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起诉医患纠纷的情况

合集下载

有医患纠纷怎么投诉,处理医患关系的流程是怎样的?

有医患纠纷怎么投诉,处理医患关系的流程是怎样的?

有医患纠纷怎么投诉,处理医患关系的流程是怎样的?所在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所在科室应先进行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与科室主任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如果患者能够接受纠纷投诉到此终止;医务科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

推荐: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医疗事故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医疗纠纷处理在生活中,医患纠纷是时常都有发生的,起因也是各种各样的,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不能直接让行政机关介入调解,此时患者需要就自己的损害向医疗机构的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具体来说,有医患纠纷怎么投诉?一、有医患纠纷怎么投诉1、医院医务科电话2、医院办公室电话3、县卫生局医政股电话4、县人民调解中心医患纠纷调解室5、人民法院起诉二、医疗纠纷处理流程1、医疗纠纷或投诉发生后,所在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隐匿不报者,将承担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

2、因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所在科室应先进行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针对患者的意见解释有关问题,如果患者能够接受,纠纷投诉到此终止。

3、医务科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后,应及时做好登记,并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与科室主任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如果患者能够接受纠纷投诉到此终止。

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请患者就问题的认识和要求提供书面材料,医务科调查落实后提出解决方案,并向分管院长汇报,与患者协商处理意见,如患者接受,处理到此终止。

4、医务科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

患方不鉴定、不起诉、也不听解释,采取违法行为对我院正常医疗秩序构成影响的,依照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上报县卫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处理。

医疗纠纷解决途径(法定程序)1、医患双方本着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则,在县人民调解中心医患纠纷调解室负责人的主持下进行调解。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诉讼的程序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诉讼的程序

遇到医疗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诉讼的程序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发生医疗损害赔偿争议时,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可以寻求第三方帮助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因此,诉讼也是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处理中的可以直接选择的程序之一。

协商或调解都不是诉讼前必须经过的程序,实际中完全可以不经过协商和调解而直接进行诉讼。

(一)诉讼前的准备诉讼程序需要严格依法进行,在法院起诉立案之前,还有很多程序上的内容需要准备。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

具体来说,当事人在法院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前,要做好如下准备:1、确定原、被告进行诉讼首先要弄清楚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通俗地讲,谁的利益受到侵犯,谁就是原告;谁侵犯了原告的利益,谁就是被告。

医疗纠纷中,患者或患者家属显然是利益受侵害者,在起诉时即为原告,具体包括患者(直接遭受人身损害受害人)、死亡患者的近亲属及被扶养人等。

而被告一般都为医疗机构。

至于具体如何确定可以参见本章技巧二中“医疗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在撰写诉讼材料时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身份情况、住所和联系方式,便于法院联系并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加快诉讼的节奏。

实践中,可以按照以下原则确定被告:(1)医疗机构有执业许可证和法人资格的,该医疗机构为被告;(2)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卫生所(室),虽然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以设立单位为被告;(3)依法设立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个体、私营诊所,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医生执业资质上载明的单位或者个人为被告;(4)医疗机构外请专家进行医疗活动产生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以邀请医疗机构为被告;(5)患者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的,以就诊的各医疗机构为共同被告的,应予准许。

医疗纠纷处理方法

医疗纠纷处理方法

医疗纠纷处理方法
医疗纠纷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寻求沟通和协商:患者和医生可以尝试进行沟通和协商,解释各自的立场和理解,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申请医疗仲裁:如果沟通无法解决争议,患者可以向医疗机构申请医疗仲裁,由专业的仲裁机构或者专家进行调解和裁决。

3.举报投诉:患者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医疗机构或医生的行为,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

4.起诉法律程序:如果上述方法无法解决纠纷,患者可以考虑起诉进行法律程序。

患者可以选择聘请律师,准备相关证据,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纠纷处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法律途径可以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决定。

此外,避免医疗纠纷的最佳方法是提高医生的专业素质和医疗质量,以及加强医患沟通和信任的建立。

怎样打医疗纠纷官司?

怎样打医疗纠纷官司?

