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节能技术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解读

第四章 使用管理
9、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技术档案。至少包括: 锅炉产品随机出厂资料(含产品能效测试报告); 锅炉辅机、附属设备等质量证明资料; 锅炉安装调试报告、节能改造资料; 锅炉安装、改造和维修能效评价或者能效测试报告; 在用锅炉能效定期测试报告和年度运行能效测试与评价报告; 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记录; 计量、检测仪表校验证书; 锅炉水(介)质处理检验报告; 燃料分析报告。
第二章 设计
锅炉仪表配置要求
监测项目
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D,t/h)或者额定热功率(Q,MW)
D≤4或者 Q≤2.8
4<D<20或者 2.8<Q<14
D≥20或者 Q≥14
指示 积算 记录 指示 积算 记录 指示 积算 记录
燃料量(煤、油、燃气等, 注1)
√
√√
√
√
√
√
√
√
燃气、燃油的温度和压力 √
√
√
√
蒸汽流量
√
√
√
√
√
√
给水流量
√
√√
√
√
√
√
√
√
热水锅炉循环水量
√
√√
√
√
√√Leabharlann √√热水锅炉补水量
√
√
√
√
√
√
过热蒸汽温度
√
√
√
√
蒸汽压力
√
√
√
√
热水温度
√
√
√
√
第二章 设计
排烟温度
√
√
√
DB13T 1459-2011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

ICS27.010F 0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1459—2011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特种设备学会。
本标准起草人:李强、魏楠、陈建中、李建业、梁冀平、宋金华。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对涉及工业锅炉节能的七个方面(选型、水处理、余热回收、运行维护、利用外热、管理、评价与监督等)规定了基本要求和规范性作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的,额定压力小于3.82 MPa的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水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可参照本标准的有关内容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GB/T 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TSG G5001 锅炉水(介)质处理监督管理规则TSG G5003 锅炉化学清洗规则TSG G0002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水质达标指锅炉给水和锅水水质均符合GB/T 1576《工业锅炉水质》的各项指标要求。
3.2尾部受热面装置为了更充分地利用锅炉排烟余热,以锅炉尾部排出的热烟气作为加热介质的一类换热装置的总称,如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水加热器等。
3.3锅外水处理原水在进入锅炉之前,将其中对锅炉运行有害(结垢或腐蚀)的杂质经过一定的工艺进行处理的方法,最常见的为钠离子交换法。
3.4锅内加药处理为了防止或减缓锅炉结垢、腐蚀,有针对性地向锅内投加一定数量药剂的水处理方法。
4 选型节能4.1 锅炉使用单位应选用与其燃料种类相适应的炉型。
工业锅炉供热过程中的节能技术

浅析工业锅炉供热过程中的节能技术【关键词】工业锅炉;供热;节能;回收锅炉冷凝水;蒸汽热泵0.前言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冬季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寒冷的季节,对供热的需求量较大。
目前工业锅炉作为我国供热过程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其主要以燃煤为主,不仅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同时还达不到较好的热效率,在实际运行中其热效率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针对于工业锅炉热效率利用较低的特点,不难发现我国在锅炉供热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所以加大对节能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使新技术应用到锅炉供热中来,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
1.锅炉所用水质的好坏是锅炉供热过程中节能的关键水质的质量对锅炉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则需要对水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从而使锅炉的高水质下运行,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需要。
