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繁殖ppt
合集下载
第五章营养繁殖育苗技术

• 从生长健壮的母株上采集的插穗,比从生长势弱 的母株上采集的插穗成活率高;在同一枝条上, 一般是落叶树的枝条基部的插穗木质化程度高, 积累的营养物质多,容易生根成活;常绿树枝条 的中上部生长健壮,营养充足,对生根有利;直 径粗的插穗,所含营养物质多,对插穗 成活有利;
直径细的插穗,含营养物质少,不利于生根(但 插穗不宜太粗,因为切口太大,不易愈合,易腐 烂)。
• 硬枝扦插:插床表面的相对湿度也不宜 过小,否则插条容易失水干枯。
• 扦插基质的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为宜。 • 水分过多影响土壤通气条件。
(3)光照
• 光照能提高地温,促进生根。 • 嫩枝扦插时,为减少叶片失水并让叶片
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应进行适当遮荫。 • 硬技扦插, 插时应插深一些,插穗露出
• 多年生苗木上的1年生枝条作插穗,比1 年生苗木苗干作插穗生根能力低。
• 多年生树木上的多年生枝条生根能力更 低。
(4)插穗的部位 (5)枝条发育状况 (6)插穗的粗细与长短 (7)插穗上保留的叶、芽数量
• 营养物质含量高,插穗生命活动旺盛,维持插穗 生命活动时间长,提供给插穗形成愈伤组织、不 定根生长的时间充足,有利于插穗成活。
小结 硬枝扦插繁殖是最为传统和简便的无性繁殖方
法,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但硬枝扦插 育苗只使用于少数容易生根的树种。
嫩枝扦插方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难生根树种的
扦插成活率,逐渐成为扦插研究的方向。嫩枝扦插 是在生长季节采取木质化程度较低(半木质化)的 带叶嫩枝进行扦插,因为嫩枝扦插穗条比较幼嫩, 内源生长促进物质较多,抑制物质较少,细胞分生 能力强,所以生根容易。
活率高。实生苗发育年幼,再生能力强, 枝、茎、插穗生根能力强,成活率高。 营养苗年龄相对较大,而植物的新陈代 谢和生活力是随植物的年龄递减的,其 枝条的生根能力减弱。
直径细的插穗,含营养物质少,不利于生根(但 插穗不宜太粗,因为切口太大,不易愈合,易腐 烂)。
• 硬枝扦插:插床表面的相对湿度也不宜 过小,否则插条容易失水干枯。
• 扦插基质的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为宜。 • 水分过多影响土壤通气条件。
(3)光照
• 光照能提高地温,促进生根。 • 嫩枝扦插时,为减少叶片失水并让叶片
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应进行适当遮荫。 • 硬技扦插, 插时应插深一些,插穗露出
• 多年生苗木上的1年生枝条作插穗,比1 年生苗木苗干作插穗生根能力低。
• 多年生树木上的多年生枝条生根能力更 低。
(4)插穗的部位 (5)枝条发育状况 (6)插穗的粗细与长短 (7)插穗上保留的叶、芽数量
• 营养物质含量高,插穗生命活动旺盛,维持插穗 生命活动时间长,提供给插穗形成愈伤组织、不 定根生长的时间充足,有利于插穗成活。
小结 硬枝扦插繁殖是最为传统和简便的无性繁殖方
法,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但硬枝扦插 育苗只使用于少数容易生根的树种。
嫩枝扦插方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难生根树种的
扦插成活率,逐渐成为扦插研究的方向。嫩枝扦插 是在生长季节采取木质化程度较低(半木质化)的 带叶嫩枝进行扦插,因为嫩枝扦插穗条比较幼嫩, 内源生长促进物质较多,抑制物质较少,细胞分生 能力强,所以生根容易。
活率高。实生苗发育年幼,再生能力强, 枝、茎、插穗生根能力强,成活率高。 营养苗年龄相对较大,而植物的新陈代 谢和生活力是随植物的年龄递减的,其 枝条的生根能力减弱。
第7节营养繁殖

1
4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 句俗语中柳树的繁殖方式是( ) A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 织培养 5 一棵苹果树上能结出“国 光”“红富士”不同品种的苹果,采 B 用的技术是(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 组织培养 6 利用植物体上的活细胞,在无菌的 条件下培养成试管苗,再移植到土壤 中培养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 (D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营养繁殖
不需要两性生殖 细胞的结合
种子繁殖
(经过了两性生
殖细胞的结合)
有性生殖
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营养繁殖
(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无性生殖
你知道如何用茎繁殖 柳、果树、石榴等植 物吗?
