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融资理论
企业融资理论基础

企业融资理论基础一、融资的定义“融资”顾名思义,就是资金融通,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
广义的融资是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这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包括资金的融入和融出。
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
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
二、MM理论MM 理论及后来的修正 MM 理论,是由莫迪格利安妮和米勒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中提出的,也称作资本结构无关论苛刻的假设条件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现实的经营运行过程中,这种假设不可能实现,有众多的阻碍因素。
因此,之后的经济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加入所得税这个变量。
加入所得税之后的研究表明,当存在公司税的时候,企业的负债利息可以用来抵押,财务杠杆就降低了公司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即公司负债程度越高,加权平均成本就越低,这样公司收益就越高。
三、权衡理论权衡理论是以MM理论为基础,通过放宽“MM理论”的部分假设来探究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认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在负债产生的税收收益和破产成本之间进行的权衡。
如果企业存在债务,当管理层的投资决策对股权价值和债务价值中造成不同影响时,就很容易爆发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并且如果企业徘徊在财务困境边缘时,股权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就更可能发生。
权衡理论有以下几个结论:第一,资产风险相对较高的企业可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第二,存在大量非无形资产的企业,其负债水平可以相对提高,反之则可以相对降低;第三,企业所得税相对较高的企业能够比所得税率较低的企业有能力承担更高的负债水平。
第5章融资理论

13
5.3 融资决策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EPS / EPS EBIT / EBIT
DFL
式中:
——(5-3)
DFL——融资杠杆系数;
EPS ——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
EPS——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盈余;
EBIT (EBIT)——息前税前利润变动(息税前利润)额
融资杠杆与经营杠杆相比,融资杠杆对于公司管理人员来说,有更高的 主观调整和决策能动性。
5. 综合论述:谈一谈你对融资决策的理解,并且列举正确融资决策 的几个主要标志。
19
6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究竟以直接融资为主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 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比例的形成, 不完全取决于市场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 政策选择。
12
5.3 融资决策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2.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以负债方式融资后,给普通股股东带来的额外风险。
负债经营又称融资杠杆和财务杠杆,是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 对负债资本的利用。
在一定的资本结构和债务利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息税前 利润的增长,税后利润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从而获得融资杠杆 利益。 融资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融资杠杆系数表示,融资杠杆系数 越大,表明融资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通过分析每股利润变化来衡量资本结构是否合理。 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资本结构决策。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也叫息税前利润平衡点,即此时每股利润不 受融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学校编码______密级 ____学号王志强副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商管理(MBA)论⽂提交⽇期2 0 0 2 年 3 ⽉ 学位授予单位2 0 0 2 年⽉ 答辩委员会主席2002年3⽉内容提要⾃从⼆⼗世纪五⼗年代末MM理论提出以后成为国外⾦融领域热门的课题之⼀也随着银⾏商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逐步从⽆到有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从计划经济的夹缝中⾛出来的近年来⼈们集中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规模⾏为进⾏了猛烈抨击绞⾁机本⽂结合国内上市公司的现象全⽂共分三个部分本章从Donaldson发现公司管理者融资优序选择开始以及国内外的相关实证⽂章介绍笔者选取了沪市48家公司作为样本⽤公司的资⾦缺⼝与公司债务变化量进⾏回归分析本⽂还采⽤了多因素模型现⾦股利分配和增长机会与公司债务率的相关性进⾏回归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并不遵循优序融资理论第三章是对第⼆章实证结果的原因进⾏探讨关键词权衡理论Abstract Since the MM theory was developed in the late 1950, the study on capital struc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s in the financing research field in the world. In China, with the process of reform on traditional banking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the study on capital structure has becom e the focus of concern for economists.China’s stock market developed firstly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and it is still far from being perfect.