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梅花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梅花魂》教学实录范例

《梅花魂》教学实录范例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了对梅花文化的 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
认真听讲并做笔记
学生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记录重要知识点 和感悟,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小组合作与展示
学生们在小组合作环节中,积极探讨、分工合作 ,完成了精彩的展示,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
情感真挚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 了外祖父对梅花的深厚感 情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情感真挚动人。
线索清晰
文章以梅花为线索贯穿全 文,使得整篇文章结构紧 凑、层次清晰。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朗读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示范朗读
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通过语音 语调、停顿重音等表达课文情感

学生自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的 情感变化。
《梅花魂》教学实录范例
授课教师:
2024-01-02

CONTENCT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实录 • 学生表现与反馈 • 教师反思与改进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梅花魂》背景及作者简介
《梅花魂》背景
本文是一篇以梅花为题材,通过描写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表达作 者对梅花深情赞美的文章。文章在梅花精神的描绘中,融入了作 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对课程内容的肯定
学生们普遍认为课程内容丰富、有趣,对梅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对教学方式的认可
学生们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表示认可,认为教师讲解生动、有趣,能够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 考。
对课程改进的建议
部分学生建议教师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更好地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有学生建议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资源,如相关书籍、网 站等,以便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热身活动】课前学生读背古诗(三首,学生已抄在黑板上。

诗的内容是课文中出现的三句诗的全首诗。

)点评:既活跃了学生思维,又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焦老师给咱们班第几次上课?生:第2次。

(有部分学生鼓掌)师: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是一个喜气洋洋的日子。

黄山区各乡镇选派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到我们学校参观,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现在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六0二班全体同学,噢,对了,咱们班有多少位同学?生:五十二位同学。

师:五十二位同学,五十二朵花,五十二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现在让我代表这些可爱的花朵向辛勤工作的园丁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全体师生鼓掌,课堂气氛较活跃。

)师: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同学比作可爱的花朵,[板书:花]大家知道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吗?生:借物喻人。

师:同学们,每天我都和“花”在一起,所以特别喜爱“花”,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

[板书:梅]点评:课始的谈话,为学生铺设一条入情之路。

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板书:梅花)她是什么样子的?生:梅花的颜色主要有红、白两种,花分五瓣,我家也有梅花,非常漂亮。

它的香味很浓,特别香。

生:初春时开放。

那时天气比较冷。

(教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欣赏“墨梅图”)师:同学们,你们爱梅花吗?(同学们都举起了手)师: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也特别喜爱梅花,曾经写出了一首关于梅花的词——《卜算子·咏梅》(教师朗诵,学生小声跟读。

)师:看样子,很多同学也会背诵这首读,很好。

请大家也来背诵《卜算子·咏梅》,注意读出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学生集体背诵。

)点评: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

师: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喜爱梅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板书:魂。

引导学生读课题:梅花魂。

)点评:将“包袱”丢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师: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魂”字是什么意思?(教师在课题右下侧打了一个“?”)生:“魂”是一种怎样的魂?(教师在课题右下侧又打了一个“?”)生:“梅花”和“魂”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教师板书:梅花——?——魂)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梅花魂的教案优秀8篇

梅花魂的教案优秀8篇

梅花魂的教案优秀8篇《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3、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秉性,品味“三哭”,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一、导入1、复习重点字词。

2、全班齐读古诗《梅花》。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梅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它的精神是什么?“魂”是什么意思?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2、思考古诗的出处和理解其意思,体会其情感。

(借古诗抒发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3、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讨论、交流:文中哪三次提到外祖父“落泪”,表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教念古诗,悲伤落泪无法回国,痛哭失声爱国心送别亲人,泪眼朦胧三、小组合作、交流评析1、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提示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来品读。

)2、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梅花魂》课堂实录

《梅花魂》课堂实录

《梅花魂》课堂实录第一篇:《梅花魂》课堂实录《梅花魂》课堂实录(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梅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花,也是中国的国花。

古往今来,关于梅花的诗词歌赋也有很多。

王安石的《梅花》就是其中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

(PPT展示)师:从诗中,你体会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生:坚强、不惧怕严寒、纯洁……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与梅花有关的。

出示课题:梅花魂(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1、自读《梅花魂》这篇课文。

注意以下几点:(PPT出示)(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看一看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你看出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2、检查自读(1)字词学习。

