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血糖控制
糖尿病肾病患者HBA1c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患者HBA1c检测及临床意义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HbA1c是一种常用指标,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
本文介绍了糖尿病肾病及HBA1c检测,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HbA1c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以其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检测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HBA1c检测;临床意义一、引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且最具临床意义的并发症之一[1]。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
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糖尿病肾病至关重要,而HbA1c(糖化血红蛋白A1c)作为一种常用指标,可以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检测和临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2]。
二、糖尿病肾病的概述(一)糖尿病肾病的定义和分类糖尿病肾病,也被称为糖尿病性肾病,是指由于长期不良的血糖控制导致的肾脏受损和疾病的一种并发症。
它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病理学表现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改变,糖尿病肾病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增加期(肾小球高滤期):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略有增加,尚未出现显著的肾功能损害,但肾小球的超滤压力增加,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可被纳入正常范围内。
2.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减低期(肾小球正常期):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轻度减低,尚无明显的肾功能异常。
3.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期(肾小球滤过期):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伴有肾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如尿酸升高、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等。
4.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到肾功能衰竭期: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肾功能持续减退,最终进入肾衰竭阶段,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包括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的直接损伤、代谢紊乱、细胞外基质沉积和炎症反应等因素。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常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是通过机器来
过滤和清洁患者的血液,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废物和液体。
以下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
液透析时需要注意的护理措施:
1.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透析前、透析中和透析后
都需要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血糖在安全范围内。
2. 检查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透析时需要定期监测血压,确保血压
控制在适当水平。
3. 严格控制饮食:透析患者的饮食应该控制低盐、低脂、低糖,并限制摄入过多的
蛋白质和液体,以减轻肾脏负担。
4. 合理用药: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其他疾病和并发症,如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要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用药,并注意药物剂量的调整。
5. 非感染性措施:透析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护士应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并定期更换透析导管等。
6. 血管通路护理:监测和维护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的通畅和稳固,避免血流不畅、
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7. 关注病情变化: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血压、呼吸、心率
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8. 心理护理:透析患者常伴有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护士应给予关注和支持,帮助
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需要综合护理措施,包括血糖、血压、饮食、药物管理、感染控制、血管通路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和心理护理等,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我国的经济水平一直在升高,与此同时民众的生活调节与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改变了原有的饮食习惯,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在肾病发生初期患者并无明显临床表现,无法及时发现肾功能下降现象,当患者有大量蛋白尿现象发生时,说明其肾脏已经有较为严重的病变。
为了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需要及时对疾病进行治疗控制。
那么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治疗呢?该种疾病的防控方式有哪些呢?让我们从以下文章内容来寻找答案。
一、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肿:患者在早起后常会出现水肿现象,在中午时水肿会消退,在劳累时甚至脚踝内侧、双下肢有水肿现象。
2 排尿量增多,当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时,会表现出肾功能障碍,此时患者的排尿量会出现增多现象,且颜色较重通常呈现出棕褐色,而且尿液不澄清,有一定的浑浊现象。
3 视力下降: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微血管发生病变,当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现象说明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已经发生病变,而肾小管周围围绕着大量微血管,当视力下降时患者应尽快去检查,及时确诊疾病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会导致肾脏发生一系列病理反应,在肾脏病变发生初期患者的症状是不明显的,因此较难被察觉,因此后期较容易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我们可以从下文的分析来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原因。
