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史复习提纲

6、现代科学技 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现代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
世界近现代史三次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 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来自• 第三次科技革命夯实基础:三次工业革命背景条件比较
次 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1政治-英国 资产阶级统治 的确立; 2经济-18世 背景 纪后半期,英 条件 国成为世界上 最强大的殖民 国家。国外市 场不断扩大。
一、世界古代史复习
1、原始社会:人类出现
氏族社会
南方古猿
三大人种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即阶级社会) 非洲——古代埃及
2、奴隶社会
亚洲——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欧洲——古希腊、
古罗马
3、封建社会
亚洲——日本大化改新;阿拉伯的伊斯 兰教 欧洲——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基督教 会的发展;城市复兴;拜占庭的灭亡
日本明治维新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阶段)
政治
4、殖民扩张与殖民地 人民的抗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 经济 三角贸易 殖民扩张 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殖民地人民 的抗争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美独立运动 三者之间 的联系
英国宪章运动 5、国际工人运动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法国巴黎公社
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三股进步潮流
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 世界历史的进程 ①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战争的本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③任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
共同 影响
启示
美国南北战争
3、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线索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1、非洲发现的南方古猿是今天人类的祖先。
2、世界三大人种:黄、白、黑3、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氏族内起主导作用)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第二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第三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第四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世界三大宗教简表第六课中古时代的欧洲第七课战争与民族交往1、希波战争:①原因:波斯帝国的军事扩张,入侵希腊②主要战役: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希腊获胜,后诞生了马拉松赛跑运动2、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家崛起,征服了希腊各邦。
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10年后,先后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东抵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3、罗马征服地中海:(略)地跨欧亚非大帝国表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第9课科学技术第10课文字和文学第11课雕塑与建筑第12课西欧走出中古时代试列举:但丁与达•芬奇的代表作品,并说明其地位。
重要文献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发端兴起于棉纺织行业,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3、过程:①纺织: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②动力: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③交通工具革新:A、美国人富尔顿1807年发明汽船。
B、英国人斯蒂芬森1814年发明火车,1825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从斯托克敦至达林敦,开创了人类陆地交通新纪元。
4、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②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③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造成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
18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国际工人运动:①背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队伍扩大,处境却日益恶化。
高考历史古代世界史复习提纲

高考历史古代世界史复习提纲一、古代埃及(一)政治古埃及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法老拥有绝对权威。
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集行政、军事、司法、宗教等大权于一身。
(二)经济1、农业古埃及是农业文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农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源。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亚麻等。
2、手工业古埃及的手工业发达,包括纺织、金属加工、制陶等。
其中,金字塔的建造展示了高超的建筑和工程技术。
(三)文化1、文字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宗教宗教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活动频繁。
3、科学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制定了太阳历。
二、古代两河流域(一)政治两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多个城邦和统一的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1、农业依靠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等。
2、商业商业活动活跃,出现了契约和货币。
(三)文化1、文字发明了楔形文字。
2、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三、古代印度(一)政治1、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职业世袭,互不通婚。
2、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二)经济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种植水稻、棉花等作物。
(三)文化1、宗教印度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2、数学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后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四、古代希腊(一)政治1、城邦制度希腊城邦的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2、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但民主范围有限。
(二)经济1、农业粮食作物产量有限,主要种植葡萄和橄榄。
2、手工业制陶、造船等手工业发达。
3、商业海外贸易繁荣。
(三)文化1、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代表。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一、人类的形成1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人类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世界上的人类可分为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种族无优劣。
此外,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
在人类进化史上,直立行走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2.完全形成的人3、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人类最先进入原始—社会4、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5、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国家产生大河流域一一人类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都处于大河流域,因为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壤肥沃,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气温适宜,有利于早期人类生存。
三、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1.爱琴文明的中心在:最先在克里特岛、后在迈锡尼2、希腊的两大城邦国家:斯巴达、雅典A、斯巴达(崇尚武力,少数奴隶主贵族掌权,农业发达)B.雅典.雅典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是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工商业发达。
被誉为“全希腊的学校”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伯利克里的改革内容:扩大公民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力口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表现: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评价: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至U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3•罗马共和国的兴亡①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②经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成为地中海霸主。
③公元前1世纪,发生严重社会危机,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知识复习资料1、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
大约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的南部,最早的人叫,他们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我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阶段。
在晚期智人生活的时期,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人类分为三大有色人种,并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2、氏族公社分为母系和父系两个阶段(有何特点?),在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最终导致国家的产生,国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包括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
