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业化:认识价值与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课题

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的国家,而现代化是一个无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然而,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挑战。
贵州作为中国的西南边陲省份,面临着许多独特的问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在贵州实践中的特点与经验,并分析其所带来的影响。
二、贵州的基础条件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山地省份,地势复杂,交通不便。
同时,贵州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
然而,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贵州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1. 经济发展:贵州是中国的贫困地区之一,经济相对落后。
农业仍然是贵州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但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2. 教育发展:贵州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农村地区。
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3. 文化保护:贵州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指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现代化经验,推动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发展模式。
在贵州的实践中,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以下特点。
1. 经济发展:贵州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并发展以旅游业、工业和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
同时,贵州还推行了扶贫政策,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2. 教育发展:贵州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实施了“让孩子上学好”工程,为农村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3. 文化保护:贵州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现代化进程中,贵州积极挖掘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文化展览等方式向外界展示贵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中国式现代化在贵州的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在贵州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1. 经济发展:贵州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贵州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新型工业化研究综述--以贵州省为例

新型工业化研究综述--以贵州省为例曾春花【摘要】The research 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the necessity,the path and the evaluation, which is single and lacking of pertinence in the choice of its path. Unfortunately, the consensus has not been reached in the research on it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research mentioned above,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uniqueness of newly-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 determines its strong pertinence to the pa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industry cluster is a reasonable path of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 Guizhou.%目前,对新型工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新型工业化内涵与特征、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性、新型工业化路径和新型工业化评价等方面。
这种研究思路较单一,缺乏对区域新型工业化针对性的道路选择研究,此外,对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区域新型工业化问题的独特性决定了区域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应当具有较强针对性,生态产业集群能成为贵州新型工业化合理发展的路径。
【期刊名称】《铜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118-121)【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内涵;路径;评价;生态产业集群【作者】曾春花【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3.3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的转变”,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贵州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良好

在大数据时代,工业互联网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如企业生产数据、用户个人信息等,一旦泄露或被滥 用,将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制定严格的隐私政 策,是贵州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挑战之一。
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
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
制定统一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和规范 ,是推动贵州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 要保障。
详细描述
贵州在云计算与边缘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建设云计算中心和边缘计算平台,实 现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高效协同。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降低计算成本,为贵州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
应用还有助于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隐私保护,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
详细描述
贵州在智慧物流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通过建设物流信息平台 和智能化仓储、配送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 能化调度。智慧物流的应用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 本,为贵州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业大数据
总结词
工业大数据是贵州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应用场景之一,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 支持。
详细描述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不同行业、不同领域 的企业相互合作,共同构建生态系统。贵州 应鼓励企业间开展跨界合作,共享资源、技 术和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推动 整个行业的进步。
国际合作与交流
要点一
总结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贵州工业互联网走向世界的重要 途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贵州应积极参与国际工业互联网组织和活动,加强与国际 先进技术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标准和经验,同时向世界展示贵州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成果 和特色优势,提升国际影响力。
贵州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贵州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贵州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贵州省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重工业占比过高、农业依赖性强、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等。
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贵州的产业结构,推动贵州省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贵州的产业结构现状1. 重工业占比高:贵州省在过去几十年间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导,如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这些行业在贵州省的产业结构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重工业的发展给贵州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2. 农业依赖性强:贵州省农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的产值占贵州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较高。
农业发展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3. 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贵州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科技研发强度和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省的科技水平相对滞后,高新技术产业缺乏,创新型企业少。
二、贵州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1. 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
未来,贵州省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完善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2. 发展现代服务业:贵州省一直以来都在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贵州省可以进一步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培育和发展金融、信息、教育、医疗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提升贵州省的服务业比重,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 产业升级转型:贵州省应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步伐,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
贵州省可以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
同时,贵州省还可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

