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过压力区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合集下载

工作面过断层注马丽散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工作面过断层注马丽散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84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工作面过断层注马丽散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工作面过断层注马丽散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概况9511工作面因受F7、F8、F9断层的影响,断层处岩体为砂岩,松软,易离合,容易造成漏顶,现需对断层影响范围处岩体注瑞米进行加固,为确保施工安全作业,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二、施工方案及参数(一)、施工方案1、施工范围:皮带机道联络巷F9断层和九煤回风道F8、F7断层影响范围,分别从巷道两帮往顶板岩体打注瑞米。

2、施工方案:注孔采用单排眼,用风牛头打孔、封孔器封孔,利用专用注浆泵注入瑞米达到加固的目的。

注浆孔布置在巷帮距顶板300mm处,孔间距4m,孔深L=6m,以25°~30°角沿工作面走向方向打设(F9断层处沿倾向),打到顶板岩体用于加固顶板,(详见施工布置图)。

3、施工目的:通过注浆泵的高压力,使瑞米充分注入岩层,达到加固的目的,减少折帮冒顶,为顺利回采提供安全保障。

(二)、施工参数1、注浆参数:设计压力为8~10MPa。

2、浆量的估计:根据施工范围及破坏情况而定。

3、单孔注浆结束标准:(1)达到设计注浆压力,并稳压十分钟以上。

(2)虽未达到注浆压力,但从周边煤壁窜浆。

(3)注浆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泵处理。

三、注浆施工(一)、具体的施工步骤1、注瑞米施工步骤1)孔位的设计(见施工布置图);2)打孔及封孔,要求钻孔直径Φ=38mm,深度、倾角按现场情况及时调整;3)把多功能泵及其附件组装好;4)开始注浆,把两根吸料管分别插入瑞米树脂和催化剂桶中,活塞在气马达的作用下运动,由于压力的作用使原料经过活塞进入输送管,输送到注射枪内,通过注射枪注入岩层,原料渗入裂隙,进而快速反应达到加固的目的;5)注浆顺序由上而下进行,并注意观察注浆情况(压力、浆液浓度及用量、钻孔深度、封L器的位置等)及效果;6)停止注浆,用树脂冲洗管路和混合枪;7)换孔注浆,重复2-5的步骤;8)注浆完毕后,用清洗剂清洗多功能泵和附件。

采煤工作面预防冲击地压设计安全技术措施(3)

采煤工作面预防冲击地压设计安全技术措施(3)

采煤工作面预防冲击地压设计安全技术措施(3)采煤工作面预防冲击地压设计安全技术措施2. 大直径钻孔卸压(1)钻孔参数:使用ZQJ-160/4.3型或ZQJ-300/6型气动架柱式钻机,钻孔直径分别为108mm、150mm,钻孔距底板1.2m,孔深20m,钻孔间距1~5m(可根据回采速度及卸压效果适当调整)。

(2)施工范围:在xx-xx工作面监测到有冲击危险的区域及划定的高度冲击危险区域。

(3)钻机运输、安装、具体操作等按照《大直径卸压钻孔施工通用措施》中有关规定执行。

(4)人员组织及施工要求:每部钻机需3人操作,每班必须保证施工2个合格的'卸压钻孔,施工完毕后由防冲办派人验收。

(5)卸压孔施工完毕后,采用钻屑法进行效果检查,若煤粉仍然超标,应适当增加卸压孔的深度和密度。

3. 煤层注水(1)注水钻孔根据xx-xx回采工作面具体条件进行布臵,注水孔必须远离断层带。

(2)注水孔施工倾角应考虑钻杆下沉的影响,使成孔平均倾角与煤层平均倾角一致,不致穿入顶底板。

(3)注水孔间距为15m,可适当调整,一般不大于20m。

(4)注水压力不低于7MPa。

(5)为提高注水效果,可采用孔内爆破或在水中添加对人体无害的药剂。

(6)对煤层注水情况进行记录。

(7)当注水工作达到设计要求,或钻孔周围煤壁有水渗出、煤壁出现均匀的“出汗”渗水时,作为煤体已全面湿润的标志,暂停对该钻孔的注水。

(三)根据冲击危险程度确定防治方案1. 一般冲击危险区冲击地压防治方案(1)在划定的一般冲击危险区范围内回采时,钻屑法执行三班监测,监测位臵为工作面两顺槽超前60m范围内。