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the years after 2001, people severely criticize many listing companies for their large-scale “Quanqian” activities, money-cheating activities, some even think that the China’s stock market has already been a meat grinder for capital.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Quanqian” activities of the listing companies and aims to offer a demonstration of the pecking order theory in the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I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In the first chapter, relevant research in the field is reviewed. The author firstly briefly introduces Donaldson’s contribution of finding the pecking order, then gives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wo classic works in the field by Myers and Majluf, as well as relevant empirical test articles within China and abroad.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uses 48 listing companies in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s samples, use the Sunder-Myers model to make regressive analysis between thedeficit and changes of debts in those companies. Then I will go on with the Multi-factor model, make regressive analysis with profits, growth, cash dividends, and the debt rate of the company. The results of my analysis show that managers of China’s listing companies do not follow the pecking order.The third chapt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chapter, and points out some weakness of this article.Key words: Pecking order; Static tradeoff theory;Deficit.⽬录 引⾔...............................1 第⼀章⽂献回顾. (3)第⼀节 新优序融资理论雏形·················3第⼆节 新优序融资理论经典⽂献··············5第三节 实证⽂献·······················11 第⼆章 实证检验······················16第⼀节 研究模型·······················16第⼆节 研究数据·······················20第三节 实证结果·······················24 第三章 原因探讨与本⽂不⾜················30第⼀节 原因分析························30第⼆节 市场参与者的⾏为选择················36第三节 本⽂不⾜························42 附表·····························45 参考⽂献···························46 后记·····························50引⾔1985年在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宾在会上预⾔但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就正式挂牌成⽴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宣告成⽴在计划经济夹缝中⽣长起来的中国股市经过了⼗多年的风风⾬⾬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们对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某些现象感到⾮常失望⿊幕......这些词汇充斥着整个股票市场股市就像⼀个赌场许⼩年博⼠认为更像是个纵观上市公司圈钱从配股到增发新股圈钱抢钱⼿段⽆所不⽤其极⾯对国际⾦融资本正在步步紧逼地叩击着中国的⼤门站在不同⾓度的⼈们都以各⾃的⽅式思考着这个事关中国股市和改⾰全局的重⼤课题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顺序的特点对于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本⽂利⽤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优序融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分析整理和计算圈钱揭⽰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融资⾏为选择第⼀章⽂献回顾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源于⼆⼗世纪五⼗年代资本成本⼀⽂即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不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针对MM理论的假设所存在的问题形成了破产成本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除了充分信息假设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中⼼的新资本结构理论开始登上学术舞台第⼀节新优序融资理论雏形⼀哈佛⼤学Donaldson教授对企业实际上是如何建⽴资本结构的问题进⾏了⼀项⼴泛的调查1è?