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综合测试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测试题参考答案.docx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桑水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南海区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理科化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选修四模块)1~5 D 、A 、D 、C 、B ;6~10 C 、C 、B 、AB 、BD ;11~15 D 、AC 、BC 、C 、C ;16、B17(10分)(1)K =[NO 2]2[NO]2·[O 2](2分) 放热 (2分) (2)b (1分)1.5×10-3mol ·L -1·s -1 (2分)(3)bc (2分) (4)c (1分)18(12分)(1)① 负 (1分) ② 4OH — —4e — = 2H 2O + O 2↑(2分) (2)CH 3OH + 8OH — —6e — = CO 32— + 6H 2O (3分)(3)33.6 (3分)(4)CH 3OH (l )+ 3/2 O 2(g )= CO 2(g )+2H 2O (l );△H = —725.80kJ/mol (3分) 19(10分)(2)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分) 8.2~10。
(1分)②0.11mol/L (不写单位扣1分) (2分)③丙(1分)④D 、F ;(4分)(选对一个得2分,错选一个倒扣2分,全对4分)20(共14分)(1)A ,C 、E ,B (1+2+1 分)(2)c (OH-) = c(H+) + c(H 2CO 3) – c(CO 32-) (3分)(3)取少量待检珊瑚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放出大量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珊瑚礁为真;否则为假。
(4分)(4)CaSO 4(s) + CO 32-(aq)CaCO 3(s ) + SO 42- (aq) (3分,若写成CaSO 4+ CO 32- == CaCO 3+ SO 42- 则扣1分)。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Word版含解析

高考化学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是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甲烷都属于温室气体B.用甘蔗生产的燃料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解析】CO2、甲烷都可导致温室效应,应尽量减少排放,A正确;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造成温室效应,B错误;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都属于新能源,C正确;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正确。
【答案】 B2.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n 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n的值是() A.1B.2C.3 D.4【解析】由题意知v(W)=0.2 mol2 L×5 min=0.02 mol·L-1·min-1,根据n∶2=v(Z)∶v(W)知n=1。
【答案】 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人类日常利用的煤、天然气、石油等的能量,归根到底是由太阳能转变来的C.燃烧热是指1 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D.H+(aq)+OH-(aq)===H2O(l)ΔH=-57.3 kJ·mol-1也能表示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解析】等质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由于白磷蒸气含有的能量高,所以前者放出的热量多,A错误;人类日常利用的煤、天然气、石油等的能量,归根到底是由古代的动物、植物等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因此是太阳能转变来的,B正确;燃烧热是指1 mol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错误;H+(aq)+OH-(aq)===H2O(l)ΔH=-57.3 kJ·mol-1表示可溶性的强酸与强碱反应产生可溶性盐和水时放出的热量,由于醋酸是弱酸,因此该反应不能表示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7分,共5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Z—,有专家指出:如果对燃料燃烧产物如CO?、H20. N2等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使之能够实现下图所示循环,那么不仅可以消除燃烧产物对大气的汚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坏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CH4、NH)、CHjOH 兄0、CO2、N2太阳能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质能D.电能解析:从题图中可看岀:太阳能一>化学能一>热能。
答案:B2.下列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焰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不同解析: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相反则是吸热反应,故A项错;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项错;C项是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正确;根据△//=生成物的恰■反应物的焙,可知,焙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项错。
答案:C3.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 A//=-216 kJ-mof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则2£,=£2C」01 kPa 时,2H2(g)+O2(g) ----- 2H2O(1) A//=-571.6 kJ-mof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 kJ mol"D.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解析:A项正确,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因为分子变成原子要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2&>E2;C项错高温误,出的燃烧热是1 mol氢气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D项错误,如C+CO2==2CO,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属于吸热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 教版模块综合检测题B(100分) word答案版

选修四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题B(100分)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①用Na2S溶液和Al2(SO4)3溶液反应制取Al2S3固体②用加热蒸发K2CO3溶液的方法获得K2CO3晶体③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④加热MgCl2溶液制取MgCl2固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 B2、对于反应X(g)+Y(s)===2Z(g),下列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C.扩大容器体积D.再加入一定量的Y答案 D3(2020届海淀期末)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0.1 mol/L氨水的pH约为11.1:NH3·H2O NH4+ + OH-B.用明矾[KAl(SO4)2·12H2O]作净水剂:Al3++ 3H2O Al(OH)3 (胶体) + 3H+C.向K 2Cr2O7溶液中滴加少量浓H2SO4,溶液橙色加深: Cr2O72-(橙色) + H2O 2CrO42-(黄色) +2H+ D.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Ca2++ CO32−==CaCO3↓答案 D4(2020届海淀期末)右图为氯碱工业的简易装置示意图,其中两电极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粗盐水中含有的少量Ca2+和Mg2+可用NaOH除去B.