(2)降低回采速度,尽量匀速推采。

(3)一旦发现煤粉量超标(校验后仍超标)或动压显现明显时,应停止生产,对煤层进行爆破卸压,危险解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2. 中度冲击危险区冲击地压防治方案(1)在划定的中度冲击危险区域范围内回采时,钻屑法执行三班监测,监测位臵为工作面两顺槽超前60m范围内。

综采工作面过老巷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老巷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老巷安全技术措施一、老巷概况1、老巷平面布置图,具体见附图。

2、老巷揭露后,对所有老巷顶板进行了锚网索联合支护,对高冒区(顶板冒落高度超过煤层顶板0.8m),通过采用原木进行了造假顶支护,所造假顶每层之间已固定牢靠,对底板碎矸进行了清理。

二、组织措施工作面过老巷期间,成立由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各副矿长为副组长、各生产部室、区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初采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过老巷期间,每班必须有小组成员在现场指挥,检查工作面及老巷情况,规程、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冒顶、通风等事故的发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领导小组负责过老巷期间各项工作的协调、督导和安全管理工作。

三、技术质量要求过老巷时工作面要符合以下要求:1、工作面所有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偏差不超过±50mm,支架中心距误差不超过100mm,侧护板能够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100mm(单体支柱间距误差不超过100mm);支架接顶严实,受力状态良好,支架不得歪斜,保持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无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最大仰角不超过±5°,单体支柱垂直顶底板,推移千斤顶与刮板机垂直,偏差角度不大于±5°。

2、支架端面距符合规程要求,支架升紧升牢,初撑力不小于24MPa。

3、工作面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做到“三直、两平、一净、两畅通”的质量要求。

三直:支架直、刮板机直、煤壁直;两平:顶板平、底板平;一净:浮煤清理干净;两畅通:上下安全出口畅通,符合规程规定。

4、两顺槽超前支护,严格按照本工作面作业规程执行。

5、每班生产前,必须由当班带班领导、跟班队长、安监员、瓦检员对老巷进行现场查看,重点检查顶板变化情况、老巷内有无淋水情况、有无瓦斯积聚情况。

在确认安全无隐患并履行安全确认签字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生产。

工作面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工作面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3501工作面回采已临近3501风运联巷和南翼皮带运输大巷,为确保工作面推进至该区段时的安全回采工作,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过空巷期间一般规定1、必须加强空巷的通风管理,提前采取措施对空巷通风,以稀释空巷内的瓦斯浓度。

2、空巷在回采前均将进行挑顶,并打设锚索、锚杆等加强支护,且对空巷进行打设木垛进行加强支护,木垛间距5m,包括3501回风斜联巷内、风运联巷至总回风巷段、南翼皮带运输大巷3501回风至南翼变电所段。

(木垛打设示意图如附图),并对空巷与顺槽交会处进行补打锚索加固,对整条空巷进行充填加固。

3、在两顺槽距空巷10m处时停止两顺槽退锚工作,工作面通过空巷后再进行退锚。

4、当空巷距离工作面50m范围内后,人员严禁进入空巷,并在空巷两端设置栅栏,悬挂“禁止入内”牌匾。

5、过空巷期间如果压力显现明显,将对煤壁进行注浆加固工作。

6、每班作业前,要由瓦斯员首先检查空巷口的瓦斯浓度,确保瓦斯浓度不超过0.8%,有毒有害气体不超标,并冲洗煤尘后方可作业,一旦瓦斯及有害气体超标,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停机整改,当瓦斯浓度超过0.8%,必须停机断电,撤出人员,采取措施。

