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不当易致癌 损害健康大危害!
吃肉会致癌说法并不准确

吃肉会致癌说法并不准确
作者:
来源:《科学导报》2024年第05期
前几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一个红肉及加工肉制品评估报告,在这个报告中,WHO将加工肉制品评定为1类致癌物,红肉则为2A類致癌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肉就一定致癌、完全不能吃了。
我国膳食宝塔推荐平均每人每天吃畜禽肉的量大约是40~75克,只要正常食用,大家并不用太担心吃肉会使人致癌。
而且,癌症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它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遗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都可能产生影响,并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为一种简单的食物。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因此就不敢吃肉了。
从健康的角度看肉食的害处

從健康的角度看肉食的害處(一)毒素致癌(五毒攻身)人吃進肚子的肉,至少隱藏五種以上的毒素:1、動物被屠宰時,因肉體劇烈痛楚而引發恐怖、怨恨、悲傷等等情緒,在遺體中產生的毒素,經由嘴巴進入人的胃腸,消化後溶入血液,再由血液流遍全身,使各部器官肌肉的細胞中毒、腐化,進而生病、死亡。
美國華盛頓心理實驗室曾做過一種心理變化對生理健康導致影響的化學試驗。
放一支玻璃管容器在冰水杯中,管底朝下,空口朝上。
受試驗的人從管口向管內呼氣,氣遇冷而凝結在管內壁上,集聚成水。
如果受驗人的心理狀態正常,呼氣凝成的水呈無色透明,如同一般的水;如果受驗人的情緒狀況是怨恨、生氣、害怕、嫉妒等等,玻璃管中的水會出現種種不同的顏色,經過化學分析,都含致命的劇毒。
嫉妒的水讓一隻老鼠喝,幾分鐘內就會毒死;懷著怨恨一小時之久的毒液,足可毒死八十個人。
另外經過實際驗證,在情緒失控中的母親為嬰兒餵奶的話,輕則使嬰兒生病,重時致死。
這一段科學典故,至少含有兩大意義:A、動物被剝奪生命的極度痛苦時刻,由於強烈的負面情緒而刺激身體細胞的化學反應,使全身產生劇毒。
人吃動物肉,同時吃進了這些毒素,產生種種慢性或急性疾病,甚至長瘤,長癌。
所以,素食是最好的養身之道。
B、負面情緒會在身體細胞中產生毒素。
所以絕大部份的身病其實起源於心病。
反之,正面的情緒如平靜、安詳、滿足、歡喜、親愛、慈悲,卻能刺激細胞的新陳代謝作用,快速排除廢物,充分吸取營養,因而產生精力、活力,常保青春健康。
所以,修心也是最好的養身之道。
心念的善或惡,決定了身體健康和不健康之間的分野。
2、動物被屠宰而死亡後,屍體中的細胞即刻停止工作,肉中的蛋白質就會凝結而分泌出自我分解的酵素,使肌肉腐爛,產生毒性,稱為「屍毒」。
然後吃進肚裡的肉,又在人類先天不適應消化肉類的腸壁中緩緩前進,大概需要五天才到達排泄器官而放出體外(素食食物只需一天半)。
這些腐肉的毒慢慢侵蝕腸壁,最後形成直腸癌、結腸癌等等不治症。
吃肉易得癌症

吃肉,易得癌症!(冯冯居士)2008-04-19 21:01我每天接到美加各地的电话,来向我求诊求救的华人病人,最多的是癌症,次为心脏病。
每夜总有十多个这种危急病人或其家属,请求我用‘神力’救命!其实,我哪有什么‘神力’?我有的只是日常的预防素食,他们又不爱听,到了病入膏肓,才来找我,我哪有本事救命?病人之中,不少是至死不悟的,宁可病急乱投医,吃那些未经医学化验证明的什么大陆草药偏方,也不肯接受我的素食建议,有些人临危还给喂肉汤、补品!肉类除了含有太高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外,还会产生太多尿酸与其他毒素。
动物在被屠宰,作生死挣扎时,细胞就会产生激素,化学性相当高,它在极端恐惧与含恨之中,所产生的化学性激素,加上细胞所未排出的废物,与死亡后尸体腐化所形成的毒素,都是对人体健康有毒害的。
尿素太多,会引起许多疾病,这已是一般常识。
肉类所含的毒素,随便举例来说,有苯基嘌呤(Benzapyrene)与甲基胆菲(Methylene),这两种都是致癌物质(香烟内也含有苯基嘌呤)!医学实验证明,用很少量的苯基嘌呤喂白老鼠,初次被白老鼠的体内抵抗而消灭,但连续喂与苯基嘌呤,白老鼠就得了胃癌与白血癌、骨髓癌等癌症,导致死亡!肉类,尤其是烤牛肉,形成的毒素PAH(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s),业经很多医学专家指出是与癌症引发有关连的,爱吃烤肉、烤鸡、烤鸭的人,患各种癌症的机会是比不吃肉的人多得多!有些动物在被屠宰时,已经身患癌瘤,它的癌瘤病毒,存在于它的肉、内脏及血液的细胞之中,人吃了它们,就提把癌毒往自己肚里吞!而癌毒与有些形成疾病的病毒,是不受普通的烹、煮、油炸、烧、烤的温度所消灭的。
换言之,人若吃了它,就很有可能得到癌症或其他恶疾的。
还有,烹制肉类所使用的各种化学剂。
例如,中国腊肉、腊鸭用的硝(Nitrates类),西餐用的使牛排软化的粉(Meat-Tenderizer)、酒类(威士忌、白兰地、康那克....等烈酒)与肉类结合后,都可能形成致癌物质。
吃肉的十大坏处

