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妇科疾病的情况下,经前或经期出现的疼痛症状,常伴有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给女性朋友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原发性痛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依据。

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探讨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的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文献研究1.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病因病机关于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病因病机,早在古代医籍《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记载。

《素问·经脉别论》中指出:“帝曰:女之经藏何如?岐伯曰:有病之经曰经痛,经痛之始生于风寒湿热。

帝曰:经痛非其病乎?岐伯曰:此病之中本也。

”可见,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与外感邪气、情志不畅、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密切相关。

现代文献研究也证实,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雌激素、前列腺素、儿茶酚胺等生理活性物质分泌失衡有关,而中医则认为这些生理活性物质的失衡是由于经络气血不畅所致。

2.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根据《中医临床诊断疾病标准》中对原发性痛经的分类,可将其分为肝郁型、气滞型、血瘀型、瘀热型、虚寒型等多种中医证候。

肝郁型主要表现为情志不畅、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气滞型主要表现为腹部胀痛、情绪不宁、舌质淡红等;血瘀型主要表现为月经色暗、不畅或伴有血块、腹部胀痛等;瘀热型主要表现为腹痛、月经不畅且颜色深红等;虚寒型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少、颜色淡、腹痛缓解等。

这些中医证候分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

3.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在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治疗和调理饮食。

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穴位刺激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常用的穴位包括关元、足三里、太冲等;中药治疗常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调和气血的方法,如当归、川芎、姜黄等药物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调理饮食则是通过对月经周期进行合理调理,避免食用寒凉生冷之物。

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且具有一定的疗效。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痛经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症状之一,它困扰着很多很多女性,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中医上来讲,痛经是由于气滞血瘀、经血运行不畅或者着凉受寒引起,由于不同病因所致,痛经出现的具体症状也不尽相同,因此痛经分为很多种类,有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亏虚型,不同的类型由不同的治疗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谈谈原发性痛经中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

1.什么是原发性痛经呢原发性痛经是指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坠胀、痉挛性疼痛,伴有腰痛或其他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

原发性痛经多发于年轻女性,受各种因素所影响,例如精神因素、心理压力或者经期进食生冷食物、饮食不规律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痛经家族史等,原发性痛经是不伴有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月经期腹痛,如果不能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面色发白、四肢冰冷甚至会出现晕厥等。

在中医妇科学中,痛经主要有两大病因,一是不荣则痛,如肾气亏损型、气血虚弱型;二是不通则痛,如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瘀阻型;病机是充任气血运行不畅,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出现的痛经。

中医很早就对原发性痛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在《华佗神方》中写道:“妇人行经时,腹痛如绞,谓之痛经。

”这是最早对痛经下的定义。

在南宋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认为:“痛经有因于寒者,有气郁者,有血结者。

”痛经的发生有虚有实,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记载的:“经行腹痛,证有虚实。

” 实者则实由于气滞血瘀、寒凝气滞、湿热瘀阻导致的不通而产生的疼痛,虚者则由于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导致的不荣,子宫失于濡养产生的疼痛。

1.寒凝血瘀型的痛经有何临床表现呢在中医中,原发性痛经分为很多种类型,在之前的内容中也有提到过,本文主要是谈论寒凝血瘀型的痛经。

那么寒凝血瘀型的痛经有何特别的临床表现呢?首先,寒凝血瘀型痛经是实证,它是在经期中产生疼痛,拒按,疼痛性质为冷痛,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全身表现为寒症、血瘀证的表现,舌脉表现为舌黯苔白、脉沉紧,应该以散寒、化瘀、止痛的护治原则来进行治疗和护理。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为 青 春 期 痛 经 以 气 滞 血瘀 、 寒湿凝滞 两型为多见 . 治 拟 疏 肝
效 较好 。王 氏闭 用 失笑 贴治 疗痛经 1 1 8例 , 贴敷 神 阙 、 关 元 穴. 疗 效 明显优 于元胡 止痛 片+ 氟灭 酸组 , 对 寒 湿 凝 滞 和 气 滞 血 瘀 型 疗 效 优 于 气 阴 两 虚 型 。 谢 氏等 口 ] 认为血行 瘀阻 、 气 机 不畅是 痛经病机关 键 , 治拟化瘀 行气 , 予 中药 止 痛 带 围 扣 小腹 , 通电加热 治疗 9 0例 , 总有效 率 9 1 . 1 %, 疗 效 明 显 优 于
艺标 准 的 中 医 外 治制 剂 应 用 于临 床 。 关 键 词 原 发 性 痛 经 中 医 学 外 治 综 述 中 图分 类 号 R 2 4 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3 ) 1 1 - 0 0 7 5 — 0 3
疗 大 法 .采用 痛 经 I 号 方 口服 配 合 敷 脐 治 疗 气滞 血瘀 型原 发
临床资料显示 . 中医 药 疗 法 具 有 满 意 的 近期 疗 效 和 远 期 随 医外 治 法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的研 究 进 展 概 述 如 下 。
2 外 敷 联 合 内服
肢冷 , 且 不 伴 有 明显 的盆 腔 器 质 性 疾病 。 本 病 多 见 于 未婚 或
未育青年妇女 , 国外 报 道 原 发 性 痛 经 发 病 率 为 4 3 %~ 9 0 %, 国 内报 道 痛 经 发 病 率 为 3 3 . 1 9 %, 其中原发性痛经 占3 6 . 0 6 %。目 前 西 医治 疗 P D 主要 包 括 非 甾体 类 抗 炎 药 、 口服 避 孕 药 、 钙 离 子阻滞剂 、 B 一 受 体兴 奋 剂 等 , 疗效肯定 , 但 均 具 有 不 同 程度 的 副作用 , 且缺乏远期疗效 , 停 药 腹 痛 又 作 。中 医 学 认 为 原发 性 痛 经 病 机 主要 为不 通 则 痛 、 不荣则痛 , 治 疗 以散 寒 通 络 、 调 理