练一练
• 水蜜桃味甜,毛桃的味酸。现将水蜜桃接 到毛桃上,请问: 1、接穗是(水蜜桃 ),砧木是(毛桃 )。 2、嫁接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味道是 ( B )。 A.酸味的 B.甜味的 C.果实一半酸味,一半甜味 D.酸甜适中
C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 D ) A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B是否产生生殖细胞 C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 对植物的生殖方式描述的比较完整的是(D) A都是无性生殖 B都是有性生殖 A C都能嫁接 D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 3 不需要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是( D ) B A组织培养 B嫁接 C压条 D以上都 是
植物的营养繁殖
甘薯可以用根繁殖后代
草 莓
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 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马铃薯可以用茎繁殖后代
用根繁殖后代(如 甘薯、山药) 用茎繁殖后代(如 草莓、柳树)
营养器官
营 养 繁 殖
动物营养学 第十三章 繁殖的营养需要

主要应用于多胎动物,尤其适用于体况较差, 上胎产仔数较多,哺乳期失重大的母猪。
一般在配种前10-14天。
3.对受孕和胎儿发育的影响
(1)营养对受孕的影响:初产母猪在后备期和发 情期内给予高水平营养会提高胚胎的死亡率。
蛋白质的品质和数量,对母猪受孕率的影响不大。
母牛长期或短期营养不足,会影响受精率或 胚胎的成活。母牛的体况既是决定发情,也是决定受精妊娠的因素。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繁殖的营养需要繁殖的营养需要第一节营养与动物繁殖第二节配种前营养需要特点第三节妊娠母畜营养需要第四节种的营养需要第一节第一节营养与动物繁殖营养与动物繁殖一营养对初情期的影响
第十三章 繁殖的营养需要
第一节 营养与动物繁殖 第二节 配种前营养需要特点 第三节 妊娠母畜营养需要 第四节 种♂的营养需要
牛:在维持基础上提高70%。补生鸡蛋,含抗VH Pro 猪:与妊娠♀后期相同:维持基础上提高50%。
(三)矿物质和维生素:
Ca, P, Se, Zn VA、VE,VB6
(二)也可按前期比维持需要↑10-20%,后期 ↑30-50%计。即:
猪 90W0.75×110% (前期) (Kcal/d) (DE) 90W0.75×150% (后期)
我国:后期,是在前期基础上↑50%,即 90W0.75×165%
∵我国猪维持DE需要=(125±35)W0.75
牛 (140~160)W0.75×110% (前期) (DE) (140~160)W0.75×140% (后期)
微量元素,注意Fe、I、Zn、Mn的补充。
五、对Vit需要:
对Fat性Vit:体内存留可供约4个月左右利 用,只要有充足的青料,一般不会缺乏。
β-胡萝卜素对繁殖有影响,尤对♀牛,注意 补充。VA、VD、VE也要注意;
一般在配种前10-14天。
3.对受孕和胎儿发育的影响
(1)营养对受孕的影响:初产母猪在后备期和发 情期内给予高水平营养会提高胚胎的死亡率。
蛋白质的品质和数量,对母猪受孕率的影响不大。
母牛长期或短期营养不足,会影响受精率或 胚胎的成活。母牛的体况既是决定发情,也是决定受精妊娠的因素。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繁殖的营养需要繁殖的营养需要第一节营养与动物繁殖第二节配种前营养需要特点第三节妊娠母畜营养需要第四节种的营养需要第一节第一节营养与动物繁殖营养与动物繁殖一营养对初情期的影响
第十三章 繁殖的营养需要
第一节 营养与动物繁殖 第二节 配种前营养需要特点 第三节 妊娠母畜营养需要 第四节 种♂的营养需要
牛:在维持基础上提高70%。补生鸡蛋,含抗VH Pro 猪:与妊娠♀后期相同:维持基础上提高50%。
(三)矿物质和维生素:
Ca, P, Se, Zn VA、VE,VB6
(二)也可按前期比维持需要↑10-20%,后期 ↑30-50%计。即:
猪 90W0.75×110% (前期) (Kcal/d) (DE) 90W0.75×150% (后期)
我国:后期,是在前期基础上↑50%,即 90W0.75×165%
∵我国猪维持DE需要=(125±35)W0.75
牛 (140~160)W0.75×110% (前期) (DE) (140~160)W0.75×140% (后期)
微量元素,注意Fe、I、Zn、Mn的补充。
五、对Vit需要:
对Fat性Vit:体内存留可供约4个月左右利 用,只要有充足的青料,一般不会缺乏。
β-胡萝卜素对繁殖有影响,尤对♀牛,注意 补充。VA、VD、VE也要注意;
《营养系杂交育种法》PPT课件

第九章 营养系杂交育种
第八组:苑向阳
王允 李佳艳 张小永
h
1
第九章 营养系杂交育种
第一节 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 第二节 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的特点 第四节 童期、童性和杂种培育选择特点
h
2
第一节 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
常规杂交育种和优势杂交育种适用于有性繁殖植物, 营养系杂交育种则适用于大多数果树、花木和宿根性、 球根类花卉,以及用无性繁殖的蔬菜、大田和各种经济 作物等。
