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设计比赛-学案
学案设计大赛实施方案

学案设计大赛实施方案一、比赛背景。
学案设计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为了促进学案设计水平的提高,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我校决定举办学案设计大赛。
二、比赛目的。
1.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学案设计水平;2.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3.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优质学案资源。
三、比赛对象。
全校教师均可参加,鼓励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踊跃参与。
四、比赛时间。
本次学案设计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将于xx月xx日开始,截止于xx月xx日;决赛将于xx月xx日举行。
五、比赛内容。
1.初赛阶段,参赛教师需提交一份自己设计的学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部分;2.决赛阶段,初赛入围的教师将进行现场教学展示,由评委进行评分和点评。
六、比赛评选。
1.初赛评选,由学校教研组成员和特邀专家评审,评选出优秀学案;2.决赛评选,由学校领导和教研组成员共同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七、奖励措施。
1.一等奖,奖金xxx元,荣誉证书;2.二等奖,奖金xxx元,荣誉证书;3.三等奖,奖金xxx元,荣誉证书;4.优秀奖,荣誉证书。
八、比赛宣传。
学校将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比赛相关信息,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
九、比赛要求。
1.参赛学案需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2.参赛教师需严格按照比赛规定提交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3.参赛教师需积极配合评审工作,接受评委点评和指导。
十、总结。
学案设计大赛的举办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教学设计能力的舞台,同时也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优质学案资源。
希望广大教师踊跃参与,共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获奖教学设计+学案+教学反思

《弹力》教学设计课 题§3.2 弹力课 时 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分析:《弹力》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承接之前学习的重力,并且为接下来要学习的摩擦力打下基础提供铺垫。
弹力本来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力,又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是力学部分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材内容分析:1.形变:物体发生形变是力作用的结果,形变方式有形状及体积的改变,任何物体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必发生形变,只不过有些形变程度很小,只有通过仪器及实验手段才能明显显示出来,在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形变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弹性形变,一种是非弹性形变.2.弹力:弹力是接触力,物体间产生弹力,两物体必互相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学情分析1心理特点 (1)高一学生好奇心强(2)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发展2知识基础 学习了力的概念,重力和基本相互作用。
3认知困难 (1)欠缺理性化的思维过程。
(2)认为凡是物体接触就会有弹力产生。
(3)对弹力的方向有误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弹力的产生原理。
2:探究弹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正确判定弹力方向。
教学方法教法 实验,讨论,探究 ,启迪创新。
学法联系实际观察合作归纳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形变的种类和形式2.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的判断,会画弹力示意图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实际情况认识形变的存在2.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物理与自然的美2.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3.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激发创造热情。
教学用具教具准备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橡皮泥、扭曲线槽、氦氖激光器、小平面镜、橡皮塞插有细管的扁玻璃瓶、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教具,等等。
教学活动(一)教学过程第一步:观察、体验形变师:同学们都看过蹦床运动,蹦床运动开展了40多年,我国在短短10年间进步飞速,2008年北京奥运会包揽男女两枚金牌。
高中化学赛课教案

高中化学赛课教案
课时数:1课时
适用年级:高中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化学竞赛题型和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
3.激发学生对化学竞赛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化学竞赛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
2.实例分析:化学竞赛题目解析
3.练习:化学竞赛题目练习
教学流程:
一、热身引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竞赛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化学竞赛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讲解(30分钟)
1.讲解化学竞赛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并通过实例分析来演示具体的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化学竞赛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化学竞赛题目的练习,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解题经验。
四、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解题情况,看是否掌握了相关解题技巧。
2.听取学生的讨论意见和总结,了解学生对化学竞赛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化学竞赛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竞赛水平。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比赛场次学案 -完整版教学设计

《比赛场次》学案【学习目标】:经历比赛场次探究过程,会用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会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
【学习指导】:一热身活动(扳手腕比赛)二探究活动活动一:3人扳手腕一共进行了几场比赛?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这3场比赛记录下来吗?1、试一试,写一写。
(独立完成,写在学习卡上。
)2、问一问,听一听。
(对于同学的方法你有什么疑惑,你就问问,再仔细倾听他的解释。
)3、比一比,选一选。
(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多,选出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活动二:阅读课本第90页的内容:2003年第4届世界杯女子足球赛,中国队所在的小组共有4支球队(其余三个队分别为加纳、澳大利亚、俄罗斯),每2支球队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
1、自主学习:(1)在这小组中你最关心哪个队的比赛?(2)小组赛中,中国队要进行几场比赛?哪几场?(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4)探究:“整个小组一共赛多少场?”这一问题。
(请你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写在学习卡上)2、合作学习:(1)说一说:(与你的结对伙伴交流,分享自学成果。
)如:我用。
方法解决了。
问题。
我是这样想的。
(2)议一议:(小组交流,看看谁的方法最好。
)3、展示学习:(1)秀一秀:各组展示解题策略,并讲解。
(请大胆说出你的想法)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成果。
(2)评一评:(同学之间互相点评,说得怎样,好在哪?不足在哪?你有什么建议?)(3)想一想:还有更快捷的方法吗?四当堂检测,拓展策略。
1 A B C D 一共有()条线段。
2、你小组内同学6人每俩人握一次手,每人握()次手,你们一共握了()次手。
3、老师和4个同学拍照留念,如果每两个人合拍一张照片,老师照了()张。
大家一共照了( )张。
4、想一想:我们5人互送卡片留念的话,每人要准备几张卡片?5人一共寄出几张卡片?(“互送”是什么意思?)思考:完成这第3、4题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五归纳总结,深化提高1 今天有什么收获?2 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比赛场次的问题,编成试题考考大家!。
高中物理赛课教案

