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义务教育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 1 课时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复习导入
情境导入
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40-39+120 =201+120 =321
32×14÷28 =448÷28 =16
12×3+5 =36+5 =41
120÷20+16 =6+16 =22
探究新知 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3.兵兵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比乐乐家大多少?
72÷3-85÷5 =24-17 =7(平方米) 答:兵兵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比乐乐家大7平方米。
课堂小结
情境导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 本课时的习题。
1
一共要付多少元?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先分别算出解3副决中这国个象问棋题的应价该钱先和算4什副么? 围棋的价钱,再算一共要付多少元。
1
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一共要付多少元?
12×3=36(元) 15×4=60(元) 15×4=60(元) 12×3=36(元) 36+60=96(元) 60+36=96(元)
=40-34
=51-12+25
=6
=39+25
=64
(教材P71 上面的练一练T2)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
440-200÷5×8 =440-2400×÷840 =440-5320 =413250
110-20×5+25 =91010×-31000+25 =21700+025 =35
(教材P72 T3)
试一试 150+120÷6×5
要先算什么呢?
=150+ 20×5 =150+100 =250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有乘、除法和加、减 法,要先算什么?

(教案)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本节课主题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进一步练习及拓展,通过引入更多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水平。

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2.发展学生应用整数进行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同学之间情感交流及相互支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整数乘除法规则的掌握及熟练运用;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1.上课前准备(5分钟):准备上课内容,确认教学目标,准备教材及相关资料;2.导入新知(10分钟):通过班级活动及小组合作方式,对学生们上一节课的巩固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3.新知探究(25分钟):详细讲解整数乘除法规则及应用方法,并通过实例练习进行巩固;4.拓展应用(25分钟):老师提供一些结合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同学们利用所学乘除法知识进行解决,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鼓励同学们多进行交流和讨论,提供有利于思考的建议与指导;5.课堂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与学习目标,标志著对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认识到整数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醒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中要时刻保持积极性与勇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以“导探式”、“小组合作式”、“实例探究式”教学为主,手段为PPT播放、作业讲解、小组活动、教学提问及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利用学科交叉与实际融合等策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对于这一堂课,需要重视学生学习整数乘除的能力,贯彻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意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并注意针对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更注重结果的质量,增强实用性,此外,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的方式来巩固学习内容,倡导学生间的智力互动与社交沟通,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同步奥数培优 第七讲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添运算符号和括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同步奥数培优  第七讲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添运算符号和括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奥数培优第七讲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添运算符号和括号)【知识概述】根据题目给定的一些数字和一定的要求,添上各种运算符号或括号,使等式成立,这种练习不仅能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同学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例1请用下面给出的四个数,按规则算出24。

(1)3 3 5 6 (2)2 2 4 8练习一:请用下面给出的四个数,按规则算出24。

1,3,5,7 2,5,7,9 2,3,5,6例2:用下面每组的四张牌算24点。

(1)2,1,3,8 (2)3,4,5,7(3)Q,7,8,3 (4)K,5,4,3练习二:用下面四组数分别算二十四。

(1)4 4 4 4=24 (2)1 8 8 8=24(3)10 10 4 4=24 (4)5 3 4 6=24例3:根据下列给出的两组数,按规则就能算出“24”吗?(1)4,4,7,7 (2)2,6,2,9练习三:1.在“24”点游戏中,抽出了下面两组牌,你能求出“24”吗?1,4,4,5 6,8,8,92.填入运算符号(含括号),计算出24。

5 5 5 5=24 2 2 2 8=241 4 6 6=24 4 6 7 8=24例4:在下面五个5之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一”、“×”、“÷”或“( )”,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5 5 5 5 5=10练习四: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括号,使算式成立。

(1)1 1 1 1 1=12 (2)2 2 2 2 2=12(3)3 3 3 3 3=12 (4)4 4 4 4 4=12(5)5 5 5 5 5=12 (6)6 6 6 6 6=12练习卷1.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括号,使算式成立。

(1)3 3 3 3 3=1 (2)3 3 3 3 3=2(3)3 3 3 3 3=3 (4)3 3 3 3 3=42.在下列四个4中间,添上“+”、“一”、“×”、“÷”或“()”组成3个不同的算式,使得数都是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课件集(全单元共5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课件集(全单元共5课时)
练习十一
练习十一
1. 80÷2+76÷4
=40+19 =59
45-20×6÷5 =45-120÷5 =45-24 =21
28+84÷7-13 =28+12-13 =40-13 =27
练习十一
2.
25×30+25×20 25×(30+20)
=750+500
=25×50
=1250
=1250
840÷40-400÷40 (840-400)÷40
=40×40
=1600
练习十一
6. 25×(22+576÷32)
=25×(22+18) =25×40 =1000
(75+49)÷(75-44) =124÷31 =4
练习十一
6. 6×58-(74+89)
=348-163 =185
540÷(30×15÷50) =540÷(450÷50) =540÷9 =60
括号里面的,又该怎么计算?
新知讲解
2
300-(120 + 25 × 4 )
=300-(120+100)
=300-220
=80
新知讲解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 法,要先算乘、除法。
巩固练习
20×(60-120÷4) =20×(60-30) =20×30 =600
=440-240×0÷840 =440-5320 =48305
巩固练习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10-20×5+25
=91100×-30100+25 =21700+025 =35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含有小括号的 混合运算
复习导入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运算顺序。
380-100÷5×2 =380-20×2 =380-40 =340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顺序计算、运算定律的应用、简便计算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已经有所接触。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的应用等问题而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运算定律的应用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演示运算过程;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做菜等,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如23 + 45 × 6。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解答。