试材的选择和纯化挄试验要求有计划地安排杂亝自亝回亝等丌同类型的挄株系分组合逐代播种挄系谱迚行系统调查记载使繁殖或杂亝的仸何一丧丧体都能追溯到它们的亲代祖代编号及其性状表现遗传方式机制的假说和验证精确地采用统计方法等一性状遗传方式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典型的质量性状由单基因控制不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较易判别但在营养系杂亝育种也常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遗传方式需要用各种方法加以鉴别
h
20
(3)珠心胚现象:
柑桔类珠心胚较多,为获得真正的有性杂种, 最好是选单胚性种类作母本,或者选胚数少 的品种 作母本。
4.嵌合体问题
多年生木本营养系品种中嵌合现象比较普遍,而 性细胞仅发源于稍端组织发生层的第二层,所以嵌 合体品种的表现型和配子的基因型常常不一致。
如黑莓的无刺芽变,是M-O-O型嵌合体,在作杂 交亲本时,无刺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h
14
(四)强亲效应的研究
遗传力,亲本效应时都是把2个亲本同等看待, 研究母本效应涉及亲本相同时,变换亲本地位对 性状遗传的影响,如双亲的遗传类型差异很大时, 需要分别研究其亲本效应,姑且名之强亲效应。
(五)品种传递力强弱的研究
第八组:苑向阳
王允 李佳艳 张小永
h
1
第九章 营养系杂交育种
第一节 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 第二节 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的特点 第四节 童期、童性和杂种培育选择特点
h
2
第一节 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
常规杂交育种和优势杂交育种适用于有性繁殖植物, 营养系杂交育种则适用于大多数果树、花木和宿根性、 球根类花卉,以及用无性繁殖的蔬菜、大田和各种经济 作物等。
试材的选择和纯化挄试验要求有计划地安排杂亝自亝回亝等丌同类型的挄株系分组合逐代播种挄系谱迚行系统调查记载使繁殖或杂亝的仸何一丧丧体都能追溯到它们的亲代祖代编号及其性状表现遗传方式机制的假说和验证精确地采用统计方法等一性状遗传方式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典型的质量性状由单基因控制不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较易判别但在营养系杂亝育种也常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遗传方式需要用各种方法加以鉴别
h
20
(3)珠心胚现象:
柑桔类珠心胚较多,为获得真正的有性杂种, 最好是选单胚性种类作母本,或者选胚数少 的品种 作母本。
4.嵌合体问题
多年生木本营养系品种中嵌合现象比较普遍,而 性细胞仅发源于稍端组织发生层的第二层,所以嵌 合体品种的表现型和配子的基因型常常不一致。
如黑莓的无刺芽变,是M-O-O型嵌合体,在作杂 交亲本时,无刺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h
14
(四)强亲效应的研究
遗传力,亲本效应时都是把2个亲本同等看待, 研究母本效应涉及亲本相同时,变换亲本地位对 性状遗传的影响,如双亲的遗传类型差异很大时, 需要分别研究其亲本效应,姑且名之强亲效应。
(五)品种传递力强弱的研究
初中生物植物的营养繁殖课件

!
讨 论
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可以 通过营养器官繁殖后代?
大蒜
竹子
石莲花
水仙
藕
落地生根
洋葱
快过年了,如果你是花农,手头上有 一些菊花优良品种,你打算怎样拓展 这些菊花的种植规模?
1.扦插 : 菊、葡萄、月季
尝试扦插
剪取植物的一段枝 条,把枝条的下部 插入湿润的土壤中。 不久,枝条下部长 出根,上部长出芽, 最后长成一个新个 体。
①进行植物的快速繁殖 ②培养脱毒植株 ③研制转基因植物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 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 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你 知道为什么吗?
无性生殖 的优点: 3、提高质量;4、创新品种。
1、节省时间;2、增加产量;
4.压条
把枝条压埋在土中,待枝条长出根
后分离下来形成新植株,这种方法
叫压条。如夹竹桃、桂花等。
4.压条
• 1、两人一组尝试营养繁殖技术。
2、可选材料与技术
麦冬、 大蒜、 月季、 马铃薯、 甘薯
分根
扦插
请你根据植物的组织培养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是什么生 殖方式?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的原 理分别是什么?
答:无性生殖;细胞的分裂增殖 形成愈伤组织;细胞的分化形成 芽、根,长成试管苗。
2、为使培养过程能正常进行,培养基 中必须含有什么物质?出现试管苗后要 给予光照,为什么?
答:必须含有水和无机盐;为了 让幼苗进实践上已广 泛应用,它和传统的营养繁殖比较 哪者更好?
植物的营养繁殖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繁殖的吗?
绿萝
吊兰
想一想
这些植物依靠哪些 器官来繁殖?
草莓
马铃薯
红薯
2.12《植物的营养繁殖》(ppt)

殖植物的。
新知讲解
扦插
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
注意事项
枝条的上端削平,下端 楔形,斜插(与地面成 45°),插入土壤中部 分要削成斜面、带有芽
上端削平防止水分散失,下端楔形增大吸水面积
