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作业题(1)

合集下载

大气题库(1)

大气题库(1)

大气监测题库一、名称解释1.降尘: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体和固体颗粒等粒子状态的污染物,粒径大于10um时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

2.飘尘: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体和固体颗粒等粒子状态的污染物,粒径小于10um时可长期漂浮在空气中,称为飘尘。

3.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4.雾:由悬浮在空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

5.硫酸盐化速率: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蒸气等含硫污染物,经过一系氧化演变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过程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6.质量浓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常用mg/m3或ug/m3为单位表示。

7.总氧化剂:指空气中除氧以外的那些表现有氧化性的物质,一般指能氧化碘化钾的物质,主要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氮氧化物等。

以外的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的物质,是总氧8.光化学氧化剂:指大气中除去NOX化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与光化学烟雾有关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等。

9.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0.空气污染指数:指将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不属于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必测项目的是( C )A、氮氧化物B、一氧化碳C、臭氧D、二氧化硫2、在进行大气采样时,采样口与基础面的相对高度应( B )A、大于1米B、大于1.5米C、小于1米D、小于1.5米3、飘尘的粒径( B )A、大于10umB、小于10umC、大于1umD、小于1um4、直径为0.5—1米的圆形烟道,在采样断面上应设立的采样点数为(B )A、2个B、4个C、6个D、8个5、奥氏气体分析器吸收法中用KOH吸收。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训练题(一)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训练题(一)

中学地理必修1其次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训练题(一)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林志胜一、单项选择题读图1,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全球变暖与图中哪个过程的加强有关( )A .①B .②C .③D .④图2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回答3~5题。

3.a 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缘由是( )A .地面是大气的主要干脆热源B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干脆热源C .a 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 .a 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4.b 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缘由是( )①到达b 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 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 处大气汲取的地面辐射少 ④b 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④5.下列叙述中,其气温成因与b 处相像的是( )A .冬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漠河旁边B .夏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C .冬季,同纬度地区相比,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D .夏季,同纬度地区相比,山区气温低于平原气温 读图3,回答6~7题。

6.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 、c 为水平气流,b 、d 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C .乙>甲>丁>丙D .甲>乙>丁>丙7.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 .造纸厂B .水泥厂C .家具厂D .电子厂图4为某地区城市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5显示0至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读图回答8~10题。

a d bc 丙乙 甲 丁 图38.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气压高于②地B .③地气压低于④地C .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 .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地的风向为东南风B .b 为下沉气流C .c 地的风向为西南风D .d 为下沉气流10.有关图中地面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是城市,乙在是郊区B .甲地是郊区,乙在是城市C .甲地是商业区,乙在是工业区D .甲地是果园,乙在是菜地某学校地理爱好小组做了如下试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6),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觉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大气的组成练习题

大气的组成练习题

大气的组成练习题大气层是地球周围的一层气体包围层,由不同组成物质构成。

了解大气的组成对我们理解气候、气象以及生物圈的各种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组练习题,帮助你加深对大气的组成的了解。

题目一: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大气主要由氮气(N2)、氧气(O2)、水蒸气(H2O)和稀有气体(例:氩气、氖气、氦气等)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占据大气的绝大部分,其含量分别约为78%和21%。

题目二:温室气体是什么?温室气体的作用是什么?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具有吸收和辐射地球表面热辐射能力的气体。

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氮氧化物(NOx)以及臭氧(O3)等。

温室气体具有重要的温室效应,即它们能够阻挡地球表面的热辐射逃逸,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题目三:大气中的氧气对我们有什么重要作用?氧气是维持地球上物质的燃烧和生物的呼吸过程不可或缺的成分。

人类和其他生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将食物中的能量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

氧气同时也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题目四:大气中的氮气对我们有什么重要作用?尽管我们无法直接利用氮气进行呼吸和燃烧,但氮气对生物圈的运作却至关重要。

