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创新设计学生获奖材料

合集下载

创新设计高中2022生物电子版

创新设计高中2022生物电子版

创新设计高中2022生物电子版1.材料选取教材中提供的一些生物材料往往由于受到季节、地理位置等原因难于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生物教师们在平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多留心、多深入到大自然中,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比较从中选择出一些当地容易找到的、实验效果与教材上介绍相同的、并且是经济实用的材料来替代2材料处理在实验中有些材料直接用于观察或提取、鉴定生化成分往往效果不很好,但是稍加处理后就可使获得的效果明显改善。

3实验装置和用具的改进教材中有些实验装置用到的仪器较多、也较繁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我们通过思维的拓展,选取生活中易得的材料改进成操作简单易行的装置来替代,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种子萌发放出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我们用饮料瓶代替广口玻璃瓶,在瓶口塞上单孔橡皮寒,用弹簧夹夹紧导气管。

在温暖的条件下,放置数小时后,将导气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然后慢慢地挤压饮料瓶,使瓶中的气体排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取出导气管即可。

该操作简单易行、材料易得。

我们在实践中还用微波炉和镜面瓷砖来快速制作植物腊叶标本,用白色空穴板上的任意两个小孔代替两只培养皿,废旧圆珠笔芯改造后代替毛细吸管用作滤液画线笔等,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对实验装置和用具的改进时除能取得操作上的方便,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外,还应考虑安全等其它因素。

如在有些书上刊登的对叶绿素分离装置改进为在圆形虑纸的中心直接滴滤液和层析液,形成几个素环。

对此实验的改进虽可达到现象明显,也克服了虑纸条易落入层析液的缺点,但我觉得此种改进忽略了是一种易挥发且有毒的物质,对学生的健康有影响,实为欠妥改变操作方法有些实验在制作方法上做些改进也可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直观如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在制好的组织样液中加入裴林试剂再进行水浴加热煮沸2min 左右,结果很难得到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原因是氧化亚铜极不稳定,在缓慢加热过程中被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再有氧化铜在缓慢加热过程中分解也生成氧化铜而失去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

学生参与创新科技竞赛事迹材料

学生参与创新科技竞赛事迹材料

学生参与创新科技竞赛事迹材料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参与创新科技竞赛已成为学生们展现自己才华和创意的重要途径之一。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学生参与创新科技竞赛的事迹材料,了解他们如何通过这些竞赛展现出色的科技才华。

事迹一:小王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作为一名高中生,小王对电子科技有浓厚的兴趣。

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创新科技俱乐部,并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赛。

最近,他参加了一项全国性的科技创新大赛,并成功获得了一等奖。

他设计了一款智能家居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家庭电器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

这一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具有突破性,而且在商业应用上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小王的创新成果受到了评委的高度赞扬,他也因此成为学校和整个社区的骄傲。

事迹二:小李的革新性科技解决方案另一个学生小李是一名大学生,他参与了一项国际科技创新大赛,并以他的创新性科技解决方案脱颖而出。

他通过研究发现,很多传统的方法在发电和储能方面存在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小李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和储能系统的革新性解决方案。

他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储能系统将电能储存起来以供日常使用。

这一解决方案不仅简单易实现,而且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小李在国际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他的成果也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事迹三:小张设计的智能交通系统另一位小张是一名小学生,他参加了一项本地举办的科技竞赛。

小张对交通问题非常关注,他设计了一个智能交通系统,旨在提高都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他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成功实现了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优化信号控制的功能。

这一创新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堵塞,还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小张在科技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并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偶像和榜样。

通过以上事迹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参与创新科技竞赛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奖项,更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创新才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电赛作品简介

研电赛作品简介

研电赛作品简介【原创版】目录1.研电赛简介2.研电赛参赛作品分类3.研电赛作品评选标准4.研电赛作品简介示例5.研电赛对学生的意义正文【研电赛简介】研电赛,全称为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一项针对研究生阶段的电子设计类比赛。

该比赛旨在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研电赛参赛作品分类】研电赛参赛作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电子电路设计类:主要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嵌入式系统等设计。