在锅炉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水质进行定期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另外在对锅炉使用过程中,还要做好防垢和除垢的工作,从而实现对锅炉排污率的有效的控制,使锅炉的水质质量得以提高,热度得以增强,实现节能的目标。
2.通过回收锅炉的冷凝水技术来提高系统的热效率锅炉在供热过程中,由于所产生蒸汽,所以凝结水较多,这部分凝结水温度普遍较高,所以对凝结水进行回收来做为锅炉的补给水,不仅能达到节水的目的,同时也能实现节能的目标。
这主要因为凝土水的温度普遍要高于自来水的温度,如蒸汽凝结水回收时平均温度为60℃,原锅炉补给水水源为自来水,平均温度为10℃,补给水由10℃提高到60℃,水温提高了50℃,利用1吨凝结水相当利用5×104大卡的热量,相当利用发热量为6000大卡/公斤的煤约8.3公斤,以每吨煤360元计算节约3元。
节约天然气相当5.1m3,以每1m3天然气1.8元计算节约 9.18元。
凝结水由于经过蒸汽净化后,其质量基本接近于纯水的品质,所以做为热源给水是十分适合的。
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技术措施一、引言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目前,我国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是煤炭,特别是被作为工业锅炉燃料用得更多。
二、锅炉各项热损失的构成燃煤锅炉正常运行时存在一个能效转换问题,它输入的热量不能完全转化为有效的利用热,产生一定量的热损失。
热损失有五项,但锅炉散热损失Q5、灰渣物理热损失Q6二项损失相对比较小,二者之和不到总损失的5﹪,1.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用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时,这部分损失不大,而采用固体燃料的链条锅炉,q4损失就较大,它由灰渣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漏煤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以及飞灰。
2.排烟热损失q2从锅炉出口排放到大气中烟气的热焓无法回收,它所造成的损失占锅炉热损失的绝大部分。
影响这项损失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αpy,二是排烟温度θpy。
3.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排烟中残留的可燃气体如CO、H2、CH4和重氢化合物CmHm未放出其燃烧热而造成的热损失,而重氢化合物残留的含量很少。
q3值的大小与过量空气系数αpy有关。
由于炉内的燃料和空气不可能混合得绝对均匀,为了避免排烟中残留更多可燃气体,通常炉内过量空气系数均大于1,以保证可燃气体充分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三、锅炉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我们从锅炉的各项热损失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锅炉热损失的因素很多,它不仅与燃烧方式、炉膛结构、炉膛热负荷等设计因素有关,还与燃料特性、过量空气系数、运行情况等调整因素有关。
现在工业锅炉选择的基本上是链条炉排锅炉,那么我们排除设计上的因素,单纯从选择和调整方面来考虑。
1.选择有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的锅炉省煤器是用锅炉给水回收锅炉出口烟热量的设备,它可以提高锅炉效率4~6%;空气预热器是将锅炉及省煤器排出的烟气用燃料所需的空气来回收热能的设备,它能使锅炉效率提高3~8%,锅炉厂采用的这两项措施都是减少排烟的热损失。
工业锅炉能效提升政策及节能技术

➢ “十三五” 期间燃煤工业锅炉实际运行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到2020年 新生产燃煤锅炉效率不低于80%,燃气锅炉不低于92%。
一、工业锅炉能效提升政策解读
3、《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国发〔2012〕40号
➢ 燃煤工业锅炉运行效率在2015年达到70—75%,比2010年提高5— 10%。
➢ 燃煤锅炉蒸发量大于35t/h且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的,要实施烟气脱硫改 造,改造后脱硫效率应达到70%以上。
➢ 促进煤炭清洁利用,重点区域淘汰低效燃煤锅炉。推广使用天然气、煤 制气,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
二、工业锅炉的能效限定及热效率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主要依据为2009年的 国家标准:GB 24500-2009
标准4.3为强制执行,其余为推荐性的。
4.3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 工业锅炉在额定工况下的热效率均应不低 于表1~表4中能效等级“三级”的规定。
附加执行标准: ➢GB/T 2900.48 ➢GB/T 10180 ➢JB/T 10094
一、工业锅炉能效提升政策解读