氮气是构成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基本元素,在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氮气也是构成植物肥料的重要成分之一。

题目五:大气中的水蒸气对气候和天气有何影响?水蒸气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它能够吸收和释放热量,对地球的能量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水蒸气的不稳定性也导致了云、雨、雪和其他降水形式的形成。

水蒸气的多少和分布对于气候和天气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题目六: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导致大气中某种或多种物质浓度超过自然环境允许范围,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臭氧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通过解答以上练习题,相信你对大气的组成和相关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气的组成及其变化对地球的生物圈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试题1

大气环流试题1

大气环流复习题1一、选择题(2018·江苏卷)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 1月~5月B. 5月~9月C. 9月~12月D. 11月~次年3月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 2月7日9时B. 2月7日15时C. 2月7日17时D. 2月8日7时4.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 东北方向B. 西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北方向5.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 生物类型多样B. 对全球变暖敏感C. 大气质量优良D. 人类活动影响少阿图岛为阿留申群岛最西端的一个岛屿。

二战中美国击败日本夺取阿图岛,1943年6月7日,在卡斯科湾建海军航空设施基地,2012年正式废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影响该岛二战中建机场的区位条件是 ( )A. 矿产资源B. 地形条件C. 地理位置D. 气候条件7.美国废弃阿图岛航空军事基地主要与当地环境恶劣、雨雾天多有关。

当地风力最大、雨雾天多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沙丁鱼是冷水鱼,最适宜水温范围是14-20℃。

每年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从非洲厄加勒斯浅滩与南非德班海域之间来回迁徙,单程约1000多km。

下图示意一年中沙丁鱼的一次迁徙路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大气科学计算题1(1)

大气科学计算题1(1)
2.已知某黑体的最大放射能力对应的波长为0.5微米,试求该黑体的温度。 (保留整数)
解:已知λmax=0.5μm 根据维恩位移定律:λmaxT=2896μm·K 那么:
T 2896 2896 5792(K ) 5519(C)
max 0.5
3.设地球表面温度为15℃,求其辐射最大强度的波长为多少μm?(保留 两位小数)
• 5、设有一团湿空气,其中水汽压强占0.8%,温 度为17.0℃,问其虚温为多少K?(保留两位小数) 设当时的压强为1000hpa,问湿空气的密度为多 少kg/m3?(保留五位小数)
解:已知T=273+17=290k,e/P=0.8%,
Tv=(1+0.378e/P)T=(1+0.378×0.8%) ×290=290.88(K) =17.88℃
(1)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实际大气中,气温随高
度的变化率。
()表达式:
r dT t2 t1
dz
z2 z1
(3)r>0,表示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r<0,表示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该气层称为逆温层或阻挡层; r=0,表示气温随高度保持不变,该气层称为等温层。
(4)已知:z1=0m,t1=25℃;z2=16000m,t2=-65℃ 将已知数代入上式:
解:已知P=1026.8hPa=102680 Pa,γ=5.5g/kg=0.0055g/g
根据水汽混合比计算公式:
0.662e
Pe
将已知数代入上式:0.0055(102680-e)=0.662e,564.740.0055e=0.662e,0.6675e=564.74
e=564.74/0.6675=846.05Pa=8.46hPa

大气物理课题目

大气物理课题目

第一单元(1-4章) 课堂练习1(大气学)一、空气温度为℃,露点为℃,求实际水汽压〔e 〕,饱和水汽压〔E 〕,相对湿度〔f 〕。

若是露点不变,空气温度变高了,那么答案将如何转变?若是气温不变,露点变高了,那么答案又将如何转变? 解:将露点温度τ=℃代入马格努斯公式,即求得水汽压e7.459.32359.36.111011.7()e ⨯+=⨯=百帕将空气温度代入马格努斯公式,即得饱和水汽压E7.4526.423526.46.111034.4E ⨯+=⨯=(百帕)相对湿度 100%34%ef E=⨯=若是τ不变,空气温度变高了,那么饱和水汽压E 要变大,相对湿度f 要变小。

