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班】(苏科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巩固+课外拓展】3-4-2平面镜(图片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3.4平面镜习题课教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平面镜习题课教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平面镜习题课教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习题课是帮助孩子们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设计这节平面镜习题课时,我力求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平面镜的相关知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引入、实践操作、互动讨论的方式,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掌握平面镜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平面镜的基本性质。

难点:如何运用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平面镜、卡片、实物道具。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魔法镜子游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平面镜能成像,而且成像的规律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2. 知识讲解(10分钟)简要讲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让孩子们明白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通过示例,让孩子们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成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4. 互动讨论(10分钟)各组分享实践操作的成果,讨论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运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分钟)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平面镜的基本性质。

难点:如何运用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实践操作、互动讨论等形式,让孩子们掌握了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和基本性质。

在实践操作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苏科版新八年级物理暑假辅导课(自学)必备】第12讲 平面镜解析版)

【苏科版新八年级物理暑假辅导课(自学)必备】第12讲 平面镜解析版)

第12讲平面镜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2.会用对称法做平面镜所成的像3.知道平面镜成虚像以及平面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作平面镜。

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平面等也相当于平面镜。

2、什么是像:当你照镜子时可以从镜子里看到另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从平静的水面上观察到物体的倒影,也是物体通过水面这面“镜子”所成的像。

像不同于影子,它能反映物体真实“面貌”。

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提出问题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猜想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实验器材一块玻璃板、支架、一支笔、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等设计并进行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对着玻璃板进行观察,可以看到这支蜡烛的像。

再拿另外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的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3)在纸上标出两支蜡烛的位置(4)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重做实验。

(5)在纸上用直尺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连起来,用量角器测量蜡烛与像的连线与代表境面的直线的夹角(6)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数据分析论证:(1)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说明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2)蜡烛和它的像的连线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蜡烛到镜面的距离。

(3)蜡烛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即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4、特别提示:(1)为了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实验做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优点是: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平面镜课件2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平面镜课件2新版苏科版
3.物理学中把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称为 __实______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 睛直接看到的像称为__虚______像。
例1.如右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2____mm
平面镜
第二课时
1.平面镜成像特点:
(1)成 像
(2)像与物大小 _____
(3)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_____
(4)像和物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 _____
2.身高1.6m的学生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m,他在镜 中像的高度是_____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____m,当他后退0.5m后,人和像的距离是 ____m,像的大小____。( “变大”、“变小” 或“不变”)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响.如?果玻物璃与板像没有不放能正重,将合对实验产生。什么影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
两种组方数法据是,否得合出理实?验__结__论_不_之__一合__:理_“__像__距__与__物_距__相__等_ ”。你认为这 理由是:实验数据太少不能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 的像.
1.探究“平面__璃______、_纸_______、 __直__尺____、__蜡__烛____等。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虚_____像,像与物 体的大小__相__等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 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相__等____,像与物关于平 面镜_对__称_____。
例2.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米的 地方,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1米 ;当他
向镜面移近0.5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1米 。 像的高度是 1.6米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讲义:3-4平面镜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讲义:3-4平面镜

实像虚像能否用光屏承接能不能能否用眼睛看见能能四、题型1、计算像物距离题【例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5 m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解析:选C。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视力表距离平面镜3m,因为像距等于物距,可知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3m,而该同学距离视力表1m,则该同学距离平面镜为3m﹣1m=2m,所以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3m+2m=5m 【变式】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应相距5m,但某眼科医疗室内两墙壁仅相距3.5m,于是采取这样的措施:在一面墙上挂视力表,在另一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平面镜.检查视力时,被检查者应当()A. 面向表,且与表相距1.5m站立B. 面向表,且与表相距2.5m站立C. 面向镜,且与镜相距1.5m站立D. 面向镜,且与镜相距2.5m站立2、画图题【例2】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L是射向镜面的一条光线,请用三角板或直尺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和L的反射光线.解析连接SS′,作SS′的垂直平分线即为镜面的位置,O即为入射点,再连接S′O并反向延长,则OB即为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变式】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α是()A.30° B.45° C.60° D.90°3、平面镜实验【例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4)移动玻璃板后棋子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6)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7)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__________(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

苏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4平面镜

苏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4平面镜

苏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4平面镜一、为了引导学生学习,采用了问题设置法。

二、为了避免学生实验的盲目,进行了示范实验法。

三、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活动一、观察图片:小猫照镜子展示了一个小猫照镜子的画面,镜子中出现狮子的头像,目的是引发认知冲突,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调动到课堂上来,又展示小猫照镜子的真实情况,目的是揭示生活规律,再结合平时照的镜子引出平面镜的概念,并总结平面镜的定义。

