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教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导语: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
列强的侵略,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19世纪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20世纪持续14年的全民族抗.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汇聚成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向前发展。
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课,主要内容有:第1目“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第2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
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识记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②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①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②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问题,使学生共同探究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并思考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认识列强侵华不同时期的特征,侵华方式的变化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始终存在的根因。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导入新课)师: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这个单元开始我们将开始学习中国近代的政治变化,那同学们知道我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时候吗?生:1840年鸦片战争师:鸦片战争不仅使我国步入了近代,同时也使得我国的国门被迫开放,中国开始相继受到列强的侵略,我们可以说中国的近代史其实也是一部我国被侵略的屈辱史。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专题的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来了解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事件。
(讲授新课)一、国门洞开1、原因师:首先请同学们先快速浏览教材内容。
(大约五分钟)师:要了解一场战争,首先要知道这场战争为什们会发生。
那请同学们想想西方列强为什们会选择在1840年这个时间段开始侵略中国呢?生:师:在教材24页第一段中也说到了:“、、、、、、”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实力迅猛发展,这些也使得他们急需扩大殖民地来满足他们的工业需求。
但是在西欧国家和美国轰轰烈烈进行着工业革命时,中国清王朝正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当时的中国,在政治上,贪污腐败成风,财政困难;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难;军事上,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面对西方殖民的侵略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闭自守,愚昧无知。
所以在这种中外对比的情况下,亚洲面积最大的人口最多的中国,自然就成为了西方国家最理想的目标。
我们看到在教材24页的简表上,说到从1840年到1900年期间,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几场战争来打开中国的大门。
2、经过①鸦片战争师:我们先来看鸦片战争, 1840年爆发。
顾名思义,这是一场和鸦片有关的战争,但是按照英国人的说法,这场战争是由两种植物所引起的,其中一种是鸦片,那么另一种呢?生:师:另外一种是茶叶。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对茶叶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每年都会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茶叶,但是中国自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吃穿用都可以自己生产,所以英国的商品在中国销路不畅,赚不到中国人的钱。
(完整word版)《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教学设计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1.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关注情感的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2.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以及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3.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自主构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⑴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⑵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⑶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⑷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2. 方法和能力目标⑴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⑵提高质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等,锻炼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⑶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⑴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⑵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害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地理解。
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曾创造出辉灿烂煌的文化,但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
旧日的辉煌不再,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步入存亡危机之秋。
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国门洞开(板书)⑴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板书)材料: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程将介绍近现代中国史上的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使学生了解中国国家和民族的遭遇,并通过阐述清王朝、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启发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面对列强侵略的表现和对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历史背景及其对民族危机的贡献•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对清朝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改革•辛亥革命的发生和中国历史的新时期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列强入侵对中国造成的深远影响•如何看待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意义•戊戌变法中的政治变革和经济改革的关系•辛亥革命的目标及其历史地位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程将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PPT、图表、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快速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背景,并借助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内容1.列强入侵和中国的民族危机1.1 英法联军入侵和其影响•罗马尼亚条约和天津条约的签订•观德舰事件•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反应1.2 其他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俄国对中国的侵略•德国对中国的侵略1.3 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割让领土•强加不平等条约•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国家尊严和民族精神遭到破坏2.太平天国运动2.1 太平天国的背景和起义•洪秀全的思想和起义的背景•太平天国对清朝的影响2.2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太平天国运动对民族危机的贡献•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和原因3.戊戌变法3.1 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改革方向•九品中正制度改革•地方自治和官员职务制度改革•经济改革和民族工业的兴起3.2 戊戌变法的失败和原因•清政府和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外国势力的干涉•经济困难和军阀混战的影响4.辛亥革命4.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响•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对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对清朝的影响4.2 辛亥革命的目标和影响•民主和科学的追求•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呼声•对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崛起的影响五、教学总结和拓展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清晰了解近现代中国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理解中外关系、清朝政治、民族危机等方面的发展过程,提高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和热爱。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习要求】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2.结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内容,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考试说明】1、第一次鸦片战争。