á?′?ê?ò?2?ü?òê?í?×êóúóD¤è¯è?1??óòµ??óD×?1?µ?á?′?ê?ò?à′?§??2??éèµ?í?×ê?3?óòµê×?è?á·¢DD??è¯8这就是被Donaldson称为的1965~1982年内部积累占61%新发⾏的股票平均每年只占2.7%±µRoss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引⼊资本结构分析中去信息不对称对优序融资的解释Ross是最早系统地将不对称信息理论引⼊资本结构分析的⽽投资者没有这些内部信息投资者只能通过管理者输送出来的信息来评价企业价值Ross认为资产负债率提⾼是⼀个积极的信号因此企业市场价值也随之提⾼为了避免股价下跌其融资顺序如下1债务融资3?aá?±£′??ü??ê±·¢DDDµ??üá|aáoíDonaldson的发现相似试图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动机得出的结论与实际⼯作的统计结果更加趋于⼀致第⼆节新优序融资理论经典⽂献1引⾃汤⾕良企业财务管理学经济出版社 910Myers 和Majluf 在Ross 理论的基础上进⼀步考察了不对称信息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1984年资本结构之迷在演说中他假设N1为管理者知道的新证券价值X 为企业放弃投资企业的价值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Xaµà?é?üµ?áao????ê·?2令N=N 1-N ′òaYóòµíáí×êóòµ′ó?-óD1é??µ?à?ò?3?·¢′í?×êê?ò??ü??21?¤è¯±á?µê±è?即使是净现值为0的投资项⽬并进⾏投资N ⼤于0ò22·¢DD±?µí1àµ??¤è¯′??óú?ùóDí?×ê??à′?µ·¢DD1é?±?íê??µ¢íáü1oò1é±ùó请¢DD??ìáèú×ê3é±?Xµ±1é?±±???1àN ⽐较⼩从原有股东⾓度考虑问题N因此但是如果确实需要外部融资债券的N则偏好债务融资是4Myers 和Majluf 的资和投资决策财务经济学刊论⽂进⼀步展开了梅耶斯在中提出的不对称信息下的新优序融资理论⾸先 a three-date model假设投资者和公司管理者拥有的信息⼀样管理者已经获得投资项⽬和公司价值的分布概率t=+1时然后通过⼀个简单的例⼦来说明企业管理者为何要遵循优序融资理论建⽴了⼀个投资-发⾏模型假设SlackI=所需要的项⽬投资额E=I-SA=预期资产价值B=投资项⽬的净现值P=不发⾏新股P?-óD1éù3?óD1é?±µ?êD?µ2?í?×ê1112MPP资⾏图1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发⾏则 那么发⾏股票必须满⾜6Stewart C. Myers, and Nicholas S.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3 (1984), P199. )(b a S E EP P V old++++′′=)(b a S E EP P a S ++++′′≤+b E a S P E+≤+′)(如图1所⽰E/P=E+ b把A越吸引管理者发⾏价格为Pò?éµ?ê????ü·¢DD1é?±1′E1表⽰在t=+1时新发⾏股票的市场价值发⾏的股票价格为其中E经济意义是公司在t=0时发⾏股票因此即也就是说管理者才发⾏股票如果发⾏债券bDD=00 3E Myers认为债务融资应先于发⾏权益1314在他们这篇论⽂的最后就企业管理者在信息上占优的前提下对证券发⾏与投资决策提出了六点结论1·¢DD°2è?µ?óD¤è¯±è·¢DDóD·µ?óD¤è¯óDà?Dèòa3??¯ía2?×ê?eê±ó|µ±?èè¥??è¯êD3?óèú×ê±èè¨ò?èú×êo?2ò2Dí?í?á·??úá?o?µ?í?×ê?ú?á??2a′?·¢DDóD·µ?óD¤è¯?óòµµµ??eê§?á??×??aí?×ê??·¢DDµ?1é?±1??£??′ó′óóí?×êò??éù?é?¯ó?µ?3?×ê′¢±??üá|ò2?áê1?eê§ó3óòµéòí¨1yT·¢·?1éà?à′3?×ê′¢±?¨á¢èú×ê′¢±?µ?áíò·?ê?ê?é·¢DD1é?±如果企业必须通过出售股票或者其他有风险证券的⽅式来弥补现⾦的不⾜企业股利变动与管理者对企业资产价值的估计⾼度相关当管理者占有信息优势并发⾏股票来筹集投资所需资⾦时但是如果这种⾏为是为原有股东的利益考虑股票价格就不会下跌6ê1?óòµµ?o?2¢µóè?1?×ê?e′¢±?2?×?µ??óòµ1üàí??2?°ì??¨µ?D??¢′?µY£í?µ?1o?ò??1í?áè?è?ò?µí′ó11é??ê?à??±?óê?1oµ?ê??±?áò?é?á??a·¢±íoó2¢3é?a×ê±??á11àíDµ?òá÷?é不过1993他认为在新优序融资理论模型中Viswanath提出了当有两次投资机会时的⼀个四期融资模型在Viswanath的四期模型中为了确保未来的净现值为正的项⽬时因此8但是拓宽了财务经理在进⾏融资决策时的视野国外⽂献正如Myers在开头提到答案是我们不知道92§?òò??±±?×ê±??á11?êìaà§è?2¢àí??ìá3??êòé????Myers和M a j l u f 的新优序理论也有许多学者提出疑问115Sheridan Titman和 Roberto Wessels分析了1974 ~1982年美国的469家⽣产企业的数据⽐如企业规模成长性以及变异性⽀持优序融资理论1989把它们的债务率与1960年增长机会进⾏回归分析也为⽀持新优序融资理论提供了⽀持1999在单独检验优序融资理论时对权衡理论检验时采取债务变化率与⽬标资本结构和前⼀单位时间上的债务率之差进⾏回归分析两者效果都不错不过他们所⽤的模型也⽆法拒绝权衡理论如果新优序融资理论是错误的于是优序融资理论⽐权衡理论更可信12 Helen M. Bowers把Myers和Majluf的信息不对称模型⽤于企业兼并的实证分析后资⾦储备不⾜企业的管理者进⾏融资决策时遵循新优序融资理论⼀个最好财务决策选择13还有些学者从侧⾯论证优序融资理论Nathalie Dierkens的14与Ranjan D’Mello和 Stephen P.Ferris的P119-151. 11 Jonathan Baskin,è?í3D?ìá2?éùLakshmi Shyam-Sunder, and Stewart C. Myers,16。
第5章 金融导论

第一节 金融概述
(2)直接融资的缺点①直接融资的成本,如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②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分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较多,对金融市场和金跫融工具的依存度较高。对资金供给者来说,要承担筹资方不能如期支付及二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第一节 金融概述
(二)间接融资1.含义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融资自的行为。其鑒中,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不是分别作为直接贷款人和直接借款人出现的,它们之间不构成至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信用关系,成为金融中介机构的债权人或债务人。间接融资的特点是金融中介机构自身通过发行间接债务凭证,将货币资金供给者的资金引向货币资金需求者。在此过程中,金融中介机构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如图5-2所示。
