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2意识的作用讲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习题(2)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易错点一:将物质的反应与意识的反映混淆提醒反应是指有机体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也指物质受作用而引起变化的现象和过程。
反映是物与物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其中人的心理是反映的最高形式。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能指导人的行动。
1.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
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
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
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人、动物、植物都具有反应特性,并且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因此①④入选;植物的反应特性,不同于人的反应,这种反应不能等同于意识,因此②不选;③中“同样”表述错误。
易错点二:认为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产生意识。
2.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答案D解析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并不一定产生意识,因而D入选;A、B表述错误;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3.[2016·湖北七市调研]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二、重点概念罗列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作用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5.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三、重点难点分析(一)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运动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生物的反映由应激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动物的大脑和单纯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
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意识是社会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使猿变成人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人的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
而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有抽象思维这种人类意识的反映形式来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
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人类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反之,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就不会形成人的意识。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只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首先,从重量上看,人脑的重量远远超过了动物脑。
其次,从构成来看,人类大脑皮层的面积远远超过了动物脑。
动物脑在复杂性上是无法超过人脑的。
这就决定了动物脑机能是无法赶上人脑的水平。
人脑的功能——运动中枢、感觉中枢、书写中枢、语言表达中枢、听觉中枢、听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视觉语言中枢。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这是由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的。
1、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不等于大脑,不等于电脑)。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师:有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
谈谈你的看法。
生:……
2、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没有人脑一定没有意识,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意识就是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语言注释】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具体刺激引发的反射,如受惊吓时的表情。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都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意识产生于二者的基础上。
反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其中无条件反射,
集体备课教案。
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2框意识的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不同于动物的 适应性活动)
(1)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 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2)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 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 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 世界。
3.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 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我们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 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 力和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也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 的制约。
(2)我们在表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时要注意:只有正确的意识 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不可笼统地表述成“意识促进客 观事物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中华祖神”为背景材料,考察意识的主 动创造性。从“专家依据”“确定”“中华祖神”等关键词 中,体现了这一研究成果反映的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可以揭示历史之谜,A正确。B的说法错在“创造一个理想的 事物”,C、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选A。
【答案】 A
【知识点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基本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 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 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理论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 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 实事求是。
3.要求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 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 脑、指导实践。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 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 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 想。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2课时 意识的作用

①目的性
②自觉选择性
③主动创造性
④直接改造客
观世界的功能
A.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B.②③④
解析:④说法错误,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要借助 于实践。 答案:A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讲
释
二、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即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能动的反作用。
2)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
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讲
释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坚持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 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
栏 目 链 接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意识因其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栏 目 链 接
解析:题干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①④的说法正确;②
的说法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
讲
释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
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2)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讲
释
(3)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 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这 与动物的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的直观的、机械的 心理和感觉有本质区别。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二框意识的作用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3.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3.素养提升:培养科学精神,坚持一
事求是的要求,能够正确处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
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的关系。
的关系。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前自主导学
求是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 重正确的思
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 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
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意识对于人 想意识
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典例剖析| [例 2] (2017·全国卷Ⅰ)2016 年 12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 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 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问题探究| (1) 嫦娥四号发射的主要任务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哪一特点? (2)嫦娥四号需要更高的着陆精度反映了意识的什么作用? (3)发扬航天精神体现了意识的什么作用? 提示:(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 展起促进作用。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精品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

思考: 人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 东西,说明了什么?
飞
机
的
产Hale Waihona Puke ppt课件生2、人能够能动地 改造 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ppt课件
22000012239年0年90912神1年20年月0舟神5神3五年舟0舟发号神一二射载舟号号神人六飞飞舟飞号船船四船号飞船 2002年神舟三号飞船
A.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 基本要求。
B.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 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的前提和依据。
ppt课件
⑶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要求:
A.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 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 展真理。
B.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 起来。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ppt课件
二、意识的作用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活动相似
ppt课件
蜜蜂建蜂房
人类繁华都市的建筑
ppt课件
思考:
◎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
巧的蜜蜂高明?
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形成 了对建筑物的主观构造,形成了计划、草图。而蜜蜂 再灵巧,也只是本能地去建筑蜂房,而不会先形成对 蜂房的认识而去建筑。
ppt课件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 程有着反作用。
正确、高昂的意识
激励向上
错误、萎靡的意识
阻碍倒退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ppt课件
阅读P39材料,思考:
(1)科学家关于电脑的设计理念是从哪里的?