2、中日甲午战争。
3、八国联军侵华基础知识回顾1.(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并通过武力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之后,美、法等国也加入了侵华的行列。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国商定(协定关税2. 1894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等1l国签订《辛丑条约》。
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辛丑条约》内容: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2亿两;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几条并进行,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的奋起,救国救民与水火……”(1)根据图片说明上述三组分别代表那三次重要的战争,结果如何?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结果都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不断地陷入半殖半封的泥潭(2)说明上列图片反映了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何种影响。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作者:丁晓平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八国联军向北京进发图和列强一系列侵华战争图。
师:本课属于中国近代史部分,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部分知识,我们知道从1840年开始,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同学们还记得主要的侵华战争有那些吗?生:答师:列强近代主要的五次侵华战争都列在了24页的表格里,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一系列的侵华战争接踵而至,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疯狂掠夺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又会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历史的深渊?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对《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学习。
一、学习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2、了解1840--1900年间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3、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危害4、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三、重点、难点重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危害;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难点: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四、讲授新课一、国门洞开师:国门洞开指什么/生:思考、回答师:指列强入侵中国,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
那么,列强为什么要入侵中国,也就是说列强入侵中国中国的原因(或背景是什么)生:思考、回答(一)国门洞开(列强入侵)的背景(原因)(板书)我们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看国际方面:师:最先打开中国大门的是那个国家?生:答——英国师:英国具备什么条件来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呢?师生:是不是与影响国际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工业革命有关?生:是师:18世纪60年代,当中国清王朝还为“天朝大国”的自给自足而沾沾自喜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进入工业革命,到1840年前后,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第一工业国家。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设计

六、课后作业:(一周内完成) 分小组制作一份关于“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 习俗的变迁”手抄报。(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1、【辩论性题】 材料: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
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 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在传统的
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 是越来越淡化,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生观赏后完成“近现代服饰变迁简表”。
(课件展示:主题“近现代服饰变迁简表”,
有助于知识条理化)
展示二:饮食篇 课件展示:近代饮食变迁相关图片,让学生观 赏后完成问题探究二。 问题探究二:东西方饮食文化有哪些差异? 展示三:居室建筑篇 课件展示:近代居室建筑变迁相关图片,加深 学生印象。(这部分内容很基础,学生通过自
重点难点
1. 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 强侵华危害的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辩证 的正确评价国门洞开产生的影响。
课型、媒体 新课、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师ຫໍສະໝຸດ 动学生活动一、 导入新课:(3 分钟)
(一) 导入新课
观点 1:西方文化的进入,推动社会生活 的进步。
观点 2:这就是一种文化侵略。 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和 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2、通过对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 化的分析,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景下中国的社会状况,可以从政治、经济、思
想等方面切入,这也正体现了近代物质生活和
社会习俗的变迁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
本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由此引发学生思考并展开充分讨论。在思考 讨论中进一步深化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给我们 带来的影响,及我们应如何应对西方文明对传 统文明的影响。)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2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一、国门洞开1.背景(1)国际: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开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国内: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思考1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为什么都以中国的失败而结束?2.侵华战争及影响(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3)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等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思考2《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各有何主要特点?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1.原因:《______________》的签订,刺激和加强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思考3列举19世纪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最主要影响。
2.概况(1)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________的危机。
(2)美国提出“______________”政策①背景: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时,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美西战争后,美国为了满足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②内容:在____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前提下,要求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以便美国能够“____________”。
③影响:“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形成了列强______________中国的同盟。
思考4列强侵华造成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探究一列强瓜分中国以上是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发行的一些宣传画,通过这些图片,请你写一个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调查报告。
问题概述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狂潮的表现,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探究二门户开放政策问题(1)美国为什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2)该政策有何显著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识记:了解1840年——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