反之,若是气温不变,露点τ变高了,那么与露点相对应的水汽压就要增高,因此相对湿度f 要变大。

2、在热带沙漠常常温度高达45℃或更高,而相对湿度却低达2%,而在极地,温度降低到零下40℃或更低,相对湿度近100%,试问哪个地域绝对湿度大,大多少倍?解:别离求出温度45℃与-40℃时的饱和水汽压E 与她们的实际水汽压e7.4545235457.45235406.111096.246.11100.1896.240.02 1.925()0.1810.18()E E ⨯+⨯-=⨯==⨯==⨯==⨯=热(-40)极热极(百帕)(百帕)e 百帕e 百帕那么33 1.93217217 1.31(/)273450.182172170.17(/)27340e a T e a T ===+===-热极克米克米热带沙漠地域约大倍。

3、气温为℃,绝对湿度为3/克米,求e 、E 、f 、τ、饱和差。

解:水汽压e7.4523.723523.7(27323.7)14.119.3()2172176.111029.3()100%66%T a e E ef E⨯++⨯====⨯==⨯=百帕百帕由e 值从马格奴斯公式可求得τ值7.452356.1110e ττ⨯+=⨯16.9τ=〔℃〕饱和差=E-e=百帕)4、气温℃,大气压力百帕,混合比/克克,求〔a 〕饱和水汽压,〔b 〕水汽压,〔c 〕饱和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习题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习题1
③ 假定用硫化床燃烧技术加石灰石脱硫。石灰石中含 Ca35%。当Ca/S为1.7时,计算燃煤1t需加石灰石 的量。
解: 相对于碳元素作如下计算:
%(质量) C 65.7 H 3.2 S 1.7 O 2.3 灰分 18.1 水分 9.0
mol/100g煤 5.475
3.2 0.053 0.072
mol/mol碳 1
解:
取1mol煤气计算
H2S 0.002mol
耗氧量 0.003mol
CO2 0.05mol
0mol
CO 0.285mol
0.143mol
H2 (0.13-0.004)mol
0.063mol
CH4 0.007mol
0.014mol
共需O2 0.003+0.143+0.063+0.014=0.223mol。 设干空气中N2:O2体积比为3.78:1
6.70 10 3 mol / mN3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4质量为 1.031×10×3600×24×10-3kg=891kg
1.4 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3,假 若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为
200 ug/m3,试计算每小时沉积于肺泡内的颗
粒物质量。已知该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降系数为 0.12。

N2%
100% 75.51% 28.97 1

O2
%பைடு நூலகம்
0.209 32.00 28.97 1
100%
23.08%
。 Ar% 0.00934 39.94 100% 1.29%
28.97 1
0.00033 44.01
CO2 %
100% 0.05% 28.97 1

(完整word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库(1)

(完整word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库(1)

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广域性的大气污染(C)A一个工厂的污染B一个城市的污染C跨行政区划的污染D全球性的污染2. 某市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的API值为85,该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为( B )A 优秀B 良好C 轻度污染D 中度污染3.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大气污染面源(C )A马路上运行的车辆污染B一个孤立的烟囱污染C工业区的污染D城市的污染4.可吸入颗粒污染物(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 A 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B ≤100μmC >10μmD 介于10μm~100μm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没有规定下列哪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DA TSPB NO xC SO2D HCl6.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B 类,其中一类区执行级标准。

A 三,三B三,一 C 四,一D四,四7.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 B 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B ≤100μmC >10μmD 介于10μm~100μm三、简答题1.简述大气污染的定义及分类。

1答:(1)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2)大气污染可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

2.影响大气污染形成的因素。

2答: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主要取决于:(1)源强;(2)气象条件;(3)地形地貌;(4)排放源高度。

3.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按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分为哪几类?3 答: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分为:(1)粉尘: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某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

