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预防接种知识

合集下载

婴儿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婴儿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婴儿疫苗接种注意事项1、接种时间: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1岁:乙脑疫苗—初种。

2、提醒: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在这期间,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带自己的宝宝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

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3、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

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5、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6、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7、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

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计划内免疫所涉及的传染病,不仅是各地普遍流行,无论健康宝宝还是体质虚弱的宝宝均易感染,而且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致残率极高。

如果控制不好,蔓延开来,会给人类带来极大伤害。

其计划“当中带有强制性”接种的含义。

1、原因:我国的计划免疫事业在不断进行调整,自2021年开始为年龄合适的儿童和易感染人群零费用接种某些疫苗。

2、提醒:如今我国计划内免疫疫苗共有十种,分别为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卡介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

其中后四种疫苗是新增的。

1、麻风腮三联疫苗MMR:我国的麻腮风三联疫苗是从国外进口的。

预防接种科普知识问答

预防接种科普知识问答

预防接种知识介绍1、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孩子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者。

虽然婴幼儿出生后 6 个月内从母体内获得一定反抗传染病的抗体,但随着婴儿的生长,这种抗体将逐渐消失,反抗传染病的能力也就逐渐减弱和消失,孩子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

为了提高儿童反抗传染病的能力,就需要有计划地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使孩子自身产生反抗力,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2、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者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反抗这种细菌或者病毒的物质,叫做抗体。

不同的细菌或者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

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者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者病毒的伤害。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者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者病毒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者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3、为什么要给孩子办理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证是您孩子预防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预防接种证。

希望您及时为您的孩子办理并妥善保存预防接种证。

4、儿童打预防针都是免费的吗?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儿童接种一类疫苗全部免费接种,接种时不收取任何接种费用,而二类疫苗的接种是自费、自愿的。

5、什么是一类疫苗?什么是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 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 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新生儿预防接种

新生儿预防接种
婴幼儿预防接种
编辑版ppt
1
婴幼儿预防接种的护理
我国卫生部在1986年颁发的儿童免疫程序, 要求1岁以上的儿童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 炎活疫苗、麻疹活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 三联制剂等4种生物制品的基础免疫以预防 相应6种病,以后按时加强免疫,以确保7 岁以下儿童获得可靠的免疫。
编辑版ppt
2
从1992年起,1岁内儿童增加接种3次乙肝 疫苗(出生、足月、6足月),以提高儿童 对乙型肝炎的免疫水平。所以,当前儿童 计划免疫程序是“五苗防七病”
编辑版ppt
14
护理要点
在此期间给新生儿洗澡时应避免将洗澡水 弄湿注射部位的皮肤,保持局部清洁,避 免其他细菌感染。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 腋下、耳后、脖后淋巴结是否肿大,
编辑版ppt
15
计划外预防疫苗及适应对象
计划外预防疫苗及适应对象(0~3岁)
编辑版ppt
16
谢谢聆听!
编辑版ppt
17
注意接种局部的清洁,但暂时不要洗澡, 以防局部感染。
编辑版ppt
6
2.异常反应及其照料
异常反应发生在极少数被接种者中,与一 般反应有一定联系,其发生与疫苗的种类 及接种者个体的病理生理状态有密切联系。 异常反应有许多种,常见的有:局部化脓、 晕针、过敏等。
一般反应只要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一般 都无严重后果。异常反应与一般反应的性 质和表现不同、程度比较严重,一般需要 到医院进行适当治疗,多数人可以痊愈。
接种时间
卡介苗是每一个健康的新生儿必须接种的疫苗, 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在新生 儿满3个月时,还要进行复查(做结核菌素实验), 了解卡介苗接种后是否有效。
如果新生儿出生体重不满2500克、早产儿、出生 时有严重窒息、有吸入性肺炎时、均暂时不能接 种卡介苗,待身体恢复后才可接种。

婴儿普通疫苗的接种时间表

婴儿普通疫苗的接种时间表

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
疫苗种类
腮腺炎疫苗:预防腮腺炎。 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水痘疫苗:预防水痘。
疫苗的作用
01
02
03
预防疾病
通过接种疫苗,激发人体 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病 原体的抗体,从而有效预 防疾病的发生。
控制传播
疫苗的广泛接种可以控制 疾病的传播,降低疾病发 病率,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生存率
接种疫苗可以显著提高疾 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提高人口生存率。
疫苗的预防疾病范围
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尤其是严重 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 结核等。
乙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避免肝脏 损伤和慢性疾病。
脊灰疫苗
预防脊髓灰质炎,避免引 起肢体麻痹和呼吸肌麻痹 。
疫苗的预防疾病范围
白百破疫苗
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降 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配合医生指导
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接种,确 保接种过程安全。
观察反应
注意观察婴儿接种后的反应, 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留观
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无异 常情况方可离开。
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观察体温
接种后注意观察婴儿体温变化 ,如有发热可采取贴退热贴等
物理降温措施。
保持清洁卫生
接种后应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卫 生,避免感染。
婴儿普通疫苗的接种时间表
目录
CONTENTS
• 疫苗种类介绍 • 婴儿疫苗接种时间 •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 疫苗接种常见问题解答
01 疫苗种类介绍
CHAPTER
疫苗种类
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
乙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
脊灰疫苗
预防脊髓灰质炎。