“敷药灸脐法”对原发性痛经即时镇痛疗效观察38例

“敷药灸脐法”对原发性痛经即时镇痛疗效观察38例
因, 以心气虚 弱 , 血脉瘀 滞 , 浊壅盛 , 痰 心
张 国 芳 杜 廷 海 ( 讯 作者 ) 通
400 河南 中医学院 20 级研 究生 ( 州 ) 5O0 09 郑
寐, 反复心绞痛发作 , 记忆力减退 , 反应 迟
钝 , 尿 频 多 或 遗 尿 , 功 能 减 退 , 膝 酸 夜 性 腰
全 栝楼 1g 薤 白 1g桂枝 1 g桃仁 1 g 2, 2, 0, 5, 红 花 1g 川芎 1g 当归 1g 半 夏 9 , 5, 5, 2, g 枳 实 1g 郁金 1g延 胡索 1g丹参 2 g佩 2, 5, 5, 0, 兰 1g 陈皮 1g 甘草 6 。 2, 2, g
典 型 病 例
无 效 5例 , 总有 效率 8.4 6 8 %。结论 : 敷 “
药 灸脐 法 ” 疗 寒 凝 血 瘀 型 原 发 性 痛 经 治
有较好 的即时镇痛疗效 , 值得 临床推广应
用。
关键词
原发 性痛 经
寒 凝血瘀
脐疗
1 1 c 长的直 线 , 条 0m 两端 分别 表示 无痛和剧痛 , 者在直 线上标 记 1 , 患 点 以
O 21 5. 6
表示疼痛程 度。0分 :c 无痛 , 任何 0 m, 无
疼痛感觉 ; : 3 m, 度疼 痛 , 不 2分 1~ c 轻 但
影响工作 、 活 ; : 生 4分 4~6m 中 度 疼 痛 , e
原发性痛经 ( D) P 是指女性生殖器官
稍影响工作 , 不影响生活 ; 6分 : 7~1 e , 0r a 重度疼痛 , 疼痛剧烈 , 影响工作和生活。 治疗前 及治疗后 均 由患者将 自己感 受 的疼痛强度以“ ” 记在线段 上 , 1标 线段 左端到“ ” 间的距 离 即是受 试 者的疼 l之 痛强度 ; 评分要求取一位小数点。 疗效判 断标 准 : 照有关 文献 ( 疼 参 《 痛学》 3版 ) , 第 结合 痛经 的临床特点 , 拟定 以下疗效判定标 准。①痊愈 : 经治疗 疼痛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 , 治疗后 视觉 模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疗程: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确定贴敷疗程, 一般为每周1-2次,连续4-6周
案例一:治疗颈椎病 案例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案例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案例四:治疗肩周炎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药理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研 究
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及其机制研 究
药物对经络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 究
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 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应咨询医生 意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过量: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 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 生帮助。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 童等特殊人群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意 见。
孕妇禁用
添加标题
糖尿病患者慎用
添加标题
皮肤破损者慎用
添加标题
汇报人:
发展历程:从传统膏药到现代穴 位贴敷疗法
现代研究进展:对穴位贴敷疗法 的科学解释和临床应用
发展趋势:结合现代科技,提高 疗效和安全性
优势:安全、无 创、无痛、便捷
治疗效果:缓解 疼痛、改善睡眠、
增强免疫力等
适用范围:内科、 外科、妇科、儿
科等多种疾病
临床应用:广泛 应用于各种疾病 的治疗和康复中
咳嗽:适用于急性支气 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汇报人:
中药穴位贴敷疗 法:通过将中药 敷于特定穴位, 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原理:利用中药 的药效和穴位的 刺激作用,调节 人体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效果。
穴位:人体特定 部位,具有不同 的生理功能和治 疗作用。
中药:具有不同 药效的中草药, 通过配伍使用, 达到治疗效果。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起源:古代 中医学中的外治法