第一节 金融概述
融资活动是资金由盈余的一方(资金供给者)向资金短缺的一方(资金需求者)流动,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金融通。资金盈余者与短缺者之间的融资方式,从大的方面看,可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类。(一)直接融资1.含义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券债务笋伊为。资金供给者是直接贷款人,资金需求者是直接借款人,双方可以直接协商或在金融市场上由货币资金供给者直接购人货币资金需求者发行的债券或股票完成资金的融通。通常情况下,直接融资由经纪人或券商来安排交易,其特点是资金需求者自身直接发行金融工具给资金供给者,经纪人和券商等金融机构在直接融资中的作用仅是协助二者完成交易,充当服务中介角色,如图5-1所示。
第二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2.商品价值形式的演变及货币的出现商品交换使商品的价值得到表现,商品交换的发展阶段不同,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所谓价值形式就是指以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方式。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4种形式。(1)第一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第二阶段:扩大的价值形式(3)第三阶段:一般的价值形式(4)第四阶段:货币价值形式
《投资学原理》(课程代码:07250) 课程考试大纲及知识点

附件3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投资学原理》(课程代码:07250)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篇总论第1章导论1.1投资概论1.2投资学的研究对象1.3投资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2章投资与经济发展2.1投资与经济增长2.2投资与技术进步第3章投资机制3.1投资体制概述3.2中外投资体制比较研究3.3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第4章投资结构4.1投资结构概述4.2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4.3我国投资结构格局的演进4.4投资结构选择第2篇融资第5章融资概论5.1融资概述5.2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5.3融资决策第6章项目融资6.1项目融资概述6.2项目融资模式6.3项目融资的资金来源6.4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第7章证券融资7.1证券融资概述7.2股票融资7.3债券融资7.4证券融资的风险第3篇投资第8章项目投资8.1项目投资概述8.2项目投资的市场调查与预测8.3项目投资的成本分析8.4项目投资条件评价第9章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9.1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与作用9.2投资项目评价9.3投资项目决策第10章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10.1项目投资的风险概述10.2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分析10.3项目投资的风险决策第11章证券投资分析11.1证券投资分析概述11.2证券投资分析的主要方法11.3证券投资理念与决策第12章证券市场12.1证券市场概述12.2证券交易所12.3我国的证券市场第13章投资组合与证券定价原理13.1证券投资组合管理13.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13.3利率的期限结构和利息免疫第14章现代投资银行14.1现代投资银行概述14.2现代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14.3现代投资银行的派生业务第15章国际投资15.1国际投资概述15.2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15.3我国的对外投资15.4国际投资的外汇风险15.5风险投资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投资学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投资理财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投资学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融资理论

一、研究方法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进行探讨。
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的研究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
这一方法主要用于文章第三章对机构持股上市公司特征的比较研究。
(2)案例调查。
用于对中兴通讯机构投资者干预公司发行H股案例的研究。
(3)GLS回归分析法。
主要用于主要内容第五章从企业高级管理层薪酬角度对机构持股与之关系的研究,以及第四部分对控制权转移之后机构持股变化和企业价值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4)Logit回归分析法。
用于对控制权转移之前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成为接管目标可能性影响的预测研究。
二、论文框架本文的研究框架见图1-1。
图1-1 研究框架第四节主要创新本研究的选题在我国公司治理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虽然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国外成熟市场国家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话题,但是在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而且大多数研究着重于理论分析,经验研究较少,这与我国积极提倡发展机构投资者、促进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不相一致的。
