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0214091固体废物课程设计任务书

0214091固体废物课程设计任务书

河南城建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0214091专业环境工程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指导教师郭一飞姜立民杨治广环境与市政工程系2011年12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时间及地点1、设计时间: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17周。

2、设计地点:9#教学楼B407。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沼气池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厌氧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参数(1)气压:7480Pa(即80cm水柱)。

(2)池容产气率:池容产气率系指每立方米发酵池容积1昼夜的产气量,单位为m3沼气/(m3池容·d)。

采用池容产气率为。

(3)某农户家共人,畜生(猪)头。

(4)贮气量:贮气量系指气箱内的最大沼气贮存量。

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的最大贮气量以12h产气量为宜,其值与有效水压间的容积相等。

四、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农村家用沼气池工艺流程;(2)了解沼气池形状及平面布局原则;(3)发酵料液的计算;(4)厌氧发酵间的设计:计算发酵间的容积、气室容积、发酵间各部分尺寸;(5)进料间、出料间(水压间)的设计;(6)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洁、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7)图纸要求①沼气池池型图一张(1号或2号图)。

应按比例绘制、标出主要配件、管件及其编号。

五、成绩评定标准优秀: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并做到:设计方案正确,有独特见解或创新;结构合理,工艺切实可行。

分析和计算方法正确。

说明书(论文)格式规范、书写整齐,插图清楚,用语准确、符合技术规范。

固废课程设计

固废课程设计

固废课程设计说明书第四组山谷型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姓名: 雷涛学号:111410228班级: 环工1102指导: 许士洪成绩:2012年6月26日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2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4第一章填埋场方案论证与设计. (4)1.1城市得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论证······························41、 2 填埋场结构形式论证 (4)1、3 填埋场类型论证 (5)第二章填埋场工艺设计 (6)2、1 库容设计 (6)2、2 填埋场选址 (8)2、3填埋场工艺设计·········································112.4总图设置···············································132。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1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设计任务及目的
1、任务:徐州工程学院(A、B、C、D区)垃圾收集路线设计。

说明:A区:中心校区新元路以西校区;B区:中心校区新元路以西校区C区:城南校区奎河以东校区;D区:城南校区奎河以西校区
2、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调查研究、查阅文件、进行城市垃圾收集路线设计、确定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提高使用资料、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1.2、设计工作量
1、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垃圾成分现状、垃圾收集服务人口及面积等资料),熟悉资料。

2、计算垃圾收集设计总量。

3、垃圾收集布置、方案及路线设计。

1.3、设计条件
1、垃圾产率
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我国五百多个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统计分析,目前我国人均垃圾产生量一般在0.9~1.2kg/(人·d)左右,垃圾密度一般为0.4~0.6t/m3。

2、每个垃圾桶容积
垃圾桶容积取0.4~0.9 m3。

3、垃圾产量变化系数。

按实际资料采用,如无资料时,其值可采用1.3~1.4。

4、垃圾清运车基本参数
清运车数量:1~2台;清运次数(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确定)
1.4、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1份(含计算);
2、垃圾收集路线设计图1张,垃圾箱分布图1张;
3、设计成果除打印外,应交电子文件。

固废课程设计说明书

固废课程设计说明书

固废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固体废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掌握固废处理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理解固废概念及其分类方法;2.掌握固废处理与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能够评估固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能够设计并实施固废管理方案;5.能够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固废处理。

二、课程设置本课程主要由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组成。

1.理论学习部分:2.实践操作部分:本部分主要通过实验室实践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培养学生固废处理与管理的实践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固废样品采集与分析、固废处理设备操作与维护、固废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学习固废处理的实际操作技巧。

三、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分为平时成绩和课程设计报告两个部分。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表现等。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作业,并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4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固废管理方案进行设计与实施,并撰写一份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施过程、结果评估和总结等内容。

学生应能够清晰地描述固废管理的目的、方法和效果,并对所选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资源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教材和参考书目:提供固废管理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目,供学生参阅和学习。

2.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提供固废分析和处理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

3.实地考察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的场地,使他们能够亲自了解和分析实际的固废处理情况。

4.教师支持和辅导:为了提高学生对固废管理的理解和能力,教师应提供课堂辅导和实践指导,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例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例

第一部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某山谷型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二、设计任务: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某城市新建一座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求对该填埋场进行工艺设计。

三、工程概况(设计资料):1、设计数据:该城市现有人口数量85万,根据城市规划,至2030年人口约128万,服务年限20年。

我国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约0.8~1.4 kg/(人·d),垃圾容重(压实密度)0.4~0.6t/m3。

填埋场覆土与垃圾体积比为1:3.5。

2、工程建设场地概况本工程建设场址距市中心15 km,三面环山,峡谷面积约1 km2,地面标高52.0~68.0 m。

3、工程水文地质3.1工程地质裸露的地层为棕黄色粉质黏土,渗透系数小于1.0×10-5,厚度为2~3 m.。

3.2 水文地质建设场地中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层潜水,场地地下水埋深约2~3 m,水位年变幅1~2 m。

4、气象工程场地属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长夏短,春秋温凉典型特征。

四季分明,春季和冬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气晴朗,日照充足。

气温: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低气温:-3℃极端最高气温:41℃年平均相对湿度:70~85%降雨:年平均日降水量:6.9 mm/d日最大降水量:8.6 mm/d日最小降水量:4.2 mm/d风:冬季平均风速:2.1 m/s夏季平均风速:2.5 m/s主导风向:西南最大冻土深度:230 mm5、相关规范及标准(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 113-2007)四、要求:1、进行该填埋场的方案论证与设计;2、进行填埋场工艺设计(包括库容设计、填埋工艺、防渗系统、导气系统、封场覆盖、渗滤液收集),并写出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5000 字;3、绘出填埋场流程图,平面图,填埋场场地平整图、填埋场封场图、渗滤液收排及填埋气导排系统图、集气集液系统断面图。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通过“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沼气池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应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主要内容,锻炼独立工作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沼气池主体构筑物的工程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水压式沼气池设计1. 设计容量:有效池容积8m3、15m3、30m3、50m3、100m32. 排放标准执行《沼气池设计规范》三、设计参数(1)气压:7480Pa(即80cm水柱)(2)池容产气率:池容产气率是指每立方米发酵池容积一昼夜的产气量,单位为m3沼气/(m3池容.d)。