4、《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环发〔2012〕130号
➢ 改善煤炭质量,推进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推进配煤中心建设,研究推广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重点控制区内没有配套高效脱硫、除尘设施 的燃煤锅炉,禁止燃用含硫量超过0.6%、灰分超过15%的煤炭。
➢ 污染防治。容量在20t/h及以上的锅炉全部实施脱硫,脱硫效率达到 70%以上;在重点控制区推进燃煤工业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和脱硝示范。 积极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应符合相关 技术规范,使用专用燃烧设备;对无清洁能源替代条件的,推广使用型 煤。
锅炉的十大节能改造技术

锅炉的节能改造是工业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将锅炉的十大节能改造技术汇总如下,以供参考。
1.加装燃油;经燃油节能器处理之碳氢化合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细小分子增多,分子间距离增大,燃料的粘度下降,结果使燃料油在燃烧之前雾化、细化程度大为提高,喷到燃烧室内在低氧条件下得到充分燃烧,因而燃烧设备之鼓风量可以减少15%至20%,避免烟道中带走之热量,烟道温度下降5℃至10℃。
燃烧设备之燃油经节能器处理后,由于燃烧效率提高,故可节油4.87%至6.10%,并且明显看到火焰明亮耀眼,黑烟消失,炉膛清晰透明。
彻底清除燃烧油咀之结焦现象,并防止再结焦。
解除因燃料得不到充分燃烧而炉膛壁积残渣现象,达到环保节能效果。
大大减少燃烧设备排放的废气对空气之污染,废气中一氧化碳(CO)、氧化氮(NOx)、碳氢化合物(HC)等有害成分大为下降,排出有害废气降低50%以上。
同时,废气中的含尘量可降低30%—40%.安装位置:装在油泵和燃烧室或喷咀之间,环境温度不宜超过360℃。
2.安装冷凝型燃气锅炉节能器;燃气锅炉排烟中含有高达18%的水蒸气,其蕴含大量的潜热未被利用,排烟温度高,显热损失大。
天然气燃烧后仍排放氮氧化物、少量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减少燃料消耗是降低成本的*途径,冷凝型燃气锅炉节能器可直接安装在现有锅炉烟道中,回收高温烟气中的能量,减少燃料消耗,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同时水蒸气的凝结吸收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降低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3.采用冷凝式余热回收锅炉技术;传统锅炉中,排烟温度一般在160~250℃,烟气中的水蒸汽仍处于过热状态,不可能凝结成液态的水而放出汽化潜热。
众所周知,锅炉热效率是以燃料低位发热值计算所得,未考虑燃料高位发热值中汽化潜热的热损失。
因此传统锅炉热效率一般只能达到87%~91%.而冷凝式余热回收锅炉,它把排烟温度降低到50~70℃,充分回收了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汽的凝结潜热,提升了热效率;冷凝水还可以回收利用。
锅炉节能技术都有哪些,锅炉怎样节能降耗

我国是工业锅炉使用大国,工业锅炉是我国国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锅炉是重点能耗设备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能源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峻。
近年来,工业锅炉总量的快速增长也愈加凸显工业锅炉能耗高效率低的缺陷,实现节能减排,是现阶段我国工业锅炉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针对我国工业锅炉能耗高的现状,本文将为您介绍工业锅炉一些常见的节能降耗措施。
工业锅炉节能措施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锅炉余热回收节能锅炉余热回收节能是指对排烟温度较高(一般超过180°C)的锅炉釆用增加尾部受热面的方式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或对锅炉排污水、冷凝水的回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如增加空气预热器提高空气温度、增加省煤器、导热油锅炉增加余热蒸汽锅炉或热水加热器、燃气锅炉增加冷凝式余热回收器、增加排污扩容器、冷凝水回收等等。
2.锅炉运行管理节能锅炉运行管理节能指通过锅炉燃料的选用、采用新能源、锅炉选型、防止“跑冒滴漏”、燃烧调整(调整炉排速度、风门、煤层厚度、炉膛出口温度、炉膛燃烧温度、二次风配比等)、控制过量空气系数、锅炉定时清灰清渣、添加除渣剂、司炉人员管理等方面釆取措施进行节能。
3.水质控制节能水质控制节能是指通过锅炉给水水处理,控制锅炉给水水质,防止锅炉结垢,使锅炉无垢或薄垢运行,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具体措施有锅炉定时加药、定期水质及炉水检测、锅炉运行除垢、锅炉酸洗等。
4.锅炉系统优化节能锅炉系统优化节能是指通过锅炉的负荷调查、自动控制技术、锅炉测试技术、锅炉调试等方法使每台锅炉处在最佳经济运行状态,从而达到系统节能的目的。