7、班组长及机组司机必须悬挂便携式瓦检仪,密切注意空巷附近瓦斯浓度,发现问题及时停机。

8、在过空巷过程中,每班必须由一名班组长现场监护,安全员监第 2 页共 26 页督看护。

9、机组在过空巷与工作面交叉口时,司机要集中精力,注意顶板安全。

10、过空巷期间,必须保证超前支架压力符合要求(不低于16MPa),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4MPa。

11、工作面推进时,采取工作面推进方向与空巷斜交割煤,以减小空顶面积,当工作面距离空巷50m时,采斜工作面,保证风巷超前运巷10m。

12、割煤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工作面顺槽帮及空巷内锚杆、网片、木料、金属物件等杂物进行回收,严禁进入转载机及皮带,在大溜机头回收时,必须停机进行。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12611-2工作面位于大柳塔煤矿2-2煤层六盘区,工作面切眼布置在运顺60#联巷。

新跳采的工作面在走向上,将不再推进运顺72#~73#联巷范围内的下坡段,从12611-2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上看出,两顺槽起伏不大,基本以负坡推进为主。

f61正断层露头在12611-2工作面切眼内揭露,断层剖面线离12611-2工作面运顺60#联巷口100m,在南东走向上与12611-2回顺50#联巷揭露的断层相连接。

断层走向线与工作面走向线斜交,成9度夹角。

工作面:12611-2工作面推进长度3005m,工作面长240m,平均煤厚5.1m,设计采高4.7m。

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12611-2回顺在42#-43#联巷间断性分布冲刷体。

直接顶为粉砂岩、泥岩,直接底为粉、细砂岩。

水文地质:本工作面有两段中等富水区,切眼~距切眼350m段,松散层厚60~100m,上覆基岩厚40~60m,底部砂砾石层厚5~15m;距切眼610~1160m,松散层厚80~100m,上覆基岩厚40~45m,底部砂砾石层厚5~8.5m,这两段区域为工作面防水重点区域。

由于在12610工作面提前打钻孔对富水区做了疏放,以及部分含水流入采空区,同时在12611面共施工钻孔41个,泄出水量约872020m3,现在探放水孔水量已经稳定,总涌水量为63.87m3/h。

剩余水量是工作面上覆的基岩古风化面起伏的底洼处地下潜水,预计12611-2工作面排水量不小于200m3/h。

F61断层:走向北偏西50°,倾向北东,倾角73°,斜长879m,第 2 页共 15 页最大落差表现在切眼开采初期6.07m,在推进过程中落差逐渐变小,在回顺50#联巷落差为2.42m。

断层面的位置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逐渐过渡到机尾。

断层上盘分布有伪顶炭质泥岩0.1m,直接顶泥岩1.8m,其上老顶为粉砂岩,下盘分布直接底粉砂岩3.57m,老底泥岩2.38m。

煤矿工作面采煤工艺设计

煤矿工作面采煤工艺设计

煤矿工作面采煤工艺设计运料系统:副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南运输巷→一采区运输巷→110102运料绕道→110102回风顺槽→工作面110102工作面运料设备4.2.2排水系统工作面→110101运输顺槽排水点→一采区运输巷排水点→南轨道巷→中央水仓→地面110102回风顺槽→一采区轨道巷→南轨道巷→中央水仓→地面4.2.3供电系统4.2.4通风系统工作面风量、风速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100qk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100—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按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取100计算。

q—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4.25m3/mink—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各用风量系数,取k=1.2—1.5,取k=1.5 Q=100×4.25×1.5=637m3/min2、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100qk/1.5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100—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按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取100计算。

q—工作面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5.12m3/mink—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各用风量系数,取k=1.2—1.5,取k=1.5 Q=100×5.12×1.5/1.5=5213/min3、按工作面适宜风速计算Q=60VS=60×V×(L大+L小)H/2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V—工作面平均风速。

H—工作面采高,取2mL大—最大控顶断面面积;取4.05m2L小—最小控顶断面面积;取3.45m2Q=60×1.5(4.05+3.45)×2/2=657m3/min工作面平均风速按人员舒适条件取1.5m/s。