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临床观察

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临床观察
较甚 。
与 对 照组 比较 , P< O 0 .5
3 3 随访结果 .
治疗组痊愈 的 4 9例患者停药半年后 随访 有
8 复发 , 效的 1 例 显 7例患者停药 3个月后又 出现原来痛经 症 状者 5例 , 有效 的 1 O例患者停药 3个月后又 出现原来痛经 症 状者 8例 。对照 组痊 愈 的 3 8例 停药 半 年后 随 访有 2 2例 复 发, 显效 的 9 患者停 药 3个月 后 又出现 原来 痛经 症状 者 7 例
后统 计 疗 效 。

位 贴敷 治 疗痛 经 的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 10例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将 6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各 8 例 。 治 疗 组 患 者 以补 肾 活 血 , 经 止 痛 O 通
中 药 辨证 内服 配合 穴位 贴敷 治疗 , 期 前 3天 开 始 内服 中药 , 经
2 1 年第 3 卷第 6 02 3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5
临证 报 道 ・
中药 内服 配合 穴 位 贴 敷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8 例 临床 观 察 0
郑五 二 ,曾启 全 ,陈丽 莲 ( 广西合 浦县 中医 医院 ,广 西 合 浦 5 6 0 ) 3 1 0
例, 有效 的 2 o例患者停 药 3个月后又出现原来痛经症状 者 1 8
例 。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4 体会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 间, 出现下腹部 痉挛性疼痛 , 腰酸 , 下腹 坠胀 或其他不适 , 严重影 响 日常生活 。分原 发性和 继发性 2 2。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 官无 器质性病 变的痛 种_ ]
生素 B 、 6 布洛芬片。

穴位注射加贴敷艾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

穴位注射加贴敷艾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
速 刺 入 皮 下 , 后 用 针 刺 手 法 将 针 身 刺 至一 定 深 度 , 下 提 插 , 然 上
与 综 合 组 比较 , AP<O0 。 .l
3 讨

痛 经 多 为 功能 性 , 生殖 器 官 无 器 质 性 病 变 , 月 经 期 子 宫 内 与 膜 前 列 腺 素 含 量 增 高 有 关 , 其 前 列 腺 素 F e含 量 增 高 引 起 子 尤 2t
中图 分 类 号 : 2 11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号 : 0 4 7 5 2 1 ) 1 1 7 — 2 R 7 .1 3 B 1 0 — 4 X( 0 1 1 - 8 6 0
【 要 】 目的 观 察 维 生 素 穴 位 注 射 加 贴 敷艾 慈灸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的疗 效 。 法 将 患 者 随机 分 为 穴 位 注 射 摘 方
加 贴 敷 艾 慈 灸 之 综 合 组 、 位 注 射 组 及 常 规 组 , 别 予 相 应 治 疗 ; 月 后 观 察 疗 效 。 结 果 穴 位 注 射 加 贴 敷 穴 分 3个 艾 慈 灸 组 疗 效 优 于 其 他两 组 。结 论 穴 位 注 射加 贴 敷 艾 慈 灸 治 疗 痛 经 疗 效显 著 。
( ) 合 组 。 在 每 次穴 位 注 射 后 即时 将 敷 贴贴 在三 阴交 穴 , 时 2综 同
将艾慈灸 ( 江西 艾 慈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出 品 ) 于 关 元 穴 , 会 贴 教 患者在空 闲时可 在相应 的穴位 上( 阴交 、 元 ) 压 5 i 三 关 按 m n以
・1Biblioteka ・ 86 中 国 中医 急症 2 1 0 1年 1 1月 第 2 0卷 第 1 1期 J T M. o .0 1 V 12 N .1 E C N v 2 1 , o. 0, o1

