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诚信1

合集下载

1、浅谈中华传统美德”信“

1、浅谈中华传统美德”信“

浅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信(曾小华老师布置的作业)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孔子认为,讲信誉是做人的根本,言而无信,就好比“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一样,只能寸步难行。

传统文化把“信”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论语》提到“信”字有38处,其中24处是作为名词,主要释义“诚实守信”,此外还作为动词,释义“相信”、“使之信”,以及形容词、副词的用法。

“仁、义、礼、智、信”被称儒家“五常”,自西汉董仲舒提出,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者爱人”,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素。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

“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

“智”是辨别能力,是正确实施仁义的前提。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仁、义、礼、智”如果落实不到“信”字上,就会蜕变为哄人、骗人、坑人的假象。

历代贤人圣哲关于“信”的强调不绝于书,治国理政要讲“信”。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意思是说统治者有“信”,是立国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础。

《尚书》写道:“信用昭明于天下”。

《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但同时也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孔子在回答“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时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领导一个大国,要敬于事,守诚信,节财用,有爱心,役使民众不违农时。

又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取得民众的信任。

迫不得已时,宁可去掉军备、去掉粮食,也不能失去民心。

有关诚信的传统故事

有关诚信的传统故事

有关诚信的传统故事高允实对。

愿受极刑。

临死无妄。

寿享遐龄。

【原文】北魏高允、见到世祖。

直言国书与崔浩同作。

且注疏多于浩。

上大怒曰。

此甚于俊。

勃氏生路。

太子曰。

天威轻微。

承癫狂失次耳。

允曰。

臣罪应当灭族。

今已分死去。

不敢本心。

臣以实对。

不敢癫狂。

世祖曰。

贞臣也。

宥之。

许止净谓生死大事。

自有定数。

非推过于人。

所能幸免。

高公直陈己过。

其初也、不肯听恭宗之言。

其继也、宁死不敢作一妄语。

故能身享遐龄。

名重九鼎。

於戏、可以风矣。

【白话表述】南北朝的时候。

北魏朝的崔浩为了修国史的事情。

犯了死罪杀死了。

这时候、有一个姓高名叫允的。

去见世祖皇帝。

直说着这国书是他和崔浩一同做的。

并且自己所做的注疏。

要比崔浩做的多。

皇上听了大大的生气说道。

照这样说来。

你的罪名比崔浩还要大些。

那里还有活路呢。

太子在旁边替他解释道。

因为他见了皇上的天威严重。

所以他的说话迷乱失次了。

高允就说道。

做臣子的罪名应当灭族。

现在已经是临死的时候。

不敢讲虚妄的说话。

我是实实在在地对答。

并不敢迷乱的。

世祖皇帝听了。

称赞他道。

你真是一个贞信的臣子。

就赦了他的死罪。

南齐何远。

职业道德叩谢。

得一绮语。

愿谢一缣。

【原文】南齐何远、字义方。

生平言不妄发。

每语人曰。

卿若得我一绮语。

则谢君一缣。

众共伺之。

终莫能够得。

梁武帝践阼。

封广兴男。

为太守时。

疾强富如仇仇。

视贫细如子弟。

豪右素来。

公清第一。

凡典郡所至。

民为崇信祠。

疾富强如仇仇。

视贫细如子弟。

已为人情之所难。

况言不妄发。

得一语之寡。

谢一缣之多。

则伺之者必众。

而竟不可得。

世人每妄语。

而苦不自觉耳。

若以何远为法。

每谢人一缣。

或可以自知其妄乎。

【白话表述】南北朝的时候。

南齐朝有一个永不说谎话的人。

姓何单名叫一个远字的。

表字就叫义方。

他的生平。

不肯讲一句诳话。

每每他对着别人说道。

你倘若等候得了我的一句说诳的话。

那末我就送你一疋好绢。

许多人都很留心着等候他。

可是终于得不到他的诳话。

梁朝武帝做了皇帝之后。

就封他广兴地方的男爵。

什么是诚实守信

什么是诚实守信

什么是诚实守信1、诚信一词的由来诚信一词最早是分开使用的,“诚”和“信”都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

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的是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管仲。