新知讲解
常见的扦插繁殖的植物
杜鹃
月季
柳树,使它生根,形成另一个植株
2、欲使一株菊花上开出几种颜色的花,应采用的方法是 ( C )
A.扦插 B.分根 C.嫁接 D.压条
3、营养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D )
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拓展提高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生殖方式。
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繁殖
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繁殖
本质区别: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除了靠种子繁殖,还 可以通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营养繁殖,保持物种的 优良性,提高繁殖速度。在科学探究中,通过实验,我们了 解了植物扦插、压条、嫁接等繁殖植物的方法,认识一些可 以用营养繁殖的植物,体验到了创新生命的乐趣。
注意事项
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 半圈,切断韧皮部中的 筛管,使有机物集中在 压条的枝条上,利于枝 条快速生根。
新知讲解
常见的压条繁殖的植物
草莓 桂花
葡萄
石榴 金银花
新知讲解
嫁接
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 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接穗和砧木
接穗:指接上去的枝条或芽 砧木:指带根系承受接穗的植株
新知讲解
扦插
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
注意事项
枝条的上端削平,下端 楔形,斜插(与地面成 45°),插入土壤中部 分要削成斜面、带有芽
上端削平防止水分散失,下端楔形增大吸水面积
新知讲解
常见的扦插繁殖的植物
杜鹃
月季
柳树,使它生根,形成另一个植株
2、欲使一株菊花上开出几种颜色的花,应采用的方法是 ( C )
A.扦插 B.分根 C.嫁接 D.压条
3、营养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D )
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拓展提高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生殖方式。
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繁殖
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繁殖
本质区别: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除了靠种子繁殖,还 可以通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营养繁殖,保持物种的 优良性,提高繁殖速度。在科学探究中,通过实验,我们了 解了植物扦插、压条、嫁接等繁殖植物的方法,认识一些可 以用营养繁殖的植物,体验到了创新生命的乐趣。
注意事项
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 半圈,切断韧皮部中的 筛管,使有机物集中在 压条的枝条上,利于枝 条快速生根。
新知讲解
常见的压条繁殖的植物
草莓 桂花
葡萄
石榴 金银花
新知讲解
嫁接
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 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接穗和砧木
接穗:指接上去的枝条或芽 砧木:指带根系承受接穗的植株
繁殖的营养需要ppt课件演示文稿

二、短期优饲
营养 促性腺激素 排卵
提高能量水平可增加排卵数。因此,在生产
上出现了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的应用,即常常为
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能量水平(一般在维持能
量需要基础上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
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
二、短期优饲 1、母猪
短期优饲的效果与母猪的体况和优饲时间有 关。 优饲的开始时间:经产母猪在发情或配种前 11-14d,初产母猪宜在配种前7~10d。
妊娠期母体的增重由母体本身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两部
分组成。
1、子宫及其内容物的增长
(1)增长情况 和胎水迅速增长。 (2)营养物质在子宫、胎儿和乳腺内的沉积 妊娠期间,约有50%的Pr-和50%以上的能量是在最后1/4 随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也在增长,胎衣
时期沉积的。Ca、P的沉积率也以末期最高。
二、母体变化规律 2、母体本身营养物质的沉积
三、妊娠期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妊娠后期母畜的营养水平明显影响
胎儿的生长和初生重,但对多胎动物的
产仔数没有影响。
三、妊娠期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1、母猪
