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农业 (共44张PPT)
合集下载
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堂PPT)

34
•★知识拓展
思考六: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小农经济的演变(纵向延 伸)
逐步 形成
逐渐瓦解, 主导地位
改革至
56改造成社 今社会
会主义集体 主义小
经济
农经济
春秋
1 中国近代 1 1中国现代 1
战国
8
99
9
4
45
7
0
96
8
35
•★知识拓展 思考七 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社会主 义小农经济与封建小农经济有何异同?(联
33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 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 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 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马克思选集 》第一卷.第693页)上述情况从一个角 度说明 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普遍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必然产生专 制 C、小农经济是专制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 础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体 劳 作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铁制农具
农用动力的革命; 个 (发达地区)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体
汉代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农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耧
(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耕) 车
唐代
铁犁牛耕
曲辕犁
8
古代中国农业 / 农具的发展变化
稻种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重 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 的。因此也称农耕文明。
7
二、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知识拓展
思考六: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小农经济的演变(纵向延 伸)
逐步 形成
逐渐瓦解, 主导地位
改革至
56改造成社 今社会
会主义集体 主义小
经济
农经济
春秋
1 中国近代 1 1中国现代 1
战国
8
99
9
4
45
7
0
96
8
35
•★知识拓展 思考七 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社会主 义小农经济与封建小农经济有何异同?(联
33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 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 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 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马克思选集 》第一卷.第693页)上述情况从一个角 度说明 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普遍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必然产生专 制 C、小农经济是专制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 础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体 劳 作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铁制农具
农用动力的革命; 个 (发达地区)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体
汉代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农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耧
(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耕) 车
唐代
铁犁牛耕
曲辕犁
8
古代中国农业 / 农具的发展变化
稻种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重 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 的。因此也称农耕文明。
7
二、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最新-2021届历史一轮复习19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44张 精品

()
解析:A 项是战国以前土地所有制演变的过程,C 项是耕作方 式的表现,D 项是小农经济的组织形式,B 项反映的是封建社 会的土地所有制演化趋势。 答案:B
4.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
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2.唐诗《田家》云:“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这反映了中
国古代
()
A.农耕技术的先进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富裕安逸的生活方式
D.家庭手工业发达
解析:材料的“妇织”和“儿锄”反映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A、C、D 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B
3.从战国到清代,中国的土地所有制演化趋势是 A.集体耕地向私有制转化 B.国有耕地向私有制转化 C.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模式转化 D.由集体劳动向一家一户小农经济转化
探究点三 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现象
[史料] 明朝“鱼鳞图册”(图册是旧时为征派 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 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逐段连缀地绘制在 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 “鱼鳞图册”。)
[学探究问题] [探究] 明代鱼鳞图册具有怎样的历史作用? [提示] 一定程度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保护农民利益,抑制土地兼 并;赋税征收具备确实依据,保证政府的税收。
4.理解土地兼并的 4 个知识点 (1)根源:土地私有制。 (2)概况:战国出现;汉代后成为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宋 初“不抑兼并”,两极分化严重;到明清时期,日益普遍。 (3)危害: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4)统治者对策:“均田”“限田”。
5.认识租佃制经营的 4 个方面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隋唐 立井筒车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隋唐 高转筒车
使用人力或畜力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筒车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宋 水转翻车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明清 风力代中国农业经济ppt课件完美课件优秀课件公开课课件
1. (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描绘了汉代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 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 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 溉工程。它早在2000年前的汉 代就已经出现雏形。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1、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 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
4、汉代时期: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 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曲柄锄、 大镰 )
东汉:二牛抬杠——一牛挽犁 (有利于…)
5、唐代:曲辕犁(优点)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4讲中国古代的农业 名师公开课精品课件(41张)

答案
第七单元
考点一 考点二
第14讲
基础梳理
中国古代的农业
考点史证 考点史证 真题剖析 史学要论 随堂练习
-21-
拓展升华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 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 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 济的特点之一。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古代中国土地所有 制的主要形式。
第七单元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第14讲
基础梳理 基础梳理
中国古代的农业
考点史证 真题剖析 史学要论 随堂练习
-16-
1 2 3 4
3.形象理解: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第七单元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第14讲
基础梳理 基础梳理
中国古代的农业
考点史证 真题剖析 史学要论 随堂练习
-17-
1 2 3 4
第七单元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第14讲
基础梳理 基础梳理
中国古代的农业
考点史证 真题剖析 史学要论 随堂练习
-10-
一
二
三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土地所有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井田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①确立:商鞅变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②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③发展:a.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b.明清时 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土地买卖的现象日益普遍。 ④后果:导致土地兼并,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农业课件