(2)烟: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固体粒子的气溶胶。

(3)飞灰: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中分散得非常细微的无机灰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解: 1kg 燃油含: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C 855 71.25 71.25 H 113-2.5 55.25 27.625 S 10 0.3125 0.3125 H 2O 22.5 1.25 0 N 元素忽略。

1)理论需氧量 71.25+27.625+0.3125=99.1875mol/kg设干空气O 2:N 2体积比为1:3.78,则理论空气量99.1875×4.78=474.12mol/kg 重油。

即474.12×22.4/1000=10.62m 3N /kg 重油。

烟气组成为CO 271.25mol ,H 2O 55.25+11.25=56.50mol ,SO 20.1325mol ,N 23.78×99.1875=374.93mol 。

理论烟气量 71.25+56.50+0.3125+374.93=502.99mol/kg 重油。

即502.99×22.4/1000=11.27 m 3N /kg 重油。

2)干烟气量为502.99-56.50=446.49mol/kg 重油。

SO 2百分比浓度为%07.0%10049.4463125.0=⨯,空气燃烧时CO 2存在最大浓度%96.15%10049.44625.71=⨯。

3)过剩空气为10%时,所需空气量为1.1×10.62=11.68m 3N /kg 重油, 产生烟气量为11.267+0.1×10.62=12.33 m 3N /kg 重油。

2.3解:按燃烧1kg 煤计算重量(g ) 摩尔数(mol ) 需氧数(mol ) C 795 66.25 66.25 H 31.125 15.5625 7.78 S 6 0.1875 0.1875 H 2O 52.875 2.94 0 设干空气中N 2:O 2体积比为3.78:1,所需理论空气量为4.78×(66.25+7.78+0.1875)=354.76mol/kg 煤。

理论烟气量CO2 66.25mol ,SO2 0.1875mol ,H2O 15.5625+2.94=18.50mol N 2mol54.28078.476.35478.3=⨯总计66.25+`8.50+0.1875+280.54=365.48mol/kg 煤实际烟气量365.48+0.2×354.76=436.43mol/kg 煤,SO 2浓度为%043.0%10043.4361875.0=⨯2.5 解:1)N 2%=1-11%-8%-2%-0.012%=78.99%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46 (2-11) 空气过剩%5.50%100)25.08(99.78264.025.08=⨯⨯--⨯⨯-2)在测定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mol L P T T V P V /46.39322.1337002734434.22101325221112=⨯⨯⨯⨯=⋅=; 取1m 3烟气进行计算,则SO 2120×10-6m 3,排放浓度为63312010(18%)640.179/39.4610g m --⨯⨯-⨯=⨯。

3)322.45663.37(18%)2957/min 39.46N m ⨯⨯-=。

4)3/85.5222.439.460.03N m g =⨯。

2.8解:以1kg 油燃烧计算, C 860g 71.67mol ;H 140g 70mol ,耗氧35mol 。

设生成CO x mol ,耗氧0.5x mol ,则生成CO 2 (71.67-x )mol ,耗氧(71.67-x )mol 。

烟气中O 2量610600%5.1-⨯x。

总氧量 x x x x5.2467.10635)67.71(5.010600%5.16+=+-++⨯-,干空气中N 2:O 2体积比为3.78:1,则含N 2 3.78×(106.67+24.5x )。

根据干烟气量可列出如下方程:6610600)5.2467.106(78.367.7110600%5.1--⨯=+++⨯xx x ,解得x=0.306故CO 2%:%99.13%10010600306.0306.067.716=⨯⨯--;N 2%:%62.84%10010600306.0)67.106306.05.24(78.36=⨯⨯+⨯-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46 (2-11) 空气过剩系数07.1)06.05.05.1(62.84264.006.05.05.11=⨯--⨯⨯-+=α5.5解:气体流量按P141(5-43)s m Q Q Q N N N N /11000)(21321=+=; 漏风率P141(5-44)%20%100100002000%100121=⨯=⨯-=NNN Q Q Q δ;除尘效率:考虑漏风,按P142(5-47)%3.90100002.412000340.0111122=⨯⨯-=-=N N N N Q Q ρρη不考虑漏风,按P143(5-48)%9.912.4340.01112=-=-=N N ρρη 5.7 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5(5-58)%99%)801%)(951(1)1)(1(121=---=---=ηηηT粉尘浓度为33/10/22.22.22m g m g =,排放浓度10(1-99%)=0.1g/m 3; 排放量2.22×0.1=0.222g/s 。