提高母猪妊娠后期的能量摄入量,可使仔 猪初生重和成活率增加,但当DE摄入量超过
25.1MJ时,初生重不再增加。
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脂肪,使母猪至分娩
第十六章 繁殖的营养需要
内
容
第一节 营养与动物繁殖 第二节 繁殖周期中母畜及胎儿的营养生 理规律 第三节 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 第四节 繁殖公畜的营养需要
第一节 营养与动物繁殖
一.营养对初情期的影响 二.短期优饲 三.妊娠期营养对繁殖的影响 四.哺乳期营养对繁殖的影响 五.营养对产后发情间隔的影响
据King等(1987)总结20~30次初产母猪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C、治疗疾病
抗生素(antibiotic) —— 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抑制或杀灭其
它微生物的物质。
D、补充营养物质
维生素:B6、B12、K等
复习题目
1.代谢; 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发酵; IMViC试验 2.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
—生长曲线
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描述细菌群体在整个培养期间的菌数变化规律
的曲线。典型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延迟期、对数期、
稳定期和衰亡期。
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迟缓期 (lag phase): 适应、活化期 对数期 (log phase):迅速生长期,典型性 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新生、死亡平衡特征产物积累期
(3)发酵
1×G —— 乳酸+2×ATP
2、细菌的代谢产物: 分解产物与合成产物
(1)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细菌的生化反应实验:
酶系不同 对底物分解能力不同 最终代谢产物不同
对糖的分解:
需氧
TCAC:CO2、H2O 酸、醛、醇等
多糖 —胞外酶 单糖 丙酮酸
厌氧
对蛋白质的分解:
脱氨基酶 NH3 +酸
细 菌
吸取 营养
新陈 代谢
细菌 繁殖
细菌 生长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1. 细菌细胞的化学组成 2. 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3. 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4. 细菌的营养类型 5. 细菌的生长繁殖(掌握) 6. 细菌的人工培养(熟悉)
营养物质(nutrient):细菌生长繁殖、 进行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是细菌生存 的重要物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扰妊娠。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奶牛繁殖的影响(二)
• • • 锌:许多蛋白质和酶的成分或激活物。参与类固醇激素合成;提高受孕 率 铜和钼:铜影响GnRH和LH释放、卵巢活性、发情、受孕。钼影响肝脏 存储铜的能力。同时补铜和钼,受孕率增加高于单独补铜。 镁:垂体和卵巢含量高。许多酶的成分。影响黄体功能和类固醇激素合 成,日粮中含量低,初情期延迟、乏情、卵泡发育不良、不排卵、受胎 率低、流产率高等。
营养对猪繁殖的影响
营养与卵泡发育、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存活 • 限制饲养不利于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 • 赖氨酸摄入量低削弱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 • 短期限饲后恢复饲养,促进卵泡发育和雌激素合成 • 配种前能量状态对胚胎存活的影响大于配种后的影响; 提高卵泡期能量水平,胚胎存活率上升——需要更多 证据。通过孕酮浓度或卵母细胞质量间接影响还是直 接作用于胚胎? • 维生素A、叶酸等提高胚胎存活率
能量过度也导致奶牛繁殖力降低. —“肥胖综合症”
3
GnRH 体况 下丘脑
摄食量
LH FSH
腺垂体
活增重
血液 泌乳
卵泡
代谢激素 葡萄糖 尿素
胚胎 子宫
卵子
黄体
孕酮
能量与奶牛内分泌
• 能量负平衡抑制GnRH和LH释放 • 低能量饲养的母牛孕酮浓度高于高能量饲养的母牛,但 报道不一致 • 能量负平衡使胰岛素、葡萄糖浓度下降 • 摄食量改变,血中和/或卵泡液中GH和IGF-I浓度也改变
160
血 120 浆 促 100 乳 80 素 60 ng/ 40 ml
20 0 5 15 28 56
140 ¬ Ö Õ ¸ Î ³ È Á ë ¬ Ö Õ ¸ °Î ³ È Á ¬ Ö Õ ¸ Ó Î ³ È Á ¼ 750 Ë È ï ì ¿ ¹ Î /Ì
改变日粮后天数
日粮对成年公羊血浆促乳素浓度的影响
•
•
•
瘦素作为连接繁殖功能和营养状态的信号,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功 能和胚胎着床。
下丘脑
摄食量 (—)脂肪 组织GnRH垂体FSH LH
(—) 卵巢
瘦素
E2
(+)
群体信号
光照期
饲料供应
生殖中心 下丘脑
食欲中心
GnRH依赖性