怎样打医疗纠纷官司?要起诉医院,首先就要确定到哪个法院起诉,也就是法院管辖问题。

一般来说,医疗纠纷诉讼都在区、县层级的基层法院,除非把诉讼标的刻意提高到上千万,才可能到中级法院立案,但这样做得不偿失,因为法院非但判不了这么多,当事人还要搭上不菲的诉讼费。

一般情况下,如果遇到医疗纠纷,当事人双方无法解决的话,那就只有打官司,其实,打官司是一个需要拥有比较多相关法律经验和技巧的工作,这一点小编可以肯定,如果败诉,将可能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如果有一定经验和技巧,这场官司其实并不难,那么,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聊聊▲怎样打医疗纠纷官司:▲怎么打医疗纠纷官司?1、什么情况下需要作鉴定,应当鉴定什么?医患纠纷中的鉴定,一般可分为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和损害程度鉴定等,是否需要进行鉴定、需要进行哪种性质的鉴定,一般要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具体案情来决定。

就本案而言,医疗过错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如果需要鉴定,应进行医疗过错鉴定和损害程度鉴定。

该类案件争议的焦点往往是“医疗行为有无过错及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这也是认定案件事实和当事人责任的难点问题。

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了,案件的实体处理也就基本上有了定论。

医疗过错鉴定,是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依据职权或当事人的请求,委托专门机构且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患方所诉损害结果与医疗方过错有无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评定和判断,为法官公正裁判案件提供科学依据而进行的一项诉讼活动。

它涉及法医学、赔偿医学、临床医学、药理学等多种学科,属法医学司法鉴定。

在医患纠纷中,“医疗过错”和“因果关系”的认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仅凭法官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去对当事人提供的病历、诊断、医学文献及其陈述而就争议事实及责任做出评判是不客观的。

因此,在医患双方就“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原则上应当进行鉴定。

2、如何理解医疗行为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四条第(八)项关于“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有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的规定,明确了医患双方的举证责任。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It is impossible to pursue perfection in all things, but to do one's best.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方法有哪些1、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诉。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有利有弊的。

当市场经济在为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由于市场监管不力以及商家利益熏心,就可能导致了很多的纠纷。

我们知道,医疗纠纷绝大多数是由医疗事故所造成的。

的将为您介绍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方法。

一、什么是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广义的医疗纠纷包括医患双方发生的民事纠纷(民事赔偿等)、行政纠纷(行政处罚等)、刑事责任(医疗事故罪等)。

二、造成原因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

医疗过失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

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的过错。

这些过错往往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或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除了由于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纠纷外,有时,医方在医疗活动中并没有任何疏忽和失误,仅仅是由于患者单方面的不满意,也会引起纠纷。

这类纠纷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对正确的医疗处理、疾病的自然转归和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及医疗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患者的毫无道理的责难而引起的。

医疗服务质量纠纷案例分析与法律途径解决

医疗服务质量纠纷案例分析与法律途径解决

医疗服务质量纠纷案例分析与法律途径解决近年来,医疗服务质量纠纷案件频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医疗服务质量纠纷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发生争议,包括医疗技术不当、过错诊断、手术事故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医疗服务质量纠纷案例,并介绍相关的法律途径解决该类案件。

一、案例分析1. 案例一:李某因手术失败导致残疾李某因患急性阑尾炎,前往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然而手术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李某的腹腔感染,最终导致肠道坏死和下肢瘫痪。

李某因此对医院提起了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用、精神损失费等。

2. 案例二:王某因误诊导致错过治疗时机王某因患有胸痛症状,前往某医院就诊,医生误诊为胸肌骨折,未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结果几天后,王某出现心脏梗塞,并且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王某对医院进行了起诉,要求赔偿医疗费用、误工费等。

二、法律途径解决医疗服务质量纠纷案件1. 寻求和解在医疗服务质量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争议。

和解可以减少纠纷的时间和成本,让患者和医院双方都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满意解决。

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确定适当的赔偿金额,达成和解协议。

2. 起诉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无法通过和解解决争议,受害人可以选择起诉医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医院存在过错,并证实自己受到了实际损害。

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判决是否支持受害人的诉求。

受害人可以请求赔偿医疗费用、精神损害赔偿、误工费等。

3. 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作为监管医疗行业的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医院和医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患者可以将投诉信函寄送给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详细描述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并要求责任医院进行调查和处罚。

卫生行政部门将会对涉事医院进行调查,并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4. 寻求司法鉴定在医疗服务质量纠纷案件中,有时需要进行鉴定,来确定医院是否存在过错。