新生儿预防接种护理

新生儿预防接种护理

新生儿预防接种护理(一)乙肝疫苗接种【概述】1、乙肝疫苗是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自动免疫生物制品。

2、接种部位:肌肉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

【操作步骤】1、准确填写接种卡片内容及接种登记本。

2、核对床号、姓名。

3、为与卡介苗部位分开,选择右侧上臂三角肌。

4、用一次性空针抽取药液,安瓿内不要残留药液以免剂量不准。

5、将接种卡片放置婴儿床内,通知母亲。

6、将针头及注射器分别放入规定的容器内,统一处理。

【注意事项】1、HBsAg阳性和HBsAg阳性的产妇其新生儿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方法是在出生24小时内,半个月,6个月各肌注一次。

2、新生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

3、按防疫站要求使用剂量(目前第一针剂量是10ug)。

4、用药前检查批号、有效其、有无破损、标记是否清楚等。

5、乙肝疫苗应放置4冰箱内保存。

6、注射完毕,需向母亲详细讲解接种须知。

(二)卡介苗接种【概述】1、卡介苗接种是现代结核病防治措施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确定为四种计划免疫的第一针。

2、方法:皮内注射法,皮上划痕法。

皮内注射法操作的具体要求如下:【操作步骤】1、婴儿出生满24小时即可接种,早产婴、难产婴、有发热、皮肤感染的婴儿暂缓接种。

2、使用前将卡介苗专用稀释液加入冻干卡介苗安瓿中,反复用注射器来回抽数次,使之溶化,充分混匀,取0.1ml注射。

3、卡介苗注射于左臂三角肌下缘,注射前用75%酒精消毒皮肤,绷紧皮肤,平行刺入皮内,注射剂量应准确,注射后局部隆起一6—8mm的小皮丘。

4、接种后反应:正常反应为2—3周后局部形成脓肿,可自行穿破形成溃疡,约2个月多数可愈全结痂,脱痂后形成凹陷的瘢痕。

【注意事项】1、卡介苗置于4℃冰箱内保存。

使用时严格检查菌液的有效期、品名、剂量和批号,如无瓶签或模糊不清、安瓿有破损一律不用接种时在卡片上记录批号。

2、开启冻干卡介苗安瓿前,将安瓿内粉末弹到瓶底部,然后在锯痕处掰开安瓿颈部以防粉末飞出。

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标准及注意事项新生儿预防接种是指通过注射疫苗等方式,使新生儿产生对某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预防接种是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标准1. 疫苗接种时间: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时间应严格按照我国《预防接种证》上的规定进行。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的第一剂接种,并在1个月、6个月时分别完成第二剂、第三剂的接种。

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也应按照《预防接种证》上的规定进行。

2. 疫苗接种剂量:新生儿预防接种的剂量应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及医生的建议进行。

一般情况下,疫苗的剂量会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

3. 疫苗接种途径:新生儿预防接种的途径应根据疫苗的种类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乙肝疫苗、卡介苗等疫苗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通过口服或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

4. 疫苗接种禁忌:新生儿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向医生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以便医生判断新生儿是否适合接种。

以下情况应暂缓或禁忌接种:a. 发热、严重腹泻、早期感冒、急性传染病等疾病未愈者;b. 对疫苗成分过敏者;c. 免疫力低下者,如早产儿、严重营养不良等;d. 患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者;e. 患有癫痫、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者。

二、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1. 接种前准备:接种前,家长应确保新生儿身体状况良好,无发热、腹泻等症状。

同时,家长应携带《预防接种证》,以便医生核对接种信息。

2. 接种过程中:接种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表现,如出现晕针、过敏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3. 接种后护理:接种后,家长应按医生要求,在医院观察30分钟,确认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

接种部位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若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等现象,应及时就医。

4. 接种后饮食:接种后,家长应注意新生儿的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疫苗效果。

新生儿常见健康教育内容

新生儿常见健康教育内容

新生儿常见健康教育内容新生儿是一个脆弱的群体,需要父母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合理的健康教育。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常见的健康教育内容,通过正确的知识传授,帮助父母提高对婴儿的护理水平和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

