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滨区建民办事处建民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信客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信客导学案 新人教版1

10 信客☆课文导读在《信客》一文里,诚信为准则的信客,以服务大众为己任,期间历尽辛苦,常常受人猜疑,蒙受冤屈,信客却总能宽容、体谅别人对他的误解,忍辱负重,为千家万户传递消息,让我们学到了另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
文章文笔轻灵飘逸,行文流畅,是难得的美文。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唏嘘..(xīxū)嫉.妒(jí)噩.耗(è)猝.然(cù)诺诺..(nuò)呵.斥(hē)诘.问(jié)包扎.(zā)直扎.(zhā)颠沛.(pèi)文绉绉..(zhōu)焦灼.(zhuó)伎俩..(jì liǎnɡ)吊唁.(yàn)跋涉..(báshè)二、词语释义噩耗: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焦灼:非常着急。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
颠沛:穷困;受挫折。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风尘苦旅:比喻旅途劳累、艰苦。
连声诺诺:一声接一声地答应。
生死祸福:表示是生、是死、是祸、是福,都难以预料。
三、语句解读1.如何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这句话呢?因为信客传递的来自城里的任何消息,都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起落沉浮,会立刻引起震动,所以说,他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
2.为什么说向死者家中送遗物更危险?到死者家中通报消息,信客一路上很久地考虑如何措辞,这突出了信客真诚、善良,能够宽容理解他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向死者家里送遗物更危险,因为这是死者家属往往处于过度悲伤之际,心理失衡,或怀疑信客的诚信度,而迁怒于报丧者,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
四、作家作品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主要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这是他在研究写作之余的散文佳作。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0课《信客》导学案

十信客【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理清思想内容。
2、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3.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法。
2、学习信客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学习难点】品味本文质朴典雅、警辟畅达的语言,尤其是要准确理解文中比喻句的含义。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文中的信客是上个世纪初,将近一百年前的邮递员。
信客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卑微低贱的职业,是又苦又累充满血泪艰辛的,可我们的主人公却咬着牙虽疲惫但坚定地走了下来,一路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现在我们就来跟随余秋雨,走进信客的故事,去阅历他凄苦而美丽的人生。
2. 走近作者余秋雨生于1946年,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
3.相关资料本文语言质朴典雅又能让人浮想联翩,世情变幻、人生感慨都熔铸在单纯朴素的描述中。
除此之外本文语言还具有警僻而畅达的特点。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唏嘘..()()嫉.妒( huì()气噩.耗()..()()诘.问()伎俩猝.然() bá()涉颠pèi()2.下列每组词语都有错别字,指出后并加以改正。
A.克扣接济噩耗低媚顺眼()B.唏嘘希罕呵斥风尘苦旅()C.诘问伎俩颠沛穷愁了倒()D.焦灼吊唁鸡零狗粹长途跋涉()3.请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闯码头:吊唁:穷愁潦倒:4.请你谈谈对“信客”一词应当怎样理解。
【合作探究】5.合作研讨:用一个字概述信客工作的特点,分析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心中的信客是个什么样的人?6、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7、作者重点写了信客哪些事迹?为什么?8、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的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精读精练】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
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
中人教版语文八上10《信客》导学案

10、《信客》导学案(1课时)课型:自读课【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感知课文,自己完成“信客档案”的填写。
2、梳理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总结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3、培养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信客形象。
2、摹写墓志铭,体味人物的品格。
【老师赠语】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课前自学一、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余秋雨生于1946年,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
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
2、背景介绍:本文作者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二十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没有邮局,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就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
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
三、自学检测1、字音字形克.扣接济.唏.嘘.稀罕.噩耗.呵斥.焦灼.伎.俩颠沛..吊唁.嫉妒..晦.气猝.然诘.问昏厥.文绉.绉长途涉穷愁倒风尘苦鸡零狗低顺眼连声生死福2、词语积累①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②不正当的手段。
()③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④形容人的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⑤突然,出乎意外。
()⑥追问,责问。
()3、文学常识《信客》作者,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
代表作品有、、。
课堂探究一、初读感知——走近信客,阅历凄美人生。
1、你能梳理本文的脉络结构吗?【学习提示】课文共四节,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文章的行文脉络。
我来梳理脉络:为何做信客——————2、你能为信客写一份档案吗?【学习提示】老师设计了一个信客档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来填充档案的内容。