我国通常采用的池容产气率包括0.15、0.2、0.25和0.3几种。

(3)贮气量:是指气箱内的最大沼气贮存量。

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的最大贮气量以12h产气量为宜,其值与有效水压间的容积相等。

(4)池容:是指发酵间的容积。

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的池容积有4m3、6m3、8m3、10m3等几种。

目前有很多的养殖场所建设的水压式沼气池最大有50 m3。

本次设计的有效池容积分别是8m3、15m3、30m3、50m3、100m3。

(5)投料率:是指最大投入的料液所占发酵间容积的百分比,一般在85%~95%之间为宜。

四、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沼气池的工艺流程;(2)了解沼气池形状及平面布局原则;(3)发酵料液的计算;(4)厌氧发酵间的设计:计算发酵间的容积、气室容积、发酵间各部分尺寸;(5)进料间、出料间(水压间)的设计;(6)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洁、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7)图纸要求:沼气池池型图和构造图等。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固废处理与处置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应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设计规模为X t/d的某城市生活垃圾分选系统。

其中X=150+(学号后两位*5) 垃圾主要成分见表1。

表1 垃圾成分设计参数取值垃圾组分有机物无机物纸类金属塑料玻璃其他含量/% 56.7 28.9 2.88 2.38 4.89. 1.3 2.95有机物组分包括:食品残余、果皮、植物残余等。

无机物组分包括:砖瓦、炉灰、灰尘、粉尘等。

垃圾容重平均值为0.45 t/m3,含水率为47.8%。

垃圾中塑料以超薄型塑料袋为主,废纸以卫生间的废纸为主。

垃圾热值:1923 kJ/kg。

分选系统工作量为X t/d;日工作时间为12h。

四、设计内容和要求(1)垃圾分选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2)垃圾储料仓的设计计算。

(3)分选系统各设备选型计算:确定选择性破碎机、滚筒筛、简易风选机型号和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皮带运输机计算及布置,并计算各段的长度、电机功率。

(5)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型计算和有关简图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装订成册。

(6)图纸要求①垃圾分选系统工艺流程图1张。

流程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及标高,并附明细表。

②分选系统平面布置图和分选系统剖面布置图各1张,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图纸应按比例绘制,应能表明建筑物外形和主要结构形式。

在平面布置图中应有方位标志(指北针)。

0214131-2固体废物课程设计任务书

0214131-2固体废物课程设计任务书

河南城建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0214131/2专业环境工程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指导教师郭一飞杨治广张乐观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2015年12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时间及地点1、设计时间: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17-18周。

2、设计地点:9#教学楼B506。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参数(1)设计服务人口5-30万人;(2)平均垃圾产量0.6-1.2kg/d;(3)人口年增长率5%。

四、设计条件1、D县主要气象特征值如下。

1)气温平均气温在?℃,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

2)降水(6-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最大降雨量?米,最低降雨量为?毫米。

3)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为?毫米4)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为?风夏季主导风向为?风2、填埋场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出水水质必须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一级标准,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

3、D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地形图。

五、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1)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包括设计手册,技术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资料。

(2)熟悉处理工艺流程及填埋作业程序;计算库区总容量和填埋总量。

(3)填埋场主体工程工艺设计计算,计算主体设施的工艺参数,确定主要尺寸。

(4)填埋场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的工艺布置。

(5)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洁、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某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
二、设计任务:
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某城市新建一座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求对该填埋场进行工艺设计。

三、设计资料:
1、设计数据:该城市现有人口数量80万,根据城市规划,至2030年人口约120万,服务年限15
年。

我国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约1.2 kg/(人·d),垃圾容重(压实密度)0.8t/m3。

填埋场覆土与垃圾体积比为1:4。

2、工程建设场地概况
本工程建设场址距市中心12km,是一平地,面积约2.5km2,地面标高16.9~18.1米。

2. 工程水文地质
2.1 工程地质
裸露的地层为棕黄色粉质黏土,渗透系数为1.0×10-7~2.6×10-8cm/s,厚度为3~5m.。

2.2 水文地质
建设场地中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层潜水,场地地下水埋深约4~5m,水位年变幅1~2m。

3. 气象
工程场地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气温:
年平均气温:12℃
极端最低气温:-13℃
极端最高气温:41℃
年平均相对湿度:30~60%
降雨
年平均降水量:1.8mm/d
日最大降水量:3.6mm/d
日最小降水量:0.8mm/d

冬季平均风速: 2.5m/s
夏季平均风速: 1.8m/s
主导风向:西北
最大冻土深度:800mm
4.相关规范及标准
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8);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
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CJJ112—2007);
5)《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7—2005);
6)《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
7)《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
8)《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
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其他资料
设计过程中如需其他资料,请参考北京市相关资料。

四、要求:
1、进行该填埋场的方案论证与设计;
2、进行填埋场工艺设计(包括库容设计、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导气系统、封场覆盖),
并写出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5000 字;
3、绘出填埋场流程图,平面图,填埋场封场图、渗滤液收排及填埋气导排系统图、集气集
液系统断面图。

(要求达到初步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