吃肉的十大坏处,所以我们要每餐都有肉跟蔬菜,这样对肠胃才是最好的。
如果我们单单吃肉是有很多坏处,比如肠胃消化不良、引起致癌以及很容易出现长斑的症状。
一、炖煮过度的肉易致癌无论吃什么肉,人们都感到炖煮得越烂越好。
于是,高压锅便应运而生,用它来炖排骨等,十几分钟的时间,连骨头都变得软绵绵的。
但是,在200℃~300℃的温度下,肉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种化合物,其中9种有致癌作用。
当代生活中,工业污染对人体致癌影响占50%,而饮食的影响占35%。
以前我们低估了食物中的有毒化学物致癌这一因素。
在芳族胺基化合物问题没有完全搞清之前,不要吃过度烧煮的肉。
最好的方法是用微波炉烧肉,然后倒掉有许多化合物的肉汤,这样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
二、腌肉煎炸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咸肉含硝,油炸油煎后,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基砒咯烷。
因此食用咸鱼、咸肉、香肠、火腿等食品时,忌煎炸。
正确的食用方法是:把咸肉、香肠、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亚硝胺随水蒸气挥发。
同时,烧制咸熏食物时最好加些米醋,因为醋有分解亚硝酸盐的作用,而且能杀菌。
三、吃过多瘦肉易长斑有些人认为吃肥肉会发胖,吃瘦肉既不会发胖又能保证营养的摄入,就大吃瘦肉。
事实上,多吃瘦肉未必就好。
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在某种酶的催化下可变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过多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实验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会直接损害动物内皮细胞,形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
因此,吃瘦肉要适量,并非多多益善。
四、猪肉浸热水损失营养有些人常把买回来的新鲜猪肉放在热水中浸洗,这样做,会使猪肉失去很多营养成分。
猪肉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分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
肌溶蛋白的凝固点是15℃~16℃,极易溶于水。
当猪肉置于热水中浸泡的时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会丢失。
同时,在肌溶蛋白里含有机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钠盐等成分,丢失它们会影响猪肉的味道。
肉类食物有5大“罪状” 竟还有人不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肉类食物有5大“罪状”竟还有人不知
导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食物的摄入量日益增加,这也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那么,摄入过多肉类会导致哪些疾病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食物的摄入量日益增加,这也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那么,摄入过多肉类会导致哪些疾病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肉类食物的“罪状”。
1.脂肪问题
营养素最好的来源并不是单独考虑蛋白质含量的高低,还要考虑到食物当中其他营养组成的利与弊。
猪肉蛋白含量是很丰富,但是其脂肪含量也较高,而且以饱和脂肪为主,在这个能量摄入过剩的年代,这种饱和脂肪摄入过多实在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对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激素问题
现在大多数的肉类都接受过激素的处理,无论是鸡肉、牛肉、猪肉、羊肉,尤其是雌激素,现在有某些疾病和雌激素过高有一定关系,如:“乳癌、纤维瘤、卵巢癌等等,不能说这些疾病就是因为吃激素处理过的肉而得的,但是摄入过多是有一定关系的。
3.抗生素问题
养殖户为了降低畜禽疾病的发病率,大量的药物参在饲料里,包括抗生素,防止感染和刺激生长,动物在环境非常拥挤,饲料非常充足的情况下又胖又懒,它们的抵抗能力持续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身体出现了抗生素的抗体,剂量小了不管用,没办法只好加各种大药物的剂量。
而这些到最后都回到了我们人类身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吃肉的坏处案例