因此,本文主要创新可以概括为把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通过经验数据定量地揭示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并结合相关理论和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进行分析。
具体的创新点包括:1. 本研究全面回顾了国内外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相关文献,并系统分析了我国所有权结构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以及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制度环境。
以此为背景,作者研究发现,有无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其治理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盈利能力等方面优于非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同时开放式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其治理状况也与封闭式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存在差异。
但是受相关制度背景的影响,仅在2003年开始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方式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带来影响,体现积极投资者的作用。
2. 结合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环境,以案例形式首次对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中级财务管理各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共 28题一、单项选择题(8个1. 财务管理是资本预算、融资和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 C 活动。
A. 劳动要素管理B.物资设备管理C.创造价值的管理D.人文管理 2. 典型意义上的财务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A. 盈利性组织B.非盈利性组织C.行政单位D.事业单位3.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共同点在于( C (难A. 核算基础一致B.服务对象一致C.对资金运动的管理D.管理手段一致4. 以下关于财务和财务管理范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A. 财务的范畴是经济基础,而财务管理的范畴是上层建筑B. 财务是资金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特定的经济关系, 而财务管理是对财务活动进行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的一种管理活动C. 财务的属性是上层建筑,而财务管理的属性是经济基础D. 财务和财务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其等同起来5. 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是( B 企业的财务行为(难A. 预算和报告B.选择和规划C.反映和监督D.反映和规划 6. 企业的财务关系包括( C①企业与政府;②企业与受资者、投资者;③企业与债权、债务人;④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⑤企业和职工之间;A. 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7以下关于财务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简单应用A. 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核心在于税收B. 企业向投资公司支付股利这一关系体现了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C. 甲公司购买乙公司发行的债券, 从甲公司的角度看, 形成本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D. 甲公司将资金投资购买乙企业的债券, 从甲公司的角度看, 形成本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8. 假设甲公司向乙公司赊销产品, 并持有丙公司的债券和丁公司的股票, 且向戊公司支付公司的债务利息, 假设不考虑其他条件, 从甲公司的角度来看, 下列各项中属于本企业与债权人 (偿还本息之间的关系的是 ( D (简单应用A. 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关系B.甲公司与丙公司的关系C. 甲公司与丁公司的关系D.甲公司与戊公司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5个1. 财务管理一般从盈利单位定义,认为通过(为公司创造价值的管理活动。
第五章 筹资管理

二、债券筹资
(一)债券的种类
1.按债券上是否记有持券人的姓名或名称分为: 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2.按能否转换为公司股票分为:
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
3.按有无特定的财产担保分为: 抵押债券和信用债券 4.按是否参加公司盈余分配分为: 参加公司债券和不参加公司债券
5.按利率的不同分为:
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
筹资方式与筹资渠道对应关系表 筹 资 方
式
筹资渠道
吸收直 接投资 √
发行 股票 √
利用留 存收益
向银行 借 款
发行公 司债券
利用商 业信用
融资 租赁
国家财政资金 银行信贷资金 非银行金融机 构资金 其他企业资金 居民个人资金 企业自留资金
√ √ √ √ √ √ √ √ √ √ √ √ √ √ √ √
分配剩余财产。
2 .优先股所具有的债务特征
(1)优先股的股息固定,其股利通常按面值的百分比来发
放或按定额股利发放,不受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的影响。
(2)优先股股东一般没有表决权和管理权,即优先股股东 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对公司的控制权。
(3)优先股的发行契约中可能规定有收回或赎回条款,有
的还有偿债基金条款,即赋予其一个不确定的到期日,使其 具有还本的特性。 (4)附转换权的优先股可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普通股。 (5)由于优先股的股利固定,对普通股股东权益而言,具
优先股与普通股同属于企业权益资金,具有普通股特
