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3.3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9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水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理解并掌握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如治理水污染、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等,并了解这些措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学生对于水资源问题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认识人类活动与水资源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水资源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水资源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水资源。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水资源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2)请列举三项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答案:治理水污染、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等。
4.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某城市通过实施一系列节水措施,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1)请分析该城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
答案:城市通过推广节水技术、改进供水管网设施、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3)测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水资源相关的测试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作业评价:
(1)认真批改: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2)点评: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3.3《水资源》教案设计

课题水资源目标1、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2、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措施3.了解理解与利用与保护资源的重要性重点时空分布及措施教法自主学习读图分析法教具多媒体流程一:创设情境二;复习巩固5′1.土地资源的特点2.耕地林地草地分布地形干湿地区3.土地资源国策4.存在的问题二.解读目标2′1、2个特点及2个针对性措施2、短缺的2个人为原因及至少3条措施。
3、牢记3个水利工程4、1个节水标志三.完成目标25′(一)时空分布不均1.自主学习:时间特点.空间分布特点2.学生回答点拨这部分内容是“认识水资源”,设计了4个不同难度的问题,问题1:水资源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水?问题2:淡水资源包括什么?主体是什么?问题3:淡水资源最终来源于哪里?(这三个问题都是学生看书能够准确回答的问题)问题4:判断对错:大气降水多,淡水资源一定丰富。
(分组讨论,教师出示新加坡风景图、东南亚政区图、东南亚气候图后让学生得出结论:大气降水的多少与淡水资源是否丰富没有必然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了解水资源”问题1: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用什么来表明?(看书后单独提问)问题2:概念区分:径流和径流量(课件直接展示)问题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为什么华北和西北缺水最严重?出示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让学生分析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又进一步引导分析出了原因。
接着又出示了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数据饼状图,采用了师友互助的学习方法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南北方匹配不合理,从而引出我国北方缺水状况,尤其是华北和西北。
问题4: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原因?和问题3一样在我出示长江流量图、我国南北四城市降水季节差异图、北京多年降水量变化图之后,学生采用了师友互助的学习方式,得出问题答案。
问题5: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会带来哪些影响?联系气候河流知识解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3.3.13图.找图中江线即水之源南北方界限该界限大致以长江流域界限为界4.3.14图分析降水量与河流流量的关系得出水资源的年季变化特点5.检测(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1.学生读图3.15 3.16完成解决水之源时空分布的方法2.从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三方面引导面临问题从3.20图中工业农业生活节水比调水更重要3.各抒己见你是如何保护水资源的?四.总结6′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五.全面检测6′《同步练习册》课中对点跟踪题P54——56挑选的部分题六.布置作业1′P57综合差异性检测题3道板书设计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1.时间分布特点: 、2.空间分布特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 3.3 水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5、对学校和家乡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什么好的建议?
6、课堂小结:
(1)、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状况。
(2)、了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3)、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当堂练习:
1.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_____________。
第三章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比较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使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2、明确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所采取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径流分布图和降水分布图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和比较能力。
2、通过读图和分析地图,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C修建水库D淡化海水
板书பைடு நூலகம்
设计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一、地区分布悬殊
1、南方面积占40%,却占总径流量的80%以上
2、黄、淮、海河流域面积占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
二、时间分配不均及对生产的影响
1、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2、年际变化大
3、对生产的影响
三、节约每一滴水
1、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节约用水
活动:请同学说一说平时我们每个人该如何节约水资源。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水资源不足的原因
解决措施
空间分配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配不均
兴修水利工程
水污染、水浪费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4、讨论:我国节水的标志
绿色的图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2019八年级地理上册 3.3水资源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中国的自然资源学生回答后
【提问】上图反映我国水资源什么问题?(答: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不足),展示学生作品)
【小
污染严重
(生答)寻找新的水源。
哪里可以寻找到更多的淡水水源?【小结】刚才大家找到了很多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日,在第九届“世界水日”和第十四届“中国水周”到来之际,国家节水标志正式揭牌,由江西省井冈山师范学院康定平老师设计的这个
(二)用具体行动来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讲述】在农业用水上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
、。
「精品」八年级地理上册 3.3水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水资源
缺的原因;通过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
(南丰北缺;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读图分析
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引黄入晋
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形,寓意
作业设计::
1.以下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空间分布是西北多,东南少