具体措施有锅炉参数调优技术、锅炉给水自动控制、变频技术调节风机水泵、蒸汽蓄热器调峰技术、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
5.锅炉改造节能锅炉改造节能指通过锅炉的改造,从而改善锅炉的燃烧、降低排烟温度、使燃烧与煤种相适应等达到提高锅炉热效率的目的。
如循环流化床改造、炉拱改造、炉排改造型煤锅炉改造、分层燃烧、煤粉复合燃烧改造等。
锅炉节能改造方案(收藏)

锅炉节能改造方案(收藏)一、引言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能源转换设备,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能源消耗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锅炉节能改造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针对锅炉节能改造方案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我国锅炉节能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锅炉节能改造的必要性1.降低能源消耗:锅炉在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
据统计,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0%以上。
因此,实施锅炉节能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对我国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减少环境污染: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和废水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锅炉节能改造,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3.提高经济效益:锅炉节能改造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实施锅炉节能改造,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实施锅炉节能改造。
实施锅炉节能改造,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有利于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三、锅炉节能改造技术措施1.锅炉本体改造(1)燃烧设备改造:选用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燃烧设备,如高效燃烧器、油气两用燃烧器等。
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受热面改造:增加或优化受热面,提高锅炉热效率。
如增加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
(3)炉墙保温:优化炉墙结构,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降低热量损失。
2.辅助设备改造(1)鼓风机、引风机改造:选用高效风机,降低风机电耗。
(2)水泵改造:选用高效水泵,降低水泵电耗。
(3)除渣设备改造:选用高效除渣设备,降低除渣能耗。
3.自动化控制改造(1)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锅炉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整。
(2)实现燃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燃烧效率。
(3)实现锅炉辅机设备的自动化控制,降低设备能耗。
4.余热回收利用(1)烟气余热回收:采用余热锅炉、空气预热器等设备,回收烟气余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工业锅炉节能技术摘要:工业锅炉节能不仅靠合理的设备选用还要靠科学的运行技术来实现。
本文主要从锅炉运行技术排烟和燃烧控制等方面着重论述了锅炉的节能技术,对锅炉的科学运行管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锅炉节能技术1、前言2009年9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16号令《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高耗能特种设备,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量或者转换量大,并具有较大节能空间的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中,将锅炉列为高耗能设备。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全国总耗煤25.8亿吨,其中锅炉用煤达到22亿吨,锅炉用煤占全国总耗煤的85.3%。
如果我国锅炉的热效率能够提高10%,节约的能耗则相当于三峡水库一年的发电量。
因此,抓好锅炉节能工作,提高锅炉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烟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落实国家《节能法》有着重要意义。