VFA? 胰岛素? 瘦素? 血液
性激素 抑制素
内分泌功能 睾丸
配子生成功能
结论
日粮营养水平对母畜的发情排卵、卵泡发育、卵 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存活,对公畜的精子产量和精液品 质等各个环节都有影响,最终影响受胎率、窝产仔数 和窝产活仔数(猪),甚至影响新生幼畜的存活和生 长发育。营养是通过GH、胰岛素、IGF-I和葡萄糖等 代谢信号为媒介,改变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及卵 巢活性,从而影响繁殖效率。不同的繁殖阶段,有不 同的营养需要。在实践中,通过针对性地调整营养状 态来提高繁殖力,是有效途径。
60 50
卵 40 泡 30 组 成 20 % 10
0 ¡ Ñ Ý Ð Â Å Ð Ñ Ý Ö Â Å ó Ñ Ý ´ Â Å
Þ Ç Ï Ë ¹ Ç ² Ë
( )
图:不同采食方式对初产母猪卵泡组成的影响
注:限饲组母猪—产后1~21天自由采食,22 ~28天50%限饲;补饲组母 猪—产后1 ~21天50%限饲,22 ~28天自由采食。
营养对猪繁殖的影响
营养与母猪发情、排卵和产仔性能
• 限饲不当,初情期延迟、发情不规律 • 能量摄入影响排卵率,注射外源胰岛素增加排 卵率 • 妊娠早期高水平饲养对产仔数有害 • 妊娠中后期加强营养,增加窝产仔数,缩短断 奶后乏情时间,提高新生仔猪存活力 • 泌乳期母猪营养不足,体重下降加大,断奶后 发情延迟,下一窝产仔数减少
营养对公猪繁殖的影响
• 营养不足,性成熟延迟,性腺发育不良
• 蛋白质缺乏,精液量减少,精液品质下降
• 能量过高,肥胖,畸形精子增加
• 维生素E和硒不足,精子活力降低,精子结构异常率增 加 • 热应急时补充维生素C,提高精子产量,减少异常精子 数,提高母猪受胎率
• 注射谷氨酸激动剂NMA,公猪外周血清LH,GH和睾 酮浓度上升。
反刍动物蛋白质利用特点
日粮粗蛋白 (真蛋白和 非蛋白氮) 瘤胃非降解蛋白 日粮能量
瘤胃可降解蛋白
消化和利用
尿素
唾液
氨外流
氨 微生物蛋白
瘤胃
可代谢蛋白
小肠
尿素
肝
尿素
血液
尿素
肾
排出
蛋白质对奶牛繁殖的影响
• 毒性作用:间接—氨、尿素增加,影响葡萄 糖、乳酸、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内分泌和黄 体功能;直接—对精、卵和早期胚胎 • 改变组织代谢:影响能量平衡和营养素分配; 氨源性—糖源性—脂源性营养素要平衡 • 改变内分泌平衡:日粮粗蛋白与孕酮含量和 繁殖效率呈负相关;高蛋白水平,LH基础 浓度上升
能量与奶牛卵巢功能
• 能量不足抑制排卵—产犊至首次排卵间隔延长
• 限制能量,卵泡生长率低,优势卵泡体积小,排卵后第2个 卵泡波卵泡数减少 • 过高的能量对卵母细胞质量有害
瘦素
• 瘦素(Leptin,来源于西希腊语Leptos——瘦的意思。),又称OB蛋白。 是白脂肪细胞分泌的多效性分子,具有调节体重和摄食量的作用(瘦素 抑制食欲、增加代谢率 )。 瘦素是ob基因的产物,是一个16KDa的非糖基化的多肽,由146个氨基酸 残基组成。 瘦素受体是db基因产物,属Ⅰ类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分泌量(pg/ug蛋白/48h)
•
ý £ ¬ Õ ³ Ö · ¾ ß ¬ ¾ ¸ Ö ·
•
P4
P5
饲喂正常脂肪和高脂肪日粮青年母牛 颗粒细胞体外培养48h P4和P5产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奶牛繁殖的影响(一)
• 维生素A或其前体: β-胡萝卜素缺乏导致受孕率低、流产、胎盘滞留、死
产、弱胎、盲犊率增加,垂体和黄体功能受损;公牛性欲降低、初情期延 迟。 • • 维生素E和硒:抗氧化功能,日粮添加,减少胎盘滞留发生,减少子宫炎。 维生素C(抗坏血酸):垂体、胎盘、黄体及肾上腺含量高。发情期血液 中含量高,发情周期中卵泡液中含量有改变。对黄体形成和维持妊娠有作 用。
•
B族维生素:缺乏导致类固醇激素对靶组织的作用减弱。 B2和B12缺乏可干
日粮粗蛋白量 血中尿素 受胎率
卵子/胚胎质量 (至第3天)
低
高
a b a b b a b a b
优质胚存活率
粗蛋白摄取量由低变高对反刍动物繁殖参数的影响
脂肪对母牛繁殖的影响
• 肉用母牛产后头3周饲喂高脂肪 日粮(8%总脂肪),卵泡液中和 外周血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浓度增加,中等大小卵 泡数增加,雌激素非活性卵泡液 中雄烯二酮增加;血清胰岛素浓 度增加 来自高脂肪日粮母牛卵巢排卵前 卵泡的颗粒细胞体外孕烯醇酮和 孕酮产量增加 放牧牛产后补喂高水平脂肪30天, 卵巢黄体活性增加30% 说明脂肪代谢状态的改变可调节 繁殖功能(且可直接作用与卵 巢),而不依赖于能量摄取量。
营养对母猪内分泌的影响
• 限饲,LH分泌被抑制,恢复饲养后, LH分泌频率和浓度上升, 血液葡萄糖、胰岛素和IGF-I浓度也上升;限饲母猪GnRH诱导的 LH 和FSH 低于饱饲母猪 • 泌乳期高能量, LH分泌频率高于低能量组 • 日粮能量来源:淀粉型日粮 饲喂,排卵前LH 和孕酮浓度高于脂 肪型日粮 • 发情周期限饲,妊娠早期孕酮浓度低,与胚胎存活率低有关 • 氨基酸:注射谷氨酸激动剂NMA,血液 LH 和GH浓度增加;泌乳 期摄入赖氨酸低,胰岛素、 LH 、雌激素浓度低,摄入赖氨酸高, 胰岛素和IGF-I浓度增加
排卵率 孕酮浓度 肝重 胰岛素浓度 IGF-I浓度 IGF-II浓度 卵母细胞发育率 胚胎质量
b
b a a b a
a a b
a a b a b
蛋白质对奶牛繁殖的影响
过量粗蛋白降低繁殖力:产后首次发情延迟, 配种次数增加,空怀天数增加,受胎率降低。 受母牛年龄、日粮类型和日粮能量水平影响
可降解蛋白 非降解蛋白
营养对猪繁殖的影响