吃肉的坏处案例
1. 高胆固醇:吃红肉(如牛肉、猪肉等)会使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2. 肥胖: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肉类会导致体重增加,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食物中毒:由于肉类制品容易受到污染或感染细菌,因此食用不当会引起食物中毒,造成身体的危害。
4. 疾病传播:吃肉时,若未完全煮熟或保存不当,很容易传播寄生虫和病毒,威胁人体健康。
5. 环境污染:养殖业向大规模、工业化的方向发展,污染的严重性越来越明显,肉类工业不仅消耗巨量的水和能源,还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温室气体。
综上所述,虽然肉类是人类的必需品之一,但如果不慎食用或者食用过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因此,一定要适量食用肉类,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小心吃肉吃出病

小心吃肉吃出病
佚名
【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我们很多人都是吃肉的,主要是因为肉类的营养价值比较高,所以肉类也是我们餐桌上不能缺少的食物,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在吃肉的时候也是会有很多的禁忌的,下面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炖煮过度的肉易致癌无论吃什么肉,人们都感到炖煮得越烂越好。
于是,高压锅便应运而生,用它来炖排骨等,十几分钟的时间,连骨头都变得软绵绵的。
【总页数】2页(P54-5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内脏吃多引发痛风冷热交替易得肠炎小心吃出火锅病
2.小心吃出“火锅病”
3.小心河鲜海鲜吃出病来
4.陈强街边肉串,小心吃出布鲁氏菌病
5.小心吃肉吃出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为何我国癌症发病率高,劝告:3类肉要少吃 护士护理医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短视频拍摄文案脚本

一提词器文档为何我国癌症发病率高,劝告:3类肉要少吃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以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和癌症死亡病例300万的“刺眼”数据,冲上了两大榜单的全球榜首。
俗话说:“病从口入。
”有人甚至提出“癌症是吃出来的”的观点,其实不无道理。
数据显示,我国的癌症病人中,有35%-50%是由于饮食不科学等原因诱发的。
有人说,喜欢吃肉的人,更容易得癌症。
从表面看,喜欢吃肉的人,更容易发胖,而且几乎很少吃蔬果,营养不均衡,似乎确实更容易被癌症盯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从整体来说,人类的健康离不开肉类,但是,肉类的加工和烹饪方式,对于肉类的营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这3种肉确实要少吃!1.腌制肉制作腊肉、腊肠等腌制肉类的时候,为了防止腐败变质、增强风味,会使用大量的盐、香料等,导致在腌制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进入体内之后,会合成致癌物质,长期或过量食用,致癌物质就会在体内蓄积,最终产生质的变化,诱发胃癌、肠癌、食管癌等癌症。
2.烤肉无论是烧烤,还是煎炸,在高温的环境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肉类会形成多环胺和多环芳香烃这两种致癌物质,进入体内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蓄积,会使DNA突变,增加胃癌、肠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
3.红肉红肉就是我们常见的猪肉、羊肉、牛肉等肉类,多数是哺乳动物的肉。
多项研究证实,红肉与癌症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2015年世卫组织将红肉列为了2A级致癌物。
那么,怎么吃才是最健康的呢?首先,要适当减少红肉比例,以及少吃加工肉类。
其次,注意肉类的烹饪方式,尽量避免重油重盐、高温油炸、长期腌制等,应以少油少盐、清蒸慢煮为原则,避免产生致癌物,危害身体健康。
最后要提醒大家,在吃肉的同时,不要忘了营养均衡,也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哦!二分镜脚本三所需物料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吃肉不当易致癌损害健康大危害!
导语:肉作为日常膳食之一,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相信也有很多人是食肉族,肉虽然有营养好吃,但也要讲究食用方法
肉作为日常膳食之一,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相信也有很多人是食肉族,肉虽然有营养好吃,但也要讲究食用方法,不合理的方法不仅会使肉的营养价值丢失,而且可能会吃出癌症来。
1、烹煮过度的肉容易致癌
相信喜欢吃肉的人,都会喜欢上东坡肉、红烧肉等一些烹煮的很烂的肉,那口感肥而不腻,深受诸多吃货的喜爱。
而且在烹调方法上,人们都感到炖煮得越烂越好。
但是,最新研究表明:在200℃~300℃的温度下,肉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种化合物,其中9种有致癌作用。
另外,食品专家表示,火锅中过长时间烧煮肉类也可能会产生一类致癌物质。
吃火锅时,锅食品中的肉类、鱼类、内脏等肉类能在长时间高温烧煮过程中释放胺类物质,胺类中的二级胺类与亚硝酸盐结合,会形成一类致癌物质———亚硝胺。
2、烤焦的肉也容易致癌
烧烤是时下很多人都喜欢的饮食方式,在炭火的烘烤下,把肉的原汁原味逼出来,那是何等的美味。
但烧烤的火候一般人都不能很好的把握,烤焦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但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证实,高温猛火烹制出的焦烤肉含有致癌物质,使经常食用的人患胰腺癌几率增加60%。
而中国的医学研究也证实,任何动物类脂肪烧焦后都会产生有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