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仓库管理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仓储调研报告(通用5篇)

仓储调研报告(通用5篇)

仓储调研报告(通用5篇)仓储调研报告篇1调研目的:了解我国仓储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调研对象:物流行业人员资料收集:网上查找、问卷调查、对相关人员的询问一、我国仓储企业的生存现状及问题1、仓储成本高。

仓储难是整个物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使仓储企业取得土地的难度加大,土地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

2、仓库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专业性的规划设计,各地已经建成的新仓库区存在许多的问题。

众多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布局极不合理。

3、仓储设备和技术发展不平衡。

由于仓储业的投资能力有限,面对急剧增长的仓储需求,新型库房数量短缺,配送车辆、集装技术、拣选技术、信息技术等急需提升和改造。

4、仓储企业规模偏小、经济效益偏低。

这两年我国仓储企业虽然业务量与主营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利润却较低。

究其原因,那就是经营成本的大幅上升。

5、仓储方面的人才缺乏。

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

6、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

在仓储管理法制方面,我国的起步较晚,已经建立的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

二、我国仓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已有的仓储资源的仓储社会化,提高仓储效率和仓储业分工发展的专业化功能,加速满足社会生产发展和促进物流效率提高的仓储标准化,提高仓储自身效率,实现仓储管理的现代化。

(1)仓储业社会化、功能化仓储业需要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整齐分开、管理科学”为原则惊醒现代化改造,建立科学西那金的企业治理结构,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的主体,才能彻底改变我国仓储业的不良状况,真正成为市场资源,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只有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才能得以改变。

社会对仓储的需要也同对其他啊社会资源的需要一样,向着专业化、特殊化、功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一、仓储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及分类仓储物流行业规模处于上升期,且仍具有一定发展空间从物流仓储费规模看,近几年逐年稳定提升,2023年达到5.95万亿元/+5.3%,占物流行业总费用规模的33.4%o从仓储物流设施规模看,截止2023年底国内通用仓库总面积约为12.2亿立方米,过去10年保持5.7%的复合增长。

从人均仓储物流面积看,2023年中国为0.86平方米/人,仍具备发展空间。

高标仓在仓储物流设施的占比不断提升仓储物流设施可以简单分为高标仓(即“高标准仓库”)和非高标仓:高标仓: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通常具备较大面积,较高层高、更宽的柱间距和现代化的装卸平台,以及更好的安防系统。

根据戴德梁行数据,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标仓存量共计1.13亿平方米,2012年至2023年期间高标仓存量复合增长率约27.4%,目前我国高标仓规模占整体仓储比重尚不足10%o非高标仓:常规仓储物流设施仅能满足基本的安全仓储需求,空间利用率与运营效率偏低,部分由传统工业厂房改造。

高标仓可以进一步分为标准库、高温库、低温库等模式高标库可以进一步分为:标准库、高温冷库、低温冷库、危险品仓库、自动化分拣立体仓库等:高温冷库:也称恒温冷藏库、高温库,主要用于贮藏新鲜的蛋品,水果,水产,花卉,中药材,以及高档家具和衣物等商品。

根据贮藏品种不同,要求室温也不一样,一般是0-4口之间,冷却设备采用空气冷却器,安装在库房一端的中央,采用多喷口的风道均匀送风,由于果蔬在贮藏中仍有呼吸作用,所以库内保持合适的温湿度条件外,还要引进适当新空气(室外新风)。

低温冷库:也称速冻冷藏库、低温库。

用于贮藏已冻结好的食品,其库温范围为∙35口∙∙18口,一般肉类的冷冻贮藏温度为∙25口∙∙18口,水产品贮藏温度为∙30□∙∙20口,冰淇淋制品贮藏温度为・30口・・23某些特殊水产品要求更低的贮藏温度,达・40口以下。

国外有采用更低贮藏温度的趋势,如贮藏金枪鱼冷藏间温度达-50口。

智能仓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智能仓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智能仓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智能仓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智能仓储技术是指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仓储行业进行升级和改造,提高仓储效率和精确度的一种解决方案。

目前,智能仓储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呈现出以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发展现状:1. 机器人化:越来越多的仓储企业开始使用机器人来完成一些重复性、高强度的任务,如货物搬运、包装等。

机器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力成本和错误率。

2.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智能仓储系统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将仓库内的各种设备、仓储设施和货物等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精确、实时传输和共享。

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仓库,提高仓储效率。

3. 数据分析与优化:智能仓储系统通过收集仓库内各种设备和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潜在问题,优化仓储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度。

二、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智能仓储系统将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理解物品,预测和规划仓库资源和供应链。

人工智能将在智能仓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 无人仓库的发展:随着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无人仓库。