它们分别发源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东亚的黄河流域。
4、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统一,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是法老。
古代埃及最有名的建筑是金字塔,它是法老的陵墓,是法老权利的象征。
5、公元前18世纪,苏美尔人杰出的首领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古巴比伦。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6、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社会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根据这个制度,全体社会成员被分为四个基本等级,它们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其中,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特权等级。
7、爱琴文明是欧洲文明之源。
古希腊最有名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出现繁荣局面,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雅典在法律上承认公民人人平等,都有权参与国家管理(其民主政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雅典成为了古代世界民主政治的典范。
8、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渐建立于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
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后迅速扩张,逐步占领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发动了争夺地中海霸权的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人并拆毁了迦太基城,奴隶制繁盛一时。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第1课人类的形成1.现代人类从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完全形成的人——、、、、4.三大人种——。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第2课大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水源和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之源是古代。
该地区的两个重要城邦是和。
2、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决定重大问题。
3、古代罗马:年,罗马建立共和国,随后征服,同人进行了三次战争,获胜。
公元前世纪,罗马成为霸主,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
年,罗马分裂为和,其中帝国建都,又被称作帝国。
年,帝国被所灭,标志欧洲奴隶社会结束,封建社会开始形成。
欧洲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年。
四、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大化改新的背景是六七世纪,日本的尖锐,混乱。
内容包括:政治上,经济上,历史意义:。
2、穆罕默德最初在传教,622年,在建立的国家,于是年成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630年,穆罕默德兵临城下,伊斯兰教得到贵族认可。
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已经基本统一。
五、中古欧洲社会1、8世纪前期,任宫相,实行的土地分封,史称改革。
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2、在中古西欧社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3、西欧城市的兴起:市民为争取自治而斗争,阶级形成了并进步分化为和,发展成为早期的阶级,为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六、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兵希腊,史称战争。
这是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冲撞与交流。
奥运比赛项目马拉松长跑与战争有关。
世界古代史复习纲要.doc

世界古代史知识要点记忆古代史:原始社会一-►奴隶社会一-►封建社会史前文明 *上古文明 *中古文明(大河和海洋)(日本、阿拉伯国家和西欧国家)第2课时大河流域一一人类文明的摇篮(大河文明)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一、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大河名称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建国时间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500年以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70年文明象征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佛教种姓制度四大发明甲骨文概况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权力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种姓制度激化社会矛盾,对印度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二、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大河流域⑴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⑵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海洋文明)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一、雅典——伯利克里改革:⑴时间、地点: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雅典⑵措施(内容):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⑶影响: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⑷启示:①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一定推动作用。
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进行改革。
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对强国战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二、罗马发展历程:罗马建城(前8世纪)一-罗马共和国诞生(前509年)一-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一-罗马帝国(前27年)一-►罗马和平(前27年至180年)一-帝国分裂衰亡(395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世界史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世界史一、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1.人类起源与石器时代-人类的进化和起源-石器时代的特征和演化2.农业革命与城市文明的兴起-农业革命的背景和意义-城市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古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远古社会组织形式的转变-早期国家的形成及其特征二、古代文明的较量与交融1.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的兴起与特点-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古代中国文明的兴起和演化2.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古代文明的交通与贸易-东西方古代文明的互动与交融-丝绸之路及其影响三、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1.希腊古代城邦文明-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意义-斯巴达城邦的特征与制度2.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共和国的形成与发展-罗马帝国的扩张与统治-罗马帝国的衰落原因和影响四、中世纪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交流与冲突1.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封建经济的特点与结构-封建主义的思想与文化2.伊斯兰世界的兴起与拓展-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全盛时期-伊斯兰文明的科技与文化贡献3.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互动-十字军东征的动因与结果-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西方中世纪文化的东方影响五、近代世界的开端1.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的背景和特点-大航海时代的开端与意义2.宗教与宗教战争-宗教者的思想和行动-宗教战争的起因和结果3.绝对王权与君主专制-欧洲君主权力的巩固和扩张-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和特点六、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1.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展开-科学革命的前期和奠基人-科学革命的爆发与影响2.启蒙运动与思想解放-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行动-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启示七、近代政治思想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1.近代政治思想的兴起与发展-古典自由主义的形成与特点-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影响2.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与特点-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八、殖民扩张与世界格局的重塑1.殖民体系的形成与扩张-大航海时代后期的殖民扩张-殖民体系与殖民帝国的建立2.世界格局的调整与战争冲突-欧洲列强之间的争夺和战争-亚洲国家的抵抗与独立运动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重建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2.战后秩序的重建与各国的命运-凡尔赛体系与多哈条约-各国政治与经济的演变十、世界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1.世界经济危机与大萧条-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原因-大萧条对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十一、冷战与后冷战时代1.冷战的开始与全球范围的扩展-冷战的起因和局势的演变-冷战的代表性事件与冷战恐慌2.后冷战时代的格局和变革-冷战的结束与世界格局的重塑-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挑战与机遇以上提纲仅为参考,具体考试要求和教材内容,请根据学校教学大纲进行自主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前18世纪统 一两河流域的是古巴 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 比。为了维护奴隶主 的利益,他制定了一 部法典,就是汉谟拉 比法典,“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就出自此 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
右图向我们形
象揭示印度社
会的什么现象?