解析: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发展了生产力,使小规模农 业生产成为可能,推动了生产方式由集体耕作向家庭经营转变。 答案: C
6.(2017·广东惠州四模)《史记·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
的水利发展情况,包括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阐述人们变
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当时水利事业的进步( )
(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出现犁壁。 (3)东汉:耦犁牛耕推广到珠江流域。 (4)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至此,耕犁技术完善。
2、耕作方式:)
(1)汉代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耕作技术:
2.(2017·湖南益阳模拟)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
程10 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 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
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
映了( )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 习中国古代农业课件
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一)早期农业的出现(西周以前) (1)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2)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养水稻和粟的国家。 (3)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4)农业类型:迁徙农业。
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一)早期文明农作物
4.(2017·四川自贡一模)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
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
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
人民版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一专题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共41张PPT)

牛耕开始出现,是农业动力的一次革命,精耕细作的传统耕作方式 开始形成。
⑶构造的变化
直 辕 犁
曲 辕 犁
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
知识归纳: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发展阶段 耕作技术的变化
农具的变化
原始阶段
“刀耕火种”
石、骨、木
商周时期
“锄耕”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1)特点: 有定准农户缴纳的赋税(来源)。 (2)评价: 正面:政府财政(物质保障)
负面:农民负担,失去土地
(3)演变:
2、力役:
(1)含义: 农民向国家提供的无偿劳动力。 (2)评价: 正面:大型工程
负面:大量死亡;破坏生产。
一二、影响农业之发因 展素 因之 素二 之: 四水 :利 水建 利设 建设
后来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 是不是小农经济?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 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二、影响农业发展因素之二: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的犁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耒(lei)耜(si)(石、骨、木) 石犁
⑴材质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工艺变化:磨制——冶炼
青铜犁
铁犁
耒
二
耜
牛
耕
三
作
人
⑵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牛)
一 牛
二 牛 抬
挽
扛
犁
耦
⑶构造的变化
直 辕 犁
曲 辕 犁
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
知识归纳: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发展阶段 耕作技术的变化
农具的变化
原始阶段
“刀耕火种”
石、骨、木
商周时期
“锄耕”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1)特点: 有定准农户缴纳的赋税(来源)。 (2)评价: 正面:政府财政(物质保障)
负面:农民负担,失去土地
(3)演变:
2、力役:
(1)含义: 农民向国家提供的无偿劳动力。 (2)评价: 正面:大型工程
负面:大量死亡;破坏生产。
一二、影响农业之发因 展素 因之 素二 之: 四水 :利 水建 利设 建设
后来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 是不是小农经济?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 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二、影响农业发展因素之二: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的犁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耒(lei)耜(si)(石、骨、木) 石犁
⑴材质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工艺变化:磨制——冶炼
青铜犁
铁犁
耒
二
耜
牛
耕
三
作
人
⑵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牛)
一 牛
二 牛 抬
挽
扛
犁
耦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共35张PPT)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 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 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 令》描写的是
A 筒车 B翻车 C曲辕犁 D 水 排
典型例题分析:
图一
图二
请回答: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 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 么影响? 图一是石器锄耕,图二是铁犁牛耕,第二种方式更进步 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C
练习与巩固
4.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 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 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 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B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练习与巩固
战国时期粟的亩产大约将近今天的80市斤, 西汉时提高到93市斤,高产田能达到117市 斤。唐宋时,粮食一般亩产大约达到200多 市斤,明清大约达到400多市斤,高产田能 达到500多市斤。 —《中国历史通论》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产量 逐渐提高,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 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 的进步呢?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
春秋战国
刀耕火种
(火耕)
铁犁牛耕
(以牛田)
牛耕技术
铁制工具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1、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 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 4、汉代时期: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 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曲柄锄、 大镰 ) 东汉:二牛抬杠——一牛挽犁 (有利于…) 5、唐代:曲辕犁(优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中国的瓷器制作技术独步天 下,瓷器种类繁多、造型优美、 工艺精湛。
手工业技术传承与创新
技术传承
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主要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得以延续,许多精湛的手艺因此得 以保留至今。
技术创新
古代中国手工业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如冶铁技术的改进、纺织机械的发明以及瓷 器制作技术的提升等,都推动了手工业的进步。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创新发展
在传承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优秀传统时,需要以批判的态度进行继承,去其糟 粕、取其精华,实现古为今用。
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成果,对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进行创新发展, 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进步。
通过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合作,探索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在现代社会中 的新应用和新价值,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04
对选择题进行详细的解析,指 出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和正确
选项的正确之处
对材料解析题进行思路分析和 答案梳理,帮助学生理解解题
思路和方法
对问答题进行答案示范和评分 标准说明,帮助学生掌握答题
技巧和规范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注重实 践经验和技艺传承,这种精神 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提醒人们注重实践、传承与 创新。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建立在勤劳、智慧和创造力的 基础之上,这些品质在当今社 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激励人 们追求卓越、创造美好未来。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理念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 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尊重 自然、保护生态。
民间手工业
