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课堂实录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精选5篇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精选5篇《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篇一《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今天我所上的是第二课时。
本课是学习新大纲感悟新大纲的基础上设计的。
具体体现以下几点: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
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
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
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
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
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
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
《梅花魂》教学实录范例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了对梅花文化的 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
认真听讲并做笔记
学生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记录重要知识点 和感悟,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小组合作与展示
学生们在小组合作环节中,积极探讨、分工合作 ,完成了精彩的展示,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
情感真挚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 了外祖父对梅花的深厚感 情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情感真挚动人。
线索清晰
文章以梅花为线索贯穿全 文,使得整篇文章结构紧 凑、层次清晰。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朗读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示范朗读
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通过语音 语调、停顿重音等表达课文情感
。
学生自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的 情感变化。
《梅花魂》教学实录范例
授课教师:
2024-01-02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实录 • 学生表现与反馈 • 教师反思与改进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梅花魂》背景及作者简介
《梅花魂》背景
本文是一篇以梅花为题材,通过描写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表达作 者对梅花深情赞美的文章。文章在梅花精神的描绘中,融入了作 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对课程内容的肯定
学生们普遍认为课程内容丰富、有趣,对梅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对教学方式的认可
学生们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表示认可,认为教师讲解生动、有趣,能够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 考。
对课程改进的建议
部分学生建议教师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更好地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有学生建议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资源,如相关书籍、网 站等,以便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梅花魂》课堂实录

《梅花魂》课堂实录第一篇:《梅花魂》课堂实录《梅花魂》课堂实录(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梅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花,也是中国的国花。
古往今来,关于梅花的诗词歌赋也有很多。
王安石的《梅花》就是其中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
(PPT展示)师:从诗中,你体会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生:坚强、不惧怕严寒、纯洁……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与梅花有关的。
出示课题:梅花魂(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1、自读《梅花魂》这篇课文。
注意以下几点:(PPT出示)(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看一看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你看出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2、检查自读(1)字词学习。
缕缕幽芳漂泊葬身腮边唯独灵魂手绢华侨梳理衰老欺凌大抵抹净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生读后纠正大抵(dǐ)、抹(mā)净、低头折(zhé)节等字的读音。
并请读错的同学再读一读,并且同桌互读。
(2)集中解决难写的字:魂、衰、葬……师:注意魂的偏旁,和魄的区别,“鬼”的上面是一撇而不是刀字头。
注意衰和哀的区别,中间有一横葬下面是开少一横幽字的笔顺是先写一竖,再从左到右写的撇折、撇折、点,左,最后写外面部分。
强化记忆,再读词语(3)这读第二段,注意难读的句子。
这位同学注意到了“颇负盛名”、“腮边”这些字词的读音,还有三句古诗,也能读顺,看来昨天回去是做了预习工作。
(4)接下来,再读13段,注意重要的字词该怎么读怎么写。
4、读通课文,概括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呢?吟诵诗词、不禁流泪,弄脏梅图、大发脾气,无法回国、痛苦流涕,临别之际、送我梅图,离开当日、赠我梅绢。
师:文中一共写了外祖父生前的五件事,从这些事中你们看出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外祖父很想念祖国,思念故乡喜欢墨梅,热爱祖国……师:正像同学们说的,从这五件事中,我们看到了外祖父身在异乡,非常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
那在这五件事中,有几件是写到外祖父哭了?(三件)那这些事情和外祖父思念祖国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看看外祖父第一次哭。
《梅花魂》教学实录优秀6篇

《梅花魂》教学实录优秀6篇《梅花魂》教学实录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能从句子中感受到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必欺雪压的品格。
学习难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理解梅花魂中的魂的含义。
课前准备: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和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搜集有关梅花的诗句和名言等。
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魂字马上想到了什么?生:灵魂,鬼魂师;那《梅花魂》中的魂指的又是什么呢?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中有几处写到外祖父的哭?(三处)谁来说说,外祖父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哭?生:因为外祖父思念祖国。
生:他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一位久居异国他乡,日夜思念自己家乡,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
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梅花)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学生自由说(1)外祖父家中碰不得师:谁能在这几句话中找出一对反义词?生: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师:外祖父不甚在意的是什么?分外爱惜的又是什么呢?师:古玩与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2)五岁那年抹净(课件)师:抹在这里读mǒ,抹净,它还有一个读音是mā,抹布的抹。
请同学们在抹字上面注好音,自己就不会读错了。
师:请大家用标出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师:谁来读读外祖父训斥我妈的话?指名读。
师:你能不能告诉大家,刚才你读这句话时,心情怎样?生:我很气愤,生气。
师:外祖父为什么会生气,气愤呢?生:外祖父珍爱的墨梅图被弄脏了,所以他很生气。
《梅花魂》教学实录