1 遗传因素:得了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他的后代得糖尿病肾病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群,而且当血糖控制较好时,这类人群此病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这就说明了糖尿病肾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若长辈患有糖尿病肾病,就一定要注重控制血糖,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2 高血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大多都合并有高血压,且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的糖尿病患者,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具有更大的负担,更容易发生肾病。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

➢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二甲双胍可降低 肥胖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 直接以原形经肾脏排泄,CKD患者易发生二甲双胍与 乳酸在体内蓄积,增加乳酸性酸中毒风险。
➢ 二 甲 双 胍 用 于 CKD 3a 期 患 者 时 减 量 , 当 GFR<45ml/(min·1.73m2)停用。
二甲双胍的作用特点 及其在T2DM合并CKD的使用推荐
3 T2DM合并CKD的口服降糖药选择
(二)磺脲类: ➢ 为胰岛素促泌剂,主要作用为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 素。
➢ 可降低HbA1c 1%~2%,是目前国内外指南中推荐的 控制T2DM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 ➢ 第一代磺脲类药物(如氯磺丙脲、妥拉磺脲、甲苯磺丁 脲)主要依赖肾脏排泄,CKD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因此 禁用于该类患者,目前已基本被淘汰。
内容
1
T2DM合并CKD的流行病学
2 T2DM合并CKD的诊断与分期 3 T2DM合并CKD的口服降糖药选择 4 小结
1 T2DM合并CKD的流行病学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目前约9240万,其中T2DM 占90%以上。 ➢ 糖尿病与CKD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CKD发生风险较非糖 尿病者增加2.6倍。 ➢ 近期全国CK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CKD患病 率为10.8%,据此估算18岁以上人群CKD患者人数约1.195亿。 ➢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已是导致CKD的主要病因,而且在 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正逐渐成为CKD的主要致病原因。
能否
用于
禁忌症
透析
否 过敏、1 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观察及护理【摘要】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糖,这对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通过探讨低血糖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在透析过程中如何观察和监测低血糖,提出针对低血糖的护理措施。
强调了提高医护人员对于低血糖风险的认识,加强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和处理低血糖事件的重要性。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病人在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保障其健康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低血糖、观察、监测、护理、医护人员、风险、预防、处理、安全性、舒适度。
1. 引言1.1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观察及护理的重要性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低血糖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
低血糖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还会增加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对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及时观察和有效护理低血糖事件至关重要。
一方面,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糖可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偏低血糖甚至昏迷等危险情况;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频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以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本身对于低血糖风险的认识,从而有效预防和处理低血糖事件,提高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
2. 正文2.1 糖尿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1. 药物过量:透析过程中,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如果药物使用过量或时间不当,就容易导致血糖过低。
2. 饮食失调:在透析过程中,患者需要特殊的饮食控制来维持血糖稳定。
如果患者饮食不合理或进食不足,就可能引起低血糖。
3. 透析不适:透析过程本身可能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例如出汗、虚弱等症状,这可能会导致血糖下降。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促使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蹭蹭地往上增长。
根据最新的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调查,在20岁至80岁这个阶段的成年人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大概就有4亿人,其患病率高达9%。
如果不加以控制,估计到2035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中大概会有6亿人患上糖尿病。
其中,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在世界中是属于患者最多的国家。
1.糖尿病是什么?糖尿病是一种因为人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浓度上升及糖尿。
感染、肥胖、环境等因素都会诱发糖尿病的产生。
2.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产生的肾脏疾病,在糖尿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划分为5个阶段,一般去医院就医时多为3期、4期的病人。
第一期到第三期的患者,不会感觉到任何不适感,在对尿液进行检查时,会发现有些许的白蛋白,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
当处于第四阶段时,尿中会时常出现蛋白,表示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了损伤,精力与体力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当到第五期时,患者伴随着高血压、全身水肿,需要依靠人工透析来延续生命。
此时需要注意,当在进行尿检时,如果尿中出现微量的白蛋白,一定要引起重视,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相应的治疗,好好的进行控制是可以改善病情的。
引起病因的因素有很多种,在一定的遗传和潜在危险的共同发力下,都会引起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情况的发生,严重时会促使肾衰竭,出现生命危险。
对于此类型的患者来说,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方法进行完全治愈,只能通过预防的方式,延缓它的进程。
3.对血糖的认识(1)血糖水平血糖水平是指人体的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含量。
