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康复

合集下载

颈椎病的诊断与康复护理

颈椎病的诊断与康复护理

CT检查
更清晰地显示颈椎骨性结 构,判断椎管狭窄程度。
MRI检查
观察颈椎软组织结构,如 椎间盘、脊髓、神经根等 。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诊断。
鉴别诊断
与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进行鉴别,避免误诊误 治。
03
康复护理原则与措施
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方法论述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药物疗效的其他药物,如有需要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用药需谨慎
这些人群在使用药物治疗颈椎病时应特别注意,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 意见。
05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及应用前景 展望
物理治疗方法介绍及适用范围分析
热敷疗法
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适用于颈椎
个体化评估
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职业等因素,制定 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综合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多种手段 ,综合施治,提高治疗效果。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 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健康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颈椎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生活习惯改善
指导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如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 等,以降低颈椎病复发风险。
自我锻炼
教授患者简单易行的颈椎锻炼方法,如颈椎操等,以增强颈椎肌 肉力量,缓解颈椎疲劳。
THANKS
感谢观看
减轻颈椎压力。
适当运动
进行颈椎操、游泳、瑜 伽等运动,有助于增强 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

颈椎病患者的康复PPT课件

颈椎病患者的康复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超声波疗法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促进 颈椎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
流,缓解疼痛和肿胀。
药物治疗
非处方药
如非甾体消炎药、止痛药 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
处方药
如神经类药物、肌肉松弛 剂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 用。
中药治疗
如中药汤剂、中成药等, 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 则进行治疗。
运动疗法
颈椎操
通过简单的颈部伸展和转动动 作,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
颈椎曲度。
游泳
游泳时水的浮力和阻力有助于 减轻颈椎压力,改善颈椎曲度 。
瑜伽
瑜伽中的一些姿势可以帮助放 松颈部肌肉,改善颈椎曲度。
按摩与拉伸
通过按摩和拉伸颈部肌肉,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针灸与按摩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颈椎周围的穴位,调节气血,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
按摩治疗
通过手法按摩颈椎周围的肌肉和穴位,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
保持站姿稳定,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重心稳定,避免长时间单侧负重。
颈椎保健操
颈部前后伸展
颈部旋转
缓慢向前伸展颈部,然后缓慢向后伸 展,重复几次。
缓慢将头部从一侧转向另一侧,重复 几次。
颈部左右转动
缓慢将头部从一侧转向另一侧,重复 几次。
饮食与生活习惯建议
饮食建议
保持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钙、镁、维 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
康复效果
通过在家中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张大爷的颈椎病 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 度的提高。
06
总结与展望
颈椎病康复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康复
利用现代科技,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开发 更高效、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颈椎病康复实习报告总结

颈椎病康复实习报告总结

实习报告总结:颈椎病康复治疗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参加了康复治疗专业的实习,主要集中在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面。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治疗技术和方法。

首先,我了解了颈椎病的病因和症状。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关节炎、或颈椎损伤等原因引起的颈部及其相邻区域的一系列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背部疼痛、手臂麻木、头晕等。

了解病因和症状对于制定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多种康复治疗技术。

首先是颈托治疗,它主要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急性期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急性期,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

其次是颈椎牵引治疗,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效果最好。

我还学习了理疗技术,包括中频、低频、高频和蜡疗等,这些技术可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此外,我还了解了中医针灸和推拿在颈椎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除了上述技术外,我还学习了运动疗法在颈椎病康复中的应用。

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增强颈肩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提高颈椎的稳定性。

一些特定的运动,如游泳、慢跑、打羽毛球和瑜伽等,都可以有效地增加颈肩局部肌肉的力量。

此外,我还学会了自我康复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的低头和对着电脑手机、适当的体育锻炼等。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观察和参与了一些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

我看到了一些患者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他们通过坚持治疗和康复练习,逐渐改善了症状,甚至痊愈。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和患者坚持治疗的必要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颈椎病康复治疗技术,还学会了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技巧。

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可以增加他们的信任和合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康复治疗。

总之,这次颈椎病康复治疗实习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学习经历。

我不仅掌握了颈椎病康复治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加深了对康复治疗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所帮助。

劲椎病的康复实训报告

劲椎病的康复实训报告

摘要:本次颈椎病康复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颈椎病的成因、诊断及康复治疗方法。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实训,我不仅掌握了颈椎病的康复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康复技能。