情感表达与审美体验
强烈的思乡之情
文章通过描写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和眷恋,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使读者产 生共鸣。
审美体验
文章通过对梅花的生动描写,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让读者感受 到梅花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朗读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0%
示范朗读
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朗读,通过语 音语调、停顿重音等表达文章情 感。
时间安排
每个课时40分钟,其中包括5分 钟的课堂导入、30分钟的新课学 习和5分钟的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精巧的构思
文章以梅花为线索,通过描写梅花的秉性,表达了 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构思精巧,前后照应。
细腻的情感描写
文章情感真挚,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细 腻描写,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学生够按时完成作业,且作业质量较高,体现出对课堂 内容的良好掌握。
创意性作业表现突出
对于一些创意性的作业,如根据课文内容创作的画作或编写的故事 等,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创造力。
需要加强的部分
少数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 步加强复习和指导。
讲述梅花的故事
简要讲述与梅花相关的故 事或传说,引导学生进入 课文情境。
提出课题
引出课文题目《梅花魂》 ,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激发阅读欲望。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初读课文
概括主要内容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 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梳理文章结构
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题思想,理 解作者通过梅花所寄托的情感和寓 意。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梅花魂教学实录9篇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梅花魂教学实录9篇梅花魂教学实录 1一、设计理念:语文是一种感悟的艺术,一些感性的文字的堆积,所以语文的学习就应该渗透过文字的躯干,透视文字的灵魂,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
《梅花魂》是篇思乡爱国的文章,整篇课文设计: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交流,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同时,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在落实工具性的基础上体现人文性。
二、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等词语。
读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五、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思恋祖国和故乡的诗文读一读。
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
2、制作课件(内容:梅花图、赞梅诗,重点句,《乡愁》,背景音乐。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等词语。
读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等词语。
2、理解、体会梅花魂的“魂”的涵义。
3、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赏梅“韵” 1、课件出示:以《梅花三弄》曲为背景的梅花图,赞梅诗。
让学生欣赏、吟诵。
2、根据诗句,说说梅花给你留下的印象。
让学生欣赏梅花傲立风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初步感受梅花的品格,并通过吟诵赞梅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丰富经验储存,建立起与文本对话的基础。
(二)解题领悟,思梅“魂”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梅花魂”,教“魂”的书写。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堂实录

《梅花魂》课堂实录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美化的图片,让我们静静地走进梅花,边欣赏边思考:梅花给你怎样的感觉?(课件展示梅花图,一幅幅冷艳幽芳的梅花,让孩子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味。
)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生:我觉得梅花很美,清新淡雅。
生:让我想起“梅花香至苦寒来。
”生:我觉得梅花真不容易,大雪飘飞,还能开得这么灿烂。
……师:你们喜欢梅花吗?生:喜欢!师: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因为喜欢梅花来写梅,画梅,你知道哪些关于梅花的古诗句?生汇报交流师出示相关语句,学生齐读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
揭题,齐读。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理解“魂”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1.出示词语:(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秉性训斥撩乱蒙眬眷恋玷污凉飕飕所谓梳理衰老手绢华侨两腮葬身颇负盛名低头折节缕缕幽芳不甚在意师:你觉得哪个生字容易写错,请提醒大家。
2.课文朗读过关。
师: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
读后集体评价。
3.理解课文内容师: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板书: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文中的外祖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课件出示自学要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画出有关语句,并作好批注;有了答案后,在小组内交流,读有关语句,谈自己的感受。
四、汇报交流,精讲点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并适时进行朗读指导)(1)体悟思乡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师:“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生: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师: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生: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
五年级上册《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