2.电子信息系统类:主要包括通信系统、信号处理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等。

3.电子器件与材料类:主要包括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等。

4.智能机器人类: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家庭机器人等。

5.其他类:包括新能源、自动化、仪器仪表等。

【研电赛作品评选标准】研电赛作品的评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技术创新性:作品在技术应用、技术研发等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

2.实用性:作品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3.完成度:作品的完成程度,包括功能实现、性能指标等。

4.可行性:作品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能否实现产品化。

5.团队协作: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研电赛作品简介示例】本次研电赛,某团队设计的作品名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控制家里的灯光、空调、电视等设备,实现智能化家居生活。

该作品技术创新性强,实用性高,完成度好,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研电赛对学生的意义】研电赛对学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专业技能:通过参加研电赛,学生可以提高在电子设计领域的技能水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2.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研电赛需要团队协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拓宽视野:参加研电赛,学生可以了解最新的电子科技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

新材料创新大赛获奖作品

新材料创新大赛获奖作品

新材料创新大赛获奖作品
在新材料创新大赛中,获奖作品有很多。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获奖作品及其相关信息:
1. 高强度轻质材料,一种新型的高强度轻质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低密度。

该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行业,能够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节能减排。

2.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一项基于纳米技术的材料应用创新,通过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实现了在电子、光电、医疗等领域的突破。

该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改善现有产品的性能,并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3. 可降解材料,一种可降解的新型材料,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分解为无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该材料可以应用于包装、医疗器械等领域,解决传统材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4. 柔性电子材料,一种具有高度柔韧性和可伸缩性的新型电子材料,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等领域。

该材料的创新性在于它可以适应不同形状和曲率的表面,为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5. 碳纤维复合材料,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轻质化特性的新型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树脂组成。

该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体育器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耐久性。

这些获奖作品代表了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和进步,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它们的出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材料创新大赛获奖作品

新材料创新大赛获奖作品

新材料创新大赛获奖作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研究和创新成为了各个领域的热点之一。

为了激励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促进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各个单位纷纷举办了新材料创新大赛。

一场新材料创新大赛获奖作品《智能敏感新型超级材料》备受关注,该作品由青年科学家团队“未来之光”获得,以下是他们的研究成果。

一、创新设计理念团队“未来之光”通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将目光投向了传统材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米材料。

他们发现,在纳米材料中存在着许多微观结构和特性,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和调控,使其具备智能敏感性。

他们决定以新型纳米材料为基础,研发一种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并做出相应反应的超级材料。

二、研究内容1. 纳米结构设计:团队首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确定了一种高效的纳米结构设计方法。

他们发现通过在纳米材料的结构中引入特定的孔隙和功能基团,可以使其在外界刺激下产生明显的物理性能变化。

2. 智能敏感特性:在确定了纳米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验证工作。

他们发现通过合理设计纳米结构和特定功能基团的组合,可使材料表现出对光、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的高度敏感性,并能在瞬间做出相应反应。

3. 应用领域拓展:除了对材料本身的研究,团队还深入探索了该超级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包括智能传感器、柔性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

三、研究成果1. 新型纳米材料设计理论:团队创新提出了一套高效的纳米结构设计理论,为纳米材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智能敏感新型超级材料原型: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种具有智能敏感性的新型超级材料原型,并在实验中取得了显著的性能表现。

3. 应用示范:团队还在智能传感器、柔性电子等领域进行了应用示范,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展示了该超级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

四、社会影响团队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被多家权威学术期刊和媒体报道。

他们的创新成果不仅在学术领域获得了认可,还在产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这种具有智能敏感特性的超级材料将为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将在医疗、环保、智能制造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个人事迹-科技之星5篇》

《个人事迹-科技之星5篇》

《个人事迹-科技之星5篇》第一篇:个人事迹-科技之星个人事迹浩瀚无垠的世界长空中闪烁着无数灿烂耀眼的星星,科技之星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

