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优秀8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优秀8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优秀8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写本课10个生字。

2、读读记记“书籍、抽屉、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瞪眼、魔鬼、苦刑、残暴、匪徒、拘留、勉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并迁移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2、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以读代讲,借助资料理解文本,写法迁移运用。

四、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2、课件。

3、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父亲的那几件事?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2、整体感知课文资料,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

4、感悟人物品质和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条例,感悟人物品质和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入手,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导:同学们,这天我们一齐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并划出本单元学习目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导读资料,划出本组课文的主要资料和学习要求。

2、指名说说学习的资料和学习目标。

3、(课件出示学习要求)齐读学习目标。

指出,课文的叙述顺序有哪些?强调要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体会课文的表达顺序,并学习运用。

二、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让我们首先一齐走进《18.十六年前的回忆》。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强调“回忆”重读)2、“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李星华回忆了谁呢?(板书:李大钊)3、交流李大钊的资料。

(师看状况补充)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7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7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7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李星华回忆她的父亲李大钊的文章。

当时,正值她的父亲遇难16周年。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他的血不会白流,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法。

3、了解李大钊被捕前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电视机、录音机。

2、学具准备:查阅李大钊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qing导入1、谈话:课前要求大家查阅有关李大钊的资料,谁能把你查的资料介绍一下?2、板书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3、启示:请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写的是哪一年的事?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二、初读感知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指名读阅读要求:⑴想一想课文主要写李大钊同志的哪几件事?⑴课文除开头外,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怎样分段合适?⑴画出⑴2、检查初读情况。

归纳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3、学生质疑问难。

三、品析课文1、读文思考:⑴从文中哪儿能体会出李大钊终于革命事业的精神?⑴李大钊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现在哪里?2、讨论、交流。

3、分组讨论交流。

4、配乐指导朗读。

5、集体交流:朗读了重点句后,你想说些什么?6、指名读开头、结尾体会写法:⑴指名读第一节:理解“被难日”意思?⑴自由朗读结尾段:想想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前后照应?四、总结全文1、快速浏览全文,想想课文用了哪些事例要表现李大钊怎样的品质?2、学完课文,谈谈你的感受?从中受到的教育?第二课时一、指导朗读1、小组合作练读使自己感动、产生敬仰之情的句子。

2、交流:结合具体语句,先说说为什么使你产生敬仰之情,再读给大家听。

师生评议。

3、再现李大钊光辉形象:⑴角色朗读法庭受审一段,要求通过语调表情和动作表演,再现李大钊与亲人诀别的场面。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通用6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通用6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通用6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阀、避”等15个字。

能正确读写并积累“避免、僻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和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位连贯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石灰、竹的品质,古诗中也有很多赞颂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梅花的品格也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展现。

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一个,为了革命,不畏艰险,面对敌人,无所畏惧。

二、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交流理解。

2、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生字:阀避啪瞪僻瞅靴魔刑哼峻绑啃袍执2、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提示易错字:“哼”的右下部是“了”,不要写成“子”。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1、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2、理清课文顺序和脉络,划分段落。

(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余按时间顺序记叙)第一段(1)阐明题目;第二段(2—7)被捕前;第三段(8—18)被捕时;第四段(19—30)被审时;第五段(31—33)被害后3、默读课文,交流印象深刻的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感受革命先烈的坚强不屈精神。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围绕“革命理想”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四篇课文。

《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诗人们的抱负和志向。

《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牺牲的经过。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一篇演讲稿。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讲述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会写25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部分课文会背诵。

拓宽阅读视野,阅读适合的外国名篇名著。

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

培养把握注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5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古诗三首基础性作业给生字注音:络、锤、凿、焚仿写词语:东西南北()()()千磨万击( )( )(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燕{ ( )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分别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明写 ,实写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用了 的修饰手法,歌颂了 的精神。

暗喻 。

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

表示出作者 的精神以及 的追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实写竹子扎根,暗喻人立场坚定。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万”是虚指,写出竹子坚韧从容的神态。

“任尔”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

三首诗都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发展性作业《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写景是为后面抒发感慨作铺垫。

《16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4篇】

《16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4篇】

《16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4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阀、避”等15个字。

能正确读写并积累“避免、僻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和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感悟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的写作方法,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位连贯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难点:学习的写作方法,感悟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石灰、竹的品质,古诗中也有很多赞颂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梅花的品格也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展现。

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一个,为了革命,不畏艰险,面对敌人,无所畏惧。

二、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交流理解。

2、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生字:阀避啪瞪僻瞅靴魔刑哼峻绑啃袍执2、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提示易错字:“哼”的右下部是“了”,不要写成“子”。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1、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想: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2、理清课文顺序和脉络,划分段落。

(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余按时间顺序记叙)第一段(1)阐明题目;第二段(2-7)被捕前;第三段(8-18)被捕时;第四段(19-30)被审时;第五段(31-33)被害后3、默读课文,交流印象深刻的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感受革命先烈的坚强不屈精神。