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写在工业强省战略实施一周年一时间无声,却最有力。
2010年10月26日,对贵州来说,是值得铭记的时间刻度。
自这一刻起,我们第一次以“全省工业发展大会”的方式,响亮提出“工业强省”战略。
这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贵州省情科学研判、对贵州未来发展科学辨析后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这是在深入调研、倾听民意、广纳谏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全省上下富民强省的共同意志。
在随之推进的开放奋进的365个日日夜夜里,我们一步步丢掉束缚自我的枷锁,迎来了焕然一新的天地,书写了令人刮目的“贵州故事”。
“十二五”的跑道上,靠“工业强省”战略,我们和别人有了一样的“跑鞋”,一样的动力。
“十二五”的跑道上,靠“工业强省”战略,我们迈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这一年,中央领导关怀、国家部委支持、外来企业联姻,全局皆活;这一年,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捷报频传;这一年,民生工程加速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加强;这一年,“贵州”字眼渐趋渐热,开放奋进创新形象跃动而出。
二为什么要强省?为什么要“工业强省”?两个问题的答案,清晰地写在我们的省情当中。
2009年,贵州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仅为 1.15%,人均GDP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一,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8%,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国落后位置。
靠后、挂末、垫底。
关于贵州省情,我们能说上一堆,但总体离不开这三个词。
我们明白从哪里来,却鲜有信心和底气说出要到哪里去,更不用说怎么去?因为,我们总是看到一个挥之不去的尴尬:尽管我们也在努力发展,但和别人比,差距仍在拉大。
寻找破题之策,已是时不我待。
在发展中落后,在前进中退步。
怎能不让人警醒?!发展太慢的发展,老百姓不满意,也不会答应。
小平同志高瞻远瞩: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寄语:贵州要“能快则快,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有效益,就要加速发展”。
省委书记栗战书掷地有声:对于贵州来说,加速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贵州必须“又好又快、更好更快”。
贵州经济发展引擎:工业化和城镇化

较差 , 生产力水 平低 。 目前 , 贵州 城镇 体 系存在 的一 大问题 。是全 省辐射 功能 强的 大城市 只有 贵 阳市 一 座 , 贵 阳市 资金投 入过 于集 中在城市 中心 区 。 围 而 外 的 中心城镇 、 小城镇 发展相 对较 慢 。 限制 了城镇 化 的
发展。
3正 确选择城镇 化 实现 的主要 途径 。 ) 口向 中 . (人 1
1正确认 识城 镇化发展 道路 的现 状 。贵州 有 】 . 3 个 城 市 , 大城 市 1 ( 阳市 ) 没有 大 城 市 , 中 特 个 贵 , 有 等城 市 3个 , 即遵 义 、 安顺 、 盘水 , 小 城 市 9个 。 六 有 建制 镇 有 6 7个 , 中县 城 有 6 9 其 8个 , 口规模 普 遍 人 偏小 。 未能形 成较 大规 模 的城镇 体 系。网 在城镇 体 系 结 构上 表现 出明显 的行 政 特征 。依次 表现 为省 域 中 心城 市 为省会 贵 阳 ,地 市 中心城 市为 各地 州市 政府 所 在城 市 , 区域 中心 城镇 为县 政府所 在 中心 城镇 , 县 以及 一 般城镇 ;在 空 间分 布上表 现 为以贵 阳市 为全 省 中 心城 市 , 主要 城 镇 沿 贵 昆铁 路 、 黔 铁路 、 渝 湘黔 铁路 、黔桂 铁 路等 四条 铁路 线和 2 0 3 0两条 国道 1 、2 公路 线 展 开 , 贵 阳 、 义 的城市 周 围 , 在 遵 城镇 分 布较 密集 , 而省 际边 界 地 区城镇 规 模 小 量 少 、 展 能 数 发 力弱 , 是贫 困 山区和 多 民族 聚集 的地 区 。 多 生态 环境
加快 城镇 化进程 、 进城 乡协 调发 展 , 促 实现 贵州 经 济社会 发展历 史性跨 越 。z l 年 贵州城镇 化率为 01 3 % 。 于全 国平 均水平 l . 百分 点 , 镇人 口比 l 低 6 7个 城 例低 , 市数量 少 , 城 城市 规模 小 , 合实 力弱 , 综 基础 设 施差 。 城镇管 理亟 待加强 。 城镇化 水平低 , 圆 已经 严重 制约 贵州 实现 历史性 跨越 、全 面建 设小 康社 会 的进
贵州工业产业发展趋势