本文将从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过程、实训收获及实训总结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训目的1. 深入了解颈椎病的成因、诊断及康复治疗方法。

2. 掌握颈椎病康复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

3. 提高自身的康复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康复服务。

二、实训内容1. 颈椎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2. 颈椎病的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

3. 颈椎病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治疗方法。

4. 颈椎病康复训练技术,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手法治疗等。

5. 康复护理及康复评估。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了解颈椎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同时,参加讲座和研讨会,听取专家学者的讲解,加深对颈椎病康复治疗的理解。

2. 临床见习阶段:在导师的指导下,观察颈椎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学习诊断方法和康复治疗方案。

同时,参与康复治疗操作,了解各种康复训练技术的应用。

3. 实践操作阶段: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手法治疗等。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康复治疗水平。

4. 康复评估阶段: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了解康复治疗效果,为调整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的提高:通过实训,我对颈椎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技能的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颈椎病康复治疗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提高了自身的康复治疗水平。

3. 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完成了各项康复治疗任务,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4. 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五、实训总结1. 颈椎病康复治疗的重要性: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颈椎病患者康复计划

颈椎病患者康复计划

颈椎病患者康复计划第一节:康复计划概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为了帮助颈椎病患者恢复健康,我们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康复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锻炼、休息和适当的治疗来改善颈椎病状况,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节:锻炼计划2.1 颈部活动锻炼颈部活动锻炼是颈椎康复的关键。

患者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缓慢地转动头部,从一侧转向另一侧,重复10次。

- 向前和向后倾斜头部,重复15次。

- 将耳朵靠近各肩部,保持5秒钟,每侧重复10次。

2.2 肩颈部放松肩颈部放松有助于减轻颈椎病的症状。

推荐的放松方法包括:- 用温热的毛巾敷在颈部,每次敷5-10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 慢慢转动肩膀,缓解紧张和僵硬感。

- 适当进行颈部和肩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松解肌肉。

第三节:休息和姿势调整3.1 保持正确姿势良好的姿势对颈椎病患者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 在用电脑或手机时,保持头部和颈椎处于正常的位置,避免低头或仰头过久。

- 当坐着工作或看电视时,选择一个有良好支撑和靠背的椅子,并保持背部直立。

3.2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颈椎病的风险。

建议患者每隔一小时休息一次,进行一些伸展和活动,缓解颈椎的压力。

第四节:饮食和营养4.1 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颈椎病患者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获得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营养师获取更多关于适合患者的饮食建议。

4.2 选择抗炎食物某些食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帮助减轻颈椎病的炎症症状。

建议患者增加以下食物的摄入:- 鱼类,如鲭鱼、三文鱼和鳕鱼,富含omega-3脂肪酸。

- 深色水果和蔬菜,如蓝莓、菠菜和胡萝卜,富含抗氧化剂。

第五节:医疗治疗和辅助疗法5.1 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例如非甾体消炎药和肌肉松弛剂。

在使用药物之前,请咨询医生的建议,并遵循医生的处方。

5.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热敷、理疗和康复运动来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实践报告

颈椎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实践报告

颈椎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实践报告通过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实践,本次报告将从团队背景、康复目标、训练方案、训练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团队背景我所参与的颈椎病患者康复训练团队是由专业医生、物理治疗师以及康复训练师组成。

团队成员经过专业培训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致力于为颈椎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服务。

二、康复目标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等不适症状。

因此,我们的康复目标主要包括疼痛缓解、颈部功能恢复和预防复发。

通过康复训练,患者能够减轻颈椎病带来的不适症状,提高颈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并学会正确的姿势和运动习惯,以预防病情复发。

三、训练方案针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

我们根据每位患者的病史、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专属的训练计划。

1. 疼痛缓解首先,针对患者的疼痛症状,我们采用物理治疗手段,如热敷、理疗等进行疼痛缓解。

这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炎症、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颈部疼痛。

2. 颈部功能恢复针对颈部功能的恢复,我们主要通过操纵技术和运动疗法进行训练。

通过操纵技术,可以调整颈椎的位置和姿势,帮助患者改善颈部的活动幅度和柔韧性。

而运动疗法则包括颈部的伸展、旋转、屈曲等动作,以促进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增加。

3. 预防复发为了预防颈椎病的复发,我们注重教育患者正确的姿势和日常习惯。

通过指导患者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以及提醒他们定时休息和进行颈部运动,可以有效减轻颈椎的负担,预防复发。