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2课时意识的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知 识 归 纳]
[课 堂 检 测]
1.“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是我们常见的两个成语。实际上,我们
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
是因为( )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意识可以代替物质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解析 材料表明意识不能代替物质,故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
[合 作 探 究]
宋朝,在河南一小镇,小镇上车水马龙,十分繁华。一日,小 镇大集,集市上,一位卖枣的老翁高声吆喝:“买枣啦,买枣啦, 大枣小核,小枣没核!”这句吆喝声真灵,一会儿他的枣就卖完 了。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子见此情景,灵感油然而生,于是 也学着老翁大声吆喝起来:“买核桃了,买核桃了,大核桃小仁 儿,小核桃没仁儿!”可结果…… 思考: (1)这个小伙子犯了什么错误?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上述结论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解析 “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 说明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④ 正确。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的“人造树叶”“对于人类 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说明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 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②正确。能动性、创造性是意识活动 的特点,①错误。意识属于精神范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观 念中改造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③错误。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本题重在批判现代社会影视创作存在的问 题,即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完全不顾及客观实际和社会效益, 故文化创作必须要实事求是,注重社会效益。A不符合题意; B错误,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D错误,客观存在是文化创 新的物质基础。 答案 C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 意识的作用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2)主动创造性①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2)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具体要求(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判断(1)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被动的、无选择的。
( )提示错误。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意识对客观存在都具有促进作用。
( )提示错误。
不论是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还是歪曲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有指导作用。
但只有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对客观存在才起促进作用。
(3)意识能够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 )提示错误。
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4)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提示错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
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
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2.思考:如何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提示(1)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们不仅可以凭借自己高超的感觉器官,而且能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
(2)整个世界确实有许多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扩展、深化和推移,人们将认识许多过去没有认识的事物,从人类认识发展的趋势来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探究点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探究导引气象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
随着气象技术的现代化,人们已经能够准确地预测一些天气变化,及时预警。
2016年,无论是福建、浙江等地的台风灾害,还是“天宫二号”的发射,气象部门都作出了精准的预测,提出了正确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案。
(1)人们依据对天气的预测,制定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案,这反映了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2)气象工作人员为什么能找出天体变化的规律、准确地预测到各种天气现象?答案(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人类的意识除了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还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核心归纳1.人的意识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区别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典型例题例1 中国于2016年9月4~5日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
基于当前形势和各方期待,中方把2016年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峰会主题的确定反映了( )①未来预测源自人的主观臆断 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④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基于当前形势和各方期待,中方把2016年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说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②③正确;未来预测源自客观存在,①说法错误;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项。
探究点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探究导引“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寄托着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奔月梦想。
经过长期准备,10年论证,于2004年1月正式立项。
随后,“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相继发射成功……从上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成功实施,无数默默无闻的航天人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制定了“嫦娥计划”,并成功发射了“嫦娥系列”月球人造卫星。
中国航天宣布预计将于2018年,作为“嫦娥三号”备份的“嫦娥四号”将实现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测。
(1)航天人关于登月卫星的设计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吗?这些设计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2)航天人的精神状态是我国航天事业成功的一大法宝。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1)①航天人的关于登月卫星的设计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航天人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2)说明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核心归纳1.厘清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几点认识(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也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2)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不是一个方面。
(3)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因为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意识的东西才会变为现实的东西。
(4)意识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而不是单一的。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万不可笼统地表达成“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典型例题例2 (2016·江苏高考)俗话说:“人闲百病生。
”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
这说明(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B.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D.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答案 C解析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紧张”是一种心理反映,属于意识范畴,由此而“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说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故正确答案是C。
A、B、D的说法虽然没有错误,但与题意不符合。
探究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探究导引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落后。
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
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1)该地区是根据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什么?(2)该地区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答案(1)①该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从本地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政策,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因而在生活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①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了规律的客观性。
该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发展战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该地区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做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结合。
核心归纳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和方法论要求(1)原理依据: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2)具体要求①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能充分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典型例题例3 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
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答案 D解析四川人民经过苦心经营,建成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结果, D项符合题意;“人定胜天”的理念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预见发展变化的趋势,故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成功,不是强调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C项不符合题意。
1.《“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已印发实施。
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