5.9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4(5-54)∑==%86.721iiT gηη。

6.9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70(6-18)22222225)5/(1)5/()/(1)/(pipipi pi c pi c pi i d d d d d d d d +=+=+=η;⎰⎰∝+==022125pi pipipi i qdd dd qdd ηη。

d g =20m μ,25.1=σ,])32.020ln(exp[79.1])ln 2ln(exp[ln 2122pipi ggpi gpi d d d d d q -=-=σσπ 代入上式,利用Matlab 积分可得%3.9610==⎰piiqddηη6.11 解:1)Q ’=2/3=0.667 m 3/s ,S=3.662=13.4m 2,%3.99)122.02/667.04.13exp(1=⨯--=i η。

2)5.13/15.0max ==vv ,查图6-27得Fv=1.75 故%8.9875.1%)3.991(1)1(1=--=--=Fv i ηη。

6.17 解:1)粉尘粒径d p =10m μ当液滴直径为50m μ时,R=0.2;碰撞数3.36618)(2=-=CD p p p I D u u d N μρ,14.19=I N 。

由给出计算公式可得%3.50=η同理可得液滴直径为100m μ、500m μ时捕集效率为42.6%、10.1%。

2)d p =50m μ用同样方法计算可得颗粒在直径为50m μ、100m μ、500m μ的液滴上捕集效率分别为 0、10.2%、25.0%。

6.18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211(6-53)O cmH Q Q v p glT 23223235.961036.1)1083(1003.1)(1003.1=⨯⨯⨯⨯⨯-=⨯-=∆--- 由(6-55)233.02229]101.6exp[pd gp C g l i epf d C P --=∆⨯-=μρρ粒径小于0.1m μ所占质量百分比太小,可忽略;粒径大于20.0m μ,除尘效率约为1;因此%0152.01000.81000.121000.161000.1310078.010021.02222225.1733.05.1233.05.733.0333.075.033.03.033.0=⨯+⨯+⨯+⨯+⨯+⨯=⨯-⨯-⨯-⨯-⨯-⨯-e e e e e e P故%48.981=-=P η。

6.27 解:1)将已知数据代入所给公式即有0139.0]1082.13.0)101(1000)105.0(06.0297exp[52326=⨯⨯⨯⨯⨯⨯⨯⨯⨯-=---P ,%6.98=η2)由001.0)97exp(22≤-=εμg cpas D D Zv P 可得z>=3.23m 。

3)由《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公式,穿透率)9exp(2μρπi pc W D NV P -= 取Wi=0.25Dc ,而N=0.5Z/Dc ,Vc=Vs/ε,pa pa DD ρ22=,代入上式)97exp()92exp(2222εμεμπg c pas g c pas D D ZV D D ZV P -=-= (近似取72=π)8.3 解:1)由)1)(1(121ηηη---=T ,)1%)(981(1%7.992η---=,解得%852=η。

2)设总体积为100,则SO 27.8体积,O 210.8体积,N 281.4体积。

经第一级催化转化后余SO 20.156体积,O 26.978体积,N 281.4体积。

设有x 体积SO 2转化,则总体积为)25.88(x -。

因此,5.0]2/5.882/978.6[2/5.88156.0)25.88/(300x x x x xx --⋅---=,由此解得x=1.6×10-3;故转化率为%99156.0106.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