四、训练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颈椎病患者可以获得一定的训练成果。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疼痛减轻:经过物理治疗手段的疼痛缓解,患者的颈部疼痛可以显著减轻。

2. 功能改善:通过操纵技术和运动疗法的训练,患者的颈部活动幅度和柔韧性得到提高,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3. 预防复发:通过正确的姿势和运动习惯的培养,患者可以预防颈椎病的复发,保持颈椎的健康状态。

颈椎康复好转语句

颈椎康复好转语句

颈椎康复好转语句
颈椎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和方法,帮助患者恢复颈椎功能和减轻颈椎病症状的过程。

下面列举一些颈椎康复好转的语句,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颈椎康复。

1. 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可以促进颈椎的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病症状。

2. 颈椎康复不仅可以减轻颈椎疼痛,还可以改善颈椎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3. 采取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可以预防和改善颈椎病。

4. 颈椎康复可以通过牵引、按摩、热敷等物理疗法,舒缓颈椎的紧张和疼痛。

5. 运动是颈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的颈椎运动可以增强颈椎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6. 颈椎康复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促进颈椎病的康复和治疗。

7. 颈椎康复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坚持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才能取得好转效果。

8. 颈椎康复过程中,应注意减少对颈椎的压力和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9. 颈椎康复需要依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达到最
佳的康复效果。

10. 颈椎康复的效果需要时间,患者应保持耐心和恒心,定期复查,调整康复计划。

总结起来,颈椎康复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疗过程,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和配合,借助专业医师的指导和康复措施,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逐渐恢复颈椎功能和减轻症状。

希望以上的语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颈椎康复。

颈椎病康复护理教案

颈椎病康复护理教案

《颈椎病康复护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颈椎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分型。

2. 掌握颈椎病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

3. 培养学生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措施的详细讲解和指导。

- 功能锻炼方法的正确示范和训练。

2.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

- 心理护理在颈椎病康复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颈椎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护理原则。

2. 演示法:示范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和动作。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颈椎病康复护理的理解。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享康复护理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颈椎病患者痛苦的视瓶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导入本节课的主题——颈椎病康复护理。

(二)颈椎病的概述(15 分钟)1. 病因- 讲解颈椎病的常见病因,如长期低头工作、姿势不良、颈部外伤、颈椎退行性变等。

- 强调不良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对颈椎病的影响。

2. 病理- 简单介绍颈椎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如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

- 说明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3. 临床表现及分型- 详细阐述颈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颈肩疼痛、上肢麻木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

- 介绍颈椎病的常见分型,如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等,并分别讲解各型的特点。

(三)颈椎病的康复护理措施(60 分钟)1. 功能锻炼- 颈部屈伸运动:教师示范,学生跟着练习,动作要缓慢、轻柔,每组 10-15 次,每天 3-4 组。

- 颈部旋转运动:同样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每组 10-15 次,每天3-4 组。