4、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4N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Q=4×32=128m3/min经过上述计算,工作面配风量取最大值6573/min。

2023年度采煤工作面检修安全技术措施,1篇

2023年度采煤工作面检修安全技术措施,1篇

2023年度采煤工作面检修安全技术措施,1篇采煤工作面检修安全技术措施1由于停产时间过长,工作面长时间没有进行维修。

同时工作面顶底板比较破碎,矿山压力过大,造成工作面支柱大部分支柱歪斜,支柱迎山角不够,支柱压力不足,工作面回风巷断面不足,高度不够等多方面原因需要对工作面进行维修。

经矿领导研究决定,对__工作面进行全面检修,为确保检修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措施,请各施工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组织措施矿成立工作面检修领导小组组长:尹政雄副组长:梁老家、熊炳聪成员:刘张定、殷昆华、刘家顺、刘谷方、张兴育、采煤班全体职工。

二、维修项目及工程量__回采工作面,工程量为走向90米,每天计划维修30米,三天维修完。

三、检修地点:__回采工作面。

四、人员配备:每班配备带班领导1人,安全员1人、瓦检员1人、班长1人,职工10人。

五、工作面简介我矿C16煤层总体厚度较大,*均厚度为4~米,煤层中含夹矸3层,中下部煤质较差,我矿主要开采中上部份煤层,采高为2~米,工作面底板还有~米的煤层及炭质泥岩夹矸,导致底板松软,工作面液压支柱未能打到实底、硬底,支柱极易受压下沉;再加上煤层顶板破碎,煤壁片帮,支柱受力极不稳定,工作面变形较为严重;若长时间停产停工,一旦顶板来压,煤壁侧支柱即向煤壁倾斜,梁头上翘,失去支柱稳定性,支柱较容易倾倒,还可能出现扭转型推倒现象。

六、工作面维修技术要求和工作重点(一)对工作面支护做基本处理,加强支护,调校歪倒支柱,处理冒顶区,增加工作面高度,保证安全作业空间。

(二)将煤壁侧上翘的梁头放*,顶上背实老木,增加工作面支柱稳定性。

(三)对支柱间距较大的进行加柱加梁,对支柱较密的进行断梁。

(四)对工作面采取特殊支护处理。

工作面木垛间距由原作业规程规定的10m缩小为3~5m。

(五)对工作面采取加密支护措施。

在采空区方向第二排柱位置的柱距间增设密柱。

(六)在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方向第二排柱上视情况架设戗柱或戗棚,抵御采空区方向产生的推力。

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

审批意见1、同意本措施,向所有作业人员传达贯彻后严格按本措施执行。

2、工作面回采前前应探明、查清上覆煤采空区积水、瓦斯、有毒有害气体、煤层发火情况,情况未查明隐患未排除前严禁进行回采。

回采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顶板涌水、瓦斯、有毒有害气体涌出等异常情况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隐患未排除原因未查明前严禁回采。

3、加强工作面过采空区期间顶板管理、防治水管理、“一通三防”管理,确保顶板支护完好,避免水害及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发生。

4、确保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排水系统,矿压监测测系统完好且能够正常使用,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通风设施完好、风量满足要求,发现工作面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