他明确提出:“先王贵诚信。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

认为诚信是凝聚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精神基础。

2、何为“诚”、何为“信”?诚信的含义是什么?(1)《汉语大词典》如是说:诚实、真诚、忠诚谓之“诚”;诚实无欺、实践诺言谓之“信”。

连起来即为“诚信”,人之品性之谓也。

(2)“诚”、“信”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诚”和“信”本来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词,常常用来互相训释。

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从人言。

”。

古代张载说:“诚善于心谓之信。

”但细释古书可以知道,“诚”“信”二字,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诚是真实不欺的品格。

古代思想家先后对诚做过很多解释,如“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实也”;“诚者,不欺者也”;等等。

这些解释其义大体相同。

概括地说,诚即是有真心、真言、真行,不存伪诈。

诚的基本要求就是不自欺、不欺人。

信的本义是“从人”、“从言”,“人言为信”,其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说出的话、许下的诺,就一定要做到、要践行。

信与诚一样,其基本要求也是真实不欺,但它更侧重于对人讲话的真实不欺,要遵守自己对他人的承诺。

“就言上说,是发言之实”;“就事上说,是做事之实”。

也有人说“诚”的本义是真实、真切,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时则有诚实、真挚等含义。

“信”的本义是求真、守诚,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时则有追求真理、信守承诺等含义。

(3)“诚”与“信”的区别“诚”与“信”之间侧重点不同。

“诚”是为自己的,“信”是为他人的。

“信”字有“诚”字所没有的含义,就是信任关系。

信任关系只有在两个主体之间才能展开。

要么是自己信任别人,要么是自己得到别人的信任。

使别人信任自己,就会逐步形成与诚信的道德,你的一言一行可以为别人所相信,你就有了信誉,也就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信任你。

关于诚信正直的一段话摘抄

关于诚信正直的一段话摘抄

关于诚信正直的一段话摘抄1、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只有种下诚信的苗,才能结出诚信的。

果。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之耻也。

2、正直是为人最良之品性,且为处世之最良法,与人交接,一以正直为本旨。

正直二字,实为信用之基。

3、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有道德的影响力。

4、诚信是一个人不可透支的神圣属性。

一旦出现问题,将被人唾弃终生,有些人就算西去归土,也难免被千古骂名。

5、公正便会变得聪明,偏私就会变得愚昧。

端正就会通达,欺诈就会闭塞。

真诚就会产生神明,自夸就会迷惑。

6、君子好人以忠诚实信为本,为万善之源;小人坏人以诱谎骗哄为本,为万恶之源。

7、诚信是最明亮的灯塔,诚信是最娇美的鲜花,诚信是最无瑕的珍珠。

但是没有了诚信一切皆空——诚信为本。

8、诚信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德,是一种品质,诚信是福。

9、诚实守信,是治业之根本;知己律己,是立身之要道;容人助人,是处世之良津!10、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民族集体的生存之基。

诚实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

“言必信,行必果”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1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

12、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

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美德和品质,而且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仅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和价值,而且是一种外在的声誉和资源。

诚信是道义的化身,同时也是功利的保证或源泉。

13、许下承诺就要尽力去兑现;信用是立政立国的根本,也是人人都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如果不守信,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14、诚信,人生最珍贵的无形资产;法治,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15、诚信是金,品质纯正而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珍藏在心灵的最高处;诚信是镜,照出灵魂的善恶美丑,值得我们精心擦拭保养,在污泥浊流前自警自励,不为所诱,守护灵魂,让她始终明亮光洁;诚信是树,需要施肥剪枝浇水培土,直至长成正直挺拔枝繁叶茂的参天乔木,撑开如盖的大伞,给更多的人以阴凉;诚信是泉,澄澈透明,涓涓不息,荡涤污秽,滋益心田;诚信是火种,需要我们悉心守护,不但把它散播开来,成就燎原之势,而且把它薪火相传,让每一代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光明和温暖。

诚实守信一分钟演讲稿(优秀10篇)

诚实守信一分钟演讲稿(优秀10篇)

诚实守信一分钟演讲稿(优秀10篇)诚实守信一分钟演讲稿篇1诚信是一种美德,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种力量,许多困难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时时考验着我们,诚信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诚信更是一种责任,想让别人对你诚信,你就要诚信与任何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诚信可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我做任何事情都讲诚信。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清香袅袅的早晨,我赶路去上学,一路飞奔。