适当降低阳极电解液的pH有利于Cl2逸出C.a处得到的是浓NaOH溶液D.若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理论上可在b处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答案 B5.下列关于FeCl3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FeCl3稀溶液中,水解达到平衡时,无论加FeCl3饱和溶液还是加水稀释,平衡均向右移动B.浓度为5mol·L-1和0.5mol·L-1的两种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小于后者C.其他条件相同时,同浓度的FeCl3溶液在50℃和20℃时发生水解,50℃时Fe3+的水解程度比20℃时的小D .为抑制Fe 3+的水解,更好地保存FeCl 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 答案 C6.(2020届海淀期末)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H 2(g)+I 2 (g)2HI (g) Δ H < 0,该温度下,K =4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同步测试考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同步测试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铜锌原电池装置(见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c(Zn2+)、c(Cu2+)均减小/B.原电池工作时,Cu电极流出电子,发生反应:Cu -2e-===Cu2+C.原电池工作时,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Zn2++2e-===ZnD.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2.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Q(g)(m、n、p、q为任意整数)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 A∶v B∶v C∶v Q=m∶n∶p∶q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的同时有p molC也断键A.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⑥3.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的气体A和1 mol的气体B发生反应:2A(g)+B(g)3C(g)ΔH>0。
t 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并测得C在容器中的体积分数为φ1。
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不变),C在容器中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则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A.加入1 mol氦气B.加入1 mol BC.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5.下列溶液中的离子关系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0.2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l mol·L-1的醋酸溶液中c(H+)之比大于2 : 1B. pH=3的醋酸和pH=3的FeCl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C. 0.l mol﹒L-1NaHSO4溶液中:c(H+)=c(SO) +c(OH-)|D.pH=4、浓度均为0.l mol·L-1的CH3COOH、CH3COONa 混合溶液中:c(CH3COO-)-c(CH3COOH)=10-4-10-10mol/L6.可逆反应:2SO 2(g)+O2(g)2SO3(g),用一定量的SO2和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如果v(SO2)=0.05 mol·L-1·min-1,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A. 1 mol·L-1B. 0.9 mol·L-1C. 0.2 mol·L-1D. 0.1 mol·L-17.pH值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值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A.m>n`B.m=nC.m<nD.不能确定8.25 ℃时,PbCl2固体在不同浓度盐酸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检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g) CO(g)百分数不变;降低反应物的浓度使单位体积反应物活化分子数削减,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8.下列装置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其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电解水B.水力发电C.太阳能热水器D.干电池【答案】 D【解析】A项,电解水生成H2和O2该过程将电能转化为了化学能;B项,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了电能;C项,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了热能;D项,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
9.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固体醋酸钠,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答案】 C【解析】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向水中加入固体醋酸钠,由于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降低;将水加热,K W增大,pH变小。
10.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答案】 C【解析】电镀时,锌件作阴极,而铜作阳极,C项正好接反。
11.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选项电极反应式消灭环境A O2+2H2O+4e-===4OH-碱性环境下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B 4OH--4e-===O2↑+2H2O 弱酸性环境下钢铁的吸氧腐蚀C 2H++2e-===H2↑用Cu作电极电解NaOH溶液的阴极反应D H2-2e-===2H+用惰性电极电解H2SO4的阳极反应【答案】 C【解析】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是燃料的反应,正极上的反应才是O2的反应,故A项错误;弱酸性环境下钢铁的吸氧腐蚀应为:O2+2H2O+4e-===4OH-,故B项错误;惰性电极电解H2SO4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故D项错误。
12.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Ca2+、H+、Cl-、HSO-3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NO-3C.Na2CO3溶液:K+、Fe3+、SO2-4、NO-3D.K Wc H+=0.1 mol/L的溶液:Na+、K+、SiO2-3、NO-3【答案】 D【解析】A项,H+与HSO-3不能共存;B项,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酸性环境中NO-3将I-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CO2-3、Fe3+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K Wc H+=c(OH-)=0.1 mol/L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这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模块综合检测(附答案)