征 ,优先股票持有者也是公司的股东;优先股筹资构成
股本,大部分情况下没有明确的到期日、不必定期支付股 利,股利不是一种义务;其股息在税后收益中文付,不具 节税作用;优先股股东对其财产的求偿权仅限于股票面额, 并承担有限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S ——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
EPS——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盈余;
EBIT (EBIT)——息前税前利润变动(息税前利润)额
——(5-3)
融资杠杆与经营杠杆相比,融资杠杆对于公司管理人员来说,有更高的 主观调整和决策能动性。
14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5.3 融资决策
第5章 融资概论
1
+ 认识融资的含义和特点 + 明确融资的基本方式 + 掌握资本结构的确定方法
2
内容纲要
√ 5.1 融资概述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3 融资决策
3
5.1 融资概述
5.1 融资概论
融资是以信用方式调剂资金余缺的一种经济活动,包括资金的 融入或融出,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偿还性。
资金 占用费
是指在投资过程中和企业生产经营中使用资本而付出的费用, 如向股票支付的股利,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等。
11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5.3 融资决策
资本成本,通常不用绝对金额来表示,而是用相对数即资本成 本率表示。
资本成本率是企业资金占用费与实际筹集的资金的比率 。
K D P f
——(5-1)
18
思考题
思考题
1. 比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简述我国应如何正确安排直接融资和 间接融资的比例。
2. 简述资本结构和最佳资本结构的含义,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及负 债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作用。
3. 如何防范融资的风险? 4. 解释下列概念:
融资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融资决策 证券融资 银行贷款融资 项 目融资 资本成本 负债经营 财务杠杆 5. 综合论述:谈一谈你对融资决策的理解,并且列举正确融资决策 的几个主要标志。
19
韩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直 接融资增长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转为由直接融资为主。
6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究竟以直接融资为主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 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虽然我国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规模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但间接融资 依然是我国目前融资的主要方式。2012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 8.2万亿元,约是当年企业债和股票融资金额的两倍。
根据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经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平衡发展的多层次 融资市场有助于提升市场融资效率,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 定发展。
9
5.3 融资决策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一、融资规模的确定 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投资者(企业)筹集资金的总量,以货币形态 表示。
实际 核据实际投 资需求,核算融入资金数额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比较 简单、精确但需有详尽、可靠的基础资料。
财务报表 分析法
英美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前主要依靠直接融资。当时,英美企 业通过有价证券进行的直接融资占企业外部融资总额的55%~60%,通 过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占40%~45%。此后,英美企业逐渐 增加了间接融资比重。
美国在历史上比较倚重股票融资,但近30年来也发生了变化。
日本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公司筹措资金主要以有价证券的直接融资为 主,贷款处于次要地位,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融资的结构发生变化 ,贷款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处于主要地位。
3. 最佳资本结构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 最大的资本结构。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主要有三种方法即每股利润法、比较资本 成本法和比较公司价值法。
15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5.3 融资决策
(1)每股利润分析法
✓ 通过分析每股利润变化来衡量资本结构是否合理。 ✓ 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资本结构决策。 ✓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也叫息税前利润平衡点,即此时每股利润不
•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管理状况,从而确定合理的融资规模。这种方法比较 复杂,需要较强的分析技能,一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 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情况下选用。
10
5.3 融资决策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二、资本结构的确定
公司资本结构是由长期权益型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构成。负债经营必然 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公司最佳资本结构,取决于资本成本和 财务风险。
