生长素及其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液中能提取到生长素,说明动物细胞也能合成生长素B.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有关C.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能由胚芽鞘尖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琼脂块D.生长素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在核糖体上合成的4.从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B.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D.生长素能够促进去掉尖端胚芽鞘的生长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B.年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季节的温度等因素变化所致C.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尖中的平衡石细胞中近地侧的“淀粉体”比远地侧多D.冬小麦的正常开花离不开春化作用,参与其调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6.在如图所示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一般不会发生的是()A.a→b B.b→d C.c→a D.a→c7.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1,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的范围是10﹣10~10﹣8mol•L﹣1C.若图甲中b点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生长素浓度在E~B 点对应的浓度之间D.图乙中生长素在F~A点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点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8.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应,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2019-2020年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5章第1节第2课时酶的特性Word版含解析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酶的特性课堂演练当堂达标1.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检测SARS病毒的酶联免疫试剂,专用于“非典”的快速诊断。
此试剂具有准确、灵敏、快速、方便和经济等优点,一个测试板可同时检测结果,它所用的是()96个样品,1小时左右获得检测A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原理B.酶的专一性原理C .酶的识别原理D .酶的高效性答案:A2. 在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温度和pH分别属于()A .自变量和因变量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 .自变量和无关变量D .自变量和对照变量答案:C3. 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的是()A .平原地区的人进入西藏后会产生“高原反应”B. 人发高烧后食欲下降C .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食物中的淀粉水解D .用沸水浸泡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答案:A4. 如图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示意图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 .图示过程能够保证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C .一分子蔗糖可以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D .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是因为它们不能结合形成酶 一底物复合物答案:D 5.下图表示在某pH 范围内酶A 和酶B 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 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酶B 比酶A 活跃 B .酶A 存在于唾液中C .酶B 的最适pH 是1.8D . pH 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D6.现有两种淀粉酶A 与B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 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如下探究实验:0 50 5 0,国注: 00岌勞嫌 O 衞葡餓 O 勲Wf温度 /C•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 5 min实验结果:对各组淀粉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1)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
(2)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酶 B 在 _________ C 条件时活性较高 (3) 本实验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1 第五章 第1节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天天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1 第五章 第1节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一、单选题1. 下列试管中各注入10mL过氧化氢溶液,实验中产生气泡最多的是A .B .C .D .2. 选用新鲜肝脏做酶的高效性实验,是因为新鲜肝脏中( )A.含Fe3+多B.过氧化氢酶易发挥作用C.含的酶的种类多D.过氧化氢酶多且活性强3. 下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则E 表示A .酶增加的活化能B .酶降低的活化能C .酶催化反应释放的能量D .酶催化反应需要的能量4. 下图为酶催化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以数字编号的图形分别表示反应物、酶、生成物等反应要素,其中表示酶的图形编号是()A .①B .②C .③D .④5.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过程中,下列各项评价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
B .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
C .毕希纳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D .萨姆纳把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并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了脲酶,而且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6. 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A .在4°C 条件下易变性B .只含有C 、H C .也能催化淀粉合成D .含有羧基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 .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B .酶是蛋白质;A .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下面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7.8.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在核糖体中合成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C.酶既能在细胞内起作用也能在细胞外起作用D.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9.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其原因是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D.能供给反应物能量10. 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实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A.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B.保护过氧化氢酶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D.以上说法都不对11. 对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水浴加热或加入催化剂都能够促进其分解,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的基本原理是不同的B.前者使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提高,而后者使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降低C.二者都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D.酶和Fe3+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12. 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B.无关变量和因变量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D.因变量和自变量13.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C.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D.向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某种蛋白酶,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14. 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lg/mL 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的物质是()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胰蛋白酶④DNA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和③15. 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中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2020届人教版生物必修1练习:第5章 第1节 训练巩固含答案

第五章第1节一、选择题1.(2018·北京市东城区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下图表示的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催化作用B.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C.图中A表示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D.如果C、D表示两个单糖分子,则B表示麦芽糖分子[解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既可以在细胞内也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错误;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B错误;据图分析,图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表示酶,C正确;麦芽糖是由两分子相同的葡萄糖组成的,D 错误。
2.(2018·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B.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和提供能量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在细胞内、外都能起催化作用D.将酶置于最适温度下保存有利于保持酶的活性[解析] 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A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少数酶不是蛋白质,则不在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室温下酶的活性较高,所以酶一般在低温下保存,D错误。
3.(2018·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酶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必须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不受环境因素影响[解析]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错误;酶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错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4.(2018·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关系的是( B )[解析] 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关系为: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又逐渐降低,故选B。
2019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检测:第5章 章末整合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1节
一、选择题
1.(2018·北京市东城区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下图表示的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催化作用
B.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C.图中A表示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D.如果C、D表示两个单糖分子,则B表示麦芽糖分子
[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既可以在细胞内也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错误;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B错误;据图分析,图中A 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表示酶,C正确;麦芽糖是由两分子相同的葡萄糖组成的,D错误。
2.(2018·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
B.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和提供能量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在细胞内、外都能起催化作用
D.将酶置于最适温度下保存有利于保持酶的活性
[解析]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A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少数酶不是蛋白质,则不在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室温下酶的活性较高,所以酶一般在低温下保存,D错误。
3.(2018·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酶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必须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解析]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错误;酶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错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4.(2018·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关系的是(B)
[解析]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关系为: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又逐渐降低,故选B。
5.(2018·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为探究酶的某种特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B.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等
C.实验结果的检测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D.实验目的是探究酶的高效性
[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本实验的两个试管中所用的酶是相同的,而底物不同,因此该实验是探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即淀粉溶液与蔗糖溶液,A、D错误;据A 的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专一性,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因变量是反应产物是否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其它变量包括温度、pH、溶液的体积等都属于无关变量,B正确;碘液与蔗糖及蔗糖水解后的产物都不发生反应,用碘液无法检测蔗
糖是否被水解,因此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C错误。
6.(2018·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B)
A.酶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氨基酸
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酶可以加快反应的速度,使产物生成总量增多
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为反应提供更多的能量
[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酶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酶可以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因为酶具有专一性,B正确;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不会使产物生成总量增多,C错误;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能显著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8·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图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回答问题:
(1)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图中表明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
(2)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的原因是麦芽糖与蔗糖酶的空间结构不适合,说明蔗糖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3)若蔗糖酶作用于一定量底物,温度保持37 ℃最适温度,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
①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底物已经反应完。
②若增加底物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答案](3)②
[解析]据图分析,蔗糖酶可以与蔗糖结合,催化蔗糖水解产生两分子单糖(葡萄糖和果糖),但是不能与麦芽糖结合,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1)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
(2)据图分析可知,蔗糖酶在空间结构上不能与麦芽糖相吻合,所以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①由于反应物的量是一定的,所以所以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140分钟后,底物己经反应完,延长时间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
②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在此条件下增加底物浓度,生成物的量也会增加,故曲线应继续上升一段时间后不变,如答案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