温经止痛膏穴位贴敷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2例疗效观察

温经止痛膏穴位贴敷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2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研究 21 8月第 2卷第 4 00年 期
R sac n g ae rdt nlC i sa dWet nMeii 00A“ eer o It rt Ta ioa hn e n s r dc e21 hf e d i e e n
ⅥJ  ̄ (!
・1 5 ・ 7
te t ih prm a y d s e or h a M e h d Fit a int t i a y dy m e o r e e e r n o l i i e n o i n sw t i r y m n r e . to s f y p te swih prm r s n r h a w r a d m y d v d d i t t ou . it wo c s s r c i e h r p fp ntp a t r b n ge h l heot r egh e n c s s a o r WO gr ps Th r y t a e e ev d t e a y o oi l s e a da s w ie t he i t e a e , s c ntol go r up, a e Xu nh a l t a l o e t u lp ro . t k a u t b e sor ly f r3m ns r a e ids Thes o e ft em a n s m p om sa d t t l fe tv a e c r so h i y t n o a f c i e r t e we e e a u t d b f r n f e r a m e t r v l a e e o e a d a t r t e t n .Re u t Th if r nc f t t ls m pt m s s O e wa i iia t P < s ls e d fe e e o o a y o c r s sgn fc n ( 0 O ) b f r n fe r a m e e w e n t o gr ps The s o e fl w e b o i lp i ba k p i c d s e t . 1 e o ea d a t r t e t ntb t e w ou . c r s o o r a d m na a n, c a n, ol w a , v m ii g a d d a r e r i niia ty d ci e P ̄ 0 01 a t rt e a y i r a m e o p c m p r d wih t s o tn n i r h a we e sg fc n l e ln d( . ) fe h r p n t e t ntgr u o a e t he e i o r lgr u .Th o a fe tv a eoft r a m e o p w a 3 8 n c nto o p e t t le f c ie r t he te t ntgr u s 9 whl t a fc n r l s7 . % ,h i h to o to 2 2 t e e w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 2 ・论
著 ・
M a y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1 3
中药穴位贴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钟 小瑜
( 深圳市宝安 区松 岗预 防保健所 ,广东 深 圳 5 1 8 1 0 5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中药 穴位贴敷 加 红外 线照射 治疗血 瘀型 原 发性痛 经 的临床 效果 。方 法 选取 深圳 第三 中 医院和松 岗人 民医院 2 0 1 2年 7月
中 图分类 号 :R 2 7 1 . 1 1 3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3 - 0 4 1 2 - 0 2
Cl i n i ca l Re s e a r c h o n Chi ne s e Me di c i ne Ac upo i nt Appl i c a t i o n Com bi ne d wi t h I nf r ar e d I r r a di a t i on Tr e a ing t Pr i ma r y
I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i t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c u p o i n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i n f r a r e d i r r a d i a t i o n t r e a t i n g p r i ma r y
d ys me no r r h e a wi t h bl o o d s t a s i s t y pe . Me ho t d s T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1 2 0 p a t i e n t s wi h t p r i ma r y d y s me n o r r h e a wi t h b l o o d s t a s i s t y p e t r e a t e d i n he t t h i r d h o s pi t a l a n d s o ng g a n g h os pi t a l o f s h e n z h e n f r o m J u l y 2 0 09 t o J u l y 20 1 2 w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e c t i v e l y a n d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2 g r o u ps . T h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e r e g i v e n pe r o r a l t r e a t me n t o f v i t a mi ns a n d a na l g e s i c d r u g s , a n d t h e o b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he t t r e a t me nt o f Chi n e s e me ic d i n e a c u p o i nt a p pl i c a t i o n c o mb i n e d wi t h i n ra f r e d i ra d i a t i o n. Th e re t a t me n t e fe c t of 2 g r o u ps we r e c o mp re a d . Re s u l t s I n he t o b s e va r t i o n ro g u p .山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wa s 9 5 _ 3 % .c t u ' e r a t e
为 ( 1 1 . 4 2 士3 . 7 1 ) 而对 照 组的 总有 效率 为 8 1 . 8 %, 治愈 率 为 3 4 . 5 %, 疼 痛 积 分为 ( 1 6 . 5 6 ±5 . 4 5 ) 分。 以上 情况 两组 间有 明显 的差 异性 <0 . 0 5 ) ; 另外 在血 块、 周期 异常 、 乳房 胀 痛、 头晕 头痛 症状 方 面两组 比较 也有 明显 的差 异性 , P<0 . 0 5 , 均有 统计 学意 叉。结论 中药 穴位 贴敷 加 红外 线照射 治疗 血瘀 型原 发性 痛经 临床 效 果显著 。 【 关键 词 】 中药 穴位 贴敷 ;红外 线照射 ;血 瘀 型 ;原 发性痛 经 ;效 果分析
至2 0 1 3年 4月的 1 2 0 例血 瘀 型 原 发性 痛经 患者 ,将 这 1 2 0例血瘀 型 原 发性 痛经 分成 2组 ,对照 组 予 以维生 素和 止 痛 药物 口服 治疗 ,观 察
组予 以 中药 穴位 贴敷 敷 加 红外 线 照射 治 疗 ,比较 两组 治疗后 的效 果情 况 。结果 观 察组 的 总有 效率 为 9 5 - 3 %,治 愈率 为 6 9 . 2 %,疼 痛 积 分
D ys m e nor r he a i t w h Bl ood St a s i s Type ZHONG Xi a o - yu
P S o n g gan g Pr e v e n t i o n He a l t h Ce n t e  ̄S h e n z h e n 51 8 1 0 5 ,Chi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