( )D
A、千手观音 B、氏族制度 C、佛教创立 D、种姓制度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1、史前时期的人类。 2、亚非文明古国。 3、欧洲文明的起源。 4、中古亚欧文明。 5、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6 、世界三大宗教。 7、古代科技和文化。
世界古代史
你能说出图中有哪四大文明古国吗?
项目 国名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初
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于约公元 前310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奴隶 制国家。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所灭。
C.《拿破仑法典》 D.《大明律》
7. "两河流域"所指的两条河是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 斯河 ④印度河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8."造孽、芸芸众生、大千世界、 阿
弥陀佛……"等词语的产生,与下列哪
种宗教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斯兰教 D.道教
9.在2019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
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军事扩张, 造纸术,火药、火器的西传,希波战争等。
文明友好:
马可·波罗东来,郑和下西洋,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日本派遣大量谴唐使来华, 大化改新等等。
战争与民族交往
希波战争: ①原因:波斯帝国为控制爱琴海,入侵希腊 ②主要战役: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希腊获 胜,后诞生了马拉松赛跑运动
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 伯利克里当政期间。
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的时间: 公元前2世纪。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
罗马的上古文明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源头
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
苏美尔人创制楔形文字
世界三大宗教
《荷马史诗》
文学与戏剧 《俄底浦斯王》
《天方夜谭》
杰出的科学家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 和浮力定律
A√.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国土 C.古代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5.人们习惯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 国度"。金字塔的用途是 A.教堂 B.佛塔
C.神庙 √D.陵墓
6.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 成文法典
A.《秦律》 √B.《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④
C.②④
B.②③ D.①③
11、培根说:“印刷术、火药、指南
针这三件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
√貌。”把这三件东西传到西方的是
A.印度人
B. 波斯人
C. 阿拉伯人 D.埃及人
12.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在
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
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A是国王的巨型陵墓 B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
C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
D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A 2、汉谟拉比国王颁布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扩大公民权力
C实行种姓制度
D促进经济发展
C 3、与种姓制度紧密相联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 是尼罗河的赠礼",意思是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家崛起,征 服了希腊各邦。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 始东征,10年后,先后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 细亚、两河流域,东抵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 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 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 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日本大化改新
中古时代的欧洲
特点:上一层对下层采邑分封和保护, 下一层对上层效忠供奉和服役。
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
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间 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 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 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 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明交往与文化传播的两种方式
战争暴力:
巴格达国家博物馆里不少代表人类
古代文明成果的文物遭到抢劫,这
里的文物主要是
A.希腊的 C.罗马的
B√.巴比伦的
D.印度的
10.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是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古巴比伦的建立者是
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
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
应该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 舍 D.首陀罗
13.有一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久
远的文明,他们最佳的旅游目的地是
A.德国 C.法国
B.英国
√D.希腊
14.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的执政官 是
A.亚历山大 √B.伯利克里
C.腓力二世 D.大流士
15.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
著名建筑 麦加大清真寺
巴黎圣母院
中古欧洲社会三大特征
政治制度: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等级严 密的封建等级制度。
思想文化:天主教神学独尊,天主教具有 至高无上的权威;整个社会笼 罩在宗教氛围中。
经济:11世纪开始出现工商业繁荣,城市 复兴;(为资本主义经济和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B 1、关于金字塔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世界三大宗教
地跨欧亚非大帝国表
西方文明之源——希腊文明
起源时间:公元前2000年。 发源地:爱琴海及周边地区。 希腊文明源头:爱琴文明
(中心: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 鼎盛时期:BC8世纪—BC4世纪:城邦兴盛。
衰败:BC4世纪被北方马其顿王国征服。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
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雅典
文化传播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3世纪来中国,元朝皇帝元世祖 让他在元朝做官17年,他去过中国许多城市,回国后将 所见所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广为流 传,激起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对以后开辟新航路产生 巨大影响。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有着重大贡献。 (1)印度人最早创造了从0-9的十个数字计数法,阿拉 伯人学会后加以改造并传播,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2)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 (3)中国的罗盘、造纸术、火药、火器,以及数学、 化学、医学等知识也有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4)阿拉伯的天文、医学、也传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