踮起脚尖仰望那颗最明亮的星星,看到了它的光芒万丈,看到了它的炫彩夺目,看到了它的五彩缤纷,看到了它的神奇魔力,看到了它的无与伦比······一、个人简介我叫张磊,是亿万中国大学生平凡如灰尘的一个,然而胸膛中跳动的那颗执着追求科技的心带我进入了一个非同一般的世界,是科技造就了我不一样的境遇和梦想。

本人自幼喜欢电子,特别喜欢动手制作。

自小学开始制作过很多电子作品,其中三件作品于xx年荣获”xx年全国高等院校自主招生考试”二等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考加分25分奖励。

xx年在xx学院学习,7月参加“第八届‘飞思杯’智能汽车竞赛”荣获三等奖。

10月份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二、个人经历1、从小受启发爱上电子七岁,我与科技结缘在一节午后的自然科学课上。

依稀记得那时午后的阳光斜照在那两个用于演示摩擦起电的金属小球上,阳光下两个金属小球就这样迸发“啪啪”的电火花,光电火石间我惊呆了,突然间我觉的老师的手是有魔力的,不然讃样可以使两个小球发光。

我呆呆的问老师那是讃样发生的。

老师和蔼的向我讲解了摩擦生电的知识。

老师的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第一次我领略到了科技的巨大力。

那一次科技的种子埋在了我的心底,在以后的日子里它悄悄的生根发芽渐渐的长成参天大树,荫庇我的整个人生。

2、从身边开始的一个个电子制作生活是科技创造的源泉,这是我一直坚信的一句话。

一天奶奶向我抱怨说家用的手电筒用没多久就没电了,而且拿在手里特别沉。

我看到步履蹒跚的奶奶手里提着一个沉重的手电筒,脸上的皱纹挤在了一起我顿时萌生了为奶奶发明一个轻便耐用手电筒的想法。

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得知普通的手电筒是由两节一号电池供电,虽然轻便但电池使用时间不长并且废弃的铅储电池会产生巨大的水污染。

小学劳动与技术第九册电子制作案例分析

小学劳动与技术第九册电子制作案例分析

小学劳动与技术第九册电子制作案例分析劳动与技术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其中,电子制作作为一种常见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以小学劳动与技术第九册的电子制作案例为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教学意义。

案例一:LED灯制作案例描述:在此案例中,学生需要使用电线、LED灯等材料制作一个可以闪烁的LED灯。

设计思路:1. 准备材料:学生首先需要准备LED灯、电线、电池、胶带等材料。

2. 连接电路:学生根据电路图将电线与LED灯连接,并使用胶带固定。

3. 完成装配:学生将电池与电线连接,确保电路通畅并可以正常工作。

4. 外观设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使用装饰纸、彩色胶带等材料为LED灯添加外观装饰。

教学意义:1. 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巧。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电子制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电路连接不通、灯未点亮等问题,需要借助思考和实践来解决。

3. 培养创造力:学生可以在装配完成后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装饰,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

案例二:电风扇制作案例描述:在此案例中,学生需要使用电线、电风扇马达、螺丝刀等材料制作一个可运转的小型电风扇。

设计思路:1. 准备材料:学生首先需要准备电风扇马达、电线、电池盒、螺丝刀、塑料底座等材料。

2. 安装马达:学生将电风扇马达固定在底座上,并连接电线。

3. 连接电路:学生使用螺丝刀将电线与电池盒连接,确保电路通畅。

4. 完成装配:学生确保电池盒与电线连接正确,然后安装叶片,完成电风扇的装配。

教学意义:1. 知识扩展:学生通过电风扇的制作,可以了解电路连接、电力传输等基础知识。

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共同合作,分工协作完成电风扇的制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原理的理解:通过电风扇的制作,学生可以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2015if学生设计奖获奖作品

2015if学生设计奖获奖作品

2015年IF(国际工业设计论坛)学生设计奖评选出了一批优秀的获奖作品,这些设计作品涵盖了从工业设计到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当代学生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本文将对2015年IF学生设计奖的获奖作品进行介绍,带领读者一窥这些优秀设计作品的精彩之处。