五年级上册《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我寄语】五班级上册《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是我为大家收集到优质教学案例。
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情景再现,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特别有好处,一起来看看吧!(一)导入新课(1)谈话:讲课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都知道哪些中国出名的花?生:有秋天开的菊花。
生:有牡丹。
生:我还知道中国十大名花排第一位的是傲霜斗雪的梅花。
师:梅花的确是我们中国最出名的花。
(2)依据以前的学习,还有你对梅花的了解,能说说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生:梅花只有冬天才开放,说明它特别顽强。
师:是啊,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
多么顽强的梅花。
生:梅花还特殊纯净,它象征着高尚的节操。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我是从《墨梅》这首诗中知道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过渡:是啊,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写梅花,有多少画家画梅花,又有多少歌曲唱梅花。
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和梅花有关的小故事。
[点评:课前导入亲切自然,激发同学们想了解梅花的爱好,同时也为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觉问题作铺垫。
(4)板书课题:梅花魂。
同学齐读课题。
(5)谈话: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点评: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究,自己去了解问题的答案,激发同学的发觉欲望。
生:梅花有灵魂吗生:梅花的灵魂是什么师: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自由读课文。
全班同学只有一个同学没有读完)师: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老师很观赏你能够坚持着把课文读完。
[点评:关注到每一个同学,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态度。
](2)同学开火车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在读的过程中,有同学消失错误。
师:看来把课文读正确还是一件不太简单的事,需要我们细心地盯准每一个字。
盼望同学再细心一些好吗(三)抓住重点品读课文(1)课文我们已经读了两遍了。
现在你都想说些什么?生:我感受到了华侨老人特别想回家,回到祖国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魂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
教师: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句有哪些?
学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学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教师:从这些赞美梅花的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从这描写梅花的诗句中我感受到了梅花与白雪有着相伴相生的情缘
学生:这些咏梅的诗句令我仿佛看到作者在大雪纷飞中赏梅
学生:我感到作者隐隐约约闻到了淡淡的梅花香
教师:雪中赏梅,这可真是人生中审美之极致啊!从这些诗句中,让我觉得梅花是圣洁的花,她具有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
压,不肯低头折节的高尚品质。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梅花
魂》。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今天我们交流三个问题:
1、交流体会外祖父三次流泪时的情感
2、外祖父对梅花包含着怎样的感情?
3、“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
教师:外祖父对梅花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呢?(喜爱之情、珍爱梅
花、崇敬之情)这些感情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现在哪个小组相遇大家交流一下?
二、小组交流
第一组:
大家好!接下来有我们小组和大家一起交流外祖父的“三次流泪”。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5页,把目光聚集到第2自然段,跟我们小组一起交流。
每当外祖父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时,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这是外祖父第一次流泪。
1、第二自然段中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
3、同学:“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这些诗句字字都写得是乡思乡愁,外祖父借教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些诗句,就勾起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无限思念,漂泊他
乡的浓浓愁绪,就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补充:我知道这首诗的后两句,我想给大家背一下。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补充: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国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教师:外祖父的泪流露出了一个漂泊海外的游子,无时无刻都在挂念祖国的那份赤子之情。
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老人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身的憾事。
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上,这个事物就是(梅花),请大家再认真读课文,思考:外祖父对梅花包含着怎样的感情?(珍爱、爱惜、崇敬之情)好,哪个小组愿意上台与我们交流?
我们组交流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组:
大家好!现在由我们小组来和大家交流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外祖父不介意“我”偶尔摆弄古玩,可从不让“我”碰那幅墨梅图。
“唯独”“分外”“爱惜”这三个词说明了外祖父对墨梅图格外珍爱。
)
有哪位同学想与我们小组交流?
补充: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的品格,正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在外祖父心中,梅花就是祖国的象征。
祖国是不容轻视的,所以说梅花是清白的,不能玷污的。
2、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外祖父轻轻地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墨梅图,不允许有一点玷污,在这里轻轻和慢慢,这两个动作描写的词语,并不是说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外祖父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跟祖国仅仅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才会大动干戈。
由此,我们知道他爱梅花、爱梅图,就是爱祖国,由此我们强烈感受到,外祖父强烈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
)
谁来与我们小组交流?
贾倩倩补充:(梅花在外祖父眼里,梅花不仅仅是梅花,而是祖国的象征,华侨老人对墨梅图这种特有的感情表明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爱,因为在他心中梅花是最圣洁、最有品格、最有骨气的,他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
3、作者在第15段里这样描写: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图。
(从“郑重”和用“白杭绸包着”这些描写中,我感到了外祖父是很庄重的把墨梅图交给“我”,体会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崇敬之情。
外祖父交给我的不仅是那幅墨梅图,更是他那
颗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心。
)
现在谁想与我们小组交流?
朱建光(补充:从外祖父赠给作者墨梅图,送给他梅花巾这两件事中,我感受到外祖父的身没有回来,但外祖父的心,已经回来了,是让外孙女带回来的。
外祖父虽然葬身异国,但是他魂归故里。
)
(补充:我觉得,外祖父把墨梅图和梅花巾赠给作者,是希望作者无论遭遇何种打击,面临何种困境,都要具有梅花的品格)最后,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们组一起,饱含深情的读这三个地方,一起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珍爱、崇敬之情
我们组交流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外祖父对梅花是珍爱、崇敬的,那么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你从哪里能体会到?哪个小组愿意上来与我们交流一下?
三组:
大家好!现在由我们小组来和大家交流
请大家深怀崇敬之和我们组一起齐读第13自然段
(……)
这一段,是外祖父赞美梅花的段落,我们小组分了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是: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
最有骨气的!
(这一层是在赞扬梅花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格;)
谁想与我们小组交流?
(补充:我认为,这句话是外祖父对梅花精神的赞美,梅花这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梅花魂)
第二层是: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
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有谁想与我们小组交流?
(补充:这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借物喻人,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极强的凝聚力把华夏儿女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成为了民族心。
老人赞誉梅花,就是赞美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
诸葛亮神机妙算,郑成功收复台湾,孙中山不屈不挠,他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谁还知道我们中华民族还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苏武牧羊:受尽屈辱十九年,爱国之心永不变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赵一曼:毒性拷打何所惧,民族气节显忠魂
渣滓洞中的江姐: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第三层是: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现在谁想与我们小组交流?
(补充:我觉得外祖父是在强调要传承国魂,其实,这应该是外祖父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我们组交流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外祖父这位漂泊海外的游子将自己的赤子之情寄予梅花,而梅花魂就是我们的民族魂、中国魂,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就是他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梅花魂》,相信梅花精神一定会伴随着你,使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刚毅。
老师也希望同学们都能发扬梅花精神,把它带入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为提升祖国的国际地位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