小猫照镜子可以从平面镜中看到小猫的样子,人照镜子可以从平面镜中看到人的样子,而镜中的“样子”就是物体镜中的像。

板书:1.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

2.从平面镜中能观察到物体的“像”紧接着展示并观察图片,得出除生活中常见的平面镜外,平板玻璃、平静的水面、平整光滑的金属表面都可以看作是平面镜。

板书:3.除常见的镜子是平面镜外,平板玻璃、平静的水面、平整光滑的金属表面,都能看作是平面镜。

活动二、观看视频:水浇不灭的蜡烛对平面镜有所了解以后,播放魔术视频:水浇不灭的蜡烛,再次引发认知冲突,提出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揭秘魔术真相,就必须弄明白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要探究的主要内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引导猜想,筛选归类活动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让大家回忆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情景,说出物和像的关系?1.像的位置在平面镜(表面上/前/后)。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不相等)。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不相等)。

4.像是(实像/虚像)。

可能会有一部分同学不善于回忆生活情景,甚至偷懒不去回忆,为了抓住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在这里我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大的平面镜,现场照镜子,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认真思考。

经过回忆、现场照镜子这一环节,学生一定可以说出一些关于物与像的关系来,但这些有的重复,有的属于生活类语言,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归类,并转化成物理术语,我在这里就以“填空”的形式将其分类总结,主要是使学生朝着实验目的的方向思考,便于我们接下来探究实验的实效性。

2.3平面镜-巩固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平面镜-巩固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平面镜一、知识梳理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②像与物的大小;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④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⑤像与物以镜面的。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立一块作为平面镜。

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体成的像,这是为了,从而发现的特点;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发现的规律;如果用笔画出物、像对应点的连线,则发现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如果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发现白纸上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3、平面镜的主要应用有:(1)利用平面镜;例:照镜子、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牙医用来诊断病情的反光镜。

(2)利用平面镜,例:潜望镜等。

4、平面镜使用不当可能带来污染。

二、巩固练习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中的像是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到B.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C.平面镜后面放一块大木板,会挡住镜前的人在镜内的像D.平面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2、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A.30cm B.60cm C.90cm D.120cm3、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4、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A.10点45分B.1点15分C.7点15分D.7点45分5、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 造型美观B. 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C. 增大采光面积D. 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6、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所成的像是实像B. 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C.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7、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这个实验中()A.玻璃板后的那支蜡烛应该比点燃的那支蜡烛小 B.若把点燃的那支蜡烛移近玻璃板,像变大C.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变大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8、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 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m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m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m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m9、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为点燃的蜡烛,c是和b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3-4 平面镜(共34张PPT)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3-4 平面镜(共34张PPT)

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中的像:
A B
A‘ B‘
1、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
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
的哪一个?
()
C
A
B
C
D
练习:
2、身高1.6m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 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镜__3____m,像 高1__._6___m,这时运动员和他的像的距离 是 6 m.当他后退时,他在镜中像的大 小将___不__变___.(填“变大”、“变小镜子表 面
做一做:照镜子游戏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猜一猜:
2、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 透明玻璃板、2个一
样的物体A,B、白纸、 刻度尺、铅笔 (2)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实验设计:
①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的优点是什么?
便于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
②如何寻找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像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时有什么特点?
2平、面实镜验所结成论的:像是__虚___像; 像与物大小_相___等___;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垂___直__,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相___等____.
像和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正立的含义:上下不颠倒,左右相反 4、如果所成的像不清晰,怎么 办?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暑假提升讲义(苏科版)第09讲 平面镜(原卷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暑假提升讲义(苏科版)第09讲 平面镜(原卷版)

第09讲平面镜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4.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知识点一:平面镜1.平面镜:平静的水面、建筑物外面的玻璃幕墙、舞蹈练功房里的大镜子等都可以看成平面镜。

2.像:通过平面镜能够观察到物体的像。

(1)实像: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

(2)虚像: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只能用眼睛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

■知识点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2.猜想或假设: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关于镜面对称等。

3.实验器材:白纸、玻璃板、蜡烛、刻度尺4.实验步骤: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此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用直尺分别量出物(蜡烛A)到玻璃板、像(即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它们就是物距AO、像距BO。

(2)观察并研究像与物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3)把蜡烛A沿直尺前后移动,同时调整玻璃板后蜡烛B的位置,每次都使它像被点燃一样,观察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4)移走蜡烛B,将一张纸(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在纸上能呈现出像吗?请试一试。

总结上述实验,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知识点三: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的符号:2.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如:水中的倒影、练功房的镜子等。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如下图所示,平面镜前的物体射到平面镜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视觉会逆着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看,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