一、设计作品名称:智能家居控制器获奖等级:金奖设计团队:XXX大学设计学院设计理念:该智能家居控制器采用了人性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空调和安防系统,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轻松管理家居设备。

该控制器还具有自动学习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习惯自动调节家居设备,提升用户的居家体验。

二、设计作品名称:可折叠自行车获奖等级:银奖设计团队:XXX大学交通工程学院设计理念:该可折叠自行车结合了高强度材料与创新的折叠结构,使自行车在保证牢固性的同时能够轻便易携带。

设计团队注重用户体验,通过人性化设计,让用户可以在城市间便捷地使用自行车,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三、设计作品名称:多功能办公桌获奖等级:铜奖设计团队:XXX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设计理念:该多功能办公桌融合了书架、显示器支架和充电插座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了现代办公人员对办公桌多功能的需求。

设计团队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精益求精,使办公桌外观简约大方,功能完善。

四、设计作品名称:儿童座椅获奖等级:优秀奖设计团队:XXX艺术设计学院设计理念:该儿童座椅在材料选择上注重环保,采用了可降解材料进行制造,符合现代家长对儿童产品的环保需求。

设计团队还对座椅的外观进行了可爱温馨的设计,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增强了使用体验。

五、设计作品名称:智能健身手环获奖等级:优秀奖设计团队:XXX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设计理念:该智能健身手环集成了心率监测、步数统计、睡眠监测等多种功能,通过手机App实时同步数据,为使用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数据分析。

设计团队注重产品的舒适性和便携性,通过精心的材料选择和人体工程学设计,使手环佩戴舒适,便于随身携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宴飞
第七届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竞赛
二等奖
2004.12
3
基于数控电流控制的微质量测量系统
林青盛陈惠玲
第七届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竞赛
优胜奖
2004.12
4
正弦信号发生器
刘鹏得、芮文彬
林锦灿
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一等奖
2005.10
5
正弦信号发生器
翁树杰姚探桩
孙少彬
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电子创新大赛学生参加各类电子竞赛获奖情况统计表
级别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赛
学生
参赛种类
获奖
等级
获奖
时间



1
正弦信号发生器
芮文彬
林锦灿刘鹏得
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二等奖
2006.10