B.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
C.时间分布是冬多,夏少
D.时间分布是春多,夏少
2.右图反映了( C )。
A.水资源浪费
B.水资源分布不均
C.水资源污染
D.农业对水资源需求大
3.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B )。
A.南水北调会导致南方水资源短缺
B.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之一
C.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调到东北地区
D.南水北调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
4.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C )。
A.开发地下水 B.节约用水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5.下列行为我们倡导的是( D )。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向河道中排放大量工业污水
C.生活中大量使用洗涤剂
D.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
6.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同学们能经常且普遍参与的是:(C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节约用水
D.海水淡化
7.读图题
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
该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路线,其中东线是依托京杭运河输送;中线是引长江上最大的支流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的水到达北京。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3.3水资源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3.3水资源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3.3水资源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水资源的状况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教材还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学生对水资源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课本知识,但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情况,掌握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情况以及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方法。
2.教学难点:水资源分布规律的成因、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实例和视频,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水资源的情况。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实例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设计好引导问题和讨论题目,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
3.准备好教学PPT,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3.操练(10分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规律的成因。
八年级地理上册3.3水资源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3.3 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 文档,请地点下载全文下载地点水资源课题§3.3水资源学习目标认识水资源的有限性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理解我国水资源散布特色、原由及影响;认识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认识节俭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散布特色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步骤问题设计、知识重点(含分工)点拨导入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保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自主学习. 地球上绝大多数水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 。
2.水资源一般指__________资源, 它绝大多数为________________,3.当古人们利用的水资源主假如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仅占全世界水资源的______%.4.近几十年来,跟着全世界 ________的增加、 _______的发展以及人们 _______的提升,致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停上涨。
5.世界的水日是__________,中国的水周是_________________。
独立自学达成团队合作6.读图 3.19 就地取“材”认识:“材”指____________ ,造成这类状况的原由是:____________7.为何说我国是贫水国家 ?8.读图 3.13 我国河流流量散布图,剖析:从时间分派看 , 我国水资源散布有何特色 ?怎样解决 ?从空间(地域)散布看, 我国水资源散布有何特色?怎样解决 ?9.读图 3.16 南水北调路线表示图 , 剖析 :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________水系的丰富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______、 _______地域。
南水北调工程分为_______、 _______、 _______三条调水道线,此中利用京杭运河的路线是_____线。
0.为何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说出内涵联合图 3.20联合图 3.21水资源利用现状小结纲要思想导图馈练习、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是()A大海水B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c深层地下水D两极高峰的冰川2、对于我国水资源地域散布的正确表达是()。
2019八年级地理上册 3.3水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3
引导学生读图 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观察并回答 以下三 个问题: (1)塔里木河和弱水与其他河流有何不同?(塔里木河和弱水最终 没有注入海洋 。) (2)我国绝大多数河流注入什么海洋?(太平洋) (3)我国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和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各自最 终注入什么海洋?(北冰洋、印度洋) 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归纳外流河、内流河、外流 湖、内流湖 的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外(内)流湖图后思考:为什么外流湖是淡水湖,内流 湖是咸水湖? (学生 回答)外流湖湖水靠外流注入其他河流输出,水中盐度大大 降低,因而成为淡水湖;内流湖湖水靠蒸发输出,水中盐分较高,因而成 为咸水湖。
2
丰北缺也可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思维方式(大气降水──江河湖 泊水──水资源)思考问题。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教学。这种由因推 果的思维方式, 将有效突破难点一 (推测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 因)中的自然原因。 (2)教师展示中国河流流量分布图和中国水 资源供需状况图, 验证学生的结论。 原
(1)长江流量最大,西江次之,黄河和松花江流量较小。 (2)西江、长江、黄河汛期起止时间分别为:4~10 月、5~10 月、7~10 月。 (3)我国南方河流汛期来得早,结束晚;北方河流汛期来得晚,结束早。我国东部河流(除东北河流外) 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南向北,汛期越来越短。
教学反思: 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较少,多内流河、内流湖,一些地方为无流区,河流甚至出现断流现象。 这既有自 然原因(这里河流水源不丰,沿途多沙漠、戈壁,蒸发、渗漏严重,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道。),又有人为 原因(近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水 于出现河道断流。 资源浪费严重。 ),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西北内陆河道缺水的程度,甚至
课中作业
(三)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划分与分 布 1.读图学新知 引导学生对照图 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和图 2.30《中 环 节 三 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仔细观察我国内、 外流河各分布在大兴安岭—阴 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哪一侧地区?(内流河分布在 它的西北地区,外流河分布在它的东南地区。) (1)西北地区有没有外流区,东南地区有没有内流区呢? 西北地区有外流区,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东南 地区有内流区,如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就有一小部分地区为内流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同学们想一想,我国 西北多内流河,东南多外流河,这和哪些因素有关?