突然,听到有一个人在叫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妇女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我连忙走了过去,只见那个妇女十分友好地走了过来,我心中第一个念头想的是:她们是不是坏人,这时妇女对我说:“小姑娘,可不可以帮我看一下孩子呀!我要去买菜,带着孩子不方便,把孩子放在这里又怕弄丢。

”听了妇女的话,我满口答应了。

那个妇女走进菜市场已经半个小时了,还是不见妇女走回来,我有点着急想离开了,但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我不能把小孩子放在这里,我更不能言而无信,又过了二十分钟,那位妇女终于跑回来告诉我,她是学校的老师,她会在全校表扬我的诚实守信的表现。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他又怎样在社会上立足呢?孔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对待朋友要言而有信,朋友才能对你言而有信。

诚实守信一分钟演讲稿篇2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诚,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信,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每个同学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

故事中的那个孩子就是因为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结果被狼吃掉了。

8岁的列宁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当时因为害怕没有承认错误。

事后他用书信的方式向姑妈道歉,揭穿自己的谎言,赢得了姑妈的原谅和信任。

《诚实守信》精选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1

《诚实守信》精选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1

• 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1956年创立。早 期发展良好,2005年8月,“三鹿”品牌被评为中国 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2006年被《福布斯》评选的
“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位。三鹿品牌价 值达149.07亿元。后期因为在牛奶中掺加三聚氰胺,导 致全国爆发婴儿肾结石,最终于2009年2月12日宣布破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 够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 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信 誉和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笔记2、诚信有何重要意义
(1)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 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 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产。
2诚信有何意义
(3)对企业的意义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出 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 ,长盛不衰。
2诚信有何意义
(4)对国家的意义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信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病床前小林向小贤询问自己的真实病情…… 笔记2、诚信有何重要意义 3%,居全球第一,这是自2009年以来海尔第8次蝉联全球第一。 诚实与“善意的谎言”是不是对立的? 能够提高国家的信誉和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而他焦急的父母寻找无果甚至报了警。 笔记2、诚信有何重要意义 C.不诚信的人只会被限制出境 C.不诚信的人只会被限制出境 笔记3、如何践行诚信? 周末,小贤去医院看望同学小林,小林身患重病,有生命危险,但是家人照顾她的情绪,并没有告知她真实的病情。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使得周幽王失去诸侯的信任,被逼自刎,国家灭亡。 妈妈哄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B.诚信与谎言不能共存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思考: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古代诚信故事100字左右

古代诚信故事100字左右

古代诚信故事
1.商鞅立木取信:
战国时期,商鞅起草了新法,但人们并不信任他。

于是,他在城南门竖了一根木头,说谁能将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就赏他十金。

人们纷纷议论,都不敢应募。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是信任他的,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

有人试着把木头扛到了北门,果然得到五十金。

从此,商鞅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新法得以推广。

2.曾子杀猪教子: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非常注重诚信。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

曾妻便哄儿子说:“等会儿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儿子信以为真,就乖乖地在家玩耍。

曾妻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准备杀猪,便赶忙上前阻止:“你怎么真的要杀猪呢?我刚才只是哄儿子玩罢了。

”曾子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

诚实守信传承传统美德

诚实守信传承传统美德

诚实守信传承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它在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以及商业合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代表了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更代表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形象和信誉。

诚实守信是一种传统美德,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的。

一、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没有诚实守信,那么双方的信任将受到质疑,交流合作将无法进行。

无论是家庭、友情还是商业合作,都需要基于诚实守信的信任基础。

诚实守信还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诚实守信,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那么社会的正常运转将更加顺畅高效。

反之,如果有人不诚实守信,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破坏社会秩序。

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诚实守信代表着人们对于真理和公正的追求。

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他言行一致,不会说谎或欺骗他人。

他以道义为准则,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的利益。

诚实守信的人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他们注重公平正义,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诚实守信还体现了个体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心和负责。

诚实守信的人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能够坚守自己的诚信原则,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做出违背道义的行为。

他们将个人的利益放在社会大众的利益之上,考虑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诚实守信的实践方式诚实守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实践和践行。