5、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及定期汇报制度。

一、上覆煤采空区概况:1、工作面开采X煤与上覆工作面开采XX煤层间距情况:(一)XXX工作面皮带顺槽煤层顶板与上覆煤层层间距情况:(1)ZY02-6(顶板标高:947.167),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7H7(顶板标高:963.775),XX煤实际开采厚度约3.5m,此区域XX煤层与X煤层层间距约为13.1m(2)导线点ZY02-5(顶板标高:947.23),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皮带顺槽导线点05ZY5(顶板标高:961.104),XX煤实际开采厚度约3.5m,此区域XX煤层与X煤层层间距约为10.4m(3)导线点ZY02-4(顶板标高:945.595),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7H6(顶板标高:961.856),XX煤实际开采厚度约3.5m,此区域XX煤层与X煤层层间距约为12.7m(4)导线点ZY02-3(顶板标高:940.608),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7H4(顶板标高:955.847),XX煤实际开采厚度约3.5m,此区域XX煤层与X煤层层间距约为11.7m(5)导线点ZY02-2(顶板标高:939.706),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皮带顺槽导线点05ZY2(顶板标高:951.553),XX煤实际开采厚度约3.5m,此区域XX煤层与X煤层层间距约为8.3m(二)XXX工作面回风顺槽煤层顶板与上覆煤层层间距情况:(1)XXX回风顺槽切眼附近导线点(顶板标高:935.759),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切眼导线点05Q2(顶板标高:959.754),XX煤实际开采厚度约3.5m,此区域XX煤层与X煤层层间距约为20.5m(2)临时导线点(顶板标高:935.653),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5HF4(顶板标高:957.701),XX煤实际开采厚度约3.5m,此区域XX煤层与X煤层层间距约为18.5m(3)H15导线点(顶板标高:933.496),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5HF3(顶板标高:955.794),XX煤实际开采厚度约3.5m,此区域XX煤层与X煤层层间距约为18.8m(4)H12导线点(顶板标高:929.776),该区域附近上覆XXXXXX回风顺槽导线点05HF2(顶板标高:952.941),XX煤实际开采厚度约3.5m,此区域XX煤层与X煤层层间距约为18.8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面过压力区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工作面过压力区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概况4203综放工作面在推进至距422轨道巷口359m-381m处将与上覆3#层预留煤柱重叠,3#层与4#层巷道布置为垂直交叉重叠布置,两煤层层间距为23-27m。

工作面为仰采推进,因此更容易进一步加大工作面压力,从而造成工作面底板鼓起,片帮加大等地质灾害。

为了安全度过该压力区,确保4203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正常推进,特制定本措施。

(二)、施工方法及支护技术规格一)、在压力集中区4203轨道巷两帮、4203运输巷北帮进行锚杆、锚索、钢带、钢梁联合补强支护。

1、锚杆为Φ22×2400mm等强锚杆,间排距1m×1.1m,配合长度为3.7m的4眼钢带进行支护。

2、锚索规格为Φ15.24×8500mm,配合3m长钢梁进行支护,钢梁眼距1.6m。

3、具体支护形式见附图。

二)、在4203轨道压力集中区(422轨道巷口往里359m-381m处)贴巷道两帮各打设一排木点柱,切断4202老空顶板,减轻对4203工作面的压力。

点柱支护技术规格1、木点柱直径不得小于200mm。

2、点柱为对柱支护。

3、对柱与对柱中对中间距1000mm,,边柱与边柱间距离不得大于600mm。

4、点柱支护范围必须超出上覆煤柱边缘3m。

5、点柱紧贴4203轨道巷北帮(管线以里)。

6、点柱不得回收。

7、点柱长度按实际巷高量取。

(三)、劳动组织1、队长冯永珍负责4203工作面过压力区的全面工作。

2、副队长牛兴明、李亮珍、闫云珍负责过压力区期间现场安全技术指导落实和现场盯守工作。

3、机电副队长王福元负责过压力区期间的机电保障工作。

4、过压力区期间要严格执行队干跟班制度,跟班队长,班长必须盯岗作业,主抓这几方面工作:劳动组织、隐患处理、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执行。

5、过压力区期间各班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处理小组,各跟班队长任组长,班长任副组长,出现突发情况,要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撤离,同时向上级汇报,各应急处理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对各班组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四)、安全技术措施一)、通用安全技术措施1、加强工作面各设备的检修工作,确保各类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2、过压力区期间,要加强前后运输机,转载机以及胶带输送机的检修质量,防止因为运输系统的机械故障,影响工作面的快速推进。

检修时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尤其在检修转载机时要特别注意顶板情况,发现活矸危岩,及时用长把工具清除,如有顶板下沉情况,及时撤离。