化学人教4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单位体积反应物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加的方法有( )①增加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降低反应物的浓度④增大压强⑤加入催化剂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①⑤2.可能使反应Cu+2H2O=Cu(OH)2↓+H2↑发生的是( )A.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钾溶液B.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C.铜锌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D.铜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作电解质溶液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弱电解质,后者是强电解质的是( )A.浓氨水、氯化钠B.硫酸钡、硫酸C.二氧化硫、铜D.次氯酸、苛性钠4.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的体积为V酸,碱溶液的体积为V碱,V酸和V碱的正确关系是( ) A.2V酸=V碱B.V酸=2V碱C.V酸=102V碱D.102V酸=V碱5.已知在101 kPa下,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1/2O2(g) ΔH=+242 kJ·mol-1B.2H2(g)+O2(g)===2H2O(l) ΔH=-484 kJ·mol-1C.H2(g)+1/2O2(g)===2H2O(g) ΔH=+242 kJ·mol-1D.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16.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固体醋酸钠,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7.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 )A.用滴定管取所用药品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9.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 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B.K sp的大小取决于难溶电解质的量,所以离子浓度改变时,沉淀平衡会发生移动C.所谓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除净D.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2(g)+3H2(g)===2NH3(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12.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A.c(Na+)=2c(HCO-3)+2c(CO2-3)+2c(H2CO3)B.c(Na+)+c(H+)=c(HCO-3)+c(OH-)+c(CO2-3)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水解程度D.存在的电离有NaHCO3===Na++HCO-3,HCO-3H++OH-CO2-3+H+,H2O 13.常温下,按下列操作进行实验,所得溶液的pH一定等于7的是( )A.将10 mL pH=5的稀盐酸加水稀释到100 mLB.pH=2的某二元强酸和pH=12的某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pH=2的某一元酸和pH=12的某一元碱等体积混合D.0.1 mol·L-1的某二元酸和0.1 mol·L-1的某二元强碱等体积混合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同步测试卷(四)第四单元 化学平衡(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通常是熵增加的反应”。
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 .2O 3(g)===3O 2(g) ΔH <0B .2CO(g)===2C(s)+O 2(g) ΔH >0C .N 2(g)+3H 2(g)===2NH 3(g) ΔH <0D .CaCO 3(s)===CaO(s)+CO 2(g) ΔH >0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 2(g) 催化剂△2SO 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 、0.1 mol/L 、0.2 mol/L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 2为0.4 mol/L 、O 2为0.2 mol/LB .SO 3为0.25 mol/LC .SO 2、SO 3均为0.15 mol/LD .SO 3为0.4 mol/L3.某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g)+3Y(g) 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下列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减小压强 ⑤加入催化剂 ⑥移去ZA .①④⑥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②③⑥4.某温度下,反应SO 2(g)+12O 2(g) SO 3(g)的平衡常数K 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 3(g) 2SO 2(g)+O 2(g)的平衡常数K 2的值为( )A .2 500B .100C .4×10-4D .2×10-2 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A 、B 、C 三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 1~t 4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在t 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B .t 1~t 4时刻,A 的转化率比B 的转化率低C .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 +B 2CD .增大压强,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6.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 2(g)+2CO(g) 催化剂2CO 2(g)+S(l) ΔH <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前,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 .达到化学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S(l),正反应速率增大C .达到化学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 2的转化率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 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小了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大了D .a >b 8.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 .2NO 2(g)(红棕色) N 2O 4(g)(无色) ΔH <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B .H 2(g)+I 2(g) 2HI(g) ΔH <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C .FeCl 3+3KSCN Fe(SCN)3(红色)+3KCl ,在平衡后,加少量KCl ,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D .对于N 2+3H 2 2NH 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 2,平衡左移9.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 2(g)+12X 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每千克的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 。