避免肾脏病严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症状初期时对血糖进行控制,使其在合理、正常的范围内。
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促使死亡率减低。
当人体内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l/L,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大于等于11.1mmol/L时为糖尿病的判定标准。
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有哪些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后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严格控制血糖,尽可能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透析治疗和肾移植。
1.严格控制血糖在糖尿病早期,通过胰岛素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来严格控制糖尿病,使血糖保持正常。
它可以延缓甚至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改善微量白蛋白尿。
2.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可促进肾功能衰竭的发展。
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减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率,减少尿白蛋白排出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作为首选药物,常需要联合其他降压药。
其它降压药如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甲基多巴,可乐宁等。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限制蛋白质摄入适当减少饮食中蛋白质数量可以减低肾小球内压力,减轻高滤过和减少蛋白尿。
而给予患者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小球组织学病变,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者更应限制蛋白质的摄人,并应食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蛋白质。
4.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换上糖尿病肾病病人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就只能通过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才能得救。
1.高质量低蛋白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的多少,应参考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和内生酐清除率决定。
血肌酐水平越高,内生肌酐清除率越低,蛋白质摄入控制越严格。
应尽量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量,这是因为植物蛋白含非必需氨基酸,是劣质蛋白,一般应少食豆制品,可适当限制主食,如白面、大米,因为主食也有一定量的植物蛋白,可适当补充牛奶、鸡蛋、鱼、瘦肉等动物蛋白,其中尤以牛奶、鸡蛋蛋白为宜。
2.定期定量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一日三餐或四餐,三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
四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7,其余三餐各2/7。
3.盐和水的限制当患者出现水肿或高血压时,要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3克,水正确的摄入量应该是前一日的排尿量加300毫升~500毫升,保持体重基本恒定。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健康教育以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
以下是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饮食控制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控制,避免过度摄入蛋白质和盐分。
建
议患者每天摄入的蛋白质量不超过0.8克/公斤体重,盐的摄入量不超
过6克/天。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脂肪摄入量,避免过度摄入。
二、药物治疗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降糖药、降压药等。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糖、血压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
剂量。
三、生活方式调整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
烟限酒等。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减轻病
情。
控制体重可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疾病进展。
戒烟限酒可以降低患者患上其他疾病的风险。
四、定期检查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肾功能、眼底、心脏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建议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和心电图检查。
五、心理调节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注意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疾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情绪波动,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总之,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控制饮食、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检查和心理调节等方面都需要注意。
只有全面控制病情,才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透析治疗的原发疾病比例-中国
糖尿病肾病: 34.39% 高血压肾病: 24.51% 慢性肾炎: 24.5% 多囊肾: 4.34%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4,12:70
ESRD患者存活率比较
No diabetes Diabetes
单纯ESRD与ESRD合并糖尿病患者无心血管疾病的Kaplan–Meier存活率比较
30mg/24h,GFR增高或 正常, 肾小球基底膜(GBM)开始增厚和系膜
基质增加。
➢Ⅲ期:早期DN,微量白蛋白尿期 UAE≥20ug/min或≥30mg/24h,GFR大致正常,
GBM增厚和系膜 基质增加明显,部分小球结节性硬化。
➢ Ⅳ期:临床DN,大量白蛋白尿期 UAE ≥200ug/min或≥0.5g/24h,GFR明显下降,
•由于尿白蛋白排泄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因此,至少需要有两次样本结果异常(首选晨尿,两次检查之间间隔3-6月)才能认 为患者已经跨过上述某个阈值。
•留样前24小时内曾进行体力活动,感染,发热,充血性心力衰竭,显著高血糖,怀孕,显著高血压,尿路感染和血尿均可 增导致尿白蛋白超过基线值。
糖尿病肾脏疾病 (DKD)
80
40
0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年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USRDS) 2000 Annual Data Report.
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透析患者的病因
患者数(千)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84
其他
10%
糖尿病
50.1%
肾小球肾炎
13%
高血压 27%
患者数 预计
95% CI
1988
243,524
520,240 281,355
r2=99.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Annual data report. 2000.