检修前运输机时,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严防片帮伤人。

3、过压力区期间,煤机司机应做到眼疾手快,精神集中,防止出现飘刀、掉道等情况,既要正确操作煤机,更要注意周围人员的安全。

支架工要跟机作业,必要时带压移架,及时移架,严格控制好顶板,为快速推进,必要时可以不放顶煤。

4、各设备司机及负责人要做好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在任何时候都能正常运转。

5、泵工加强对泵站的检修维护,保证泵站压力不低于31.5Mpa,及时加注乳化液。

6、跟班管理人员负责现场指挥,根据工作面现场情况,合理安排,出现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并制定应急处理措施。

7、必须保证液压支架支护状态良好,各种阀组,液管接头等完好,支架必须接顶严密,达到初撑力。

8、清理机道浮煤时,必须有专人监护和观察,防止片帮伤人。

9、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浅割、快移、带压移架、擦顶移架、及时支护的方法。

在压力集中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以减少或停放顶煤,加快推进速度。

及时与调度室沟通,确保煤库留有空位,确保及时快速通过压力集中区。

10、在压力集中区超前支护采用原有的4m长的π型钢梁,一梁三柱穿铁鞋支护,并在两巷巷帮贴帮打设一排单体支柱,两顺槽不得有浮煤杂物,确保两顺槽的畅通,便于在特殊情况下能及时撤人。

安全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8m,宽度不得低于0.8m,必要时超前支护长度改为30m,并采用密集点柱支护。

切顶柱及关门柱均加为2排,每排4根。

11、在割煤过程中,如出现巷高严重不足时,及时放炮起底,并清理。

12、工作面高度不够的支架,采用放炮挑顶的方法使高度达到煤机通过需要高度。

13、工作面由于支架底座挤压推移杆,因此在推前溜拉支架的同时,抬底座,轻升立柱。

完成推移后,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24Mpa。

14、在作业过程中,听到顶板有异常声响时,作业人员要立即停止作业,工作面人员就近撤至支架内并蹲下抓住固定物件,两顺槽人员撤至顶板稳定、支护完好的巷道内。

15、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集中注意力,随时观察顶板及煤帮变化情况,出现异常情况,队干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二)、打设锚杆、锚索安全技术措施1、必须按措施要求的排间距布置锚杆,锚杆的间距误差为±100mm,锚索间距误差为±150mm,锚杆孔深误差在0~+50mm之间,锚索孔深误差在0~200mm之间。

2、托板紧贴顶板轮廓线,且排列整齐,托板严禁垫物体。

3、锚杆扭矩必须达到120N.M,其螺纹的外露长度控制在10mm-40mm,锚索外露长度为150-250mm。

4、锚杆拉拔力必须达到80KN,锚索预紧力必须达到100KN。

5、钻孔直径、锚杆直径和树脂药卷直径要合理匹配,钻孔直径与锚杆杆体直径之差应为6~10mm,钻孔直径与树脂药卷直径之差为4~6mm。

6、不得使用存在质量问题、变形或变质的支护材料。

7、锚杆必须使用力矩扳手紧固,下一班在作业前必须对锚杆进行二次紧固。

三)、打点柱安全技术措施1、点柱必须打在实底上。

2、可以不戴柱帽,但点柱与顶板间必须用木楔子打紧背实,不得穿鞋。

3、点柱必须迎山有力,且向采空区侧相迎。

4、搭架作业时,扶架不得少于两人,必要时在架上作业人员系上安全绳。

确保高梯或凳子牢固可靠,安全后方可登高作业。

5、抬柱子时必须做到步调一致、齐拿齐放,防止发生木柱掉落或倒柱伤人事故。

6、作业时提前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防止因沟通不及时而发生各类事故。

7、作业前要仔细观察顶帮情况,做好敲帮问顶工作,保证所在工作区域安全后方可作业。

8、木柱顶端必须用8#铁丝与顶板铁丝网连接好,防止倒柱伤人。

9、打木点柱时作业人员要按正确方法使用工具,不得盲目乱干,以防碰伤或砸伤人员。

10、作业人员要正确站位,防止作业时煤壁最上方的矸石掉下伤人。

11、打设点柱前将管线移出敷设在点柱以外。

12、每班作业后,工作人员必须清理工作现场的铁丝、木头等杂物,工具材料码放整齐,做到文明生产。

13、在打设切顶柱、转载机尾,转载机侧单体支柱时,必须先停机并闭锁,不停机严禁进行回柱及支设点柱作业。

(五)、应急支护材料备用支护材料存放于两顺槽距工作面100m处,DZ-31.5型单体支柱20根,4m长π型梁20根,3m长半圆木50根,3.5m长圆木50根,经纬网100片。