- 肩部环绕运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每组 10-15 次,每天 3-4 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康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康复医学科 王珊 2009/12/02
一、概述
颈椎病概念
• • • •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是颈部的退行性骨关节病 以颈肩臂痛为特征 是颈神经根、颈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刺激 或压迫的结果。 • 是颈部的慢性积累性劳损 • 发生与颈部的解剖生理功能有关。
颈椎前面观
体检方法
• 颈部活动及外形:畸形、肌紧张、生理前突减 少、活动受限。 • 压痛点:受累脊神经根及其背枝支配的区域, 疼痛向病侧上肢放射,病变部位相应棘突压痛。 • 特别检查:臂丛拉紧、椎间孔压缩、肌力及肌 容积、腱反射、颈交感神经(瞳孔)、病理反射。 • 感觉改变:分布的皮区出现疼痛过敏,当产生 压迫时则表现为麻木或感觉消失。 • 平衡失调、血压的变化(一般患侧上肢的血压 较健侧高10~20mmHg)。
颈椎的椎间盘
• C1-2之间没有间盘,颈椎有六个间盘,起缓冲 外力的作用。 • 颈椎间盘总高度为颈脊椎总高度的20~25%; 前部较后部高,构成颈部的向前曲度。 • 年龄增大,间盘失去弹性可突向椎管及椎间孔, 可压迫颈髓及神经根。
颈椎的关节
• 颈椎的五个椎间关节:两个后关节,一个椎间 盘和两个钩椎关节。 • 后关节:由椎弓的关节突形成,关节面是平的 向上倾斜45°,C2-3椎体间的关节面角度较大。 • 椎间盘:为纤维软骨关节,既能稳定颈椎维持 其位置又能使颈椎有一定的活动度。 • 钩椎关节:有关节襄与滑膜,限制椎体向侧方 移动,防止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增生性变化 时可压迫位于其侧方的椎动脉与位于其后方的 神经根。
颈部的生物力学特点
• • • • 头颈部的重心 颈部的肌肉与韧带 颈部经常性姿势:枕头、工作、休息 颈部的活动度
颈椎间盘退变与突出
• 髓核水分减少髓核的纤维性变 硬化 椎间盘变窄。 • 纤维环变性韧性下降 向周围膨隆。 • 软骨板变性萎缩、变薄、边缘破裂 代 偿性骨质增生。 • 纤维环膨隆与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 变窄从前方及前外侧刺激或者压迫脊 髓及神经根。
颈椎的椎间孔
• 为斜行的骨性管,顶部与底部为上与下椎体之 椎弓,前壁为相邻上、下二椎体的后部和钩椎 关节,后壁为后关节突。 • 各个椎间孔均为卵圆形,上大下小其纵径大于 横径。 • 神经根占据椎间孔的下3/4,其上1/4充填以脂 肪组织与小静脉。 • 椎间盘萎缩变性、前后壁骨组织退变增生、椎 体滑移均可使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
颈椎间盘突出
后关节与钩椎关节增生
• 慢性劳损 钩椎关节的关节囊增厚+关 节缘骨质增生 骨刺从前边压迫颈神经 根。 • 后关节的关节面接近水平,活动度较大, 关节囊松弛造成关节失稳与磨损。
韧带退变
• 后纵韧带变性增厚钙化压迫脊髓。 • 关节囊韧带增厚压迫神经根。
• 黄韧带变性增厚弹性减退 当颈椎后伸时 则出现皱折向椎管突出,在颈部有时可达到椎 管前后径的30%,能压迫脊髓引起脊髓症状。

脊髓型
• 从椎管的前方压迫脊髓则出现两下肢症状。压 迫偏于一侧则显示Brown—Sequard综合征。 • 症状:下肢沉重、活动不灵、步态笨拙,逐渐 出现痉挛性步态,走路不稳、软弱无力,痉挛 及强直多出现在伸肌及内收肌群。 • 体征:膝、跟腱反射亢进,髌与踝震颤阳性, Babinski征阳性或阴性。压迫重者则腹壁及提 睾反射消失,一般无括约肌的改变。感觉的改 变没有一定平面,痛觉可减退或消失
上4个颈椎后面观
环枢椎结构
颈椎的椎骨与神经
解剖生理