2. 理解与掌握列强侵华的本质意图,以及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回顾以往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及多媒体所展示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新课标的要求在梳理、整合基本史实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本专题的核心点的理解;即列强侵华的本质意图,以及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以便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深切地体会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真反思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危机的问题,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社会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更深刻理解列强侵华的本质意图。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同学们从这组图片看出了什么?师:(待)回答……上面一组左边第一副“是罂粟花,鸦片就是产生于它”;第二幅“正在吸食鸦片的中国人”;第三幅“虎门销烟的场景”。
下面一组右边第一副“《南京条约》的签订场景”;中间一幅“是日本侵华,在旅顺的大屠杀”左边一幅“《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可耻的“鸦片贸易”,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甚至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那么,现在进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专题二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二、课程讲授师:在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的中国历史围绕着国家主权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通过一次次的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
1840 1842 1856 1860 1883 1885 1894 1895 1900 1931 1937 1945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义和团反帝运动师: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比较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和英国生:回答···师:中国--政治: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军事:装备陈旧,营务废弛;外交: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外交:闭关自守,愚昧无知英国--政治: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军事:坚船利炮;外交:殖民扩张总的来说: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一、国门洞开(一)原因:外因:19世纪上半期,经过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内因: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清政府日益腐败,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危机四伏。
(二)经过: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也称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1)签订时间:1842年8月(2)主要内容:①割让香港岛;领土主权被破坏,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的基地②赔款2100万银元;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先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五口通商;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厦门;东南门户被打开,便利了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④协定关税。
关税主权被破坏,中国成为关税最低的国家,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⑤附件内容: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教权等特权。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
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1.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结果:①签订一系列和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10)3.影响: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①1858年,中俄《爱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
②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
③1860年、1864年,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
④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3、中法战争:1883—1885,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4、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旅顺大屠杀---1894.11.22日军进入旅顺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历时四天。
我国同胞遇害者达2万多人,全城幸存者仅36人。
他们的脸上被刺有免杀记号,是日军留作专司掩埋尸体的。
西方的报刊谴责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马关条约》条约的内容及危害:签订时间:1895年4月、地点:日本马关春帆楼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③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掠夺富庶的长江流域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便于列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俄、德、法、美、日、奥、意、英,以义和团运动损害他们的在华利益为由,开始了又一次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总司令:西摩尔(1)背景:面对民族危机,中国人民挺身而出,义和团运动兴起。
(2)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时间、侵略者:1900年,英、法、美、德、日、俄、意、奥(4)结果:《辛丑条约》签订《辛丑条约》内容及影响:①赔款4.5亿;空前的勒索加剧了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②划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③拆炮驻兵;即拆除炮台,驻守军队。
完全控制清府,便于镇压反帝;④严禁反帝;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至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影响:①列强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②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③经济上: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④文化上: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遭到巨大冲击。
问题: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一)瓜分狂潮的开端及其危害开端:三国干涉还辽①原因:《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侵略权益;②目的:不是为维护中国主权,而是列强争夺中国;③过程:提出照会,武力强迫;④结果: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⑤实质:列强争夺在华利益;⑥事态发展:日俄战争;(二)势力范围的划分国家势力范围租借地德国山东胶州湾俄国长城以北和山东旅顺、大连湾英国长江流域威海卫、新界法国广东、广西广州湾日本福建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危害: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三)“门户开放”1、背景(1)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2)军事实力无法与列强抗衡;(3)美国工商界希望拥有整个中国市场(目的)2、内容(1)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益;(2)要求各列强开放其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3、实质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4、影响①对中国:名义上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与完整,实际是列强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国;中国面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对列强: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③对美国:表明美国在侵华问题上从此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美国的对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小结: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思考练习: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C )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 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2、最早侵略我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同中国第一个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 )A. ①英国②英国③俄国B. ①葡萄牙②英国③法国C. 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D. ①荷兰②英国③俄国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英国会在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程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