无人仓库可以更高效地管理货物、自动化物流和处理订单。

3. 智能物流:智能仓储系统将与智能物流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生态系统。

通过智能物流系统,可以实现仓储、运输和交付等环节的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

总的来说,智能仓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更加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智能仓储系统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仓储效率和精确度,为仓储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前瞻产业研究院:仓储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仓储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仓储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近年来,我国仓储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总体保持平稳发展,并在冷链物流、城乡配送、跨境电商、危化品仓储、中药材物流等方面有较大突破,绿色包装、新能源车等新技术也得到逐步推广应用。

仓储业发展状况数据显示,2016年,仓储业固定投资额为6801.23亿元,同比增长2.74%。

从横向比较看,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幅高于物流行业的整体增幅,也高于全社会的投资增幅,这反映了仓储业的历史情况与现实市场需求。

从纵向比较,2008年之前仓储业投资增幅平均达30%多,最高达50%,2008年之后增幅普遍下降。

2008-2016年中国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仓储行业分析报告》不过,虽然大中型仓储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仓库设施与业务规模有所增长,但主营业务成本增加,低温仓储企业利润有所下降。

据对100家规模以上的典型通用仓储企业(注:指仓库面积达5万平方米以上、没有商品贸易等收入、以仓储服务为主营业务、仓储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的企业)的调查,100家规模以上的典型通用仓储企业201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7588万吨,比上报企业2014年货物吞吐量增长1%;主营业务收入共205.6多亿元,较上年降低6.6%;主营业务利润共21.6亿元,较上年减少了16.3%。

典型通用仓储企业发展状况分析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仓储行业分析报告》而对30家规模以上的典型低温仓储企业(注:指冷库容积3万立方米以上、以低温仓储服务为主营业务、仓储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的企业)的调查,30家规模以上的典型低温仓储企业201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861.14万吨,较上年减少0.6%;主营业务收入共47.1亿元,较上年增长8%,主营业务成本37.3亿元,较上年增长11%;主营业务利润9.9亿元,较上年降低2%。

典型低温仓储企业发展状况分析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仓储行业分析报告》仓储业经营特点及前景展望总体来看,仓储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如下:仓储设施建设热情不减,仓储地产企业成为现代化仓储设施建设的主力,主要满足电商仓储需求并逐步走向世界;仓储业在资源整合、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及共同配送方面取得进展;冷库行业趋势持续向好,冷链标准化工作被提上日程,生鲜电商为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电商仓储发展又有新亮点,电商物流加速分化;危化品仓储业遭受重创,规范化管理被提上日程;自助仓储进入快速发展期和整合期,行业管理空白显现;仓储金融领域进一步调整,良好的行业发展生态系统正在建立;绿色仓储配送计划得到认可,标准化绿色包装受到关注;中药材仓储物流体系建设的政策环境已形成,标准与技术条件基本具备,迎来快速发展契机;智能仓储建设取得进展,共同配送信息互联互通及仓储业的互联网化开局。

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发展过程仓储的出现,源于生产活动的诞生、它是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随着近年我国制造业的崛起,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仓储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初被人认知的物流模式是物资的运输、仓储、管理、控制,主要靠人及辅助机械来实现,这就是最早的人工和机械化仓储阶段。

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复存取和搬运等方面的要求,具有实时性和直观性的优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作重点转向物资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实时、协调和一体化。

随后仓储物流就发展到了自动化阶段,这对仓储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从而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概念,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自动化仓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实现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朝着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了仓储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仓储是我国仓储物流发展的方向。

2、现状及问题我国仓储业目前效率低、利用率不高、作业条件差、缺乏自我发展能力。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仓储业形成了以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形成部门分割、地区分割、自备仓库自己用,即相互封闭、重复建设的局面,导致资金分散、管理落后、设备陈旧、仓库利用率低下、仓储业社会化程度不高。

据了解,全国仓库面积利用率平均不到40%,有的仓库长期闲置,但有的行业不够用还在继续投资建新库。

由于盲目乱建、乱设仓库,使得市场竞争过度,仓储价格无序。

此外,我国现有仓库大都是平房库,自动化仓库使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使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企业不能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国大部分仓库设备陈旧落后,不少仍处在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商品在库滞留时间长,保管不善造成破损、霉变、损失严重,物流成本较高。

仓储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仓储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仓储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仓储行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围绕仓储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开分析。

一、仓储行业的发展现状仓储行业是指专门从事货物仓储、管理和配送的行业,其主要任务是为商品提供安全、有效的储存和分配服务。

目前,仓储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的发展现状:1. 增长势头迅猛: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仓储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仓储业务总体增长达到了30%以上,行业规模逐年扩大。

2. 服务需求升级: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仓储行业开始朝着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的方向发展。

