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解答题精选20题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B.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的重力C. 用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D. 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2.图中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 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3.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是因为()A.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C.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陆边缘,地壳稳定D.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洋的沿岸地带,地壳活跃4.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环境污染B. 乱砍滥伐C. 疯狂捕杀D. 生物入侵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6.青团是江浙特色食品,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时候最盛行。

做青团用到绿色植物“青”,学名叫鼠曲草,生长在田间草丛,茎直立,青绿色,花呈黄色。

根据上述信息可判断“青”属于()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闻气体气味C. 读液体体积D. 熄灭酒精灯8.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B.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C.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D.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9.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B. 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C. 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D. 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10.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 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C.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 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名中学生的步长约为3米B.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CC. 课桌的高度约为800毫米D. 一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20毫升12.家住黑龙江省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地形地势的差异B. 海陆位置的差异C.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D.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13.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B. 小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C. 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D. 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14.今年八月,衢州首个“智慧”公厕在市区荷二路亮相了!“智慧公厕”外观和一般公厕没有差别,但是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装了一些红外线感应器,最终在显示屏可以显示公厕余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数据。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及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及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发现和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想或假设 C .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 D .交流合作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药品B .滴入液体药品C .加入固体药品D .量取液体药品 3.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厘米,5.13厘米, 5.13厘米,5.22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 .5.15厘米 B .5.13厘米 C .5.127厘米 D .5.12厘米 4.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A .小于10毫升B .等于10毫升C .大于10毫升D .无法确定 5.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乐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水的表面积B .水的温度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 .水的质量6.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

此现象说明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如图是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B .标号①所示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C .标号③所示结构是叶绿体①② ③ ④ ⑤ ⑥甲 乙D.标号④所示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8.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

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A.杜鹃和杜鹃花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杜鹃具有保护、营养等组织C.杜鹃花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D.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9.证据是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下列不属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 B.远方驶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10.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幔是最内层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11.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少雨;⑤四季分明,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1) 写出A~F中B、E所代表的生物名称:B________;E________。 (2) 在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________;属于软体动物的是________。(均填字母代号) 23. 于谦有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所述岩石属于____ ____岩,这种岩石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生物化石。 24. 小楚在实验室里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A . 液化 B . 熔化 C . 蒸发 D . 升华 17. 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 ,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 是( )
A .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 . 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 . 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 . 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
25. 周日,小明和小红去爬附近的某座山,他们征得家长同意后,查阅了此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 写出图中F字母所表示地形的名称________。 (2) 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DA和EB间的________处。 (3) 适宜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地。 (4) 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千米。 26. 仔细观察某学校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地图是用________来判断方向的。 (2) 综合楼在体育馆的________方向。 (3) 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答:________、图例。 (4) 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120° E,31° N),由此判定它位于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及________(填“高”“中 ”“低”)纬度地带。 27.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科学试题及解答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科学试题及解答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科学试题一、选择题( 本题有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图示的四个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灯帽盖灭酒精灯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2.2017年10月机器人大堂经理“小爱”在瑞安农行总行投入使用,下列能作为判断“小爱”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 ▲ )A.能否和客户对话B.能否介绍银行业务C.能否自由移动D.能否生长和繁殖3.《地心游记》是一本描写黎登布洛克教授等三人到地心旅行的科幻作品,他们从地表到地心依次要经过地球的哪些结构( ▲ )A.地核、地幔、地壳B.地慢、地壳、地核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池核、地幔4.小明想要量取5 毫升水,他应该选择的实验议器是( ▲ )A.10 亳开烧杯B.50毫升烧杯C.10毫升量筒D.50亳升量筒5.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类动物。

下列关于鲸的表述中写于哺乳类动物的特征的是(▲ )A.脊椎骨B.用鳃呼吸C.胎生D.体温恒定6.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的团队在2017年发现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

青蒿素提取自黄花蒿,如图为黄花蒿的花,由比判断黄花蒿属于下列哪一类植物( ▲ )A.藻类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7.织金洞中遍布石笋、石柱,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享有“中国溶洞之王”的美誉。

织金洞的形成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外力作用的影响(▲ )A.风力B.流水C.冰川D.生物8.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液,药液喷到皮肤上迅速汽化,从而使受伤部位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该药液具有较低的(▲ )A.沸点B.熔点C.凝固点D.温度9.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 )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10.2017年12 月,瑞安城市学院的一位老师成功为病人捐献200毫升造血干细胞。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期末测试卷(一)一、单选题(共15题)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

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A.模糊、变暗B.模糊、变亮C.清晰、变亮D.清晰、变暗3.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D.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5.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3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8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20℃B.32℃C.24℃D.36℃6.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A.此时刻热水的温度B.此时刻房间内气温C.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D.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7.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

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七年级上浙教版科学期末考试卷加答案供参考

七年级上浙教版科学期末考试卷加答案供参考

_______________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________________2016学年(上)七年级阶段II 检测科学试题卷考生须知:本卷共四大题,30小题,所有答题均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2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 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实验B .猜想C .观察D .做结论3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体感到适宜的气温约为37℃B .七年级科学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C .七年级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KgD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s4 .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 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