当然,有些问题是开放性的,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信客》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信客》导学案课型:预习展示课设计:周靖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学习课题:《信客》第1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备注栏内请老师们补充复备情况,请同学们补充课堂笔记)流程及预见性问题学习要求和方法知识链接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包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
这是他在研究写作之余的散文佳作。
《山居笔记》多或少获海外花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2、信客及背景介绍“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
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
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
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
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
一、明确目标(3分钟)(一)课前导入(二)明确目标1、了解作者余秋雨及其代表作品。
2、识记文中重点生字词的读音、字形、解释。
3、整理信客档案,初步了解信客。
二、自主学习(10分钟)(一)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解、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请牢记,要检测)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唏嘘()()诘问()伎俩()()嫉妒()()huì()气噩耗()bá( )涉颠pèi()2、找错别字并改正。
A.克扣接济噩耗低媚顺眼()B.唏嘘希罕呵斥风尘酷旅()C.诘问伎俩颠沛穷愁了倒()D.焦灼吊唁鸡零狗粹长途跋涉()3、词语积累,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②不正当的手段。
()③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④形容人的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⑤追问、责问。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信客》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10课信客》学习目标:1、感受本文的语言。
抓取人物的品格。
2、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揣摩品味语言学习准备:为下列句中的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他读过sīshú(),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2.(老信客)连他们各人的píqì()习惯也作了介绍。
3.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赚()了钱要jiējì()他。
4.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
5.妇女们一把眼泪、一把bítì()在信客家里诉说,信客铺纸磨墨,琢磨()着句子。
6.(老信客)就裁下窄窄一条红chóu()捆扎()礼品,图个好看。
7.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问题探究:1、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作者褒扬信客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这些品质都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现实生活中需要大大提倡的。
2.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二是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
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
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3、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重点写了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
这些都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4、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因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我的收获:课堂检测:1、给下列字注音。
唏嘘()()诘()问伎俩()()2.下列每组词语都有错别字,指出后并加以改正。
A.克扣接济噩耗低媚顺眼()B.唏嘘希罕呵斥风尘苦旅()C.诘问伎俩颠沛穷愁了倒()D.焦灼吊唁鸡零狗粹长途跋涉()3.、请你谈谈对“信客”一词应当怎样理解。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0课《信客》导学案

十信客【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理清思想内容。
2、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3.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法。
2、学习信客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学习难点】品味本文质朴典雅、警辟畅达的语言,尤其是要准确理解文中比喻句的含义。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文中的信客是上个世纪初,将近一百年前的邮递员。
信客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卑微低贱的职业,是又苦又累充满血泪艰辛的,可我们的主人公却咬着牙虽疲惫但坚定地走了下来,一路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现在我们就来跟随余秋雨,走进信客的故事,去阅历他凄苦而美丽的人生。
2. 走近作者余秋雨生于1946年,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
本文语言质朴典雅又能让人浮想联翩,世情变幻、人生感慨都熔铸在单纯朴素的描述中。
除此之外本文语言还具有警僻而畅达的特点。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唏嘘..()()诘.问()伎俩..()()嫉.妒( huì()气噩.耗()猝.然() bá()涉颠pèi()2.下列每组词语都有错别字,指出后并加以改正。
A.克扣接济噩耗低媚顺眼()B.唏嘘希罕呵斥风尘苦旅()C.诘问伎俩颠沛穷愁了倒()D.焦灼吊唁鸡零狗粹长途跋涉()3.请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闯码头:吊唁:穷愁潦倒:4.请你谈谈对“信客”一词应当怎样理解。
【合作探究】【精读精练】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
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
农民的眼光里,有( ),有( );比较得多了,也有( ),有( )。
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
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死了,这样的事在那样的年月经常发生。
八年级语文上册10《信 客》活动导学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八年级语文上册10《信客》活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悉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重难点)
2.感受年轻信客诚实守信的品质和任劳任怨的胸怀,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3.揣摩文章典雅而精辟的语言艺术。
(重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流程】
导学自习
(一)作者简介见“同步”,亦可查询余秋雨主页
聚焦课时目标1
1.完成“同步”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填写下列内容。
信客的工作内容:
信客的生活景况:
聚焦课时目标2
1.作者在写年轻信客之前,为什幺还写了一个老信客?