教师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强调运算顺序。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1 四则混合运算丨苏教版 (共13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1 四则混合运算丨苏教版 (共13张PPT)

25×30+25×20
840÷40-400÷40
25×(30+20)
(840-400) ÷40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同桌之间互相分享!
= 440-200÷40 = 440-5
= 120×30 = 360
= 435
我家有5口人, 居住面积是 85平方米。
兵兵
我家有3口人, 居住面积是 72平方米。
乐乐
兵兵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比乐乐家大多少?
我们组的人数是美术组 的2倍。

我们组有 18人。
合唱组有多少人?
我们组比你 们两组的总 人数多6人。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四 则混合运算,我们要掌握 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
解答相关的计算题。
买3副中国象棋 和4副围棋。
她一共要 付多少元?
12×3+15×4 = 36 60
= 96 (元) 答:一共要付96元。
115500++120÷6××55 = 150 + 20
=
100
= 250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 乘、除法和加、减法时, 先乘、除后加减。
说说这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80÷2+76÷4 = 40 + 19 = 59
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45-20×3÷4 = 45 -60÷4 = 45 - 15 = 30
51-36÷3+4 = 51 - 12 +4 = 39 + 4 = 43
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40-200÷5×8 140-20×5+25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和掌握整数的概念。

2.能灵活运用整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3.能解决有关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4.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整数的概念。

2.整数的加、减、乘、除法及运算规则。

3.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三、教学重点1.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整数的四则运算。

2.能解决有关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四、教学难点1.整数的应用问题。

2.整数的小数和分数转换。

五、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挥。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交流。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步骤1. 整数的概念1.提出问题,引入学习内容。

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自己找出正数和负数的联系和区别。

3.教师补充讲解正数、负数和0的概念。

4.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如何表示正数和负数,完成“实物语言——数学语言——表示法”的转化。

2. 整数的加、减、乘、除法及运算规则1.教师讲解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

2.练习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的基本技巧。

3.制定“0为加减法的中立元素”“两个同号数相加或相减,绝对值相加再决定符号”等运算规则。

4.练习一些混合运算的例题,培养学生对整数的加减乘除性质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3. 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1.整数计算口算练习,巩固学生计算技能。

2.整数应用问题探究,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探究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整数的四则运算,内容繁琐,但基础知识较为简单,可以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整数乘除法操作时会出现格式不规范的问题,导致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小细节,通过多练多做,培养起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学习态度。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 背景介绍《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计算,以及这些运算的混合运用。

在本次教学中,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负责讲解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教案,并进行教学实施。

2.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计算,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计算技能。

具体而言,本次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相反数的概念。

•掌握整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在计算中灵活运用。

•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将适当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在进行教学前,我先准备了一些与整数有关的教具和课件,包括整数棒、数字卡片、PPT等,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整数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3.2 教学导入首先我进行教学导入,从生活中简单的情境出发,引入整数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方法。

比如,我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一些与负数有关的生活场景,比如温度计的正负数值、海拔上升和下降的正负表示等,让学生了解到负数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实际意义的概念。

之后,我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计数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整数解决这些问题。

3.3 教学重点在教学重点部分,我主要介绍整数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加减乘除的优先级问题。

我可以通过演示具体的计算过程、出示数字卡片和整数棒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计算规则。

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之后,我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交互练习,加强学生对于整数加减乘除计算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4 教学延伸在教学延伸环节,我会利用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和探究。

比如,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小问题,然后分别交给其他小组进行计算、比较和讨论,以便于加深学生对于整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120÷6×5 =150+ 20×5 =150+100 =250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 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练一练: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40÷6-2×17 51-36÷3+25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40-200÷5×8 =440-200÷40 =440-5 =435 440-200÷5×8 =440-40×8 =440-320 =120 110-20×5+25 = 90×30 = 2700
15×4=60﹙元﹚ 12×3=36(元) 60+36=96(元)
列成综合算式该怎样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12+4×15 = 36 + 60
= 96(元) 答:一共要付96元。
4副围棋比3副中国象棋贵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计算?
4×15-3×12 = 60-36 = 24(元)
答:4副围棋比3副中国象棋贵24元。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口算: ① 25+75=100
②15×4= 60
⑥67-35+25= 57 ⑦ 30÷5+25= 31
③320÷40= 8 ④12×4÷8= 6
⑧ 72÷9×6= 48 ⑨ 18-12÷6=16
⑤8×5+50= 90 ⑩ 24-8×3= 0
例 1:
3×12=36(元) 4×15=60﹙元﹚ 36+60=96﹙元﹚
110-20×5+25
=110-100+25
=10+25
=35
巩固练习:
80÷2+76÷4 28+84÷7-13
45-20×6÷5
8×3+15÷5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含括号的 三步混合运算,你有哪些认识?还 有哪些收获?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 法, 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