缕缕幽芳漂泊葬身腮边唯独灵魂手绢华侨梳理衰老欺凌大抵抹净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生读后纠正大抵(dǐ)、抹(mā)净、低头折(zhé)节等字的读音。

并请读错的同学再读一读,并且同桌互读。

(2)集中解决难写的字:魂、衰、葬……师:注意魂的偏旁,和魄的区别,“鬼”的上面是一撇而不是刀字头。

注意衰和哀的区别,中间有一横葬下面是开少一横幽字的笔顺是先写一竖,再从左到右写的撇折、撇折、点,左,最后写外面部分。

强化记忆,再读词语(3)这读第二段,注意难读的句子。

这位同学注意到了“颇负盛名”、“腮边”这些字词的读音,还有三句古诗,也能读顺,看来昨天回去是做了预习工作。

(4)接下来,再读13段,注意重要的字词该怎么读怎么写。

4、读通课文,概括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呢?吟诵诗词、不禁流泪,弄脏梅图、大发脾气,无法回国、痛苦流涕,临别之际、送我梅图,离开当日、赠我梅绢。

师:文中一共写了外祖父生前的五件事,从这些事中你们看出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外祖父很想念祖国,思念故乡喜欢墨梅,热爱祖国……师:正像同学们说的,从这五件事中,我们看到了外祖父身在异乡,非常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

那在这五件事中,有几件是写到外祖父哭了?(三件)那这些事情和外祖父思念祖国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看看外祖父第一次哭。

《梅花魂》教学实录优秀6篇

《梅花魂》教学实录优秀6篇

《梅花魂》教学实录优秀6篇《梅花魂》教学实录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能从句子中感受到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必欺雪压的品格。

学习难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理解梅花魂中的魂的含义。

课前准备: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和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搜集有关梅花的诗句和名言等。

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魂字马上想到了什么?生:灵魂,鬼魂师;那《梅花魂》中的魂指的又是什么呢?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中有几处写到外祖父的哭?(三处)谁来说说,外祖父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哭?生:因为外祖父思念祖国。

生:他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一位久居异国他乡,日夜思念自己家乡,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

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梅花)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学生自由说(1)外祖父家中碰不得师:谁能在这几句话中找出一对反义词?生: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师:外祖父不甚在意的是什么?分外爱惜的又是什么呢?师:古玩与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2)五岁那年抹净(课件)师:抹在这里读mǒ,抹净,它还有一个读音是mā,抹布的抹。

请同学们在抹字上面注好音,自己就不会读错了。

师:请大家用标出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师:谁来读读外祖父训斥我妈的话?指名读。

师:你能不能告诉大家,刚才你读这句话时,心情怎样?生:我很气愤,生气。

师:外祖父为什么会生气,气愤呢?生:外祖父珍爱的墨梅图被弄脏了,所以他很生气。

《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8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8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谈话入题,赏梅花1、导语引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

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

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3、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三、细读引导,悟梅花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

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1)、联系上下文;(2)、抓重点词句(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用朗读的方式;(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梅花魂》教学设计(6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6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这里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梅花魂》教学设计(较新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3、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立。

可见它具有非常不屈的品质。

梅花不仅是花中的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六课《梅花魂》。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谁能来解释一下“魂”这个字的意思。

(灵魂,精神)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灵魂腮边训斥玷污呜咽欺凌秉性蒙眬梳理衰老手绢华侨白杭绸抹干净凉飕飕不甚在意颇负盛名风欺雪压眷恋缕缕幽芳葬身异国漂泊他乡(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3、你能用较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

梅花魂教案(15篇)

梅花魂教案(15篇)

梅花魂教案(15篇)梅花魂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梅花魂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梅花魂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梅花魂爱国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体会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你们认为我说的是对的,就笑一笑,乐一乐,表示赞成;认为我说的是错的,就拉下脸,一脸的不高兴,表示反对。

1.我姓谭,从沙河小学来。

2.我是个男人。

3.我很喜欢语文,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梅花魂》。

(署名权应该是陈慧瑛)4.我是来和大家共同学习《梅花魂》这一课的。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这一课,跟我写魂。