贵州工业产业发展趋势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产业格局的调整,贵州的工业产业也正在经历着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围绕贵州工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涵盖贵州工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贵州工业发展的背景和现状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资源产地。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等限制因素,贵州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贵州的工业基础主要集中在冶金、电力、化工等传统行业,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调整,贵州的工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贵州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贵州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的转移和升级,为贵州的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贵州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工业转型升级的力度,推动传统工业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培育。
目前,贵州的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
传统的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仍然是贵州工业的主要支柱。
虽然这些传统行业在贵州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仍然是贵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低效能等问题,但这些行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 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为了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贵州政府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
贵州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为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引进外资、引进人才和技术合作等方式,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
3. 绿色发展成为主题。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工业发展中,贵州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
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规划

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规划
具体如下:
一、贵州省工业发展的现状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也是中国现代产业化进程中的重点发展地区。
近年来,贵州省由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省向经济多元化、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发展道路持续迈进,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谐为统一主线,充分发挥贵州省自身潜力,积极开展产业发展,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产业结构正在实现从农业大省向经济多元化省的转型。
(一)智慧农业
通过全要素生产力优化,重点发展农业从业者的智能管理,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大数据建设,实现农业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变到智慧农业发展模式。
(二)智慧物流
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及时共享与有效调度,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改善物流供需链的协同效率,实现物流的智慧化。
(三)智慧电子工业
大力发展智慧电子产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积极开展军工、航空航天、农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实现工业信息化和智慧制造的协同发展。
(四)智慧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是因为贵州城镇化进程必须有工业化坚强支撑。
二、贵州工业化:实现价值
1.工业化是实现后发赶超的必然选择
后发赶超:国家的要求、贵州的追求
后发赶超可选择的产业:
基本要求与目标: 又快又好
第一产业:由于受自然的影响而不可能快
一、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2.工业化过程就是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增加的过程
之所以是一个误区:
一是因为通过优化工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完全可 以大幅度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
二是因为能源资源丰富是贵州省的比较优势,能源 工业本身就是贵州工业发展的重点内容; 三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必将得
到加速发展。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产业的快 速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将完全可以得 到满足。
加快工业化进程
二、贵州工业化:实现价值
5.工业化是逆转要素流向的根本办法
经济发展三要素:人、资金、土地
三要素流动规律:人往高处走
钱往富处流
地被富人用
三要素流动情况:逆流
逆转要求流向办法:工业化
二、贵州工业化:实现价值
5.工业化是逆转要素流向的根本办法
人往高处走
2010年户籍人口4189万-常驻人口3479万人=710万人
持续国家发展目标要求贵州工业大发展 贵州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落后的省份, 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不可或缺的短板;国家要实施统筹区 域发展战略,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解决这块短 板问题;也就会要求和支持贵州加快发展。贵州加快发展的潜力在 工业、希望在工业;而工业化的最佳路径选择是园区化。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完全可能实现转型目标 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工业发展已完全可以依托现代科技 实现转型目标。贵州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具有应用现代 科技直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后发优势,贵州可以直接依托现代科 技,通过加强园区载体建设,跨越传统工业先发展后治理阶段,实 现贵州工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资源丰富与良好交通预期奠定了发展基础
一、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4.“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第二轮“大跃进”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第二轮“大跃进”是极少部分 人思想认识上的又一误区。
之所以成为误区:
一是因为受1950年代后期我国出现的“工业大跃进”情况 的思维惯性的影响,认为举全省之力,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举措所 表现出来的组织形式与1950年代的情况类似; 二是因为目前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过程中,极少部分地 区由于组织不力、方法不当,饥不择食进行招商引资而导致的资 源开发的低效益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的不良影响现象。
社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通过提高管理水
平,加强管理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一、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5.贵州可以跨越工业化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贵州可以跨越工业化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是明显 的理论和实践认识方面的误区。 之所以成为一个明显的误区: 一是因为少部分人、主要是极少数专家认为:产业 发展规律不一定适合贵州实际,贵州发展完全可以依托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比较优势和区位条件及交通迅速改 善的形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跨越工业化阶段,直 接进入生态经济阶段; 二是因为有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事实作为佐证。
人口聚集的条件:产业支撑
支撑产业:工业、服务业
所处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到中期
城镇化产业重点:工业
三、贵州工业化:发展路径
总体选择:新型工业化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
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