2、节能的含义节能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行、经济上合理、环保与社会上可以接受的方法,来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
因此,节能不是消极地减少能源消费量,而是在生产中充分发挥能源利用潜力,从而以最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节能应促进生产的发展,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使生产量大幅度提高而又不增加或者少增加能源消耗,从而使单位产品的能耗降低。
3、节能的方式节能的主要方式包括:直接节能与间接节能。
直接节能是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产品单耗,从而直接减少能源消耗量。
间接节能是指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延长设备寿命以及调整产品结构等,引起间接能耗量减少。
4、锅炉节能的特点锅炉为直接用能设备,其特点是将各种能量(化学能、电能等)转换为热能而加以利用,即包括能量的转换与有效利用两方面的问题。
因此,锅炉的节能重点是能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使用,即着重直接节能。
5、锅炉节能技术概述传统的链条炉式锅炉普遍存在两大问题:其一,大气污染排放超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二,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热效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究其原因是链条式锅炉不能适应我国煤种、煤质多变,造成燃煤引燃过程延迟,炉排的配风不均匀,燃烧中可燃气体和固体颗粒与空气混合状态差,炉膛中燃烧状况不良,火焰温度低,均匀度、饱满度达不到要求,导致不能完全燃尽。
锅炉(本体)能效的主要影响因素:q2——排烟热损失;q3——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5——散热损失;q6——灰渣物理热损失。
5.1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指锅炉末级受热面后的烟气温度。
锅炉排烟损失q2是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
排烟热损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排烟温度的高低及排烟量的多少。
当排烟温度每降低12-15℃,q2可降低1%左右。
因此降低排烟温度是提高锅炉热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降低锅炉排烟温度主要措施有如下几种途径:5.1.1避免或减少受热面上的结渣、积灰和堵灰对于运行锅炉,排烟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各处受热面上的结渣、积灰和堵灰。
结渣现象多出现在高温受热面,如水冷壁、过热器等,积灰和堵灰现象则多出现在低温的尾部受热面上。
由于灰渣的导热系数很小,受热面上结渣或积灰,将使传热热阻大大增加(灰垢的热阻大约是钢铁的400倍)、传热效果降低、排烟温度升高、锅炉效率降低。
一般受热面上结渣1mm厚时需多耗燃料2%~3%(结渣2mm厚时则需多耗燃料5%左右)。
而且受热面上积了灰渣还会使烟气流动阻力增大,风机电耗增大,结渣严重时,还会使锅炉出力降低。
减少受热面的结渣、积(堵)灰的主要措施有:1)定期吹灰;2)使用除渣剂或清灰剂;3)避免锅炉在低负荷下运行并减少锅炉启停的次数。
5.1.2增加或改进尾部受热面许多中小型工业锅炉的排烟温度均在(300℃左右,有的高达400℃),此时,宜增设锅炉尾部受热面以降低排烟温度,尾部受热面即指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尾部受热面工作特点是:受热工质和烟气温度均较低,使传热温差较小,在传热量相同时,使金属耗量增加,投资增加。
增设尾部受热面,会使通风阻力增加、风机电耗增加、锅炉运行费用增加,因此,排烟温度并非越低越好。
合理的排烟温度必须从金属与燃料的比价、运行维修费用的增加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显然在确定排烟温度时,还应确保在额定负荷条件下,不发生低温结露,以免积灰和腐蚀。
5.2杜绝漏风减少排烟量影响排烟热损失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排烟量。
在同样排烟温度下,排烟量越大,则q2也将越大。
在燃料的成分确定后,排烟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助燃空气量的多少(通常以炉膛的过剩空气系数α1表示)和沿程各处烟道的漏风量的大小(以漏风系数△α表示),(其相互关系如图1)。
应设法杜绝或减少漏风。
因漏风不仅会使排烟量增大,还可能使排烟温度提高。
这是由于冷空气漏入后,漏风处烟温降低,使漏风点以后所有受热面的传热量减少,从而导致排烟温度升高。
漏风点越靠近炉膛对排烟温度的影响就越大。
炉膛和烟道的漏风不仅会增大q2,还会增大烟道通风阻力和引风机的电耗;炉膛大量漏风会降低炉温,影响燃烧的正常进行;当漏风量过大而超过引风机的抽吸能力时,就会导致锅炉出力的降低。