银行充当企业债权人,有权要求企业按期偿还本息却无权参与或干涉 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企业股票购买者或持有人是企业股东, 作为所有者,原则上可以参与企业的重大生产经营决策。
银行贷款是企业债务,企业有义务在贷款到期时或到期前偿清本息; 但企业发行的股票有不可退还的特性,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转让 或由企业回购股票。
或
K D
P(1 F )
式中: K——资本成本率; D——资金占用费; P——筹集费用; f——资金筹集费; F——筹集费率,即资金占用费占筹集金额的比率。
——(5-2)
12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5.3 融资决策
2.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以负债方式融资后,给普通股股东带来的额外风险。
负债经营又称融资杠杆和财务杠杆,是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 对负债资本的利用。
银行贷款是银行提供给企业的信用,两者是一种契约关系,银行获得 固定的利息收入,与企业的经营好坏关系不大;而股票的收益是不确 定的,与企业业绩和股利分配政策有直接关系。企业破产时,银行贷 款比企业股票具有优先偿还权。
5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融资方式交替使用, 在各个国家采用情况略有不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侧重:
受融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 ✓ 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可以判断在什么情况下用负债融资有
利,在什么情况下用权益资本方式融资有利。
16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5.3 融资决策
每股盈利
负债融资
当销售额大于S0时应 选择负债融资方式有 利,而当销售额小于 S0时则应采用权益融 资方式可获得较高的
每股利润
本书所研究的融资是指资金的融入规律,即投资者通过各种途 径筹措其投资所必须的资金。
按照融资时互相接触和联系进行划分,可把融资分成直接融资 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资金(资本)的最终需求者,以有 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的载体,通过市场直接向资金最初所 有者筹资。间接融资是指资金最终需求者通过银行和其它金融 中介机构向资金最初所有者筹资。
权益融资
EPS 0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
S0 每股利润分析图
销售额
17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5.3 融资决策
(2)比较资本成本法 计算不同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以此为标准互相比较 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
(3)比较公司价值法 在反映财务风险的条件下,以公司市场价值大小为标准,测算判 断公司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即公司的总市场价值最高的资本 结构为最佳的资本结构。
按照融资追索权不同分为项目融资和传统的融资方式。
4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社会资金短缺部门为企业对外筹资的 两种不同方式。二者的区别:
对企业而言,贷款融入的资金是外部债务,体现债权债务关系;而企 业通过有价证券进行股权融资,所融入的资金是企业的股本金,体现 的是财产所有权关系。
8
5.3.1 融资决策的意义
5.3 融资决策
融资决策是在融资前,对融资活动确定目标和方向,合理选择 一个能够实现融资预期目标的最优方案的活动过程。
决策在融资活动中处于极其重要地位,它对于灵活融入资金,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融资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决定融资的经济效益,而融资经济效 益是决策是否正确的反映和标志。
1. 资本成本
企业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被称为资金成本,也称资本成本。 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两部分。
资金 筹集费
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支付的各项费用,例如向银行支付 的借款手续费,因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用等。资金 筹集费通常是筹集资金时一次支付的,在计算资本成本时可作 为筹资金额的一项扣除。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比例的形成, 不完全取决于市场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 政策选择。
7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我国的融资选择上,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随着我 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呈现上升趋势。
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额从1994年的1亿元发展到2012年3.62万亿元; 而股票市场的实际募集资金金额从1990年的2.11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 4488亿元,其中2010年曾经达到9594亿元;
在一定的资本结构和债务利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息税前 利润的增长,税后利润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从而获得融资杠杆 利益。
融资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融资杠杆系数表示,融资杠杆系数 越大,表明融资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13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5.3 融资决策
DFL EPS / EPS EBIT / E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