与地形(地势)和气候有关。
(3)结合你了解的我国地形与气候的基本情况,分析它 们对河流分布有什么影响。
课中作业
我国的外流河有些什么共同的水文特征?为何会形成这些共同的水文特征?
2.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
教学方法
小组竞争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作业
你知道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区别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
节一
1.教师创设情境;今天家里停水了。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生活体验。
(一)水资源
1.水资源的概念
(1)教师提出话题:我们的生产、生活用 水来自于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基本结论是:直接来源为河流、湖泊水;最终来自于大气降水。
中国的自然资源
课题
第三节水资源
课时安排
共()课时
课程标准
P14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1.掌握水资源的概念和主要水体;
2.利用图表、数据等资料感知水资源紧张的现象,并尝试分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思维整理。
设计意图:这是在概念的理解中进行思维方法的引领,为后面根据降水特点推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做铺垫。隐含的地理思维方法是:大气降水中的江河湖泊水是我们最主要的水资源。换言之,水资源主要指江河湖泊水,江河湖泊水最终来自于大气降水,要探究水资源,就要研究降水。
2.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归纳外流河、内流河、外流 湖、内流湖的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外(内)流湖图后思考:为什么外流湖是淡水湖,内流湖是咸水湖?
(学生 回答)外流湖湖水靠外流注入其他河流输出,水中盐度大大降低,因而成为淡水湖;内流湖湖水靠蒸发输出,水中盐分较高,因而成为咸水湖。
课中作业
环
节
三
(三)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划分与分 布
(2)河湖的好处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便于人们航运、游泳、养殖水生动植物等。
教师小结:河湖的好处在于除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灌溉水源、水能资源、航运的便利外,还为人类提供了丰 富的旅游资源、渔盐便利等。
(3) 河湖不仅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带来过坏处。河湖有哪些坏处呢 ?
3.认识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教学重点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工程措施。
2.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难点
1.推测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课后作业设计:
季风
外流
河
水量
(增大、减小)
水位
(升高、降低)
结冰期有、
无或长短
夏季风
盛行
水文
特征
水位
形成期
成因
降水量
温
冬季风
盛行
水文
特征
பைடு நூலகம்水位
形成期
秦岭—
淮河以北
结冰期
成因
降水量
越往北,纬
度越,
气温越
(修改人:)
板书设计:
(1)长江流量最大,西江次之,黄河和松花江流量较小。
(2)西江、长江、黄河汛期起止时间分别为:4~10月、5~10月、7~10月。
(学生回答)河湖可带来洪水灾害、干旱等。
2.读图学新知
引导学生读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观察并回答 以下三个问题:
(1)塔里木河和弱水与其他河流有何不同?(塔里木河和弱水最终没有注入海洋 。)
(2)我国绝大多数河流注入什么海洋?(太平洋)
(3)我国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和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各自最终注入什么海洋?(北冰洋、印度洋)
(1)教师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推测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学生会得出类似结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或者仅说出南丰北缺也可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思维方式(大气降水──江河湖泊水──水资源)思考问题。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教学。这种由因推果的思维方式,将有效突破难点一(推测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 原因)中的自然原因。
(3)我国南方河流汛期来得早,结束晚;北方河流汛期来得晚,结束早。我国东部河流(除东北河流外)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南向北,汛期越来越短。
教学反思:
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较少,多内流河、内流湖,一些地方为无流区,河流甚至出现断流现象。这既有自然原因(这里河流水源不丰,沿途多沙漠、戈壁,蒸发、渗漏严重,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道。),又有人为原因(近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水 资源浪费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西北内陆河道缺水的程度,甚至于出现河道断流。
(2)教师展示中国河流流量分布图和中国水 资源供需状况图,验证学生的结论。
课中作业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对我们的社会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
环
节
二
(二)众多的河湖
1.设疑导读
(1)同学们想一想,被人们誉为“大地动脉”的河流、“大地明珠”的湖泊,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它们是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学生回答)河湖对于人类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既有利又有害。
1.读图学新知
引导学生对照图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和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仔细观察我国内、外流河各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哪一侧地区?(内流河分布在它的西北地区,外流河分布在它的东南地区。)
(1)西北地区有没有外流区,东南地区有没有内流区呢?
西北地区有外流区,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东南地区有内流区,如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就有一小部分地区为内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