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 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我国是在十六大上提出的 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我理解:贵州新型工业化就是资源节约型、环
钱往富处流
2011年存款余额8743亿元-贷款余额6842亿元=1901亿元 2000年存款余额1107亿元-贷款余额1065亿元=42亿元
地被富人用
2005 年贵州省建设用地占 3.07% ;浙江省 6.62% ,广东省 9.54%,江苏省17.16%。
二、贵州工业化:实现价值
6. 工业化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支撑体 城镇化的表现形式:人口在城镇集聚
二是因为极少部分地区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属于 发展中的管理问题,而不是“工业强省”战略本身的 问题。
一、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4.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第二轮 “大跃进” 总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虽然组织 力度大、组织力度与1950年代的“工业大 跃进”相似,但两者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
回事;同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是经济
境友好型、结果高效型,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
高科技型工业化
具体路径之一:园区化
1.贵州工业园区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宏观经济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招商引资条件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 总量跃上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投资 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贵州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构 筑良好的招商引资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化 进程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条件。 ——生态环境政策要求必须走绿色低碳发展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演进,包含中国在内的世界 各国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政策的要求越来越 高,这就要求贵州工业化必须走绿色低碳的道路。绿色低 碳道路的最佳选择就是园区化。
具体路径之一 :园区化
1.贵州工业园区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可持续国家发展目标要求贵州工业大发展 贵州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落后的省份, 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不可或缺的短板;国家要实施统筹区 域发展战略,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解决这块短 板问题;也就会要求和支持贵州加快发展。贵州加快发展的潜力在 工业、希望在工业;而工业化的最佳路径选择是园区化。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完全可能实现转型目标 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工业发展已完全可以依托现代科技 实现转型目标。贵州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具有应用现代 科技直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后发优势,贵州可以直接依托现代科 技,通过加强园区载体建设,跨越传统工业先发展后治理阶段,实 现贵州工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资源丰富与良好交通预期奠定了发展基础
一、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2.工业化过程就是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增加的过程
工业化过程就是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不利 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又一个存在的较为普遍的认识 误区。 之所以成为一个误区:
一是因为加快工业化进程确实要大幅度增加能源的 消费量;
二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前消费的大部分能源是不可再 生资源,因此必然的结论就是加快工业化进程不利于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出台的国发二号文件和省十一次党代会,又
明确了后发赶超目标。如何提高认识、选准路径、 提高效率就必然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重点考虑到
问题。
一、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加速工业发展、优化工业结构、转变发 展方式、加快工业化进程,实施“工业强省 ”战略必然是重中之重,因为“贵州发展的 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 。因此,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中 心工作就是举全省之力,全省各族人民齐心 协力实施好“工业强省”战略,实现到2020 年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一、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5.贵州可以跨越工业化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之所以说是一个明显的误区:
一是因为作为拥有17.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近
4000万人口,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的区域, 与前述的国家和地区狭小区域范围、城市化水平起点高 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贵州工业化有的是世界经济 发展的普遍性而不是特殊性,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一、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3.贵州省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不适合大力发展工业
贵州省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不适合大力发展工业是推进 贵州工业化进程的主要误区之一。 之所以成为一个误区: 一是因为该部分人认为,贵州省是一个山高、坡陡 、谷深、土地破碎,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内陆 省份,工业发展的成本高; 二是因为贵州省是长江和珠江两江上游,肩负着“
一、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4.“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第二轮“大跃进”
之所以说是一个误区:
一是因为这次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实施“工业 强省”战略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1950年代的战略 选择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断,本次战略选择则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环境,完 全从本省实际出发,审时度势的科学选择,完全符合 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5.贵州可以跨越工业化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二是因为工业是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整合外部资源
最为有效的载体,离开工业载体,贵州省的比较优势资
源就难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谈不上与全国经济社会协
调、同步发展了;依此看来,贵州省实施 “工业强省”
一、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1.工业化过程就是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过程
之所以是一个误区: 一是因为国外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大部分 发达地区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 够、重视不足。 二是他们在推进工业化进程时的技术和手段足以达 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工业化进程 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总体来说,工业化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是先行地区的 事实,但绝对不是必然的结果;现代技术水平及其发展 完全可以解决此问题,循环经济的提出和实施效果就是 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贵州工业化的后发优势所在。
贵州工业化: 认识、价值与发展路径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王 秀 峰
贵州工业化: 认识、价值与发展路径
一、贵州工业化:认识误区 二、贵州工业化: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