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要对自己的承诺和承诺负责任。

如果承诺了某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完成,不辜负他人的期望。

其次,要注重自我约束,不为了个人私利而做出违背诚信的行为。

无论是在交往中还是商业活动中,都要遵守合约和协议。

诚实守信还需要注重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不泄露他人的秘密,不散布谣言,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交往中要坦诚相待,做到真诚待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价值观。

四、诚实守信的传承与发扬诚实守信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首先,家庭教育是诚实守信的起点。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
1、诚与信的分野
(1)诚:真实,不自 欺,即忠实于自己的 真实状态,不欺骗自 己。 它要求我们要实事求 是、求真务实。做老 实人、说老实话、办 老实事。
1、诚与信的分野
“ 诚”实则一种自信
《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朱熹:“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 朱熹:“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 【清】戴震:“诚,实也。”
第三章 中国传统诚信与现 代社会
一 传统诚信的价值定位
二 三
传统诚信的实践特征
传统诚信的现代转换
引言
从“路不拾遗”说起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国无盗 贼,道不拾遗。” “路不拾遗”出自后晋张昭远、贾 纬等编写的《旧唐书》。 “路不拾遗”又作“道不拾遗”。 常常用以说明国家安定,人们思想 品德高尚,社会风气很好。
引言
第三章中国传统诚信与现代社会
一、传统诚信的价值定位
1、分立的诚信
2、合称的诚信
3、诚信的价值
一、传统诚信的价值定位
晏殊诚实重答题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 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 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 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 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 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 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 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 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 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 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
3、诚信关系的单向性
传统诚信观强调诚信主要在于个体,
而不重视群体。
受礼教文化的影响,传统诚信观重
视的是自下而上的“信”,主张人 身依附,缺乏平等性。
4、诚信依据的情感性
能否做到诚信,往往取决于主体 对于他人道德人格的判断。 道德情感的发动是具体的、个人 的,带有主观性。 维系这种诚信关系的是熟人之间 的亲情和人情。
重农抑商
重义轻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人们作出某种承诺不以功利为前提,履行 诺言也往往是没有功利目的的道义行为, 显示出人之为人的尊严。
2、诚信趋向的重义性
心诺体现出对
良心的敬畏
思考:诚信从根
本上讲是一个良
心问题吗?
2、诚信趋向的重义性
现代楷模 武秀君: 5年含辛 替亡夫还 债百万
5、诚信践履的自觉性
大学之道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 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 独也!
三、传统诚信的现代转换

思考: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
现代诚信要体现

平等性
思考:

你觉得讲诚信时依据情感可靠吗? 试举一两例说明之。 假如觉得不可靠,该怎么办呢?
讨论:

请问你对给大学生建诚信档案的 做 法怎么看?
4、诚信依据从情感本位转换到理性为主
招而不聘 简历注水
思考:

你觉得怎样才能规避大学生考试 作 弊现象呢?
在你看来,要扭转社会诚信危机, 根本出路在哪?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斯· 韦伯就指 出:中国人的信任是建立在亲戚关 系或亲戚式的纯粹个人关系上面的, 是一种凭借血缘共同体的家庭优势 和家庭纽带而得以形成和保持的特 殊信任。
1、诚信范围的封闭性。
杜维明
费孝通著
郑也夫著
1、诚信范围的封闭性。
思考:怎样评价熟人社会?
2、诚信趋向的重义性

传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
现代诚信观应该承认 和允许人们在遵守契约 的基础上去追求利益, 鼓励人们在诚信基础上 去言利、追利。
思考:

你认为当今社会中需要哪些主
体践行诚信?
进一步地,你认为这些诚信主
体在讲诚信问题上对等吗?
3、诚信关系从个体单向转换到多元双向

公民与法人之间


的商业诚信
政府、法信

3、诚信的价值
(4)兴业之源
“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
国求给矣。”(《荀子· 王霸》) 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 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晋商 清人郭嵩焘说:“中国商贾夙称山 陕,山陕人之智术不能望江浙,其推算 不能及江西湖广,而世守商贾之业,惟 心朴而实也。”
3、诚信的价值 (4)兴业之源
5、诚信机制从自觉至上转换到内外兼修
不宜就诚信讲诚 信,应注重制度 建设
本章结束语
不诚实的人没有根,不守信的人没有
心。没有根的人就像天上的浮云,飘 来飘去,忽左忽右,怎能让人信任。 不诚实的人没有根,不守信的人没有 心。没有心的人,就似地上的风尘, 无血无肉,不冷不热,怎能结伴生存。 相伴就要相信,诚实就要诚心,世界 尽管多风雨,且牢记诚实守信是做人 之本。
1、诚与信的分野
信的要求
(1)对人言要真实。【宋】陈淳: “无便曰无,有便曰有,若以无为 有,以有为无,便是不以实,不得 谓之信。” (2)说话算数。【宋】袁采:“有所 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 不易。”【宋】朱熹:“信是言行
1、诚与信的分野

《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
诚者,人之道也。”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
实。” 诚与信是内与外、体与用的关系。
2、诚与信的关联

据所掌握的资料,诚与信
合 称始于春秋时期,管仲: “诚 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仲像
合称的诚信,意为既不自欺也不欺
2、诚与信的关联
诚信是信与义的统一
诚信不是绝对的戒律,不是僵化
的东西,而是注重其精神实质。 孔子:“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
案例:
看不懂的强生门
三代珠宝商的创业故事
二、传统诚信的实践特征
1、诚信范围的封闭性。
作用范围往往局限于小范围里(熟人社会)
传统社会中五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即五 伦,为
夫妇、父子、长幼、朋友、君臣五种关系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人们的流动性很 小,在 这样的熟人社会中要想立足就不得不讲诚
1、诚信范围的封闭性。

朱熹
“尾生抱柱”

“尾生抱柱”又称“柱下期信”,是 一则古人重诺言、讲诚信的故事。典出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 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 死。”意思是讲,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 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一日, 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后来,恰遇泛 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
1、诚与信的分野 诚侧重主体道德修
荀子
养 信侧重伦理关系
荀子:“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
则无 它事矣。” 朱熹:“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 《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 信。”
2、诚与信的关联




诚与信可以互训。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诚,信也”, “信,诚也”。
朱熹 “诚是自然底实,信是做人底
一、传统诚信的价值定位

晏殊自曝其短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
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
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
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
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
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
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
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

三、传统诚信的现代转换
我们还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重庆一中出台新校规,要求学生不要 和陌生人说话。开学第一天,重庆一中 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安全教育。学生 们吃惊地发现,学校明文规定“不要和 陌生人说话”。一中新的《学生安全须 知》第五条规定:不要与陌生人搭话, 以防受骗。(2006年9月7日《重庆晚报》)
1、诚信作用从惠顾熟人转换到共享资 源 这要求不但在熟人之间 要讲诚信,在陌生人之 间也要讲诚信。 市场经济下的诚信应以 契约、规则、法为基础, 是一种契约化诚信。
思考:

你对现实中某些人为了追求某种
利益而讲诚信的做法怎么看?
换而言之,讲诚信就必须超越功
利吗?
2、诚信趋向从重义轻利转换到尚利兼义
3、诚信的价值
(3)交友之道
子夏:“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孟子:“朋友有信”; 汉刘向:“交不信,非吾友也”; 北宋程颐:“相比之道,以诚信为 本”。
3、诚信的价值
(3)交友之道

《后汉书·范式传》载:“范
式字巨 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

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 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
3、诚信的价值
3、诚信的价值 (2)为政之基
孔子:“上好信,民莫敢不用情”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 民信之矣。” “民无信不立”。
3、诚信的价值
3、诚信的价值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宠幸美女褒姒,可是褒姒难得一 笑。有人出主意点燃骊山烽火,传警诸侯,可 博得褒姒一笑。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搞 此骗局。诸侯不知,一见烽火升起,纷纷赶赴 镐京援救。到了镐京城下,并不见一个敌人, 弄得诸侯个个狼狈不堪。褒姒站在城楼上,见 城外诸侯的狼狈相,果然狂笑不止。殊不知, 周幽王不以诚信为宝,反以行骗为乐,深深埋 了祸根。不久,西戎真的入侵了,尽管烽火又
2、诚与信的关联
古人认为,守信并不是无原则的,
而是必须以义为前提。 孟子:“大人者,言不 必信,行不必果,惟义 所在。”
3、诚信的价值
(1)立身之本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