2.作者重点写了年轻信客哪些事迹?从中可看出年轻信客什幺性格?
3.总结信客这一生,什幺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4.年轻信客为什幺能成为好老师?他的成功对我们学好语文有什幺启发? 聚焦课时目标3
1.理解句子的含义。
立志当早,存高远。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信客》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与反思
4、文中提到两位信客,我们知道作者在本文中主要是要写年轻信客,但他为什么先写老信客呢?
三、问题探究
5、速读课文,看看做信客好不好?为什么?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赠送文档,欢迎留存!
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攻略
想要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 笔试是考生面临的第一道入门关 卡,而面试则是考生面临的决胜关卡。 教师资格证的面试考试一 般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抽题备课、 试 讲、答辩等方式进行。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 行备课,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 面试过程中的表现, 进行综合性评分。 答辩这部分虽然所占的比 例没有说课或试讲的分值大, 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可谓是相当重要 的,甚至会对考生的成绩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谈谈 教师招聘考试中面试问答的常见内容及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知识。 这类题目内容是在问答题中比较常见的。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 基础理论和教育基本理念的熟悉程度。 这类题目中经常会涉及笔 试中的教育基础理论的问题, 但是问题的侧重点更加注重教学及 教学的理念,考生们要引起关注。在这些题目中,近年来比较热 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成为很多地区青睐的问题角度之一。 对于新课 程改革,考生需要知道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就是: 一切为了学 生的发展。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更多的顾及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教师放在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上。 这类题目的复习要求考生 在考完教育基础理论后还不能完全丢掉教育理论, 还要立足于教 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深加工,以便完整的应对此类题目。 接下来,就是学科专业类这类题目可谓是每次必考的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信客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文中生字词。
2、了解信客的职业和优秀品格。
3、积累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4.培养洁身自好、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的品质。
【学习重点】
1.积累词语。
2、了解信客漂泊的一生,体会信客的为人。
【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自然美中所蕴涵的生活的美和情感的美。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计划课时】一课时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文中的信客是上个世纪初,将近一百年前的邮递员。
信客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卑微低贱的职业,是又苦又累充满血泪艰辛的,可我们的主人公却咬着牙虽疲惫但坚定地走了下来,一路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现在我们就来跟随余秋雨,走进信客的故事,去阅历他凄苦而美丽的人生。
2. 走近作者
余秋雨生于1946年,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着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主要着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唏嘘()( ) 诘问()伎俩()( ) bá( )涉
嫉妒()()()huì气噩耗()颠pèi( )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A.克扣接济噩耗低媚顺眼()
B.唏嘘希罕呵斥风尘酷旅()
C.诘问伎俩颠沛穷愁了倒()
D.焦灼吊唁鸡零狗粹长途跋涉()
3、词语积累,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②不正当的手段。
()
③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④追问、责问。
()
⑤形容人的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
【课内探究】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你想联络一位朋友或亲人,你会采用什么方法?
二、检查预习的情况,学生自由展示,完成【自主预习】。
三、朗读课文,小组合作释疑解惑。
(一)精读课文,认识信客。
1.信客的生活是怎样的?(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2.这种苦从哪里体现出来?从文中找出体现信客“苦“的事件和句子。
3.信客这一职业最重一个什么字?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二)品味课文,感悟信客。
4.信客为何转行不做信客?
5.为什么信客教书效果奇佳呢?
6.信客死时,为什么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甚至有不少人是特从外地赶来的?
7.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8.通过以上对课文的分析,你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信客必须具备那些品质?(四字短语)
(三)小结练习,赞美信客。
9.为了赞美这位信客,请同学们为信客写墓志铭。
(提示:墓志铭就是对死者生平事迹或品质的概述,语言力求简洁、通畅。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