所以应竭力杜绝和减少漏风。
5.3合理组织燃烧减少燃烧损失5.3.1链条炉炉排上的燃烧过程新煤进入炉膛后经历烘干、析出挥发分、挥发分着火燃烧、焦炭着火燃烧和燃尽阶段。
上述各阶段沿炉排长度方向依次进行,但又同时发生(如图2)。
5.3.2机械抛煤链条炉的燃烧过程抛煤机炉的加煤方式与链条炉截然不同。
在抛煤机炉中,燃料是由抛煤机抛出并播撒在整个炉排面上。
由于煤粒大小不同,较大煤块获得较大的动能而被抛到较远的炉排面上,较小的煤粒因受到较大的炉膛气流阻力,被抛出的距离较近。
所以机械抛煤链条炉炉排移动方向与一般链条炉相反,是自炉后向炉前移动,这样才可使较大的煤块在炉排上有较长的时间进行燃烧并燃尽。
机械抛煤链条炉的特点:抛煤机链条炉具有运行机动灵活、煤种适应性好、着火条件优越、负荷调节性能好、炉子封火和拉火再启动方便等优点。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飞灰热损失高,飞灰对受热面磨损较严重,低负荷时容易冒黑烟等。
5.4合理组织燃烧的措施5.4.1合理配风空气是保证燃烧不可缺少的物质,空气供应是否充足和合理对锅炉的安全、经济性和出力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链条炉沿炉排长度和宽度有不同的配风要求。
(1)沿炉排长度方向应合理配风。
链条炉燃烧各阶段所需空气量是不同的,炉排中段燃烧最旺盛需空气量最大;在炉排头尾两段以挥发分和残炭的燃烧为主,故只需少量空气;在新燃料尚未点燃前需极少量空气甚至不需空气。
应指出:当燃用不同煤种时,各小风室配风比例应有所调整,如燃烧无烟煤时,因其挥发分含量少,着火温度高,炉排前段应少配或不配风,若燃烧挥发分较高的煤时,前段的送风量应适当提高。
(2)沿炉排宽度方向应均匀配风。
沿炉排宽度方向上的合理配风方法是均匀配风,以使燃烧均匀,防止出现火口等不正常燃烧现象。
产生宽度方向上配风不均的原因主要有:分流引起水平流速发生变化、炉排侧密封不严和煤层阻力分布不均。
如:采用双面进风、采用等压风室等,尽量使水平风速保持不变,减少侧漏风量,大于50mm 的块煤应先进行破碎,避免配风不均或形成火口。
5.4.2炉膛空间气流的合理组织炉膛空间气流的合理组织,由前后拱、二次风来完成。
如前所述,从链条炉排各处上升的气体成分很不一致,在炉排头尾存在大量过剩空气;在炉排中部因燃料层上部存在还原区而存在许多co、h2等气体。
另外,大部分挥发分及被吹起的细煤末也是在炉膛中部空间燃烧,尤其在抛煤炉的悬浮空间中细煤粒更多。
为使它们能够燃尽以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需加强空间气流的混合和搅拌。
这可由前、后拱的配合及二次风来完成(如图3)。
后拱的作用是将炉膛后部的过剩空气及高温烟气推向前部,在由前后拱形成的“喉口”处与炉膛前部的过剩空气和挥发分混合,促使可燃气体充分燃烧。
同时,由于后拱低而长,可减少燃料层对受热面的直接辐射,保持燃尽阶段所需要的温度,减少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及飞灰量。
应指出,除了上述作用外,前后拱对加快新燃料的着火也起很大作用。
二次风的作用是加强炉内气流的搅拌与混合。
同时利用两股二次风对吹,可使炉内气流产生旋涡运动,从而增加可燃物在炉内的行程,增加燃烧时间。
同时,因气流的旋涡分离作用,可使一部分飞灰落回到炉排上,从而减少飞灰量及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对抛煤机炉而言,为减少扬析飞灰损失,二次风的正确组织更显得十分重要。
二次风应具有足够的动量,即要有一定的风量和风速。
在总风量一定的条件下,为保证炉排上主燃烧的风量及炉排的冷却,一次风不宜过小,因此二次风量不大,一般占总风量的5%~10%,视煤种而异,如煤中细末过多,二次风则多用于搅拌和助燃。
二次风量不大但风压要高,因流速大才有强的穿透能力,才能起到搅拌和混合作用。
二次风介质可用热空气、烟气或蒸汽。
二次风喷口装设的地点最好能接近煤层,但同时应不接触煤层表面,以免影响煤层的稳定。
5.4.3燃料层上燃烧的调节与控制链条炉燃烧出力的调节可通过改变煤层厚度、送风量及炉排速度来实现,抛煤机炉中给煤量的调节则主要靠改变抛煤机的转速及炉排速度来实现。
三个可调因素应合理配合以保证燃烧工况正常。
好的燃烧工况是:在距煤闸门约0.3m处开始着火,过早可能烧毁煤闸门,过迟则会使燃烧阶段推后,以致尚未燃尽就排入灰渣斗;火床上没有发黑和喷火发红的地区,火床平整,不冒黑烟,在挡灰板(老鹰铁)前约0.3~0.5m处燃烧完毕,灰渣呈暗色。
5.5加强绝热保温减少散热损失(q5)提高锅炉运行的热效率5.6保证锅炉给水品质锅炉受热面上结垢会极大降低传热能力(水垢的导热系数仅是钢的1/100~1/200),使排烟温度升高,增加燃料消耗;水垢还会影响水循环的正常进行、造成管子过热甚至爆管。
工业锅炉的给水必须按规程规范要求进行给水处理。
司炉必须加强对水质的监查,及时清除水垢,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运行安全。
5.7改进操作、加强维护提高司炉人员操作水平,如上煤、除渣、吹灰、清炉等操作不当,还会造成冷风漏入炉膛,恶化燃烧,也会浪费燃料。
锅炉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受热面内部会结垢、外部会积灰,如不及时清除,就会导致传热恶化,热效率下降、煤耗增加;烟道挡火墙如损坏而未及时修理,烟气就会短路(不经受热面),使排烟温度升高,出力下降,热效率降低;炉墙或门孔裂缝漏风、有的阀门不严、漏汽漏水等都会浪费大量煤炭。
因此,要定期对锅炉进行机械或化学清洗、按期进行检修、注意维护和保养并保持设备完好,这也是保证锅炉正常运行、节煤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