高中物理赛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基本的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光学-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验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凸透镜的基本原理和成像规律。
二、实验准备:检查实验仪器和药品,确保准备充分。
三、实验操作:
1.将凸透镜放在透光孔的前方,用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向凸透镜,观察像的位置。
2.调整凸透镜与屏幕的距离,记录下不同位置凸透镜的放置情况和像的位置。
3.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像的位置和实验数据的联系。
四、实验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五、实验拓展:让学生尝试改变实验条件,如改变凸透镜的曲率半径或者光线的入射角度,观察成像的变化。
六、实验评价: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并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加深了学生对物理
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合作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
但是需
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并及时纠正学生实验中的错误,确保
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准确有效。
物理竞赛高中备课教案设计

物理竞赛高中备课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力学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本力学知识,包括牛顿三定律、运动学等;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竞赛题目;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运动学中的加速度、速度等概念的掌握;
3. 考察学生的物理推理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材:力学相关章节的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3. 竞赛题库:准备一些物理竞赛题目,便于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举例子引入牛顿三定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物体运动受力的基本规律。
2. 学习:讲解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定律的应用。
3. 实践: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题,培养解题能力。
4. 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思路。
5. 巩固: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利用课堂讨论和练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2. 监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
3. 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学习和提高。
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是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是否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3.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以上为物理竞赛备课教案设计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案比赛

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案比赛
教案标题: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及应用
授课对象:高中数学教师
教学内容: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及应用
教学目标:
1. 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掌握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法、减法法和加法法;
3. 能够应用线性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代入法、减法法和加法法解决复杂的线性方程组。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介绍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详细讲解代入法、减法法和加法法的解题步骤和应用条件。
3.练习:组织学生进行代入法、减法法和加法法的练习,巩固解题方法。
4.拓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5.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下节课内容进行预告。
评价标准:
1.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代入法、减法法和加法法解题;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线性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教学展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及应用,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物理赛课获奖教案

高中物理赛课获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及其实验现象;
2. 掌握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
3. 能够应用光电效应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4. 能够利用光电效应原理设计并实现相关实验。
二、教学内容
1. 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及基本概念;
2. 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3. 光电效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帮助学生理解光电效应的本质。
3. 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光电效应的基本计算方法。
4. 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光电效应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他们的理解。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一些光电效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能够应用光电效应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设计实验,学生也能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光电效应的应用领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光电效应的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arning Plan for Unit25 A Changing City
Attitude is everything.
Learning content(学习内容):Unit25 Lesson1 A Changing City
Learning objectives(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以下词汇:infectious, fascinating , stunning , high-rise, multi-storey,crane, give way to, find yourself in
2.利用精读和略读策略理解文章大意。
3.通过合作探究,阅读文本、思考问题,根据任务加工和整理语言内容,达到读而思之,思而写之的目的。
Lead-in
1. Show a short video clip
2. Show some photos of Xiamen and Beijing.
Strategy-training
5. Ss analyze some sentence patterns
a)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are moving to Beijing in search of jobs and opportunities as this exciting city is a place where dreams can come true.
b) Beijing’s streets provide a fascinating mix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c) Travelers of the 1920s remember it mainly as a city of busy lanes with homes built around courtyards, but these have given way to high-rise apartment blocks of the 21st century.
d) It is definitely one of the most fascinating places in Chin a and has China’s most stunning sights, including the Forbidden City, the Summer Palace and the Great Wall. Pre-writing
To practice using the sentence patterns by imitating.
1. 厦门是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
为了寻找工作,寻求发展机会,全国各地的人们流动到厦门,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窗口和梦想的天堂。
Xiamen is …People…as it is a …where…
2. 厦门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中外文化在这里交融并蓄。
provide a …mix of…
3. 当时厦门灯光稀疏,房屋低矮,而现在的厦门夜晚到处灯火辉煌,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remember…as a city of…, but… give way to
4. 厦门是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也是著名的海上花园。
这里有中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如:鼓浪屿、南普陀寺和环岛路。
While- writing
Write a composition to describe Xiamen
Notes: (in groups of four)
I. Think about the outline.
II. Use the above sentences we have finished.
III. Contain at least 120 words.
Post- writing
1. Enjoy your writing.
2. Write down your suggestions.
3. Present your writing.
Homework
1. Polish your composition.
2. Finish the self-evaluation forms.
表二:班级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汇总表
班级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Reflec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