仓储企业需要通过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仓储设备和仓储管理,满足客户对于商品品质、存储周期和配送速度的要求。

3. 自动化程度提升:为了提升仓储行业的效率和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仓储企业开始引入自动化技术。

例如,智能仓库管理系统、无人搬运设备等,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仓储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

二、仓储行业的发展趋势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仓储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仓储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物流需求,提升运输效率,优化仓储布局,实现智能化管理。

2. 跨境电商的崛起:近年来,跨境电商业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也带动了仓储行业的发展。

跨境电商的特点决定了仓储行业需要具备更高的仓储能力和配送能力,以满足商品进出口的需求。

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倡导:在当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仓储行业也需要积极响应。

仓储企业可以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优化仓库布局和货物配送路线,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绿色仓储。

4. 供应链整合和共享:供应链整合和共享是当下仓储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共享资源,仓储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的降低,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国内外智能仓储技术的研究与比较

国内外智能仓储技术的研究与比较

国内外智能仓储技术的研究与比较智能仓储技术是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先进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精准、安全地完成仓储物流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国内外的智能仓储技术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本文将对国内外智能仓储技术的研究与比较进行探讨。

一、国外智能仓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外智能仓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其实已经比较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在国外智能仓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实现各种货物的自动化运输和搬运。

其中,AGV(自动导引车)是最常见的一种机器人技术,可以通过地面磁条或者激光导航等方式进行路径规划和控制。

而在最新的机器人技术中,还出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自然语言识别技术,实现了机器人与人类的智能交互,更好地适应了仓储物流的需求。

2. 物流信息系统在国外,物流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仓储领域。

这些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仓库内所有操作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包括货物的存储位置、数量、品质等信息,从而提高了仓库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此外,国外一些知名企业还开发了物流信息系统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进一步优化了仓库运营和物流服务。

3.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是国外快递业和物流行业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货物的运输与派送。

无人机技术可以借助卫星导航和机器视觉技术,实现自主飞行和智能识别。

目前,国外一些大型电商平台已经开始引入无人机配送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快、更便捷的物流服务。

二、国内智能仓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较于国外,国内的智能仓储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在近年来也有较大的发展。

目前,国内智能仓储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 AGV自动化车国内AGV技术逐渐成熟,应用范围逐步拓展。

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动化仓储输送机器人和智能物流系统的实施,实现了自动化仓库的普及。

此外,国内AGV技术应用已经进一步扩大到了3C等电子产品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物流仓储自动化等领域。

国外自动化立体仓库行业发展现状及技术趋势分析

国外自动化立体仓库行业发展现状及技术趋势分析

国外自动化立体仓库相关概述《灵动核心产业研究》目录第一节国外自动化立体仓库行业的总体概况 (2)一、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历程 (2)二、国外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现状 (2)第二节国外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典型国分析 (3)一、美国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情况分析 (3)二、日本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情况分析 (4)三、欧洲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情况分析 (4)第三节国内外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5)一、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发展历程 (5)二、国内外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的研究现状 (6)第一节国外自动化立体仓库行业的总体概况一、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历程1959年,美国开发了全球上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1963年率先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控制管理。

此后,自动化仓库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和日本迅速发展起来。

后代以来,发达国大力推广商品物流自动化、高速化、信息化,在各大城市纷纷建立了大型自动化立体仓库。

进入80年代,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全球各国发展迅速,使用范围涉及几乎所有行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技术手段在自动化仓库中及时得以应用:实现了信息自动采集、物品自动分拣、自动输送、自动存取,库存控制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导引车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仓储作业效率,一座大型自动化立体仓库每小时可完成500-800次出入库作业。