限制蛋白摄入特别推荐用于经优化降压和降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
血糖控制 血压控制 饮食治疗 纠正脂代谢紊乱 透析治疗 肾脏移植
内容
•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 • 糖尿病肾病的概念更新 • 糖尿病肾病最新ADA指南 • 糖尿病肾病的降糖治疗 • 胰岛素类似物在DN的应
用
ADVANCE研究:主要微血管事件
结节性肾小球硬
化,毛细血管腔闭塞,肾小球动脉硬化、玻璃样
尿白蛋白排泄异常的ຫໍສະໝຸດ 义分组单一时间点样本
(mg/g肌酐)
正常
<30
微量白蛋白尿 30-300
大量白蛋白尿 >300
24h 尿样本 (mg/24h)
<30 30-300 >300
一定时间段内 的尿液样本 (ug/min)
<20
20-200 >200
口服降糖药肾脏方面禁忌证
药物种类 瑞格列奈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格列喹酮 格列齐特
肾脏方面禁忌证
无 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 <25ml/分) 肾功能不全 (血肌酐>1.5mg/dL) 晚期尿毒症患者
严重肾功能不全
使用
CKD 1-3期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受影响 CKD 4-5期
PHROLOGY 2008; 13, 124–127
内容
•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 • 糖尿病肾病的概念更新 • 糖尿病肾病最新ADA指南 • 糖尿病肾病的降糖治疗 • 胰岛素类似物在DN的应
用
糖尿病肾病分期
➢Ⅰ期: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 GFR增高,肾活检无明显组织病理损害。
➢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 尿蛋白排泄率(UAE)<20ug/min或<
内容
•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 • 糖尿病肾病的概念更新 • 糖尿病肾病最新ADA指南 • 糖尿病肾病的降糖治疗 • 胰岛素类似物在DN的应
用
内容
•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 • 糖尿病肾病的概念更新 • 糖尿病肾病最新ADA指南 • 糖尿病肾病的降糖治疗 • 胰岛素类似物在DN的应
用
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
DKD定义包含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
(1)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稳定 (2)大量白蛋白尿:与肾小球滤过率(GFR)
进 行性下降,血压升高和肾衰风险升高相关。
尿白蛋白排泄 量正常 微量白蛋白尿
死亡
大量白蛋白尿 终末期肾病
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结果,让我们努力改变进程。
内容
•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 • 糖尿病肾病的概念更新 • 糖尿病肾病最新ADA指南 • 糖尿病肾病的降糖治疗 • 胰岛素类似物在DN的应
4. 血糖控制可改善ESRD预后,降低死亡 率。
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降糖方式的选择
在肾功能正常时,所有的口服降糖药尚可应 用;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时,可根据情况选择胰 岛素(首选)及较少经肾脏排泄的药物;
终末肾衰竭期特别是中后期的患者,应停用 口服降糖药而选择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可 明显改善。
用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2010年糖尿病标准化诊断治疗 指南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够减少肾脏病的危险,延 缓肾脏病的进展(A) 良好的血压控制能够减少肾脏病的危险,延 缓肾脏病的进展(A)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除妊娠期外,ACEI 或ARBs用于治疗微量和 大量白蛋白尿。(A)
建议糖尿病及早期CKD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在 0.8~1.0 g/ kg/d, 接近0.8 g/ kg/d的蛋 白质摄入有助于改善晚期CKD患者的肾功能 指标(如白蛋白排泄率、GFR)。(B)
25
标准治疗组
强化治疗组
20
15
14%
10
p=0.015
5
95% CI:3 to23%
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随访(月)
严格血糖控制使糖尿病肾病明显 获益
1. 良好的控制血糖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肾 病的发生和发展;
2. 糖尿病肾病需要强化控制血糖;
3. 早期良好血糖控制对防治微血管病变有 后续作用;
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33%~40%
2型患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在20%左右;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慢性并发症研究组全国30 个省市自治区,24000余例住院糖尿病患者 早期肾病 18.0% 肾脏病变总计 33.6%
引起终末期肾衰原发疾病的 发病率
发生率/百万人
160 120
肾小球肾炎
高血压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