(导写魂字,区别:魄、愧、槐。

注意:不要读作梅花鬼,不要把魂写作其它字。

)你知道魂的意思吗?(精神)一、听读知大意。

打开书,听我读课文,边听边想象文章所描写的情景,想想写了关于外祖父(洪镜湖)的哪几件事?(第13段不读)汇报:(略)从这五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人)我认为,这五件事都在写外祖父思念祖国,作者写的时候很随便,没有什么顺序。

(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二、研读悟精神。

刚才大家听了我的朗读,再仔细和课文对照看看,你发现我的朗读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从文章所写的五件事,已能充分表现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了,为什么还要这一段呢?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魂教学实录梅花魂教学实录(一):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

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

其实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和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是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组画面)在乐曲中娓娓而述: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以前写下诗句赞美它。

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

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梅花她有魂吗?我怀着不解读了它。

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

所以这天我们一齐慎重地、用心地学它。

齐读课题。

生:梅花魂。

师:请你们带着预习的感受再读题目。

(生读体会语感)生:梅花----魂-------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生:课文写了“我”的外祖父爱梅花。

师:“我”是谁呢?生:“我”是指作者陈慧英。

生:我觉得是文中的小主人公莺儿。

课文讲的是身在异国的莺儿的外祖父爱梅花的事。

师:课文是透过五件小事来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的老人的。

(出示五件事,生读)(1、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2、“我”无意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3、因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4、临别,外祖父送我墨梅图;5、离别送我梅花手绢)师:你觉得哪些事让你感觉到外祖父爱梅呢?生:是第2、4、5这三件小事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

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出示:我们能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1、联系上下文;2、联系当时的背景;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用朗读的方式;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生阅读学习。

师:哪些同学读懂了?生:我从上文明白,外祖父个性疼爱莺儿,真可谓“捧在用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可就因为莺儿不留意弄脏了墨梅图,竟然大发脾气,梅花还比外孙女重要。

她太爱梅花了。

生:我们平常吧,不管玩什么,外公都会给的。

隔辈疼嘛。

根本不会为一幅画而动怒的。

生:我是抓关键词语理解的。

“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个“轻轻”一个“细绸子”还有一个:“慢慢”都能看出外祖父笑梅花。

感觉像是留意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生:我补充一下。

要是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别说弄脏没啥。

丢了也不可惜的。

要么就胡乱一擦了事。

可外祖父不一样。

生:我是用朗读的方式来展示的。

(生朗读)师: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希罕呢?有什么希罕呢?谁能告诉我?生:我们学过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是值得赞美的。

生:还有王安石说梅花“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生:我从下文13自然段明白梅花有品性,有灵魂。

师:同学们再细细读,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生读)生: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生:因为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师:同学们找出这句话勾画下来读一读。

你读出了什么?生:我感觉像是在说人。

生:梅花本是一种植物,一般用“它”而那里却用的是“她”师:对。

同学们读得认真。

联系上下文想想。

她指什么呢?生: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实是指下文“有气节的人物”生:就应是指“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生:梅花在冬天开,而“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像梅花一样,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也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谁能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生:秦始皇。

师:大家能用一两句话说出理由吗?比如“统一中国,功不可没”的秦始皇,“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的谭嗣同。

生:精忠报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师:对。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生:孔子之家语博大精深,诸葛亮神机妙算,郑成功收复台湾,孙中山不屈不挠,他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师: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生诵读13自然段。

)师: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

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同学们。

你们见过梅吗?她是什么颜色?生:腊梅有黄色的。

生:梅花也有粉红色的。

有点像桃花。

生:有的梅像雪一样白。

师:这方手绢上的呢?生:是血色的。

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师: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啊!师:让我们一齐诵读15自然段吧。

师: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就让他那颗眷恋祖国之心长留星州吧。

师:让我们把心回到梅花上来,打开我送给你们的梅花图,这是一幅略显单调的图画,期望你能妙笔生花,写上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语句。

(学生思索书写)生:我在这幅画上写了一副对联:梅花魂,爱国心。

生:我写的是“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生:我写的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师:把你们题写的这幅诗画送给你这天在座的朋友吧?!(学生交流作品)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师:同学们,此刻正是初秋时节,转瞬,冬天就会来临,你或许会惧怕,会埋怨冬天的寒冷而裹足不前。

但是,我相信,这天我们学了《梅花魂》必须会在严冬里给你添一份信念,添一缕阳光。

在你春风得意时“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在不如意时,牢记“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并深深祝愿你能把它带入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一生都会活得十分精彩而温暖!评析:《梅花魂》是一篇阅读课文,文章在极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教者在教学中能稳稳把握文脉,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认知与情感等多维度的体验。