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e +12O 2===BeO ΔH =-564.3 kJ·mol -1 B .Be(s)+12O 2(g)===BeO(s) ΔH =+564.3 kJ·mol -1 C .Be(s)+12O 2(g)===BeO(s) ΔH =-564.3 kJ·mol -1 D .Be(s)+12O 2(g)===BeO(g) ΔH =-564.3 kJ 2.通入相等的电量,分别电解等浓度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汞元素的化合价为+1)溶液,若被还原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两个阴极上得到的银和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 .在两个阳极上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C .硝酸亚汞的化学式为HgNO 3D .硝酸亚汞的化学式为Hg 2(NO 3)23.保持温度相同时,可逆反应2A(g)+B(s) 2C(g)在1×105 Pa 达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为v 1,在1×106 Pa 达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为v 2,v 1与v 2的关系是( )A .v 1>v 2B .v 1<v 2C .v 1=v 2D .v 1=10v 24.下列事实可以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0.1 mol ·L-1的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②0.1 mol ·L -1的氯化铵溶液的pH 约为5③在相同条件下,氨水溶液的导电性比强碱溶液弱④铵盐受热易分解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5.如图所示,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中盛放含铬废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接电源正极B.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Cr2O2-7+6Fe2++14H+===2Cr3++6Fe3++7H2O C.阴极区附近溶液pH降低D.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当收集到H2 13.44 L(标准状况)时,有0.1 mol Cr2O2-7被还原6.常温下,在等体积①pH=0的硫酸、②0.01 mol/L NaOH溶液、③pH=10的纯碱溶液、④pH=5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顺序是()A.③>④>②>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7.下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装置Y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8.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 2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K值越大,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越大B.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2v逆(Z)C.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D.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9.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ΔH<0。
某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知,A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08 mol·L-1B.由图甲知,B点SO2、O2、SO3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1∶2C.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可以用图乙表示D.压强为0.50 MPa时不同温度下SO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丙图,则T2>T110.已知:①2SO2(g)+O2(g) 2SO3(g)ΔH=-196.6 kJ·mol-1,②2NO(g)+O2(g) 2NO2(g)ΔH=-113.0 kJ·mol-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O2(g)+SO2(g) SO3(s)+NO(g)ΔH=-41.8 kJ·mol-1B.SO3(g)+NO(g) NO2(g)+SO2(g)ΔH=+41.8 kJ·mol-1C.NO2(g)+SO2(g) SO3(g)+NO(g)ΔH=-77.4 kJ·mol-1D.NO2(g)+SO2(g) SO3(g)+NO(g)ΔH=-183.6 kJ·mol-111.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0×10-16。
下列关于难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B.两种难溶物的K sp相差越大,难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 1.8×10-11mol/L12.温度为T℃时,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B(g) C(g)+x D(g)ΔH>0,容器中A、B、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D)=0.3 mol·L-1·min-1B.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值减小C.反应至15 min时,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D.反应至15 min时,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反应体系温度13.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下列对该混合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c(H+)<c(OH-) B.c(CH3COOH)+c(CH3COO-)=0.2 mol·L-1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2 mol·L-114.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后,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ROH是一种强碱B.在x点,MOH未完全电离C.在x点,c(M+)=c(R+) D.稀释前,c(ROH)=10c(MOH)15.在恒温恒压下,将3 mol A和1 mol B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 2C(g),达到化学平衡Ⅰ。
在同样条件下,3 mol A和2 mol B发生同样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Ⅱ。
现将平衡Ⅱ的混合气体全部压入平衡Ⅰ的容器中,在同样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Ⅲ。
下列关于平衡Ⅰ、Ⅱ、Ⅲ的说法错误的是()A.平衡Ⅲ中A的转化率等于B的转化率B.平衡Ⅰ中A的转化率小于B的转化率C.n(C)/n(A)的值,平衡Ⅲ的比平衡Ⅰ的小D.n(A)/n(B)的值,平衡Ⅲ的比平衡Ⅱ的大16.25 ℃时,有c(CH3COOH)+c(CH3COO-)=0.1 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pH=5.5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C.pH=3.5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 mol·L-1D.向W点所表示的1.0 L溶液中通入0.05 mol 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17.(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利用稀硫酸与某金属的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某些数据记录已模糊不清,个别数据已丢失)。
(1)该实验主要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经仔细辨认,模糊的数据疑为25、50、125、250,试将这些疑似数据填入表中,使实验数据较为合理。
3:________,5:________,6:________,7:________。
(3)试猜测实验9反应前溶液的温度约为________℃。
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3分)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 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 ℃可完全失去结晶水。
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称量5.00 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 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用0.010 mol/L 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 mL。
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 mol/L KMnO4溶液19.98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________、转移、洗涤并转移、________、摇匀。
(2)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