• 赖氨酸是泌乳期母猪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增加赖氨酸摄入量,断 奶至发情间隔缩短,下一窝产仔数增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对泌 乳量和断奶窝重有重要影响 • 妊娠和泌乳母猪补充生物素,提高受胎率和窝产仔数,缩短断奶 至发情间隔;补充维生素E增加窝产仔数,降低乳腺炎—子宫 炎—无乳症(MMA)发生率,维生素A 、C、叶酸和其他维生素 也可明显改善繁殖性能 • 妊娠期母猪日粮添加铬,提高分娩率和窝产仔数
GnRH非依赖性 精子
营养素 代谢物 代谢激素
大脑
生殖中心 GnRH
“代谢状态感受器” Orexin受体—Orexins 葡萄糖运载蛋白 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合成 IGF受体 瘦素受体
垂体 神经性 传入
LH FSH
类固醇
摄食量
葡萄糖 营养素 挥发性脂肪酸 氨基酸
胰岛素 激素 生长激素 IGF IGF受体 GH受体 葡萄糖运载蛋白 胰岛素受体 瘦素受体 睾丸 脂肪沉积
•
钴:瘤胃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需要钴。钴缺乏性贫血与初情期延迟、不
发情、非功能性黄体和流产等有关。
营养对猪繁殖的影响
各阶段母猪饲喂策略:
育成期母猪母猪——限饲,避免“肥胖综合症” ,延长利用年 限 发情周期母猪——催情补饲 妊娠早期母猪——较低水平饲养 妊娠中期母猪——使母猪获得适度生长、恢复机体营养储备 妊娠后期母猪——加强营养,防止能量负平衡、减少体脂消耗 泌乳期母猪——最大地促进摄食量,减少体重下降
营养对动物繁殖的影响
奈曼旗民族职专 荆国祥
能量对奶牛繁殖的影响
1 最重要的时期是泌乳早期和泌乳高峰期,特点是—能 量负平衡(泌乳期第1-2周达高峰).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奶牛繁殖的影响(二)
• • • 锌:许多蛋白质和酶的成分或激活物。参与类固醇激素合成;提高受孕 率 铜和钼:铜影响GnRH和LH释放、卵巢活性、发情、受孕。钼影响肝脏 存储铜的能力。同时补铜和钼,受孕率增加高于单独补铜。 镁:垂体和卵巢含量高。许多酶的成分。影响黄体功能和类固醇激素合 成,日粮中含量低,初情期延迟、乏情、卵泡发育不良、不排卵、受胎 率低、流产率高等。
营养对猪繁殖的影响
营养与卵泡发育、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存活 • 限制饲养不利于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 • 赖氨酸摄入量低削弱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 • 短期限饲后恢复饲养,促进卵泡发育和雌激素合成 • 配种前能量状态对胚胎存活的影响大于配种后的影响; 提高卵泡期能量水平,胚胎存活率上升——需要更多 证据。通过孕酮浓度或卵母细胞质量间接影响还是直 接作用于胚胎? • 维生素A、叶酸等提高胚胎存活率
能量过度也导致奶牛繁殖力降低. —“肥胖综合症”
3
GnRH 体况 下丘脑
摄食量
LH FSH
腺垂体
活增重
血液 泌乳
卵泡
代谢激素 葡萄糖 尿素
胚胎 子宫
卵子
黄体
孕酮
能量与奶牛内分泌
• 能量负平衡抑制GnRH和LH释放 • 低能量饲养的母牛孕酮浓度高于高能量饲养的母牛,但 报道不一致 • 能量负平衡使胰岛素、葡萄糖浓度下降 • 摄食量改变,血中和/或卵泡液中GH和IGF-I浓度也改变
160
血 120 浆 促 100 乳 80 素 60 ng/ 40 ml
20 0 5 15 28 56
140 ¬ Ö Õ ¸ Î ³ È Á ë ¬ Ö Õ ¸ °Î ³ È Á ¬ Ö Õ ¸ Ó Î ³ È Á ¼ 750 Ë È ï ì ¿ ¹ Î /Ì
改变日粮后天数
日粮对成年公羊血浆促乳素浓度的影响
•
•
•
瘦素作为连接繁殖功能和营养状态的信号,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功 能和胚胎着床。
下丘脑
摄食量 (—)脂肪 组织GnRH垂体FSH LH
(—) 卵巢
瘦素
E2
(+)
群体信号
光照期
饲料供应
生殖中心 下丘脑
食欲中心
GnRH依赖性
VFA? 胰岛素? 瘦素? 血液
性激素 抑制素
内分泌功能 睾丸
配子生成功能
结论
日粮营养水平对母畜的发情排卵、卵泡发育、卵 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存活,对公畜的精子产量和精液品 质等各个环节都有影响,最终影响受胎率、窝产仔数 和窝产活仔数(猪),甚至影响新生幼畜的存活和生 长发育。营养是通过GH、胰岛素、IGF-I和葡萄糖等 代谢信号为媒介,改变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及卵 巢活性,从而影响繁殖效率。不同的繁殖阶段,有不 同的营养需要。在实践中,通过针对性地调整营养状 态来提高繁殖力,是有效途径。
60 50
卵 40 泡 30 组 成 20 % 10
0 ¡ Ñ Ý Ð Â Å Ð Ñ Ý Ö Â Å ó Ñ Ý ´ Â Å
Þ Ç Ï Ë ¹ Ç ² Ë
( )
图:不同采食方式对初产母猪卵泡组成的影响
注:限饲组母猪—产后1~21天自由采食,22 ~28天50%限饲;补饲组母 猪—产后1 ~21天50%限饲,22 ~28天自由采食。
营养对猪繁殖的影响
营养与母猪发情、排卵和产仔性能
• 限饲不当,初情期延迟、发情不规律 • 能量摄入影响排卵率,注射外源胰岛素增加排 卵率 • 妊娠早期高水平饲养对产仔数有害 • 妊娠中后期加强营养,增加窝产仔数,缩短断 奶后乏情时间,提高新生仔猪存活力 • 泌乳期母猪营养不足,体重下降加大,断奶后 发情延迟,下一窝产仔数减少
营养对公猪繁殖的影响
• 营养不足,性成熟延迟,性腺发育不良
• 蛋白质缺乏,精液量减少,精液品质下降
• 能量过高,肥胖,畸形精子增加
• 维生素E和硒不足,精子活力降低,精子结构异常率增 加 • 热应急时补充维生素C,提高精子产量,减少异常精子 数,提高母猪受胎率