1. 喂养与营养新生儿的喂养是关键的健康教育内容。

母乳喂养被认为是最好的喂养方式,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

父母应该了解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确保婴儿能够得到足够的母乳。

对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奶粉进行喂养。

父母需要根据婴儿的年龄和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婴儿的饮食。

2.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新生儿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父母应该了解新生儿接种的相关知识,包括接种的时间表和应接种的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一些严重的传染病,保护婴儿免受疾病的侵袭。

父母需定期带婴儿到医院接种疫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接种。

3. 婴儿安全婴儿安全是新生儿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需要特别的保护措施。

父母应该确保婴儿的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婴儿接触危险物品和场所。

同时,在喂养、洗澡、换尿布等过程中,父母需要特别小心,确保婴儿的安全。

4. 日常护理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父母需要了解正确的抱护、换尿布、洗澡等操作技巧,保证婴儿的舒适和干净。

此外,父母还应掌握新生儿的睡眠规律和注意事项,为婴儿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和习惯。

5. 疾病预防和常见疾病应对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应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

父母需要了解预防感冒、腹泻、结膜炎等常见疾病的方法,加强对新生儿的防护。

同时,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及时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以保证婴儿的健康。

6. 心理和情绪教育新生儿的心理和情绪教育也是关注点之一。

父母应该关注婴儿的情绪变化,给予婴儿温暖的关爱和安全感。

通过与婴儿的互动,培养婴儿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助于婴儿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新生儿常见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喂养与营养、预防接种、婴儿安全、日常护理、疾病预防和常见疾病应对,以及心理和情绪教育。

新生儿疫苗接种的适应症

新生儿疫苗接种的适应症
04
常见反应及处理方法
注射部位疼痛、发红或肿胀
这是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反应,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可以用冷敷或热敷的方法缓解疼痛和红肿。
发热
部分新生儿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一般持续1-2天。 如果发热不超过38.5℃,可以多喝水、多休息,如果超过 38.5℃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恶心、呕吐或腹泻
01
耐心倾听家长的担忧和疑虑,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
信息提供
02
提供有关疫苗接种的科学知识和信息,帮助家长做出明智的决
策。
情绪支持
03
给予家长情绪上的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疫苗接种的挑战。
家园合作共同推进预防工作
家园沟通
保持与家长的密切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疑虑,共同推进 预防工作。
家园协作
鼓励家长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如提醒接种时间、提供接种证明等 。
这些反应较为少见,但如果出现,应注意补充水分,避免 脱水。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严重过敏反应应对措施
立即就医
如果新生儿在接种疫苗后出现呼吸急 促、喉头水肿、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 ,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避免再次接种
如果确认新生儿对某种疫苗成分过敏 ,应避免再次接种该疫苗,并在就医 时告知医生过敏史。
近期使用过血液 制品的儿童
有过敏史的儿童
可以接种各类疫苗,但需 按照纠正月龄来计算接种 时间。
原则上不予接种活疫苗, 可考虑接种灭活疫苗。
可接种灭活疫苗,但不能 接种活疫苗。
建议推迟接种,直到抗体 水平降至安全范围。
在接种前应详细询问过敏 史,必要时进行皮肤测试 ,以确定是否可以接种疫 苗。
接种后反应及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宝宝的明天”-— 疾病预防、预防接种及
母婴保健知识讲座
福山区清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
主要内容:
1.什么是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它们有什么区别? 2.接种疫苗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3.接种疫苗后遇到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4.宝宝需要接种哪些疫苗,都是预防什么疾病的? 5.解决您的疑问?
一种后观察30分钟(观察室),如没有任何反应再回家, 因为接种后不良反应在接种后30分钟内最常出现
• 接种30分钟后再喂奶,喂水
• 接种当天饮食要清淡,避免吃羊肉、鱼虾、海参、等刺激 性食物
• 尽量多饮水、多休息,避免做剧烈运动,注意保暖
• 注意接种部位清洁避免弄湿,以防感染(一天之内不要洗澡 哦!)
常见的预防接种后反应
• 打针部位的局部反应: - 如打针部位的皮肤发红、发痒、起硬结、肿胀、疼痛等
• 全身反应: - 发烧 - 胃口不好 - 拉肚子、呕吐 - 倦怠、睡觉不踏实 - 烦躁、周身不适 - 起皮疹,但较轻微 - 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
参考编号:CN283111206
宝宝接种疫苗预防常识:疾病常识-结核
预约登记: 看清下一次打针的时间,所要接种的疫苗及疫苗的价 格
接种记录: 切勿在接种记录表格中乱涂乱画
什么是IC卡?
• 宝宝预防接种记录电子卡。 记录宝宝的电子信息,
防疫机构通过互联网查询。预 防接种本和卡虽然办理时不收 费,但一定请妥善保管
温馨提示:
1.为减少疫苗接种反应, 避免偶合或加重其它疾病, 宝宝接种疫苗前,一定要如 实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有 任何异常请及时与预检医生 沟通。
2.请家长一定要仔细 阅读后填写并签字!!!
接种前要带齐哦!
• 1 接种证 • 2 IC卡 • 3 接种通知书
门诊实行日接种
每周二至周五上午8:00-11:00(节假日除外)
疫苗接种效果
• 疫苗接种的原则:早接种,早保护,早受益
n任何一种疫苗都不可能对100%的人起 到100%的效果 n个体差异,极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 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
• 成人用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乙肝疫苗、狂犬疫苗
预防接种证是什么?
n 预防接种证记录宝宝打预防针 的种类、时间和次数
n预防接种证要妥善保管,宝宝将来入托、入学、 参军、出国都须查验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的内容概要
基本信息: 家长的联系方式有变动,需及时和医生联系,加以修 改。 宝宝如要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家长可以带着宝宝的接 种证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时接种,回来后再到 接种门诊进行登记,预约下次接种时间
我省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都有哪些?
• 一类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 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疹)、麻风腮疫苗(麻腮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流脑多糖疫苗、甲 肝减毒活疫苗
• 二类疫苗:灭活脊灰疫苗、 甲肝灭活疫苗 、水痘疫苗、 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AC群流脑蛋白结合疫苗 、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轮状口服液疫苗、23价肺炎疫苗 ,流感疫苗、潘太欣五联联疫苗和其它一些替代疫苗
我们的接种工作流程
第一步:一楼西预检室查体
第二步:登记处 窗口登记
查体 登记
登记询问健康状况及过敏史; 家长填写知情同意 书,签字;预检医生签字
建卡建证开据下次预约单
第三步: 接种
接种
Œ一类疫苗直接到接种室; •二类疫苗交费后-接种室接种
第三步:观察30分钟
观察
接种疫苗前要做哪些准备?
带上孩子的接种证,不要折叠、损坏,以便登记接种信息 ➢ 接种前一周要特别精心的护理宝宝,避免宝宝患病 ➢ 去接种门诊之前给宝宝洗好澡,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 ➢ 换上干净、柔软、宽松的衣服,便于露出接种部位 穿能遮盖接种部位的衣服,防止细菌感染(尤其夏天要注意) 让孩子吃好、休息好,因为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疫苗,易发生晕针 向医生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如身体不宜,要和医生确认补打的时间
n 预防疾病:结核病 n 传播方式:密切接触史,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