这堂课从教者的角度来看,教者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主角,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教者避开烦琐的点,而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用巧妙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老师还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与内心的情感资源。

从而使全部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化。

教者教育思想是开放的。

从学者学的状况来看,学生都有“学习主人翁”意识,能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记忆仓库,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情感等等让“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说,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生命感觉。

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起来源于学生思维的开放。

梅花魂教学实录(二):《梅花魂》教学实录及评课教室里静悄悄的,偶尔几丝微风吹过。

在优美的古典音乐衬托下,电子大屏幕上“梅花魂”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依着笔画顺序不断出现、消失、再出现……凝重、庄严而又优美的氛围萦绕着整个教室。

“同学们,你们会吟诵毛泽东主席的《咏梅》吗?”教师满眼含情地问学生,随即轻轻吟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明白这首词的学生和老师一齐吟诵起来。

电子大屏幕上一幅意境悠远的梅花图,衬着《咏梅》一词,美伦美幻。

吟罢,大屏幕上又出现了一幅在厚积的冰雪下怒放吐艳的梅花照片,学生们惊叹道:“好美呀!”老师深情地陈述:“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老师轻指课题,学生们齐读。

“能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吗?”老师问。

“‘梅花魂’指的是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格。

”一名同学答道。

“有不同的吗?”老师环视一周。

“‘梅花魂’指梅花的精神。

”又一名同学站起来回答道。

“那请同学们认认真真的细读去全文,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梅花的精神’或‘梅花的品格’,把它们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们纷纷动起来,或读、或画、或写。

老师巡视着。

一会儿,学生们次第举手回答:“我是从第十三自然段的描述中感受到梅花的品格的。

”看到学生们把焦点聚集在第十三自然段上。

老师鼠标轻点,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它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一段话。

“细细品读,把自己的感受谈出来。

”老师提出要求。

学生细读、揣摩。

“老师,我从这段话中明白:梅花是中国最有名气的花,因为她开在寒冷的冬季,很坚强。

”“老师,梅花不畏寒冷,不怕风欺雪压,自古就有许多名人赞扬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夸的就是梅花。

”老师道:“的确,梅花坚强的品格人人称赞,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赞美她。

”师生齐读上面的话。

指名读这段话,力求读出自己的理解。

“老师,我认为外公不仅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因为课文中还写道‘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象这梅花一样。

’”“你真会学习,都读读这段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们轻声读着,读着…“老师,我读懂了,外公是在赞美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人。

”“你感受得真好,还有不同见解吗?”“老师,我感觉外公是在赞美有梅花品格的中国人,在赞美有梅花品格的中华民族。

”“从那些语句感受到的?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几千年来……”“老师,我也有同感,因为在描述梅花时,作者用‘她’而不用‘它’,可见在作者眼中,梅花是有生命、有品格的。

”“同学感受得真好!放开声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学生们放声读文。

“谁能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上面这段话。

“在你们的心目中,哪些人具有梅花的品格呢?”“英勇不屈的江姐,‘红梅赞’那首歌唱的就是她。

”“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小英雄雨来……”“所以,外公说‘几千年来,……”师生同读。

“外公景仰有梅花品格的英雄人物,更对后辈寄予无限的期望。

”师边说边出示并读出来:“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师生配合读第十三自然段,感受华侨老人对祖国的崇敬向往之情。

“此时,你怎样理解‘梅花魂’?”“老师,在外公眼里,‘梅花魂’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国!”“外公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寄托在墨梅图上,所以他珍爱墨梅图。

”“你真的感受到了老人那颗拳拳爱国心了!”老师由衷地赞叹道。

“老人把对高洁的梅花,英雄的人民,可爱的祖国的深情寄托在那幅墨梅图上。

”老师深情地说“再读读全文,让我们贴近老人的心,从那些地方你还能够感受到老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生读全文。

“我从第三自然段的‘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一句,感受到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不允许任何人玷污她。

”“在外公的眼里,这墨梅图仅仅是一幅画吗?”“在外公的眼里,墨梅图是祖国的象征。

”“祖国岂能容人玷污!所以,当‘我’弄脏墨梅图时,甚是宠爱我的外公竟大声斥责母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