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A .大液泡B .细胞核C .叶绿体 5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 意义。

右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 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 液化B.液化 汽化A.朱鹘 的是(▲) B,羚羊 C.大熊猫 D.金丝猴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1. “秦岭四宝”一一朱鹘、羚羊、大熊猫、金丝猴中,属于“卵D .细胞膜C.熔化液化D.汽化液化6.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酒精中,10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A・甲B,乙C,丙D,都不正确7.下列有关岩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壳和地幔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B.根据成因不同,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花岗岩三种类型C.沉积岩中可能有化石D.石灰岩由大理岩“变质”而来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皮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来测量变大B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祛码与物体位置对调变小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变大D心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府视读数变小10.下图中呈现的葫芦藓、蕨、水稻和银杏是我们常见的植物。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复习试题类型之一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2.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守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情况处理器材所在的位置,应牢记在心B.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C.如果有腐蚀性的药品溅到皮肤,一般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D.实验结束后,应将固体垃圾、有害有毒试剂直接倒入水槽,并用水冲走3.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对应错误的是(A)A.盛放固体药品——量筒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D.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D)A.闻气体气味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5.试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操作正确的是(B)A.实验室中的任何药品都可以装入试管保存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C.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要接触酒精灯的灯芯D.用实验桌上洗过的抹布擦干洗净的试管类型之二掌握长度、体积、温度的测量6.以下单位换算的过程正确的是(B)A.35mm=35mm×1/1000=0.035mB.35mm=35×1/1000m=0.035mC.35mm=35×1/1000=0.035mD.35mm=35×1/1000mm=0.035m7.张丹想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她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A) A.长为20m,最小刻度为1dm的皮卷尺B.长为20cm,最小刻度为1mm的钢尺C.长为1m,最小刻度为0.5cm的木尺D.长为3m,最小刻度为1cm的钢卷尺8.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出现在非洲索马里,为63℃;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为-88.3℃。

下列四种温度计中,可在这两处使用的是(D)9.下列关于各种仪器的零刻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C)A.没有零刻度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物体的长度B.量杯有零刻度C.温度计一般有零刻度,但体温计没有零刻度D.量筒也有零刻度10.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如图中所示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B)图1­1A.1.65m B.1.75mC.1.85m D.1.95m11.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2.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与证据C.制定计划D.提出问题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外的温度约为10℃B.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4sC.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A约为5AD.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2kg4.下列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西瓜籽属于组织C.西瓜皮属于器官D.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5.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请你找出这一项()选项同学问题ABCD甲乙丙丁缘故原由分析视野中的口腔上皮细胞大量破碎载玻片上滴的染液太多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视野中没有光斑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重叠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妥物镜、通光孔、光圈没有对成一条直线撕取的洋葱表皮太厚,或未在在玻片上展平 A. A B. B C. C D.D6.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

8瓶矮化的番茄试管苗在太空中茁壮成长,其中5株开花结果,一个果实已经转红。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些番茄试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这些番茄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资C.它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D.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7.体系由器官组成,以下器官属于循环体系的是()A.胃B.肺C.肾脏D.心脏8.以下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B.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C.课堂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D.初中学生的体重一般为50N左右9.读图,甲点位于()①东半球②南半球③西半球④北半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浙江丽水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的泥石流形成20多幢屋子被埋,多人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期末解答题精选20题1.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1)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温度计示数各为多少?(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 23℃,则实际温度是多少?(3)分析图象信息,写出 T 与 t 数学关系式。

2.有一种表示酒的度数的方法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20 ℃的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所含的酒精量(毫升)。

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ρ水=1.0×103千克/米3。

求64度酒液的密度。

3.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

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4.大南山位于蛇口半岛,海拔336.15米,面积3.5平方千米。

它扼守珠江口,雄视伶仃洋,登高一望,香港、深圳尽收眼底。

政府现已将其规划为森林公园。

下图是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绘出的大南山地区地形图,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为山脊的是________(填“A”“B”或“C”)。

(2)形成图中所示地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内力作用B.流水作用C.风沙作用D.海浪作用(3)现在政府已经修建了一条可以到达山顶的公路。

由图中可知,公路所处的北坡坡度较缓,判断的理由是:此处________。

5.小明同学从玩具电动机中拆下一段细铜丝(漆包线),经测量长度为 h 米。

他想进一步测量其体积,家里没有量筒,身边的测量工具仅有毫米刻度尺,怎样用刻度尺测量其体积呢?请你帮助他写出实验步骤,并列出计算方法。

(测量所得的结果可以用字母表示)。

6.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于 2012 年 3 月在我国多个城市实施。

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监测指标。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1)2.5 微米=________米。

(2)下图是某城市一天的 PM2.5 动态监测数据折线图。

则这一天中 PM2.5 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出现这一峰值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7.护士小王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 ℃以下,她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的体温后,忙碌中把体温计直接夹到乙的腋下,结果两个人的体温记录都是39 ℃。

请问甲、乙两人中谁可能没有发烧?试结合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说明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8.小明要测量食盐的密度,但由于食盐易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排水的方法测量食盐的体积。