1
超声波防盗报警器
林锦灿
芮文彬刘鹏得
第七届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竞赛
一等奖
2004.12
2
超声波防盗报警器
姚探桩李锋
陆英
21
2006
直流伺服电机快速精确定位控制器
宋玉春
22
2006
粤北农村小水电建设状况调查及其对发展对策的思考
龙迎春
23
2006
脚控鼠标的创新与制作
李婉
24
2006
玫瑰摆平衡能力训练仪
肖耘亚
25
2006
数控多体位治疗床控制系统的设计
肖耘亚
26
2006
自调节平衡训练器的设计与制造
肖耘亚
27
2007
多功能高频函数信号发生器
9
集成运放测试仪
刘再胡陈洁瑜
李峰
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成功
参赛奖
2005.10
10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胡本寅罗永捷
张论
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成功
参赛奖
2005.10
11
数控恒流源
刘志华何忠威
许杰
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成功
参赛奖
2005.10
12
第八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
张汉宏江正华
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二等奖
2007.11
19
音频信号分析仪器
刘晋志
江毅城陈俊杰
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三等奖
2007.11
20
程控滤波器
陈冠鹏
黄志新郭惠楠
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三等奖
2007.11
21
电动车跷跷板
黄楚羽
陈永文梁树滨
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创新实验室第一小组
陈正铭
500
41
2007
线控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
李金雄
黄大星
300
42
2007
光控窗帘
程俊
洪远泉
43
2007
虚拟高速数据信号发生器
黄志新
洪远泉
44
2007
遥控无线图像传输小车
李志枫
夏新恩
45
2007
智能环境参数测量仪
陈智伟
洪远泉
电子创新设计学生科研项目统计表
刘晋志
朱庆欢
1000
28
2007
多功能射频频谱分析仪
黄楚羽
朱庆欢
1000
29
2007
冲锋舟快速装卸装置
何国权
肖耘亚
1000
30
2007
多功能婴儿成长车
崔洛华
毛桂生
1000
31
2007
防雨自动关窗器
黄永健
毛星
1000
32
2007
可调定量出水自闭装置
陈国方
毛星
1000
33
2007
球场清洁机器人
黄盛
毛星
1000
多媒体教学专用无线光电鼠标
ZL200420093741.0
2005.1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指导教师
资助
经费
1
2005-40
基于CPLD和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
02电子杨运建
夏新恩赵永泉
500
2
2005-41
智能电子秤
03电子潘剑峰
刘勇
500
3
2005-42
简易GPS定位信息显示系统
34
2007
汽车制动传动装置
卢果
黄大星
600
35
2007
带语言功能的单片机无线短信发送接收系统
李志仁
李强
1000
36
2007
感应垃圾桶
李远彬
肖耘亚
500
37
2007
可调密码防盗锁
杨桂盛
肖耘亚
500
38
2007
全方位乒乓球发球机
谢德辉
肖耘亚
500
39
2007
逍遥椅
谭谦豪
李婉
500
40
2007
基于NET的课程管理系统
一等奖
2005.10
6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杨伯文林青盛吴伟华Fra bibliotek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二等奖
2005.10
7
正弦信号发生器
杨运建黄杰伟
练华民
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三等奖
2005.10
8
数控恒流源
蔡建雄区锦华
余钟旭
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三等奖
2005.10
12
2006
数控多体位治疗床的投资计划书
肖耘亚
13
2006
自动翻身病床
肖耘亚
14
2006
侧重防盗器
龙迎春
15
2006
家用电器设备智能控制器
郝宁生
16
2006
玫瑰摆平衡能力训练仪
肖耘亚
17
2006
数控多体位治疗床
肖耘亚
18
2006
通用光电计数器
洪远泉
19
2006
自动翻身床
肖耘亚
20
2006
恒温输血加热的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2006.11
16
便携式太阳光紫外线检测仪的设计和制作
陈俊杰黄绍冲
陈慧高等
第八届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
三等奖
2006.12
级别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赛
学生
参赛种类
获奖
等级
获奖
时间


17
便携式太阳光紫外线强度计
叶美强张桓畅
吴华旺等
第八届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
三等奖
2006.12
18
电动车跷跷板
陈国超
科技发明制作三等奖
2005.12
13
第八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
科技发明制作三等奖
2005.12
14
光感、遥控、语音提示电子钟
刘晋志江毅城
黄楚羽
2006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二等奖
2006.11
15
光感、遥控、语音提示电子钟
张恒畅叶美强
吴华旺
2006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三等奖
02电子钟声
夏新恩
500
4
2005-43
温室环境控制仪
03电子叶美强
王杏进苏祖全
500
5
2005-44
基于DSP与FPGA的频谱分析仪
03电子翁树杰
朱庆欢洪远泉
500
6
2005-45
语音播报记事器的设计
02电子梁浩枝
夏新恩
500
7
2005-46
视力保护电路
03电子伍尚拓
朱庆欢伍尤富
500
8
2005-47
成功
参赛奖
2007.11
22
电动车跷跷板
汤倩斌
韩中杰朱剑超
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成功
参赛奖
2007.11
23
开关稳压电源
黄建礼
王浩刘建伟
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
成功
参赛奖
2007.11
电子类学生科研作品获国家专利名单
序号
设计人
专利项目名称
专利号
授权公告日
发证单位
1
钟国钦等
数字多用测量仪
03电子饶国雄
朱庆欢伍尤富
500
9
2005-48
数字电压表的扩展及其应用
02电子谢毅业
王晨明何自立
500
10
2005-54
万能遥控器的研制
04自动化林富豪
宋玉春
500
电子创新设计学生科研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指导教师
资助
经费
11
2006
自调节平衡训练器的设计与制造
肖耘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