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较小,产品 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 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
手工业技术传承与创新
技术传承
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主要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得以延续,许多精湛的手艺因此得 以保留至今。
技术创新
古代中国手工业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如冶铁技术的改进、纺织机械的发明以及瓷 器制作技术的提升等,都推动了手工业的进步。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创新发展
在传承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优秀传统时,需要以批判的态度进行继承,去其糟 粕、取其精华,实现古为今用。
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成果,对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进行创新发展, 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进步。
通过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合作,探索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在现代社会中 的新应用和新价值,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04
对选择题进行详细的解析,指 出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和正确
选项的正确之处
对材料解析题进行思路分析和 答案梳理,帮助学生理解解题
思路和方法
对问答题进行答案示范和评分 标准说明,帮助学生掌握答题
技巧和规范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注重实 践经验和技艺传承,这种精神 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提醒人们注重实践、传承与 创新。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建立在勤劳、智慧和创造力的 基础之上,这些品质在当今社 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激励人 们追求卓越、创造美好未来。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理念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 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尊重 自然、保护生态。
民间手工业
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较小,产品 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 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 的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构成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是其发展的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 慢发展
阻 碍 古代中国的经 济政策
重农抑商 海禁、闭关锁国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LINXIA MIDDLE SCHOOL OF GANSU PROVINCE
考试说明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LINXIA MIDDLE SCHOOL OF GANSU PROVINCE
一、古代农业发展概况(从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 (3)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②两汉:西汉赵过推广的 耦犁,到东汉时已推广到 珠江流域;西汉发明播种工具 耧车。 ③隋唐:江东地区出现 曲辕犁 ,安装了犁评,犁 耕技术日渐完善。 2、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 垄作法 。 (2)汉朝: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 的 代田法 。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 水田也采用 耕耙 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LINXIA MIDDLE SCHOOL OF GANSU PROVINCE
一、古代农业发展概况(从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
4、耕作制度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 稻麦轮作的 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春秋: 芍陂 ;战国秦国李冰修建 的 都江堰 、郑国修建的 郑国渠;汉朝的漕渠、白渠和 龙首渠( 传到西北称 坎儿井)等;东汉 王景 治理黄河; 唐朝设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明清重视河防、海塘, 兴修水利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 筒车 , 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期出现 风力水车。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 古代中国农业 (共44张PPT)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LINXIA MIDDLE SCHOOL OF GANSU PROVINCE
二、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含自耕农经济和佃农经济)
(2)基本特点: ①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 ③封闭性: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 交纳赋税 ; ④稳定性:这种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
LINXIA MIDDLE SCHOOL OF GANSU PROVINCE
考点一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生产的基本模式;
⑤落后性:注重 精耕细作 ,但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
变的生产技术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⑥ 脆弱性 :由于天灾人祸,小农很容易破产。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 古代中国农业 (共44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 古代中国农业 (共44张PPT)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LINXIA MIDDLE SCHOOL OF GANSU PROVINCE
二、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含自耕农经济和佃农经济)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经历了从 集体劳作 到 个体农耕 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2、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时代)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 本模式。 (1)产生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 ,提高了 社会生产力。 ②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的确立。
考查角度
1.(2018·课标全国Ⅱ,25)西汉时期赋税制度 2.(2018·课标全国Ⅲ,24)古代铁质农具分布的 相关内容 农业的主要耕 3.(2017·课标全国Ⅲ,26)古代农业的发展 4.(2016·课标全国Ⅰ,24)古代田庄经济 作方式 5.(2015·课标全国Ⅰ,24、27)小农经济的形成 及经济重心南移与文化重心南移的关系 6.(2015·课标全国Ⅱ,26)农业技术与经济重心 南移
必修Ⅱ教材基本线索和整体结构
(1)纵向线索: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讲起到近代西方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再到20世纪各国经济 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结束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现状。从农业文明到工业 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即近代化史观。
(2)横向线索:本册教材展示了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从全球文明的角度考察世界历 史, 从世界各地域、民族、国家间的互动联系角度揭示 人类文明的演进,即全球史观。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LINXIA MIDDLE SCHOOL OF GANSU PROVINCE
一、古代农业发展概况(从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
3、主要作物: (1)原始社会(距今七八千年) :培植水稻和 粟 的 国家(世界上最早) (2)奴隶社会: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 有 粟稻黍稷麦桑麻 ;后世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3)封建社会: ①宋朝以后,我国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②明清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 玉米 、 番薯 等高 产作物,棉花等经济作物面积扩大 。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LINXIA MIDDLE SCHOOL OF GANSU PROVINCE
一、古代农业发展概况(从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
1、中国农业的起源 (1)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水稻 和粟的国家。 2、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 依土地肥力变化而变迁。 (2)石器锄耕:商周出现 青铜 农具,但很少使用, 主要工具仍是木质的 耒耜 和石锄、石犁。
总之,生产力发展(近代化)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 展(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第一单元 LINXIA MIDDLE SCHOOL OF GANSU PROVINCE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LINXIA MIDDLE SCHOOL OF GANSU PROVINCE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