• 注射谷氨酸激动剂NMA,公猪外周血清LH,GH和睾 酮浓度上升。
反刍动物蛋白质利用特点
日粮粗蛋白 (真蛋白和 非蛋白氮) 瘤胃非降解蛋白 日粮能量
瘤胃可降解蛋白
消化和利用
尿素
唾液
氨外流
氨 微生物蛋白
瘤胃
可代谢蛋白
小肠
尿素
肝
尿素
血液
尿素
肾
排出
蛋白质对奶牛繁殖的影响
• 毒性作用:间接—氨、尿素增加,影响葡萄 糖、乳酸、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内分泌和黄 体功能;直接—对精、卵和早期胚胎 • 改变组织代谢:影响能量平衡和营养素分配; 氨源性—糖源性—脂源性营养素要平衡 • 改变内分泌平衡:日粮粗蛋白与孕酮含量和 繁殖效率呈负相关;高蛋白水平,LH基础 浓度上升
能量与奶牛卵巢功能
• 能量不足抑制排卵—产犊至首次排卵间隔延长
• 限制能量,卵泡生长率低,优势卵泡体积小,排卵后第2个 卵泡波卵泡数减少 • 过高的能量对卵母细胞质量有害
瘦素
• 瘦素(Leptin,来源于西希腊语Leptos——瘦的意思。),又称OB蛋白。 是白脂肪细胞分泌的多效性分子,具有调节体重和摄食量的作用(瘦素 抑制食欲、增加代谢率 )。 瘦素是ob基因的产物,是一个16KDa的非糖基化的多肽,由146个氨基酸 残基组成。 瘦素受体是db基因产物,属Ⅰ类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分泌量(pg/ug蛋白/48h)
•
ý £ ¬ Õ ³ Ö · ¾ ß ¬ ¾ ¸ Ö ·
•
P4
P5
饲喂正常脂肪和高脂肪日粮青年母牛 颗粒细胞体外培养48h P4和P5产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奶牛繁殖的影响(一)
• 维生素A或其前体: β-胡萝卜素缺乏导致受孕率低、流产、胎盘滞留、死
产、弱胎、盲犊率增加,垂体和黄体功能受损;公牛性欲降低、初情期延 迟。 • • 维生素E和硒:抗氧化功能,日粮添加,减少胎盘滞留发生,减少子宫炎。 维生素C(抗坏血酸):垂体、胎盘、黄体及肾上腺含量高。发情期血液 中含量高,发情周期中卵泡液中含量有改变。对黄体形成和维持妊娠有作 用。
•
B族维生素:缺乏导致类固醇激素对靶组织的作用减弱。 B2和B12缺乏可干
日粮粗蛋白量 血中尿素 受胎率
卵子/胚胎质量 (至第3天)
低
高
a b a b b a b a b
优质胚存活率
粗蛋白摄取量由低变高对反刍动物繁殖参数的影响
脂肪对母牛繁殖的影响
• 肉用母牛产后头3周饲喂高脂肪 日粮(8%总脂肪),卵泡液中和 外周血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浓度增加,中等大小卵 泡数增加,雌激素非活性卵泡液 中雄烯二酮增加;血清胰岛素浓 度增加 来自高脂肪日粮母牛卵巢排卵前 卵泡的颗粒细胞体外孕烯醇酮和 孕酮产量增加 放牧牛产后补喂高水平脂肪30天, 卵巢黄体活性增加30% 说明脂肪代谢状态的改变可调节 繁殖功能(且可直接作用与卵 巢),而不依赖于能量摄取量。
营养对母猪内分泌的影响
• 限饲,LH分泌被抑制,恢复饲养后, LH分泌频率和浓度上升, 血液葡萄糖、胰岛素和IGF-I浓度也上升;限饲母猪GnRH诱导的 LH 和FSH 低于饱饲母猪 • 泌乳期高能量, LH分泌频率高于低能量组 • 日粮能量来源:淀粉型日粮 饲喂,排卵前LH 和孕酮浓度高于脂 肪型日粮 • 发情周期限饲,妊娠早期孕酮浓度低,与胚胎存活率低有关 • 氨基酸:注射谷氨酸激动剂NMA,血液 LH 和GH浓度增加;泌乳 期摄入赖氨酸低,胰岛素、 LH 、雌激素浓度低,摄入赖氨酸高, 胰岛素和IGF-I浓度增加
排卵率 孕酮浓度 肝重 胰岛素浓度 IGF-I浓度 IGF-II浓度 卵母细胞发育率 胚胎质量
b
b a a b a
a a b
a a b a b
蛋白质对奶牛繁殖的影响
过量粗蛋白降低繁殖力:产后首次发情延迟, 配种次数增加,空怀天数增加,受胎率降低。 受母牛年龄、日粮类型和日粮能量水平影响
可降解蛋白 非降解蛋白
营养对猪繁殖的影响
• 赖氨酸是泌乳期母猪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增加赖氨酸摄入量,断 奶至发情间隔缩短,下一窝产仔数增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对泌 乳量和断奶窝重有重要影响 • 妊娠和泌乳母猪补充生物素,提高受胎率和窝产仔数,缩短断奶 至发情间隔;补充维生素E增加窝产仔数,降低乳腺炎—子宫 炎—无乳症(MMA)发生率,维生素A 、C、叶酸和其他维生素 也可明显改善繁殖性能 • 妊娠期母猪日粮添加铬,提高分娩率和窝产仔数
GnRH非依赖性 精子
营养素 代谢物 代谢激素
大脑
生殖中心 GnRH
“代谢状态感受器” Orexin受体—Orexins 葡萄糖运载蛋白 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合成 IGF受体 瘦素受体
垂体 神经性 传入
LH FSH
类固醇
摄食量
葡萄糖 营养素 挥发性脂肪酸 氨基酸
胰岛素 激素 生长激素 IGF IGF受体 GH受体 葡萄糖运载蛋白 胰岛素受体 瘦素受体 睾丸 脂肪沉积
•
钴:瘤胃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需要钴。钴缺乏性贫血与初情期延迟、不
发情、非功能性黄体和流产等有关。
营养对猪繁殖的影响
各阶段母猪饲喂策略:
育成期母猪母猪——限饲,避免“肥胖综合症” ,延长利用年 限 发情周期母猪——催情补饲 妊娠早期母猪——较低水平饲养 妊娠中期母猪——使母猪获得适度生长、恢复机体营养储备 妊娠后期母猪——加强营养,防止能量负平衡、减少体脂消耗 泌乳期母猪——最大地促进摄食量,减少体重下降
营养对动物繁殖的影响
奈曼旗民族职专 荆国祥
能量对奶牛繁殖的影响
1 最重要的时期是泌乳早期和泌乳高峰期,特点是—能 量负平衡(泌乳期第1-2周达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