二、国外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现状据不全统计,美国拥有各种类型的自动化仓库20000多座,日本拥有38000多座,德国拥有10000多座,英国有4000多座。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仓库应用单位有Sikorsky's StratfordConn飞机制造厂、日本Muratec公司、美国西蒙福兰塞大学(SFU-Simon Fraser University)图书馆、美国Hallmark公司等。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FINEMORES公司内的输送叉车和卡车上都装有计算机,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了主控室和物流搬运设备的指令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目标分解法
,探讨二阶段以上无容量限制选址问
题。
Jayaraman and Ross(2019) [5]研究了两阶段物流网
络设计及管理问题
,提出借助模拟退火算法实现生产、
加工、配送、越库站点选址的最优化
,其研究成果在一
定程度上拓展了模拟退火算法的运用范围。
Harkness
et al (2019) [6]从成本角度建立提出融合简单无容量约
国内外仓库管理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24卷 第
5期
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 & Economics University
Vol124 ,No15
国内外仓库管理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樊敏 洪芸
(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
,天津 南开
300071)
关键词
:仓库管理
;仓库选址
;仓库布局
;越库配送
的方法,其主要贡献在于将选址问题化为整数规划,由
此与其相关的连续性问题就能有效实现最优化。
Brimberg(2000) [ 2 ]探讨了多设施选址问题,在对多种启
发式算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传统的启发式算法
难以解决多设施多目标选址问题,而变量领域搜索算
法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具
有较为明显的优势。Klose
摘 要
:仓库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
,对提升供应链效率
,增强节点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
义。多年来国内外学界从基础理论、管理创新、系统开发、算法研究等层面
,针对选址、布局、越库配送等仓库管
理核心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
,取得众多成果。我们拟就仓库选址、仓库布局及越库配送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加
以梳理
,并就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业仓库选址决策算法。
(二)仓库布局研究
仓库布局
(Warehouse Layout)主要研究在一定约
束条件下
,实现操作成本、运输距离、空间利用率等指
标最优化的方法
,其一般被视为多变量、复杂、非线性
约束优化问题
,被证明属于
NP2hard问题。
Kusiak and
Heragu(1984)认为设施内的空间布局问题普遍被视为
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跨国、跨地区贸易不
断增加,企业货物存储成本大幅提升。Tompkins etal
(1996)研究指出企业货物的存储成本大约占货物生产
总成本的15 %270 % ,有效降低货物仓库运作成本是减
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突破口。作为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仓库管理效率的提升对
设施布局问题
,故从研究脉络看仓库布局问题的研究
可看作是设施布局
(Facility Layout)分析方法在仓库管
理问题上的延伸。
基于现有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仓库布局问题的
Ballou(1967) [ 11 ]分析了产品布局对降低物流搬运成本
两阶段迭代算法,以搬运成本最小化为约束分析纸卷
盘仓库布局问题。YAN G和SUN (2019) [ 19 ]探讨了模
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战略决策,需要决策者综合考虑
区位条件、顾客需求、管理效率等多方因素,其具体实
施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为有效简化仓库选址过程,提
升物流企业决策效率,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基于不
同方法及技术,提出了众多卓有成效的选址方法。
国外研究成果中较为重要有, Efroymson and Ray
(1966) [ 1 ]提出借助整数规划法求解特殊离散规划问题
中图分类号
: F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4755 (2019) 05 -0113 -04
一、引言
仓库管理即指管理机构为高效利用仓库资源提供
优质服务
,对仓库及库内商品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和协调活动。成功的仓库管理应实现仓库空间、仓储
收稿日期:2019 -08 -21
设备与人员使用效率最大化,产品可获取及安全性最
·114·
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 & Economics University
Vol124 ,No15
断转化为具体的定量判定
,以便为物流企业的仓库选
点和战略决策提供建议。方传伟等
(2019) [8]在考虑规
模经济基础上
,借助遗传算法将仓库选址决策中的总
成本进行适当分解
,建立了离散仓库选址模型

;洪芸
(1983—
),女
,陕西西安人
,经济学硕士
,专业为世界经济
,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学。
基金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9BAD30B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673046) ;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
学校内青年项目
(N KQ08058)
. 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并结合
实际案例对模型加以检验。储雪俭
(2019) [9]阐述了仓
库策略管理规划
( WSMP)选址分析的步骤及其区域分
析内容
,探讨了基于
WSMP的仓库选址分析方法。刘
巧芸等
(2019) [ 10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结合企业追求成
本最小化的目标以及以往选址经验和历史数据
,提出
基于
WSMP、遗传算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第三方物流企
(2000) [3]分析了两阶段定容仓库选址问题
,提出基于
拉格朗日启发式算法
,将仓库定容问题转化为在总容
量限制下的无容量限制仓库选址问题
,并借助分支定
限法求解
,实现仓库选址及顾客与商品流安排最优化。
Goetschalckx(2002) [4]以全球物流系统为切入点
,基于
产品整合、供应链策略等视角
,借助启发式迭代算法及
束和有容量约束的单阶段选址模型
,并通过线形规划
及分支定界法得出最优解。
国内研究方面
,陈炜等
(2002) [7]认为企业仓库选
址需要综合考虑地理条件、顾客、管理等因素
,建议运
用层次分析法
(AHP) ,借助专家经验将定性的综合判
作者简介
:樊敏
(1982—
),白族
,云南昆明人
,博士研究生
,专业为区域经济
,研究方向为区域产业分析与物流规
供应链管理运作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
界对仓库管理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从现
有文献看涉及仓库管理的基础理论及算法研究主要集
中于仓库选址、仓库布局、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及越库
配送管理四方面。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仓库选址研究
仓库选址( Warehouse Location)作为物流企业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