• • • •
七个椎骨、六个椎间盘,C1-2之间无椎间盘。 椎体与椎弓构成椎管,前壁为椎体与间盘,两 侧方为椎弓根,后方为椎板及关节突,椎管容 纳八对颈神经与颈髓。 在枕-颈之间和C1-2之间也无椎间孔。 C3-7椎体较小,横径大于前后径,椎体后部高 前部低。 在C2-T1之间的各个椎体上面的侧方的向上 的骨性突起称为钩突,与相邻椎体下面侧方的 斜坡构成钩椎关节,防止下椎体向前滑移。
颈椎的韧带
• 后纵韧带:强韧坚固,起自颅底,牢固的附着 于椎体椎间盘与钩椎关节。在颈椎间盘处则向 外扩张,能够防止椎间盘向后突出。 • 黄韧带:桥架于上下椎板之间,它起于上一椎 板下缘的前面抵止于下一椎板上缘的背侧,向 外达到后关节囊。屈颈时韧带拉长,伸颈时韧 带短缩不向椎管内打摺。退变时向椎管内打摺 突出压迫颈髓。 • 其它韧带:前纵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放射学改变
• 平片:颈三位片。 • CT: • MRI
三、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
• • • • • • 消除肿胀和肌肉痉挛:适用各型 缓解疼痛:神经根型、颈型 消除眩晕:椎动脉型 消除压迫:神经根型、脊髓型 改善颈部功能:各型 预防复发:健康教育
体位保持
• 注意合适体位 • 合适的枕头
牵引
• 牵引指征 • 牵引重量其治疗• 封闭:切断疼痛的反射弧 • 药物:疼痛药物、改善血供、改善血管 痉挛 • 手术:脊髓型
颈椎病预防
• • • • 体位保持 :合适体位、合适枕头 颈背肌锻炼 劳逸结合 不良姿势矫正
神经根型
头、颈、肩、臂、手的疼痛与麻木为本病特点。 • 初发时颈部疼痛,可以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 或阵发性剧烈疼痛如刀割样或烧灼样,甚至影 响睡眠。 • 疼痛向不同部位放射:头部、耳后或眼窝后部、 肩、背、前胸沿上臂前臂至手和手指。 • 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感,颈部活动或腹部增压 时症状加重,但当病人变换体位、压迫痛点、 局部热敷也可使症状有所缓解。患侧上肢发沉、 无力、握力减退、持物坠落等现象。
脊髓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
• 主要为椎动脉供应区脑组织缺血的症状,表现 为颈性眩晕、恶心、耳鸣、耳聋、视物不清、 头痛,甚至摔倒。 • 在扭转颈部与后伸时症状加重。
交感神经型
• 交感神经受刺激表现为瞳孔放大、视力模糊、 平衡失调、头晕、头痛、呼吸短促、心悸、恶 心、呕吐、心前区痛,有时往往误诊为其它内 科疾病——冠心病。 • 少见。
• 牵引方向
• 牵引时间
• 牵引方式
• 牵引期
手法治疗
• 放松、解痉、改变局部血液循环 • 突出重点
• 轻重合适
• 关节松动
作业治疗
• 姿态矫正 • 颈背肌训练
• 肩背肌训练
传统理疗
• 具有温热效应的治疗方法
• 微波:消炎、消肿
• 超短波
• 中频电疗
矫形器应用
• 颈保护性矫形器 • 颈固定性矫形器 • 颈背姿态矫形器
窦椎神经
• 为颈神经的脊膜反支,极小,在脊神经 分为前后枝之前发出,含布一些来自脊 神经节的感觉纤维,并有细枝与最邻近 的交感干神经节连接血管运动纤维进入 脊膜返支内。 • 该神经返回椎管内支配椎体、椎弓、相 邻上下两个椎间盘的周围组织、后纵韧 带、硬膜、硬膜外组织和血管外膜。
椎动脉
• 从两侧锁骨下动脉发出,经两侧颈6横突孔开 始,向上走行于两侧颈6~2横突孔内,至寰椎 椎动脉沟处进入颅腔,进入颅腔后加入椎基底 动脉系统。基底动脉系统分枝至小脑、桥脑基 底、延脑、大脑枕叶及内耳。 • 在正常情况下,颈部活动时,椎动脉可以正常 地为基底动脉系统提供血流量而不造成脑缺血, 但当椎动脉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提供血液时则 出现脑缺血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耳 聋、视物不清等症状。
颈神经根
• 含有前根与背根两种神经纤维,发自各该相当 平面之颈髓。 • 其纤维斜行向下并逐渐减少其倾斜度,最后至 椎向孔附近与脊髓呈直角方向离开椎管。 • 有时另外发出一束在椎管内向下走行与下一神 经根结合。
• 神经根占据椎间孔的下3/4。
颈部的交感神经
• 颈髓内无交感神经细胞。来自颈交感神经节, 节前纤维来自胸髓1. 2段,或来自C5~8的前根。 • 节后纤维加入颈神经根前枝、颅神经、脑脊膜。 • 节后纤维分布到硬膜、韧带、椎间盘、咽部、 心脏、头、颈、臂的动脉、颈内动脉、眼窝后 部、扩瞳肌与上睑的平滑肌、椎动脉上行分枝 到内耳的前庭部分。 • 从头、颈上肢血管来的痛觉神经纤维也通过交 感干与交通枝,因此反射性的刺激交感神经可 以引起头、颈、上肢的疼痛。
二、康复评定
发病特点
• 壮年或老年,男多于女。颈4. 5和颈5. 6为主。 • 年青化倾向
• 体力劳动者少发
• 坐位工作、埋头学习与工作
• 颈部特殊姿势工作:修车、装修、开车
• 颈部损伤所在部位和对神经压迫的轻重而有所 不同。
好发部位及类型
• • • • • • 颈椎4. 5和颈椎5. 6为好发部位。 神经根受压的机会比脊髓多-神经根受累 脊髓受压者其下肢症状较上肢明显-脊髓受累 椎动脉-椎动脉受累 交感神经受累的机会较少。 其它类型:颈型、食道下型、混合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