受害人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司法鉴定,由专业人士对医院的技术操作、医疗质量等进行评估和鉴定。

关于患者xxx医患纠纷情况说明

关于患者xxx医患纠纷情况说明

关于患者xxx医患纠纷情况说明Xxx,女,40岁,xxx乡xxx村人。

2012年2月20日上午9时,患者因“轻微规律宫缩4小时”为主诉入院,接诊医生xxx,科主任xxx,护士xxx,制定诊疗计划,经输液治疗,因只有轻度宫缩,下午16时患者要求出院。

21日上午10时30分因羊水早破再次入院,给予输液治疗并于上午11时55分顺产一男婴,情况良好。

产后15分钟阴道出血量多,经肌注缩宫素,出血量减少,12时50分出血再次增多,给予宫体肌注垂体后叶素2支,并于13时15分转县人民医院。

2012年2月21日下午15时,患者xxx以“产后3小时,阴道出血3小时”为主诉,由xxx卫生院护送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xxx主治医师、护士xxx接诊后发现患者被褥、衣裤大片血迹,面色、眼睑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立即制定诊疗计划并告病危,上报医院请医院专家会诊并参与抢救。

约下午15点20分,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40分钟后出现心跳但无呼吸、血压,瞳孔散大,将病情告知家属,家属商量后要求切除子宫并签字。

在手术室及外科医生协助下护送至手术室,重症监护下仅有心跳,其他指征均无,导致子宫切除手术无法进行。

诊断产后大出血、DIC、脑死亡、肾衰、子宫后壁肌瘤。

边抢救边将病情告知家属。

下午17点33分家属签字放弃治疗。

2月23日,患者家属来卫生局反映情况,卫生局医政股有关人员对其家属进行了接待,讲解了处理医患纠纷的程序,家属选择做医疗事故鉴定,下午3点由卫生局开据医疗技术鉴定委托书,家属自行去xxx做尸体解剖,查明死因。

2012年3月27日xxx司法鉴定中心出具司法鉴定意见:被鉴定人xxx系失血性休克、DIC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依据卫生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章第四十条,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目前,患方已起诉xxx卫生院及尉氏县人民医院,案件正在审理中。

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有哪些

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有哪些

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有哪些医患纠纷是一种社会上经常发生的矛盾,它是因为医疗行业与病人之间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和差距而引起的。

医患纠纷经常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医疗行业和病人来说,这种矛盾对双方都具有很多的影响。

本文将就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让人更全面地了解这些问题。

1. 病人强制进行手术事件2016年,有一位患者在山东医院因胆囊炎住院。

该患者一度措施不当,导致胆囊穿孔,因此医生建议进行手术。

然而,该患者没想到手术过程中会出现意外导致其盆腔内器官损伤,并被迫进行取出子宫手术。

最终,该患者选择了起诉医院的行为。

该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引发了一些医学专业人士和普通人士的讨论。

人们认为,医师对病人健康有责任,手术是治疗疾病的手段,病人在手术前必须充分知情和掌握手术风险。

2. 假冒医师事件2014年,广州市出现了一例假医师事件。

在广州市卫生学校南方医院,一名冒充医学专家的新手术医师在进行手术时没有做好术前准备,结果导致患者手术失败并出现严重的颅脑损伤。

该患者因此处于昏迷状态长达数月。

该事件引发了巨大的公众愤怒和恐慌。

人们对医生的水平和公众安全是否具有保障产生了质疑。

这也要求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体系更加严格地审查和管理医生从业资格。

3. 医疗事故事件2006年11月,安徽省某地一家医院的一名新生儿发生了严重的肺气肿。

经过三天的抢救,婴儿最终死亡。

在调查中,有证据表明医院在赔偿患者时不断推脱责任,没能提供有效治疗,从而引起了患者家属的不满和憤慨。

这件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对各级政府、卫生部门提出了不少问题。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医院管理制度,并特别关注医院内医生的专业素养和应对病患的能力。

4.诊疗误诊事件2019年3月,湖南省某县一名患有肺癌的患者因误诊而错过治疗的黄金期,最终因病逝世。

患者家属认为,医生没有做全面检查,也没有及时给予提示,导致该患者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期,于是对医生提出了责任追究和赔偿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