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1)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食盐,当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此时称取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

(2)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1)中称取食盐的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值偏________。

(3)资料显示:常温下,2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2克的食盐。

小明在烧杯中用20克水和7.2克食盐配置了食盐水,用量筒量取20毫升该食盐水,再向其中加入4克食盐,此时量筒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计算测得食盐的密度为多少克/厘米3。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9.(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A点位于C点的________方向,B点位于C点的________方向。

(3)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南半的是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

(4)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位于高纬度的是________。

10.小科的爸爸用科学方法种植马铃薯喜获丰收。

小科想测量一下马铃薯的密度.他取了一些马铃薯切成小块进行测量,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小科将马铃薯放入托盘前,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________。

(2)分析计算马铃薯密度。

(3)若将图乙与图丙两个步骤的顺序对换,则所测密度将变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

1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心的观察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水结冰后,冰会浮在水面上,于是大家常说这个“轻”。

你知道这个“轻”实际是指什么吗?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冰比水“轻”的原因。

12.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某次实验中想准确量取10mL水,实验室中有以下3种规格的量筒,他应选择A. 50mL,最小刻度为5毫升的量筒B. 20mL,最小刻度为1毫升的量筒C. 10mL,最小刻度为1毫升的量筒(2)请用文字描述量取10mL水的具体操作步骤________13.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调节视野亮度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2)如果[①]上标有10×的字样,[④]上标有40×的字样,所观察到的物像放大________倍.(3)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异物,如果移动装片,异物也移动,说明异物在________上,如果移动装片,异物不移动,就更换一个目镜,发现异物还在,说明异物在________上.(4)要从低倍镜观察换成高倍镜观察,应转动[________](填序号)________(填名称).14.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中填写序号,在横线上填写结构名称.)(1)取镜时,一手要握住[________]________,一手要托住[________]________.(2)对光时,应选择________物镜和较________的光圈.对光后可以看到________.(3)转动可升降镜筒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中后者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4)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的物镜安装在[________]________上,目镜直接安装在[________]________上.(5)观察时,①标有10×字样,④标有40×字样.那么,视野中的物像是原物的________倍.(6)在用显微镜观察一玻片标本时,如果在视野中发现有一小黑点,移动玻片标本,小黑点不动,换用其他的物镜,小黑点仍在原处不动,你认为小黑点最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上(7)对物像起放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8)现有一台显微镜,它的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物像最终放大了400倍,那么这台显微镜所使用的物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9)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图2中的________ 15.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年深日久的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体内有藻类植物和它共同生活,这些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1)珊瑚是生物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2)资料中有四个生物的特征,请你列举出来.________(3)资料中影响藻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________.(4)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________.16.魔术表演中,熊熊大火使锅中的油剧烈沸腾,魔术师用手慢慢在沸腾的油中摸取铁球,而手却安然无恙,观众一片惊奇.原来锅中的“油”,只有表面漂浮一层很少的油,底下的都是醋(溶入少量的硼砂).[油的沸点为287℃,醋(溶入硼砂)的沸点45℃].问:(1)为什么油漂浮在醋的上面?(2)表演时魔术师的手为什么没有烫伤?(3)舞台周围能闻到浓浓的醋味,是属于什么现象?17.阅读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过冷水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冰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结晶核来结晶,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当过冷水中具备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1)水在0℃以下不结冰是因为水中缺少________;(2)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过热水是指________;(3)动画片海尔兄弟之《冰川危机》中有个片段是:一个池塘里的水在零下的温度仍未结冰,如果你是编剧,你准备让海尔兄弟怎么做就可以使湖水冻起来________.18.炎热的夏季,小宇同学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放人冰箱冷冻室,当瓶内水完全结冰时拿出后,小宇发现两个现象:(1)塑料瓶底明显向外凸起;(2)过了一会儿,原本干燥的瓶外出现了一些细密的小水珠.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别解释这两个现象.19.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放置一会儿后,发现瓶外壁“冒汗”.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2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米,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 (己知p酒精=0.8×103千克/米3, p铁=7.8×103千克/米3 p铝=2.7×103千克/米3)(1)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2)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3)将2700克的实心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实心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上升了相同的高度,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参考答案1.(1)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9×30℃=5℃,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0℃+5℃=5℃;沸水的温度是10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100℃+5℃=95℃(2)解:将23℃代入T=0.9t+5℃,可得:23℃=0.9t+5℃则0.9t=23℃-5℃,所以t=20℃(3)解:T 与t 的关系式:T=0.9t+5℃2.解:由题知,“64度”指气温在20 ℃时100毫升酒液中所含酒精的体积为64毫升则所含水的体积为100毫升-64毫升=36毫升=36厘米3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0.8克/厘米3×64厘米3=51.2克所含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克/厘米3×36厘米3=36克64度酒液的总质量m=m酒精+m水=51.2克+36克=87.2克64度酒液的体积V=100毫升=100厘米3这种酒液的密度ρ==0.872克/厘米3=0.872×103千克/米33.解: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放出的热量被手吸收了,手会感到暖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