二、深入学习,感受人物形象1、学习被捕前部分。

“那年春天”的实际时间(承上启下作用)表现局势危急的地方和李大钊的态度(结合课文)2、学习被捕时部分。

(抓住重点词语)感受紧张气氛和人物不同的态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①收集关于*的资料。

②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二、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谈心中的疑问)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文,借助工具书,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4.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四、熟读课文,动笔书写。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作者李星华追忆了父亲*生前发生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

二、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顺学而导。

1.学生自由汇报被捕前部分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为了革命工作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另一侧面体会当时形势紧急。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读出来。

课文3—6段,引导学生体会一向慈祥的父亲,今天竟含糊回答我的问题,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况,再次体会时局的严重,读出情况的紧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11 灯光【课型】精读引领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爱护保重。

2.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说按次,学习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说按次,学习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爱护保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点北方的工作。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手握兵权的将军都割据一方,百姓处于灾祸当中。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受日本政府支持,权势比较强大。

1926年李大钊亲自领导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

他因而一样成了军阀、反动派的眼中钉。

1927年4月6日反动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了李大钊同志。

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受尽了种种残酷的刑罚,他的全部指甲都被仁慈残暴的敌人拔掉了。

但是,他一直没说一句有损于党的荣誉、有损于革命利益的话,没走漏党的任何机密,表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量忠实和崇高的革命气节。

二、出示目标,明确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爱护保重。

2.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说按次,学习倒叙的写作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请大家快速浏览2—32自然段,看作者按照工夫按次写了哪些事?被捕前烧掉文件坚守岗位被捕时临危不惧法庭上沉着镇定,坚贞不屈被害后家人悲痛小结:课文按照工夫按次写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同敌人做斗争、最初勇敢牺牲的业绩及家人的悲痛。

四、再读课文,感悟人物抽象1、请把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入印象的句或者你认为含义深入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触,小组内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2.全班交流,交流碰撞请你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入的句子,再说说从中领会到了甚么?例如:①“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的很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一课时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二、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谈心中的疑问)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文,借助工具书,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4、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四、熟读课文,动笔书写。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作者李星华追忆了父亲李大钊生前发生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

二、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顺学而导。

1、学生自由汇报被捕前部分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为了工作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另一侧面体会当时形势紧急。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读出来。

课文3—6段,引导学生体会一向慈祥的父亲,今天竟含糊回答我的问题,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况,再次体会时局的严重,读出情况的紧急。

课文7段,课件出示李大钊说的话的含义,从中体会父亲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重点读好父亲的话。

过渡语:是啊,尽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越来越紧张,尽管同志们多次劝他离开北京,尽管母亲不止一次劝说他,可父亲总是坚定地说(课件出示父亲的话)读好父亲的话,从读中体会父亲对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

2、学生汇报被捕时部分汇报10—11段,从“不慌不忙”一词体会父亲镇定自若,体会父亲为事业早已做好各种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十六年前的回忆》作业设计
—、看拼音写词语。

shū jí kǒng bù chōu ti mó guǐ yán jùn jiù jiu
()()()()()()zhēn tàn kù xíng jūn fá jiān ruì fěi tú cí xiáng
()()()()()()
二、填写查字典的有关知识。

1. “魔鬼”的“魔”是结构,应该査部。

“魔”还可以组成词语()( )( )
2. “阀”用部首査字法应查部,再査画,它的音节是。

3.“舅”应査画,是结构.组词: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地问()的枪声()的脸()的喊叫()的小屋()的头发()的匪徒()的眼光()的力量()地回答()地跳动()地握着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慈祥()避免()恐怖()居然()孤傲()2.写反义词。

含糊()严重()拒绝()暴躁()怒气冲冲()粗暴()慈祥()沉着()蛮横()
五、选词填空
剧烈强烈激烈热烈
1.演讲结束后,同学们报以()的掌声。

2.我的心()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3.这场比赛打得十分(),最终还是中国队取得了胜利。

4.据新闻报道,今晨台湾发生()地震。

严峻严肃严格严厉
1.不管怎么说,()要求自己总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会让人进步得更快。

2.他一再违反纪律,今天终于被老师()地批评了一顿。

3.形势非常(),伤员必须马上转移。

4.升旗时要()认真。

六、用字组词,再填空。

1.用“严”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①局势越来越(),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②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态度。

③在老师的()要求下,我的学习进步了。

2.用"沉"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①人们心情(),目光随着总理灵车缓慢移动。

②父亲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

③小华()片刻,迅速地做完了那道竞赛题。

七、改写句子
1.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改成反问句)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改成转述句)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

(改为夸张句)
4.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缩句)
八.填空。

1.《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________,写于________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

文章写的是________的事,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

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2.
3.你认为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