n 接种反应:接种后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应就诊 n 提示:
u正常:接种2-3天略红肿,3-4周结痂/留疤 u8-12周持续不结痂,应就诊 u接种部位溃疡可涂5%异烟肼软膏短暂观察
疾病常识-乙肝
n 预防疾病:乙型肝炎 n 特点:慢性乙肝1/4成人后转为肝硬化,肝癌 n 传播方式: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
和其他
n 接种反应:接种部位红肿/硬结2-3天消失是
正常反应,不需治疗
n 提示:
u 建议儿童集体生活前检查乙肝抗体有无
如何应对这些反应?
• 局部反应:轻微的一般不需处理,1-2天可自行缓解;如症 状较重,可用毛巾热敷,一次15分钟,一天3-4次;注意不 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硬结用土豆 片贴敷。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都是国家推荐的接种的。 一类疫苗由国家买单,免费接种。 二类疫苗是需要家长买单,自费接种。
有必要接种第二类疫苗吗?
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是一种行政分类,不是医学分类,一类苗和二类苗不 是绝对的,现在有些一类苗以前也曾经是二类苗,比如乙肝疫苗、无细胞 三联、麻腮风疫苗等。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一类苗会越来越多的。
• 全身反应:发热(体温<38.5℃),宝宝没有其他明显不适 ,可先物理降温,多喝水,一般2-3天可自行缓解;(体温 >38.5℃)不含阿司匹林的药物退烧,如反复高热不退应考 虑是不是在此期间受到其他病菌感染,及时去医院就诊。
从医学和防病的角度看,所有上市的疫苗(包括一类苗和二类苗)都非常
。 重要。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人们威胁很大,如肺炎、流感、水痘、脑
膜炎等等。
有些二类苗还是一类苗的补充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五 联疫苗、AC流脑等,针对部分患有禁忌症或免疫力低下的宝宝,接种这 些疫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接种前注意事项
• 既往有各种过敏史提前告知预检医生 • 认真填写预防种通知单
接种禁忌:
Ø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急性传染 病,活动期结核
Ø脑发育不正常,颅脑损伤史, 脑炎后遗症,癫痫
Ø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 先天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正在 使用免疫抑制剂 Ø过敏体质
接种暂缓:
Ø身体不适,腹泻,剧烈呕吐等 Ø各种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 湿疹 Ø感冒,轻度低热,体温〉37.5℃或 有淋巴结肿大 Ø严重咳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