(六)、放炮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通风、瓦斯、火工品管理等规定,切实执行工作面作业规程,按爆破说明书进行作业。

2、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3、爆破前,必须用水冲洗放炮地点20米范围内的煤尘。

4、爆破前必须详细检查工作面及爆破地点及附近2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只有当瓦斯浓度不超过1.0%时方可起爆。

5、爆破母线用铜芯绝缘线,长度不小于200米。

禁止使用钢轨,金属管等当作回路或母线使用。

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悬挂在巷道两侧,如遇到特殊情况必须挂在同一侧时,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或信号线下方300mm处。

6、爆破母线必须由里向外敷设,两端在与脚线、放炮器连接前必须扭结短路。

7、雷管脚线与母线的连接及通电爆破只准由爆破工本人操作。

8、雷管脚线必须悬空,不得与任何物体接触。

爆破母线不得有破皮或明接头。

9、在连线爆破前,必须在爆破地点20米范围内进行第二次瓦斯检查,在瓦斯浓度小于1.0%时,方可进行连线爆破,否则必须采取措施处理。

10、爆破前必须详细检查顺槽巷内通风设施是否完好正常,有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好后,方可爆破。

11、爆破前,班组长必须设专人在可能通向爆破地点的所有通路担任警戒,各警戒岗距爆破地点的距离不少于200米。

爆破工躲避距离不得小于100米,并避开直线方向,各警戒点必须“人、绳、牌”三齐全。

工作面不得有人工作和停留,工作面的人员撤至距工作面上、下口100米以外的回风顺槽及运输顺槽内。

爆破前,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到警戒以外,警戒区内严禁有人。

12、母线与脚线连接好后,爆破工必须最后退出迎头,并沿途检查爆破母线是否符合要求。

边往外走,边发出第一次准备爆破信号。

13、爆破工进入爆破地点后,随即发出第二次准备爆破信号。

信号工具为哨子,规定“一响为准备,二响为爆破,三响为解除爆破”,响与响间隔3秒。

14、班组长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发送爆破命令,爆破工将母线与发爆器连接。

并将发爆器把手插入发爆器、转至充电位置。

15、第三次发出爆破信号,再过10~15秒钟,发爆器灯亮稳定后,将发爆器把手转回爆破位置进行爆破。

16、爆破后,爆破工将发爆器钥匙拔出,将母线从发爆器连接器上摘下,并扭结短路。

发出解除爆破信号。

17、发爆器钥匙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

不到爆破通电的时间不得将插入发爆器内。

18、等迎头炮烟排净后(至少25分钟),班组长、爆破工、瓦检员首先进入迎头,由外向里检查通风、瓦斯、煤尘、支护、顶板、拒爆及残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处理安全后爆破工报告班组长,由班组长解除爆破警戒,其他人员方可进入工作地点工作。

19、通电后炮不响时,爆破工必须先从发爆器上摘下母线并扭结短路,然后至少再等30分钟,方可沿线路检查不响的原因。

如果是短路、断线或连接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爆破。

20、检查处理拒爆或重新联线爆破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悬煤(矸),确认安全的条件下方可操作。

21、在拒爆处理完之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22、拒爆、残爆的处理按“预防残爆及拒爆措施”严格执行。

23、爆破后,要将爆破母线、发爆器、瓦斯报警仪等收拾整理好,清点剩余的电雷管、炸药,填写好消耗单,在核清领取数量与使用及剩余数量吻合后,经班组长签字,当班剩余火工品要交回火药库,严禁私藏爆破器材或存放在井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